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135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设备,特别是网络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在正常工作前通常需要先按照用户的需求设定相关的端口网际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为IP)地址,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简称为VLAN),路由等信息,才能正确的承载相关业务和完成设定的功能。保存在设备内的端口IP地址、VLAN、路由表等信息称为设备的配置信息,一般是设备运行现场定制的,且又不可或缺的。配置信息通常保存在设备内的存储介质上,如果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用同样的设备来替换时,那么备用设备也需要同样的配置信息才能取代故障设备正常工作,因此需要进行配置信息的备份。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实现方式是,设备上设置管理端口,例如串口或网口,利用计算机,例如个人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串口或网口连接到故障设备的管理端口,登录故障设备,将配置信息从故障设备的存储介质拷贝到计算机中;然后,计算机用同样的方法连接到备用设备的管理端口,把配置信息再从计算机拷贝到备用设备中,从而完成配置信息的备份。这种备份方法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在工业控制、监控等场景下,若业务中断后不能迅速恢复将无法接受;此外这种备份方法必须借助计算机才能完成备份工作,且需要熟悉维护和管理设备的专业维护人员。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是,设备上配置有可插拔存储介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为USB)闪存盘(USBflashdisk,简称为U盘),安全数码卡(securedigitalmemorycard,简称为SD卡)或多媒体卡(multimediacard,简称为MMC卡)等,用于保存设备的配置信息,设备正常运行时,从设备上配置的可插拔存储介质中读取配置信息,当设备故障时,将设备上的可插拔存储介质取下,插到备用设备上,备用设备即可获得配置信息;或者,设备提供了USB接口、MMC卡接口或SD卡接口等,利用U盘、SD卡等可插拔存储介质插入故障设备,通过简单操作,例如按键、开关等,将配置信息拷贝到可插拔存储介质上,再将可插拔存储介质插到备用设备上,同样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将可插拔存储介质上备份的配置信息拷贝到备用设备上,完成配置信息的备份。这种备份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配置信息保存在可插拔存储介质上,容易损坏、丢失等,可靠性低;此外,可插拔介质容易被第三方获取,造成泄密,信息被恶意篡改等问题,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可以为设备间提供简单、可靠、安全和快速的信息备份,从而可实现设备故障场景下的快速故障恢复。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备份端口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备份端口连接在所述总线上,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备份端口、线缆和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中,其中所述线缆连接所述备份端口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位于所述总线上,所述总线为共享型总线;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备份端口保持接通;所述开关电路,具体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备份端口接通或断开。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直接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中。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位于所述总线上,所述总线为点对点总线;所述开关电路,具体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实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备份端口中任意两者之间的接通。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向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电路接通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备份端口,并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直接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再向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电路接通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设备供电,并通过所述线缆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开关电路和存储器供电,以使所述处理器可以访问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其中,所述线缆具体为电缆。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备份端口和所述线缆向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发送备份指令,以使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和所述线缆传输给所述设备;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接收所述待备份信息。结合第一方面的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设备供电,并通过所述线缆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供电。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中包括缓存;所述缓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到待备份信息之后,且在存入所述存储器之前,保存所述待备份信息。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信息备份,所述方法包括:第二设备通过线缆从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并备份所述待备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线缆直接连接。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备份端口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备份端口连接在所述总线上,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所述线缆具体连接所述备份端口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线缆从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并备份所述待备份信息具体包括: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直接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中。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位于所述总线上,所述总线为共享型总线;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备份端口保持接通;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直接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处理器接通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与第一设备的存储器处于断开状态。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位于所述总线上,所述总线为点对点总线;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直接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处理器向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通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与第一设备的存储器处于接通状态;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直接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之后,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中之前,还包括:所述处理器向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通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线缆从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开关电路和存储器供电,以使所述处理器可以访问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其中,所述线缆为电缆。