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装置、连接机构和方法

文档序号:779033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传输装置、连接机构和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连接机构和方法,该装置包括N个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MAC端口且每个以太网MAC端口对应一个第一MII接口,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且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对应一个第二MII接口,以及连接机构,N和K均为正整数;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或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MII接口和所述第二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相连接。因此,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专利说明】传输装置、连接机构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传输装置、连接机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以太网技术中,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处于数据链路层,PCS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编码)、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物理媒体附加)和 PMD(Physical MediumDependent,物理媒体相关)等子层处于物理层。Mil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媒质不相关接口)电接口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互联。一个Mac地址标记一个以太网端口,一个MAC端口通过相应的MII与一个物理层接口相连接。
[0003]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流量速度的需求,MAC端口速率不断地提升。MAC端口速率是以IO倍的形式增长,例如,MAC端口速率(MAC端口速率是由物理层接口的带宽确定的)从 IOMbps 向 100Mbps、lGbps、lOGbps、IOOGbps,以及 40Gbps 向 400Gbps 不断地演进发展。由于一个MAC端口只与一个物理层接口连接,且MAC端口速率通常以10倍的形式增长,而实际应用中所需求的带宽增长不一定呈现10倍增长的形式。因此,现有技术的传输装置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缺乏对50Gbps、60Gbps、150Gbps等速率的以太网MAC端口的有效支持,当实际应用所需的带宽与物理层接口的带宽具有较大差异时,还将导致接口带宽的利用率低下。例如,使用100GE物理接口模块支持速率为50Gbp的MAC端口,则会浪费该100GE物理接口模块的容量的50%。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连接机构和方法,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N个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MAC端口且每个以太网MAC端口对应一个第一MII接口,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且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对应一个第二 MII接口,以及连接机构,N和K均为正整数;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或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或者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配置和控制时隙划分,将划分的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分配给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部分或全部端口,P为正整数。
[000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一个接口具有J个虚拟通道,或者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多个接口一共具有J个虚拟通道,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将所述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与所述J个虚拟通道进行相对应,每个虚拟通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 MII接口提供带宽,J为正整数。
[000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对所述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进行标记。
[000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实现为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任一个MAC端口拓展位宽或提高时钟频率,以支持多个物理接口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
[0010]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包括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NI为正整数且NI SN;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包括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Kl为正整数且Kl ( K。
[00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方向的上行数据传输;或,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的下行数据传输。
[00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对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下行数据进行汇聚,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用于对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物理传输信道。
[00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用于从物理传输信道接收已编码的上行数据,对所述已编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
[0014]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关闭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部分或全部以太网物理层接口。[0015]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连接机构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或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N和NI为正整数且NI < N,K和Kl均为正整数且Kl≤K ;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或者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0016]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具体实现可以为: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方向的上行数据传输;或,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的下行数据传输。
[0017]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实现可以为:在划分的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上承载所述上行数据和/或所述下行数据,P为正整数。
[0018]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实现可以为: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对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下行数据进行汇聚,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所述第二MII接口时隙上承载的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对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物理传输信道。
[0019]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具体实现可以为:将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映射到与所述时隙相对应的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的J个虚拟通道上,J为正整数。
[0020]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从物理传输信道接收已编码的上行数据,对所述已编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发送给所述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
[0021]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具体实现可以为:将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的J个虚拟通道传输的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所述第二MII接口的时隙上。
[0022]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包括:控制模块和时分互联总线,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的;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
[0023]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包括:控制模块和时分空分交换矩阵;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
