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807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是,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地,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指的是通过采用MIMO发送天线和MIMO接收天线,而不是单个发送天线和单个接收天线来改善收发数据效率的方法。如果使用单个天线,接收侧经由单个天线路径接收数据。如果使用多天线,接收侧能够经由几个路径接收数据。因此,数据速率和信息吞吐量(throughput)可以被改善,并且覆盖范围可以增加。单小区MIMO操作可以分类为用于单个用户设备在一个小区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SU-MOMO(单用户MIMO)方案,和用于至少两个用户设备在一个小区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MU-MIMO(多用户MIMO)方案。同时,正在进行许多的努力去研究和开发协同多点(coordinatedmulti-point)(CoMP)系统,以通过在多小区环境下应用改进的MIMO传输来改善在小区边界上用户的信息吞吐量。如果应用CoMP系统,其能够降低在多小区环境下的小区间干扰,并且改善总体系统性能。CoMP方案可以分类为允许要与所有CoMP协同小区共享的下行链路数据被传送给特定用户设备的JP(联合处理)方案,和仅仅在一个小区中存在下行链路数据的CBF(协同的波束形成)方案。JP方案可以再次分类为允许所有协同小区参与信号传输的JT(联合传输)方案,和CSL(协作静默(cooperativesilencing))方案,在CSL方案中以其余小区停止信号传输以减少干扰的方式,仅仅一个小区加入信号传输。在CBF方案中,以确定用户设备(其从相应的协同小区接收信号)的波束形成矩阵以将更少的干扰量施加于相应的用户设备的方式,每个不传送信号给用户设备的协同小区能够降低小区间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为了正确地解调在下行链路(DL)数据信道(例如,PDSCH)上传送的下行链路数据,需要用于DL信道的参考信号(RS)。并且,这样的参考信号可以被称作解调参考信号(DMRS)。在单个小区中DL多层传输的情况下,有必要在DMRS之间保持正交性以便对于每个层正确地应用DMRS。但是,在多小区操作(例如,CoMP操作)的情况下,其可能导致在指定小区的DMRS和相邻小区的DMRS之间没有保持正交性的问题。例如,如果在来自服务小区的DMRS和来自相邻小区的DMRS之间没有保持正交性,则相应的用户设备不能经由DMRS正确地执行信道估计,从而导致降低总的网络信息吞吐量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在多小区操作中在小区之间保持DMRS正交性的方法。从本发明可获得的技术目的不受以上提及的技术任务限制。并且,其它未提及的技术任务可以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以下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的优点,和按照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处实施和广泛地描述的,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参考信号的方法,该参考信号由基站传送给用户设备,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步骤:将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传送给用户设备,按照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产生参考信号的序列,将参考信号映射到下行链路资源,以及将映射的参考信号传送给用户设备。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且按照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该参考信号由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步骤:从基站接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和使用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从基站接收参考信号,其中按照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产生参考信号的序列,并且其中参考信号通过被映射到下行链路资源而被传送。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且按照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发送基站,其将参考信号传送给用户设备,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接收模块,配置为从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配置为将下行链路信号传送给用户设备;以及处理器,配置为控制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的基站,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发送模块将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传送给用户设备,处理器被配置为按照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产生参考信号的序列,处理器被配置为将参考信号映射到下行链路资源,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发送模块将映射的参考信号传送给用户设备。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且按照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接收用户设备,其从基站接收参考信号,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接收模块,配置为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模块,配置为将上行链路信号传送给基站;以及处理器,配置为控制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的用户设备,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接收模块从基站接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该处理器被配置为使用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经由接收模块从基站接收参考信号,其中按照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产生参考信号的序列,并且其中参考信号通过被映射到下行链路资源而被传送。以下的内容可以共同地适用于本发明的以上提及的实施例。优选地,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产生参考信号的序列的种子值(seedvalue)、参考信号所被映射到的资源元素的位置,和有关应用于参考信号的扩展码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更优选地,种子值可以包括相邻小区的小区标识符。更优选地,参考信号所被映射到的资源元素的位置可以包括:与相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被映射到的资源元素不同的子载波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传送参考信号的基站中用于指定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所被映射到的资源元素的位置包括:与用于相邻小区的指定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所被映射到的资源元素不同的子载波位置。更优选地,与应用于相邻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扩展码相比,应用于参考信号的扩展码包括:在时隙边界上其相位反转的扩展码。在这种情况下,与应用于相邻小区的指定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扩展码相比,在传送参考信号的基站中应用于指定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扩展码可以包括:在时隙边界上其相位反转的扩展码。优选地,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是否应用改变的参考信号配置的指示符。优选地,可以经由物理层信道和上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传送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更优选地,可以经由上层信令预先将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多个候选者提供给用户设备,并且可以经由物理层信道指示从多个候选者中选择出来的一个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优选地,该参考信号可以包括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解调的参考信号。