带宽调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6813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宽调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承载网络中,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使用低速链路接入到承载网络中,通过承载网络进行通信。目前,低速链路主要为El链路或链路通道化(Channelizing POS (PacketOver SDH/Sonet),简称CP0S)的El链路。为了 增加有效带宽,一般可以将多条El链路捆绑汇聚成点对点协议捆绑组(Multilink Point to Point Protocol,简称MLPPP)或ATM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技术捆绑组(Inver seMultiplexing ATM,简称IMA)用以增加接入带宽。通常,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使用El链路汇聚成的MLPPP或IMA捆绑组,接入到承载网络中,通过承载网络进行通信。从组网上看,基站侧一般使用El链路进行捆绑汇聚,而基站控制器侧则一般使用CPOS的El链路进行捆绑汇聚。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过程中,本地接入承载网的带宽应与对端接入承载网的带宽保持一致,即本地捆绑组中的El链路数量应与对端捆绑组中的El链路数量相等。如果本地或对端捆绑组中的El链路发生故障导致两端的接入带宽不一致,则会使在线用户的电路域业务质量下降,降低用户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因此,当本地的El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需要一种带宽调整机制通知对端调整El链路数量,以便使通信两端接入到承载网中的带宽保持一致。目前的带宽调整机制主要是,当本地捆绑组中的El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本地设备通过告警上报给上层网管设备,然后人工手动调整对端的El链路数量。这种带宽调整机制虽然可以将通信两端的El链路数量调整一致,但调整时间较长,对于对时延敏感的电路域业务而言,这种调整周期对电信级业务的通信质量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解决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业务质量的问题。第一方面,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生成指示报文,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次所述确认报文;或者,在所述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次所述确认报文。在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有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
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则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拆除所述第一捆绑组比所述第二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如果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调整后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再次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或者,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或者,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获取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所述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拆除所述第二捆绑组比所述第一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计算所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与所述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的差值,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差值数量的待激活链路。
在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并且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待激活链路的数量小于所述差值,则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所有的待激活链路。在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生成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有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或者,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或者,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设备,所述设备为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指示报文,并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在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获取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次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确认报文。
在所述第三方面或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有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拆除所述第一捆绑组比所述第二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当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调整后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单元再次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在所述第三方面或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设备,所述设备为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接入承载网络;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所述第二捆绑组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承载网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所述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在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拆除所述第二捆绑组比所述第一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计算所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与所述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的差值,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差值数量的待激活链路。在所述第四方面或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并且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待激活链路的数量小于所述差值时,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所有的待激活链路。在所述第四方面或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进一步包括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响应报文,在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在所述第四方面或所述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所述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宽调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捆绑组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在该指示报文中携带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指示报文后,根据指示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增加或减少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由此将第二捆绑组链路数量调整为与第一捆绑组链路数量相同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与现有技术中,第一设备向上层网管设备变化后的当前链路数量,由网络管理人员人工调整第一设备的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网络带宽的调整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a)和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SF报文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带宽调整的系统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带宽调整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便于对后续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基于的网络架构进行简单介绍。如图1所示,在基站与基站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架构中,基站通过捆绑组I由路由器I连接到承载网络中,基站控制器通过捆绑组2由路由器2连接到承载网络中,基站和基站控制器通过承载网络以及各自的捆绑组和路由器实现数据交互。