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67821发布日期:2018-07-20 16:3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相机装置及其方法,并具体涉及使用户能够根据通过相机的镜头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方便地控制相机装置的操作的相机装置,以及控制该相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术语“数字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能够处理图像获取设备的图像的所有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包括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的相机、PC摄像头或者图像识别传感器。数字图像处理装置可以例如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由图像获取设备输入的图像、压缩经处理的图像、产生图像文件以及将图像文件存储在存储器中。

目前,数码相机用户的主要类别已经从少量的专家扩大到一般公众,所以主要类别的年龄和使用领域已经扩大了。例如,10到30岁的年龄群频繁使用数码相机,并且经常使用自拍方法来拍摄他们自己。但是,当用户通过使用自拍方法拍摄照片时,用户也担任供拍摄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必须调整相机镜头的聚焦并按相机的快门,因此很难拍摄照片。此外,存在很多镜头被设置在数码相机的前表面,但是用于改变相机设定的菜单按钮位于相机的后表面上的情况。在用户使用自拍方法拍摄照片的情况下,用户担任供拍摄的对象,并且因此,必须定位在相机镜头的前方。结果,用户很难在拍摄期间以期望的方式使用数码相机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已经做出了本发明来至少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和缺点,并至少提供下面描述的益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户能够根据通过相机的镜头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方便地控制相机装置的操作的相机装置,以及控制该相机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相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接收通过相机输入的图像,产生当前帧;将当前帧与在当前帧之前存储的一个或多个先前帧进行比较,并检测当前帧和一个或多个先前帧中所包括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确定姿态是否是姿态UI;以及,当姿态是姿态UI时,执行与姿态UI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相机装置。所述相机装置包括:相机,用于通过接收从相机外部输入的图像,产生当前帧;姿态识别单元,用于将当前帧与当前帧之前存储的一个或多个先前帧进行比较,并检测当前帧和一个或多个先前帧中所包括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以及,控制器,用于确定姿态是否是姿态UI,并且,当姿态是姿态UI时,执行与姿态UI对应的操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特征和益处将更为清晰,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5A和图5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姿态;

图6A和图6B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装置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

图7示出了根据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输入的姿态UI的顺序输入到相机的图像;

图8A和图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相机装置中输入姿态UI的方法;

图9A到图9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通过相机装置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

图10是示出了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和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通过相机装置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UI。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对本发明的描述中,当这里所包含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发明的主旨模糊时,会将其省略。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1,相机装置100包括相机110、姿态识别单元120、存储器130和控制器140。相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户输入单元152和显示单元154。

相机110通过其中包括的镜头(未示出)接收输入。根据本实施例,相机110可以接收根据相机100的用户或者被相机装置100拍摄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产生的姿态UI的输入。此外,相机110可以实时地转换通过镜头输入的图像以便产生图像帧。相机110可以在存储器130中实时地存储或者暂时存储图像,所述图像由帧单元通过镜头连续地输入。

以下文中,由相机110产生的图像帧中的从当前输入图像转换的图像帧将被称为“当前帧”,并且在产生当前帧之前产生的图像帧将被称为“先前帧”。

姿态识别单元120从通过相机110输入的图像检测用户或者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即姿态)。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通过将当前帧和一个或多个由相机110产生的先前帧进行比较,确定用户或者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

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从图像帧——即从当前帧和先前帧——检测用户或者供拍摄的对象,所述图像帧通过相机实时地被产生。对于每一图像帧,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产生帧数据,包括例如每一图像帧中所包括的各种对象的轮廓线(contour line)、亮度、色度、颜色和坐标。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通过使用每一图像帧的帧数据,检测供拍摄的对象。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确定在至少预先确定数量的图像帧中其轮廓线、亮度、色度、颜色和坐标尚未改变的对象是供拍摄的对象。

在本发明中,“用户”指期望通过使用相机装置100拍摄照片的人,并且“供拍摄的对象”指被相机装置100拍摄的人。在本发明中,供拍摄的对象可以包括相机装置100的用户。

根据实施例,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从图像帧检测运动区域。“运动区域”指在其中检测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的主要区域。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运动区域中最大或者最频发的运动。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通过将至少两个图像帧相互比较来检测运动区域。例如,识别单元120检测将图像帧的供拍摄的对象具有最大运动的手或者身体部分被移动的一部分检测为运动区域。

