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1179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现有的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技术框架内,发展出了MF-Tx(MultiflowTransmission,多流传输)技术,以提高终端设备(UserEquipment,UE)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交互的速率。所谓MF-Tx,主要是指利用一个基站设备(Basestation,NodeB)内的多个小区或者多个基站设备内的多个小区之间的协同,向在这些小区的重叠区域中的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从而提高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时的峰值速率。例如:在SF-DC(SingleFrequencyDualCell,单载波双小区)中,所属同一个基站设备内的双小区是同频的,并且具有不相同的覆盖特性,如图1所示,小区1和小区2的覆盖存在重叠区域。当终端设备在双小区覆盖的重叠区域内发起业务时,终端设备可以同时通过这两个小区内与所属基站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从而提升峰值速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小区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多个,则为了便于小区控制及管理,在3GPP协议中制定了主小区、辅小区等属性,以便终端设备在与基站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小区的属性确定向终端设备,对所要发送至基站设备的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比如:在图1中,小区1为服务小区(servingHS-DSCHcell),小区2为辅助服务小区(assistingservingHS-DSCHcell)。则终端设备的信道编码顺序为:小区1对应的反馈信息----小区2对应的反馈信息,例如:小区1对应的反馈信息为CQI0,小区2对应的反馈信息为CQI1。基站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后进行解码,并根据终端设备的信道编码顺序,确定终端设备所编码的诸如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HARQ-ACK(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等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但是,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的位置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终端设备在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移动,覆盖了该终端设备的各个小区的属性往往会发生切换,例如:在第一时刻,服务小区为小区1,辅助服务小区为小区2,而由于终端设备的位置变化,在第二时刻,服务小区由小区1切换成了小区2,辅助服务小区由小区2切换成了小区1。当小区1和小区2的属性切换完毕后,终端设备的信道编码顺序变为:1、小区2对应的反馈信息----2、小区1对应的反馈信息,例如:小区2对应的反馈信息为CQI0,小区1对应的反馈信息为CQI1。同样的,基站设备也需要对所依据的信道编码顺序进行切换,以使之与终端设备的相同,从而保证基站设备在解码后,正确确定终端设备所编码的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发生小区异步切换时,期间终端设备仍然可能需要向基站设备反馈信息。此时,如果基站设备或终端设备中有一方未完成所在小区的属性切换,则终端设备对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与基站设备所依据的信道编码顺序会出现差异,使得基站设备不能正确确定终端设备所编码的信息所对应的小区,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设备往往需要耗费额外的系统资源重新传输出问题的数据,例如:基站设备会重新向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已经正确接收的数据,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方法及系统,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交互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出现的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从而节约系统资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反馈方法,该方法基于多流传输技术,包括:终端设备识别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所述小区的类型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和非定时参考小区;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确定信道编码顺序,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向基站设备发送经过了信道编码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反馈方法,该方法基于多流传输技术,包括:基站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经过了信道编码的反馈信息,所述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信道解码,所述信道解码为所述信道编码的逆过程;按照信道编码顺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反馈信息,所述信道编码顺序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时所遵循的信道编码顺序相同,即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再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基于多流传输技术,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所述小区的类型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和非定时参考小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确定信道编码顺序,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编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设备发送经过了信道编码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再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设备,该基站设备基于多流传输技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所述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信道解码,所述信道解码为所述信道编码的逆过程;分析模块,用于按照信道编码顺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反馈信息,所述信道编码顺序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时所遵循的信道编码顺序相同,即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再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设备,该基站设备基于多流传输技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所述小区的类型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和非定时参考小区,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确定信道编码顺序,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之后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最后向基站设备发送经过了信道编码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所述基站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所述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之后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信道解码,所述信道解码为所述信道编码的逆过程,最后按照信道编码顺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反馈信息,所述信道编码顺序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时所遵循的信道编码顺序相同,即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方法及系统,能够将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作为终端设备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的属性。