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4776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结构,尤其是一种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属于车载收音电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车载影音系统终端通用的模式为:一个车规(汽车生产厂家原车配收音天线插头标准)的Radio天线插座加一个收音电路或(外购的)收音模块来实现终端的收音机功能。其中,天线插座到收音电路或(外购的)收音模块之间的信号连接经几次转接才能进入收音电路或模块的选频电路,随着车载影音系统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其转接过程很容易受到其它机内信号干扰或串入,导致收音效果达不到预期,可能要经过多次实验和修改设计来达到目的,这样一来一是延长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同时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开发成本。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其结构紧凑,降低信号干扰,空间小,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包括收音插头,所述收音插头的第一端通过静电保护二极管接地,且收音插头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的一端及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的FMAGC2端相连,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并与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感的一端、收音芯片的FMAGCl端及FMI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均接地;[0005]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感的一端相连,第四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五电感的一端、第六电感的另一端及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第四电感的两端并联有第十四电容及第十五电容;第六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容接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及第七电阻一端相连;第六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感接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与收音芯片的AMI端连接;收音芯片的RFGND端接地,收音芯片的FMXI端与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七电感的一端及收音芯片的FMO端连接,第七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九电容接地,并与收音芯片的FMREG端连接;[0006]收音芯片的DACREF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收音芯片的XTALl端与第一高频抑制电感的一端相连,第一高频抑制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及晶振的第三端相连;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晶振的第一端相连,并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晶振的第二端及第四端均接地;收音芯片的XTAL2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外部接头的第一端相连;[0007]收音芯片的ROUT端与外部接头的第二端相连,收音芯片的LOUT端与外部接头的第三端相连,收音芯片的VA端与第十电容的一端、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与第二高频抑制电感的一端相连;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二高频抑制电感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的一端、外部接头的第四端及稳压芯片的VIN端相连,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0008]稳压芯片的GND端接地,稳压芯片的OUT端分别与第三高频抑制电感的一端、第四高频抑制电感的一端及第五高频抑制电感的一端相连,稳压芯片的OUT端并通过第二十三电容接地;第三高频抑制电感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容的一端相连,并与收音芯片的VIOl端相连;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的DBYP端连接;[0009]第四高频抑制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四电容的一端、第二十电容的一端、第二十一电容的一端及收音芯片的VD端相连;第二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二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收音芯片的DBYP端连接;第五高频抑制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容的一端、第二十二电容的一端及收音芯片的VIO端连接,第二十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的DBYP端连接;[0010]收音芯片的INTB端与外部接头的第五端连接,收音芯片的SCL端与外部接头的第六端连接,收音芯片的SDA端与外部接头的第七端连接,收音芯片的RSTB端与外部接头的第八端连接,外部接头的第九端接地;收音芯片的AO端及Al端均接地,收音芯片的RSTB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5V电压连接,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并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七电阻接地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六高频抑制电感。[0011]所述稳压芯片采用LMl 117芯片。[0012]所述收音芯片采用SI4750芯片。[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收音接头接收射频信号,通过收音芯片进行收音信号的处理,通过稳压芯片提供工作电源,通过外部接头与外部电源及相关控制信号输入的连接,形成与外部连接的接口,能与系统终端通信,从车载天线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经屏蔽线到收音接头,并能输出对应的音频信号,能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信号,所形成的电路封装后满足空间实用要求,符合车用收音的技术指标,能应用于通用及专车专用单DIN/双DIN/3DIN带收音功能汽车音响主机。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6]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形成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本实用新型包括收音插头Jl,所述收音插头Jl的第一端通过静电保护二极管Dl接地,且收音插头Jl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LI的一端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l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Ul的FMAGC2端相连,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并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感L3的一端、收音芯片Ul的FMAGCl端及FMI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及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均接地;收音插头Jl的第二端及第三段俊接地,收音芯片Ul采用SI4750芯片。[0017]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感L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感L5的一端、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四电感L4的两端并联有第十四电容C14及第十五电容C15 ;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容C17接地;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及第七电阻R7 —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感L8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收音芯片Ul的AMI端连接;收音芯片Ul的RFGND端接地,收音芯片Ul的FMXI端与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相连,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与第七电感L7的一端及收音芯片Ul的FMO端连接,第七电感L7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九电容C19接地,并与收音芯片Ul的FMREG端连接;[0018]收音芯片Ul的DACREF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收音芯片Ul的XTALl端与第一高频抑制电感FBl的一端相连,第一高频抑制电感FBl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一电阻Rl的一端及晶振Yl的第三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晶振Yl的第一端相连,并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晶振Yl的第二端及第四端均接地;收音芯片Ul的XTAL2端与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一端相连;[0019]收音芯片Ul的ROUT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二端相连,收音芯片Ul的LOUT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三端相连,收音芯片Ul的VA端与第十电容ClO的一端、第i^一电容Cl 1、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二高频抑制电感FB2的一端相连;第十电容ClO的另一端、第i^一电容Cll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及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二高频抑制电感FB2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外部接头J53的第四端及稳压芯片U2的VIN端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0020]稳压芯片U2的GND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OUT端分别与第三高频抑制电感FB3的一端、第四高频抑制电感FB4的一端及第五高频抑制电感FB5的一端相连,稳压芯片U2的OUT端并通过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第三高频抑制电感FB3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相连,并与收音芯片Ul的VIOl端相连;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Ul的DBYP端连接;稳压芯片U2采用LMl 117芯片。