[0024]第五方面,提供了又一种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包括:处理器、控制器和时分互联总线,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的;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
[0025]第六方面,提供了又一种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包括:处理器、控制器和时分互联总线,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
[002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包括N个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MAC端口且每个以太网MAC端口对应一个第一 MII接口,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且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对应一个第二 MII接口,以及连接机构,N和K均为正整数;连接机构用于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或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其中,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或者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第一MII接口和第二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因此,该装置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I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0029]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0030]图3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0031]图3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时隙分配的示意图。
[0033]图5A至图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时隙分配的示意图。
[0034]图6A至图6C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时隙分配的示意图。
[0035]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时隙与虚拟通道对应的示意图。
[0036]图8A至图8C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0037]图9A至图9B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时隙分配的示意性流程图。
[0038]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0039]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0040]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0041]图13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0042]图14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4]图I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I的传输装置100包括N个以太网MAC端口、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和连接机构102。其中,N和K均为正整数,N 个以太网 MAC 端口分别是 MAC/RS (Reconciliation Sublayer,调和子层)101-1、MAC/RS101-2,……,MAC/RS101-N;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是物理层接口 103-1,物理层接
口 103-2,......,物理层接口 103-K。每个以太网MAC端口对应一个第一 MII接口,每个以
太网物理层接口对应一个第二 MII接口。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以太网MAC端口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数目不作限定,可以是I个或多个。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带宽的大小并不限定,可以是100ME、I GE, 10GE, 100GE或40GE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各个MAC端口的带宽也不作限制。需要指出的是,各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带宽以及各个MAC端口的端口速率不一定相同。
[0045]为了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带宽均以100GE为例进行说明,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46]连接机构102用于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其中,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102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102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0047]或者,连接机构102用于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其中,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102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102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0048]在本发明实施中,MII接口为逻辑接口或者物理电接口。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中的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 MII接口为泛指的概念,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全部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也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部分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049]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称为“上行方向”,数据传输从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称为“下行方向”,以太网MAC端口可以理解为是MAC层和RS层构成的一个整体的端口,N个以太网MAC端口的总端口速率是由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总带宽确定的。
[0050]优选地,当K=I时,连接机构102用于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通过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即通过时分互联总线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I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连接,换句话说,N个以太网MAC端口共享I个以太网
物理层接口。例如,如图2所示,N个以太网MAC端口 MAC/RS201-l,MAC/RS201-2,......,以
及MAC/RS201-N通过连接机构102中的控制模块202控制时分互联总线与一个带宽100GE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203实现连接,时分(复用)互联总线以时隙TDM (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方式在一个确定时隙内为某一以太网MAC端口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203之间的上下行数据传输提供连接。任何一个时隙只有一个以太网MAC端口通过时分互联总线占用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203。TDM互联总线的工作时钟和位宽由物理层接口的带宽确定,例如,40GE的XLGMII (40Gbps Mil)接口总线工作时钟为625MHz,位宽为64bit ;100GE 的 CGMII 接口( IOOGbps MII)总线工作时钟为 1562.5MHz,位宽为 64bit。
[0051]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物理接口模块的容量的利用率,例如,能够使用一个100GE物理接口模块支持两个速率为50Gbp的MAC端口。
[0052]优选地,当K>1时,连接机构102用于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通过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即通过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连接,换句话说,N个以太网MAC端口共享多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例如,如图3A所示,N个以太网MAC端口 MAC/RS201-1,MAC/RS201-2,……,以及MAC/RS201-N通过连接机构102中的控制模块302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与4个带宽100GE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303-1、物理层接口 303-2、物理层接口 303-3和物理层接口 303-4实现互联,可选地,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可以是如图3B所示的TDM T-S-T交换矩阵。另外,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可以使用独立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或者上下行方向共用一个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0053]应理解,上述例子中,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带宽,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数目以及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的方式等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5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包括N个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MAC端口且每个以太网MAC端口对应一个第一 MII接口,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且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对应一个第二 MII接口,以及连接机构,N和K均为正整数;连接机构用于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或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其中,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或者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因此,该装置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0055]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本装置的连接机构102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功能。
