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

文档序号:755573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 GSM),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后发展成为全球性标准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GSM系统主要由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移动网子系统(NetworkSub-System,简称NSS)、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简称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简称 0SS)四部分组成。在实践应用中,利用相关信令采集设备对GSM网络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和加以分析,可以分析GSM网络的运行状况。在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中,需要对相应区域中分配一系列的信令频点,GSM网络设备通过这些信令频点向一条或多条信令链路发送信令数据。频点是给固定频率的编号。譬如,依照200KHZ (千赫兹)的频率间隔从890MHz (兆
赫兹)、890.2MHz、890.4MHz、890.6MHz、890.8MHz、......、915MHz 分为 125 个无线频率段,
并对每个频段进行编号,从1、2、3、4……125;这些对固定频率的编号即所述的频点。在GSM网络中,通常用频点取代频率来指定信号收发机的发射频率。如:指定一个信令链路的频点为3,就是说该信令链路将接受频率为890.4MHz的上行信号并以935.4MHz的频率发射信号。参看图1,是一种采集GSM网络信令数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信令采集设备106分别对基站收发台101与基站控制器102之间的ABIS接口、基站控制器102与移动交换中心103之间的A接口、移动交换中心103与移动交换中心104之间的E接口、移动交换中心104与归属位置寄存器105之间的C接口的数据进行采集,并筛选出信令数据,转发至信令处理中心107进行分析处理。具体地,可以在ABIS接口设置第一个信令频点,在A接口设置第二个信令频点,在E接口设置第三个信令频点,如此类推。信令采集设备106通过对各个接口的信令频点所发出的信令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相应的信令链路,以实现对各个信令频点的信令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信令处理中心107根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对GSM网络进行优化工作,如:覆盖优化、邻区列表优化、切换性能优化、接入性优化、呼叫保持性能优化、系统容量优化、频率干扰优化、业务质量优化等。其中,ABIS接口速率为16kbps (Kilobits Per Second,千位每秒),信号方式米用开放互连结构;A接口是GSM网络交换子系统与基站子系统之间的标准接口 ;C接口为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Register,简称HLR)之间的接口 ;E接口为两个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相关信令采集设备对GSM中的各个网络接口或信令频点进行信令采集时,在实施前期,需要对每个信令频点进行参数录入,如设置每个信令频点的一条或多条信令链路的带宽、信令数据在复用数据码流中所处在的时隙位置等,即当GSM在新增信令链路时,需要通过人工的参数设置。进一步地,在对信令数据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当GSM网络删减信令链路或者信令链路的传输速率发生改变时,现有技术未能及时检测该变化。用户需要在后期维护过程中,通过对相关的信令链路进行检测才能获知其工作状态。因此,现有的信令采集技术方案容易导致信令数据丢失,并占用GSM网络大量的信令链路资源,从而影响通过信令分析所得出的GSM网络运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随着GSM网络不断扩大,信令链路数量爆发式增长,网络设备工作参数切换频繁,现有的技术方案过分依赖人为对网络设备进行软件配置,难以保证GSM网络设备7X 24小时全天候正常工作,将在对信令数据采集时引发错误数据的产生,从而影响对GSM运行状态的分析与判断,并产生了大量的不必要的网络维护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实时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令链路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并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以实现对信令链路的智能控制,并提高信令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包括:
信令接入单元接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差分信号,并对所述差分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信令数据;
所述信令接入单元将所述数据帧发送给信令采集单元;
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数据帧进行链路划分,获得至少一条数据链路;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检测所述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
若所述数据链路为信令链路,则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
若所述数据链路不是信令链路,则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拆除所述数据链路的连接,并对所述数据帧重新进行链路划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在接入GSM网络差分信号,通过链路配置单元向信令采集单元发送控制信号进行链路划分,自动规划数据链路;所述链路配置单元通过检测该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来确定下一步操作:若是,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若否,则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拆除所述数据链路的连接,并对所述数据帧重新进行链路划分。进一步地,链路配置单元对已成功建立连接的信令链路进行实时监测,当发现当前信令链路发生改变时,删除该信令链路,并重新进行链路划分,实现对信令链路的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降低GSM网络运行的人为控制,减少对信令链路的设置和维护,以及提高对信令数据的采集效率和正确性。


