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119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无公网的环境中,传统对讲机通信系统只能支持短距离的窄带(几十KHz以内)的低速语音通话,无法进行现场视频数据的传输,当遇到无公网环境下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时,语音通话往往不能满足具体问题的解决,例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有的对讲机系统指导现场工作人员处理技术问题吋,仅通过语音讲解往往不能准确有效的解决具体问题,明显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无公网数据传输中,无法同时传输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 发送所述时域信号。上述方法,优选的,在所述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之后,在所述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调整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中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与语音数据的时隙顺序。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调整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中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与语音数据的时隙顺序包括分别对所述串行频域信号的每个数据帧中所有时隙的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进行提取;将所述视频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中,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二时隙中;其中,在每个所述数据帧中,所述第一时隙位于所述第二时隙之前。上述方法,优选的,在所述发送所述时域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上述方法,优选的,在所述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之前,在所述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依据预设的处理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的处理方式包括数据分块处理、帧校验处理、比特随机化处理和信道编码处理中任意ー种或任意組合。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时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本申请还提供了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単元,用于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信号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信号调制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上述装置,优选的,还包括数据提取単元,用于分别对所述串行频域信号的每个数据帧中所有时隙的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进行提取;数据加载単元,用于将所述视频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中,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二时隙中;其中,在每个所述数据帧中,所述第一时隙位于所述第二时隙之前。上述装置,优选的,还包括信号变频单元,用于对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发送的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本申请还提供了另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时域信号;信号解调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数据转换単元,用于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数据输出単元,用于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由此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本申请通过采用OFDM高速传输技术在宽带传输条件下,将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实现多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并行传输,减小信号间传输干扰,且提高了频带利用率,进而将数据量较大的视频语音信号在无公网的宽带数据传输条件下同时传输。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ー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ニ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ニ中的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九的另ー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九的基本协议架构图;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九中无中心区域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九中通信终端的原理框图;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九中变频直放站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參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 :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終端,所述预设区域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采集设备能够采集到的区域,所述视频语音数据包括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及语音数据,所述视频数据是指所述预设区域的影像数据,所述语音数据是指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预设区域内能够采集到的语音,包括机械运行声音、生物活动声音(人类或动物发出的声首)等°优选的,所述视频语音数据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終端中的音频采集设备采集,可以包括摄像头、录音笔、语音编码器等设备。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为基带模拟信号。步骤102 :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其中,所述步骤1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对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进行比特调制(比特流转换),生成与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与其相对应的复信号即为串行频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为基带数字信号。步骤103 :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