[0056]示例性的,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配置和控制时隙划分,具体地,划分P个时隙,将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分配给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部分或全部端口,P为正整数。一个以太网MAC端口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时隙,也可以不占用时隙。P个时隙中的各个时隙可以是均等或不均等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MII接口的每个时隙的上行方向或下行方向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编码块(例如64/66b编码块),也就是说,每个时隙对应一个带宽颗粒的大小可以是5G或IOG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划分的时隙个数不作限定,且对时隙所对应的编码块形式也不作限制。
[0057]可选地,连接机构102可以具体用于以静态方式分配时隙,也可以以动态方式分配时隙,静态方式是指预先分配时隙,动态方式是指可以动态调整时隙分配,例如按业务需求或传输链路的特性等分配时隙。
[0058]下面结合图4的例子详细描述时隙分配的具体实施例。
[0059]具体地,在图4中,以物理接口的带宽为100GE,P的取值为10作为例子说明,连接机构102用于划分均等的10个时隙,分别是时隙9、时隙8、……、时隙0,时隙周期重复。进一步地,连接机构102用于将时隙分别给I个或多个以太网MAC端口,每个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不超过物理接口的带宽。例如,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将时隙O分配给一个以太网MAC端口,该太以网MAC端口的带宽为IOG ;可以用于将时隙8分配给一个以太网MAC端口,该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为IOG ;可以用于将时隙I和时隙O分配给一个以太网MAC端口,该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为20G ;可以用于将时隙5、时隙4,时隙3和时隙2分配给一个以太网MAC端口,该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为40G ;可以用于将时隙9、时隙8,时隙7和时隙6分配给一个以太网MAC端口,该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为40G;可以用于将10个时隙分配给一个以太网MAC端口,该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为100G ;等等。连接机构102还可以不分配时隙给以太网MAC端口,该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为0,即空闲。可选地,连接机构102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分配连续的时隙给一个以太网MAC端口,也可以用于分配非连续的时隙给一个以太网MAC端口。
[0060]可选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一个接口具有J个虚拟通道,或者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多个接口一共具有J个虚拟通道。
[0061]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将上述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与J个虚拟通道进行相对应的映射连接,每个虚拟通道用于通过上述第二 MII接口提供带宽,J为正整数。可选地,可以采用802.3ba MLD (Mult1-lane Distribution,多通道分发)机制,例如,一个时隙化的CGMII接口时隙对应两个MLD虚拟通道。
[0062]示例性的,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N个以太网MAC端口包括NI个以太网MAC端口,NI为正整数且NI≤N ;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或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Kl为正整数且Kl < K。数据传输是可以是上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同时进行,也可以是某个方向(上行或下行)的数据传输,即包括将数据从以太网MAC端口传输到 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或者从物理层接口传输到以太网MAC端口。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NI个以太网MAC端口方向的上行数据传输;或者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NI个以太网MAC端口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的下行数据传输。
[0063]可选地,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控制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对第一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下行数据进行汇聚,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承载在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汇聚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具体地,将在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映射与时隙相对应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的J个虚拟通道上。该Kl个以太网物理层(如PCS层河以用于对汇聚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物理传输信道。
[0064]可选地,Kl个以太网物理层用于从物理传输信道接收已编码的上行数据,对已编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连接机构102。连接机构102还用于控制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在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具体地,将Kl个以太网物理层的J个虚拟通道传输的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到NI个以太网MAC端口。
[0065]可选地,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对上述划分的时隙进行标记,根据时隙的标记区分不同的时隙,以便进行管理控制,实现各个数据流在相应的物理接口上进行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避免同一个流的数据报文发生乱序。可选地,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指示各个MAC端口在分配的相应的时隙上传输有效数据,也可以指示不传输数据或传输无效数据。当某个MAC端口无业务需求时可以完全空闲,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将该MAC端口的带宽供其它MAC端口使用。
[0066]示例性的,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关闭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部分或全部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例如,关闭未用于传输数据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装置的功耗,并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从而降低装置的运营维护成本。
[0067]下面结合图5-图8的例子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0068]例如,在图2的传输装置中,假设N=5,即以太网MAC端口 MAC/RS201_1,MAC/RS201-2, MAC/RS201-3, MAC/RS201-4 和 MAC/RS201-5。可选地,连接机构 102 可以用于划分10个均等时隙,一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203,带宽为100GE,每个时隙对应一个64/66编码块,即对应的带宽颗粒为10G。连接机构102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将10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分配给5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部分或全部端口。
[0069]如图5A所示,连接机构102进一步用于分配时隙I给MAC/RS201-2 ;分配时隙2给MAC/RS201-3 ;分配连续的时隙给一个MAC端口,如MAC/RS201-4占用时隙3、时隙4和时隙5,以及MAC/RS201-5占用时隙6和时隙7 ;连接机构102可以不分配时隙给MAC端口,如MAC/RS201-1。连接机构102还进一步用于指示各个MAC端口在分配的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传输数据。可选地,如果采用时分总线,在一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情况下,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连接的MII接口在任一个周期,相同序号的时隙只提供给一个MAC端口。例如,当某个周期内,时隙I提供给MAC/RS201-2使用,那么在该周期内,时隙I不再提供给其它MAC端口。又例如,MAC/RS201-5可以在时隙3、时隙4和时隙5上传输有效数据或无效数据等,当MAC/RS201-5无业务需求时可以完全空闲,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将时隙3、时隙4和时隙5供其它MAC端口使用。
