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04575发布日期:2019-04-05 19:1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无线频谱资源的有限性日趋严重,无线频谱资源的稀缺性变得日益明显。因此,如何合理地合理规划和有效使用无线频谱资源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根据3GPP标准对无线电通信频段的定义,900MHz和1800MHz频段目前主要用于GSM网络。随着3G业务的逐步普及和用户的迁移,3G业务主要承载在2.1GHz频段,原来的GSM900和GSM1800同时承载语音的网络负荷逐渐减轻。因此,GSM900和GSM1800可以逐步将频谱重整出来,以用于更先进且频谱效率更高的UMTS/LTE网络。频谱重整(Spectrum Refarming)是保持网络竞争力、降低投资以及快速部署LTE网络的较佳选择,然而由于GSM用户的渗透率在LTE的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并且GSM用户的容量需求变化呈一个逐渐变化的趋势,频谱重整涉及较大的网络动作,例如必要的重新规划、小区重启等,导致频繁的频谱重整代价很高,如此,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GSM网络和UMTS/LTE网络(GU/GL)之间的动态频谱共享作为频谱重整之前的过渡过程,具有很好的价值。然而,频谱共享这一解决方案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即,频谱共享情形下如何解决GSM网络和UMTS/LTE网络之间的同频/邻频干扰。为了说明问题,以下先以GSM和LTE网络共享频谱为例,说明频谱共享情形下GSM网络和UMTS/LTE网络之间的同频/邻频干扰。

GSM频点之间间隔为200kHz,一个频点上每个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帧包含8个时隙(分别为TS0,TS1,…,TS7),每个时隙长度为0.557ms。当GSM网络占用大于1个频点时,假设频点为C0,C1,…,CN,则频点C0的TS0主要用于广播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C0的TS1主要用于专用控制信道,频点C0的TS2~TS7以及其他频点的TS0~TS7主要用于业务信道。当GSM网络仅占用1个频点时,C0的TS0主要用于广播、公共控制和专用控制信道,剩余TS1~TS7用于业务信道。当LTE系统调度分配的粒度为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对,在时域上占用1ms,在频域上占用12个子载波共计180kHz。GSM网络的基站发射功率很高,一个载波(带宽200kHz)的功率为20W,而LTE网络的基站发射功率相对较低,例如,10MHz带宽发射功率为40W,平均每个RB(180kHz)发射功率为0.8W/180kHz,远远低于GSM网络的基站在单位赫兹上的发射功率。因此,当LTE网络与GSM网络共享频谱部署时,GSM小区强功率发射信号将严重干扰LTE小区信号。这就说明,如何协调GSM与LTE小区之间的干扰,保证异系统共享频谱时系统的可靠性将是异系统共存频谱的重大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对于不同的网络,分配不同的载频资源,即使频谱共享场景下亦如此,例如,在频谱共享的场景下,为GSM网络分配的载频资源,不分配给LTE网络使用,从而避免GSM网络对LTE网络的干扰。

上述现有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同频/邻频干扰问题,但若仅仅根据GSM是否使用该载频来决定LTE能否使用该频段,这不仅违背了频谱共享的初衷,而且严重约束了GSM可使用资源的范围,换言之,现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频谱为代价来换取减少干扰,无益于频谱共享使用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以消除同频干扰的同时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小区在时频上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具有不同制式;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干扰关系信息。

基于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至少包括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时隙的信息和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基于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基于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可用时频资源、不可用时频资源或者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载波进行跨载波调度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共享的时频资源。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小区在时频上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具有不同制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干扰关系信息。

基于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至少包括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时隙的信息和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基于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基于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可用时频资源、不可用时频资源或者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载波进行跨载波调度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共享的时频资源。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由于第二小区的基站根据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的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因此,与现有技术提供的对于不同的网络,分配不同的载频资源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消除同频GSM系统对LTE系统的干扰,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通过频谱重整实现LTE快速部署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制式的第二小区和GSM制式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规划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小区中各个小区占用载波的情况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流程示意图,其执行主体可以是联合管理两种不同制式小区网络业务的中央节点,例如,联合管理GSM和LTE网络业务的多系统控制器,也可以是两种不同制式小区中的其中一种基站设备,例如,采用LTE制式的小区的基站设备。附图1示例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01和步骤S102,详细说明如下:

S101,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小区在时频上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具有不同制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小区可以是采用GSM制式的小区,第二小区可以是采用LTE制式的小区。作为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被动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即多系统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也可以是主动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即,多系统控制器向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用于请求上报第一小区的视频资源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一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多系统控制器返回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作为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的另一实施例,也可以是第二小区的基站接收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或者,第二小区的基站向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用于请求上报第一小区的视频资源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一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返回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

类似地,对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的获取,也包括被动获取和主动获取。其中,被动获取包括:多系统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发送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主动获取包括:多系统控制器向第二小区的基站发送用于请求上报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二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多系统控制器返回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可以由初步确定干扰关系信息和精确确定干扰关系信息两步完成。对于初步确定干扰关系信息,可以是由网络规划数据或路测数据获得,如附图2所示,是LTE制式的第二小区和GSM制式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规划图。覆盖区域1为第二小区(即LTE制式的小区)中的小区1与第一小区(即GSM制式的小区)中的小区1的覆盖区,其他数字表示为第二小区和第一小区的覆盖区。第二小区除了受同频第二小区干扰,还受到同频第一小区不同强度的干扰。产生强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1}的第一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为[-30dBm,-70dBm],产生次强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4,7,10,13,16,19,22}的第一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为[-85dBm,-95dBm],产生的弱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27,34,37,40,43,46,47},测量的信号强度为[-100dBm,-110dBm]。也可以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初步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具体地,仍然以附图2为例,多系统控制器根据网络规划数据获取第二小区和各个第一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第一小区中的小区1和第二小区中的小区1的地理位置相同,则认为第一小区中的小区1为第二小区的强干扰源小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4,7,10,13,16,19,22的小区和第二小区的距离相同或相近例如为500m,则认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4,7,10,13,16,19,22的小区为第二小区的次强干扰源小区,而第一小区中编号为27,34,37,40,43,46,47的小区和第二小区的距离相同或相近例如为1000m,则认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27,34,37,40,43,46,47的小区为第二小区的弱干扰源小区。上述强干扰、次强干扰或弱干扰的定性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初步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也可以是第二小区通过终端测量(可能是异系统异频测量,也可能是异系统同频测量,具体看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使用的频点是否相同)获取,第二小区的基站再将这些获取的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发送给多系统控制器,从而多系统控制器获得第二小区感受到的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关系。例如,第二小区终端测量获得第二小区中的小区1除了受同频第二小区干扰,还受到同频第一小区不同强度的干扰,产生强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1}的第一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为[-30dBm,-70dBm],产生次强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4,7,10,13,16,19,22}的第一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为[-85dBm,-95dBm],产生的弱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27,34,37,40,43,46,47},测量的信号强度为[-100dBm,-110dBm]。

S102,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至少包括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时隙的信息和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例如,根据G-only用户业务的变化,第一小区的基站会相应增加/减少GSM业务载波,或者调整载波功率大小,第一小区的基站可以将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和/或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发送给第二小区的基站或者多系统控制器。在因业务变化导致第一小区的时隙分配信息以及所述时隙上的功率发生变化时,第一小区的基站也可以将时隙的信息和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作为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二小区的基站或者多系统控制器。

如前所述,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的获取包括初步确定这些干扰关系信息和精确确定这些干扰关系信息。在初步确定了干扰关系信息,例如,只考虑最强干扰源小区和次强干扰源小区,或者只考虑测量的信号强度大于一定门限的干扰源小区。以只考虑最强干扰源小区和次强干扰源小区为例。经过总结,多系统控制器获得如图3所示的第二小区中各个小区占用载波的情况。

精确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方法一是基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地理位置得到的路损系数,结合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和/或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获得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具体地,假设GSM小区1,…,N和LTE小区的距离分别为d1,…,dN,同时发射功率分别为p1,…,pN,则LTE在fi上可能受到的干扰强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Aj(fi)表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j的小区占用载频fi的情况。如果第一小区j占用载频fi,则Aj(fi)=1;反之则Aj(fi)=0。Lj则表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j到第二小区的路损,该路损可以用两者之间的距离大致估算,例如,其中α是路损系数,范围在-2~-4之间。根据上述描述,如果只考虑第一小区中编号为1的小区即强干扰源小区和只考虑第一小区中编号为4,7,10,13,16,19,22的小区即次强干扰源小区,第二小区在f1,f2,f3和f4上受到的干扰强度分别为