其中,所述步骤103中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分成至少两个正交子信道;其中,每个所述正交子信道通过ー个预设的子载波进行调制;将所述至少两个正交子信号作为时域信号。步骤104 :发送所述时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104中发送所述时域信号,具体通过无线空间发送所述时域信号,在后续由其他对应的終端进行获取。优选的,所述步骤104包括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D/A转换生成模拟信号;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生成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进行PA功率放大发送所述射频信号至空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OFDM调制方式是指在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木。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曲线大多为非平坦曲线,所述OFDM调制技术即为在频域内将给定信号分成多个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得到一个信道集合,且所述多个所述子载波并行传输,每个子信道相对平坦,由此在每个所述子信道上进行窄带传输,即将某ー频域信号通过OFDM调制方式进行传输时,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由此减小了信号间波形的干扰,同时提高频谱利用率。由上述方法可知,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通过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由此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本申请通过采用OFDM高速传输技术在宽带传输条件下,将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实现多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并行传输,减小信号间传输干扰,且提高了频带利用率,进而将数据量较大的视频语音信号在无公网的宽带数据传输条件下同时传输。參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ニ的流程图,其中,在所述步骤102之后,在所述步骤103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 :调整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中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与语音数据的时隙顺序。优选的,所述步骤S20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分别对所述串行频域信号的每个数据帧中所有时隙的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进行提取;将所述视频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中,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二时隙中;其中,在每个所述数据帧中,所述第一时隙位于所述第二时隙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每ー帧数据分为两个时隙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所述步骤102中生成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之后,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中的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及语音数据在每个数据帧中多个时隙中均匀分布,由此对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及语音数据分别提取,井分别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如上述步骤S201的具体实现所示,在将调制后的时域信号进行发送时,两个子帧(时隙)分别传输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且两个子帧的收发相互独立,由此在进行OFDM调整传输时,保证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的传输过程相互不受干扰。优选的,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帧结构示意图,每个帧数据分为两个固定时隙,第一时隙(时隙0)用于传输速率在500kbps以上的视频数据,第二时隙(时隙I)用于传输低速语音数据,其中,时隙0的语音和小数据块用于至少一个预设信令控制的传输。而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各自的时隙通过帧头控制信息确定在本帧时间内的收发状态。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ニ,通过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分别对所述串行频域信号的每个数据帧中所有时隙的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进行提取,将所述视频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中,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二时隙中,之后,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时隙顺序调整后的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由此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本申请通过采用OFDM高速传输技术在宽带传输条件下,将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实现多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并行传输,减小信号间传输干扰的同时,提高了频带利用率,且采用两子帧的OFDM帧结构,通过两个子帧(时隙)分别传输视频和音频数据,独立收发该两个子帧,由此在将数据量较大的视频语音信号在无公网的宽带数据传输条件下同时传输的同时,保证视频数据传输和语音数据传输的相互不干扰。參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其中,在所述步骤104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01 :对所述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103中将产生的时域信号进行发送,优选的,发送至空中,由其他终端进行接收,若所述其他終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满足预设限值条件,那么所述其他終端可能会由于信号衰落或噪音等因素无法接收到所述时域信号,由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设置中转站实现信号变频传输,即对所述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由原始的第一频率转换成第二频率,进ー步将变频后的时域信号进行发送,由所述其他终端接收变频前的时域信号或变频后的时域信号,或同时接收两种频率的时域信号。优选的,上述中转站包括变频直放站。优选的,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101之后,在所述步骤102之前,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对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依据预设的处理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的处理方式包括数据分块处理、帧校验处理、比特随机化处理和信道编码处理中任意ー种或任意組合。优选的,所述帧校验处理包括CRC校验。即为在所述步骤102之前,将所述步骤101中采集到的大数据量的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进行分块及CRC校验,以保证帧数据的正确性;将校验后的数据块进行比特随机化,以降低重复比特出现概率;之后,对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进行信道编码,以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參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 :获取时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时域信号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一至三中发送的时域信号,为単一载波频率的一个或两个时域信号,还可以为至少两个载波频率的时域信号。步骤502 :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其中,所述步骤502的执行过程,请參考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一至三中所述的步骤103的执行过程,所述步骤502与所述步骤103的执行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步骤503 :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步骤504 :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区别于第一终端的第二終端(其他終端),且所述时域信号中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在所述步骤504中,在所述第二終端的音频播放设备上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包括显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中的视频图像数据,播放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中的声音数据。