通常,一个捆绑组中包含多条链路,每条链路提供一定的带宽,将多条链路进行捆绑汇聚形成捆绑组,可以提高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带宽。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201、当检测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路由器1,相应的第一捆绑组为图1中的捆绑组I。此外,所述第一设备也可以为图1中的路由器2,相应的第一捆绑组为图1中的捆绑组2。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设备为接入基站的路由器I为例进行说明,相应的第二设备为接入基站控制器的路由器2。应当明确,对设备进行第一第二的区分仅为便于描述,并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第一捆绑组与第一设备连接,用于将基站连接到第一设备中。通常,第一捆绑组可以由16条至32条链路捆绑汇聚而成,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第一捆绑组的具体链路数量进行限定。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获取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当前链路数量为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后第一捆绑组所包含的链路数量。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具体包括由于某些链路发生故障无法使用造成的链路数量减少,或者,由于故障链路恢复可用导致的链路数量增加。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或类似所述的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指第一捆绑组中可用并且当前正在使用的链路数量,该链路数量不多于第一捆绑组中的链路总数量。捆绑组中的链路按照使用状态可以分为三类链路1)故障不可用链路,2)可用并且当前正在使用的链路,3)可用但当前未使用的链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当前链路数量为可用并且当前正在使用的链路。202、第一设备生成指示报文,在该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
该指示报文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所述调整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为对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进行增减,以使得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所述指示报文可以是私有报文也可以是基于承载网络传输方式的专属报文,本发明对报文类型和报文格式不做限定。203、第一设备将生成的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将生成的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第二设备根据该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第二设备连接。在图1中,第二设备为路由器2,相应的第二捆绑组为捆绑组2。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指示报文后,首先根据指示报文中携带的链路数量变化指示对指示报文进行识别,识别出该指示报文为链路变化通知报文。然后第二设备获取指示报文 中携带的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并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进行比较。如果第一捆绑组和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则第二设备不对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进行调整;如果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第二设备将多条待激活链路激活,从而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增加到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的数量;如果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第二设备将第二捆绑组中比第一捆绑组多出的链路拆除。由此将第一捆绑组和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调整一致。现有技术中,当捆绑组I中的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路由器I将变化后捆绑组I的当前链路数量上报给上层网关设备,网络管理员获取变化后捆绑组I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然后根据绑组I中的当前链路数量手动调整捆绑组2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由于人为反应不能达到通信级别的反应速度,并且网管设备到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的物理距离较远,所以带宽调整的时间周期较长。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宽调整的方法,能够在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在该指示报文中携带用于标识链路数量发生变化的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以便第二设备根据该指示报文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为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同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由于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变化的通知消息由第一设备以报文的形式发送给第二设备,所以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第二设备调整带宽的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301、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当第一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路由器I时,所述第二设备为图2中的路由器2,相应的,第二捆绑组为捆绑组2。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设备为接入基站的路由器1、第二设备为接入基站控制器的路由器2为例进行说明。应当明确,对设备进行第一第二的区分仅为便于描述,并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第二捆绑组与第二设备连接,用于将基站控制器连接到第二设备中。通常,第二捆绑组可以由16条至32条链路捆绑汇聚而成,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第二捆绑组的具体链路数量进行限定。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会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在该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中携带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为对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进行增减,以使得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可以是私有报文也可以是基于承载网络传输方式的专属报文,本发明对报文类型和报文格式不做限定。·
302、第二设备获取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以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为例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后,根据指示报文中的链路数量变化指示识别出该指示报文用于指示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量发生了变化。第二设备获取指示报文中携带的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确认报文后,第二设备根据确认报文中的链路数量确认指示识别出该确认报文用于指示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量发生了变化。第二设备获取确认报文中携带的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303、第二设备确定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其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即第二设备从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获取的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第二设备对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和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进行比较,由此得出前者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后者,以此作为304的调整依据。304、第二设备根据确定结果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具体的,当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等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第二设备丢弃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然后与第一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第二设备拆除第二捆绑组比第一捆绑组多出的链路。例如,若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2条,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6条,则第二设备拆除第二捆绑组中的4条链路。当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第二设备计算变化后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的差值,激活第二捆绑组中差值数量的待激活链路。例如,若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6条,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2条,则第二设备计算两者差值为4,第二设备激活4条链路,以使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变为16条。由此将第一捆绑组和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调整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捆绑组中的链路按照使用状态可以分为三类链路1)故障不可用链路,2)可用并且当前正在使用的链路,3)可用但当前未使用的链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当前链路数量为可用并且当前正在使用的链路,第二设备激活的链路为可用但当前未使用的链路。第二设备将可用但当前未使用的链路激活后,该链路变为可用并且当前正在使用的链路。
