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耳机及移动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868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耳机及移动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与该移动终端适配的耳机的插头上设置有盲孔,该移动终端包括耳机插孔,耳机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于移动终端内部的锁闭装置,锁闭装置包括可伸缩的动作部件,动作部件能够穿过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耳机插孔的腔体;接收用户指令的人机交互装置;信号输入端与人机交互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锁闭装置的控制端连接,依据接收到的锁闭指令和解锁指令控制锁闭装置运行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在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下,意外掉落损坏和丢失的概率较低。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适配的耳机,以及一种移动终端系统。
【专利说明】移动终端、耳机及移动终端系统【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涉及移动终端、耳机及移动终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如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MP3和MP4等,在移动终端中都设置有耳机插孔,以便用户使用耳机进行通话、观看视频文件或者收听音频文件。
[0003]但是现在的耳机能够轻易的从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中脱出,不利于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例如: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掉落时,移动终端在掉落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会导致耳机从耳机插孔中脱出,最终导致移动终端掉落至地面造成损坏。另外,用户在行走过程中使用耳机进行通话或者收听视频文件时,会将移动终端放置于衣服口袋内或者随身携带的包内,不法分子往往拔出耳机以盗走移动终端。
[0004]如何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性能,降低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坏和丢失的概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终端、适配的耳机以及移动终端系统,能够将耳机锁定在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中,在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坏和丢失的概 率,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性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适配的耳机的插头上设置有盲孔,该移动终端包括耳机插孔,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0008]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锁闭装置,所述锁闭装置包括可伸缩的动作部件,所述动作部件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0009]接收用户指令的人机交互装置;
[0010]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锁闭装置的控制端连接,依据接收到的锁闭指令和解锁指令控制所述锁闭装置运行的控制器。
[0011]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锁闭装置为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0012]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锁闭装置为微型液压缸,所述微型液压缸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型液压缸的活塞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0013]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微型马达、蜗轮、蜗杆、轴承和轴承固定件;[0014]所述微型马达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5]所述蜗轮与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轴承,每个轴承通过一个轴承固定件固定,所述蜗杆的输出轴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0016]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耳机的插头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适配的限位槽,在所述耳机插入所述耳机插孔且所述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与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位置相对时,所述限位槽能够容置所述限位块。
[0017]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终端中,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为触摸屏或物理按键。
[0018]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耳机,与上述第一种移动终端适配,所述耳机包括发声单元、插头和线缆,并且所述插头上设置有盲孔。
[0019]优选的,在上述耳机的插头上还设置有限位块。
[002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耳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耳机插孔,所述耳机包括发声单元、插头和线缆;
[0021]所述耳机的插头上设置有盲孔;
[0022]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0023]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0024]具有可伸缩的动作部件的锁闭装置,所述动作部件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0025]接收用户指令的人机交互装置;
[0026]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锁闭装置的控制端连接,依据接收到的预设指令控制所述锁闭装置运行的控制器。
[0027]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与插头设置有盲孔的耳机配合使用,在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的侧壁设置有通孔,并且在移动终端的内部设置锁闭装置,该锁闭装置的动作部件能够进行伸缩运动,并且能够通过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耳机插孔的腔体,另外该锁闭装置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同时与人机交互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在用户将耳机插入耳机插口后,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输入锁闭指令,以使得控制器控制锁闭装置驱动动作部件进入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从而锁闭耳机,由此降低了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坏的概率,另外,由于在未输入解锁指令的前提下无法将耳机拔出,因此降低了移动终端被不法分子偷盗的概率。
[002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耳机,能够被与其配合使用的移动终端中的锁闭装置锁闭,从而将移动终端和耳机牢固连接,因此在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害和丢失的概率。
