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84545发布日期:2019-04-13 00:0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定位技术是为了确定终端的地理位置而采用的技术,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网络的资源来直接或者间接地得到终端的位置信息。目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定位方法,例如:RFPM(Radio Frequency Pattern Matching,无线电模式匹配)定位方法。

但是,终端在采用RFPM定位技术之前,需要网络侧做大量的前期工作(例如:将无线覆盖网络分割成的每个小栅格,并对每个小栅格进行测量,测量每个小栅格周边基站或者AP(Access Point,接入点)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为定位终端位置做准备。由此可见,终端位置的定位精度与栅格划分大小密切相关,当一个栅格所占区域较大时,终端定位精度较低;当一个栅格所占区域较小时,额外增加测量工作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降低RFPM定位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在不增加测量工作量的基础上,如何改善RFPM定位技术中终端位置定位精度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方面,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包括:

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并

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纬度值、经度值;

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选点规则以及差分计算的次数,选择至少三个基点,其中,所述基点至少包括原始点和前T次差分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位置满足形成M边形,其中,T为大于零且小于差分计算次数的正整数、且当前正在执行第T+1差分计算,M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

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还包括高度值;

在计算得到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高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经度值的均值和高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选点规则以及差分计算的次数,选择三个基点,包括:

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三个基点形成三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三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一个第N-A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B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其中,N大于3,为设定的差分次数,A与B不同、且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选点规则以及差分计算的次数,选择四个基点,包括:

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四个基点形成四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四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两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两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两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2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从前N-3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原始点中选择的一个点,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包括:

确定用于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得到确定的每一个原始点相对于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权重因子;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当前所在服务小区;并

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覆盖范围,得到所述服务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包括:

分别计算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分别与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确定计算得到的欧几里得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无线特征值对应的位置,并将确定的位置定位为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特征值至少包括无线信号强度值、无线信号时间量、无线信号频率值、无线信号码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方面,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设备,包括:

位置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无线特征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定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无线特征值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纬度值、经度值;

位置信息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选点规则以及差分计算的次数,选择至少三个基点,其中,所述基点至少包括原始点和前T次差分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位置满足形成M边形,其中,T为大于零且小于差分计算次数的正整数、且当前正在执行第T+1差分计算,M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

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还包括高度值;

位置信息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高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经度值的均值和高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三个基点形成三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三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一个第N-A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B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其中,N大于3,为设定的差分次数,A与B不同、且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四个基点形成四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四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两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两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两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2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从前N-3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原始点中选择的一个点,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特征值计算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用于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得到确定的每一个原始点相对于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权重因子;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位置信息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之后,根据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当前所在服务小区;并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覆盖范围,得到所述服务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计算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分别与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确定计算得到的欧几里得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无线特征值对应的位置,并将确定的位置定位为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特征值至少包括无线信号强度值、无线信号时间量、无线信号频率值、无线信号码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三方面,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设备,包括:

运算器,用于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纬度值、经度值;

所述运算器,具体用于根据选点规则以及差分计算的次数,选择至少三个基点,其中,所述基点至少包括原始点和前T次差分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位置满足形成M边形,其中,T为大于零且小于差分计算次数的正整数、且当前正在执行第T+1差分计算,M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

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还包括高度值;

所述运算器,还用于在计算得到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之后,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高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经度值的均值和高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算器,具体用于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三个基点形成三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三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一个第N-A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B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其中,N大于3,为设定的差分次数,A与B不同、且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算器,具体用于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四个基点形成四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四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两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两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两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2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从前N-3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原始点中选择的一个点,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算器,具体用于确定用于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得到确定的每一个原始点相对于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权重因子;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之后,根据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当前所在服务小区;并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覆盖范围,得到所述服务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分别计算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分别与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确定计算得到的欧几里得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无线特征值对应的位置,并将确定的位置定位为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者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特征值至少包括无线信号强度值、无线信号时间量、无线信号频率值、无线信号码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这样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拟合出没有测量的栅格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无线特征值,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测量工作量,节省了资源,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测量栅格的划分粒度,提高终端定位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示意图;

