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手机和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800001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基于移动手机和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和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通过使用一套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在现有手机与手机之间,以及现有手机与其周围的物之间,实现了一种可不依赖移动基站或其它无线网络的低功耗无线通信,使得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对附近其它手机用户的射频识别和通信,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范围内,简单快捷地找到具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本发明还通过移动手机向后台管理计算机直接上传固定位置标签ID的方式,来直接获取后台管理计算机向移动手机用户直接推送的用户所需的位置相关的实时服务信息。从而仅仅利用每个人都有的移动手机,而不是依赖需要巨额建设费用和网络及电源连接的公共显示服务设备,便可轻而易举地获取各种位置信息服务,从而大大降低了城市智能化及公共安全网络建设的成本。
【专利说明】基于移动手机和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和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移动手机间不依赖移动基站的低功耗远距离通信,远距离射频识别技 术,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物联网的与具体位置相关的信息查询服务。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手机已经从一般的通信手机,发展到具有更强计算机功能的智能手机,以 及可通过多种无线方式连结进入互联网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然而,它却缺少一个十分关键 的功能一远距离射频识别和不依赖移动基站或其他无线网络的无线通信能力。这主要是 指手机对它周围其它预先不知号码的手机,不认识的人或物进行射频身份识别和与之进行 通信,包括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例如几秒钟内),完成对其周围大量的手机的快速筛选,以 及通过对位置标签的识别来确定自身位置,以及获取与该位置相关的信息的能力。
[000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对位置标签的识别来确定自身位置"的概 念,是一种简单的"就在位置标签附近"的非常直观的概念。与使用GPS定位的位置概念有 所区别。GPS定位是手机中的GPS接收终端,根据所接收到的多个定位卫星信号进行计算得 到的一个在电子地图上的X,Y,Z坐标,而不是大家非常习惯的一个具体地标名称附近的概 念(Cell-ID标杆定位)。另外,智能手机进行GPS定位时,除了手机必须位于室外,且要求 具有良好卫星信号环境外,还会涉及定位精度和定位过程所需时间等问题。
[0004] 由于现有手机缺少远距离射频识别的功能,因而,尽管我们可以像一般计算机联 网一样,利用现有手机在网上查询到各种各样与"关键字"相关的大量资料,但我们不得不 花大量的时间对资料进行筛选,而且得到的往往是一些简单且非实时的信息;当然,我们也 可以利用现有手机的GPS功能,在室外搜寻到手机用户所在位置周围一定范围内的一些相 关信息。然而,由于这种搜寻是以计算得到的带有随机性(手机用户所处位置的随机性)的 X,Y坐标位置为中心,而不是以简单明了的具体地标点为中心来搜寻的。因而,这种搜寻结 果所得到的信息,必须由某个专门从事地理位置信息服务的公司,通过互联网或其它公网 来提供。而附近的商家或相关单位更希望手机用户,当然也就无法围绕一个不确定的Χ,Υ 坐标点,来提供与自己有关的更加详细和实时的信息。因而通过GPS定位查询由专门地理 位置信息服务公司提供的信息,同样也只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信息,往往不具有实时性和 实用性。另外,虽然手机用户也能通过GIS服务公司,获取一些与某个具体地标位置点相关 的信息,然而,除了这些地标位置点的数量非常有限,提供的信息同样存在实时性和实用性 的问题外,手机用户还首先需要弄清楚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
