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08839发布日期:2019-03-02 02:0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现有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时间值在切换失败(‘切换太晚’,‘切换太早’及‘切换到错误小区’)检测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时间值被使用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链接重建后失败检测机制和RRC链接新建后的失败检测机制中。在这两种机制中,时间值都被用于与预先配置的域值(Tstore_UE_cntxt)做比较。该预先配置的域值(Tstore_UE_cntxt)指示出在同一小区内针对一个用户终端的连续两次切换所期待的最小时间间隔。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所期待的连续两次切换的时间间隔可能随一些因素而变化,例如随小区大小,终端速度或终端运行轨道等因素变化,如果该域值配置不当,可能造成移动鲁棒性优化MRO误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通过基站间交互域值和检测结果,可对配置不当的域值进行调整,解决误判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1基站接收第2基站发送的切换报告;其中该切换报告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

使用该第1基站的第1域值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以获得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

该第1基站根据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该第1基站使用的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2基站根据接收到的链路失败指示消息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

在检测到链路失败的原因是切换过早或切换到错误的小区时,向第1基站发送切换报告;该切换报告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优化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该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2基站发送的切换报告;其中该切换报告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

第一检测单元,该第一检测单元用于使用第1基站的第1域值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以获得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

第一处理单元,该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该第1基站使用的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优化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该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链路失败指示消息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

第二发送单元,该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检测结果是切换过早或切换到错误的小区时,向第1基站发送切换报告;该切换报告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其中,该系统还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所述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参数优化装置或基站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参数优化装置或基站中执行上述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参数优化装置或基站中执行上述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1基站和第2基站间交互域值和检测结果,可对配置不当的域值进行调整,解决误判的问题,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A至图1C是典型的连续两次切换发生的场景示意图;

图1D是现有机制中失败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参数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2B是图2A中步骤203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参数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参数优化装置构成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参数优化装置构成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参数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参数优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首先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分析在目前的域值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图1A至图1C是典型的连续两次切换发生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A至图1C所示,终端设备首先成功地从宏小区(Mcell)A被切换到微小区(Pico cell)B(第一次切换),然后在被再次切换出Pico cell B(第二次切换)之前经历链接失败。根据现有的移动鲁棒性优化(MRO,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检测机制,Pico cell B在收到无线链路失败指示(RLF Indication)消息后,对该链路失败进行移动鲁棒性优化(MRO,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检测。如果在检测中使用的预先配置的域值(Tstore_UE_cntxt)配置不当,极有可能将该链接失败与第一次切换联系起来,从而判断该链接失败为‘切换太早’或‘切换到错误小区’。事实上,该链接失败与第二次切换有关,应判断为‘切换太晚’。下面以图1A所示的场景为例来对现有机制中失败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图1D是现有机制中失败检测方法流程图。如图1D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A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至终端设备UE(见步骤101);该UE成功切换到基站B(见步骤102);该UE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此时,从基站A向该UE发送切换命令到该UE发生RLF的时间为T1(见步骤103);

该UE进行连接重建或连接新建成功,例如,重建或新建小区为基站A的小区(见步骤104),接收该UE发送的RLF报告(Report),该RLF Report中包括时间T1(见步骤105);基站A向基站B发送RLF指示(Indication)消息,该RLF指示消息中包含该RLF报告(见步骤106);基站B检测链路失败原因(见步骤107);在链路失败原因为切换过早或切换到错误的小区时,向基站A发送切换报告消息(见步骤108)并由基站A来纠正错误(见步骤109);在链路失败原因为切换过晚时,则由基站B纠正错误(见步骤110)。

在步骤107中,基站B将其域值(T,如Tstore_UE_cntxt)与T1进行比较,在T1大于T时,确定链路失败原因是切换过晚;在T1小于T时,确定切换过早或切换到错误小区。

在图1D所示的场景下,如果该域值T设置的过大,则在步骤107中,T1可能总小于T,这样,链路失败原因总被判断为切换过早或切换到错误的小区。如果此时导致链路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切换太晚,则按照现有机制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能够对预设的域值进行优化,尽可能避免域值不当而导致的失败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下面将结合附图、以MRO检测过程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优化方法进行说明。但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涉及参数优化的场景均适用。