[0070]可选地,当数据传输由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控制时分互联总线对与MAC端口连接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数据进行汇聚,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承载在第
二MII接口的时隙上。当然,连接机构102也可以用于分配非连续的时隙给以太网MAC端口,如图5B所示的MAC/RS201-5占用时隙6、时隙7和时隙9,而时隙8空闲。在图5B中,与图5A的例子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0071]可选地,当数据传输由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方向,连接机构102控制时分互联总线将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连接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上行数据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分发到相应的与以太网MAC端口连接的第一MII接口的时隙上,如图5-3所示,在某个周期,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连接的第二MII接口时隙I至时隙7承载上行数据,连接机构102控制时分互联总线将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连接的第二 MII接口时隙I上承载的上行数据分发到与MAC/RS201-2端口连接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I上,类似的,将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连接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2上承载的上行数据分发到与MAC/RS201-3端口连接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2上,将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连接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3-5上承载的上行数据分发到与MAC/RS201-4端口连接的第一MII接口的时隙3-5上,以及将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连接的第二MII接口的时隙6-7上承载的上行数据分发到与MAC/RS201-5端口连接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6_7上。当然,在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中,MAC端口也可以占用非连续的时隙,如图所示的MAC/RS201-5占用时隙6、时隙7和时隙9,而时隙8空闲。在图中,与图53的例子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0072]因此,MAC端口可以占用与物理接口连接的MII接口的高百分比的时隙数量,可以减少浪费,以提高物理接口的利用率。
[0073]又例如,在图3的传输装置中,假设N=4,即以太网MAC端口 MAC/RS301-1,MAC/RS301-2,MAC/RS301-3和MAC/RS301-4,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带宽均为100GE,4个物理层接口的带宽为400GE。可选地,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划分40个均等时隙,每个时隙对应一个64/66编码块,即对应的带宽颗粒为10G,每个物理层接口对应有10个时隙。连接机构102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将40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分配给4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部分或全部端口。
[0074]如图6A所示,连接机构102用于将时隙O分配给以太网MAC端口 MAC/RS301-1,将时隙1、时隙6和时隙7分配给MAC/RS301-2,将时隙2分配给MAC/RS301-3,以及将时隙
3、时隙4和时隙5分配给MAC/RS301-4,通过TDM T-S-T矩阵实现以太网MAC端口对应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与物理层接口对应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可选地,当数据传输由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不同的以太网MAC端口对应的第一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数据汇聚到一个物理层接口 303-1,即在一个物理通道上传输,换句话说,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关闭物理层接口303-2、物理层接口 303-3和物理层接口 303-4。在图6A中,物理层接口 303-1中的时隙8和时隙9空闲,即4个以太网MAC端口占用了物理层接口 303-1的部分时隙。当然,4个以太网MAC端口可以占用物理层接口 303-1的全部时隙,如图6B所示,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将时隙1、时隙6、时隙7、时隙8和时隙9分配给MAC/RS301-2。
[0075]如图6C所示,连接机构102用于分配10个时隙给物理层接口 303_1,分别是时隙O、时隙1,……,时隙9 ;分配5个时隙给物理层接口 303-2,分别是时隙1,时隙6、时隙7、时隙8和时隙9 ;分配时隙2给物理层接口 303-3 ;分配时隙3、时隙4和时隙5给物理层接口 303-4。常用的T-S-T交换网络具有时分交换和空分交换能力。各个以太网MAC端口在分配的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传输数据,由于引入了 T-S-T交换网络并有4个物理接口,不同的以太网MAC端口可以同时在相同序号的时隙上传输数据,但总流量不能超过未关闭的物理接口所提供的带宽,换句话说,NlxlO个时隙中(时隙O~时隙9,NI路),实际分配使用的时隙个数不能大于KlxlO个时隙(时隙O~时隙9,Kl路)。在以太网MAC端口连接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在某个周期,相同序号的时隙可以由多个MAC端口占用(MAC端口的数目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未关闭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数量),而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连接的MII接口在该周期,相同序号的时隙只能提供给与未关闭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数量相等的MAC端口。可选地,当数据传输由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不同的以太网MAC端口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下行数据汇聚到物理层接口 303-1和物理层接口 303-2上,不使用物理层接口 303-3和物理层接口 303-4。可选地,当数据传输由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方向,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物理层接口上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上行数据分发到相应的以太网MAC端口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
[0076]应理解,上述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77]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根据装置上MAC端口的带宽需求,实现对物理接口模块和通信信道的共享,提高了物理接口和传输信道的利用率。再例如,可以暂时关闭全部或部分物理层接口来降低装置的功耗,这样,能够有效地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从而降低装置的运营维护成本。
[0078]虚拟通道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为了方便描述,以一个带宽为100GE以太网物理接口为例,且该以太网物理接口对应下行连接的时隙为10个,以及该以太网物理接口具有20个虚拟通道,每个虚拟通道提供带宽颗粒为5G,分别是A0-A9和B0-B9,10个时隙与20个虚拟通道相对应,也可以理解为每个时隙与2个虚拟通道映射连接。例如,数据传输由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每个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下行数据经过64/66编码后分配到2个虚拟通道上,以图7的时隙9为例,第一个周期标记为9. I,第二个周期标记为9. 2,周期为奇数的时隙9上承载的下行数据经虚拟通道A9传输,周期为偶数的时隙9上承载的数据经虚拟通道B9传输。又例如,数据传输由以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方向时,虚拟通道上传输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
[0079]示例性的,连接机构102还可以用于实现为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任一个太网MAC端口拓展位宽或提高时钟频率,以支持多个物理接口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实现带宽的提升。这样,可以使得一个以太网MAC端口占用多个物理接口的带宽。应理解,无论以何种方式拓展某个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0080]以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为例,如图8A所示,在图8A的传输装置示意图中,假设K=4且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带宽为100GE为例,连接机构102用于通过提高时钟频率的形式实现某一个以太网MAC端口支持的带宽(例如MAC/RS801-1)占用两个MAC端口支持的带宽,以支持2个物理接口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假设原MAC/RS801-1支持最大带宽为100G,拓展位宽后的MAC/RS801-1支持两个物理接口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为200G。在图8Β的传输装置示意图中,以Κ=4且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带宽为400GE为例,连接机构102用于实现MAC/RS801-1占用3个MAC端口支持的带宽,因此,MAC/RS801-1支持的MAC端口容量为1200G。在图8C的传输装置示意图中,连接机构102用于实现MAC/RS801-1占用全部MAC端口支持的带宽,因此,MAC/RS801-1支持全部物理接口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即支持的最大带宽为全部物理层接口的总带宽,假设Κ=4且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带宽为400GE,即支持的最大带宽为1600G。等等。