以上提及的本发明的概述和以下本发明的细节是示范性的,并且可以为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本发明额外描述而提供。有益效果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在多小区操作中在小区之间保持DMRS正交性的方法。从本发明可获得的效果不受以上提及的效果限制。并且,其它未提及的效果可以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以下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附图说明伴随的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结合进和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可以起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图1是概念地描述协同多点(CoMP)系统的操作的示意图。图2是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在下行链路时隙中资源网格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4是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上行链路子帧的示意图。图6是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方框图。图7是由LTE-A限定的DMRS图案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参考信号收发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按照本发明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的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以下的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要素和特征以指定形式的组合。并且,各个要素或者特征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性的,除非它们被明确地提及。每个要素或者特征可以以不与其它要素或者特征结合的形式实现。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将要素和/或特征部分地组合在一起来实现。对于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解释的操作的顺序是可更改的。一个实施例的某些配置或者特征可以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或者可以以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应配置或者特征来替换。在本说明书中,集中于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接收关系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基站作为直接与终端执行通信的网络的终端节点是有意义的。在本公开中,被解释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有时候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尤其是,在以包括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构成的网络中,很明显,为了与用户设备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或者除了基站之外的其它网络执行。“基站(BS)”可以以诸如固定站、节点B、e节点B(eNB)、接入点(AP)等这样的术语来替换。中继可以以诸如中继节点(RN)、中继站(RS)等这样的术语来替换。并且,“终端”可以以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移动用户站(MSS)、用户站(SS)等这样的术语来替换。可以提供用于以下描述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特定术语的使用可以被修改为在本发明的技术想法的范围内的另一个形式。有时候,为了防止本发明变得不清楚,为公众所知的结构和/或设备可以被跳过,或者可以被表示为集中于结构和/或设备的核心功能的方框图。只要可能,贯穿附图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以在本说明书中指代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包括IEEE802系统、3GPP系统、3GPPLTE系统、3GPPLTE-A(高级LTE)系统和3GPP2系统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公开的标准文献所支持。尤其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没有被解释以清楚地展现本发明的技术想法的步骤或者部分可以由以上的文献所支持。另外,在本文献中公开的所有术语可以由以上的标准文献所支持。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接入系统,包括CDMA(码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OFDMA(正交频分多址)、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等。CDMA可以以诸如UTRA(通用陆上无线电接入)、CDMA2000等这样的无线电技术实现。TDMA可以以诸如GSM/GPRS/EDG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SM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这样的无线电技术实现。OFDMA可以以诸如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E-UTRA(演进的UTRA)等这样的无线电技术实现。UTRA是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一部分。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LTE(长期演进)是使用E-UTRA的E-UMTS(演进的UMTS)的一部分。3GPPLTE在下行链路(在下文中简写为DL)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在下文中简写为UL)中采用SC-FDMA。并且,LTE-A(高级LTE)是3GPPLTE的演进版本。WiMAX可以由IEEE802.16e标准(例如,无线MAN-OFDMA参考系统)和高级IEEE802.16m标准(例如,无线MAN-OFDMA高级系统)解释。为了清楚,以下的描述主要地涉及3GPPLTE系统或者3GPPLTE-A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想法可以不受其限制。协同多点(CoMP)CoMP(协同多点)系统参考图1描述如下。图1是按照相关技术用于内部eNB(intraeNB)和中间eNB(intereNB)的CoMP(协同多点)操作的概念示意图。参考图1,内部eNB110和120以及中间eNB130存在于多小区环境下。在LTE(长期演进)系统中,内部eNB由几个小区或者扇区构成。属于eNB的小区(特定用户设备属于其)具有内部eNB110和120与特定用户设备的联系。尤其是,与具有属于其的用户设备的小区共享相同eNB的小区变为对应于中间eNB130的小区。因此,基于特定用户设备的相同eNB的小区(即,内部基站)可以互相交换信道状态信息(CSI),而无需在小区的调度器之间的单独接口。但是,基于其他eNB的小区(即,中间eNB)能够经由回程140等交换小区间信息。如图1所示,在单个小区中的单小区MIMO用户150与在一个小区(例如,小区A、小区B、小区D、小区E)中的一个服务eNB通信。并且,位于小区边界上的多小区MIMO用户160能够与在多小区(例如,小区A和小区B、小区B、小区C和小区D)中的多个服务eNB通信。按照3GPPLTE-A系统的改善的系统性能需求,已经提出了CoMP传输/接收方案(表示为co-MIMO(合作MIMO)、网络MIMO等中的一个)。CoMP可以提升位于小区边缘处的用户设备的性能,并且可以同样提升平均扇区信息吞吐量。通常,在具有设置为1的频率复用因子(reusefactor)的多小区环境中,由于小区间干扰(ICI),位于小区边缘上的用户设备的性能和平均扇区信息吞吐量可被降低。为了降低ICI,经由UE特定的功率控制等,使用诸如FFR(部分频率复用)的简单手动方案,常规LTE系统已经将提供适宜的信息吞吐量性能的方法应用于在干扰受限的环境中位于小区边缘上的用户设备。但是,降低ICI或者重复使用ICI作为用户设备期望的信号可以比降低每小区的频率资源使用更好。为了实现这个目的,CoMP传输方案是可适用的。适用于下行链路情形的CoMP方案主要地可以划分为联合处理(JP)方案和协同调度/协同波束形成(CS/CB)方案。按照JP方案,CoMP协作单元的每个点(例如,基站)可以使用数据。并且,CoMP协作单元可以指的是用于协作传输方案的一组基站。另外,JP方案可以划分为联合传输方案和动态小区选择方案。联合传输方案指的是一次从多个点(CoMP协作单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送PDSCH的方案。尤其是,传送到单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时地从多个传输点发送。