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这一属性的切换频率并不频繁,本发明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向基站设备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节约系统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以及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组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再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信息反馈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本实施例基于多流传输技术。S201,终端设备识别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其中,小区的类型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和非定时参考小区。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已有的技术手段识别终端设备当前所在小区是定时参考小区还是非定时参考小区,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现有通信系统中的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下发的信令指示,并根据该指示可以知道哪个小区是定时参考小区,而其他的就是非定时参考小区。S202,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确定信道编码顺序。其中,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例如:表一所示的是现有3GPP协议中的,在MF-Tx中的SF-DC+非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场景下(即在该场景下,共存在二个小区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其中一个是servingHS-DSCHcell,另一个是assistingservingHS-DSCHcell,并且没有一个小区处于MIMO模式)的信道编码顺序。表一其中,“A0”和“CQI0”表示的是定时参考小区的HARQ-ACK信息和CQI信息;“A1”和“CQI1”表示的是非定时参考小区的HARQ-ACK信息和CQI信息。即信道编码顺序为:首先编码定时参考小区的HARQ-ACK信息和CQI信息,再编码非定时参考小区的HARQ-ACK信息和CQI信息。再例如:表二所示的是现有3GPP协议中的,在MF-Tx中的SF-DC+MIMO场景下(即在该场景下,共存在二个小区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其中一个是servingHS-DSCHcell,另一个是assistingservingHS-DSCHcell,并且至少有一个小区处于MIMO模式)的信道编码顺序。表二其中,“A0”和“PCI/CQI0”表示的是定时参考小区的HARQ-ACK信息和PCI/CQI信息;“A1”和“PCI/CQI1”表示的是非定时参考小区的HARQ-ACK信息和PCI/CQI信息。即信道编码顺序为:首先编码定时参考小区的HARQ-ACK信息和PCI/CQI信息,再编码非定时参考小区的HARQ-ACK信息和PCI/CQI信息。S203,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其中,待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例如:HARQ-ACK信息和CQI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意方式,在此不再赘述。S204,向基站设备发送经过了信道编码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小区的定时参考和非定时参考的属性来决定反馈信息(如:HARQ-ACK信息和CQI/PCI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而已有技术是基于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的属性来决定发送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根据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的属性确定是否切换各个小区的属性并改变发送反馈信息的顺序,取决于终端设备的在无线网络中的位置或者各小区的信道环境。由于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会经常移动,各小区的信道环境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发生服务小区切换的概率很高,一旦服务小区切换发生切换,则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的属性必然发生切换,诸如HARQ-ACK信息和CQI/PCI信息等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必然会发生改变,使得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需要频繁地改变发送反馈信息的顺序,结果造成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使得基站和终端设备需要占用额外的运算资源、信道资源等系统资源,对传输出错的反馈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进行重新传输等补救性的处理,很明显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与之相比较,定时参考小区与非定时参考小区之间是否切换,取决于小区之间的定时差是否超出一定范围。定时差的改变主要由小区所属基站设备内晶振频率不同而引起的,由于基站设备之间会定期做定时校准,可以基本保证小区之间定时差的改变在很小的范围内,则发生小区的定时参考和非定时参考属性的切换概率很小,甚至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基本不会发生切换。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这一属性的切换频率并不频繁,使得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以相同的信道编码顺序工作,并且不需频繁地改变信道编码顺序,从而减少了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异步切换的可能性,使得本发明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向基站设备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节约系统资源。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如图3a所示,包括:本实施例基于多流传输技术。S301,终端设备识别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其中,小区的类型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和非定时参考小区。S302,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确定信道编码顺序。其中,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始终排在所有小区的首位。在本实施例中,S302可以包括:S3021,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所属的组。其中,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的数量大于等于2。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预设的对于MF-Tx中各个场景下的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的分组关系,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所属的组。例如:表三和表四所示都的是现有3GPP协议中的,在MF-Tx中的DF-3C(DualFreq终端设备ncy3Cell双载波三小区)+非MIMO场景下的信道编码顺序。具体的,该场景还分为二种情况:1)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共含有两个小区:表三即在表三中,一个非定时参考小区与定时参考小区在一个组中(Group1),其中,cell0对应定时参考小区;cell1对应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cell2对应剩下组内(Group2)的非定时参考小区。2)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共含有一个小区:表四即在表四中,定时参考小区单独在一个组中,其他非定时参考小区在另外一组中,其中,cell0对应定时参考小区;cell1对应剩下组内的一个非定时参考小区;cell2对应剩下组内的另一个非定时参考小区。再例如:表五和表六所示都的是现有3GPP协议中的,在MF-Tx中的DF-3C+MIMO场景下的信道编码顺序。具体的,该场景还分为二种情况:1)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共含有两个小区:表五即在表五中,cell0对应定时参考小区;cell1对应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cell2对应剩下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2)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共含有一个小区:表六即在表六中,cell0对应定时参考小区;cell1对应剩下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cell2对应剩下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再例如:表七所示的是现有3GPP协议中的,在MF-Tx中的DF-4C(DualFreq终端设备ncy3Cell双载波四小区)+非MIMO场景下的信道编码顺序。