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一至三,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四,优选的,所述第一终端为第ー对讲机,所述第二终端为第二对讲机,本申请将第一对讲机所处区域的场景图像数据及语音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转换及调制之后,将时域信号发送至空中,由该时域信号中的终端标识信息由所述第二終端接收,对时域信号进行解调及转换处理得到视频语音数据,进行输出。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通过获取时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 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由此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从而本申请实现两个终端之间在无公网宽带传输环境下的大数据量传输。參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単元601,用于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五为第一終端,所述预设区域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数据采集単元601能够采集到的区域,所述视频语音数据包括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及语音数据,所述视频数据是指所述预设区域的影像数据,所述语音数据是指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预设区域内能够采集到的语音,包括机械运行声音、生物活动声音(人类或动物发出的声首)等°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601包括第一采集子単元和第二采集子単元;其中,所述第一采集子単元包括摄像头等设备,所述第二采集子単元包括录音笔等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为基带模拟信号。信号转换单元602,用于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其中,所述信号转换单元6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对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进行比特调制(比特流转换),生成与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与其相对应的复信号即为串行频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为基带数字信号。
信号调制单元603,用于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其中,所述信号调制单元603在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分成至少两个正交子信道;其中,每个所述正交子信道通过ー个预设的子载波进行调制; 将所述至少两个正交子信号作为时域信号。信号发射单元604,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信号发射单元604在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时,具体通过无线空间发送所述时域信号,在后续由其他对应的終端进行获取。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单元604具体用于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D/A转换生成模拟信号;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生成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进行PA功率放大发送所述射频信号至空中。由上述方法可知,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五,通过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由此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本申请通过采用OFDM高速传输技术在宽带传输条件下,将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实现多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并行传输,减小信号间传输干扰,且提高了频带利用率,进而将数据量较大的视频语音信号在无公网的宽带数据传输条件下同时传输。參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提取単元605,用于分别对所述串行频域信号的每个数据帧中所有时隙的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进行提取。其中,所述数据提取单元605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602相连接,接收所述信号转换単元602生成的串行频域信号。数据加载単元606,用于将所述视频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中,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二时隙中;其中,在每个所述数据帧中,所述第一时隙位于所述第二时隙之前。其中,所述数据加载单元606分别与所述数据提取单元605及所述信号调制单元606,将时隙数据重新加载后的串行频域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调制单元60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每ー帧数据分为两个时隙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所述信号转换单元602生成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之后,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中的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及语音数据在每个数据帧中多个时隙中均匀分布,由此对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及语音数据分别提取,井分别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 隙和第二时隙中,如上述所示,在将调制后的时域信号进行发送时,两个子帧(时隙)分别传输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且两个子帧的收发相互独立,由此在进行OFDM调整传输时,保证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的传输过程相互不受干扰。优选的,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帧结构示意图,每个帧数据分为两个固定时隙,第一时隙(时隙0)用于传输速率在500kbps以上的视频数据,第二时隙(时隙I)用于传输低速语音数据,其中,时隙0的语音和小数据块用于至少一个预设信令控制的传输。而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各自的时隙通过帧头控制信息确定在本帧时间内的收发状态。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六,通过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分别对所述串行频域信号的每个数据帧中所有时隙的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进行提取,将所述视频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中,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二时隙中,之后,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时隙顺序调整后的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由此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本申请通过采用OFDM高速传输技术在宽带传输条件下,将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实现多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并行传输,减小信号间传输干扰的同时,提高了频带利用率,且采用两子帧的OFDM帧结构,通过两个子帧(时隙)分别传输视频和音频数据,独立收发该两个子帧,由此在将数据量较大的视频语音信号在无公网的宽带数据传输条件下同时传输的同时,保证视频数据传输和语音数据传输的相互不干扰。