[0081]具体地,连接机构102可以用于通过拓展位宽,即为某个以太网MAC端口分配更多时隙的方式使得该以太网MAC端口支持多个物理接口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如图9Α和图9Β所示,在图9Α和图9Β中,为了便于描述,结合图3的传输装置,以Κ=4,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带宽均为100GE,连接机构102划分40个均等时隙,每个时隙对应一个64/66编码块为例,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在图9Α和图9Β中,连接机构102用于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为以太网MAC端口 MAC/RS301-1分配20个时隙,使得MAC/RS301-1支持两个物理层接口的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即为200G。
[0082]应理解,上述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83]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装置可以根据各个以太网MAC端口的需求(例如业务的情况)调整各个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使用,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0084]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物理层接口之间,例如,通过时隙化的接口(以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方式)实现Ml个物理编码层接口和M2个物理扰码层接口的连接,其中,Ml和M2均为正整数。
[0085]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0086]1001,连接机构通过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N、K、NI和Kl均为正整数。[0087]其中,在一种实现方式下,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连接机构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的#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连接机构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0088]在本发明实施中,MII接口为逻辑接口或者物理电接口。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中的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 MII接口为泛指的概念,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全部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也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部分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089]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称为“上行方向”,数据传输从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称为“下行方向”,以太网MAC端口可以理解为是MAC层和RS层构成的一个整体的端口,N个以太网MAC端口的总端口速率是由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总带宽确定的。
[0090]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机构可以控制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该装置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0091]图10的方法可以由图1-图9中的传输装置实现,因此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0092]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步骤1001中,连接机构可以通过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NI个以太网MAC端口方向的上行数据传输;或者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口实现由NI个以太网MAC端口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的下行数据传输。
[0093]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步骤1001之前,连接机构可以配置和控制时隙划分,具体地,划分P个时隙,将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分配给NI个以太网MAC端口,P为正整数,在步骤1001中,传输的数据(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时隙上和第二MII接口时隙上。一个以太网MAC端口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时隙,也可以不占用时隙。P个时隙中的各个时隙可以是均等或不均等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MII接口的每个时隙的上行方向或下行方向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编码块(例如64/66b编码块),本发明实施例对划分的时隙个数不作限定,且对时隙所对应的编码块形式也不作限制。可选地,连接机构可以以静态方式分配时隙,也可以以动态方式分配时隙,静态方式是指预先分配时隙,动态方式是指可以动态调整时隙分配,例如按业务需求或传输链路的特性等分配时隙。可选地,连接机构还可以对上述划分的时隙进行标记,根据时隙的标记区分不同的时隙,以便进行管理控制,实现各个数据流在相应的物理接口上进行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避免同一个流的数据发生乱序。划分和分配时隙的例子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0094]可选地,连接机构还可以指示NI个MAC端口在分配的相应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传输有效数据,也可以指示不传输数据或传输无效数据。当某个MAC端口无业务需求时可以完全空闲,连接机构可以将该MAC端口的带宽供其它MAC端口使用。
[0095]可选地,连接机构还可以控制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对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下行数据进行汇聚,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承载在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汇聚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具体地,将在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映射与时隙相对应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的J个虚拟通道上。该Kl个以太网物理层(如PCS层)可以用于对汇聚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物理传输信道。
[0096]可选地,Kl个以太网物理层从物理传输信道接收已编码的上行数据,对已编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连接机构。连接机构控制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在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具体地,将Kl个以太网物理层的J个虚拟通道传输的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到NI个以太网MAC端口。
[0097]时隙与虚拟通道映射连接的实施例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0098]可选地,连接机构还可以关闭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部分或全部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例如,关闭未用于传输数据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装置的功耗,并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从而降低装置的运营维护成本。
[0099]另外,连接机构还可以实现为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任一个太网MAC端口拓展位宽或提高时钟频率,以支持多个物理接口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实现带宽的提升。这样,可以使得一个以太网MAC端口占用多个物理接口的带宽。应理解,无论以何种方式拓展某个以太网MAC端口的带宽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0100]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根据装置上MAC端口的带宽需求,实现对物理接口模块和通信信道的共享,提高了物理接口和传输信道的利用率。再例如,可以暂时关闭全部或部分物理层接口来降低装置的功耗,这样,能够有效地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从而降低装置的运营维护成本。
[0101]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的连接机构1100是连接机构102的一个例子,包括时分互联总线1101和控制模块1102。
[0102]控制模块1102用于控制时分互联总线1101通过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