I(f1)=p1L1+p4L4+p10L10+p13L13+p16L16+p22L22

I(f2)=p1L1+p7L7+p10L10+p19L19

I(f3)=p4L4+p10L10+p13L13+p19L19+p22L22

I(f4)=p1L1+p16L16+p19L19。

按照上述举例方法,最终可以确定第二小区在各个载波上受到的干扰强度。

精确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方法二是基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地理位置得到的路损系数,结合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和/或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给不同干扰强度的干扰源小区设置加权系数。当只考虑强干扰源和次强干扰源小区时,给强干扰源和次强干扰源以不同的权重。例如,第一小区中编号为1的小区的加权系数为0.3,第一小区中编号为4,7,10,13,16,19和22的加权系数分别为0.1(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系数可以不同),则第二小区在fi上可能受到的干扰强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ηj为GSM小区j的加权系数,最终可以确定第二小区在各个载波上受到的干扰强度。

上述方法一和方法二中,当只收到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时,可以将公式(1)和公式(2)进行简化:

精确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方法三是基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地理位置得到的路损系数,结合第一小区的时隙的信息和/或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以下述公式(3)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载频,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其中,I(fi,slotk)表示第二小区在载频fi时隙k上受到的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pj(i,k)为小区j在载频fi时隙k上的发射功率,Aj(fi,k)=1则表示小区j占用载频i时隙k,反之则表示未占用。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为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和时隙的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终端测量获得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时,可以下述公式(4)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载频,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为时隙的信息以及发射功率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得的路损信息时,可以下述公式(5)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其中,Cj(k)=1表示小区j占用时隙k,反之则表示小区j不占用时隙k。其中pj(k)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j的小区在时隙k上的发射功率,即默认第一小区j在所有载频上的发射功率相同。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为时隙的信息以及发射功率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终端测量获得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时,也可以下述公式(6)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为时隙的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得的路损信息时,可以下述公式(7)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为时隙的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地UE测量获得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时,可以下述公式(8)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当根据上述方法将干扰关系信息计算出来后,由于第一小区的载频与第二小区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多系统控制器可以据此确定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包括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可用时频资源、不可用时频资源或者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例如,当根据产生干扰的载频获得第二小区对应会受到干扰的RB时,可以据此确定第二小区的可用时频资源即不会受到干扰的RB。多系统控制器可以将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至第二小区的基站,以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例如,调度时避开受到干扰的RB或者减阶调度。发送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时,可以是将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及其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发送给第二小区的基站,其中,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可以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获得的定量信息,也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一个定量信息后,根据与阈值的比较得到的定性信息,例如,强干扰,次强干扰等等。作为上述实施例对应的一个实施例,假设第二小区在编号为RB4、RB5和RB29的资源块以及对应的时隙SFN0~SFN40上受到强干扰,以及第二小区在编号为RB30、RB14和RB46资源块以及对应的时隙SFN12~SFN54上受到次强干扰,则多系统控制器可以以{SFN0~SFN40,RB4、RB5、RB29,强干扰}以及{SFN12~SFN54,RB30、RB14、RB46,次强干扰}的形式将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二小区的基站。

特别地,对于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可以是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载波进行跨载波调度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共享的时频资源。

现有技术未考虑到GSM频谱本身是在各邻区中按一定的复用距离复用的,而复用本身造成了某个载频在不同小区使用对LTE的干扰是差异巨大的。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可知,由于第二小区的基站根据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确定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的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因此,与现有技术提供的对于不同的网络,分配不同的载频资源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消除同频GSM系统对LTE系统的干扰,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通过频谱重整实现LTE快速部署的目的。

请参阅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附图4示例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可以是多系统控制器或者是LTE制式的小区的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等,也可以是上述多系统控制器或基站中的功能模块,其包括获取模块401和确定模块402,其中: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小区在时频上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具有不同制式;

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附图4示例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模块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例如,前述的获取模块,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的硬件,例如获取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再如前述的确定模块,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功能的硬件,例如确定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本说明书提供的各个实施例都可应用上述描述原则)。

