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管理方法及基站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8092发布日期:2019-02-10 22:3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小区管理方法及基站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管理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出现了多运营商、多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以及多网元管理系统,且不可避免的在同一区域或同一应用场景下出现了不同种类小区。不同的运营商、PLMN或网元管理系统在管理小区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在具体的管理中也存在着差异。

在同一地理区域或同一应用场景下,多个运营商同时存在,同时为不同或相同用户提供各种业务,为了节省成本,出现了共享网络或网元,比如共享基站。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信息隔离,共享基站上的小区都是同时归属于同一PLMN或归属于同一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的小区,还无法实现不同的PLMN或不同的网元管理系统下的小区建立在同一个基站上,否则将由于进行不同系统管理,导致小区间的相互干扰等,从而无法进一步地提高基站的利用率,降低通信的成本。

故在同一基站上如何实现不同PLMN下的小区或不同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小区协同管理是现有技术还未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区管理方法及基站,以实现对共享基站下不同PLMN或网元管理系统下的小区的协同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小区管理方法,包括:

基站获得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小区的信息;

所述小区的信息包括小区编号;所述小区编号包括所述小区所在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编号或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

其中,所述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

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由不同网元管理系统管理;

基站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进行管理。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小区编号包括所述小区所在的PLMN编号时,还包括所述小区在所述PLMN下的序列号;

所述小区编号包括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时,还包括所述小区在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序列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为物理空间上相互隔离的小区。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为物理空间上的邻区;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进行管理包括:

所述基站维护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和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表,其中,在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包括第二小区编号,在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包括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站获得配置信息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

或者,

基站接收网管设备发来的配置指令,从该配置指令中获得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小区的信息;

所述小区的信息包括小区编号;所述小区编号包括所述小区所在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编号或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

其中,所述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

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由不同网元管理系统管理;

处理器,用于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进行管理。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小区编号包括所述小区所在的PLMN编号的同时,还包括所述小区在所述PLMN下的序列号;

所述小区编号包括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的同时,还包括所述小区在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序列号。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为物理空间上相互隔离的小区。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为物理空间上的邻区;

所述处理器,维护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和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表,其中,在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包括第二小区编号,在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包括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中,进一步包括:

人机交互接口,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存储器;

或,

配置接口,用于接收网管设备发来的配置指令,将该配置指令中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小区管理方法及基站,能够使得基站获取配置信息,通过该配置信息将归属于不同的PLMN的小区或由不同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的小区归属于同一基站进行配置,并进行协同管理,从而打破了不同PLMN或不同网元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隔离。通过不同PLMN中小区或不同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小区的协同管理,达到了共享硬件网元、减少重复覆盖等目的,从而具有硬件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低,且能保证良好的通信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管理方法及装置、基站,涉及通信领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区管理方法及装置、基站中,将不同PLMN或不同的网元管理系统的小区互设为邻区,在根据邻区关系表进行管理,成功的实现了同一基站上多个PLMN或网元管理系统小区的建立,具有实现快捷方便,硬件及运营成本低,且与现有技术兼容性强的优点。所述小区管理方法及装置、基站实现了对多个PLMN或多个网元管理系统共享基站,具有工业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小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小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一种双频小区共享基站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小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一种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小区管理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站获得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小区的信息;

所述小区的信息包括小区编号;所述小区编号包括所述小区所在的PLMN编号或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

其中,所述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

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由不同网元管理系统管理。

步骤102:基站根据获取的配置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使得基站获取配置信息,通过该配置信息将归属于不同的PLMN的小区或由不同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的小区在同一基站上进行配置,并进行协同管理,从而打破了不同PLMN或不同网元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隔离。通过不同PLMN中小区或不同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小区的协同管理,达到了共享硬件网元、减少重复覆盖的目的,从而使得硬件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低。

在上述步骤101中,为了更为准确地标识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步骤101中,当小区编号包括所述小区所在的PLMN编号时,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小区在所述PLMN下的序列号;当小区编号包括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时,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小区在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序列号。

上述图1所示的小区管理方法至少可以适用于以下两个业务场景:

业务场景1: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为物理空间上相互隔离的小区的业务场景。

业务场景2: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为物理空间上的邻区。

针对该业务场景2,上述步骤102的一种具体实现则可以包括:基站维护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和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表,其中,在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包括第二小区编号,在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包括第一小区编号。