[0103]其中,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连接机构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的小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0104]在本发明实施中,MII接口为逻辑接口或者物理电接口。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中的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 MII接口为泛指的概念,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全部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也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部分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05]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称为“上行方向”,数据传输从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称为“下行方向”,以太网MAC端口可以理解为是MAC层和RS层构成的一个整体的端口,N个以太网MAC端口的总端口速率是由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总带宽确定的。
[0106]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机构可以控制时分互联总线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该装置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0107]优选地,K取值为I,即N个以太网MAC端口共享I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采用时分互联总线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I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连接。可选地,时分互联总线可以是TDM总线。
[0108]连接机构1100中时分互联总线1101和控制模块1102的具体实现参见图1的传输装置中相应的连接机构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0109]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2的连接机构1200是连接机构102的一个例子,包括时分空分交换矩阵1201和控制模块1202。
[0110]控制模块102用于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1201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
[0111]其中,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连接机构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0112]在本发明实施中,MII接口为逻辑接口或者物理电接口。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中的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 MII接口为泛指的概念,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全部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也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部分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13]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称为“上行方向”,数据传输从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称为“下行方向”,以太网MAC端口可以理解为是MAC层和RS层构成的一个整体的端口,N个以太网MAC端口的总端口速率是由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总带宽确定的。
[0114]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机构可以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该装置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0115]K取值为大于或等于1,即N个以太网MAC端口共享I个或多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采用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I个或多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连接。可选地,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可以TDM T-S-T交换矩阵及其变换形式等。
[0116]连接机构1200中时分互联总线1201和控制模块1202的具体实现参见图I的传输装置中相应的连接机构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0117]图13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0118]图13的连接机构1300是连接机构102的一个例子,包括时分互联总线1301、控制器1302和处理器1303等。
[0119]处理器13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3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 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存储器13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303提供控制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303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连接机构1300还可以包括用户配置管理接口 1330或其它硬件接口等。
[0120]处理器1303,存储器1320,和用户配置管理接口等通过总线系统131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31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310。
[0121]处理器1303,用于控制控制器1302控制时分互联总线1301通过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
[0122]其中,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连接机构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的小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
[0123]在本发明实施中,MII接口为逻辑接口或者物理电接口。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中的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 MII接口为泛指的概念,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全部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也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部分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24]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称为“上行方向”,数据传输从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称为“下行方向”,以太网MAC端口可以理解为是MAC层和RS层构成的一个整体的端口,N个以太网MAC端口的总端口速率是由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总带宽确定的。
[0125]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机构可以控制时分互联总线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该装置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0126]优选地,K取值为I,即N个以太网MAC端口共享I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采用时分互联总线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I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连接。可选地,时分互联总线可以是TDM总线。
[0127]连接机构1300中时分互联总线1301和控制器1302的具体实现参见图1的传输装置中相应的连接机构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0128]图14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4的连接机构1100是连接机构102的一个例子,包括时分空分交换矩阵1401、控制器1402和处理器1303等。
[0129]处理器1303用于控制控制器1402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1401实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
[0130]其中,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连接机构控制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 MII接口与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0131]在本发明实施中,MII接口为逻辑接口或者物理电接口。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中的第一 MII接口和第二 MII接口为泛指的概念,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全部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也可以是N个第一 MII接口中的部分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K个第二 MII接口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32]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以太网MAC端口称为“上行方向”,数据传输从以太网MAC端口到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称为“下行方向”,以太网MAC端口可以理解为是MAC层和RS层构成的一个整体的端口,N个以太网MAC端口的总端口速率是由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总带宽确定的。