现有技术中,当捆绑组I中的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路由器I将变化后捆绑组I的当前链路数量上报给上层网关设备,网络管理员获取变化后捆绑组I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然后根据绑组I中的当前链路数量手动调整捆绑组2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由于人为反应不能达到通信级别的反应速度,并且网管设备到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的物理距离较远,所以带宽调整的时间周期较长。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宽调整的方法,第二设备能够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后,根据该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中携带的链路数量变化指示或链路数量确认指示识别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发生变化,然后获取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中携带的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根据该指示报文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为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由于第二设备以报文的形式接收第一捆绑 组当前链路数量变化的通知消息,并且根据该通知消息自动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以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第二设备调整带宽的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捆绑组中的链路包括但不仅限于是El链路或CPOS通道化的El链路,通常基站与路由器之间通过El链路捆绑汇聚成捆绑组,基站控制器与路由器之间通过CPOS通道化的El链路捆绑汇聚成捆绑组。本发明实施例中捆绑组包括但不仅限于是MLPPP捆绑组或者IMA捆绑组。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与基站控制器可以接入多种承载网络中,本发明后续以L2VPN的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 to Edge,简称PWE3)网络作为基站与基站控制器接入的承载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并且结合PWE3网络的特点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和参数进行扩展和详细说明,应当明确的是,以PWE3网络作为承载网络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之一,实际应用中,对于其他种类的承载网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以PWE3网络作为承载网络的实现方式并结合其他种类承载网络的种类特点,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实现带宽调整。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基于其他种类承载网络的带宽调整方式进行一一枚举。首先,作为对本发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在步骤201之前,当第一设备在连接到PWE3网络中时,第一设备生成确认报文,在该确认报文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初始化时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然后第一设备将确认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可选地,为避免初始化时网络传输不稳定导致第二设备漏接确认报文,第一设备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二设备多次发送确认报文,例如第一设备每隔3ms (毫秒)向第二设备发送一次确认报文连续发送3次。类似的,第二设备也可以生成确认报文,将初始化时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发送给第一设备,与第一设备协商确定初始化时第一捆绑组与第二捆绑组使用的链路数量。可选地,为避免初始化时网络传输不稳定导致第一设备漏接确认报文,第二设备也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一设备多次发送确认报文,例如第二设备每隔3ms (毫秒)向第一设备发送一次确认报文连续发送3次。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协商确定一个最小链路匹配数值,该数值为初始化时第一捆绑组和第二捆绑组中当前链路数量较小的链路数量。例如,初始化时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2,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6,则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协商得出一个最小链路匹配数值为12,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较多的一方(第二设备)拆除4条链路,使前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变为12,由此完成链路数量的初始化。在完成链路数量初始化后,第一设备被和第二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第一设备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第一设备顺序执行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3,将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量通知给第二设备。进一步的,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为避免网络传输条件不稳定导致第二设备未收到指示报文,第一设备还可以在发送指示报文后,生成确认报文,将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量添加到确认报文中。第一设备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二设备多次发送确认报文,例如第一设备每隔3ms (毫秒)向第二设备发送一次确认报文连续发送3次,以确保第二设备能够接收到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量。
确认报文中添加的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量与指示报文中添加的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量相同,并且确认报文的优先级低于指示报文的优先级。如果第二设备已接收到指示报文,则在接收到确认报文时,第二设备不对确认报文进行处理,可以直接将其丢弃。进一步的,作为对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的响应,第二设备在根据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链路数量后,还可以生成一个响应报文反馈给第一设备。具体的,第二设备将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添加到该响应报文中,将响应报文发送给第一设备。如果第二捆绑组中的可用链路数量(可用且当前正在使用的链路数量与可用但当前未使用的链路数量之和)小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量,则第二设备无论如何调整链路数量都不能将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调整到与第一捆绑组的链路数相等的数量。此时第二设备将所有可用但当前未使用的链路激活,并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到最大后,将调整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添加到响应报文中发送给第一设备,以便第一设备根据调整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减小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第一设备在接收到响应报文后,确定调整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确定结果以及处理方式有如下三种情况I)如果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调整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则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正常通信。2)如果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调整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第一设备拆除第一捆绑组比第二捆绑组多出的链路。例如,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6条,调整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2条,则接收到响应报文后,第一设备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使用链路的链路中拆除掉4条链路。