表七即在表七中,cell0对应定时参考小区;cell1对应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cell2对应剩下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cell3对应剩下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再例如:表八所示的是现有3GPP协议中的,在MF-Tx中的DF-4C+MIMO场景下的信道编码顺序。表八即在表八中,cell0对应定时参考小区;cell1对应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cell2对应剩下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cell3对应剩下组内的非定时参考小区。S3022,将各个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载波顺序将每个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的依次排列,例如:在表八所示的DF-4C+MIMO场景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载波顺序将Group2这一组中的cell2和cell3这二个非定时参考小区排列成:cell2→cell3。同理,在MF-Tx中其他场景下,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相同方法将各个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进一步的,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小区的分组情况有二种,即:1、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存在至少一个非定时参考小区;2、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不存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则S3022可以包括一下二种并列的流程:其一,如图3b所示,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存在至少一个非定时参考小区时:将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设定为第1组Group1,则将各个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可以包括:S30221,将第1组Group1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排列在第1位置、第2位置直至第M位置。S30222,将第2组Group2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第M+1位置、第M+2位置直至第M+N位置。同理,重复S30221至S30222的流程,直至将第X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第Y位置、第Y+1位置直至第Z位置,以使所有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需要说明的是,M、N和X均为大于0的正整数,Y等于第X-1组中最后位置序号+1,Z大于等于Y。其二,如图3c所示,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不存在非定时参考小区时:将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设定为第1组Group1,则将各个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可以包括:S30223,将第1组Group1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排列在第1位置、第2位置直至第M位置。S30224,将第2组Group2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第M+1位置、第M+2位置直至第M+N位置。同理,重复S30223至S30224的流程,直至将第X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第Y位置、第Y+1位置直至第Z位置,以使所有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需要说明的是,M、N和X均为大于0的正整数,Y等于第X-1组中最后位置序号+1,Z大于等于Y。S3023,将经过排列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排列在定时参考小区后面。在本实施例中,无论非定时参考小区如何排列,终端设备始终将定时参考小区始终排在所有小区的首位,例如:如表八所示,在终端设备按照信道编码顺序对反馈信息编码时,定时参考小区始终对应现有协议中的PCI/CQI0以及其他后缀编号为“0”的信息。S303,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其中,待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S304,向基站设备发送经过了信道编码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方法,能够将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作为终端设备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的属性。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这一属性的切换频率并不频繁,本发明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向基站设备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节约系统资源。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反馈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S401,基站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经过了信道编码的反馈信息。其中,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S402,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信道解码。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设备进行信道解码的具体实施过程即为终端设备部对反馈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具体实施过程的逆过程,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S403,按照信道编码顺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反馈信息。其中,信道编码顺序与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时所遵循的信道编码顺序相同,即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在本实施例中,基站设备需要按照与终端设备相同的信道编码顺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反馈信息,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与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基站设备与终端设备所遵循的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即将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作为终端设备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的属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方法,能够将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作为终端设备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的属性。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这一属性的切换频率并不频繁,本发明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向基站设备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节约系统资源。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本实施例基于多流传输技术。识别模块51,用于识别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所述小区的类型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和非定时参考小区;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确定信道编码顺序,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编码模块53,用于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发送模块54,用于向基站设备发送经过了信道编码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将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作为终端设备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的属性,并通过确定模块依此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这一属性的切换频率并不频繁,本发明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向基站设备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节约系统资源。