[002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系统,在用户将耳机插入耳机插口后,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输入锁闭指令,以使得控制器控制锁闭装置驱动动作部件进入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从而锁闭耳机,由此降低了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坏的概率,另外,由于在未输入解锁指令的前提下无法将耳机拔出,因此降低了移动终端被不法分子偷盗的概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剖视图;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中的锁闭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耳机的插头部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耳机的插头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能够将耳机锁定在耳机插孔中,在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坏和丢失的概率,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性能。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MP3和MP4。
[0038]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剖视图。与该移动终端适配的耳机的插头上设置有盲孔,可参见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耳机插孔1、锁闭装置2、人机交互装置3和控制器4。
[0039]其中:
[0040]在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1,该通孔11能够连通耳机插孔11的腔体12和移动终端的内部空间。
[0041]锁闭装置2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该锁闭装置2包括可伸缩的动作部件21,动作部件21能够穿过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进入耳机插孔I的腔体12。当将与移动终端适配的耳机插入耳机插孔I内,并且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与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的位置相对时,锁闭装置2中的动作部件21能够进入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从而锁闭耳机,此时不能将耳机从耳机插孔I中拔出。当锁闭装置2中的动作部件21反向运动,完全退回至移动终端的内部空间时,可以将耳机从耳机插孔I中拔出或者将耳机插入耳机插孔I中。
[0042]人机交互装置3用于接收用户指令。
[0043]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与人机交互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锁闭装置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4能够依据接收到的锁闭指令和解锁指令控制锁闭装置2的运行。
[0044]在用户将耳机插入耳机插孔1,并调整耳机的插入角度之后,用户可以在人机交互装置3输入预设的锁闭指令,由人机交互装置3将锁闭指令传输至控制器4,之后控制器4根据接收到的锁闭指令控制锁闭装置2按照第一方式运行,驱动动作部件21向耳机插孔I的方向运动,最终进入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从而锁闭耳机。在这种状态下,耳机和移动终端被牢固连接,在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掉落时,会因为耳机的作用避免落至地面,从而降低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害的概率。另外,在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如果不法分子想要偷盗手机,由于不法分子无法获知解锁所需输入的解锁指令,因此无法将耳机从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拔出,从而降低移动终端被偷盗的概率。
[0045]当用户想要将耳机从耳机插孔I中拔出时,只需要在人机交互装置3输入预设的解锁指令,该解锁指令可以为特定字符或者字符串,可认为是解锁密码。人机交互装置3将解锁指令传输至控制器4,之后控制器4根据接收到的解锁指令控制锁闭装置2按照第二方式运行,驱动动作部件21向远离耳机插孔I的方向运动,最终完全退回至移动终端的内部空间,此时用户可以将耳机拔出。
[004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与插头设置有盲孔的耳机配合使用,在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的侧壁设置有通孔,并且在移动终端的内部设置锁闭装置,该锁闭装置的动作部件能够进行伸缩运动,并且能够通过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耳机插孔的腔体,另外该锁闭装置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同时与人机交互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在用户将耳机插入耳机插口后,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输入锁闭指令,以使得控制器控制锁闭装置驱动动作部件进入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从而锁闭耳机,由此降低了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坏的概率,另外,由于在未输入解锁指令的前提下无法将耳机拔出,因此降低了移动终端被不法分子偷盗的概率。
[0047]实施中,锁闭装置2可以为微型气缸。具体的,微型气缸的控制端与控制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型气缸的活塞作为锁闭装置2的动作部件、能够穿过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进入耳机插孔I的腔体12。
[0048]另外,锁闭装置2也可以为微型液压缸。具体的,微型液压缸的控制端与控制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型液压缸的活塞作为锁闭装置2的动作部件、能够穿过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进入耳机插孔I的腔体12。
[004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一种锁闭装置2的结构。
[0050]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中的锁闭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锁闭装置包括微型马达22、蜗轮23、蜗杆24、轴承251和252,以及两个轴承固定件(图中未示出)。其中:
[0051]微型马达22的控制端与控制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52]蜗轮23与微型马达2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并且蜗轮23和蜗杆24啮合。蜗杆24的一端设置轴承251、另一端设置轴承252,也就是蜗杆2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轴承。轴承251通过一个轴承固定件固定,轴承252通过另一个轴承固定件固定。蜗杆24的输出轴作为锁闭装置的动作部件,能够穿过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进入耳机插孔I的腔体12。
[0053]实施中,轴承251和轴承252可以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固定件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外壳上。