图1是一种采集GSM网络信令数据的应用场景示意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信令采集的示意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链路配置单元检测所述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的一种可实现方法流程 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信令采集的示意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进行链路划分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步骤流程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信令接入单元接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差分信号,并对所述差分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信令数据。具体实施时,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中的信令数据的在传输过程中采用差分传输技术。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在这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且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反,而在这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数据帧,是指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通常包括帧头、数据部分、帧尾三部分,而帧头和帧尾通常包含有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信令数据;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 (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数据包。但不同的数据帧其具体格式也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的GSM网络运行监控系统中,通常需要采集数据帧中的信令数据,以提交给后台信令处理中心进行关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来对GSM进行合理的网络优化、用户行为分析等工作。参看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信令采集的示意图。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信令接入单元10包括信令接口 101、成帧器102 ;则,
所述信令接入单元10接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差分信号,并对所述差分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数据帧,包括:
所述信令接口 101接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差分信号传送给所述成巾贞器102。所述成帧器102对所述差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数字信号,并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数据帧,包括:按照El标准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获得含有32个时隙的El数据帧;或者,按照Tl标准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获得含有24个时隙的Tl数据帧。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 Modulation, PCM)就是把一个时间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中传输。简单而言,脉冲编码调制就是对模拟信号先抽样,再对采样值幅度量化,编码的过程。PCM有两个标准(表现形式),即El 和 Tl。其中,欧洲的脉冲编码调制的一次群简称El标准,其速率是2.048Mb/s (兆比特每秒)。El数据帧是指El标准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微秒),共划分为32个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TSCTTS31。其中时隙TSO用作帧同步标志,剩下TSf TS31共31个时隙可以用作对信令数据的传输。每个时隙传送Sbit (比特),因此一个El数据帧共有256bit。每秒传送8000个帧,因此El标准的数据传输速率就是2.048Mb/s,其每个时隙的速率为64kb/s。Tl标准是在北美使用的脉冲编码调制方式,速率为1.544Mbit/s。。Tl标准的数据帧共有24个时隙。其中每个时隙用7bit编码,然后再加上Ibit信令码元,因此一个时隙占用8bit。帧同步码是在24个时隙的编码之后加上lbit,这样每帧共有193bit。因此,Tl标准的数据帧包括23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其中B信道也被称为载体信道,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用于传输语音或数据信息;D信道在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本速率接口中向用户提供的速率为16kb/s或64kb/s,B信道在基群速率接口中向用户提供的速率为64kb/s,D信道主要用于传递信令数据。目前,我国各个应用场合采用的大多是欧洲的El标准。Tl标准通常用于需要在远程站点间进高带宽高速率传输的大型组织,其具有高质量的通话和数据传送界面。进一步地,所述信令接口 101为安装有相应驱动程序的电口或光口。电口是指处理电信号的接口,主要指铜缆,包括普通的双绞线网口和射频同轴电缆接口。电口最远的距离为100米,其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0 Mb/s或者100 Mb/s,部分电口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0 Mb/s。电信号米用差分传输技术进行传输时产生的即差分信号。光口是指线缆上传输的为光信号的接口,即光纤接口,是指用来连接光纤线缆的物理接口。其利用了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而发生了全反射的原理进行信号传输。具体实施时,光口接入的光信号必须经过“光-电”转换处理,以获得电信号(即差分信号)才能做进一步的处理。光口广泛应用于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中,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步骤S202:所述信令接入单元10将所述数据帧发送给信令采集单元20。在本实施例中,信令接入单元10接入GSM的差分信号,并对该差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等处理后,将从GSM网络层传下来得数据封装成数据帧,然后将其发送到数据链路层上的信令采集单元20中去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GSM的各个网络接口或频点上接入的差分信号包含有多种数据信息,如语音通话数据、信令数据等,本发明只针对GSM网络中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步骤S203: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数据帧进行链路划分,获得至少一条数据链路。在本实施例中,信令采集单元20接收到信令接入单元10所发送的数据帧后,链路配置单元30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信令采集单元2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数据帧进行链路划分。具体实施时,由于对GSM系统中所接入差分信号进行处理后所获得的数据帧的传输速率为64kbps,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可以通过配置所述各个数据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各个时隙的数据通道,来进行链路划分。