图3为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当前所存在的点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确定小区内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定位终端设备位置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定位终端设备位置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和设备,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并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这样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拟合出没有测量的栅格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无线特征值,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测量工作量,节省了资源,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测量栅格的划分粒度,提高终端定位的精度。

为了方便后续实施例的描述,将测量得到的点称为原始点,第一次差分算法后计算得到的点称为第一虚拟估计点;第二次差分算法计算得到的点称为第二虚拟估计点;……;依次类推,第N次差分算法后计算得到的点为第N虚拟估计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差分算法是以测量得到的原始点为基点进行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101中,由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采用的标准定位终端位置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第一种方式,网络辅助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第二种方式,OTDOA(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观察到达时间差)定位;第三种方式,E-CID(Enhance Cell Identification,增强的小区鉴别)定位。

具体地,LTE定位终端位置所采用的定位算法一般是通过检测终端和基站之间无线信号的特征参数,并根据预设的定位算法来估计终端的地理位置。但是上述提到的这三种方式,确定终端的地理位置的精度比较低。

在本领域中又提出了RFPM(Radio Frequency Pattern Matching,无线电模式匹配)定位技术,通过将无线覆盖网络分割成小栅格,测量每一个小栅格的无线特征值,利用测量到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位置。

通常为了减少测量的工作量,对无线覆盖网络分割小栅格的粒度比较大,这样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一个小栅格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位置的精度比较低,因此,在已有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基础之上,利用预设的差分算法进一步得到更多的栅格点(即虚拟估计点)。

具体地,根据定位终端位置的精度,确定执行差分算法的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确定的执行差分算法的次数是指针对一组原始点执行差分算法的次数。

例如: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个数是8个,可以将测量得到的8个点作为一组原始点,此时确定执行差分算法的次数是3次,则以测量得到的8个原始点为基点,依次执行3次差分(其中,除了第一次差分是以8个点为基点之外,其他次差分计算选择的基点可以少于8个)。

再例如: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个数是8个,可以将测量得到的8个点平均划分为两组原始点,此时确定执行差分算法的次数是3次,则分别以划分得到的两组原始点为基点,每一组原始点依次执行3次差分(其中,除了第一次差分是以4个点为基点之外,其他次差分选择的基点可以少于4个)。

一般,确定差分算法的次数是3次,这里不做限定。

下面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第一次差分后的第一虚拟估计点的方式,如图2所示,为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示意图。

具体地,首先,根据选点规则,从测量得到的原始点中选择至少三个点。

其中,选择至少三个点的位置至少满足能够形成三角形。

假设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当前执行差分计算的次数不是第一次,即在第一次利用原始点进行差分计算之后的的差分计算,每次差分计算选择需要的至少3个基点,其中,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包括原始点和前T次差分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位置满足形成M边形,其中,T为大于零且小于差分计算次数的正整数、且当前正在执行第T+1差分计算,M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

当每一次差分计算选择的基点为3个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三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一个第N-A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B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其中,N大于3,为设定的差分次数,A与B不同、且为小于N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次差分计算并不一定只是一次计算,例如:第一次差分计算,选择的是测量得到的三个原始点,那么根据选择的三个原始点的位置信息,进行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一个虚拟估计点,此时再执行第二次差分计算的话,选择的是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而选择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的方法有3种(例如:选择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标号为1,2,6,选择两个原始点可以是标号1和2、标号1和6或者标号2和6),此时针对第二次差分计算将会进行3轮,这3轮差分计算被看成都是第二次差分计算。

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每次差分计算需要选择的基点为4个时,要求选择的四个基点形成四角形,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四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两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两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两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2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从前N-3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和原始点中选择一个点,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

除此之外,限定在进行第一次差分计算时,选择的基点为四个点,即从测量得到的原始点中选择四个点,其中,选择的这四个点的位置满足能够形成四边形,且所占区域较小(或者是最小单位的正四边形);还可以从选择的四个原始点中选择任意三个,利用选择的任意三个点的位置信息,执行差分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也就是说,第一次差分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个数包括但不限于1个。

