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

文档序号:786998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WCDMA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WCDMA 是英文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宽带码分多址)的英文简称,是一种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在WCDMA网络中,用户装置有2种模式,IDLE模式, 即一般所述的待机状态;另一种即RRC连接模式,其中RRC连接模式可以依照用户装置和 UTRAN的交互状态,区分为CELL_DCH、CELL_FACH、CELL_PCH、URA_PCH四种状态。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设置不同的状态转换时延、状态转换定时器、RLC缓冲阈值、RLC缓冲区消耗速率等参数来控制上述状态的转换。由于运营商并不公开这些参数,而这些参数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用户装置无法直接获得上述参数。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缺乏测定WCDMA网络的状态转换时延、状态转换定时器、RLC 缓冲阈值、RLC缓冲消耗速率四个参数的便捷方法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便捷地探知所述WCDMA网络参数的新型测试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包括测试服务端、客户端;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 )所述客户端处于IDLE状态;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RTTl ;3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RTT2;4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 RTT3 ;5)如果(RTT2> (RTT3+0. 5)),IDLE 至 FACH 的状态转换时延为 RTT1-RTT3,FACH 至 DCH 的状态转换时延为RTT2-RTT3 ;如果(RTT2 ( (RTT3+0. 5)),IDLE至DCH的状态转换时延为 RTT1-RTT3 ;其中,所述小容量数据包为小于IOObytes的数据包,所述大容量数据包为大于 IOOObytes的数据包。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n sec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 Tl_n ;4)循环上述步骤1)_3);5)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n sec ;6)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 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7)客户端记录步骤6)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2_n ;8)循环上述步骤5)-7) ;9)分别寻找数列Τ1、Τ2中的迁跃点的η值,分别记为ΤΤ1、ΤΤ2 ;如果TTl 与ΤΤ2相同,则DCH至IDLE的状态转换定时器为TTl ;如果ΤΤ1ΧΓΤ2,DCH至FACH的状态转换定时器为TT2,FACH至IDLE的状态转换 定时器为TT1-TT2,其中η为循环计数器。
作为优选,当ΤΤ1ΧΓΤ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上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s+n*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ST_n; 4)循环上述步骤1)-3) ;5)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RLC缓冲阈值为(s+b*30) bytes并记为B ;其中,100〈s〈200,η为循环计数器;上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x+i*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3)客户端休眠(y+j*50)ms ;4)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B-(x+i*30)-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客户端记录步骤4)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6)循环上述步骤1)-5) ;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 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 yj),xi=x+i*30,yj=y+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100〈x〈200,30〈y〈80。
作为优选,当ΤΤ1ΧΓΤ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下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s+n*30)bytes的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 4)循 环上述步骤1)-3) ;5)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RLC缓冲阈值容量为 (s+b*30)bytes并记为B,其中,100〈s〈200,η为循环计数器;下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x+i*30)bytes的数据包;3)客户端休眠(y+j*50)ms ;4)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B-(x+i*30)-30)byteS的数据包;5)客户端记录步骤4)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6)循环上述步骤1)-5) ;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yj),其中,xi=x+i*30,yj=y+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100〈x〈200,30〈y〈80。
作为优选,当TT1=TT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上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s+n*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2)客户端记录步骤I)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3)客户端休眠t sec,t>TTl ;4)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循环上述步骤 I)-4) ;6)丢弃T_0,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RLC缓冲阈值容量为(s+b*30) bytes并记为B,其中,100〈s〈200,η为循环计数器;上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x+i*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2)客户端休眠(y+j*50)ms ;3)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B-(x+i*30)-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4)客户端记录步骤3)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5)客户端休眠TTl ms ;6)循环上述步骤1)_5) ;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yj),其中,xi=x+i*30,yj=y+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100〈x〈200,30〈y〈80。
作为优选,当TT1=TT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下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s+n*30)bytes的数据包;2)客户端记录步骤I)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3)客户端休眠t sec,t>TTl ;4)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循环上述步骤 I)-4) ;6)丢弃T_0,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RLC缓冲阈值容量为(s+b*30) bytes并记为B ;其中,100〈s〈200,η为循环计数器;下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x+i*30)byteS的数据包;2)客户端休眠(y+j*50)ms ;3)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B-(x+i*30)-30) 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B-(x+i*30)-30)bytes的数据包;4)客户端记录步骤3)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5)客户端休眠TTl ms ;6)循环上述步骤1)_5); 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 yj),其中,xi=x+i*30, yj=y+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100〈x〈200,30〈y〈80。
作为优选,所述s为200,X为100,y为80。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计数器最大不超过30。