在附图4示例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中,第一小区可以是采用GSM制式的小区,第二小区可以是采用LTE制式的小区。作为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被动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即附图4示例的获取模块401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01,如附图5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第一接收单元501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获取模块401也可以是主动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即,多系统控制器向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用于请求上报第一小区的视频资源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一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多系统控制器返回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作为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的另一实施例,也可以是第二小区即LTE制式的小区的基站接收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或者,第二小区的基站向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用于请求上报第一小区的视频资源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一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返回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

类似地,对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的获取,也包括被动获取和主动获取,即附图4示例的获取模块401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601,如附图6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第二接收单元601接收第二小区的基站发送的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主动获取包括:多系统控制器向第二小区的基站发送用于请求上报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的请求消息,第二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多系统控制器返回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

在上述附图4至附图6示例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中,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可以由获取模块401初步确定干扰关系信息和精确确定干扰关系信息两步完成。对于初步确定干扰关系信息,可以是由获取模块401通过网络规划数据或路测数据获得,如附图2所示,是LTE制式的第二小区和GSM制式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规划图。覆盖区域1为第二小区(即LTE制式的小区)中的小区1与第一小区(即GSM制式的小区)中的小区1的覆盖区,其他数字表示为第二小区和第一小区的覆盖区。第二小区除了受同频第二小区干扰,还受到同频第一小区不同强度的干扰。产生强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1}的第一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为[-30dBm,-70dBm],产生次强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4,7,10,13,16,19,22}的第一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为[-85dBm,-95dBm],产生的弱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27,34,37,40,43,46,47},测量的信号强度为[-100dBm,-110dBm]。也可以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初步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具体地,仍然以附图2为例,获取模块401根据网络规划数据获取第二小区和各个第一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第一小区中的小区1和第二小区中的小区1的地理位置相同,则认为第一小区中的小区1为第二小区的强干扰源小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4,7,10,13,16,19,22的小区和第二小区的距离相同或相近例如为500m,则认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4,7,10,13,16,19,22的小区为第二小区的次强干扰源小区,而第一小区中编号为27,34,37,40,43,46,47的小区和第二小区的距离相同或相近例如为1000m,则认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27,34,37,40,43,46,47的小区为第二小区的弱干扰源小区。上述强干扰、次强干扰或弱干扰的定性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第一小区对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初步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也可以是第二小区通过终端测量(可能是异系统异频测量,也可能是异系统同频测量,具体看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使用的频点是否相同)获取,第二小区的基站再将这些获取的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发送给多系统控制器,从而多系统控制器获得第二小区感受到的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关系。例如,第二小区终端测量获得第二小区中的小区1除了受同频第二小区干扰,还受到同频第一小区不同强度的干扰,产生强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1}的第一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为[-30dBm,-70dBm],产生次强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4,7,10,13,16,19,22}的第一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为[-85dBm,-95dBm],产生的弱干扰的第一小区有编号为{27,34,37,40,43,46,47},测量的信号强度为[-100dBm,-110dBm]。

在上述附图4至附图6示例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中,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至少包括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时隙的信息和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例如,根据G-only用户业务的变化,第一小区的基站会相应增加/减少GSM业务载波,或者调整载波功率大小,第一小区的基站可以将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和/或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发送给第二小区的基站或者多系统控制器。在因业务变化导致第一小区的时隙分配信息以及所述时隙上的功率发生变化时,第一小区的基站也可以将时隙的信息和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作为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二小区的基站或者多系统控制器。

如前所述,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的获取包括初步确定这些干扰关系信息和精确确定这些干扰关系信息。在初步确定了干扰关系信息,例如,只考虑最强干扰源小区和次强干扰源小区,或者只考虑测量的信号强度大于一定门限的干扰源小区。以只考虑最强干扰源小区和次强干扰源小区为例。经过总结,多系统控制器获得如图3所示的第二小区中各个小区占用载波的情况。

确定模块402精确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方法一是基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地理位置得到的路损系数,结合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和/或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获得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具体地,假设GSM小区1,…,N和LTE小区的距离分别为d1,…,dN,同时发射功率分别为p1,…,pN,则LTE在fi上可能受到的干扰强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Aj(fi)表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j的小区占用载频fi的情况。如果第一小区j占用载频fi,则Aj(fi)=1;反之则Aj(fi)=0。Lj则表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j到第二小区的路损,该路损可以用两者之间的距离大致估算,例如,其中α是路损系数,范围在-2~-4之间。根据上述描述,如果只考虑第一小区中编号为1的小区即强干扰源小区和只考虑第一小区中编号为4,7,10,13,16,19,22的小区即次强干扰源小区,第二小区在f1,f2,f3和f4上受到的干扰强度分别为