[0005] 当用户"随意地"来到某个地点时,他最关心的是当时当地与他最直接相关的实时 信息。下面便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当我们来到一个公交车站时,我们急于知道的是,"有没有车可以去我想去的地 方?","我所等待的那路车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到站? ","我应该在哪里中转才能到达我的 目的地?",有时还包括"车站附近哪里有卫生间?"等信息。尽管在一些城市的中心区,政 府花费了大量资金在部分公交站上建立了 GPS信息显示栏,可提供部分相关信息,然而在 我国城乡的绝大多数车站,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GPS车站所能提供的信息也非常有 限,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不用说外国游客的需要了。
[0006] 2,当我们来到一个大的商品市场或停车场时,我们往往无法弄清楚我们自己所在 的具体位置,和我们应该前往的方向,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或停车的位置。而我们手中的手 机却无能为力。
[0007] 3,在越来越个性化和国际化的旅游行业中,当旅游者来到他感兴趣的旅游点,各 种展览会中的某个具体展台,或者寻找他所在位置附近的洗手间,餐馆,车站等公共服务设 施时,他希望能够简单快捷地得到与该景点,展台或他所在位置周围相关的信息。而现有一 般的做法则是采用显示牌文字显示,专门的人工或导游进行讲解的方式,而无法利用手中 的手机方便快捷地获得他所需要的更加详细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例如外宾的语言选择)。
[0008] 4,当我们来到高速公路或停车场的收费站时,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我们的手机实现 不停车自动缴费,然而由于我们的手机无法被收费站自动准确地识别,因而也就无法实现 自动捆绑缴费。
[0009] 5,当我们临时置身于某个具体场景时(某个聚会,社交或公共场合),我们希望能 从我们周围众多不认识的人中,发现与我们一样正在寻找有共同兴趣朋友的人,(例如有意 结伴前往某个特定旅游点,有意参加某项集体娱乐活动的人,或正在寻找恋爱对象的异性 等),并通过相关信息简单快捷的查询与条件匹配,面对面交流,最后找到相互满意的对象。 但由于现有手机缺乏远距离射频识别,和对周围大量手机用户进行快速筛选的能力,因而 无法给我们提供任何帮助,至多也只能在某一个大的范围内(例如同一个移动基站范围), 或某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体内,为我们提供一些见不到摸不着的信息。
[0010] 综上所述,人们无法随意地在需要的时间,地点或社交场合,简单快捷地利用自己的手 机,来弄清楚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特别是在室内),获取他最关心的周围的人或物,以及各 种公共服务设施的信息等,或从它周围的人群中,找到与他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其原 因就是因为现有手机,缺乏远距离射频识别的能力,以及对周围大量识别目标进行快速筛 选,和与之进行不依赖移动基站或其它无线网络的低功耗无线通信能力。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手机的这种缺陷,通过使用一套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在现 有手机与手机之间,以及现有手机与其周围的物之间,实现了一种可不依赖移动基站或其 它无线网络的低功耗无线通信,从而可为手机用户提供包括上述情景在内的各种物联服 务。(附图1) 这里的所说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是指有源电子标签系统,也可以是无源电子 标签系统。
[0012] 我们这里主要通过有源电子标签系统来加以说明。这种低功耗有源电子标签系统 是指由同一种低功耗无线收发机芯片制成的,彼此间可以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构成,我们 今后称这种低功耗无线通信单元为物联单元。物联单元可以安装在任何需要的位置,包括 集成在移动手机之中。将物联单元集成在手机中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嵌入手机中与 现有手机控制系统连接,使用USB接口插件连接,以及利用蓝牙-物联单元转换器通过手机 蓝牙通信系统与手机控制系统进行无线连接等。这种集成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通过 手机的操作系统对物联单元进行控制。这种集成了物联单元的手机称为物联网手机。(附 图 1- 4) 当物联单元采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的低占空比工作方式时,它就是物联 标签。我们将安装在固定位置的物联标签称为位置标签;集成在手机中,以标签工作方式工 作的物联单元,以及与手机捆绑使用的物联标签,则都是移动标签。当物联单元在一段时间 内采用连续不间断的工作方式,(连续在一段大于标签的睡眠苏醒周期的时间内处于不间 断发射性信号,或等待接收信号的状态)以抓住物联标签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监听,发 射或两者组合)的机会与之建立通信联系的工作方式时,此时的物联单元就是物联读写器。 物联读写器既可以安装在固定位置,也可以是移动的。当集成在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在一段 时间内采用物联读写器的工作方式时,此时它就是一个移动物联读写器。
