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874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和业务平台,业务平台包括系统接入单元和核心业务能力单元,核心业务能力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业务模块,该系统接入单元接收请求方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通信请求,将该通信请求发送至业务模块;业务模块根据通信请求,按照所支持的通信方式控制客户端建立请求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信连接。客户端包括收发单元和业务逻辑单元,业务逻辑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业务逻辑API,该收发单元用于收发数据,该业务逻辑API用于根据业务平台的控制指令,按照所支持的通信方式建立与目标方的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连接与目标方进行通信。
【专利说明】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 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如一个学校、工厂或企业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0003]目前如企业网之类的局域网中没有提出便捷、有效地通信方案,企业各种业务流程相互脱节,业务流程受到人为沟通不畅导致延迟,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以及,重要事件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事件处理过程主要通过人为干预,流程受人为因素影响巨大,效率低下;并且,局域网中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电子邮件系统,电话音视频会议系统等,都设置有各自单独的平台,设备投资及系统维护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局域网中没有便捷、有效地通信方案带来的业务流程脱节、无法及时发现重要事件、工作效率低下以及系统成本较闻的问题等。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接入至局域网的至少一客户端和设置在局域网中的业务平台,
[0007]业务平台包括系统接入单元和核心业务能力单元,核心业务能力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业务模块,
[0008]其中,系统接入单元,用于接收请求方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通信请求,将该通信请求发送至业务模块;
[0009]业务模块,用于根据通信请求,按照所支持的通信方式控制客户端建立请求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请求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信;以及,
[0010]客户端包括收发单元和业务逻辑单元,业务逻辑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业务逻辑应用接口 API,
[0011]其中,收发单元,用于接收请求方的通信请求,并将通信请求发送至业务平台,以及接收业务平台根据所述通信请求下发的控制指令;
[0012]业务逻辑API,用于根据业务平台的控制指令,按照所支持的通信方式建立与目标方的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连接与目标方进行通信。
[0013]由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局域网中设置业务平台并提供支持该业务平台的客户端,由业务平台将客户端接入局域网,利用业务平台中的业务模块和客户端中的业务逻辑应用接口实现请求方和目标方之间的通信的技术手段,提供了一种入驻在局域网内部并与局域网相融合的新型通信方案,能够实现局域网中用户之间以及局域网用户与外网用户之间快速、有效地的通信,避免了业务流程的脱节,能够及时获知网络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
[0014]并且,本方案可以直接利用业务平台中的各业务模块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功能,或是,利用一个业务平台实现对局域网各种应用系统的控制,无需为不同的应用系统设置单独的维护平台,从而简化了网络结构,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结构图;
[0016]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的分层逻辑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参见图1,该系统包括接入至局域网的至少一客户端100和设置在局域网中的业务平台200,
[0021]业务平台200包括系统接入单元210和核心业务能力单元220,核心业务能力单元220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业务模块221。业务平台200中还包括系统数据单元230和业务管理单元240。下面分别对这些单元和模块进行说明。
[0022]系统接入单元
[0023]系统接入单元210用于接收请求方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通信请求,将该通信请求发送至业务模块。系统接入单元包括系统导航模块、聚合代理模块和软交换模块,具体如下:
[0024]系统导航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方(如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根据接入策略和请求方的登录信息,控制请求方接入业务平台,并向请求方返回相应信息,所述接入策略包括身份认证和鉴权方式、IP地址限制方式以及客户端升级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请求方的登录信息可以包括请求方的账号(如手机号码)和登录密码,系统导航模块根据接入策略中身份认证和鉴权方式指示的方式从数据库中提取认证数据,利用认证数据对请求方的登录信息进行认证,当认证成功时,允许请求方接入业务平台,根据请求方的账号返回业务平台记录的请求方的用户信息,如请求方的用户名称、头像等,当认证失败时,禁止请求方接入业务平台,并可以向请求方返回失败信息。
[0025]可选的,系统导航模块在对请求方认证成功后,还可以根据客户端升级方式的设置获取该请求方客户端的升级策略,利用获取到的升级策略控制相应客户端的升级,如当存在新版本的客户端时,自动执行升级,或者,向请求方发送升级通知信息,根据请求方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升级操作。
[0026]可选的,系统导航模块可以IP地址限制方式对客户端的接入进行控制,例如IP地址限制方式可以为仅允许属于指定网段的IP地址接入业务平台。
[0027]聚合代理模块,用于在请求方成功接入业务平台后,接收请求方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请求,根据该HTTP请求获取相应的数据并返回至请求方,所述数据至少包括通讯录数据、群组数据和/或联系人列表数据,聚合代理模块可以从数据库(Data Basse,DB)或业务模块中获取上述数据。即聚合代理模块负责对客户端发送的获取通讯录、群组、联系人列表等的HTTP请求进行认证及分发管理。
[0028]软交换模块,用于在请求方成功接入业务平台后,接收请求方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l Protocol,SIP)请求,将该SIP请求路由至相应的业务模块,以使业务模块根据该SIP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软交换模块将即时消息SIP请求路由到PGM (状态呈现 / 群组管理 / 即时消息,PresenceServer/Group Management/Instant Message)模块,将音视频呼叫SIP请求路由到音视频业务模块,将多媒体会议SIP请求路由到多媒体会议丰吴块等。
[0029]由上可知,本方案中聚合代理模块主要对用户类数据进行处理,软交换模块主要对消息类数据进行处理,这两类数据通常采用不同的协议进行数据交互(HTTP和SIP),这种分类处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0030]业务管理单元
[0031]业务管理单元240包括自服务管理模块、系统安全管理模块和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
[0032]自服务管理模块,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已接入业务平台中的用户的管理指令,根据该管理指令对业务平台中该用户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处理至少包括密码重置、数据查询和/或业务配置;以及,通过第二接口接收业务平台管理员的管理指令,根据该管理指令对局域网数据进行处理,该处理至少包括对局域网中各用户数据的处理、对局域网结构数据的处理和/或对局域网中权限和安全数据的处理。例如,以局域网为企业网的场景为例,自服务管理模块可以包含企业自服务管理和个人自服务管理。企业自服务管理负责为企业管理员提供业务管理入口(相应于第二接口),实现对企业信息的管理,如企业员工管理、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企业权限与安全管理等。个人自服务管理负责为企业员工(相应于第一接口)提供业务管理入口,进行密码重置、业务数据查询、业务配置等操作。
[0033]系统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对业务平台管理员的登录信息进行验证,对业务平台管理员接入业务平台进行控制。例如,系统安全管理模块可以定时向管理员发送登录信息中密码修改通知,控制登录信息的更新。
[0034]进一步的,系统安全管理模块,还用于可以采用多种安全保护措施,提高业务平台的安全性,例如:
[0035]将整个通信系统部署在防火墙内部,采用安全域划分的方式对业务平台内的数据和模块进行管理,从系统架构层面保证系统数据及业务模块的安全,和/或,
[0036]对用户通讯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可靠,和/或,
[0037]对通讯数据采用敏感词过滤机制并对通讯过程全程进行记录及监控,即采用全面的敏感词控制策略,通讯过程可全程留痕监控,从而便于运营商对于用户行为的安全管控,和/或,
[0038]对访问业务平台的用户采用下列安全管控方式:访问地址白名单管控方式、用户动态口令管控方式、VPN/HTTPS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ecure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虚拟专用网络/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访问管控方式和/或短信验证码管控方式。
[0039]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为局域网中的应用系统设置API,用于通过所述API与局域网中的应用系统相对接,以利用业务平台对局域网中的应用系统进行控制,这些应用系统可以包括企业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0A)系统、邮件系统和财务系统等。利用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使业务平台能够控制局域网中已有的应用系统,利用已有的应用系统实现相应的操作,而无需再在业务平台中设置与该应用系统功能相同的业务模块,从而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0040]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设置的API可以由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State Transfer, REST) API实现,根据业务平台与对接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的不同,该API的具体功能也不同,例如该API可以包括:即时消息接口、短信接口、彩信接口、点击拨号接口以及通讯录同步接口。