3)如果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调整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第一设备再次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第一设备再次发送该指示报文具体可以是重新发送图2中生成的指示报文,也可以是根据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重新顺序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2,将重新生成的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进一步的,对于情况2),当第一设备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使用链路的链路中拆除掉4条链路后,第一设备还需要生成一个响应报文,将拆除链路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12条)添加到该响应报文中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生成响应报文的实现方式与前述第二设备生成响应报文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此外,当第二设备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到最大后(12条)仍小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16条)时,第二设备在向第一设备发送响应报文之后,还可以顺序执行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3,向第一设备发送携带调整后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12条)的指示报文。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后可以不根据响应报文中携带的调整后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12条)调整变化后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16条)。在第一设备后续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后,再根据指示报文将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减小到12条,并向第二设备发送响应报文。
由此可见,带宽调整的过程不限于是一次性调整,也可以是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多次协商的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带宽调整的次数不做限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区分仅为便于描述之用,实际上第一设备亦可以具有第二设备的相关功能,即第一设备可以执行图3中的相关步骤;同样,第二设备也可以具有第一设备的相关功能,即第二设备可以执行图2中的相关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示报文、确认报文以及响应报文可以均为基于承载网络的专属报文,也可以均为私有报文。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格式进行详细说明,下述说明过程中的报文包括指示报文、确认报文以及响应报文,后续以报文简略描述之。I)专属CSF报文。当承载网络为PWE3网络时,报文为MPLS传输特性组件(MPLSTransport Profile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MPLS-TP0AM)中代理故障指示(Client Failure Indication,简称CFI)组件中的代理信号弱化(ClientSignal Failure,简称 CSF)报文。其中 MPLS 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1-Protocol LabelSwitching)。由于CSF报文可以基于PWE3网络的伪线(PW)进行部署,并且支持双向检测以及动态PW和静态PW,因此可以在PWE3网络现有的传输架构下实现进行传递,可以很好的与PWE3网络进行结合。第一设备通过PW与第二设备互相传输CSF报文。现有CSF报文的格式如图4(a)所示,CSF报文中包含CSF报头字段(MPLS-TP CSF字段)、保留字段I (Reserved I字段)、标志字段(Flags字段)以及保留字段2 (Reserved2字段)。其中,如图4(b)所示,标志字段(Flags)又包括2bit的保留字段(Res字段)、3bit的类型字段(Type字段)以及3bit的周期字段(Period字段)。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方案中,当第一设备生成指不报文时,第一设备将Type字段设置为二进制110,以110作为链路数量变化指示,将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以二进制的形式添加到Reserved I字段中,例如,当第一设备在Reserved I字段设置1100时,表示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为12条;当第一设备生成确认报文时,第一设备将Type字段设置为101,以101作为链路数量确认指示,将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以二进制的形式添加到Reserved I字段中;当第二设备生成响应报文时,第二设备将Type字段设置为二进制101,以101作为链路数量确认指示,将调整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以二进制的形式添加到Reserved I字段中。2)私有PW报文。对PW报文封装PW控制字和PW标签,然后通过PWE3网络传输PW报文。对于MLPPP的PW控制字,占用PW报文的4bit至7bit填充特殊字段,将该PW报文标识为特殊控制报文。PW标签中以二进制的形式封装当前链路数量。接收端端收到PW报文后通过PW控制字识别出其为特殊控制报文,获取PW标签中携带的链路数。3)私有网络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报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过路由实现IP报文的传输。通过keepalive报文(相当于确认报文)定期通告设备的存在状态。当某设备连接的捆绑组的链路数发生变化时,该设备向另一设备发送私有IP报文,该IP报文中携带有当前链路数量。私有IP报文可适用于承载网络中部署IP网络的场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指示报文、确认报文以及响应报文的报文类型可以为上述三种报文类型中的任意一种,但是指示报文、确认报文以及响应报文的报文类型必须同时为上述三种报文类型中的某一种类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哪种传·输方式(PW传输或者IP路由传输)进行报文传输,指不报文、确认报文以及响应报文的报文类型就为哪种传输方式对应的报文类型。下面以CSF报文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在图5所示的场景中,基站通过8条El链路捆绑汇聚形成的MLPPP捆绑组I连接到路由器1,基站控制器通过8条CPOS通道化的El链路捆绑汇聚形成的MLPPP捆绑组2连接到路由器2,路由器I和路由器2连接到PWE3网络中。初始化时,路由器I获取到基站的当前使用的链路数量为8条,将该链路数量通告给本路由器的OAM状态机,生成CSF确认报文,将CSF确认报文的Reserved I字段设置为1000 (链路数量为8条),将Type字段设置为101 (链路数量确认指示)。然后路由器I通过PW将CSF确认报文周期性发送给路由器2 ;与此同时,路由器2获取到基站控制器的当前使用的链路数量为8条,将该链路数量通告给本路由器的0AM(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简称 0AM)状态机,生成确认CSF报文,将CSF确认报文的Reserved I字段设置为1000 (链路数量为8条),将Type字段设置为101 (链路数量确认指示)。然后路由器2通过PW将CSF确认报文周期性发送给路由器I。本应用场景中,MLPPP捆绑组I和MLPPP捆绑组2的初始化链路数量均为8条,不用调整,所以在接收到CSF确认报文后,路由器I和路由器2分别向对方发送一个CSF响应报文,在CSF响应报文中将Reserved I字段设置为1000,将Type字段设置为101。然后路由器I和路由器2通过PWE 3网络进行正常通信。某时刻上,MLPPP捆绑组I中有3条链路发生故障,路由器I获取到MLPPP捆绑组I中当前的使用链路数量为5条,路由器I将变化后的链路数量通告给本路由器的OAM状态机,生成CSF指示报文,将CSF指示报文的Reserved I字段设置为101 (链路数量为5条),将Type字段设置为110 (链路数量变化指示)。然后路由器I通过PW将CSF指示报文发送给路由器2。路由器2接收到CSF指示报文后将MLPPP捆绑组2中当前使用的8条链路中的3条拆除,即关闭3条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ink Control Protocol,简称LCP),由此将MLPPP捆绑组2中当前使用的链路数量调整为5条。调整MLPPP捆绑组2的链路数量后,路由器2将该链路数量通告给本路由器的OAM状态机,生成CSF确认报文,将CSF确认报文的Reserved I字段设置为101 (链路数量为5条),将Type字段设置为101 (链路数量确认指示)。然后路由器2通过PW将CSF确认报文发送给路由器I。后续的某一时刻上,MLPPP捆绑组I中故障的3条链路中有两条链路恢复可用,为提高通信带宽,路由器I激活这两条链路的LCP协议,MLPPP捆绑组I将恢复可用的两条链路加入到当前使用的链路中。路由器I获取到MLPPP捆绑组I中当前的使用链路数量增加到7条,将变化后的链路数量通告给本路由器的OAM状态机,生成CSF指示报文,将CSF指示报文的Reserved I字段设置为111 (链路数量为7条),将Type字段设置为110 (链路数量变化指示)。然后路由器I通过PW将CSF指示报文发送给路由器2。路由器2接收到CSF指示报文后,将原先拆除的3条链路中的两条链路激活,但是原先拆除的3条链路中有两条链路发生故障,即只能激活一条链路。路由器2激活一条链路的LCP协议,将该链路加入到当前使用的链路中。然后路由器2将该链路数量通告给本路由器的OAM状态机,生成CSF确认报文,将CSF确认报文的Reserved I字段设置为110 (链路数量为6条),将Type字段设置为101 (链路数量确认指示)。然后路由器2通过PW将CSF确认报文发送给路由器I。路由器I接收到路由器2发送的CSF确认报文后,发现MLPPP捆绑组2中当前使用的链路数量为6条,少于MLPPP捆绑组I中当前使用的7条链路。路由器I拆除MLPPP捆绑组I中当前使用的I条链路,将变化后的链路数量通告给本路由器的OAM状态机,生成 CSF确认报文,将CSF确认报文的Reserved I字段设置为110 (链路数量为6条),将Type字段设置为101 (链路数量确认指示)。然后通过PW将CSF确认报文发送给路由器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应用场景中,El链路或CPOS通道化的El链路还可以捆绑汇聚形成IMA捆绑组,即以IMA捆绑组替代图5中的MLPPP捆绑组。当图5中的捆绑组为IMA捆绑组时,拆除IMA捆绑组中链路的实现方式为关闭链路的IMA控制协议(IMA ControlProtocol,简称ICP),拆除IMA捆绑组中链路的实现方式为激活链路的ICP协议。