在下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第1基站、第2基站和第3基站。其中,参与MRO失败检测和参数优化的基站为第1基站和第2基站。其中,该第1基站是导致链路失败的基站和/或对链路失败进行纠正的基站和/或接收切换报告的基站。该第2基站是在终端设备链路失败前为该终端设备服务的基站和/或发送切换报告消息的基站和/或接收RLF指示消息的基站。此外,第3基站是在终端设备发生链路失败后进行链接重建尝试、或重建成功、或新建成功的基站和/或发送RLF指示消息的基站。第1基站和/或第2基站和/或第3基站可以为不同的基站,也可以为相同的基站。

实施例1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参数优化方法流程图。如图2A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1基站接收第2基站发送的切换报告;其中该切换报告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终端设备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检测结果也称为失败鉴定结果;

其中,每个基站可对应一个域值,该域值可由网络侧的功能实体,如操作管理和维护(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实体预先配置,该检测结果可包括切换太早或切换到错误的小区;或者还可为切换过晚;

其中,在检测链路失败原因时使用的域值是一个与检测链路失败有关的时间域值,如该域值表示为Tstore_UE_cntxt,但不限于这种表示方式。

步骤202,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以获得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

其中,该第1基站可使用该第1基站对应的第1域值来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此外,在检测时可结合其他可用信息如该UE上报的测量报告、UE运动速度、QoS要求等信息来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3,该第1基站根据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该第1基站的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该第1基站可结合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该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可避免域值不当而导致的失败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03中,该第1基站可根据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的正确或错误来对该第1基站的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可采用如图2B所示的方式进行处理。

如图2B所示,步骤203包括:

步骤203a,确定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的正确或错误;

步骤203b,根据确定的结果对该第1基站的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确定检测结果的正误:

第一种方式:

该第1基站每次收到第2基站的切换报告后就自行获得一个基站1的检测结果(见步骤201和202),然后该第1基站会判定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见步骤203a);最后根据对两个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的判断来进行随后的处理(见步骤203b)。

这种情况下,在步骤203a中,该第2基站和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可为该第1基站当前接收的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当前自行获得的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

这样,该第1基站可根据该当前接收的和当前获得的检测结果、以及其他可用信息,如相关历史信息等来确定检测结果的正误,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种方式:

该第1基站每次收到该第2基站的切换报告后,就自行获得一个基站1的检测结果,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统计信息来确定该第1基站和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见步骤203a),最后再进行随后的处理(见步骤203b)。

在这种情况下,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为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和在预定时间内获得的检测结果,该检测结果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这种情况下,在步骤203a中,该第1基站可根据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的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在预定时间内获得的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一个或多个)、以及其他可用信息,如相关历史信息等来确定检测结果的正误,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203b中,在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且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错误时,保持该第1域值不变;在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错误且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时,该第1基站根据该第2域值调整该第1域值;在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均错误时,该第1基站调整该第1域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03中,对该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该方法还可包括步骤204:向该第2基站返回相应的信息;

其中,该信息包括正确的检测结果和所用的域值;或者该信息包括调整后的第1域值;

例如,在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时,返回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所用的第1域值;在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时,返回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所用的第2域值;在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鉴定结果均错误时,返回调整后的第1域值。

这样,使得该第2基站根据该第1基站返回的信息对该第2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避免域值设置不当而导致的失败误判。

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204为可选步骤,以虚线框示出。例如,在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时,可不执行该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4执行的时机可采用如下方式,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如,在步骤203a中采用第一种方式确定检测结果的正误时,步骤204可在步骤203a或203b完成后执行;或者在步骤203b完成,再经过预定时间后再执行步骤204。