[0133]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机构可以控制时分空分交换矩阵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该装置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同时支持多个以太网MAC端口并提供可调整带宽的以太网MAC端口,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灵活性。
[0134]K取值为大于或等于1,即N个以太网MAC端口共享I个或多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采用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和I个或多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连接。可选地,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可以TDMT-S-T交换矩阵及其变换形式等。[0135]连接机构1400中时分互联总线1401和控制器1402的具体实现参见图I的传输装置中相应的连接机构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013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0137]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38]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139]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140]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0141]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MAC端口且每个以太网MAC端口对应一个第一MII接口,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且每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对应一个第二 MII接口,以及连接机构,N和K均为正整数; 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或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 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或者 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配置和控制时隙划分,将划分的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分配给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部分或全部端口,P为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有一个接口具有J个虚拟通道,或者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多个接口一共具有J个虚拟通道,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将所述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与所述J个虚拟通道进行相对应,每个虚拟通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 MII接口提供带宽,J为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对所述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进行标记。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实现为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任一个MAC端口拓展位宽或提高时钟频率,以支持多个物理接口传输能力的MAC端口容量。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包括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NI为正整数且NI≤N ;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包括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Kl为正整数且Kl ≤ K。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方向的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的下行数据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对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下行数据进行汇聚,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用于对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物理传输信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用于从物理传输信道接收已编码的上行数据,对所述已编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关闭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部分或全部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机构通过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或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N和NI为正整数且NI < N,K和Kl均为正整数且Kl < K ; 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或者 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通过第一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N个以太网MAC端口中的NI个以太网MAC端口和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中的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到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方向的上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实现由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方向的下行数据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划分的P个时隙中的部分或全部时隙上承载所述上行数据和/或所述下行数据,P为正整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对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下行数据进行汇聚,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所述第二 MII接口时隙上承载的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对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物理传输信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发送到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包括: 将所述汇聚后的下行数据映射到与所述时隙相对应的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的J个虚拟通道上,J为正整数。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从物理传输信道接收已编码的上行数据,对所述已编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发送给所述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或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通过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上,将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隙上承载的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发送到所述NI个以太网MAC端口。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包括: 将所述Kl个以太网物理层的J个虚拟通道传输的所述解码后的上行数据承载在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上。
18.—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和时分互联总线,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的; 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
19.一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和时分空分交换矩阵;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 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
20.一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控制器和时分互联总线,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时分互联总线,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实现的; 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互联总线相连接。
21.—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控制器和时分互联总线,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所述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所述第一 MII接口的时隙和第二 MII接口的时隙的连接由所述连接机构控制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实现的; 其中,所述N个以太网MAC端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所述K个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 MII接口与所述连接机构中的时分空分交换矩阵相连接。
【文档编号】H04L12/911GK103718515SQ201380000468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钟其文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