[0041]可以理解,对于局域网中不存在单独设置的应用系统,业务平台不需要与局域网中应用系统对接的场景,该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可以略去。
[0042]核心业务能力单元
[0043]核心业务能力单元220中包括支持多种通信方式的各业务模块,以及其他实现相应功能的业务1旲块。
[0044]能够支持通信的业务模块,例如,支持即时消息通信的PGM模块、音视频业务模块、多媒体会议模块、短信集成模块等,在执行数据通信时,主要用于根据来自请求方的通信请求,按照该业务模块所支持的通信方式控制客户端建立请求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请求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信。下面分别对各业务模块进行具体说明。
[0045]PGM模块提供状态呈现、群组管理和即时消息的业务支撑,PGM模块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状态呈现子模块、群组管理子模块和即时消息子模块三个模块。
[0046]状态呈现子模块,负责采集客户端发布的在线状态,同时将该状态同步给与其相关的联系人。
[0047]群组管理子模块,负责为客户端提供企业通讯录的下载、群组管理(增、删、改、查)和联系人列表的(增、删、改、查)等能力。
[0048]即时消息子模块,提供一对一即时消息、一对多即时消息、多人会话、文件传输、消息群发和短彩信等业务能力。
[0049]音视频业务模块,提供IPPBX (IP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IP程控交换机)相关的语音业务支撑,除了提供基本的音视频呼叫之外,还支持多样化的呼叫补充业务逻辑,如群内呼叫、号码显示、呼叫保持、呼叫等待、三方通话、缩位拨号和/或免打扰;
[0050]多媒体会议模块,提供音频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多媒体数据会议(包括白板、文档共孚、桌面共孚、程序共孚等功能);
[0051]短信集成模块,和短信网关通过点对点短消息(Short Message Peer toPeer,SMPP)协议集成,实现短信的收发逻辑;
[0052]彩信集成模块,和彩信网关通过MM7 (Multimedia Message7,多媒体彩信7号)协议集成,实现彩信的收发逻辑;
[0053]文件服务模块,负责文件的存储管理逻辑,所述文件包括离线文件和共享文件。
[0054]系统数据单元[0055]系统数据单元230包括数据库代理和数据库。数据库代理,用于实现业务模块对数据库访问的缓存代理,从而提高数据库系统访问效率,降低数据库的I/o操作压力;数据库,用于存储业务平台中的数据,该数据至少包括用户数据、业务数据和/或日志数据。
[0056]在硬件实现方面,业务平台的各模块都可以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所有的模块均可部署在具有Linux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上,考虑网络对于能耗的要求,如企业网通常会要求较低的能耗,业务平台可以使用绿色环保的低功耗工控机。硬件设备采用X86硬件体系架构,整个硬件设备只有IU大小(44.5x483x330毫米),占用的物理空间很小,比较利于硬件设备维护。功耗相当低,只有60W-120W,非常有利于节能环保。同时为了满足高性能、高可用性的需求,硬件设备需要配置8G的内存空间,CPU采用Intel酷睿2四核处理器。单机可最大支持I万注册用户,对于超过I万用户的企业,可通过集群或者分布式方式进行部署级联。
[005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能够以入驻在局域网中的方式与各种类型的局域网进行融合,例如,企业局域网、学校局域网等,对入驻在企业局域网的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平台提供即时消息、语音通话、短/彩信、会议、通讯录存储管理等融合通讯服务能力,提供企业管理员对入驻式企业融合通信系统业务的系统管理和业务配置能力,企业管理员可以通过入驻式企业融合通信系统实现对企业通讯录和群组进行个性化定制,对企业信息协同管理,对用户角色权限进行管理等操作。
[0058]业务平台还能够提供面向企业的集成通信能力,实现IP通信、传统通信、呼叫中心的结合,同时具备极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0059]本方案的业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能力开放平台的技术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快速有效地进入下一代通信领域。
[0060]客户端100包括收发单元和业务逻辑单元,业务逻辑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业务逻辑应用接口 API,
[0061]其中,收发单元,用于接收请求方的通信请求,并将通信请求发送至业务平台,以及接收业务平台根据通信请求下发的控制指令;业务逻辑应用接口,用于根据业务平台的控制指令,按照所支持的通信方式建立与目标方的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连接与目标方进行通信。
[0062]参见图2,示出了客户端的分层逻辑结构,客户端100支持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支撑层和操作系统(OS)适配层的分层逻辑结构。下面分别对各逻辑层进行说明。
[0063]表示层,提供交互界面及窗口管理器的封装,与用户进行交互。通过与用户进行交互来完成各种业务功能,例如通讯录显示、音视频呼叫、即时消息(頂)、会议等等。同时为了增强扩展性,窗口管理器支持第三方开发,并提供相应的开发规则以及丰富的核心功能接口来满足无缝对接。