如,在步骤203a中采用第二种方式确定检测结果的正误时,步骤204可在步骤203a或203b完成后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1基站可通过切换报告确认(HO Report Acknowledgement)消息来承载该信息,但不限于上述消息,也可采用其他任何消息来通知该第2基站。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该第1基站可结合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该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向第2基站返回相应的信息,可避免域值不当而导致的失败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实施例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参数优化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第2基站根据接收到的链路失败指示消息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2基站可使用包括该第2基站对应的第2域值在内的可用信息来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除了该第2域值外,其他可用信息如该UE上报的测量报告、UE运动速度、QoS要求等信息来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在检测到链路失败的原因是切换过早或切换到错误的小区时,向第1基站发送切换报告;其中该切换报告(HO Report)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301中,利用该第2基站对应的第2域值来检测该终端设备链路失败的原因。检测方法如图1D的步骤107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第2基站检测到链路失败原因是切换过早或者是切换到错误的小区时,可向第1基站发送切换报告,使得该第1基站结合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第1域值相应的处理,以获得适当的第1域值。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303,接收该第1基站返回的信息,该信息包括正确的链路失败原因检测结果和所用的域值;或者,调整后的该第1基站所用的第1域值;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1基站可通过切换报告确认(HO Report Acknowledgement)消息来承载该信息,但不限于上述消息,也可采用其他任何消息来通知该第2基站。

步骤304,根据该信息对该第2域值进行相应地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该信息中包含正确的检测结果和所用的域值时,在正确的检测结果是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时,该第2基站保持该第2域值不变;在正确的检测结果是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时,该第2基站根据该第1基站所用的第1域值来调整该第2域值;在该信息包括调整后的第1域值时,该第2基站根据该信息中的第1域值调整该第2域值。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3和304为可选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301中检测到链路失败的原因是切换过晚时,该第2基站还可对其域值的配置进行调整,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可知,该第2基站还可根据该第1基站返回的信息对其第2域值进行处理,可避免域值不当而导致的失败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由上述可知,允许参与失败检测的基站(第1基站和第2基站)之间交互域值(Tstore_UE_cntx)的配置,可避免各基站由于域值不当而导致的失败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允许参与失败检测的基站之间交互与终端类型和/或小区类型相关联的域值(Tstore_UE_cntx)的配置。这种情况在下述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还提供一种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实施例1的参数优化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1域值、第2域值是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域值。

在本实施例中,该与终端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其中之一或一个以上:

1)终端设备速度(相对于小区尺度),如慢速、中速或快速;

2)终端设备相对于小区的运行轨道,如穿越小区中心,或停留于小区边缘等;

3)终端设备所用服务的特征,如服务质量(QoS)要求;

4)是否为小区扩展区域(CRE,Ccell Range Extension)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与小区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其中之一或一个以上:

1)小区尺寸;

2)小区对(Cell Pair)信息,如小区A和小区B;

3)小区对与切换方向,如由该小区A向小区B切换,或由小区B向小区A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还可以相互结合,如终端设备速度与小区尺寸相结合,即小小区中的慢速用户,等。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不同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类型信息均可设置对应的域值,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基站,网络侧实体在配置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所用的域值时,可针对该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将该域值配置为一个或多个。。

相应地,在第2基站发送给该第1基站的切换报告中,除了包括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该第2域值外,还可包括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其中,该第2域值为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域值信息;

在该第1基站返回给该第2基站的信息中,除了包括正确的检测结果和所用的域值、或者调整后的第1域值外,还可包括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其中,该第1域值或第2域值为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域值;

在第1基站检测链路失败原因时,可基于其域值和相关的与终端或小区相关的信息来检测。

以下参照附图2对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可参照实施例1。

在步骤201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该切换报告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终端设备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检测结果、与该第2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02中,该第1基站检测该终端设备链路失败原因时,该第1基站可结合可用信息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如该可用信息包括第1域值,此外还可包括与该第1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

在步骤204中,向该第2基站返回相应的信息包括:正确的检测结果、所用的域值、以及与该所使用的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或者包括调整后的第1域值、以及与该第1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可为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如ID。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还提供一种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实施例2的参数优化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1域值、第2域值是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域值。

以下参照附图3对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与实施例2的相同之处参照实施例2。

在步骤301中,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该第2基站检测该终端设备链路失败原因时,该第2基站可结合可用信息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如该可用信息包括第2域值,此外还可包括与该第2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