[0013] 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既可以采用标签的工作方式(作为移动标签),也可以至 少在一段时间内采用连续工作的方式(作为移动物联读写器)。物联网手机往往通过按键的 方式,将手机中物联单元,从标签的工作方式临时转换为读写器的工作方式。物联读写器一 般都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与后台管理计算机系统连接,而标签则不是。(图5和6) 由于要将已有的手机改造为一个物联网手机非常困难,我们则可以使用插件(例如USB 插件),或蓝牙转换器附件的方式,将现有的手机改变为一个物联网手机。在某些情况下,我 们还可将一个物联标签与一个一般手机捆绑使用,此时这个物联标签与捆绑手机之间,除 了两者的身份ID相互捆绑在一起(一一对应)外,两者之间并无任何物理连接。此时,当物 联读写器读到物联标签的身份号时,也就等同于读到了手机的身份号。(图1,图4) 作为标签的物联单元当其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时,其工作方式包括监听一瞬 间,或先发射请求通信的短暂信号再监听一瞬间的方式。此时,而作为读写器的一方,将首 先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间断地向标签发射唤醒指令信号,抓住处于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 听信号的一瞬间,或连续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监听接收信号的状态,抓住标签周期性睡眠苏 醒后瞬间发射的请求通信的信号,再与之建立起通信联系的方式。(图,5和6) 为了节省耗电,提高工作可靠性以及加快双方的通信过程,物联标签在睡眠苏醒后工 作的瞬间,可采用先只花非常有限的时间,对所监听信号的射频特征与双方通信所需信号 的射频特征进行比对,只有在射频信号特征相符合时,物联标签才会延长接收时间,接收一 个完整的指令信号,否则将立即回到周期性睡眠的状态。当然标签和读写器之间还可采用 其他的通信方法。(附图7) 其次,系统中与手机捆绑使用物联标签,以及安装在固定位置的物联标签和物联读写 器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固定不变的,但物联网手机(实际上是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则可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当它主动发起识别通信时,它必须在一段短的时间内 扮演读写器的角色(连续发射或监听);而当他作为被识别对象时,扮演的是标签的角色,它 将维持其原有的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的状态(监听,发射或发射后监听);物联网 手机在与其它物联网手机进行这种通信时,谁先发起通信(通过手机按键启动),谁就扮演 读写器的角色。(图5和6) 如果物联网手机有可能成为被识别的物联标签的一方,则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 平常至少必须处于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状态;如果物联网手机只被用 于移动物联读写器,则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平常可以处于关机状态,只有在主动发起 通信时通过按键来启动读写器的工作。
[0014] 本发明通过将被识别一方(标签)的ID,连同识别一方(读写器)的ID,通过连接识 别一方(读写器)的无线网络,发送到后台管理计算机。后台管理计算机将根据这两个关联 ID,将关联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手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物联网手机都 是主动发起识别的一方,但在有的情况下,安装在固定位置的物联读写器是发起主动识别 的一方,而物联网手机或与手机捆绑使用的物联标签则是被识别的一方。(图8) 利用不依赖基站的射频识别和低功耗无线通信的功能,手机用户就可随时随地,简单 快捷地获取他最关心的周围人和物的相关信息以及服务信息(例如,在前述"【背景技术】"1, 2和3中所表述的信息),简单方便地就近寻找与他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各种朋友(前述"背 景技术"5中所表述的需求);不停车收费站就可以通过对驾驶员手机的识别,实现对过往车 辆的不停车收费(前述"【背景技术】" 4中所表述的功能需求) 系统构成: 整个系统可包括: 1. 移动手机, 2. 物联单元 3. 通过无线网络与手机或物联单元连接的后台管理计算机,相关管理软件,以及与固 定位置物联单元ID关联的信息数据库; 其中: 移动手机以集成或手机附件的方式与一个物联单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连接,或 与一个物联单元的身份编号捆绑在一起使用; 物联单元则是由低功耗无线收发机芯片制成的,相互间可实现不依赖移动基站或其他 无线网络的无线通信。