[0064]业务逻辑层,设置有多个业务逻辑API,实现了客户端全套业务能力。并支持对现有业务逻辑API,进行全新的界面效果、业务能力扩展或业务重组,包括音视频呼叫,电话会议,短信,通讯录等。所述业务逻辑API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API:
[0065]基础能力(Common) API,提供用户注册、登录、账户管理、数据库访问的相关接口,即该API提供了基本的功能接口 ;
[0066]会议API,提供电话会议和多媒体数据会议相关接口,比如会议发起、终止会议、会议管理等;
[0067]状态呈现/群组管理/即时消息PGM API,提供状态呈现、群组管理和即时消息的相关接口,该相关接口可以为基于OMA (Open Mobile Alliance,移动开放联盟)标准的接Π ;
[0068]IPPBX AP1:提供音视频呼叫功能的相关接口,实现呼叫保持、呼叫等待、呼叫转移、三方通话等操作;
[0069]短信API,提供客户端的短信收发相关的接口 ;
[0070]彩信API,提供客户端的彩信收发相关接口 ;
[0071]传真API,提供客户端的传真的收发、传真管理的相关接口 ;
[0072]网络状态监控API,提供监控网络状态的相关接口,便于客户端根据用户侧的网络状态调整音视频的编码方式;
[0073]用户行为统计API,提供统计客户端的业务使用状况的相关接口,并将统计数据上传给业务平台,由业务平台定期产生数据统计分析的报表;
[0074]支撑层,提供对客户端信息的封装并提供协议栈、业务逻辑API和基础能力的统一通信接口。内部组件所有交互均采用标准协议完成,从而保证协议栈、业务逻辑API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有效降低系统的耦合程度,以满足第三方协议栈、业务组件的快速替换需求。
[0075]OS适配层,负责适配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Android (安卓)和IOS等。
[0076]本通信系统中的客户端可以包括PC客户端、各种移动终端客户端(如手机客户端、便笺Pad客户端和Web客户端)固定电话客户端和/或传真机客户端。用户可通过PC、手机、智能终端、传统固定电话、多媒体智能电话、传真机、第三方企业应用系统等多种终端无缝接入到融合通讯系统中,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通讯需求。
[0077]PC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为最常见的客户端,仍以入驻在企业网中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PC客户端能够以PC桌面的客户端为展现界面,围绕企业通讯录,为企业用户提供基于通讯录的查询、消息发送以及天气、资讯、历史记录、提醒等信息的呈现,企业用户可使用消息、短信、彩信、语音、视频、会议等多种通信功能与同事以及企业外联系人进行即时、便捷的沟通,该客户端为企业用户内部沟通和外部联系提供了统一渠道和统一入口。
[0078]手机客户端可以为企业用户移动办公的统一入口,以企业通讯录和手机个人通讯录为核心,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业务展现桌面,为企业用户提供基于通讯录的查询、通讯录同步,以及消息、短信、彩信、语音、会议等多种通信功能,充分满足企业用户需要的移动性、即时性、高效性的沟通方式。
[0079]由上可知,本方案的业务平台所提供的功能至少包括如下:
[0080]集团信息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群组管理、权限管理(业务能力控制&通讯录可见范围)、客户端业务参数管理、客户端版本管理、密码管理、帐户管理、系统广播、电子调查、业务监控及统计分析、对外能力开放接口、呼叫中心、音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和/或OA系统集成;
[0081]本方案的PC客户端所提供的功能至少包括如下:
[0082]即时消息/短信/彩信、定时消息/短信、文件传输、状态呈现、个人通讯录管理、企业通讯录、群组管理、头像管理、群发消息/短信/彩信/邮件/文件、音视频呼叫、音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电子传真、发起点击拨号、历史记录查询和/或语音信箱;
[0083]本方案的手机客户端所提供的功能至少包括如下:
[0084]即时消息、文件传输、即拍即传、头像管理、个人通讯录管理、企业通讯录、群发消息/短信/彩信、音视频呼叫、音视频会议、发起点击拨号、历史记录查询和/或语音信箱。
[0085]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参见图3,该系统包括业务平台和各种客户端,如PC客户端、传统话机客户端、多媒体IP电话客户端、传真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以及企业应用客户端。客户端通过业务接入网络按照相应的接入方式(LAN/GPRS/3G/WIFI)与业务平台建立连接,业务平台与局域网外部的各种网络进行通信,如PSTN (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网络,IMS核心网、因特网和企业网等。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方案,在与企业网融合时,能够根据企业沟通和交流的多样化业务需求,为企业量身打造一套入驻在企业内部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系统融合了即时消息、短/彩信、音视频电话、电子邮件、传真、音视频会议、文件传输、呼叫中心等多种沟通方式;融合了多样化的终端接入方式(PC、手机、固定电话、传真等),该系统目标打造企业内部的统一办公入口,连接企业外部用户的统一渠道、统一入口、统一界面。该系统采用企业入驻的部署方式,采用全面的开放接口和企业现有的各种IT应用系统深度整合在一起。