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如图6a所示,包括:本实施例基于多流传输技术。识别模块61,用于识别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所述小区的类型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和非定时参考小区。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确定信道编码顺序,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其中,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的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确定模块62包括:非定时参考小区排列单元621,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预设规则排列。其中,如图6b所示,所述非定时参考小区排列单元621包括:组别确定子单元6211,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所属的组。排列子单元6212,用于将各个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进一步的,所述非定时参考小区排列单元621可以用于以下二种场景:其一,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存在至少一个非定时参考小区,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设定为第1组Group1,在所述非定时参考小区排列单元621中:所述排列子单元6212,还用于将由所述组别确定子单元所确定的第1组Group1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排列在第1位置、第2位置直至第M位置。所述排列子单元6212,还用于将由所述组别确定子单元所确定的第2组Group2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第M+1位置、第M+2位置直至第M+N位置。同理,所述排列子单元6212,还用于将由所述组别确定子单元所确定的第X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第Y位置、第Y+1位置直至第Z位置,以使所有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M、N和X均为大于0的正整数,Y等于第X-1组中最后位置序号+1,Z大于等于Y。其二,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内不存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定时参考小区所在组设定为第1组Group1,在所述非定时参考小区排列单元621中:所述排列子单元6212,还用于将由所述组别确定子单元所确定的第1组Group1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排列在第1位置、第2位置直至第M位置。所述排列子单元6212,还用于将由所述组别确定子单元所确定的第2组Group2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第M+1位置、第M+2位置直至第M+N位置。同理,所述排列子单元6212,还用于将由所述组别确定子单元所确定的第X组中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在第Y位置、第Y+1位置直至第Z位置,以使所有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按照载波顺序依次排列,M、N和X均为大于0的正整数,Y等于第X-1组中最后位置序号+1,Z大于等于Y。参考小区排列单元622,用于将经过排列的非定时参考小区,排列在定时参考小区后面。编码模块63,用于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的,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始终排在所有小区的首位。发送模块64,用于向基站设备发送经过了信道编码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将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作为终端设备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的属性,并通过确定模块依此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这一属性的切换频率并不频繁,本发明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向基站设备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节约系统资源。实施例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本实施例基于多流传输技术。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所述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解码模块72,用于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信道解码,所述信道解码为所述信道编码的逆过程;分析模块73,用于按照信道编码顺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反馈信息,所述信道编码顺序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时所遵循的信道编码顺序相同,即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设备,能够将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作为终端设备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的属性,并通过分析模块依此确定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反馈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这一属性的切换频率并不频繁,本发明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向基站设备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节约系统资源。实施例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包括:终端设备81和基站设备82,其中:所述终端设备81,识别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所述小区的类型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和非定时参考小区,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81当前所在的小区的类型,确定信道编码顺序,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之后按照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对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81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最后向基站设备82发送经过了信道编码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所述基站设备82,接收终端设备81发送的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所述经过了信道编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81当前所在的各个小区所对应的反馈信息,之后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信道解码,所述信道解码为所述信道编码的逆过程,最后按照信道编码顺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81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反馈信息,所述信道编码顺序与所述终端设备81进行信道编码时所遵循的信道编码顺序相同,即包括:定时参考小区优先排列在非定时参考小区前面。其中,所述信道编码顺序包括:定时参考小区始终排在所有小区的首位。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流传输技术的信息反馈系统,能够将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作为终端设备确定小区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顺序的属性。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定时参考小区/非定时参考小区这一属性的切换频率并不频繁,本发明能够降低在小区切换时终端设备向基站设备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出现反馈信息乱序所导致的高层数据重传、重复传输和调度不当等问题的几率,节约系统资源。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