本发明的带宽调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捆绑组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在该指示报文中携带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指示报文后,根据指示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增加或减少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由此将第二捆绑组链路数量调整为与第一捆绑组链路数量相同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与现有技术中,第一设备向上层网管设备变化后的当前链路数量,由网络管理人员人工调整第一设备的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网络带宽的调整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以El链路或CPOS通道化的El链路为例进行了说明,实际应用中捆绑组中的链路还可以是Eth-Trunk链路或IP-Trunk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对捆绑组中链路的种类不做限制。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设备,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带宽调整的设备为第一设备,包括检测单元61、获取单元62、生成单元63、发送单元64、接收单元65以及处理单元66,其中,所述检测单元61,用于检测第一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获取单元62,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61检测到所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检测单元61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生成单元63,用于生成指示报文,并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62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
所述发送单元64,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63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单元62还可以用于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获取所述检测单元61检测到的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生成单元63还用于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62获取的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
数量;所述生成单元63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64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62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发送单元64还用于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次所述生成单元63生成的所述确认报文。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65,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有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处理单元66,用于当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拆除所述第一捆绑组比所述第二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当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调整后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单元64再次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生成单元63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进一步的,所述生成单元63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65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所述生成单元63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65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所述生成单元63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65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能够在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在该指示报文中携带用于标识链路数量发生变化的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以便第二设备根据该指示报文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为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同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由于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变化的通知消息由第一设备以报文的形式发送给第二设备,所以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第二设备调整带宽的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设备,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带宽调整的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接收单元71、获取单元72、判断单元73、处理单元74、生成单元75以及发送单元76,其中,所述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获取单元72,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71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判断单元73,用于判断所述获取单元72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所述处理单元74,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73的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所述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74具体用于 当所述判断单元73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所述判断单元73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拆除所述第二捆绑组比所述第一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当所述判断单元73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计算所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与所述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的差值,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差值数量的待激活链路。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74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73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并且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待激活链路的数量小于所述差值时,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所有的待激活链路。进一步的,所述生成单元75,用于生成响应报文,在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处理单元74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发送单元76,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75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71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75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所述接收单元71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75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所述接收单元71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75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设备,第二设备能够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后,根据该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中携带的链路数量变化指示或链路数量确认指示识别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发生变化,然后获取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中携带的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根据该指示报文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为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由于第二设备以报文的形式接收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变化的通知消息,并且根据该通知消息自动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以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第二设备调整带宽的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图6所示的第一设备以及图7所示的第二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81,用于检测第一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81连接,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生成指示报文,并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将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82,以便所述第二设备82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82连接。