例如,从图2所示的原始点示意图中,根据选点规则,选择的四个点标号为1,2,6,7。

其次,确定选择的四点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纬度值和经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位置信息不限于包含纬度值、经度值和高度值,还可以只包含纬度值和经度值。

例如:选择的标号为1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1,y1);选择的标号为2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2,y2);选择的标号为6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6,y6);选择的标号为7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7,y7)。

或者,选择的标号为1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1,y1,z1);选择的标号为2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2,y2,z2);选择的标号为6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6,y6,z6);选择的标号为7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7,y7,z7)。

最后,根据选择的四个点的位置信息,得到一个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由于原始点的位置信息的表示方式有多种,下面以位置信息包含了纬度值、经度值和高度值为例对虚拟估计点位置信息的计算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得到一个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种方式:确定选择的点所形成图像的重心坐标,并将所述重心坐标所在位置作为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例如:选择的标号1、2、6和7组成的图形是正四边形,那么标号1、2、6和7组成的正四边形的重心坐标为【(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即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为【(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

第二种方式:利用线性平均的方式计算虚第一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即计算选择的点的纬度值的均值、经度值的均值以及高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经度值的均值以及高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例如:选择的点的标号为1,2,6和7,那么计算标号为1,2,6和7的点的纬度值的均值为(x1+x2+x6+x7)/4,计算标号为1,2,6和7的点的经度值的均值为(y1+y2+y6+y7)/4,计算标号为1,2,6和7的点的高度值的均值为(z1+z2+z6+z7)/4,此时(x1+x2+x6+x7)/4、(y1+y2+y6+y7)/4和(z1+z2+z6+z7)/4联合对应的位置,即为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此外,从选择的四个原始点中任意选择三个点作为差分计算的基点,根据任意选择的三个点的位置信息,利用预设的算法计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例如:任意选择的三个点的标号为1,2和6,选择的标号为1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1,y1,z1);选择的标号为2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2,y2,z2);选择的标号为6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6,y6,z6),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为【(x1+x2+x6)/3,(y1+y2+y6)/3,(z1+z2+z6)/3】;

任意选择的三个点的标号为1,2和7,选择的标号为1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1,y1,z1);选择的标号为2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2,y2,z2);选择的标号为7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7,y7,z7),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为【(x1+x2+x7)/3,(y1+y2+y7)/3,(z1+z2+z7)/3】;

任意选择的三个点的标号为1,6和7,选择的标号为1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1,y1,z1);选择的标号为6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6,y6,z6);选择的标号为7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7,y7,z7),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为【(x1+x6+x7)/3,(y1+y6+y7)/3,(z1+z6+z7)/3】;

任意选择的三个点的标号为2,6和7,选择的标号为2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2,y2,z2);选择的标号为6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6,y6,z6);选择的标号为7的点的位置信息为(x7,y7,z7),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为【(x2+x6+x7)/3,(y2+y6+y7)/3,(z2+z6+z7)/3】。

如图3所示,为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当前所存在的点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经过了对标号为1,2,6和7的第一次差分之后,得到一个虚拟估计点,测量划分的栅格中由原来的4个点增加为9个点(即除了四个原始点之外,增加的点为:以四个点为基点做一次差分计算得到一个虚拟估计点,在分别以任意三个点为基点做了四次不同差分计算得到四个虚拟估计点),也就意味着将栅格的粒度变小了,在变化后的栅格中定位终端的位置,将提高定位终端位置的精度。

下面在得到第一虚拟估计点的基础上,执行第二次差分运算得到第二虚拟估计点的方式包括:

首先,根据选点规则,从测量得到的原始点和/或计算得到的第一虚拟估计点中选择至少三个基点。

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位置满足形成M边形,其中,M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

其中,选择的三个基点可以为两个原始点和一个第一虚拟估计点,也可以为两个第一虚拟估计点和一个原始点,这里不做限定。

其次,确定选择的基点的位置信息。

最后,根据选择的基点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第二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计算第二虚拟估计点的方式与计算第一虚拟估计点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步骤102: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在步骤102中,计算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主要还是通过数学模拟算法得到,具体包括:

首先,确定计算无线特征值的对象,即虚拟估计点。

其中,虚拟估计点包括第一虚拟估计点、第二虚拟估计点、……、第N虚拟估计点。

其次,确定用于计算得到该虚拟估计点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

假设,确定计算无线特征值的虚拟估计点是第一虚拟估计点,则根据步骤101中计算第一虚拟估计点的方式,确定用于计算得到该第一虚拟估计点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

例如:确定用于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为【(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根据步骤101中计算第一虚拟估计点的方式,确定用于计算得到【(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为(x1,y1,z1)、(x2,y2,z2)、(x6,y6,z6)和(x7,y7,z7)。

再次,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得到确定的每一个原始点相对于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权重因子。

具体地,在确定原始点的位置信息之后,由地理位置信息系统(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与该虚拟点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地理环境状态,确定一个原始点相对于该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权重因子。

例如:原始点(x1,y1,z1)和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GIS根据原始点(x1,y1,z1)和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的位置信息,确定原始点(x1,y1,z1)和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之间的地理环境状态(例如:原始点(x1,y1,z1)和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之间有一个墙壁或者遮挡物),确定一个权重因子α1,这个权重因子α1表示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相对于原始点(x1,y1,z1)的无线特征因子。

再例如:原始点(x2,y2,z2)和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GIS根据原始点(x2,y2,z2)和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的位置信息,确定原始点(x2,y2,z2)和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之间的地理环境状态(例如:原始点(x2,y2,z2)和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之间没有遮挡物),确定一个权重因子α2,这个权重因子α2表示第一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相对于原始点(x2,y2,z2)的无线特征因子。

由于无线特征值受环境影响,那么GIS在根据地理环境状态确定无线特征因子时,地理环境状态越差,无线特征因子值越小,例如:α2大于α1。

在得到每一个原始点相对于计算得到的该虚拟估计点无线特征因子之后,利用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该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该原始特征点对应的无线特征因子)。

例如:(x1,y1,z1)相对于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的无线特征因子为α1;(x2,y2,z2)相对于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的无线特征因子为α2;(x6,y6,z6)相对于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的无线特征因子为α3;(x7,y7,z7)相对于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的无线特征因子为α4,那么得到虚拟估计点【(x1+x2+x6+x7)/4,(y1+y2+y6+y7)/4,(z1+z2+z6+z7)/4】的无线特征值为α1*(x1,y1,z1)的无线特征值+α2*(x2,y2,z2)的无线特征值+α3*(x6,y6,z6)的无线特征值+α4*(x7,y7,z7)的无线特征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计算第一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方式还可以应用在计算其他虚拟估计点(例如:第二虚拟估计点,……,第N虚拟估计点)的过程中,唯一不同的是,在计算第二虚拟估计点之后的其他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时,确定的是用于计算第二虚拟估计点之后的其他虚拟估计点的基点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在本步骤中确定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应该理解为基点的位置信息。

此外,本步骤102的实施还可以是与步骤101同时实施,但是在确定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的同时,确定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GIS将直接根据用于计算虚拟估计点的基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基点与虚拟估计点之间的地址状态,不需要再次确定用于计算虚拟估计点的基点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在针对每一个原始点,确定差分次数执行完毕后,建立每一个原始点的位置信息与该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与该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建立的多个对应关系,加载生成无线特征数据库,其中,所述无线特征数据库用于在需要对终端进行定位时,利用无线特征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定位终端的位置。

步骤103: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步骤103中,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式:

将已确定的多个点的无线特征值(包括: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特征值)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进行比较,计算每一个点的无线特征值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并将计算得到欧几里得距离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将欧几里得距离数值最小对应的点的位置信息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例如:假设已确定的点为1、2、3、4、5、6和7,分别对应的无线特征值为R1、R2、R3、R4、R5、R6和R7,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为R,则计算点1的无线特征值R1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R的欧几里得距离为|R1-R|;计算点2的无线特征值R2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R的欧几里得距离为|R2-R|;计算点3的无线特征值R3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R的欧几里得距离为|R3-R|;计算点4的无线特征值R4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R的欧几里得距离为|R4-R|;计算点5的无线特征值R5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R的欧几里得距离为|R5-R|;计算点6的无线特征值R6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R的欧几里得距离为|R6-R|;计算点7的无线特征值R7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R的欧几里得距离为|R7-R|;并将计算得到|R1-R|、|R2-R|、|R3-R|、|R4-R|、|R5-R|、|R6-R|和|R7-R|进行比较,选择出欧几里得距离最小对应的点的位置信息,假设|R4-R|的数值最小,则选择出欧几里得距离最小对应的点的位置信息为点4的位置信息,并将点4的位置信息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种方式:

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之后,比较出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的欧几里得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点,当满足条件的点只有一个时,将该点的位置信息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当满足条件的点不止一个时,可以利用线性平均的方式确定满足条件的点的位置均值点的位置信息,将确定的位置均值点的位置信息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设定阈值根据终端定位精度确定,或者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或者根据经验值确定,这里不做限定。

仍以上述计算的方式为例,已确定的点为1、2、3、4、5、6和7,分别对应的无线特征值为R1、R2、R3、R4、R5、R6和R7,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为R,计算得到|R1-R|、|R2-R|、|R3-R|、|R4-R|、|R5-R|、|R6-R|和|R7-R|7个欧几里得距离,假设当只有|R4-R|欧几里得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R4对应的点的标号为4,则将点4的位置信息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当|R2-R|、|R3-R|、|R4-R|、|R5-R|都小于设定阈值时,可以将R2、R3、R4和R5分别对应的点中任一个点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利用线性平均方式计算R2、R3、R4和R5分别对应的点的位置均值点的位置信息,即(x2,y2,z2)、(x3,y3,z3)、(x4,y4,z4)和(x5,y5,z5)的位置均值点为【(x2+x3+x4+x5)/4,(y2+y3+y4+y5)/4,(z2+z3+z4+z5)/4】,并将【(x2+x3+x4+x5)/4,(y2+y3+y4+y5)/4,(z2+z3+z4+z5)/4】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当前所在服务小区;并

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覆盖范围,得到所述服务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

例如:如图4所示,为确定小区内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的示意图。当在接收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后,根据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当前所在服务小区为A小区(其中,A小区信号覆盖范围为图4中的圆),则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覆盖范围,得到所述服务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即图4中圆内的点为A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图4圆之外的点为A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效点,这样有效减少了比对的操作,提高了定位终端位置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特征值至少包括无线信号强度值、无线信号时间量、无线信号频率值、无线信号码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例如:无线信号强度值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或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这样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拟合出没有测量的栅格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无线特征值,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测量工作量,节省了资源,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测量栅格的划分粒度,提高终端定位的精度。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定位终端位置的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二是与本发明实施例一在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发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终端上报的位置定位请求消息,所述位置定位请求消息中包含了终端当前测量到的无线特征值。

步骤202:根据已确定位置信息的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接收到的终端的无线特征值,定位终端的位置。

在步骤202中,第一步,将已确定位置信息的点的无线特征值与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无线特征值进行作差运算。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已确定位置信息的点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到的原始点,还可以是经过差分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二步,判断计算得到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将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对应的点的位置信息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若差值不小于设定阈值,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从计算得到的差值中,选择差值较小的至少三个基点,作为定位终端位置的基点。

假设,选择差值较小的四个基点。

第四步,根据选择的四个基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根据选择的四个基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第一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这里“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的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101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以及这里“根据选择的四个基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第一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102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第五步,将计算得到的第一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与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进行作差运算,并判断计算得到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小于,则将第一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新,若不小于,则继续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将第一虚拟估计点作为一个基点,并从第三步选择的基点中选择至少两个点作为基点,利用第四步的方式继续计算下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和无线特征值。