在上述步骤101中,基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配置信息,比如,基站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或者,基站接收网管设备发来的配置指令,从该配置指令中获得配置信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适用的业务场景是上述业务场景1,比如:同一个基站管理两个小区,记为小区1和小区2,小区1和小区2属于不同PLMN或者由不同网元管理系统管理,且该小区1和小区2为物理空间上相互隔离的小区。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小区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基站接收网管设备发来的配置指令。

步骤202:基站从配置指令中获得配置信息。

基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配置信息,比如通过用户直接在基站上配置的方式,此时,步骤201至步骤202的实现过程可以替换为:基站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从而获得配置信息。

本步骤中,基站获取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小区1的信息和小区2的信息;

小区1的信息中包括小区编号;小区编号包括:小区1所在的PLMN编号以及小区1在PLMN下的序列号;或,小区编号包括:管理小区1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以及小区1在管理小区1的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序列号。

小区2的信息中包括小区编号;小区编号包括:小区2所在的PLMN编号以及小区2在PLMN下的序列号;或,小区编号包括:管理小区2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以及小区2在管理小区2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

步骤203:基站根据获取的配置信息对小区1和小区2进行管理。

本步骤中,小区的管理包括小区的覆盖范围管理、小区的下行发射功率管理,小区内用户的切换管理、小区的使用频率等各种管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适用的业务场景是上述业务场景2,比如:同一个基站管理两个小区,记为小区A和小区B,小区A和小区B属于不同PLMN管理,且该小区A和小区B为物理空间上的邻区,也就是说,小区A和小区B的覆盖范围部分重叠,或共享部分覆盖边界。比如,本实施例2的一种应用场景图如图3所示。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小区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401:基站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

本步骤中,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输入,获得了配置信息。

基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配置信息,比如,基站接收网管设备发来的配置指令,从配置指令中获得配置信息。

本步骤中,基站获取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小区A的信息和小区B的信息;

小区A的信息中包括小区编号;小区编号包括:小区A所在的PLMN编号以及小区A在PLMN下的序列号;或,小区编号包括:管理小区A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以及小区A在管理小区A的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序列号。

小区B的信息中包括小区编号;小区编号包括:小区B所在的PLMN编号以及小区B在PLMN下的序列号;或,小区编号包括:管理小区B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以及小区B在管理小区B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

步骤402:基站将小区B编号加入小区A的邻区关系表中。

步骤403:基站将小区A编号加入小区B的邻区关系表中。

步骤404:基站根据小区A的邻区关系表和小区B的邻区关系表,对小区A和小区B进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小区A的邻区关系表中加入了小区B的编号,故而小区B设置成了小区A的邻区,并且,小区B的邻区关系表中加入了小区A的编号,故而小区A设置成了小区B的邻区。在对小区A或小区B进行邻区管理时,则会根据小区B的信息和小区A的信息进行联合管理,比如,小区A与小区B之间的干扰协调管理、移动通信用户在小区A与小区B之间的切换管理、小区A与小区B的覆盖范围的管理、小区A与小区B的节能协调管理等,从而实现了在同一个基站上,对归属于不同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的小区或归属于不同PLMN的小区进行管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站,参见图5,包括:

存储器501,用于存储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小区的信息;

所述小区的信息包括小区编号;所述小区编号包括所述小区所在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编号或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

其中,所述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

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由不同网元管理系统管理;

处理器502,用于根据存储器501中存储的配置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小区进行管理。

为了更为准确地标识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是,存储器501中存储的小区编号包括所述小区所在的PLMN编号的同时,还包括所述小区在所述PLMN下的序列号;

存储器501中存储的所述小区编号包括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编号的同时,还包括所述小区在管理所述小区的网元管理系统中的序列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可以为物理空间上相互隔离的小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也可以为物理空间上的邻区;相应地,处理器502,维护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和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表,其中,在第一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包括第二小区编号,在第二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包括第一小区编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基站进一步包括:人机交互接口,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存储器。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基站进一步包括:配置接口,用于接收网管设备发来的配置指令,将该配置指令中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被具体实施为系统、方法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等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在这里都统称为“电路”、“单元”或者“系统”。此外,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产品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者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者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D-ROM)。

计算机中的处理单元读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使得处理单元能够执行在流程图中每个步骤、或各步骤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生成实施在框图的每一块、或各块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单独的软件包、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者越界报警服务器上执行。也应该注意,在某些替代实施方案中,在流程图中各步骤、或框图中各块所注明的功能可能不按图中注明的顺序发生。例如,依赖于所涉及的功能,接连示出的两个步骤、或两个块实际上可能被大致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候可能被以相反顺序执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