第二设备82,用于接收第一设备81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82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获取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判断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82连接,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所述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 本发明的带宽调整的系统,能够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捆绑组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在该指示报文中携带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指示报文后,根据指示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增加或减少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由此将第二捆绑组链路数量调整为与第一捆绑组链路数量相同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与现有技术中,第一设备向上层网管设备变化后的当前链路数量,由网络管理人员人工调整第一设备的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网络带宽的调整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设备,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带宽调整的设备为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91、发送器92、接收器93,其中,所述处理器91,用于检测第一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获取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生成指示报文,并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发送器92,用于将所述处理器91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91还用于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获取检测到的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获取的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91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器92将所述处理器91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发送单器92还用于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次所述处理器91生成的所述确认报文。所述接收器9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有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处理单元91还用于当所述接收器93接收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所述接收器93接收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拆除所述第一捆绑组比所述第二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当所述接收器93接收的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调整后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器92再次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器91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91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器93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
所述处理器91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器93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所述处理器91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器93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能够在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在该指示报文中携带用于标识链路数量发生变化的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以便第二设备根据该指示报文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为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同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由于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变化的通知消息由第一设备以报文的形式发送给第二设备,所以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第二设备调整带宽的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设备,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如图10所示,所述带宽调整的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接收器1001、处理器1002以及发送器1003,其中,所述接收器10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处理器1002,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器1001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所述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002具体用于当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拆除所述第二捆绑组比所述第一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当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计算所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与所述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的差值,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差值数量的待激活链路。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002还用于当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并且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待激活链路的数量小于所述差值时,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所有的待激活链路。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002还用于生成响应报文,在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发送器1003,用于将所述处理器1002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1001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处理器1002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 所述接收器1001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处理器1002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所述接收器1001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处理器1002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第二设备能够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后,根据该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中携带的链路数量变化指示或链路数量确认指示识别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发生变化,然后获取指示报文或确认报文中携带的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根据该指示报文将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调整为与变化后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由于第二设备以报文的形式接收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变化的通知消息,并且根据该通知消息自动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以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调整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第二设备调整带宽的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的系统,所述系统由上述图9所示的第一设备以及图10所示的第二设备组成,如图1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1101,用于检测第一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1101连接,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生成指示报文,并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将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1102,以便所述第二设备1102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1102连接。