按照联合传输方案,可以改善相干地或者非相干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并且可以主动地消除对另一用户设备的干扰。动态小区选择方案可以指的是一次从(CoMP协作单元的)一个点发送PDSCH的方案。尤其是,在特定定时点上传送给单个用户设备的数据被从一个点传送,在该定时点上在协作单元中其余的点不执行到相应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并且发送数据到相应用户设备的点可以被动态地选择。同时,按照CS/CB方案,CoMP协作单元能够协作地执行到单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波束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仅仅从服务小区传送数据,可以通过相应CoMP协作单元的小区的协同来确定用户调度/波束形成。同时,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协同多点接收指的是通过地理上彼此间隔的多个点的协同所传送的信号被接收。适用于上行链路情形的CoMP方案可以划分为联合接收(JR)和协同调度/协同波束形成(CS/CB)。JR方案指的是在PUSCH上传送的信号由多个接收点接收。并且,CS/CB方案指的是,尽管PUSCH仅仅由一个点接收,通过CoMP协作单元的小区的协同来确定用户调度/波束形成。使用这个CoMP系统,可以以联合地来自多小区基站的数据来支持用户设备。每个基站使用相同的无线电频率资源同时地支持至少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因此改善系统的性能。并且,基站可以基于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来执行空分多址(SDMA)方案。在CoMP系统中,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或多个协同基站经由主干网络连接到调度器。该调度器可以通过经由主干网络接收与每个用户设备和每个协同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其由每个基站测量)有关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来操作。例如,该调度器能够调度用于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协同基站的协作MIMO操作的信息。尤其是,该调度器能够直接命令有关协作MIMO操作的每个基站。如在先前的描述中提及的,CoMP系统可以通过将多个相邻的小区捆绑为一个组而作为虚拟的MIMO系统操作。基本上,使用多天线的MIMO系统的通信方案是可适用的。稍后将详细描述MIMO系统的操作。下行链路/上行链路结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结构参考图2描述如下。在蜂窝OFDM无线电分组通信系统中,UL/DL(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传输按子帧的单位来执行。并且,一个子帧被定义为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预定时间间隔。在3GPPLTE标准中,支持适用于FDD(频分双工)的类型1无线电帧结构和适用于TDD(时分双工)的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图2(a)是用于类型1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结构的示意图。DL(下行链路)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并且,传送一个子帧花费的时间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在下文中,简写为TTI)。例如,一个子帧可以具有1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可以具有0.5ms的长度。一个时隙在时间域中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或者在频率域中可以包括多个资源块(RB)。由于3GPP系统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OFDM符号表示一个符号持续时间。OFDM符号可以称作SC-FDMA符号或者符号持续时间。资源块(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可以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包括在一个时隙中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按照CP的配置而变化。CP可以分类为扩展CP和正常CP。例如,在OFDM符号由正常CP配置的情况下,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是7。在OFDM符号由扩展CP配置的情况下,由于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增加,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小于正常CP的情形。在扩展CP的情况下,例如,包括在一个时隙中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是6。如果信道状态是不稳定的(例如,UE以高速移动),其能够使用扩展CP以进一步降低符号间干扰。当使用正常CP的时候,由于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子帧最初的2个或者3个OFDM符号可以分配给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其余的OFDM符号分配给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图2(b)是用于类型2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结构的示意图。类型2无线电帧包括2个半帧(halfframe)。每个半帧包括5个子帧、DwPTS(下行链路导频时隙)、GP(保护时段)和UpP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并且,该子帧中的一个包括2个时隙。DwPTS用于在用户设备中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者信道估计。UpPTS用于在基站中信道估计,以及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同步。保护时段是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用于消除由于下行链路信号的多径延迟在上行链路中产生的干扰的时段。同时,不管无线电帧的类型,一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以上描述的无线电帧的结构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包括在无线电帧中子帧的数目、包括在子帧中时隙的数目和包括在时隙中符号的数目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图3是用于下行链路(DL)时隙的资源网格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参考图3,一个下行链路(DL)时隙可以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RB)可以包括12个子载波,本发明可不受其限制。例如,在正常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但是,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6个OFDM符号。在资源网格上的每个元素可以称作资源元素(在下文中简写为RE)。一个资源块包括12×7个资源元素。包括在DL时隙中的资源块的数目NDL可以取决于DL传输带宽。并且,上行链路(UL)时隙的结构可以与DL时隙的结构相同。图4是用于下行链路(DL)子帧结构的示意图。位于一个子帧的第一时隙的报头部分的最多3个OFDM符号对应于控制信道被分配到的控制区。其余的OFDM符号对应于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分配到的数据区。传输的基本单元变为一个子帧。尤其是,跨2个时隙分配PDCCH和PDSCH。由3GPPLTE系统使用的DL控制信道的实例可以包括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等。PCFICH被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传送,并且包括与在该子帧内用于控制信道的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有关的信息。PHICH包括响应于UL传输的HARQACK/NACK信号。在PDCCH上承载的控制信息可以被称作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可以包括用于任意UE(用户设备)组的UL或者DL调度信息或者UL发送功率控制命令。PDCCH可以包括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格式和资源分配信息,有关UL-S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有关PCH(寻呼信道)的寻呼信息,有关DL-SCH的系统信息,诸如在PDSCH上传送的随机接入响应这样的较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为任意UE组内单独的UE设置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发送功率控制信息,VoIP(IP语音)的激活等。