[0015] 按工作方式划分:物联单元可分为物联标签和物联读写器两种。物联标签采用周 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的低占空比工作方式;而物联读写器则必须在一段时间内采用 连续不间断的工作方式,以便抓住物联标签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的瞬间与之建立起通信 联系,而且,物联读写器必须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后台管理计算机连接。以集成或手机 附件方式与移动手机连接的物联单元可以以标签的方式工作,也可以以读写器的方式工作 或者处于关机状态; 按安装位置划分:物联单元可分为固定位置物联单元和移动物联单元;这里的固定位 置主要是指旅游景区中某个具体景点或交通要道位置点,展馆中的具体展台,公交车站,商 店或餐馆等具体位置,甚至餐厅中的具体餐桌等。每一个固定物联单元的身份ID,都与后 台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具体数据信息相对应。在某些具体应用中,固定物联单元的ID可能 就对应于某一个网站的一个具体网页。这些数据信息由与这个固定物联单元相关的公交公 司,餐馆,商店等相关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并进行实时更新,也可以由这些单位委托专门的公 司进行管理。
[0016] 固定物联单元包括安装在固定位置的物联标签(又叫位置标签)和固定物联读写 器两种;当物联网手机主动发起对固定物联单元的识别时,固定物联单元就是位置标签(图 2);而当固定位置的相关管理单位需要主动发起对移动手机的识别时,固定物联单元就是 物联读写器(图3,图4),例如利用手机号码捆绑的不停车收费管理。
[0017] 移动物联单元主要是指集成在手机中物联单元,或与手机ID捆绑使用的物联单 J Li 〇
[0018] 一个固定物联单元与一个移动物联单元之间通信所得到的双方ID,将被双方通信 中作为读写器的一方,通过与之连接的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上传至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 将与固定物联单元ID对应的后台相关信息通过与手机连接的无线网络,推送给移动手机, 供用户查询,或实现不停车捆绑收费管理等。(图8)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 :基于移动手机和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 图2 :利用位置标签的移动手机信息查询系统 图3 :利用固定位置读写器的移动手机信息查询系统 图4 :利用捆绑物联标签方式的移动手机信息查询系统 图5 :对应于苏醒后监听信号的物联标签-物联网手机的工作方式 图6 :对应于苏醒后发射信号的物联标签-物联网手机的工作方式 图7 :物联标签苏醒后瞬间采用DNA信号检测的工作方式 图8 :系统中信号传输的基本流程 图9 :使用不同信道区分不同信息类别位置标签 图10 :利用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广播,接收和反馈交友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我们首先需要在公交车站,旅游景点,展馆中的具体展台,商店和餐馆等具体位置,安 装一个或几个位置标签,并将后台有关的围绕这个车站的几种不同相关信息,分别与这一 个或几个位置标签的ID相对应。例如公交车站关于公交车服务的相关信息,车站附近公共 服务设施的信息,或餐饮服务的信息等。当这几种不同的信息分别按照信息的类别,与这几 个位置标签相对应时。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它们将按照信息的类别,分别在划分给这些不同 类别的信道上工作。即在周期性睡眠苏醒的瞬间,在所分配的不同信道上监听或发射信号。 而当物联网手机用户来到公交车站,旅游景点,展馆中的具体展台位置,具体商店和餐馆等 时,他可以通过按压物联网手机上获取他需要的信息类别的按键(例如交通信息按键)的方 式,使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在分配给这类信息的信道上,按照读写器的方式工作。与 对应的位置标签进行通信。这里将信息分类,并使用不同的无线信道将它们分开的目的,是 希望手机用户可以更加直接快捷的获取他最关心的信息,而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再进行查 询筛选,当然也可只使用一个位置标签来对应所有这些信息。(图9) 当手机用户按压手机上的信息获取键时,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从低功耗的物联标 签状态,短时间内(例如连续2秒钟)改变为物联读写器的状态。例如连续不间断地向位置 标签发射获取标签ID的指令信号2秒钟,而位置标签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的瞬 间,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并在延时2秒后向物联网手机返还自身ID信息。物联网手机收到 位置标签ID后,将连同自身的手机号,通过移动网络发给后台信息管理系统;而后台信息 管理系统立即根据接收到的手机号码或手机中的物联单元身份号,将与这个位置标签编号 对应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包括移动基站或移动互联网)推送给物联网手机供用户选择 查询。而物联网手机用户,立即就可获得自己最急需的实时具体的信息,包括以视频,语音 广播,不同语言等更加个性化和更加轻松的方式提供。