当检测到运动区域时,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预测供拍摄的对象在运动区域中的运动轨迹。在某些情况下,根据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供拍摄的对象的某些姿态可能不通过相机110的镜头输入。例如,当供拍摄的对象用手画圆时,供拍摄的对象所画的圆的一部分可能在观察区域的外部,所以其不可以通过相机110被输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预测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轨迹。例如,假设供拍摄的对象在先前帧中用右手画圆,则姿态识别单元120能够:(a)将右手被供拍摄的对象移动的区域检测为“运动区域”,和(b)感测供拍摄的对象的右手在运动区域中画圆。因此,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预测在相机110的观察区域外部的点处,供拍摄的对象的右手画圆(即,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的运动的轨迹。

根据实施例,姿态识别单元120首先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将在运动区域中产生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识别为姿态。当运动区域被确定时,姿态识别单元120基于由相机110产生的至少两个图像帧,在运动区域中确定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轨迹。所确定的运动轨迹变为从供拍摄的对象输入的姿态。

此外,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基于至少两个图像帧预测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轨迹。被预测的运动轨迹也可以被确定为姿态,并被输入到相机装置100。

根据实施例,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从运动区域以外的区域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在运动区域已经被确定之后,通过相机110从供拍摄的对象输入的运动可能主要地存在于运动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准确地接收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最好重设运动区域。姿态识别单元120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将运动区域以外的区域识别为新的运动区域。

例如,假设第一区域已经被设定为运动区域,而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主要存在于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即,通过相机110产生的图像帧当中的第二区域),当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在第二区域中更大时,姿态识别单元120在将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识别为姿态时可能遇到困难。姿态识别单元120能够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运动都传送到控制器140。控制器140将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中的运动进行比较。作为比较的结果,当第二区域中的运动更大或者更为频繁时,控制器140将第二区域识别为运动区域。此外,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姿态识别单元120主要在第二区域中检测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该第二区域被新设定为运动区域。

用于控制相机装置100的操作的各种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130中。通过相机110实时地输入的图像帧可以被存储或者暂时存储在存储器130中。此外,各种姿态UI和与该姿态UI对应的命令或者相机装置100的操作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30中。

“姿态UI”指被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当中用于由相机装置100运行特定命令或者操作的姿态。换句话说,姿态UI是通过相机110从供拍摄的对象输入的用户输入中之一。例如,姿态UI包括用于放大、缩小、拍摄、快门速度增大/减小、ISO增大/减小、白平衡调整、焦点位置调整、连续或者不连续拍摄、色温调整、是否使用闪光灯和拍摄模式的选择的姿态。拍摄模式包括例如以下其中至少一个:自动曝光(Auto Exposure,AE)模式、快门优先AE模式、光圈优先AE模式、手动曝光模式和手快门(bulb exposure)模式。

根据实施例的存储器130存储用于设定运动区域的参考值和用于限制相机的放大倍率的阈值(即阈值倍率)。

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的常规操作。根据实施例,控制器140确定由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是否是姿态UI,并识别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当由姿态识别单元120识别的姿态是姿态UI时,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以便执行与对应姿态UI对应的操作。

当供拍摄的对象被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到时,控制器140控制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运动区域。根据实施例,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姿态识别单元120将当前帧与至少一个先前帧进行比较,并通过划分图像帧的其中产生运动的每一区域的运动,将运动级别转换为数值。此时,假设当从运动级别转换来的数值增大时运动是频繁的。姿态识别单元120将其运动级别被转换为数值的区域当中具有大于或者等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参考值的值的区域识别为运动区域。根据实施例,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姿态识别单元120能够确定在具有大于或等于基准值的区域中具有最大值的区域是运动区域。控制器140控制姿态识别单元120首先检测在运动区域中感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

根据另一实施例,姿态识别单元120从运动区域以外的另一区域检测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控制器140计算运动区域中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的可靠性和另一区域中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的可靠性。此时,可靠性可以是指示运动区域或者另一区域中的姿态是姿态UI的概率的指数。可以基于以下其中至少一个来计算可靠性:从运动级别转换的数值、姿态的准确性以及姿态是否在运动区域中产生。在实施例中,当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被产生的位置越靠近运动区域时,可靠性越高,并且姿态的准确性越高。