比如,若链路配置单元30配置当前数据帧的数据链路的传输速率为64kbps,则链路配置单元30将数据帧中的每个时隙一一对应分配给一个数据通道,并将所述数据通道设置为数据链路,因此将获得多条数据链路;若链路配置单元30配置当前数据帧的数据链路的传输速率为31 X 64kbps,则对于El数据帧,链路配置单元30将会把时隙f时隙31 (时隙O为帧同步信号)共31个时隙的数据分配给一个数据通道,并将该数据通道设置为一条数据链路,因此获得一条数据链路。步骤S204: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检测所述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具体地,通过步骤S203的链路划分后,链路配置单元30通过判断该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若所述数据链路为信令链路,则执行步骤S205,若所述数据链路不是信令链路,则执行步骤S206。步骤S205: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步骤S206: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拆除所述数据链路的连接,并对所述数据帧重新进行链路划分。参看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链路配置单元检测所述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的一种可实现方法流程图。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检测所述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采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对所述数据链路上的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数据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链路层协议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或七号信令系统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简称HDLC),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着重于对分段成物理块或包的数据的逻辑传输,数据由起始标志引导并由终止标志结束,也称为HDLC帧。具体地,每个帧前、后均有一标志码“01111110 ”用作帧的起始标志、终止标志以及帧同步标志。标志码“01111110”不允许在帧的内部出现,以免引起歧义。在发送端,监视除标志码以外的所有字段,当发现有连续5个比特“I”出现时,便在其后添插一个比特“0”,然后继续发后继的比特流;在接收端,同样监视除起始标志码以外的所有字段:当连续发现5个比特“I”出现后,若其后一个比特“O”则自动删除它,以恢复原来的比特流。所有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均采用统一的帧格式,不论是数据还是单独的控制信息均以帧为单位传送。因此,信令采集单元20采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对时隙信号进行解码时,需要对数据帧中的比特流进行监测,当连续发现5个比特“I”出现后,若其后一个比特“O”则自动删除它,以获得所述数据帧中的信令数据。七号信令系统(SignalingSystem 7,简称 SS7)由 ITU-T (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Telecommunication,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所开发的,其定义的一组电信协议简称为SS7信令协议栈,主要用于提供局间信令数据。SS7信令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所对应的信令传送部分第一层(Message Transfer Part I,简称MTPl )、数据链路层所对应的信令传送部分第二层(Message Transfer Part 2,简称MTP2)、网络层所对应的信令传送部分第三层(Message Transfer Part 3,简称MTP3),以及应用层上的各种数据库事务处理、呼叫建立和释放等信令传送协议。SS7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MTP2主要在两个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通信,其解码产生的正常消息格式主要分为三种:消息信令单元(Message Signaling Unit,简称MSU)、填充信令单元(Fill InSignaling Unit,简称 FISU)、链路状态信令单兀(Link Status Signaling Unit,简称LSSU)ο步骤S402: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统计在时间T秒内的解码数据包总量M和异常数据包总量N,获得比值P =Ν/Μ,其中,Τ>0,Μ>0,N彡O。所述异常数据包为采用所述数据链路层协议进行解码时出现误码的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链路配置单元30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采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对所述数据链路上的数据进行解码时,若所述数据链路上的数据包为信令数据,则获得解码数据包将是正确的数据包;若所述数据链路上的数据包为非信令数据,则所获得的解码数据包将为误码,即异常解码数据包。具体地,链路配置单元30在检测解码数据包是否为异常解码数据包时,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条件进行判断:
(一)该数据链路上的数据开始标识和结束标识是否为标记字节“0χ7Ε”;
(二)该数据链路上的数据经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al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后是否正确。若该数据链路上的数据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该数据链路上的数据为信令数据,即采用数据链路层协议进行解码所得到的解码数据包为正确包;反之,则所获得的解码数据包为异常包。以采用SS7的数据链路层协议MPT2对某条数据链路上的数据进行解码为例,若该数据链路上的数据为信令数据,则信令采集单元20将会产生MSU、FISU或LSSU等正常消息单元数据包;若该数据链路上的数据为非信令数据,则信令采集单元20将获得各种异常解码数据包。如,当一条数据链路上的数据开始标识为“0x7E”、结束标记字节为“0x7F”时,则其为网络设备不能正常完成信令数据发送而触发的一个异常中断,该类型产生异常中断的数据包为其中一种异常解码数据包;按照ITU-T的Q.921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0rganized)IS0 3309-1984标准对该数据链路上的数据计算出CRC值,当计算得到的CRC值与数据原有CRC值不一致时,则该解码得到的解码数据包也为异常解码数据包。步骤S403: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检测所述比值P的大小,并将所述比值P与参考值P。进行比较。具体实施时,参考值P。的取值为10%。当所述比值P ( 10%时,执行步骤S404 ;当所述比值P > 10%时,执行步骤S405。步骤S404: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判定所述数据链路为信令链路。步骤S405: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判定所述数据链路不是信令链路。