多个PDCCH可以在控制区内传送。用户设备能够监视多个PDCCH。PDCCH被作为至少一个或多个连续的CCE(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而传送。CCE是用于基于无线电信道状态以编码速率提供PDCCH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可以对应于多个REG(资源元素组)。PDCCH的格式和可用PDCCH比特的数目可以按照CCE的数目和由CCE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基站按照DCI确定PDCCH格式,DCI将被传送给用户设备,并且基站将CRC(循环冗余校验)附加到控制信息。按照PDCCH的所有者或者用途以称作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标识符来掩码(mask)CRC。例如,如果PDCCH为特定用户设备提供,可以以相应用户设备的标识符(例如,小区-RNTI(C-RNTI)来掩码CRC。在PDCCH为寻呼消息提供的情况下,可以以寻呼指示符标识符(例如,P-RNTI)来掩码CRC。如果PDCCH为系统信息(尤其,为系统信息块(SIC))提供,可以以系统信息标识符和系统信息RNTI(SI-RNTI)来掩码CRC。为了表示对于用户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传输的随机接入响应,可以以RA-RNTI(随机接入RNTI)来掩码CRC。图5是用于上行链路(UL)子帧结构的示意图。UL子帧可以在频率域中被分成控制区和数据区。包括UL控制信息的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可以分配给控制区。并且,包括用户数据的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可以分配给数据区。为了保持单载波属性,一个用户设备不同时地传送PUCCH和PUSCH。用于一个用户设备的PUCCH可以在子帧中被分配给资源块对(RB对)。属于该资源块对的资源块可以对于2个时隙占据不同的子载波。即,分配给PUCCH的资源块对在时隙边界上跳频。多天线(MIMO)系统的建模图6是包括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方框图。参考图6(a),如果发送天线的数目增加为NT个,并且接收天线的数目增加为NR个,与发送机或者接收机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形不同,理论的信道传输容量与天线的数目成比例地增加。因此,传输速率可以提高,并且频率效率可以显著地提高。按照信道传输容量的增加的传输速率理论上可以提高以下的量:通过将使用单个天线的情形的最大传输速率R0乘以速率增加率Ri而产生的量。[公式1]Ri=min(NT,NR)例如,在使用4个发送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的MIMO通信系统中,能够获得高于单天线系统4倍的传输速率。在MIMO系统的这个理论容量提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证明之后,正在对各种技术进行许多努力以将其实现为实质的数据速率改善。这些技术中的一些已经作为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的标准而采用,诸如,3G移动通信、下一代无线LAN等。MIMO相关研究的趋势解释如下。首先,正在各种方面中进行许多的努力,以开发和研究以下内容:在各种信道配置和多址环境下与MIMO通信容量计算等有关的信息理论研究,用于MIMO系统的无线电信道测量和模型推导研究,用于传输可靠性增强和传输速率改善等的空时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为了详细地解释在MIMO系统中的通信方法,数学建模可以表示如下。假设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存在于这个系统中。首先,解释传输信号。如果存在NT个发送天线,则存在NT个最大可发送的信息。因此,传输信息可以表示如下。[公式2]同时,发送功率可以对于每个传输信息不同的设置。如果各自的发送功率被设置为,发送功率调整后的传输信息可以表示如下。[公式3]并且,可以使用发送功率的对角矩阵P表示如下。[公式4]如果加权矩阵W被应用于发送功率调整后的传输信息矢量则配置实际传送的NT个传输信号的情形可以考虑如下。在这种情况下,加权矩阵W起着按照传输信道状态等将每个传输信息适当地分配给每个天线的作用。可以使用矢量X表示如下。[公式5]在公式5中,wij表示在第i个发送天线和第j个信息之间的权重。并且,W可以被称作预编码矩阵。当存在NR个接收天线的时候,如果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被设置为则接收信号矢量可以表示如下。[公式6]如果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建模信道,该信道可以表示为发送天线的索引和接收天线的索引。在发送天线j和接收天线i之间的信道可以表示为hij。在hij中,应当注意到,按照索引的顺序接收天线索引后面是发送天线索引。图6(b)示出从NT个发送天线中的每个到接收天线i的信道。可以以将信道束缚在一起的方式将这些信道表示为矢量或者矩阵。参考图6(b),在接收天线i和NT个发送天线之间的信道可以表示如下。[公式7]因此,从NT个发送天线抵达到NR个接收天线的所有信道可以表示如下。[公式8]在实际的信道中,传输信号经过信道矩阵H,然后具有添加给其的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如果白噪声分别添加给NR个接收天线,则该白噪声可以表示如下。[公式9]因此,接收信号矢量可以经由以上提及的公式建模而表示如下。[公式10]同时,表示信道状态的信道矩阵H的行/列的数目取决于发送/接收天线的数目。在信道矩阵H中行的数目等于接收天线的数目NR。在信道矩阵H中列的数目等于发送天线的数目NT。尤其是,该信道矩阵H变为NR×NT矩阵。矩阵的秩被定义为独立行的数目和独立列的数目中的最小一个。因此,对于矩阵的秩变为大于行或者列的数目来说是不可能的。信道矩阵H的秩(rank(H))被限制如下。[公式11]rank(H)≤min(NT,NR)对于秩的另一个定义,当对矩阵执行本征值分解的时候,秩可以被定义为除了0之外的本征值的数目。类似地,对于秩的另一个定义,当执行奇异值分解的时候,秩可以被定义为除了0之外的奇异值的数目。因此,在信道矩阵中秩的物理意义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在给定的信道上发送不同信息的最大数。在本文献的描述中,在MIMO传输中的“秩”可以表示用于独立地发送信号的路径的数目,并且“层数”可以表示经由每个路径传送的信号流的数目。由于发送级(transmittingstage)发送层(达到用于信号传输的秩的数目),除非特别地提及,否则秩可以具有与层数相同的含义。DL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MIMO系统可以划分为开环系统或者闭环系统。开环系统可以指的是,无需来自MIMO接收级(receivingstage)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发送级执行MIMO传输。闭环系统可以指的是,借助于来自MIMO接收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发送级执行MIMO传输。按照闭环MIMO系统,发送级和接收级中的每个能够基于信道状态信息执行波束形成以获得MIMO发送天线的复用增益。为了接收级(例如,用户设备)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级(例如,基站)能够分配UL控制信道或者UL共享信道给接收级(例如,用户设备)。同时,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可以包括秩指示符(R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首先,RI是有关信道秩的信息。信道的秩可以指的是能够经由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承载不同信息的最大层(或者流)数。由于秩值主要地由信道的长期衰落确定,其通常可以在比PMI或者CQI的周期长的周期中(即,较不频繁地)反馈。PMI是与用于来自发送级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有关的信息。预编码指的是传输层被映射给发送天线。通过预编码矩阵,可以确定层到天线映射关系。PMI对应于由用户设备参考量度(诸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在下文中,简写为SINR)等)而优选的基站的预编码矩阵索引。为了降低预编码信息的反馈开销,发送级和接收级预先互相共享包含各种预编码矩阵的码本,并且可以仅仅反馈在相应的码本中表示特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CQI是表示信道质量或者信道强度的信息。CQI可以表示为预定MCS组合。尤其是,反馈的CQI索引表示相应的调制方案和相应的编码速率。通常,CQI变为反映在基站使用PMI配置空间信道的情况下可获得的接收SINR的值。支持扩展天线配置的系统(例如,LTE-A系统)考虑使用多用户MIMO(MU-MIMO)方案获得额外的多用户分集。由于在天线域中复用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信道存在于MU-MIMO方案中,当基站使用由多用户之中的一个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来执行DL传输的时候,防止在其它用户设备上出现干扰是必要的。