在步骤302中,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切换报告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终端设备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检测结果、与该第2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

在步骤303中,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接收该第1基站返回的信息包括正确的检测结果、所用的域值、以及与该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或者包括调整后的第1域值、以及与该第1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交互与终端类型和/或小区相关联的域值(Tstore_UE_cntx)的配置,可使第1基站或第2基站获得适当的域值的配置,避免该域值配置不当引起的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实施例5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参数优化装置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装置4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401、第一检测单元402、以及第一处理单元402;其中,

第一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第2基站发送的切换报告;其中该切换报告包括该第2基站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第一检测单元402用于使用第1基站的第1域值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以获得所述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第一处理单元403用于根据第1基站检测的链路失败的原因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该第1基站的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1域值和第2域值是与检测链路失败有关的时间域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单元402的检测方式如实施例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第1基站可对链路失败的原因进行检测,并结合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其域值进行调整,以避免不适当的域值配置造成的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403可根据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的正确或错误来对该第1基站的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可采用如图2B所示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第一处理单元403包括:确定单元和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其中,该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的正确或错误;该处理单元根据确定的结果对该第1基站的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该确定单元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确定检测结果的正误:

第一种方式:

第一接收单元401每次收到第2基站的切换报告后,第一检测单元402即可自行获得一个基站1的检测结果;然后该处理单元确定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

这样,在获得确定结果后,该处理单元根据对两个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的判断来进行随后的处理。

这种情况下,该确定单元所用的该第2基站和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可为该第1基站当前接收的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当前自行获得的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

这样,该确定单元可根据该当前接收的和当前获得的检测结果、以及其他可用信息,如相关历史信息等来确定检测结果的正误,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种方式:

在预定的时间内,第一接收单元401每次接收该第2基站的切换报告,相应地,第一检测单元402自行获得相应的基站1的检测结果,然后第一处理单元403通过该预定的时间的统计信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结果)来确定该第1基站和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

在这种情况下,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为在该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和在该预定的时间内获得的检测结果,该检测结果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这种情况下,该确定单元可根据在该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的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在该预定的时间内获得的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以及其他可用信息,如相关历史信息等来确定检测结果的正误,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单元用于在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且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错误时,保持该第1域值不变;在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错误且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时,根据该第2域值调整该第1域值;在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均错误时,调整该第1域值。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400还可包括第一发送单元404,在第一处理单元403对该第1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后,第一发送单元404向该第2基站返回相应的信息;

其中,该信息包括正确的检测结果和所用的域值;或者该信息包括调整后的第1域值;

例如,在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时,返回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所用的第1域值;在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时,返回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和所用的第2域值;在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鉴定结果均错误时,返回调整后的第1域值。

这样,使得该第2基站根据该第1基站返回的信息对该第2域值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避免域值设置不当而导致的失败误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404为可选部件,以虚线框示出。例如,在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正确时,可不执行该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404发送信息的时机如实施例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第1基站和第2基站之间交互域值和检测结果,使得该第2基站基于第1基站反馈的信息对其域值进行调整,以避免不适当的域值配置造成的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1域值、第2域值是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域值。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收单元401接收到的切换报告还包括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指示信息;并且第一发送单元404向第2基站返回的相应的信息还包括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指示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检测单元403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可结合其域值、以及与该域值对应的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进行检测。与实施例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参数优化装置构成图。如图5所示,装置500包括:第二检测单元501、第二接收单元502和第二发送单元503;其中,

第二检测单元501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链路失败报告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其具体的检测过程如实施例2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发送单元502用于在检测到链路失败的原因是切换过早或切换到错误的小区时,向第1基站发送切换报告;其中该切换报告包括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使用的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