控制器140计算在运动区域和另一区域的每一个中的可靠性,以便将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区域识别为运动区域。例如,假设现有运动区域的可靠性是0.8,并且另一区域的可靠性是0.9,则控制器140将所述另一区域识别为运动区域,并控制姿态识别单元120主要在新识别的运动区域中检测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

根据实施例,控制器140确定被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的姿态UI是否对应于放大操作。当姿态UI对应于放大操作时,控制器140确定是基于相机110的当前倍率还是基于相机110的总倍率来执行放大操作。在实施例中,假设当相机110达到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阈值倍率时,控制器140防止相机装置100执行任何进一步的放大操作。当相机110的当前倍率是阈值倍率时,即使通过相机110从供拍摄的对象输入了放大姿态,控制器140也防止相机110执行放大操作。此外,当在与放大姿态对应的放大操作被通过相机110执行的情况下,放大倍率超过了阈值倍率时,控制器140能够控制相机执行放大操作,以便使放大倍率返回到阈值倍率。

例如,阈值倍率可以是允许姿态UI在相机110的视角内部的最大倍率。例如,在如果放大倍率是四倍则姿态UI不在相机110的视角外部,但如果放大倍率是五倍则在相机110的视角外部的场景下,阈值倍率是四倍。

此外,根据实施例,控制器140防止相机装置100进一步执行放大操作,即使被姿态识别单元120识别的姿态UI在相机110的视角外部。

用户输入单元152接收在相机装置100中输入的用户输入。根据本实施例,用户输入单元152接收用于接收姿态UI的用户输入。

根据实施例,输入单元152接收用于确定运动区域的用户输入。当相机110被驱动时,根据实施例的相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154将通过显示单元154显示的图像帧的至少部分区域单独显示为运动预测区域。此时,显示单元154上的被显示为运动预测区域的区域是其中预测运动将被产生的区域(例如,其中检测到供拍摄的对象的手的区域)。用户输入单元152接收用于选择或者识别通过显示单元154显示的运动预测区域的用户输入。通过预先设定运动预测区域,姿态识别单元120主要在运动预测区域中检测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此外,通过预先设定运动预测区域,姿态识别单元120减少了用于检测运动区域的计算过程。

显示单元154显示和相机装置100相关的各种数据。根据实施例,通过使用例如包括在显示单元154中的屏幕,显示单元154可以显示通过相机110的镜头实时地输入的图像。此外,显示单元154可以显示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图像文件。

根据实施例,显示单元154在显示通过相机110实时地产生的图像帧(即,当前帧)的屏幕(未示出)上单独显示运动区域。此外,当相机110被驱动时,显示单元154能够将图像帧的至少部分区域单独显示为运动预测区域。

根据实施例,当显示单元154被以触摸屏的形式实施时,显示单元154通过触摸屏从用户接收触摸输入(即,用户输入)。因此,显示单元154能够从用户接收用于选择运动预测区域的触摸输入。

图2是示出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在步骤S202中,相机装置100通过相机110接收输入。相机110通过使用在步骤S202中输入的图像产生图像帧,并将所产生的图像帧转印到姿态识别单元120。

在步骤S204,姿态识别单元120将当前帧与一个或多个先前帧进行比较,以便检测当前帧和一个或多个先前帧中包括的供拍摄的对象。

随后,在步骤S206,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在步骤S204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

当在步骤S206中检测到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时,控制器140在步骤S208中确定在步骤S206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是否是姿态UI。根据实施例的存储器130存储一个或多个姿态。当在步骤S206中检测到的姿态是和作为姿态UI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姿态相同的姿态时,控制器140将在步骤S206中检测到的姿态识别为姿态UI。相反,当在步骤S206中检测到的姿态不是和作为姿态UI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姿态相同的姿态时,控制器140确定在步骤S206中检测到的姿态不是姿态UI。