在WCDMA网络中,用户装置的状态跃迁包括2个方向,包括由IDLE状态向DCH 状态的迁跃,以及由DCH状态向IDLE状态的迁跃。由IDLE状态向DCH状态的迁跃称为 Promotion state,包括两种模式pl模式和p2模式。pi模式中,用户装置先从IDLE状态迁跃至FACH状态,后从FACH状态迁跃至DCH状态;p2模式中,用户装置直接从IDLE状态跃迁至DCH状态。由此在Promotion state中,包括3种状态转换时延(delay):状态转换时延(IDLE->FACH)、状态转换时延(FACH_>DCH)、状态转换时延(IDLE_>DCH),分别表示由 IDLE状态向FACH状态,由FACH状态向DCH状态,由IDLE状态向DCH状态跃迁的状态转换时延。由DCH状态向IDLE状态的跃迁称为Demotion state,也包括两种模式dl模式和d2 模式。dl模式中,用户装置先从DCH状态向FACH状态迁跃,后从FACH状态迁跃至IDLE状态;d2模式中,用户装置直接由DCH状态迁跃至IDLE状态。由此,Demotion state中的状态转换定时器(inactivity timer)亦相应地包括三种类型状态转换定时器(DCH_>IDLE)、` 状态转换定时器(DCH->FACH)、状态转换定时器(FACH->IDLE)。RLC缓冲阈值(RLC buffer threshold)是指RLC层中的上、下行数据链路的缓冲区阈值,RLC缓冲区消耗速率(RLC buffer consumption Rate)是指RLC层中上、下行数据缓冲区的消耗速率,该速率可以通过计算RLC缓冲阈值与RLC缓冲区消耗时间(RLC buffer consumption time)得到。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测试方法快速便捷,只需要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RTT)即可据此计算参数,适应性良好,可以随时地进行参数测定。所测定的参数可以用于控制用户装置数据发送的时间和大小,对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利用率,减少网络中信令数量,降低用户装置电池消耗有较大的改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采用软件的方式,建立相应的测试软件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
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包括测试服务端、客户端。
检测状态转换时延的步骤1 )所述客户端处于IDLE状态;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 RTTl ;3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RTT2 ;4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RTT3 ;5)如果(RTT2> (RTT3+0. 5)), IDLE至FACH的状态转换时延为RTT1-RTT3,FACH至DCH的状态转换时延为RTT2-RTT3 ;如果(RTT2 ( (RTT3+0. 5)),IDLE至DCH的状态转换时延为RTT1-RTT3 ;其中,所述小容量数据包为小于IOObytes的数据包,所述大容量数据包为大于IOOObytes的数据包。
检测状态转换定时器的步骤1)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n sec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 Tl_n ;4)循环上述步骤1)_3);5)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n sec ;6)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 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7)客户端记录步骤6)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2_n ;8)循环上述步骤5) -7),共循环30次;9)分别寻找数列Tl、Τ2中的迁跃点的η值,分别记为TTl、 ΤΤ2 ;如果TTl与ΤΤ2相同,则DCH至IDLE的状态转换定时器为TTl ;如果ΤΤ1ΧΓΤ2,DCH至 FACH的状态转换定时器为TT2,FACH至IDLE的状态转换定时器为TT1-TT2,其中η为循环计数器,以O为初值,循环计数器的步长为1,以下实施例中的循环计数器都依次类推。
缓冲阈值与缓冲区消耗速率的测试方法比较复杂,需要区分不同的状态转换模式,同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缓冲阈值与缓冲区消耗速率也要分别计算。
当TTDTT2 时上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200+n*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 4)循环上述步骤I) _3),共计循环30次;5)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RLC缓冲阈值为(200+b*30)bytes并记为B ;n为循环计数器。
上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100+i*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3)客户端休眠(80+j*50)ms ;4)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B-(100+i*30)-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客户端记录步骤4)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6)循环上述步骤I) _5),外循环进行30次,内循环进行20次;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yj), xi=100+i*30, yj=80+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
当ΤΤ1ΧΓΤ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下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200+n*30)bytes的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 η;4)循环上述步骤I) _3),共计循环30次;5)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 RLC缓冲阈值容量为(200+b*30)bytes并记为B,其中,η为循环计数器;下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100+i*30)bytes的数据包;3)客户端休眠(80+j*50)ms ;4)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B-(100+i*30)-30)byteS的数据包;5) 客户端记录步骤4)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6)循环上述步骤1)_5),外循环进行 30次,内循环进行20次;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 (义土,7」),其中4丨=100+丨*30,7」=80+_]_*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
当TT1=TT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上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200+n*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2)客户端记录步骤I)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3)客户端休眠t sec,t>TTl ; 4)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循环上述步骤I) -4),共计进行30次循环;6)丢弃T_0,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RLC 缓冲阈值容量为(200+b*30)bytes并记为B,其中,η为循环计数器;上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 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100+i*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2)客户端休眠(80+j*50)ms;3)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 (B-(100+i*30)-30) 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4)客户端记录步骤3) 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5)客户端休眠TTl ms ;6)循环上述步骤I) _5),其中,外循环进行30刺激,内循环进行20次;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 yj),其中,xi=100+i*30,yj=80+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
当TT1=TT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下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200+n*30)bytes的数据包;2)客户端记录步骤I)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3)客户端休眠t sec,t>TTl ; 4)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循环上述步骤I) -4)共计30次;6)丢弃T_0,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RLC缓冲阈值容量为(200+b*30)bytes并记为B ;其中,η为循环计数器;下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