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备份端口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备份端口连接在所述总线上,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线缆从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并备份所述待备份信息具体包括: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备份端口和所述线缆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备份指令,以使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传输的所述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中。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线缆从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供电;其中,所述线缆具体为电缆。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第二设备和线缆;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线缆相连;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线缆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并备份所述待备份信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计算机、可插拔存储介质等中间介质参与,直接通过一条线缆连接两个设备,可以快速简单地完成设备间的信息备份,且避免了可插拔介质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的缺点,实现了设备信息快速、简单、安全、可靠地备份,从而可实现设备故障场景下的快速故障恢复。附图说明图1,图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设备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I2C总线的备用设备20硬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SPI总线的备用设备20硬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SPI总线开关的具体信号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的技术方案,不仅可用于设备发生故障,将故障设备上的信息备份到备用设备,同样可应用于批量安装相同设备以扩容业务,以及类似业务复制到其他现场等场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设备信息备份系统中包括第一设备10、第二设备20和线缆30;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通过线缆30连接;第二设备20,用于通过线缆30从第一设备10获取待备份信息,例如配置信息,并备份所述待备份信息。所述线缆30可以为电缆或光缆。可选地,第二设备20还用于通过线缆30为第一设备10供电,则所述线缆30为电缆。第一设备10、第二设备20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类计算机设备。其中,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相同;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可以是同一种设备。在设备故障场景下,所述第一设备10相当于故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20相当于备用设备,通过所述线缆,备用设备可以直接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备份到自己的存储器中,从而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使故障快速恢复。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系统,无需计算机、可插拔存储介质等中间介质参与,直接通过一条线缆连接两个设备,可以快速简单地完成设备间的信息备份,且避免了可插拔介质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的缺点,从而实现了设备信息快速、简单、安全、可靠地备份;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备用设备,从而实现快速故障恢复。接下来,在本发明图1所示的设备信息备份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图2和图3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系统。所述设备信息备份系统包括第一设备10、第二设备20和线缆30;其中,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相同;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可以是同一种设备。具体的,第二设备2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备份端口和总线,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备份端口连接在总线上,通过总线通信;同样的,第一设备1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备份端口和总线,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备份端口连接在总线上,通过总线通信。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通过线缆30,具体的,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与第二设备20的备份端口通过线缆30连接;第二设备20,用于通过线缆30从第一设备10获取待备份信息,例如配置信息,并备份所述待备份信息;具体地,第二设备20的处理器用于通过第二设备20的备份端口、线缆30和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从第一设备10获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第二设备20的存储器中。其中,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al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微处理器等;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简称NVM)包括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and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EPROM)和闪存(Flash)。备份端口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备份信息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是配置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专用端口,也可以复用设备上的已有端口。第二设备20还包括供电装置,用于为第二设备20供电;同样,第一设备10还包括供电装置,用于为第一设备10供电。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处理器、备份端口与存储器通过总线相连,进行通信,处理器可直接访问存储器;第二设备20的处理器具体通过第二设备20的备份端口和线缆30向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发送备份指令;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从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收到所述备份指令后,从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并通过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和线缆30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传输给第二设备20;第二设备20的处理器通过第二设备20的备份端口接收所述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第二设备20的存储器中。其中,处理器具体为实施本发明的专用处理器,包括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处理器、如单片机等。第二设备20的供电装置还用于通过线缆30为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即为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供电,以使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运行,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可访问;此时线缆30具体为电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通过专用处理器,例如单片机实施,而非设备运行的主处理器,这样不仅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可以直接通信并访问各自的存储器,且实现灵活、成本和功耗低。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设备20还包括开关电路,同样,第一设备10也包括开关电路;其中,开关电路位于总线上,用于实现处理器、存储器、备份端口间的接通和断开。具体地,第二设备20的处理器通过第二设备20的备份端口、线缆30和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直接从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第二设备20的存储器中。当需要将第一设备10中的信息,备份到第二设备20中时,通过线缆30连接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此时首先要选定信息输出设备和信息输入设备,才能进行信息的备份。