当在步骤S208,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被识别为姿态UI(S208:是)时,控制器140在步骤S210中确定与所检测的姿态UI对应的操作。存储器130能够存储至少一个姿态UI,以及与该姿态UI对应的命令或者操作。控制器140可以通过搜索存储器130,确定与从供拍摄的对象输入的姿态UI对应的命令或者操作。

当和姿态UI对应的操作被确定时,在步骤S212,控制器140通过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和姿态UI对应的操作。

当作为步骤S208中确定的结果,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不是姿态UI时(S208:否),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保持待机状态而不执行任何操作。

图3是示出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3,首先,相机装置100在步骤S302通过相机110接收输入。相机110通过使用在步骤S302中输入的图像产生图像帧,并将所产生的图像帧转印到姿态识别单元120。如先前声明的那样,所产生的图像帧被称为“当前帧”,在当前帧之前产生的图像帧被称为“先前帧”。

在步骤S304中,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图像帧中包括的供拍摄的对象。此外,在步骤S306中,姿态识别单元120通过将一个或多个先前帧与当前帧进行比较,检测在步骤S304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

在步骤S308中,当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被检测到时,控制器140确定在步骤S306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否是放大姿态。当在步骤S308中确定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放大姿态时,在步骤S310中,控制器140通过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放大操作。

当在步骤S308中确定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不是放大姿态时,在步骤S312,控制器140确定在步骤S306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否是缩小姿态。当在步骤S312中确定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缩小姿态时,在步骤S314中,控制器140通过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缩小操作。

当在步骤S312中,确定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不是缩小姿态时,在步骤S316中,控制器140确定在步骤S306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否是拍摄姿态。当在步骤S316中确定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拍摄姿态时,在步骤S318中,控制器140通过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拍摄操作。因此,相机110可以将通过镜头输入的图像帧(即,当前帧)转换为图像文件,并将经转换的图像文件存储在存储器130中。此外,相机装置100可以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通过显示单元154显示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图像文件。

当在步骤S316中确定所检测的运动不是拍摄姿态(S316:否)时,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保持待机状态而不执行任何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40通过首先确定在步骤S306中检测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否是放大姿态,然后确定该运动是否是缩小姿态,然后确定运动是否是拍摄姿态,来顺次地确定姿态UI的类型。但是,应该注意,依据另一实施例,控制器140可以根据不同的次序确定姿态UI的类型。此外,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器140可以在存储器130中搜索与在步骤S306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相同的姿态UI。

图4是示出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在图4中,假设用于确定通过相机110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UI的类型的初始值(gmask)为真(=1)。此外,假设圆形姿态是用于放大操作的姿态UI,并且直线姿态是用于拍摄操作的姿态UI。

参考图4,在步骤S402中,相机装置100通过相机110接收输入。相机110通过使用在步骤S402中输入的图像产生图像帧,并将所产生的图像帧(即当前帧)转印到姿态识别单元120。在步骤S404中,姿态识别单元120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当前帧和先前帧检测包括在图像帧中的供拍摄的对象。在步骤S406中,姿态识别单元120在图像帧中检测运动区域。当运动区域被检测到时,在步骤S408中,姿态识别单元120预测供拍摄的对象在运动区域中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指运动路线,供拍摄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在图像帧内沿着该运动路线移动。姿态识别单元120可以通过使用先前帧中和当前帧中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区域,预测供拍摄的对象在运动区域内的运动。

在步骤S410中,控制器140确定初始值(gmask)是否为真(=1)。当在步骤S410中确定初始值(gmask)为真(S410:是)时,控制器140在步骤S412中确定在步骤S404中所检测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被检测的运动是圆形姿态。圆形姿态指通过相机110的镜头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圆形运动。供拍摄的对象可以通过使用对象的手执行画正圆或者椭圆的运动,在相机110中输入圆形姿态。

在步骤S414中,控制器140确定圆形姿态(即由供拍摄的对象所画的圆)的圆心角是否是270°。为了即使在供拍摄的对象未完整地画圆或者由供拍摄的对象所画的圆的一部分在镜头的视角外部时也将由供拍摄的对象所画的圆识别为圆形姿态,在步骤S414执行确定圆的圆心角是否是270°。即,圆的270°圆心角是用于确定由供拍摄的对象输入的运动是否是被包括在姿态UI中的运动的参考值。根据实施例,圆的圆心角可以是各种值,例如180°或者360°。此外,圆心角是由供拍摄的对象所画的弧相对于圆心的中心角的角度。