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100+i*30) bytes的数据包;2)客户端休眠(80+j*50)ms ;3)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 (B-(100+i*30)-30)bytes 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B-(100+i*30)-30)bytes 的数据包;4)客户端记录步骤3)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5)客户端休眠TTl ms ;6) 循环上述步骤I)-5),外循环30次,内循环20次;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 yj),其中,xi=100+i*30,yj=80+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 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服务端、客户端;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 )所述客户端处于IDLE状态;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RTTl ;3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RTT2 ; 4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RTT3 ;5)如果(RTT2> (RTT3+0. 5)),IDLE至FACH的状态转换时延为 RTT1-RTT3,FACH 至 DCH 的状态转换时延为 RTT2-RTT3 ;如果(RTT2 < (RTT3+0. 5)),IDLE 至 DCH的状态转换时延为RTT1-RTT3 ;其中,所述小容量数据包为小于IOObytes的数据包,所述大容量数据包为大于IOOObytes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n sec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l_n ;4)循环上述步骤1)_3);5)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η sec ;6)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7)客户端记录步骤6)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2_n;8)循环上述步骤5)-7) ;9)分别寻找数列T1、T2 中的迁跃点的η值,分别记为ΤΤ1、ΤΤ2 ;如果TTl与ΤΤ2相同,则DCH至IDLE的状态转换定时器为TTl ;如果TT1>TT2,DCH至FACH的状态转换定时器为TT2,FACH至IDLE的状态转换定时器为TT1-TT2,其中η为循环计数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ΤΤ1ΧΓΤ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上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s+n*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ST_n;4)循环上述步骤1)-3) ;5)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RLC缓冲阈值为(s+b*30) bytes并记为B ;其中,100〈s〈200,η为循环计数器;上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x+i*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3)客户端休眠(y+j*50)ms ;4)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B-(x+i*30)-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客户端记录步骤4)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6)循环上述步骤1)-5) ;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 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 yj),xi=x+i*30,yj=y+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100〈x〈200,30〈y〈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ΤΤ1ΧΓΤ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下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s+n*30)bytes的数据包;3)客户端记录步骤2)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4)循环上述步骤1)-3) ;5)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RLC缓冲阈值容量为 (s+b*30)bytes并记为B,其中,100〈s〈200,η为循环计数器;下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大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客户端接收响应后休眠t sec, TT2〈t〈TTl ;2)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x+i*30)bytes的数据包;3)客户端休眠(y+j*50)ms ;4)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B-(x+i*30)-30)byteS的数据包;5)客户端记录步骤4)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6)循环上述步骤I)-.5) ;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yj),其中,xi=x+i*30,yj=y+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100〈x〈200,30〈y〈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T1=TT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上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s+n*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2)客户端记录步骤I)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3)客户端休眠t sec,t>TTl ;4)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循环上述步骤 I)-4) ;6)丢弃T_0,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RLC缓冲阈值容量为(s+b*30) bytes并记为B,其中,100〈s〈200,η为循环计数器;上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x+i*30)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2)客户端休眠(y+j*50)ms ;3)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B-(x+i*30)-30) 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4)客户端记录步骤3)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5)客户端休眠TTl ms ;6)循环上述步骤1)_5) ;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yj),其中,xi=x+i*30,yj=y+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100〈x〈200,30〈y〈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T1=TT2时,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下行链路缓冲阈值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s+n*30)bytes的数据包;2)客户端记录步骤I)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_n ;3)客户端休眠t sec,t>TTl ;4)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小容量数据包;5)循环上述步骤 I)-4) ;.6)丢弃T_0,寻找数列T的跃迁点的η值,记为b,所述RLC缓冲阈值容量为(s+b*30) bytes并记为B ;其中,100〈s〈200,η为循环计数器;下行链路缓冲区消耗速率测试方法I)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小容量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x+i*30)byteS的数据包;2)客户端休眠(y+j*50)ms ;3)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容量为(B-(x+i*30)-30) bytes的数据包,服务端返回一个容量为(B-(x+i*30)-30)bytes的数据包;4)客户端记录步骤3)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为Tz_i_j ;5)客户端休眠TTl ms ;6)循环上述步骤1)_5); 7)寻找数列Tz中每一个i值所对应的跃迁点的j值形成数列(xi, yj),其中,xi=x+i*30, yj=y+j*50,所述缓冲区消耗速率为xi/yj,其中,i为外循环的计数器,j为内循环的计数器,100〈x〈200,30〈y〈80。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为200, X 为 100,y 为 80。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计数器最大不超过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WCDMA无线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WCDMA网络参数测试方法,包括测试服务端、客户端,通过比较服务端与客户端在不同时间间隔发送、接收不同大小的数据包的往返时延,从而推导出状态转换时延、状态转换定时器、RLC缓冲阈值、RLC缓冲消耗速率四个参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方法简单快捷、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H04W52/02GK103037430SQ20121058963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谢立峰 申请人:杭州硕文软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