第七步,按照第五步的方式判断计算得到的下一个虚拟估计点是否能够定位终端的位置,若否,则将所述下一个虚拟估计点作为一个基点,并从之前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以及第三步选择的基点中选择至少两个点作为本次差分计算的基点,利用第四步的方式继续计算下下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和无线特征值,依次循环执行,直至确定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与终端发送的无线特征值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将该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作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结束操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式,利用差分运算的方式,根据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以及已确定位置信息的点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的位置,不仅对现有技术中栅格粒度进行了细化,提高了定位终端位置的精度,还能够实现实时定位终端的位置,不受数据库容量的限制。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定位终端设备位置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三是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至本发明实施例二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发明,所述设备包括:位置信息计算模块11、无线特征值计算模块12和定位模块13,其中:

位置信息计算模块11,用于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无线特征值计算模块12,用于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定位模块13,用于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无线特征值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纬度值、经度值;

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选点规则以及差分计算的次数,选择至少三个基点,其中,所述基点至少包括原始点和前T次差分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位置满足形成M边形,其中,T为大于零且小于差分计算次数的正整数、且当前正在执行第T+1差分计算,M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

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还包括高度值;

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模块11,还用于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高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经度值的均值和高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模块11,具体用于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三个基点形成三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三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一个第N-A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B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其中,N大于3,为设定的差分次数,A与B不同、且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模块11,具体用于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四个基点形成四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四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两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两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两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2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从前N-3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原始点中选择的一个点,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特征值计算模块12,具体用于确定用于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得到确定的每一个原始点相对于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权重因子;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位置信息选择模块14,其中:

位置信息选择模块14,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之后,根据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当前所在服务小区;并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覆盖范围,得到所述服务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模块13,具体用于分别计算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分别与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确定计算得到的欧几里得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无线特征值对应的位置,并将确定的位置定位为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特征值至少包括无线信号强度值、无线信号时间量、无线信号频率值、无线信号码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涉及的设备可以通过硬件实现的物理实体单元,还可以通过软件实现的逻辑部件,这里不做限定。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定位终端设备位置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四是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至本发明实施例二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发明,所述设备包括:运算器21和处理器22,其中,运算器21和处理器22之间通过总线23连接。

运算器21,用于根据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设定的算法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测量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处理器22,用于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时,根据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和所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定位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纬度值、经度值;

所述运算器21,具体用于根据选点规则以及差分计算的次数,选择至少三个基点,其中,所述基点至少包括原始点和前T次差分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位置满足形成M边形,其中,T为大于零且小于差分计算次数的正整数、且当前正在执行第T+1差分计算,M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

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还包括高度值;

所述运算器21,还用于在计算得到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纬度值的均值和经度值的均值之后,计算选择的至少三个基点的高度值的均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纬度值的均值、经度值的均值和高度值的均值对应的位置作为一个虚拟估计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算器21,具体用于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三个基点形成三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三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或者为一个第N-A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B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一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其中,N大于3,为设定的差分次数,A与B不同、且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算器21,具体用于当差分计算的次数为N时,按照下述方式选择每一次执行差分计算的基点,其中,每次选择的四个基点形成四角形:

第一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四个原始点;

第二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两个原始点以及两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三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测量得到的一个原始点、一个第一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两个第二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

第N次差分计算的基点为两个第N-1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一个第N-2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从前N-3次差分计算后得到的虚拟估计点以及原始点中选择的一个点,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算器21,具体用于确定用于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位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得到确定的每一个原始点相对于计算得到的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的权重因子;

根据确定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得到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2,还用于在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之后,根据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确定终端当前所在服务小区;并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覆盖范围,得到所述服务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原始点和虚拟估计点。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2,具体用于分别计算终端上报的无线特征值分别与得到的原始点的无线特征值、虚拟估计点的无线特征值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确定计算得到的欧几里得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无线特征值对应的位置,并将确定的位置定位为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特征值至少包括无线信号强度值、无线信号时间量、无线信号频率值、无线信号码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涉及的设备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还可以是写入控制程序的其他处理设备,这里不做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