具体实施时,由于GSM网络中某个数据链路的数据量并不是均衡的,因此为了提高链路自动检测的准确性,可通过统计该数据链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收到的正确信令包与错误信令包的数量来判断该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链路配置单元30统计在时间为T秒(Τ=Τ2_Τ1,Τ1为链路检测起始时间,Τ2为链路检测结束时间)内某一数据链路上的数据,在采用数据链路层协议解码后所获得的解码数据包总量M和异常数据包总量N。其中,M=Mt2-Mti ;Ν=ΝΤ2-Ντ1,异常数据包总量N与解码数据包总量M的比值Ρ=Ν/Μ。具体实施时,参数P和参数T的取值会直接影响到链路检测的精确性和效率:如果P值过小,数据链路会存在漏检测的风险;如果T值过大,每条链路检测的时间过长,数据链路检测的效率会降低。具体地,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链路配置单元30控制所述比值P小于10%,所述时间T设置为3秒。需要说明的是,参数P的取值范围和参数T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能对GSM中接入的El数据帧或Tl数据帧上承载的信令数据进行自动检测,并通过链路配置单元控制信令采集单元配置数据链路,并当发现信令链路后自动开启采集功能,减少人为配置的工作量,实现对信令链路的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降低GSM网络运行的人为控制,减少对信令链路的设置和维护,以及提高对信令数据的采集效率和正确性。参看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各个单元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信令采集的示意图。进一步地,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信令采集单元20包括时隙交换器201,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预设有链路传输速率配置表;则,
在所述步骤S203中,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可通过对该链路传输数据配置表进行查询,控制信令采集单元20中的时隙交换器201根据所获得的链路传输速率进行链路划分。参看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进行链路划分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地,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对所述数据帧进行链路划分,获得至少一条数据链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查询所述链路传输速率配置表,获得一个链路传输速率。步骤S602: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通过向所述时隙交换器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时隙交换器发送所述链路传输速率。步骤S603:所述时隙交换器根据所述链路传输速率,对所述数据帧的时隙进行配置,将所述数据帧的各个时隙对应分配给一条或多条数据链路。优选地,所述链路传输速率为128千比特每秒;则,所述步骤S603具体为:
所述时隙交换器对所述数据帧中相邻的每两个时隙分配给一个数据通道,每个所述数据通道设置为一条数据链路。若所述数据帧为El数据帧,所述时隙交换器获得31条数据链路;若所述数据帧为Tl数据帧,所述时隙交换器获得23条数据链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时隙交换器201可根据所述链路传输速率,将相应的数据帧时隙分配至一个数据通道。由于El或Tl数据帧的各个时隙的基本速率为V0=64kbps,当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给时隙交换器201配置一个传输速率Vl时,可计算得到速率比值R=Vl/V0,则可将所述数据帧上的每R个相邻的时隙进行绑定,分别分配至一个数据通道,每个数据通道划分为一条数据链路。例如,当Vl=3X64kbps时,将数据帧中的每3个时隙划分为一条数据链路;当Vl=16kbps时,将数据帧中的每1/4个时隙划分为一条数据链路。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还包括数据解码器202。则所述步骤S401具体为:
所述时隙交换器201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将与每一条所述数据链路对应的时隙传送给所述数据解码器202。所述数据解码器202采用所述数据链路层协议对所述数据链路上的时隙进行解码,获得所述解码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链路层协议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或七号信令系统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具体实施时,由于成功建立的信令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会因数据量大小而发生改变,或某一信令链路不再进行信令数据传输,因此,需要对信令链路进行实时监测。参看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对所建立的信令链路进行实时监测。·在所述步骤S205之后,即,在所述的若所述数据链路为信令链路,则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7: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向所述信令链路发送状态查询指令,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所述比值P =N/M执行实时监测。步骤S208: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将所述比值P与参考值10%进行比较。当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监测到所述比值P ^ 10%时,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即保持执行步骤S205。当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监测到所述比值P > 10%时,则执行步骤S209。步骤S209:所述链路配置单元30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20拆除所述信令链路的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除了实现对信令链路的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降低GSM网络运行的人为控制,减少对信令链路的设置和维护,以及提高对信令数据的采集效率和正确率之外,还进一步实现对已建立的信令链路的实时监测。当发现GSM网络中已建立的数据链路没有信令数据时,删除该信令链路,并对删除的信令链路进行记录,释放信令采集资源,可提高对采集的信令数据的完整性。