因此,为了正确地执行MU-MIMO操作,反馈信道状态信息(该信道状态信息具有高于单用户MIMO(SU-MIMO)方案的精度)是必要的。因此,为了测量和报告更加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应用改善包括RI、PMI和CQI的先前CSI的新CSI反馈方案。例如,由接收级反馈的预编码信息可以由2个PMI的组合表示。2个PMI中的一个(即,第一PMI)具有长期和/或宽带的属性,并且可以称作W1。并且,2个PMI中的另一个(即,第二PMI)具有短期和/或子带的属性,并且可以称作W2。并且,最终的PMI可以通过W1和W2的组合(或者函数)来确定。例如,如果最终的PMI被设置为W,可以限定“W=W1*W2”,或者“W=W2*W1”。在这种情况下,W1反映有关信道的频率和/或时间的平均属性。即,W1可以定义为以下信道状态信息,其反映时间上的长期信道、频率上的宽带信道,或者时间上的长期和频率上的宽带信道的属性。为了示意地表示W1的属性,W1可以在本说明书中称作长期-宽带属性(或者长期-宽带PMI)的信道状态信息。另一方面,与W1相比,W2反映相对瞬时的信道属性。即,W2可以定义为以下信道状态信息,其反映时间上的短期信道、频率上的子带信道,或者时间上的短期和频率上的子带信道的属性。为了示意地表示W2的属性,W2可以在本说明书中称作短期-子带属性(或者短期-子带PMI)的信道状态信息。为了从表示信道状态的两个不同的属性信息(例如,W1和W2)确定最后的预编码矩阵W,分别配置包含预编码矩阵的单独的码本(例如,用于W1的第一码本和用于W2的第二码本)是必要的,该预编码矩阵表示属性的信道信息。并且,以这种方式配置的码本的类型可以被称作分层(hierarchical)码本。如果用于最终使用的码本是使用分层码本来确定,其可以被称作分层码本变换。对于分层码本变换方案的实例,其能够使用在公式12中示出的信道的长期协方差矩阵(longtermcovariancematrix)来变换码本。[公式12]W=norm(W1W2)在公式12中,W1(长期宽带PMI)表示用于配置准备反映长期宽带属性的信道信息的码本(例如,第一码本)的元素(即,码字)。尤其是,W1对应于包含在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其反映长期宽带属性的信道信息。同时,W2(短期子带PMI)表示用于配置准备反映短期子带属性的信道信息的码本(例如,第二码本)的元素(即,码字)。尤其是,W2对应于包含在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其反映短期子带属性的信道信息。并且,W表示最终码本的码字。另外,“norm(A)”表示矩阵A的每列的范数(normpercolumn)被归一化为1的矩阵。W1和W2可以具有在公式13中示出的配置。[公式13]在公式13中,W1可以定义为块对角矩阵类型,并且每个块是恒等矩阵(identicalmartirx)Xi。一个块Xi可以定义为(Nt/2)×M矩阵。在这种情况下,Nt表示发送天线的数目。在公式13中,W2的是M×1矢量,并且表示包括M个矢量分量的矢量,其中在M个矢量分量之中的第p个分量是1,并且其它的分量是零。如果乘以W1,由于第p个列是从W1的列中选择出来的,这个矢量可以被称作选择矢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M的值增加,一次反馈以表示长期/宽带信道的矢量的数目增加。因此,反馈精度提高。但是,M值变得越大,在低频中反馈的W1的码本大小变得越小,但是在高频中反馈的W2的码本大小变得越大。因此,反馈开销最终增加。尤其是,在反馈开销和反馈精度之间存在折衷。因此,能够通过适当地保持反馈精度以不将反馈开销设置得过分增加的方式来确定M值。同时,αj、βj和γj分别地表示指定的相位值。在公式13中,k、l和m分别是整数(这里1≤k,l,m≤M)。在公式13中的码本结构被设计成能适当地反映在以下情况下产生的信道相关性属性:在使用交叉极化(cross-polarized)(X-pol)配置时天线间间距密集的情况(通常地,在邻近天线之间的距离是信号波长的一半的情况)。例如,交叉极化的天线配置可以表示为表1。[表1]在表1中,8Tx交叉极化的配置可以表示为以2个正交地极化的天线组来配置。尤其是,第一天线组的天线1、2、3和4可以具有相同的极化(例如,垂直极化),而第二天线组的天线5、6、7和8可以具有相同的极化(例如,水平极化)。并且,两个天线组是共处一地的。例如,天线1和天线5安装在相同的位置上,天线2和天线6安装在相同的位置上,天线3和天线7安装在相同的位置上,并且天线4和天线8安装在相同的位置上。换句话说,一个天线组的天线具有类似ULA(均匀线性阵列)的相同极化,并且在一个天线组中的天线间相关性具有线性相位增加的属性。并且,在天线组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相位旋转的属性。由于码本对应于由量化信道产生的值,所以通过按照原样反映真实信道的属性来设计码本是必要的。因此,为了描述通过如公式13设计的码本的码字来适当地反映真实信道属性,示范性地如下解释秩1码本。公式14示出在秩1的情况下确定最终码字W作为码字W1和码字W2的相乘的一个实例。[公式14]在公式14中,最终码字表示为Nt×1矢量,并且以包括上矢量Xi(k)和下矢量αjXi(k)的2个矢量构成。上矢量Xi(k)表示交叉极化天线的水平极化天线组的相关性属性,并且下矢量αjXi(k)表示交叉极化天线的垂直极化天线组的相关性属性。并且,Xi(k)可以通过反映每个天线组的天线间相关性属性而表示为具有线性相位增加的矢量(例如,DFT矩阵)。在使用以上提及的码本的情况下,信道反馈可以具有高于使用单个码本的情形的精度。因此,使用高精度的信道反馈,单小区MU-MIMO变为可能的。由于类似的原因,对于CoMP操作需要高精度的信道反馈。例如,在CoMPJT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几个基站协作地传送相同的数据给特定的用户设备(UE),其可能理论上被认为是多个天线在地理上分布的MIMO系统。尤其是,当在JT中执行MIMO操作的时候,类似单小区MU-MIMO,需要高级别精度的信道信息以避免在共同调度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另外,在CoMPCB操作的情况下,需要精确的信道信息以避免由相邻小区给予服务小区的干扰。参考信号(RS)当分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时候,由于传送的分组被在无线电信道上传送,可能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信号失真。为了使接收侧正确地接收失真信号,应使用信道信息校正在接收信号中的失真。为了获取该信道信息,在接收侧和发送侧两者已知的信号已经被传送之后,可以以在信道上接收该信号的失真程度来获得信道信息。这个信号可以被称作导频信号或者参考信号。在使用多个天线(MIMO)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应获得在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状态以接收正确信号。因此,对于每个发送天线需要存在单独的参考信号。在常规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3GPPLTE版本8,3GPPLTE版本9等)中,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可以被限定为包括与小区中的所有用户设备共享的公共参考信号(CRS),和仅仅用于特定用户设备的专用参考信号(DRS)。通过这些参考信号,可以提供用于信道估计和解调的信息。接收侧(例如,用户设备)从CRS估计信道的状态,并且能够将诸如CQI(信道质量指示符)、PMI(预编码矩阵索引)和RI(秩指示符)的与信道质量相关的指示符反馈给发送侧(例如,基站)。CRS可以被称作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与诸如CQI/PMI/R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相关的RS可以被单独地定义为CSI-RS。如果有关PDSCH的数据的解调是必要的,DRS可以在相应的RE上发送。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上层来获悉DRS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尤其是,只有在相应的PDSCH被映射的时候,用户可以获悉DRS是有效的。DRS可以被称作UE特定的参考信号或者解调参考信号(DMRS)。为了支持高于常规3GPPLTE(例如,LTE版本8,LTE版本9等)系统的频谱效率,能够设计具有扩展天线配置的系统(例如,LTE-A(高级LTE))。例如,该扩展天线配置可以包括8发送天线配置。在具有扩展天线配置的系统中,以常规的天线配置支持用户设备操作是必要的。即,支持向后兼容是必需的。因此,支持按照常规天线配置的参考信号图案(pattern)是必要的,并且为额外的天线配置设计新的参考信号图案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新的天线端口的CRS被添加给具有常规天线配置的系统,参考信号开销迅速地增加以降低数据速率是不利的。考虑到这些内容,用于新的天线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测量的单独参考信号(CSI-RS)可以被引入从3GPPLTE演进而来的LTE-A(高级LTE)系统中。同时,LTE-A系统考虑高阶的MIMO、多小区传输、演进的MU-MIMO等。为了支持参考信号的有效操作和演进的传输方案,正在考虑基于DMRS的数据调制。尤其是,与用于在常规3GPPLTE(例如,版本8)中所限定的秩1波束形成的DMRS(天线端口索引5)分开地,能够限定用于至少二层的DMRS以支持经由额外天线的数据传输。图7是用于由LTE-A限定的DMRS图案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图7中限定的DMRS图案表示在正常CP子帧中在一个资源块(RB)对(例如,14个OFDM符号×12个子载波)中DMRS被映射到其的资源元素位置。