[0086]参见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图4以局域网为企业总部内部私网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该系统包括业务平台和各种客户端,整个系统设置在防火墙内部。客户端包括PC客户端、传统话机客户端、IP电话客户端、传真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以及企业应用客户端,如企业系统门户客户端、企业系统OA客户端、企业应用系统客户端、财务系统客户端和电子邮件客户端。客户端通过企业LAN与业务平台相连接,业务平台通过业务管理单元中的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与局域网中的IPPBX应用系统相连接,对该IPPBX进行控制。业务平台与局域网外部的各种网络进行通信,如PSTN网络,GPRS/CDMA/3G/LTE等各种移动网络。并且,业务平台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如企业分支机构B的通信系统、企业分支机构C的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平台相连接,从而实现不同的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
[0087]本方案提供的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0088]1:提供了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体系架构
[0089]整个融合通信系统满足IETF、3GPP、IMS和OMA的相关标准规范,可兼容任何满足这些规范要求的MS网络、IMS业务平台、MS客户端以及多媒体电话等。
[0090]2:实现了多形态终端无缝接入
[0091 ] 提供PC客户端、手机客户端、Pad客户端和Web客户端,用户可通过PC、手机、智能终端、传统固定电话、多媒体智能电话、传真机、第三方企业应用系统等多种终端无缝接入到融合通讯系统中,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通讯需求。
[0092]3:融合了多样化的通讯方式
[0093]客户端集成了多种通讯方式,包含语音,视频,消息,短信,彩信,电话会议,视频会议,邮件,传真等通讯能力。
[0094]4:低廉的用户通讯成本
[0095]整个通讯业务逻辑将基于全IP网络,有助于降低企业用户的通讯成本,从而提高系统的受欢迎程度。
[0096]5:安全的信息保护措施
[0097]整个系统部署在防火墙内部,系统内部采用安全域划分方式,从系统架构层面保证系统数据及业务模块的安全;用户通讯数据全加密,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可靠;全面的敏感词控制策略,通讯过程可全程留痕监控,便于运营商对于用户行为的安全管控,以及业务管理及系统配置等管理模块采用四级安全管控方式(访问地址白名单控制、用户动态口令、VPN/HTTPS访问和短信验证码),保证系统管理模块的高安全性。
[0098]6:丰富全面的能力开放接口
[0099]提供了丰富全面的能力开放接口,可与各种IT应用和互联网应用系统快速集成,有助于通过众多SP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业务形态,从而提高用户对运营商融合通讯业务的活跃度及粘性。
[0100]7:绿色环保节能的硬件设计
[0101]采用业界流行的X86硬件体系架构,整个硬件设备只有IU大小,占用物理空间很小,比较利于硬件设备维护。功耗相当低,只有60W-120W,非常有利于节能环保。
[0102]由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局域网中设置业务平台并提供支持该业务平台的客户端,由业务平台将客户端接入局域网,利用业务平台中的业务模块和客户端中的业务逻辑应用接口实现请求方和目标方之间的通信的技术手段,提供了一种入驻在局域网内部并与局域网相融合的新型通信方案,能够实现局域网中用户之间以及局域网用户与外网用户之间快速、有效地的通信,避免了业务流程的脱节,能够及时获知网络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
[0103]并且,本方案可以直接利用业务平台中的各业务模块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功能,或是,利用一个业务平台实现对局域网各种应用系统的控制,无需为不同的应用系统设置单独的维护平台,从而简化了网络结构,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0104]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010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接入至局域网的至少一客户端和设置在局域网中的业务平台, 所述业务平台包括系统接入单元和核心业务能力单元,所述核心业务能力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业务模块, 其中,所述系统接入单元, 用于接收请求方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通信请求,将该通信请求发送至所述业务模块; 所述业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请求,按照所支持的通信方式控制客户端建立请求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请求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信;以及, 所述客户端包括收发单元和业务逻辑单元,所述业务逻辑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业务逻辑应用接口 API, 其中,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请求方的通信请求,并将所述通信请求发送至业务平台,以及接收业务平台根据所述通信请求下发的控制指令; 所述业务逻辑API,用于根据业务平台的控制指令,按照所支持的通信方式建立与目标方的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连接与目标方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平台中还设置有系统数据单元,该系统数据单元包括数据库代理和数据库, 所述数据库代理,用于实现业务模块对数据库访问的缓存代理;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业务平台中的数据,该数据至少包括用户数据、业务数据和/或日志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接入单元包括系统导航模块、聚合代理模块和软交换模块, 