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令接入单元接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差分信号,并对所述差分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信令数据; 所述信令接入单元将所述数据帧发送给信令采集单元; 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数据帧进行链路划分,获得至少一条数据链路;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检测所述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 若所述数据链路为信令链路,则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 若所述数据链路不是信令链路,则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拆除所述数据链路的连接,并对所述数据帧重新进行链路划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检测所述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具体包括: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采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对所述数据链路上的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 数据包;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统计在时间T秒内的解码数据包总量M和异常数据包总量N,获得比值P =N/M,其中,T > O,M > O,N > O ;所述异常数据包为采用所述数据链路层协议进行解码时出现误码的数据包; 当所述比值PS 10%时,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判定所述数据链路为信令链路;当所述比值P > 10%时,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判定所述数据链路不是信令链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接入单元包括信令接口、成帧器;则, 所述信令接入单元接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差分信号,并对所述差分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数据帧,包括: 所述信令接口接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差分信号传送给所述成帧器; 所述成帧器对所述差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数字信号,并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数据帧,包括:按照El标准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获得含有32个时隙的El数据帧;或者,按照Tl标准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获得含有24个时隙的Tl数据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接口为安装有相应驱动程序的电口或光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信令采集单元包括时隙交换器,所述链路配置单元预设有链路传输速率配置表;则,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数据帧进行链路划分,获得至少一条数据链路,具体包括: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查询所述链路传输速率配置表,获得一个链路传输速率;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通过向所述时隙交换器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时隙交换器发送所述链路传输速率; 所述时隙交换器根据所述链路传输速率,对所述数据帧的时隙进行配置,将所述数据帧的各个时隙对应分配给一条或多条数据链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传输速率为128千比特每秒;则, 所述时隙交换器根据所述链路传输速率,对所述数据帧的时隙进行配置,将所述数据帧的各个时隙对应分配给一条或多条数据链路,具体为: 所述时隙交换器对所述数据帧中相邻的每两个时隙分配给一个数据通道,每个所述数据通道设置为一条数据链路; 若所述数据帧为El数据帧,所述时隙交换器获得31条数据链路;若所述数据帧为Tl数据帧,所述时隙交换器获得23条数据链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采集单元还包括数据解码器;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采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对所述数据链路上的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数据包,具体为: 所述时隙交换器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将与每一条所述数据链路对应的时隙传送给所述数据解码器; 所述数据解码器采用所述数据链路层协议对所述数据链路上的时隙进行解码,获得所述解码数据包。
8.如权利要求Γ7任一项所述 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链路层协议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或七号信令系统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若所述数据链路为信令链路,则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链路配置单元向所述信令链路发送状态查询指令,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所述比值P =N/M执行实时监测; 当所述链路配置单元监测到所述比值P < 10%时,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 当所述链路配置单元监测到所述比值P > 10%时,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拆除所述信令链路的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令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信令接入单元接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差分信号,并对所述差分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数据帧;链路配置单元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数据帧进行链路划分,获得至少一条数据链路;所述链路配置单元检测所述数据链路是否为信令链路;若所述数据链路为信令链路,则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对所述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数据进行采集;若所述数据链路不是信令链路,则控制所述信令采集单元拆除所述数据链路的连接,并对所述数据帧重新进行链路划分,实现对信令链路的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降低GSM网络运行的人为控制,减少对信令链路的设置和维护,以及提高对信令数据的采集效率和正确率。
文档编号H04W24/00GK103209423SQ2013101548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邓颖媚 申请人:广州展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