当在步骤S414中确定圆心角大于或者等于270°(S414:是)时,控制器140在步骤S416中通过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放大操作。随后,控制器140在步骤S424中将初始值(gmask)改变到相反值。由于在步骤S410中初始值(gmask)为真(=1),所以控制器140在步骤S424中将初始值(gmask)改变为假(=0)。

当在步骤S410中确定初始值(gmask)不是真(=1)(S410:否)时,即,初始值(gmask)为假(=0)时,控制器140在步骤S418中确定在步骤S404中检测到的被检测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是直线姿态。直线姿态指是通过相机110的镜头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直线运动的姿态。供拍摄的对象可以通过使用对象的手从左侧到右侧或者从右侧到左侧画直线在相机110中输入直线姿态。此外,供拍摄的对象可以通过使用对象的手从顶侧到底侧或者从底侧到顶侧画直线,在相机110中输入直线姿态。

在步骤S420中,控制器140确定直线姿态是否等于或者大于参考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即使在供拍摄的对象未完整地画直线或者画直线期间直线的一部分在镜头的视角外部时也将由供拍摄的对象所画的直线识别为直线姿态,执行确定直线姿态是否等于或者大于参考值。例如,假设由供拍摄的对象使用对象的手从左侧到右侧所画的直线是直线姿态,当由供拍摄的对象所画的直线是80厘米或者更长时,相机装置100的控制器140可以确定该直线为直线姿态。因此,在步骤S420中,参考值可以是80厘米。

当在步骤S420中确定直线姿态大于或者等于参考值(S420:是)时,控制器140在步骤S422中通过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拍摄操作。然后,在步骤S424,控制器140将初始值(gmask)改变到相反值(S424)。由于在步骤S410中初始值(gmask)为假(=0),所以控制器140在步骤S424中将初始值改变为真(=1)。

图5A到图5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姿态。在图5A到图5D中,假设供拍摄的对象是使用相机装置100的用户。

图5A示出了用于执行放大操作的放大姿态,并且图5B示出了用于执行缩小操作的缩小姿态。当用户做出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手的放大姿态时,控制器140通过感测放大姿态执行放大操作。当用户做出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手的缩小姿态时,控制器140通过感测缩小姿态执行缩小操作

图5C和图5D是用于执行拍摄操作的垂直姿态和水平姿态。当用户做出将手向上然后向下移动,或者向下然后向上移动的垂直姿态时,控制器140通过感测垂直姿态执行拍摄操作。此外,当用户做出将手从右侧移动到左侧,然后将手从左侧再次移动到右侧,或者将手从左侧移动到右侧,然后将手从右侧再次移动到左侧的水平姿态时,控制器140通过感测水平姿态执行拍摄操作。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图5A到图5D中所示姿态UI执行运动,用户可以放大或者缩小相机装置100的镜头的倍率,或者控制相机装置100来拍摄用户自己,而无需按相机装置100中所包括的按钮或者触摸触摸屏的直接操纵。

图6A和图6B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装置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

参考图6A,供拍摄的对象601通过使用右手沿箭头①的方向画直线。参考图6B,供拍摄的对象601沿箭头②的方向画圆。图6A是直线姿态,图6B是圆形姿态。供拍摄的对象可以通过做出和如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姿态UI对应的姿态,输入用于控制相机装置100的命令。

图7示出了根据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输入的姿态UI的顺序输入到相机的图像。

参考图7,供拍摄的对象按时间顺序在相机装置100中输入两次放大姿态,然后输入一次拍摄姿态。当第一放大姿态被输入时,相机装置100通过在第一帧701的中心上放大产生第二帧702。当第二放大姿态被输入时,相机装置100通过在第二帧702的中心上放大产生第三帧703。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当输入放大姿态时通过相机110输入的图像的中心点被放大的情况,但是依据实施例,相机装置100可以放大或者缩小用户的期望的部分。用户可以通过用手指按通过显示单元154显示的图像帧(例如第一帧F1)中的期望被放大或者缩小的部分,向相机装置100请求放大或者缩小。相机装置100可以接收用户的请求,并通过放大或者缩小被按的部分,在显示单元154上再次显示被用户的手指所按的部分。