[0054]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用户将耳机插入耳机插孔I后,要调整耳机的插入角度,保证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与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的位置相对,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锁闭装置2中的动作部件21才可以插入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中,从而锁闭耳机。为了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可以在耳机的插头上设置限位块,在移动终端上设置适配的限位槽,在耳机插入耳机插孔I且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与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位置相对时,限位槽能够容置限位块,可参见5所示。移动终端上的限位槽和耳机上的限位块,共同起到导向的作用。
[0055]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中,人机交互装置3可以为触摸屏或者为物理按键。
[0056]本实用新型上述公开了移动终端,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与该移动终端适配的耳机。
[005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耳机包括发声单元、插头和线缆。其中,发声单元和线缆的结构与传统的耳机一致,这里不再详述,插头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插头5上设置有盲孔51。该盲孔51在插头5上的位置由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的位置确定,以保证移动终端的锁闭装置的动作部件能够插入到该盲孔51中,从而锁闭耳机。
[005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耳机,能够被与其配合使用的移动终端中的锁闭装置锁闭,从而将移动终端和耳机牢固连接,因此在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害和丢失的概率。
[0059]实施中,可以对耳机的插头进一步进行结构改进。
[0060]请参见图4,在图4所示的耳机的插头5中,插头5上设置有盲孔51,同时插头5上还设置有限位块52。该限位块52与移动终端上的限位槽适配,在耳机插入耳机插孔且插头5上的盲孔51与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位置相对时,限位槽能够容置限位块52,耳机上的限位块52和移动终端中的限位槽共同起到导向的作用。
[006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系统,该移动终端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耳机。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5对移动终端系统进行说明。
[0062]移动终端包括耳机插孔1、锁闭装置2、人机交互装置3和控制器4。在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1,该通孔11能够连通耳机插孔11的腔体12和移动终端的内部空间。锁闭装置2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该锁闭装置2包括可伸缩的动作部件21,动作部件21能够穿过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进入耳机插孔I的腔体12。人机交互装置3用于接收用户指令。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与人机交互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锁闭装置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4能够依据接收到的锁闭指令和解锁指令控制锁闭装置2的运行。
[0063]耳机包括发声单元(图中未示出)、线缆(图中未示出)和插头5。在插头5上设置有盲孔51。该盲孔51在插头5上的位置由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的位置确定,以保证移动终端的锁闭装置2的动作部件21能够插入到该盲孔51中,从而锁闭耳机。
[0064]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在耳机的插头5上设置限位块52,在移动终端上设置适配的限位槽6,在耳机插入耳机插孔I且耳机的插头5上的盲孔51与耳机插孔I的侧壁上的通孔11位置相对时,限位槽6能够容置限位块52。
[006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终端系统,在用户将耳机插入耳机插口后,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输入锁闭指令,以使得控制器控制锁闭装置驱动动作部件进入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从而锁闭耳机,由此降低了移动终端意外掉落损坏的概率,另外,由于在未输入解锁指令的前提下无法将耳机拔出,因此降低了移动终端被不法分子偷盗的概率。
[0066]进一步的,当在耳机的插头上设置限位块、在移动终端上设置限位槽后,在用户插入耳机的过程中,限位块和限位槽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简便的将耳机调整至预设角度,以便锁闭装置的动作部件插入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中。
[006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耳机插孔,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适配的耳机的插头上设置有盲孔,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锁闭装置,所述锁闭装置包括可伸缩的动作部件,所述动作部件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接收用户指令的人机交互装置; 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锁闭装置的控制端连接,依据接收到的锁闭指令和解锁指令控制所述锁闭装置运行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装置为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装置为微型液压缸,所述微型液压缸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型液压缸的活塞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装置包括微型马达、蜗轮、蜗杆、轴承和轴承固定件; 所述微型马达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蜗轮与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轴承,每个轴承通过一个轴承固定件固定,所述蜗杆的输出轴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的插头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适配的限位槽,在所述耳机插入所述耳机插孔且所述耳机的插头上的盲孔与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位置相对时,所述限位槽能够容置所述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为触摸屏或物理按键。
7.一种耳机,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适配,所述耳机包括发声单元、插头和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上设置有盲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上还设置有限位块。
9.一种移动终端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耳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耳机插孔,所述耳机包括发声单元、插头和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的插头上设置有盲孔; 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具有可伸缩的动作部件的锁闭装置,所述动作部件能够穿过所述耳机插孔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耳机插孔的腔体; 接收用户指令的人机交互装置; 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锁闭装置的控制端连接,依据接收到的预设指令控制所述锁闭装置运行的控制器。
【文档编号】H04M1/02GK203618031SQ201320772729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戈鹏, 吴安华 申请人: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