第二设备1102,用于接收第一设备1101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1102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获取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1101连接,判断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1102连接,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所述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本发明的带宽调整的系统,能够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捆绑组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由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报文,在该指示报文中携带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指示报文后,根据指示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增加或减少第二捆绑组的链路数量,由此将第二捆绑组链路数量调整为与第一捆绑组链路数量相同的数量,从而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两端的带宽调整一致。与现有技术中,第一设备向上层网管设备变化后的当前链路数量,由网络管理人员人工调整第一设备的链路数量相比,可以节省网络带宽的调整时间,消除带宽调整时间过长对电信级业务质量的影响。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示例性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及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生成指示报文,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次所述确认报文;或者,在所述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次所述确认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有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则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拆除所述第一捆绑组比所述第二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如果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调整后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再次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指示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或者,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或者,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
5.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获取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所述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拆除所述第二捆绑组比所述第一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则计算所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与所述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的差值,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差值数量的待激活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并且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待激活链路的数量小于所述差值,则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所有的待激活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生成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有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或者,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或者,所述指示报文、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
10.一种带宽调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指示报文,并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获取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初始化链路数量时,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初始化时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生成确认报文,在所述确认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次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确认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有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时,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拆除所述第一捆绑组比所述第二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当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调整后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指示所述发送单元再次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
14.一种带宽调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报文和/或确认报文,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或所述确认报文中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与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是否相等,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使所述第二捆绑组和所述第一捆绑组中的当前链路数量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拆除所述第二捆绑组比所述第一捆绑组多出的链路;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时,计算所述第一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与所述第二捆绑组当前链路数量的差值,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差值数量的待激活链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并且所述第二捆绑组中待激活链路的数量小于所述差值时,激活所述第二捆绑组中所有的待激活链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进一步包括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响应报文,在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链路数量确认指示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调整后所述第二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代理信号弱化CSF报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伪线PW报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指示报文和所述确认报文以及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响应报文为网间协议IP报文。
19.一种带宽调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如权利要求14至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
全文摘要
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带宽调整不及时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第一捆绑组中链路数量发生变化时,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所述第一捆绑组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生成指示报文,在所述指示报文中添加链路数量变化指示以及所述第一捆绑组的当前链路数量;将所述指示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报文调整第二捆绑组中的链路数量,所述第二捆绑组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该方法应用于调整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两端链路数量的过程中。
文档编号H04W28/20GK103024826SQ2012105279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吴皓, 李小虎, 肖圣金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