图8A和图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相机装置中输入姿态UI的方法。

图8A示出了输入第一圆形姿态810,然后在短暂的待机时间之后,输入第二圆形姿态820。图8A和图8B示出了一个姿态UI重复三个图像帧。

参考图8A,相机装置100通过相机110接收与第11帧811、第12帧812和第13帧813对应的图像,并同时从用户或者供拍摄的对象接收第一圆形姿态810。当第一圆形姿态810被完整输入时,相机装置100执行放大操作,放大操作是与第一圆形姿态810对应的操作。在图8A中,相机110在执行放大操作期间待机而不接收姿态UI。当放大操作完成时,相机110接收第二圆形姿态820。第二圆形姿态820也通过三个图形帧输入,即,第15帧821、第16帧822和第17帧823,与第一圆形姿态810类似。当第二圆形姿态820被输入时,相机装置100执行放大操作。此外,相机装置100在执行放大操作期间待机而不接收单独的姿态UI。

参考图8B,相机装置100在与第31帧831、第32帧832、第33帧833中的每一帧对应的图像的输入期间,通过相机110从用户或者供拍摄的对象接收第三圆形姿态830。当第三圆形姿态830被完整输入时,相机装置100执行放大操作,该放大操作是与第三圆形姿态830对应的操作。在图8B中,相机110在执行放大操作期间,可以接收姿态UI。因此,相机装置100同时执行放大操作,并接收与第41帧841(未示出)对应的图像。此外,相机装置100在执行放大操作之后,通过相机110连续地接收和第42帧842及第43帧843对应的图像。当第四圆形姿态840通过第41帧841、第42帧842及第43帧843输入时,相机装置100执行与四圆形姿态840对应的放大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装置100可以同时接收姿态UI并执行与在先前时间输入的先前姿态UI对应的操作。此外,只有当一个姿态UI被完整输入时,相机装置100才执行与对应的姿态UI对应的操作,并接收下一姿态UI。可以根据通过用户输入单元152的用户输入,确定用户是否同时接收姿态UI并执行对应于姿态UI的操作。

图9A到图9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通过相机装置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

图9A到图9D全都示出了做出对应于圆形姿态中用于执行放大操作的放大姿态的运动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图像帧。

如图9A中所示,当供拍摄的对象901做出放大姿态(第一姿态)时,相机装置100通过执行放大操作(第一放大)产生图9B中所示的图像帧。当如图9B中所示,在第一姿态的第一放大已经被执行的状态下,放大姿态(第二姿态)被再次输入时,通过第一放大做出第二姿态的供拍摄的对象901的一部分(即,供拍摄的对象的手的轨迹)由于先前的放大操作所致而离开相机110的视角。在图9B中,由供拍摄的对象901所画的圆的下端离开了相机110的视角,并且不被相机110所识别。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相机装置100通过针对相机110的视角外部的部分预测供拍摄的对象901的运动轨迹,准确地检测供拍摄的对象901所执行的运动。

图9C和图9D示出了执行放大姿态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图像帧。

在图9C和图9D的图像帧中,供拍摄的对象901所执行的放大姿态的一部分在相机110的视角的外部,和图9B类似。因此,相机装置100的姿态识别单元120通过预测供拍摄的对象901的运动轨迹,检测供拍摄的对象901期望在相机装置100中输入的姿态UI。

图10是示出了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0,相机装置100在步骤S1002中通过相机110接收图像输入。相机110通过使用在步骤S1002中输入的图像产生图像帧,并将所产生的图像帧传送到姿态识别单元120。

在步骤S1004中,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图像帧中所包括的供拍摄的对象。此外,姿态识别单元120通过将当前帧与至少一个先前帧进行比较,检测在步骤S1004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如上所述,在步骤S1006中,控制器通过检测供拍摄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运动,确定第一运动区域(S1006)。