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第二设备20还用于通过线缆30为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其中所述线缆30为电缆;具体来说,第一设备10下电,即停止对第一设备10供电,第二设备20上电,即第二设备20的供电装置为第二设备20供电,同时第二设备20的供电装置通过线缆30为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即对第一设备100的开关电路和存储器供电;由于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没有供电,因此不工作,第一设备10自动成为信息输出设备,而第二设备20的处理器运行,自动识别第二设备20是信息输入设备。这样,即使在第一设备10的供电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设备20提供局部供电,仍然可以完成信息备份。另一种方式,在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上配置按键、或者开关、或者功能菜单,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保持各自供电,通过设备上配置的按键、或者开关、或者功能菜单,选择第二设备20为信息输入设备、第一设备10为信息输出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设备10、第二设备2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开关电路均保持处理器与存储器接通,处理器通过总线可以正常访问存储器。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计算机、可插拔存储介质等中间介质参与,直接通过一条线缆连接两个设备,并通过设备中的开关电路实现对存储器的正确访问,可以快速简单地完成设备间的信息备份,且避免了可插拔介质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的缺点,从而实现了设备信息快速、简单、安全、可靠地备份;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由于备用设备可直接访问故障设备的存储器,可以快速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备用设备,从而实现快速故障恢复。以下,将在本发明图1至图3所示的设备信息备份系统的基础上,具体介绍第二设备20。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设备20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备份端口230和总线240;所述处理器210,用于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线缆30和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直接从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其中,所述备份端口230与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通过所述线缆30连接,所述线缆30可以为电缆或光缆;所述第二设备20还包括开关电路250,所述开关电路250位于所述总线240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210、所述存储器220、所述备份端口230间的接通和断开。所述第二设备20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类计算机设备。所述处理器210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处理器等。所述存储器22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包括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闪存(Flash)。所述总线240包括共享型总线和点对点总线;所述共享型总线支持所有接收器和发送器同时连接在该总线上,例如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circuit,简称I2C)总线、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简称CAN)总线、RS-485总线等;所述点对点总线是指同一时刻只支持一个接收器和一个发送器连接在总线上,例如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简称SPI)总线、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简称UART)总线、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等。所述备份端口23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备份信息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是配置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专用端口,也可以复用设备上的已有端口。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设备20还包括供电装置260,用于为所述第二设备20供电;可选地,供电装置26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功耗管理等功能。当需要将第一设备10中的信息,备份到第二设备20中时,通过线缆30连接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后,首先要选定信息输出设备和信息输入设备,才能进行信息的备份。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所述第二设备20还用于通过线缆30为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其中,所述线缆30为电缆;具体的,第一设备10下电,第二设备20上电,所述供电装置260为第二设备20供电,还用于通过线缆30为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即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线缆30和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对第一设备10的开关电路和存储器供电。由于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没有供电,因此不工作,第一设备10自动成为信息输出设备,而第二设备20的处理器运行,自动识别第二设备20是信息输入设备。这样,即使在第一设备10的供电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设备20提供局部供电,仍然可以完成信息备份。另一种方式,在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上配置按键、或者开关、或者功能菜单,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10保持各自供电,通过设备上配置的按键、或者开关、或者功能菜单,选择第二设备20为信息输入设备、第一设备10为信息输出设备。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10中包括缓存212;所述缓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210获取到待备份信息之后,且在存入所述存储器220之前,保存所述待备份信息。相应地,所述处理器21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线缆30和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直接从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存入所述缓存212中,然后再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从所述缓存212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所述缓存212足够大,则所述处理器210可以一次从第一设备10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到所述缓存212中,然后再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从所述缓存212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如果所述缓存212不够大,则所述处理器210要进行多次读写,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即,所述处理器210每次从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部分待备份信息到所述缓存212,再将缓存212中的部分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直至将所有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120为止。当然,所述处理器210也可以没有缓存112,则所述处理器210按字节进行多次读写,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即,所述处理器210每次从第二设备20的存储器中读取一个字节信息,再向所述存储器220中写入这一个字节信息,直至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为止。本发明对所述处理器110是否有缓存212,或者缓存212的大小不做限制,只要能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即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总线240为点对点总线,例如SPI总线。所述开关电路250具体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处理器210、所述存储器220、所述备份端口230中任意两者之间的接通,即任一时刻,要么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存储器220接通,要么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接通,要么所述存储器22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接通。