稳压芯片U2的OUT端形成3.3V的稳定电压。[0021]第四高频抑制电感FB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二i 电容C21的一端及收音芯片Ul的VD端相连;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及第二i^一电容C21的另一端均与收音芯片Ul的DBYP端连接;第五高频抑制电感FB5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及收音芯片Ul的VIO端连接,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Ul的DBYP端连接;[0022]收音芯片Ul的INTB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五端连接,收音芯片Ul的SCL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六端连接,收音芯片Ul的SDA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七端连接,收音芯片Ul的RSTB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八端连接,外部接头J53的第九端接地;收音芯片Ul的AO端及Al端均接地,收音 芯片Ul的RSTB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5V电压连接,第八电容CS的另一端接地,并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七电阻R7接地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两端并联有第六高频抑制电感FB6。[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与第八电容CS间组成开机复位电路,用于对收音芯片Ul提供开机复位。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l、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及第三电感L3组成FM信号选频网络。第二高频抑制电感FB2、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稳压芯片U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三高频抑制电感FB3、第四高频抑制电感FB4、第五高频抑制电感FB5、第二十四电容C24及第二十五电容C25提供收音芯片Ul所需的工作电源。第一电阻R1、晶振Y1、第一高频抑制电感RB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i^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六电容C16、第七电感L7、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i^一电容C21及第二十二电容C22间相互配合为收音芯片Ul正常工作让所需的外围元器件,稳定收音芯片Ul的工作状态。[0024]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接头J53与外部电源及相关控制信号输入的连接,形成与外部连接的接口,能与系统终端通信,从车载天线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经屏蔽线到收音接头J1,并能输出对应的音频信号,能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信号,所形成的电路封装后满足空间实用要求,占据空间为31.88mm*15.6mm*22mm ;符合车用收音的技术指标,能应用于通用及专车专用单DIN/双DIN/3DIN带 收音功能汽车音响主机。
权利要求1.一种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收音插头(J1),所述收音插头(Jl)的第一端通过静电保护二极管(Dl)接地,且收音插头(Jl)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LI)的一端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l)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Ul)的FMAGC2端相连,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并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感(L3 )的一端、收音芯片(UI)的FMAGCI端及FMI端连接,第二电容(C2 )的另一端及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均接地; 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感(L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感(L5)的一端、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四电感(L4)的两端并联有第十四电容(C14)及第十五电容(C15);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容(C17)接地;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及第七电阻(R7)—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感(L8)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收音芯片(Ul)的AMI端连接;收音芯片(Ul)的RFGND端接地,收音芯片(Ul)的FMXI端与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相连,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与第七电感(L7)的一端及收音芯片(Ul)的FMO端连接,第七电感(L7)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九电容(C19)接地,并与收音芯片(Ul)的FMREG端连接; 收音芯片(Ul)的DACREF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收音芯片(Ul)的XTALl端与第一高频抑制电感(FBI)的一端相连,第一高频抑制电感(FBI)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一电阻(Rl)的一端及晶振(Yl)的第三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晶振(Yl)的第一端相连,并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晶振(Yl)的第二端及第四端均接地;收音芯片(Ul)的XTAL2端与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一端相连; 收音芯片(Ul)的ROUT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二端相连,收音芯片(Ul)的LOUT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三端相连,收音芯片(Ul)的VA端与第十电容(ClO)的一端、第^ 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二高频抑制电感(FB2)的一端相连;第十电容(ClO) 的另一端、第^ 电容(ClI)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及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二高频抑制电感(FB2)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外部接头(J53)的第四端及稳压芯片(U2)的VIN端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稳压芯片(U2)的GND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OUT端分别与第三高频抑制电感(FB3)的一端、第四高频抑制电感(FB4)的一端及第五高频抑制电感(FB5)的一端相连,稳压芯片(U2)的OUT端并通过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第三高频抑制电感(FB3)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相连,并与收音芯片(Ul)的VIOl端相连;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Ul)的DBYP端连接; 第四高频抑制电感(FB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二i 电容(C21)的一端及收音芯片(Ul)的VD端相连;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及第二^ 电容(C21)的另一端均与收音芯片(Ul)的DBYP端连接;第五高频抑制电感(FB5)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及收音芯片(Ul)的VIO端连接,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与收音芯片(Ul)的DBYP端连接; 收音芯片(Ul)的INTB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五端连接,收音芯片(Ul)的SCL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六端连接,收音芯片(Ul)的SDA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七端连接,收音芯片(Ul)的RSTB端与外部接头(J53)的第八端连接,外部接头(J53)的第九端接地;收音芯片(Ul)的AO端及Al端均接地,收音芯片(Ul)的RSTB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5V电压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并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七电阻(R7)接地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两端并联有第六高频抑制电感(FB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稳压芯片(U2)采用LM1117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车载 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收音芯片(Ul)采用SI4750芯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结构,尤其是一种实现车载收音天线插座与收音电路模块化的电路,属于车载收音电路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收音插头、收音芯片、晶振、稳压芯片及外部接头;通过收音接头接收射频信号,通过收音芯片进行收音信号的处理,通过稳压芯片提供工作电源,通过外部接头与外部电源及相关控制信号输入的连接,形成与外部连接的接口,能与系统终端通信,从车载天线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经屏蔽线到收音接头,并能输出对应的音频信号,能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信号,所形成的电路封装后满足空间实用要求,符合车用收音的技术指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降低信号干扰,空间小,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H04B1/16GK202978913SQ20122068884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聂有福, 杨雷, 景柱, 秦全权 申请人:江苏中科天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