参考图7,如果PDSCU的秩是1或者2,在一个RB对中总共12个RE(即,在图7中由“L”表示的RE)被用于DMRS传输[即,DMRS开销是12个RE/RB/子帧]。并且,可以使用具有被设置为2的扩展因子的正交码通过CDM方案来复用用于层1的DMRS和用于层2的DMRS。尤其是,由于用于层1的DMRS和用于层2的DMRS在时间轴上扩展,并且总共4个RE被用于在单个子载波上的DMRS传输,所以用于层1的DMRS和用于层2的DMRS在时隙边界上重复。尤其是,用于层1的DMRS和用于层2的DMRS被映射到相同的RE上,并且可以通过在时间域中(即,跨OFDM符号)乘以的正交码(OC)而相互区别。在图7示出的实例中,如果PDSCH的秩是3或者更高,DMRS被另外使用12个RE(例如,由图7中的“H”表示的RE)来发送。并且,总的DMRS开销变为24个RE/RB/子帧。用于层3的DMRS和用于层4的DMRS可以通过FDM方案与用于层1的DMRS和用于层2的DMRS复用。尤其是,具有映射给其的用于层3或者4的DMRS的子载波不同于具有映射给其的用于层1或者2的DMRS的子载波。并且,使用被设置为2的扩展因子通过CDM可以在时间域中复用用于层3的DMRS和用于层4的DMRS。在秩5或者更高的情况下,除了被用于秩1至4的情形的RE之外的额外RE没有被用于层5至8的DMRS[即,在秩3、4、5、6、7或者8的情况下,DMRS开销是24个RE/RB/子帧]。但是,层1、2、3或者4的DMRS被映射给其的RE被重复使用。如果用于层5至8的DRMS在时间轴上乘以具有被设置为4的扩展因子的正交码,则它们可以通过CDM方案与用于层1、2、3或者4的DMRS相区别。例如,用于层5/7的DMRS可以映射到用于层1/2的DMRS所被映射到的相同RE上(例如,由图7的“L”表示的RE)。并且,用于层6/8的DMRS可以映射到用于层3/4的DMRS所被映射到的相同RE上(例如,由图7的“H”表示的RE)。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层1/2/5/7的DMRS可以在时间域中通过CDM方案区别,用于层3/4/6/8的DMRS可以在时间域中通过CDM方案区别,并且用于层1/2/5/7的DMRS可以通过FDM方案与用于层3/4/6/8的DMRS相区别。例如,用于层1的DMRS可以在一个子载波上在4个RE上扩展为扩展因子4的正交码[+1+1+1+1]。为了保持与用于层1的DMRS的正交性,用于层5的DMRS可以扩展为扩展因子4的正交码[+1+1-1-1]。换句话说,尽管使用用于层1/2/3/4的DMRS的相同RE,但被应用于层5/6/7/8的DMRS的正交码可以使用以下代码以保持正交性:使用扩展因子2的正交码来调整(即,相位反转)该代码以在时隙边界(即,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上具有被设置为180度的相位差。表2示出被应用于前面提到的DMRS图案的扩展码。[表2]在表2中,天线端口(p)7至14表示逻辑天线(即,天线端口),经由该逻辑天线分别地发送用于PDSCH发送的层1至8的DMRS。用于天线端口7、8、11和13的DMRS被映射到相同的12个RE(即,由在图7中的“L”表示的RE)。并且,用于天线端口9、10、12和14的DMRS可以被映射到另外相同的12个RE(即,由在图7中的“L”表示的RE)。在多小区操作中的DMRS在以下的描述中,在执行多小区操作(例如,CoMP操作)的情况下,解释按照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DMRS发送方法。首先,在单个小区中发送多层信号的情形包括多层信号用于单个UE的SU-MIMO情形和多层信号用于不同UE的MU-MIMO情形两者。在任何情形下,多层传输优选地在各个层的DMRS之间保持正交性。即,虽然来自另一个层的干扰被置于发送数据的RE上,但其可以通过适宜的接收波束形成来消除。但是,为了执行适宜的接收波束形成,必须通过接收无干扰的DMRS(或者接收较少干扰的DMRS)来执行精确的信道估计。虽然前面提到的DMRS被设计成在单个小区中对于多层传输保持正交性,但其不能保证对于多小区操作保持正交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多层传输的DMRS的正交性在使用DMRS的多小区操作中没有被保持,在准确地接收数据(PDSCH)方面可能有困难。例如,在使用DMRS执行CoMP操作的情况下,当指定的UE接收来自服务小区的DMRS和来自相邻小区的DMRS的时候,在来自服务小区的DMRS和来自相邻小区的DMRS之间的正交性可能不被保持。例如,假设参与CoMP的小区1和小区2中的每个执行用于降低小区间干扰的CP操作,同时发送秩2的PDSCH。在这样做时,UE1(其接收层1和层2的信号,同时由小区1服务)和UE2(其接收层1和层2的信号,同时由小区2服务)中的每个在相同RE上使用相同的扩展码序列(参看表2)来提取DMRS,然后执行信道估计。因此,没有保持DMRS正交性,来自小区1的DMRS起着对UE2的干扰的作用,并且来自小区2的DMRS起着对UE1的干扰的作用,从而在每个UE中DMRS信道估计性能可能恶化。另外,当从指定的小区产生DMRS序列的时候,由于使用由相应小区的小区ID确定的加扰序列来执行加扰,所以每个小区的DMRS序列没有同等地产生。但是,在相同的RE上使用相同的正交码发送不同的DMRS序列的情况下,可能不能以应用于相应DMRS的加扰序列的差别来完全区别每个小区的DMRS。因此,一个小区的DMRS继续起着对另一个小区的DMRS的干扰的作用,从而DMRS信道估计性能恶化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另外,尽管假设小区1的DMRS和小区2的DMRS在相同的RE上使用正交扩展码序列,由于应用于每个小区的DMRS的加扰序列是不同的,所以一个小区的DMRS和另一个小区的DMRS不完全相互正交[即,与在将正交扩展码序列应用于基于相同种子值而产生的DMRS序列的情况下的DMRS正交性相比,在将正交扩展码序列应用于基于不同种子值而产生的DMRS序列的情况下的DMRS正交性是相对低的]。此外,当小区1是具有相对高的发送功率的宏小区,并且小区2是具有相对低的发送功率的微微小区(picocell)的时候,虽然CoMPCB操作被平滑地操作,如果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功率差别,小区2的DMRS从小区1的DMRS接收到显著地强的干扰,DMRS信道估计性能可能被降低。在以下的描述中,解释用于在多小区操作中保持小区间DMRS正交性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第一个实施例给出的实施例涉及通过从多个预定种子值中选择一个,来通知用户设备在多小区操作中哪个种子值是用于DMRS序列产生的种子值的方法。如在先前的描述中提及的,虽然应用于第一小区的DMRS的扩展码序列和应用于第二小区的DMRS的扩展码序列相互正交,但如果用于产生第一小区的DMRS序列的种子值和用于产生第二小区的DMRS序列的种子值相互不同,则不能保持小区间DMRS正交性。相反地,按照给出的实施例,使用相同的种子值来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中的每个产生和发送DMRS,并且基站能够通知用户设备什么是用于DMRS产生的种子值。在相同种子值被用于第一和第二小区中的每个的DMRS产生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小区的DMRS的加扰序列彼此相同。因此,能够经由另外的资源(例如,正交扩展码、子载波等)来实现每个小区的DMRS的正交性。按照给出的实施例,基站预先通知用户设备多个种子值,并且然后能够动态地通知用户设备用于DMRS序列产生的种子值对应于多个种子值中的哪一个。例如,基站可以预先经由上层信令等指示多个种子值,并且也能够在每个子帧中经由PDCCH指示什么种子值被用于与相应子帧的PDSCH传输相关的DMRS的产生。因此,由于其能够在多小区中提供基于相同的种子值而产生的DMRS,可以保持小区间DMRS正交性。用于DMRS的产生的种子值可以例如包括小区标识符(ID)。尤其是,用于天线端口7至14中的一个的DMRS序列r(m)的产生例如可以定义为公式15。[公式15]在公式15中,是表示最大DL带宽设置的值,并且指的是在DL中RB的最大数。在公式15中,伪随机序列c(i)可以由长度31的Gold序列定义。以上提及的伪随机序列的产生可以在每个子帧的开始处被初始化。该伪随机序列可以由确定的公式产生,尤其是,具有特定长度的伪随机序列可以基于应用于确定公式的初始值(Cinit)来产生。例如,该初始值(Cinit)可以定义为公式16。[公式16]在公式16中,ns表示在无线电帧内的时隙号(或者时隙索引),表示物理层小区标识符,nSCID表示加扰标识符,并且除非特别地限定,nSCID的值是0。即,在相同子帧的相同时隙位置上,按照的值或者nSCID的值,初始值Cinit具有不同的值。由于按照Cinit确定伪随机序列,并且使用伪随机序列产生DMRS序列,所以DMRS序列可以最终取决于的值或者nSCID的值来确定。如果在相同的时隙中没有对nSCID进行特别确定(即,nSCID=0),则按照的值的DMRS序列可以是本发明的种子值的一个实例。按照给出的实施例,参与多小区操作的基站具有用于DMRS产生的至少两个种子值(例如,至少两个小区ID)。并且,该基站可以通知UE什么小区ID将被用于UE去解码PDSCH。在这种情况下,在解码PDSCH时要由UE使用的小区ID指的是用于DMRS产生的小区ID。尤其是,UE通过接收的DMRS来估计信道,然后基于估计的信道来执行PDSCH解码。在这种情况下,UE不能正确地接收DMRS,除非知道由基站用于DMRS序列产生使用的小区ID。由给出的实施例提出的小区ID是用于DMRS产生的种子值的一个实例,其可以表示为虚拟小区的标识符,而相关技术的小区ID起着对每个物理小区唯一的一个标识符的作用。用户设备(UE)可以经由同步信号和遗留(legacy)信道,诸如CRS加扰序列等获得相关技术的小区ID。对于用于给出的实施例的DMRS产生的种子值的实例,小区ID(虚拟小区ID)可以由基站经由物理控制信道(例如,PDCCH)和/或上层信令(例如,RRC(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提供给UE。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配置多个虚拟小区ID。