所述系统导航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方通过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根据接入策略和请求方的登录信息,控制请求方接入业务平台,并向请求方返回相应信息,所述接入策略包括身份认证和鉴权方式、IP地址限制方式以及客户端升级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聚合代理模块,用于在请求方成功接入业务平台后,接收请求方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根据该HTTP请求获取相应的数据并返回至请求方,所述数据至少包括通讯录数据、群组数据和/或联系人列表数据; 所述软交换模块,用于在请求方成功接入业务平台后,接收请求方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请求,将该SIP请求路由至相应的业务模块,以使业务模块根据该SIP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平台中还设置有业务管理单元,所述业务管理单元包括自服务管理模块和系统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自服务管理模块,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已接入业务平台中的用户的管理指令,根据该管理指令对业务平台中该用户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处理至少包括密码重置、数据查询和/或业务配置;以及,通过第二接口接收业务平台管理员的管理指令,根据该管理指令对中局域网数据进行处理,该处理至少包括对局域网中各用户数据的处理、对局域网结构数据的处理和/或对局域网中权限和安全数据的处理; 所述系统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对业务平台管理员的登录信息进行验证,对业务平台管理员接入业务平台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安全管理模块,还用于将通信系统部署在防火墙内部,采用安全域划分的方式对业务平台内的数据和模块进行管理,和/或,对用户通讯的数据进行加密,和/或,对通讯数据采用敏感词过滤机制并对通讯过程全程进行记录及监控,和/或,对访问业务平台的用户采用下列安全管控方式:访问地址白名单管控方式、用户动态口令管控方式、虚拟专用网络/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VPN/HTTPS访问管控方式和/或短信验证码管控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单元中还包括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 所述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为局域网中的应用系统设置API,用于通过所述API与局域网中的应用系统相对接,以利用业务平台对局域网中的应用系统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能力接口管理模块设置的API为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 API,该API至少包括:即时消息接口、短信接口、彩信接口、点击拨号接口以及通讯录同步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支持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支撑层和操作系统OS适配层的分层逻辑结构, 所述表示层,提供交互界面及窗口管理器的封装,与用户进行交互; 所述业务逻辑层,设置有多个业务逻辑API,所述业务逻辑API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API: 基础能力API,提供用户注册、登录、账户管理、数据库访问的相关接口 ; 会议API,提供电话会议和多媒体数据会议相关接口 ; 状态呈现/群组管理/即时消息PGM API,提供状态呈现、群组管理和即时消息的相关接口 ; IP程控交换机IPPBX AP1:提供音视频呼叫功能的相关接口 ; 短信API,提供短信收发相关的接口 ; 彩信API,提供彩信收发相关接口 ; 传真API,提供传真的收发、传真管理的相关接口 ; 网络状态监控API,提供监控网络状态的相关接口 ; 用户行为统计API,提供统计客户端的业务使用状况的相关接口,并将统计数据上传给业务平台; 所述支撑层,提供对客户端信息的封装并提供协议栈、业务逻辑API和基础能力的统一通信接口。 所述OS适配层,负责适配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业务能力单元中的业务模块,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 PGM模块,提供状态呈现、群组管理和即时消息的业务支撑; 音视频业务模块,提供IPPBX相关的语音业务支撑,所述语音业务包括群内呼叫、号码显示、呼叫保持、呼叫等待、三方通话、缩位拨号和/或免打扰; 多媒体会议模块,提供音频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多媒体数据会议; 短信集成模块,和短信网关通过点对点短消息SMPP协议集成,实现短信的收发逻辑;彩信集成模块,和彩信网关通过多媒体彩信7号MM7协议集成,实现彩信的收发逻辑;文件服务模块,负责文件的存储管理逻辑,所述文件包括离线文件和共享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包括 PC客户端、移动终端客户端、固定电话客户端和/或传真机客户端。
【文档编号】H04L12/28GK103916296SQ20121059348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文华 申请人: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