在实施例中,运动区域指供拍摄的对象执行与至少一个姿态UI对应的操作的区域。例如,运动区域可以是供拍摄的对象在其中移动双手的区域。根据实施例的控制器140控制姿态识别单元120仅将在运动区域中检测到的姿态识别为姿态UI,并接收识别的姿态。如上所述,通过仅将在运动区域中检测到的运动识别为姿态UI,识别姿态UI所需要的时间可被减少。此外,控制器140控制姿态识别单元120将在运动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不必要的运动作为噪声忽略,因此有效地识别姿态UI。

在如上所述确定了第一运动区域之后,控制器140在步骤S1008中确定在除了第一运动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是否检测到姿态UI。

当在步骤S1008中确定在除了第一运动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未检测到姿态(S1008:否)时,控制器140不执行任何操作。根据实施例,相机装置100的姿态识别单元120连续地识别供拍摄的对象在第一运动区域中的运动作为姿态UI。

当在步骤S1008中确定在除了对运动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检测到姿态UI(S1008:是)时,控制器140在步骤S1010中确定姿态UI的可靠性是否等于或者大于参考值。

当在步骤S1010中确定姿态UI的可靠性等于或者大于参考值(S1010:是)时,控制器140在步骤S1012中将检测到姿态UI的区域识别为第二运动区域。当第二运动区域被确定时,姿态识别单元120首先将在第二区域中检测到的姿态识别为姿态UI。如上所述,姿态识别单元120在步骤S1014中检测在第二运动区域中产生的姿态UI。

当在步骤S1010中确定姿态UI的可靠性小于参考值(S1010:否)时,控制器140能够保持当前状态而不执行任何操作。

根据实施例,控制器140将在第一运动区域中检测到的姿态UI的可靠性与在第一运动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检测到的姿态UI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并将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区域识别为第二运动区域。

图11是示出了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又一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1,相机装置100在步骤S1102中通过相机110接收图像输入。相机110通过使用在步骤S1102中输入的图像产生图像帧,并将所产生的图像帧传送到姿态识别单元120。

在步骤S1104中,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图像帧中所包括的供拍摄的对象。在步骤S1106中,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供拍摄的对象的手。在实施例中,相机装置100通过实时地执行供拍摄的对象的手追踪,从供拍摄的对象接收姿态UI。在实施例中,相机装置100的存储器130存储关于供拍摄的对象的手的各种数据,例如,关于手的图像、形状、大小和轮廓的信息。根据实施例,在执行图11中所示的方法之前,可以将从供拍摄的对象的手拍摄的图像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0中。

因此,在步骤S1108中,相机装置100的相机110追踪供拍摄的对象的手的运动。控制器140在步骤S1110中确定被追踪的手的运动是否对应于姿态UI。此时,姿态UI和如图5A到图5D中所示的与姿态UI对应的操作或者命令,可以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30中。控制器140确定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姿态UI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与在步骤S1108中追踪的手的运动匹配。当手的运动与存储的姿态UI其中之一匹配时,控制器140能够将手的运动确定为姿态UI。

当在步骤S1110中确定手的运动对应于姿态UI(S1110:是)时,在步骤S1112中,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与姿态UI对应的操作。

当在步骤S1110中确定手的运动不对应于姿态UI(S1110:否)时,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待机而不执行任何操作。

图12是示出了控制图1中所示的相机装置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2,相机装置100在步骤S1202中通过相机110接收图像输入。相机110通过使用在步骤S1202中输入的图像产生图像帧,并将所产生的图像帧传送到姿态识别单元120。

在步骤S1204中,姿态识别单元120检测图像帧中所包括的供拍摄的对象。此外,姿态识别单元120将当前帧与至少一个先前帧进行比较,并检测在步骤S1204中检测到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当供拍摄的对象和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被检测到时,姿态识别单元120在步骤S1206中检测从供拍摄的对象输入的姿态UI。

在步骤S1208中,控制器140确定在步骤S1206中检测到的姿态UI是否是放大姿态。

当在步骤S1208中,确定所检测的姿态UI不是放大姿态时(S1208:否),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与在步骤S1206中检测的姿态UI对应的操作(步骤S1210)。此时,姿态UI可以是例如放大姿态、拍摄姿态或者拍摄模式改变姿态。