參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信号变频单元607,用于对所述信号发射单元604发送的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其中,所述信号调制单元603中将产生的时域信号进行发送,优选的,发送至空中,由其他终端进行接收,若所述其他終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空间距离满足预设限值条件,那么所述其他終端可能会由于信号衰落或噪音等因素无法接收到所述时域信号,由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设置中转站实现信号变频传输,即对所述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由原始的第一频率转换成第二频率,进ー步将变频后的时域信号进行发送,由所述其他終端接收变频前的时域信号或变频后的时域信号,或同时接收两种频率的时域信号。优选的,所述信号变频单元607包括变频直放站。參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信号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时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八为区别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終端,所述时域信号中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时域信号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五至七中发送的时域信号,为单ー载波频率的一个或两个时域信号,还可以为至少两个载波频率的时域信号。信号解调单元902,用于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数据转换単元903,用于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数据输出単元904,用于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优选的,所述数据输出单元 904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終端的音频播放设备上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
具体为显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中的视频图像数据,播放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中的
声音数据。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五至七,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八,优选的,所述第一终端为第ー对讲机,所述第二终端为第二对讲机,本申请将第一对讲机所处区域的场景图像数据及语音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转换及调制之后,将时域信号发送至空中,由该时域信号中的终端标识信息由所述第二終端接收,对时域信号进行解调及转换处理得到视频语音数据,进行输出。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八,通过获取时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由此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从而本申请实现两个终端之间在无公网宽带传输环境下的大数据量传输。參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至少ー个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和至少ー个第二数据传输装置1002,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用于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100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发送的时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优选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包括第一对讲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1002包括第二对讲机。

本申请实施例用于无中心无线可视数字对讲机,即在1-3公里内的无线传输环境中,利用OFDM调制技术,在实现语音传输的基础上,同时传输视频图像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提供和使用的对讲机一般以模拟语音通话为主,一部分依赖公网的3G服务提供视频通信。传统意义上的对讲机传输带宽在几十KHz以内,仅能支持简单的低速语音通信,无法支持带宽需求量大的视频通信。当遇到无公网环境下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时,语音通话往往不能满足具体问题的解決。比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讲机指导现场工作人员处理技术问题吋,仅通过语音讲解往往不能实际解决具体问题,而且耽误较多的时间。当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对讲机系统)能够支持视频通信时,技术人员就能通过现场传递过来的图像快速、准确地定位存在的问题,并且正确指导现场人员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对于ー些特殊的应急场景,比如现场排爆、灾区救援、移动监控、边防巡査、协同作战等。可视对讲机能够提供更可靠、更快速、更高效的通信。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为数字集群式通信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具有以下优势频谱利用率高(多通道传输语音、视频、数据等)、高保密性、更好的话音质量、支持多种业务、网络管理和控制更加有效和灵活。优选的,參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ー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变频直放站1003,其中所述变频直放站1003,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发送的时域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发送变频后的时域信号,由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1002进行接收。其中,所述变频直放站1003通过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变频处理,扩大所述时域信号的传输距离,扩大通信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无中心通信方案,即设置基站对两个终端(数据传输装置)之间的通信进行转接,支持变频直放技木,提高传输距离和覆盖率。优选的,为提高信号指令或增强覆盖区域以链接多个不可直接连通的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变频直放站1003,所述变频直放站1003对于通信的双方(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1002)透明。在各个区域内部即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1002在同一区域,通信双方直接进行通信;在各个区域之间,即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1002在不同区域内,通过中继接カ设备(变频直放站1003),连通两片区域称为ー个区域,实现通信双方之间的数据传输,提高通信距离和覆盖率。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在实现时的基本协议架构如图12所示,其协议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呼叫控制层,其中物理层,用于处理实际的由发送或接收比特流构成的突发传输;数据链路层,用于处理逻辑连接,并向上层隐藏物理介质;呼叫控制层,应用于控制平面,在无中心区域无线通信系统ニ层功能之上提供业务的实体。如图13所示,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无中心区域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无中心区域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至少ー个通信区域,如图13所示,通信区域131、通信区域132和通信区域133,每个通信区域中包含有至少ー个第一終端和至少ー个第二终端,如图13所示,第一终端13`11、第二终端1312、第一终端1321、第二终端1322、第一终端1331、第二终端1332。图13中通信的双方如第一终端1311和第二终端1312无需借助变频直放站134等中心设备,直接进行数据传输通信。上述系统中仅有一种逻辑功能实体,即通信終端(数据传输装置,如对讲机)。为了提高信号质量或增强覆盖区域以连接多个不可直接连通的通信区域,可以使用变频直放站134。但变频直放站134对于通信的双方而言完全透明,通信的双方感知不到它的存在。上述无中心区域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通信时,所述第一終端1311在fA频段(通信双方位于同一区域)上发起呼ロ4,其他終端都同时侦听fA(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频率)频段。若第二終端1312检测到自身为被叫,则接受来自呼叫方的数据,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显示视频图像,播放声