[0019] 对于上述不停车收费的应用(前述"【背景技术】"4中所表述的场景),情况则比较简 单,在每个收费站点安装一个物联标签读写器即可,驾驶员开车进入或离开高速公路或停 车场时,安装在收费站的物联标签读写器,将对驾驶员携带的物联网手机。或与手机捆绑的 物联标签进行自动识别,并在手机或物联标签中记录下进出站点的编号,并通过物联网手 机对车辆进行收费。当高速公路收费涉及多义性路径识别的矛盾时(即从同一个出发点有 多条路径可到达同一目的地),我们可在车辆实际行驶可能经过的每一个路段上,安装一个 物联标签读写器(路段标识机),当车辆经过时,路段标识机都会在物联网手机或与手机捆 绑的物联标签中写入该路段的编号信息,车辆在整个高速公路上实际行经的每个路段标号 信息,将会在车辆离开高速公路时被出口收费站的物联读写器读出,高速公路管理当局将 会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路线,通过用户手机对车辆实现自动收费。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不停 车收费,而且还可以避免因为交换车牌逃费和路网多义性带来的损失和矛盾。(图3和图4) 对于有交友要求的物联网手机用户(例如求偶者),他可以利用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 元,通过手机上的"征友按键"(将手机中的物联单元从标签状态临时变为读写器的工作状 态),向具有相同"基本兴趣"的手机用户群,连续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1- 2秒),不间断地 重复广播发送自己征友信息。这里的征友信息的发布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广播唤醒 信号,将所有接收信号的物联单元都唤醒后,再广播征友的较为详细的信息;另一种则是一 步到位,直接广播自己征友的较为详细的信息(例如,年龄,职业,收入,身高,兴趣等,必要 时包括自己对对方的要求等信息),以及信息回复地址,或其它联系方式。(需要说明的是: 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的发射功率可调,取决于物联网手机用户希望在多大的范围内搜 寻兴趣相同的朋友,以及周围的环境条件等,一般而言信号覆盖范围在室外可从几米到几 百米,室内往往限于用户所处的的房间或大厅。因而,物联网手机交友的对象,基本上是在 手机用户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范围内)。发送完后,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将在预先规定 的,与发射信道相同或不同的工作交流信道上等待接收回复信息。具体等待时间长短视具 体情况而定。等待时间结束后或与交友对象交流完后,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将自动转 回到原有监听信道上,进入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瞬间的低功耗待机状态(睡眠苏 醒周期一般可定为0.5秒)。(图10 ) 这里物联标签和物联读写器之间,更多地是采用了新一代有源电子标签"DNA"检测的 唤醒方式。即标签周期性睡眠苏醒的瞬间,通过首先检测接收到信号的射频特征的方式,来 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接收一个完正指令信号,还是立即进入低功耗的睡眠状态的工作方式。 (图7)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兴趣交友的物联网手机用户可能希望有多个不同兴趣的朋友, 例如"钓友","球友","书法","麻友","舞友"等。而每一个"基本兴趣"类别都将是一个兴 趣群组的代码。物联网手机用户需要预先在手机的基本兴趣类别栏中,输入并储存一个或 几个"基本兴趣"类别。
[0020] 收到以上征友广播信息的物联网手机,将根据用户预先储存的基本兴趣类别,自 动屏蔽或接收这个征友信息。如果基本兴趣类别符合,物联网手机将提醒手机用户,"接收 到了一条某类基本兴趣的征友信息,请你审阅!"。手机用户将根据自己择友条件,对该信息 进行筛选,如果符合筛选条件,手机用户将在前述预先指定的工作交流信道上,给予征友方 相应的回复。回复时,为了避免信号碰撞,一般米用延时后监听,然后再发射的方式(CSMA)。 回复信息包括自身的相关条件和某种具体通信方式(QQ号,电子邮件,或手机号码等)。并 在交流结束后回到原有的低功耗监听信道上,进入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瞬间的状 态。
[0021] 主动征友的一方接收到另一方的回复信息后,将根据对方提供信息和联系方式, 决定是否要与对方进一步交流或直接见面交谈。