并且,虚拟小区ID可以与参加多小区操作的相邻小区的小区ID相同。例如,在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执行多小区操作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获悉第一和第二小区的小区ID。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由第一小区服务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相关技术的方法(例如,同步信号、CRS等)获取第一小区的小区ID,并且可以通过RRC信令获取第二小区的小区ID。随后,基站可以经由PDCCH在每个子帧中指示哪种小区ID用于DMRS的产生,其被在相应子帧中发送。例如,基站限定指示多个小区ID中的指定一个的指定指示符,然后在PDCCH上发送该限定的指示符,从而指示哪种小区ID用于DMRS序列产生。按照给出的实施例,小区ID作为用于DMRS产生的种子值的实例,本发明可以不受其限制。尤其是,在种子值被设置为用于DMRS序列产生的另一元素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同等地应用。第二个实施例给出的实施例涉及在多小区操作中配置应用于DMRS的代码或者频率资源的方法。在相关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按照预定,DMRS映射的RE位置(参看图7)和用于层1至8(或者天线端口7至14)中的每个的正交扩展码(参看表2)是固定的。但是,按照给出的实施例,当参加多小区操作的基站中的指定一个传送DMRS的时候,其能够配置用于每个层(或者天线端口)的DMRS映射的RE位置和/或应用于DMRS的扩展码。尤其是,当基站传送用于指定层(或者天线端口)的DMRS的时候,该基站确定RE位置和/或正交扩展码,其分别不同于先前确定的RE位置和先前确定的正交扩展码,该基站通知用户设备不同的RE位置和/或不同的正交扩展码,然后相应地传送DMRS,从而允许用户设备正确地接收DMRS。为了使基站通知用户设备DMRS配置,能够使用物理层信道(例如,PDCCH),和/或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例如,在已经定义与DMRS配置相关的指示符之后,如果相应指示符的值被设置为第一值,则应用用于先前的DMRSRE和/或先前的正交扩展码的配置。如果相应指示符的值被设置为第二值,则应用对于DMRSRE和/或正交扩展码改变的配置。按照先前的DMRSRE配置,用于层1、2、5和7(或者天线端口7、8、11和13)的DMRS被映射到在图7示出的实例中的用于低秩的DMRSRE(例如,由在图7中的“L”表示的RE),并且用于层3、4、6和8(或者天线端口9、10、12和14)的DMRS被映射到在图7示出的实例中的用于高秩的DMRSRE(例如,由在图7中的“H”表示的RE)。按照给出的实施例,在应用了改变的DMRSRE配置的情况下(例如,在DMRS相关指示符被设置为特定值的情况下),当相应小区的DMRS传输的时候,用于层1和2(或者天线端口7和8)的DMRS可以在由图7中的“H”所表示的RE上发送。尤其是,对于参加多小区操作的第一和第二小区,第一小区可以在原始位置(例如,由在图7中的“L”表示的RE)传送用于层1和2(或者天线端口7和8)的DMRS,而第二小区可以在改变的位置(例如,由在图7中的“H”表示的RE)传送用于层1和2(或者天线端口7和8)的DMRS。因此,第一小区的DMRS和第二小区的DMRS可以在频率域中相互区别,并且可以在多小区操作中保持第一小区的DMRS和第二小区的DMRS之间的正交性。在多小区操作中,与以上描述的DMRSRE配置一起或者分开地,第一小区可以按照原样使用先前的DMRS正交扩展序列(参看表2),并且第二小区可以使用不同于先前一个的DMRS正交扩展码序列。例如,在应用了改变的DMRS正交扩展码配置(例如,DMRS相关指示符被设置为特定值)的情况下,相应的小区可以使用扩展码(即,用于层1的[+1+1-1-1]和用于层2的[+1-1-1+1]),通过在时隙边界上分别地相位反转应用于层1(或者天线端口7)的DMRS正交扩展码[+1+1+1+1]和应用于层2(或者天线端口8)的DMRS正交扩展码[+1-1+1-1](即,调整为使相位差变为180度)来产生该扩展码。因此,应用于第一小区的层1和2的DMRS的扩展码和应用于第二小区的层1和2的DMRS的扩展码可以被配置为相互正交。按照类似于以上原理的原理,对于层3至8(或者天线端口9至14),与先前的配置相比,通过在时隙边界上反转被应用于DMRS的正交扩展码的相位而产生的结果(即,通过将应用于第二时隙的扩展码乘以-1,而应用于第一时隙的扩展码保持原样而产生的结果)可以被定义为改变的DMRS正交扩展码配置。如在先前的描述中提及的,在时隙边界上反转用于DMRS的扩展码的相位的配置可以表示为重新协同(re-coordinate)在先前的DMRS天线端口和先前的扩展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其由表2提出。尤其是,按照用于彼此的先前的DMRS配置,改变的DMRS正交扩展序列配置可以表示为交换了被应用于层1和2(或者天线端口7和8)的扩展码和被应用于层5和7(或者天线端口11和13)的扩展码的形式。同样地,按照用于彼此的先前的DMRS配置,改变的DMRS正交扩展序列配置可以表示为交换了被应用于层3和4(或者天线端口9和10)的扩展码和被应用于层6和8(或者天线端口12和14)的扩展码的形式。这可以概括为表3。[表3]第三个实施例给出的实施例涉及相互组合前面提到的第一个实施例和前面提到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方法。按照给出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保证在来自多个小区的DMRS之间的正交性。例如,在与DMRS配置相关的指定指示符被设置为特定值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上层信令等通知用户设备已经使用先前为用户设备所知的小区ID之中的特定小区ID产生了DMRS序列,并且也能够通知用户设备应用于相应DMRS的扩展码具有在第二时隙中反转的相位。因此,由于参加多小区操作的第一和第二小区使用用于DMRS序列的相同加扰序列,并且也使用相互正交的扩展码,所以可以明确地保证在两个小区的DMRS之间的正交性。对于另一个实例,在与DMRS配置相关的指定指示符被设置为特定值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上层信令等通知用户设备已经使用在先前为用户设备所知的小区ID之中的特定小区ID产生了DMRS序列,并且也能够通知用户设备相应DMRS所被映射到的RE的位置已经改变。对于另一个实例,以上描述的两个实例可以同时地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由基站指示的小区ID产生的DMRS序列与参加多小区操作的相邻小区的DMRS序列相同,并且相邻小区按照原样遵循先前定义的DMRS配置(即,相邻小区使用其物理小区ID产生DMRS序列,并且传送DMRS,而不应用DMRS扩展码的相位反转和改变DMRSRE)。因此,在多小区操作中,来自多个小区的DMRS的正交性可以保持。本发明描述CoMP操作作为多小区操作的实例,本发明可以不受其限制。例如,在小区间干扰协同(ICIC)操作中,为了从一个小区的DMRS传输中消除(或者减轻)对于相邻小区的DMRS的干扰,能够应用由本发明提出的DMRS配置(例如,用于DMRS序列产生的种子值的配置、DMRS发送的RE的配置、应用于DMRS的正交扩展码的配置等)。尤其是,由本发明提出的原理可被应用作为在各种多小区环境下保持小区间DMRS正交性的方法。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参考信号收发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810中,基站产生DL参考信号(例如,DMRS)的配置信息,并且然后将该配置信息传送给用户设备。在步骤S820中,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有关用于DMRS序列产生的种子值的信息、有关参考信号被映射给其的资源元素的位置的信息,和/或有关应用于参考信号的扩展码序列的信息。因此,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被定义为一组以上提及的各种相关信息。在相关技术的参考信号传输的情况下,由于以上提及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被先前地确定,并且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协定(agree),所以用于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单独信令不是必需的。但是,按照本发明,由于与常规参考信号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配置适用于在多小区操作中保持参考信号的正交性,所以参考信号配置的信令是必需的。在步骤S810和步骤S820中,可以经由物理层信道和/或上层信令执行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传输。另外,在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多个候选者已经被预先确定之后,能够经由上层信令半静态地通知用户设备有关候选者的信息。并且,从多个候选者中选择出来的一个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即,要应用于要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配置)可以经由物理层信道动态地提供给用户设备。因此,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被定义为指示特定状态的指示符。