音信号)。当通信双方位于不同区域内时,所述系统中设置所述变频直放站134,此时,通信双方中的接收端从fA频段、fB频段、或从fA频段和fB频段同时收到信号。fB频段为所述变频直放站134将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fA频段)进行变频处理后的频率。其中,上述通信终端是通信的功能实体,用于以特定的方式接受用户数据并将其从空中接ロ发送出去或从空ロ接收数据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用户。通信終端在支持的频段内选定的载波频率上发送数据,且在此频率上接收数据。若应用变频直放站,通信终端还用于从对应的转换频率上接收数据。且,所述通信終端支持在选定频率和对应转换频率上进行选择性频率分集接收,还可支持同时接收选定频率和对应转换频率的组合频率分集接收。优选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001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1002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微处理器DSP (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实现其各自功能。如图14所示,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时通信终端的原理框图,其中图中,通信終端中基带及应用处理部分可以由DSP芯片完成,通信終端进行时域信号发送处理时,DSP调制好的基带数字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D/A转换成模拟信号,再通过变频放大器TRANSCEIVER转换成射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PA后由射频发射(fA频段)。通信終端进行时域信号接收处理时,射频信号(fA频段)经过低噪声放大器LNA进入TRANSCEIVER转换成基带模拟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A/D转换成基带数据信号交给DSP进行基带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显示屏或扬声器输出。另外,如图14所示,在使用变频直放站时,通信終端同时监视fA频段和fB频段两个频率的射频信号,根据频率的不同进入不同的处理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变频直放站,用于在选定的频段上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变频转换到对应的转换频段,它仅增强信号的覆盖,对通信的过程不产生影响,无需理解信道的基本结构,因此相对于通信终端而言,其实现较为简単。如图15,示出了所述变频直放站的原理框图。其中fA代表选定频段,而fB代表转换频段,其中所述变频直放站接收接收到m频率的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进行带通滤波,去除频带外干扰和噪声,通过LNA低噪声放大器后进入LO本振将频率调制到fB,然后将调制好的信号通过PA功率放大器和BPF低通滤波器后发射。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双方无需借助基站等中心设备,而直接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见即可。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ー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吋,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权利要求
1.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 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 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 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之后,在所述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整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中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与语音数据的时隙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串行频域信号中每个数据帧中的视频数据与语音数据的时隙顺序包括 分别对所述串行频域信号的每个数据帧中所有时隙的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进行提取; 将所述视频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中,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二时隙中; 其中,在每个所述数据帧中,所述第一时隙位于所述第二时隙之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所述时域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之后,在所述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视频语音数据依据预设的处理方式进行数据处理; 其中,所述预设的处理方式包括数据分块处理、帧校验处理、比特随机化处理和信道编码处理中任意ー种或任意組合。
6.ー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时域信号; 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 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 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
7.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単元,用于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 信号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 信号调制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 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提取単元,用于分别对所述串行频域信号的每个数据帧中所有时隙的视频数据和语音数据进行提取; 数据加载単元,用于将所述视频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一时隙中,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加载至其各自所属数据帧的第二时隙中; 其中,在每个所述数据帧中,所述第一时隙位于所述第二时隙之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号变频单元,用于对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发送的时域信号的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
10.ー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时域信号; 信号解调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方式,将所述时域信号进行串行处理,生成串行频域信号; 数据转换単元,用于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转换生成与其相对应的视频语音数据; 数据输出単元,用于输出所述视频语音数据。
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预设区域的视频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视频语音数据转换成其对应的串行频域信号,依据预设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所述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生成时域信号,由此发送所述时域信号。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采用OFDM高速传输技术在宽带传输条件下,将串行频域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实现多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并行传输,减小信号间传输干扰,且提高了频带利用率,进而将数据量较大的视频语音信号在无公网的宽带数据传输条件下同时传输。
文档编号H04L27/26GK103067146SQ20131003019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周涵之, 王守亮, 方桂成 申请人:上海德思普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