[0022]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满足自己的择友基本条件之前,交友中的任意一方都不会将 自己的具体联系方式给对方,避免了可能不必要的困扰;与此同时,这样的交友不仅简单方 便,节约时间,而且效率也很高。整个征友过程中的具体交流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调整。
[0023]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大量不同群组通信信号的相互干扰,我们还可预先使用不同 的频道和信道(频分和码分)的方式,将不同基本兴趣组的回复及工作交流信道分开(物联 网手机发射和接收征友信号的信道仍然相同为Π )。(图1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许多具体应用中,人们可以很容易通过肉眼看见(例如在白天或 有晚上有灯光照明的地方)并接近位置标签,此时,人们可以使用可以阅读无源RFID标签或 条码标签的移动手机(例如NFC手机)来读取位置标签的ID,(此时的位置标签可以是一个 无源RFID标签或条码标签)。对于那些没有在手机内安装物联单元来读取RFID标签,或安 装了条码读头来读取条码ID的一般移动手机,则可将位置标签做成一个可以通过人工肉 眼直接读取的数字编码标签,并通过人工输入的方式,来完成移动手机录入位置标签ID 的工作,然后再通过连接移动手机的网络,将其传给后台管理计算机,再通过后台管理计算 机将用户需要的相关信息直接推送给移动手机。例如,手机用户可在公交车站上通过人工 输入,手机自动读取安装在车站上与公交车位置相关的位置标签ID,就可以获得即将到达 本站的所有公交车的位置信息。同样的方式也可用于商店或旅游景点等的位置信息服务系 统。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移动手机和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至少 包括一个移动手机和两个物联单元,可通过无线网络与手机或物联单元连接的后台计算机 管理系统,相关管理软件,以及与具体固定位置关联的信息数据库;其中,移动手机以集成 或手机附件的方式与一个物联单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连接,或与一个物联单元的身 份编号捆绑在一起使用;物联单元由低功耗无线收发机芯片制成的,相互间可实现不依赖 移动基站或其他无线网络的无线通信;根据物联单元的工作方式可将物联单元分为物联标 签和物联读写器两种,物联标签采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的低占空比工作方式; 而物联读写器必须在一段时间内采用连续不间断的工作方式,以便抓住物联标签周期性睡 眠苏醒后工作的瞬间与之建立起通信联系,而且,物联读写器必须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 与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连接;根据是否具有固定安装位置,物联单元可分为固定物联单元 和移动物联单元;以集成或手机附件方式与移动手机连接的物联单元可以以标签的方式工 作,也可以以读写器的方式工作或者处于关机状态;每一个固定物联单元的身份ID,都代 表它的安装位置与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相关的信息数据库中的具体内容相对应;一个移 动物联单元与一个固定物联单元之间通信所得到的双方ID,将被双方通信中作为读写器的 一方,通过与之连接的无线或有线通道上传至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 将与固定物联单元ID关联的相关信息,通过与手机连接的无线网络推送给移动手机供用 户查询。
2. 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物联单元是指具有固定位置的位置标签,这 些位置标签可以工作在不同的无线通信信道上,分别与不同类别的后台数据信息相对应; 而与之对应的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读写器,平常处于物联标签的工作状态,或完全关机的 状态,当需要与这些位置标签进行通信时,才通过用户按键的方式临时转换为物联读写器 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手机上标明的获取信息的类别,使用不同类别的信道与工作在对应类 别信道上的位置标签进行通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物联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 信号一瞬间的低功耗工作方式;而所述物联读写器则采用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间断地重复 发射工作指令信号的状态,以抓住物联标签苏醒后工作的瞬间与之建立起通信联系,获取 物联标签的相关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联标签采用的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 瞬间的低功耗工作方式,是指物联标签苏醒后只花非常有限的时间,先对所监听信号的射 频特征与双方通信所需信号的射频特征进行比对,只有在射频信号特征相符合时,物联标 签才会延长接收时间,接收一个完整的工作指令信号,否则将立即回到周期性睡眠的低功 耗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将与固定物联单 元ID关联的相关信息,通过与手机连接的无线网络"中的"与手机连接的无线网络",是指利 用手机中的物联单元,与后台管理计算机相连接的另一个物联单元之间的无线通信通道。