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向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电路250接通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备份端口230,并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线缆30和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直接从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再向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电路250接通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220,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若所述处理器210中包括缓存,则所述处理器210在获取到所述待备份信息之后,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存入所述存储器220之前,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保存所述到所述缓存中。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总线240为共享型总线,例如I2C总线。所述存储器22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保持接通,所述存储器220可以与所述备份端口230通过所述总线240直接相连。相应地,所述开关电路250具体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存储器220和所述备份端口230接通或断开;具体的,当所述第二设备20上电,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第三控制信号开通,使得所述处理器210接通所述存储器220和所述备份端口230;当所述第二设备20下电,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第四控制信号关断,使得所述处理器210断开与所述存储器220和所述备份端口230的连接。所述处理器21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线缆30和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直接从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若所述处理器210中包括缓存,则所述处理器210在获取到所述待备份信息之后,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之前,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保存所述到所述缓存中。可选的,所述总线240为共享型总线时,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省略不用所述开关电路250。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二设备20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存储器220通过所述开关电路250保持接通,所述处理器210通过所述总线240可以正常访问所述存储器2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存储器220还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的计算机操作指令,可以执行第二设备2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220可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软件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设备所使用的数据,例如设备的配置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20与第一设备10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结构相同,也同样可实现本发明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的技术方案,只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一个作为信息输出设备,一个作为信息输入设备。特别的,第二设备20可以与第一设备10是相同的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仅示出了第二设备20中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的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计算机、可插拔存储介质等中间介质参与,直接通过一条线缆连接两个设备,通过开关电路控制,可以保证处理器正确访问存储器,可以快速简单地完成设备间的信息备份,且避免了可插拔介质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的缺点,从而实现了设备信息快速、简单、安全、可靠地备份;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由于备用设备可直接访问故障设备的存储器,可以快速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备用设备,从而实现快速故障恢复。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设备20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备份端口230和总线240;其中,处理器210、存储器220与备份端口230通过总线240相连,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210可直接访问所述存储器220;所述处理器210,用于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线缆30和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从第一设备10获取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其中,所述备份端口230与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通过所述线缆30连接,所述线缆30可以为电缆或光缆。所述第二设备20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类计算机设备。处理器210具体为实施本发明的专用处理器,包括微处理器、如单片机,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所述存储器22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包括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闪存(F1ash)。所述备份端口23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备份信息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是配置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专用端口,也可以复用设备上的已有端口。所述第二设备20还包括供电装置260,用于为所述第二设备20供电。可选地,所述供电装置26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所述处理器2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功耗管理等功能。所述处理器21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和线缆30向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发送备份指令,指示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和线缆30传输给所述第二设备20;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接收所述待备份信息,并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通过专用处理器,例如单片机实施,使得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可以直接通信并访问各自的存储器。相应地,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从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收到所述备份指令后,根据所述备份指令从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再通过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和线缆30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传输给第二设备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供电装置260还用于通过线缆30为所述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具体的为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供电,以使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运行,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可访问;此时线缆30具体为电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通过专用处理器,例如单片机实施,而非设备运行的主处理器,这样不仅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可以直接通信并访问各自的存储器,且实现灵活、成本和功耗低。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流程图,所述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信息备份,所述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包括:701、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线缆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线缆连接所述第二设备;702、所述第二设备备份所述待备份信息。