I(f1)=p1L1+p4L4+p10L10+p13L13+p16L16+p22L22

I(f2)=p1L1+p7L7+p10L10+p19L19

I(f3)=p4L4+p10L10+p13L13+p19L19+p22L22

I(f4)=p1L1+p16L16+p19L19。

按照上述举例方法,最终可以确定第二小区在各个载波上受到的干扰强度。

确定模块402精确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方法二是基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地理位置得到的路损系数,结合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和/或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给不同干扰强度的干扰源小区设置加权系数。当只考虑强干扰源和次强干扰源小区时,给强干扰源和次强干扰源以不同的权重。例如,第一小区中编号为1的小区的加权系数为0.3,第一小区中编号为4,7,10,13,16,19和22的加权系数分别为0.1(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系数可以不同),则第二小区在fi上可能受到的干扰强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上受到的干扰强度。

上述方法一和方法二中,当只收到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时,可以将公式(1)和公式(2)进行简化:

确定模块402精确确定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方法三是基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地理位置得到的路损系数,结合第一小区的时隙的信息和/或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以下述公式(3)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载频,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干扰强度。pj(i,k)为小区j在载频fi时隙k上的发射功率,Aj(fi,k)=1则表示小区j占用载频i时隙k,反之则表示未占用。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为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和时隙的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终端测量获得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时,确定模块402可以下述公式(4)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载频,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为时隙的信息以及发射功率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得的路损信息时,确定模块402可以下述公式(5)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其中pj(k)为第一小区中编号为j的小区在时隙k上的发射功率,即默认第一小区j在所有载频上的发射功率相同。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为时隙的信息以及发射功率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终端测量获得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时,确定模块402也可以下述公式(6)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为时隙的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获得的路损信息时,确定模块402可以下述公式(7)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当获取的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为时隙的信息,且干扰关系信息为根据地UE测量获得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时,确定模块402可以下述公式(8)计算第二小区在时频资源(特定时隙)上受到来自第一小区的干扰强度。

当根据上述方法将干扰关系信息计算出来后,由于第一小区的载频与第二小区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多系统控制器可以据此确定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包括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可用时频资源、不可用时频资源或者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例如,当根据产生干扰的载频获得第二小区对应会受到干扰的RB时,可以据此确定第二小区的可用时频资源即不会受到干扰的RB。多系统控制器可以将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至第二小区的基站以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即,如附图7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附图4示例的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701,发送模块701用于将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例如可以是调度时避开受到干扰的RB或者减阶调度。发送模块701发送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时,可以是将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及其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发送给第二小区的基站,其中,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可以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获得的定量信息,也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一个定量信息后,根据与阈值的比较得到的定性信息,例如,强干扰,次强干扰等等。作为上述实施例对应的一个实施例,假设第二小区在编号为RB4、RB5和RB29的资源块以及对应的时隙SFN0~SFN40上受到强干扰,以及第二小区在编号为RB30、RB14和RB46资源块以及对应的时隙SFN12~SFN54上受到次强干扰,则多系统控制器中的发送模块701可以以{SFN0~SFN40,RB4、RB5、RB29,强干扰}以及{SFN12~SFN54,RB30、RB14、RB46,次强干扰}的形式将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二小区的基站。

特别地,对于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可以是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载波进行跨载波调度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共享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系统控制器或者基站,例如,采用LTE制式的基站,该多系统控制器或者基站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小区在时频上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具有不同制式;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系统控制器或者基站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系统控制器或者基站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干扰关系信息。

在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至少包括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时隙的信息和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在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系统控制器或者基站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可用时频资源、不可用时频资源或者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载波进行跨载波调度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共享的时频资源。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系统控制器或者基站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将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再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一个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小区在时频上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具有不同制式;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用于第二小区进行时频资源调度。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发送的所述干扰关系信息。

在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至少包括第一小区的载频信息、所述载频的功率信息、时隙的信息和所述时隙上的功率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关系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在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所述干扰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包括: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可用时频资源、不可用时频资源或者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所受干扰的强度信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载波进行跨载波调度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载波,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共享的时频资源。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小区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