6. -种基于移动手机和固定位置标签ID的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移 动手机自动读取或人工输入的方式,将安装在手机所在位置附近的一个固定位置标签的ID 信息录入移动手机,然后再上传到后台管理计算机,后台管理计算机则根据这个ID所代表 的信息服务的种类要求,直接向该移动手机推送相关的信息;这里的位置标签包括但不限 于有源RFID标签,无源RFID标签,条码标签以及人工可以直接识别的数字编码标签。
7. -种基于移动手机和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 用另外一套独立,不依赖移动基站或其它无线网络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通过与手机连 接或与手机号码捆绑的移动物联单元,与安装在手机所在位置附近的一个固定物联单元之 间的射频识别过程,将通过射频识别过程获得的固定物联单元的ID以及移动手机自身的 ID,一并上传至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则将与该固定物联单元ID关联 的信息,通过与手机连接的无线网络,直接推送给手机,供手机用户使用,从而以一种简单 快捷的方式,向手机用户提供手机用户当时当地最需要的信息。
8. -种利用物联网手机的电子交友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物联网手机,物联网手机之间可以实现不依赖移动基站或其他无线网络的无线通信;物 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平常处于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瞬间的物联标签工作状 态,当手机用户需要发布征友信息时,他将通过操作手机相关按键的方式,将手机中的物联 单元从标签工作状态,转为读写器工作状态,并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间断地以一定的发射 功率,向周围附近的其它物联网手机广播征友信号;并抓住其他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 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的监听信号的瞬间与之建立通信联系,并向具有相同"基本兴趣"的物 联网手机用户,传送征友一方的基本征友条件信息,其中至少包括一个回复地址;接收到基 本征友条件信息的物联网手机用户,将根据征友方传来的信息以及自身交友的条件决定是 否给予回复;如果回复,则回复内容至少包括征友方可以与自己联系的联系方式。
9. 根据权利要求7,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平常处于周期性睡 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瞬间的物联标签工作状态",是指物联标签苏醒后只花非常有限的时 间,先对所监听信号的射频特征与双方通信所需信号的射频特征进行比对,只有在射频信 号特征相符合时,物联标签才会延长接收时间,接收一个完整的工作指令信号,否则将立即 回到周期性睡眠的低功耗状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广播发射的征友信号中,包括了根据"基 本兴趣"类别而区分的回复信息所使用的交流信道,以避免多个交友群组同时工作时可能 发生的干扰。
11. 一种利用物联网手机的电子交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了集成在物联网 手机中的物联单元,平常处于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瞬间的标签工作方式,当需要 与其它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标签进行通信时,又可通过手机按键临时将其转变为物联读写 器的工作方式,从而,在物联网手机之间建立起一种不依赖移动基站和其他无线网络的独 立的低功耗按需工作的无线通信联系;同时,本方法还利用基本兴趣分组的方式,来屏蔽与 手机用户兴趣无关的交友信号;另外,当一个物联网手机中的物联读写器,与多个物联网手 机中的物联标签进行通信时,还采用了 CSMA防碰撞的工作方式。
【文档编号】H04W52/02GK104105178SQ201310201264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8日
【发明者】廖应成 申请人: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