当在步骤S1208中确定检测的姿态UI是放大姿态(S1208:是),在步骤S1212中,控制器140确定被放大的总倍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即阈值倍率)。当在步骤S1212中确定被放大的总倍率小于阈值时(S1212:否),在步骤S1214中,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放大操作。

当在步骤S1212中确定被放大的总倍率大于或等于阈值时(S1212:是),在步骤S1216中,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执行放大操作,直至阈值。

根据实施例,当通过相机110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运动轨迹在通过相机输入的图像外部时(即,当运动轨迹在相机110的视角外部时),控制器140确定当前倍率是否已经达到阈值。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通过相机装置输入的供拍摄的对象的姿态UI。假设图13的相机装置100通过相机110只从供拍摄的对象1301接收放大姿态。

参考图13,在由相机110产生的第一帧1310中,第一放大姿态1311被供拍摄的对象1301输入到相机110。相机装置100通过接收第一放大姿态执行放大操作,并且相机110根据放大操作的执行产生第二帧1320。此时,假设相机装置100的放大倍率达到了阈值。

第二帧1320中的供拍摄的对象将放大姿态(即,第二放大姿态)1321输入到相机装置100,和第一帧1310类似。但是,由于相机装置100的放大倍率已经达到了阈值,相机装置100不执行进一步的放大操作。因此,由相机110产生的第三帧1330具有与第二帧1320相同的倍率。

例如,假设第一帧1310的供拍摄的对象1301通过将第一放大姿态1311输入到相机装置100,来向相机装置100请求镜头的3倍放大。在镜头被三倍放大后,供拍摄的对象1301将与第一放大姿态1311相同的第二放大姿态1321输入到相机装置100,所以再次向相机装置100请求镜头的3倍放大。

当假设相机装置100的放大倍率或者缩小倍率对应于先前倍率和当前倍率之和时,根据与第一放大姿态及第二放大姿态中的每一个姿态对应的倍率,图13中的总倍率总共变成6倍。即,供拍摄的对象1301通过将第一放大姿态1311和第二放大姿态1321相继输入到相机装置100,向相机装置100请求六倍放大。

此时,假设图13中所示的相机装置100的可变放大阈值(即阈值倍率)是3倍。即,假设相机装置100执行放大操作直至3倍。由于第二帧1320对应于在达到阈值的状态下产生的帧,所以相机装置100不执行进一步的放大操作。参考图13,在产生第二帧1320之后,相机装置100不执行放大操作。因此,在第二放大姿态1321被输入相机装置100之后由相机装置100产生的第三帧1330具有与第二帧1320相同的倍率,其中第二放大姿态1321在第二帧1320被产生时被输入到相机装置100。

根据实施例,即使在从供拍摄的对象输入的姿态UI的轨迹在帧1310、1320和1330的外部时,相机装置100的控制器140也防止相机装置100执行进一步的操作。参考第二帧1320,被供拍摄的对象输入的第二放大姿态1321在第二帧1320的范围外部。因此,控制器140控制相机装置100防止进一步的放大操作。由于相机装置100不能再执行放大操作,所以相机装置100产生具有与第二帧1320相同倍率的第三帧1330。

可以理解,控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装置的方法可以在软件、硬件或者其组合中被实施。任何这种软件可以被存储在例如易失或者非易失存储设备中,例如ROM、如RAM的存储器、存储器芯片、存储器器件或者存储器IC,或者可记录光学或者磁性介质,例如CD、DVD、磁盘或者磁带,与其被擦除的能力或者其被重新记录的能力无关。也可以理解,移动终端中所包括的存储器是适于存储包括指令的程序的机器可读器件的一个例子,所述指令被处理器器件执行,从而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程序和用于存储这种程序的机器可读器件,所述程序包括用于实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任何权利要求中所要求的系统或者方法的代码。此外,这个程序可以以电子方式通过任何介质传递,例如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传输的通信信号,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适当地包括其等同物。

此外,相机装置能够从无线地或者通过电线连接到相机装置的程序提供装置接收程序,并存储接收到的程序。程序提供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包含用于使相机装置能够执行预设的内容保护方法的指令的程序和内容保护方法所需的信息;通信单元,用于与相机装置执行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器,用于根据相机装置的请求或者自动地将对应程序传送到相机装置。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对其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