所以线缆可以是电缆或光缆。所述第二设备可以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例如配置信息,存入存储器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线缆具体为电缆,在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线缆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局部供电。这样,即使在第一设备发生故障无法上电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设备提供局部供电,仍然可以完成信息备份。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类计算机设备。可选的,第一设备可以与第二设备是相同的设备。在设备故障场景下,所述第一设备相当于故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相当于备用设备,通过所述线缆,备用设备可以直接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备份到本设备上,从而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使故障快速恢复。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计算机、可插拔存储介质等中间介质参与,直接通过一条线缆连接两个设备,可以快速简单地完成设备间的信息备份,且避免了可插拔介质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的缺点,从而实现了设备信息快速、简单、安全、可靠地备份;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备用设备,从而实现快速故障恢复。接下来,在图7所示的方法基础上,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发明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方法。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设备信息备份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间的信息备份,所述第一设备10和所述第二设备20通过线缆30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设备20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备份端口230和总线240;如图8所示,所述设备信息备份方法包括:801、所述处理器210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线缆30和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直接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待备份信息。802、所述处理器210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所述线缆30可以是电缆或光缆,所述线缆30具体连接所述备份端口230和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所述第二设备20还包括开关电路250,所述开关电路250位于所述总线240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210、所述存储器220、所述备份端口230间的接通和断开。具体的,所述第二设备20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见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参见本发明图5所示,所述第二设备20还包括供电装置260,为所述第二设备20供电。当需要将所述第一设备10中的信息,备份到所述第二设备20中时,首先所述第一设备10与所述第二设备20通过线缆30连接,然后要选定信息输出设备和信息输入设备,才能进行信息的备份。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所述第二设备20通过所述线缆30为所述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具体来说,第一设备10下电,即停止对第一设备10供电,第二设备20上电,即第二设备20的供电装置为第二设备20供电,同时第二设备20通过线缆30为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由于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没有供电,因此不工作,第一设备10自动成为信息输出设备,而第二设备20的处理器运行,自动识别第二设备20是信息输入设备。则在8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20通过所述线缆30为所述第一设备10提供局部供电。具体的,所述供电装置260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所述线缆30和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为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供电;其中,所述线缆30具体为电缆。这样,即使在第一设备10发生故障无法供电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设备20提供局部供电,仍然可以完成信息备份。另一种方式,在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上配置按键、或者开关、或者功能菜单,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保持各自供电,通过设备上配置的按键、或者开关、或者功能菜单,选择第二设备20为信息输入设备、第一设备10为信息输出设备。当所述总线240为点对点总线时,例如SPI总线,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备份端口中任意两者之间的接通,即任一时刻,要么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存储器220接通,要么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接通,要么所述存储器22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接通。在8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处理器210向所述开关电路25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通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在801之后,8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处理器210向所述开关电路250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通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存储器220。参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901、所述处理器210向所述开关电路25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902、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通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903、所述处理器210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线缆30和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直接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待备份信息;904、所述处理器210向所述开关电路250输出第二控制信号;905、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通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存储器220;906、所述处理器210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当所述总线240为共享型总线时,例如I2C总线,所述存储器22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保持接通,所述存储器220与所述备份端口230可以通过所述总线240直接相连;在8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处理器210接通所述存储器220和所述备份端口230。例如,当所述第二设备20上电,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第三控制信号开通,使得所述处理器210接通所述存储器220和所述备份端口230;当所述第二设备20下电,所述开关电路250根据第四控制信号关断,使得所述处理器210断开与所述存储器220和所述备份端口230的连接。所述第一设备10作为信息输出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与存储器断开连接,即处于断开状态,可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实现。所述处理器210中还可以包括缓存;所述处理器210在获取到待备份信息之后,存入所述存储器220之前,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保存在所述缓存中。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所述缓存足够大,则所述处理器210可以一次从所述第一设备10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到所述缓存中,然后再将所述待备份信息从所述缓存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如果所述缓存不够大,则所述处理器210进行多次读写,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即,所述处理器210每次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部分待备份信息到所述缓存,再将缓存中的部分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直至将所有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为止。