另外,虽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被明确地提供,但能够应用用于用户设备的隐含的信令方法,以从另一配置信息中间接地推导出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在一些情形下,基站对用户设备精确地提供以与参考信号配置相关的信息。在步骤S830中,基站按照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来产生参考信号序列,并且然后能够将其映射到DL资源上。例如,包括在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中的种子值可用于参考信号序列产生。另外,当参考信号被映射给DL资源的时候,指示将在指定的RE位置上映射用于指定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信息,或者指示指定的正交扩展码将被应用于指定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信息,可以遵循包括在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中的值。一个小区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被配置为提供在相应小区的参考信号和相邻小区的参考信号之间的正交性。为此,与参考信号序列的产生相关的种子值可以具有相邻小区的小区标识符的相同值。用于一个小区的指定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所被映射到的资源元素的位置可以包括:与用于相邻小区的相同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所被映射到的的资源元素不同的子载波位置。与被应用于相邻小区的相同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扩展码相比,被应用于一个小区的指定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扩展码可以包括具有在时隙边界上反转的相位的扩展码。在步骤S840中,基站可以将参考信号传送给用户设备。在步骤S850中,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参考信号。已经接收了该参考信号后,该用户设备可以执行信道估计。例如,已经接收到DMRS后,该用户设备从接收的DMRS估计DL信道,并且然后能够基于估计的信道来执行PDSCH的解调。在按照参考图8描述的本发明的参考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中,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可以被独立地应用或者以同时应用至少两个实施例的方式来实现。并且,为了清楚,将省略冗余内容。图9是按照本发明用于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的配置的示意图。参考图9,按照本发明的基站设备91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11、发送模块912、处理器913、存储器914和多个天线915。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天线915可以指的是支持MIMO传输和接收的基站设备。该接收模块911可以在上行链路中从用户设备接收各种信号、数据和信息。该发送模块912可以在下行链路中将各种信号、数据和信息传送给用户设备。并且,该处理器913可以控制基站设备910的整体操作。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设备910可以被配置为传送参考信号。该基站设备的处理器913可以被配置为将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经由发送模块传送给用户设备。并且,该处理器913可以被配置为按照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产生参考信号的序列,并且将其映射到DL资源上。另外,该处理器913可以被配置为经由发送模块将映射的参考信号传送给用户设备。该基站设备910的处理器913可以执行对由基站设备910接收的信息、要由基站设备910向外部发送的信息等进行操作和处理的功能。并且,该存储器914能够对于指定的持续时间存储所操作和处理的信息等,并且可以以诸如缓冲器(在该图中未示出)等的部件来替换。参考图9,按照本发明的用户设备92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21、发送模块922、处理器923、存储器924和多个天线925。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天线925可以指的是支持MIMO传输和接收的用户设备。该接收模块921可以在下行链路中从基站接收各种信号、数据和信息。该发送模块922可以在上行链路中将各种信号、数据和信息传送给基站。并且,该处理器923可以控制用户设备设备920的整体操作。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92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该参考信号。该用户设备的处理器923可以被配置为经由接收模块从基站接收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并且,该处理器923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经由接收模块从基站接收参考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参考信号配置信息产生参考信号的序列,参考信号可以通过被映射到DL资源而从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并且该处理器923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执行参考信号的接收。该用户设备920的处理器923可以执行对由用户设备920接收的信息、要由用户设备920向外部发送的信息等进行操作和处理的功能。并且,该存储器924能够对于指定的持续时间存储所操作和处理的信息等,并且可以以诸如缓冲器(在该图中未示出)等的部件来替换。关于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的详细配置,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可以被独立地应用或者以同时应用至少两个实施例的方式来实现。并且,为了清楚,将省略冗余内容。参考图9的描述中的基站设备910的细节可以同等地适用于作为DL传输对象或者UL接收对象的中继节点。并且,参考图9的描述中的用户设备920的细节可以同等地适用于作为DL接收对象或者UL传输对象的中继节点。本发明的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实现。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用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在通过硬件实现的情况下,按照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从以下组成的组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个来实现:ASIC(专用集成电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数字信号处理设备)、PLD(可编程序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在通过固件或者软件实现的情况下,按照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用于执行以上解释的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和/或函数来实现。软件代码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且可由处理器驱动。该存储单元设置在处理器内或者外面,以经由为公众所知的各种装置与处理器交换数据。如在先前的描述中提及的,提供了用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虽然已经在此处参考其优选实施例描述和举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化。因此,想要的是本发明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改进和变化。例如,在前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公开的各个配置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以相互结合的方式使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在此处公开的实施例,而是意欲给出与在此处公开的原理和新特征相匹配的最宽的范围。虽然已经在此处参考其优选实施例描述和举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化。因此,想要的是本发明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改进和变化。并且,显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没有明确的引证关系的权利要求组合在一起可以配置实施例,或者可以通过在申请之后的修改来包括实施例作为新的权利要求。工业实用性因此,本发明以上提及的实施例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