如图5所示,装置500还可包括第二接收单元503,用于接收第3基站发送的链路失败指示消息(其中可能包括链路失败报告,也可能不包括链路失败报告);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发送单元502将该切换报告发送到该第1基站后,可使得该第1基于接收到的检测结果和其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第1域值进行处理后反馈相关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装置500还包括第三接收单元504和第二处理单元505;其中,第三接收单元504用于接收该第1基站返回的信息,该信息包括正确的链路失败原因检测结果和所用的域值;或者,调整后的该第1基站所用的第1域值;第二处理单元505用于根据该信息对该第2域值进行相应地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505用于,在正确的检测结果是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时,保持该第2域值不变;在正确的检测结果是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或者接收到调整后的第1域值时,根据该信息中的第1域值调整该第2域值。

此外,在第二检测单元501检测到链路失败的原因是切换过晚时,第二处理单元505还可对其域值的配置进行调整,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第2基站可基于第1基站反馈的信息对其域值进行调整,以避免不适当的域值配置造成的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1域值、第2域值是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域值,如实施例4所述。

第二发送单元502发送的切换报告还包括与第2域值对应的与终端设备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第三接收单元504接收的信息还包括与第1域值或第2域值对应的与终端设备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

第二检测单元503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基于其第2域值、以及与该第2域值对应的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进行检测。

第二处理单元505用于在正确的检测结果是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或者接收到调整后的第1域值时,根据该第1域值以及与该第1域值对应的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来调整该第2域值。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交互与终端类型和/或小区类型相关联的域值(Tstore_UE_cntx)的配置,可使第1基站或第2基站获得适当的域值的配置,避免该域值配置不当引起的误判,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并提升网络性能。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一种基站,对应网络侧第1基站,包括实施例5所述的装置。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一种基站,对应网络侧第2基站,包括实施例6所述的装置。

此外,还可将实施例7和实施例8所述的基站合并使用,同时具备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部件。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其中,该系统还可包括实施例7和实施例8所述的基站。此外,还可包括第3基站。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3基站也可以是第1基站。

以下结合实施例9所述的系统,以MRO失败检测为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优化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0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参数优化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步骤607与图1D所示的步骤101~107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步骤604重建或新建连接的小区为第3基站的小区。

在步骤607中,第2基站使用包括其域值在内的可用信息进行检测,如实施例2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8,在检测结果为切换过早或切换到错误小区时,该第2基站向该第1基站发送切换报告(Handover Report);

其中,该切换报告中包括该第2域值和检测结果。

步骤609,该第1基站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

其中,该第1基站使用包括其域值在内的可用信息来进行检测,如实施例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10,根据该第1基站的检测结果和该第2基站的检测结果对该第1域值进行处理;

其中,具体的处理过程和时机如实施例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11,向该第2基站发送切换报告确认(Handover ReportAcknowledgement)消息;

其中,该切换报告确认消息可包括正确的检测结果和使用的域值、或者调整后的第1域值,如实施例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12,该第2基站接收到该切换报告确认消息后,对该第2域值进行调整;

其中,具体的处理过程如实施例2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7中检测到链路失败的原因是切换过晚,处理过程与现有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第1基站和第2基站之间交互域值的配置,可使第1基站和第2基站获得适当的域值,避免不适当的域值导致的误判。

实施例11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的参数优化方法流程图。基于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考虑了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与实施例3和实施例4类似,对于与实施例10相同的内容省略,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包括:

步骤701~步骤706与实施例10的步骤601~步骤606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步骤704重建或新建连接的小区为第3基站的小区。

在步骤707中,与步骤607的不同之处,在检测链路失败原因时,还考虑可用信息,即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例如,该第2基站会根据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选择与之对应的域值,然后用这个域值来判断链路失败的原因,如实施例3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708中,与步骤608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切换报告中还包括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

在步骤709中,与步骤609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检测链路失败的原因时,还考虑了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

步骤710与步骤610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711中,与步骤61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切换报告通知中还包括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的指示信息。

在步骤712中,该第2基站可对与该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信息对应的域值进行处理。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第1基站和第2基站之间交互与终端和/或小区相关的类型信息对应的域值,可使第1基站和第2基站获得适当的域值,避免不适当的域值导致的误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参数优化装置或基站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参数优化装置或基站中执行实施例2、3、4、5所述的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参数优化装置或基站中执行实施例2、3、4所述的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逻辑部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逻辑部件、微处理器、计算机中使用的处理器等。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