当然,所述处理器210也可以没有缓存,则所述处理器210按字节进行多次读写,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即,所述处理器210每次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一个字节信息,再向所述存储器220中写入这一个字节信息,直至将所有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为止。本发明对所述处理器210是否有缓存,或者缓存的大小不做限制,只要能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二设备20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开关电路250保持所述处理器210与所述存储器220接通,所述处理器210通过所述总线240可以正常访问所述存储器220。所述存储器220还可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的计算机操作指令,从而执行所述第二设备2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220可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软件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网络设备所使用的数据,例如设备的配置信息等。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计算机、可插拔存储介质等中间介质参与,直接通过一条线缆连接两个设备,通过开关电路控制,可以保证处理器正确访问存储器,可以快速简单地完成设备间的信息备份,且避免了可插拔介质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的缺点;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相当于故障设备,第一设备相当于备用设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备用设备可以直接访问故障设备的存储器,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快速地备份到备用设备中,从而可以实现快速故障恢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简单、高效,且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参见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设备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设备信息备份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间的信息备份,所述第一设备10和所述第二设备20通过线缆30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设备20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备份端口230和总线240,具体的,所述第二设备20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见本发明图6所示实施例;如图10所示,所述设备信息备份方法包括:1001、所述处理器210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和所述线缆30向所述第一设备10发送备份指令;所述备份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待备份信息并传输给所述第二设备20;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接收到所述备份指令后,根据所述备份指令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待备份信息,再从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备份端口传输给所述第二设备20。1002、所述处理器210通过所述备份端口230接收所述第一设备10的处理器发送的所述待备份信息;1003、所述处理器210将所述待备份信息写入所述存储器220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通过专用处理器,例如单片机实施,使得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可以直接通信并访问各自的存储器。可选的,在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线缆从第一设备获取待备份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备份端口、所述线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备份端口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供电;其中,所述线缆具体为电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通过专用处理器,例如单片机实施,而非设备运行的主处理器,这样不仅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和第二设备的处理器可以直接通信并访问各自的存储器,且实现灵活、成本和功耗低。接下来以设备故障场景下的配置信息备份为例,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的技术方案。在设备故障场景下,第一设备10为故障设备,第二设备20为备用设备,故障设备和备用设备是同一种设备。参见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I2C总线的备用设备2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处理器为CPU210,存储器为采用I2C总线接口的EEPROM220,备份端口230可以为串口,总线为I2C总线240,开关电路为I2C开关器件I2CSWITCH250,例如PCA9511;如图11所示,EEPROM220直接与备份端口230通过I2C总线240连接,故障设备10和备用设备20具有相同硬件结构,通过电缆30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故障设备10处于下电状态,因此其CPU不工作,Vcc无电指示为逻辑0,I2CSWITCH(PCA9511)不使能,与I2C总线断开,故障设备10的E2PROM是保存配置信息的存储器。备用设备20是上电状态,CPU210正常工作,Vcc有电指示为逻辑1,I2CSWITCH(PCA9511)250使能,CPU210通过I2CSWITCH(PCA9511)250连到I2C总线240上,可以访问总线240上的器件;E2PROM220最低位地址A0被电源Vcc上拉为高电平,其地址最低位A0为1。备用设备20经电缆30和备份端口230为故障设备提供局部供电,二极管保证电缆上的供电仅限于供给E2PROM和I2CSWITCH(PCA9511);故障设备10的E2PROM通过备用设备20供电后,其地址A0下拉到地,地址最低位A0为0。因此备用设备20的E2PROM220和故障设备10的E2PROM地址不同,备用设备20内CPU210可以访问两个设备的存储器,将故障设备10的E2PROM中的配置信息拷贝到备用设备20的E2PROM220内,完成配置信息备份。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计算机、可插拔存储介质等中间介质参与,直接通过一条线缆连接备用设备和故障设备,并通过备用设备对故障设备的开关电路和存储器供电,备用设备可以直接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快速地备份到备用设备中,从而可以实现快速故障恢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简单、高效,且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参见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SPI总线的备用设备20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处理器为CPU210,存储器为采用SPI总线接口的闪存Flash220,备份端口230可以为串口,总线为SPI总线240;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电路250由图12中虚线框内的一片16路三态输出总线驱动器74LVT16244和两个与非门A、B组成。需要说明的是,74LVT16244内部有4组驱动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需用其中的3组244_1、244_2和244_3,每组即为一个SPI总线开关,参见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SPI总线开关的具体信号连接示意图。如图12所示,故障设备10和备用设备20具有相同硬件连接结构,通过电缆30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故障设备10处于下电状态,因此其CPU不工作,Vcc无电指示为逻辑0,与非门A和B输出为“1”,因此244_1和244_2关断,而244_3开通,Flash通过244_3与备用设备20接通。备用设备20是上电状态,CPU由电源Vcc供电正常工作,开关电路250和Flash220由输出到电缆30的Vout供电;Vcc有电指示为逻辑1,244_3关断,244_1和244_2由CPU输出的控制信号EN0和EN1来控制开通和关断,当设置EN0=1、EN1=0时,244_1开通,244_2关断,CPU可以读写本机存储器Flash220,当设置EN0=0、EN1=1时,244_1关断,244_2开通,CPU通过244_2、备份端口230、电缆30、故障设备10的备份端口和故障设备10的244_3,可以访问故障设备10的Flash,从而可以将故障设备10的配置信息读出,写到本机存储器Flash220中,完成配置信息备份。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计算机、可插拔存储介质等中间介质参与,直接通过一条线缆连接备用设备和故障设备,备用设备的处理器通过开关电路控制接通自己存储器或故障设备的存储器,能够保证正确地将故障设备的配置信息备份到自己的存储器中,可以实现快速故障恢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简单、高效,且可靠性和安全性高。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