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耳垢过滤器的助听器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462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具有耳垢过滤器的助听器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耳垢过滤器的助听器部件,其具有声音入口开口(10),该开口具有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直径并在声音入口开口(10)的纵向相对于彼此布置的声音入口部分,耳垢过滤器(20)放在声音入口开口(10)中并包括:具有向外侧、向内侧及外缘(22)的盖(28),在使用时向内侧面向助听器,外缘(22)压配合到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内;伸入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内的柱干(42),柱干(42)具有连接到盖(28)的近端及具有远端,柱干(42)的直径小于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的直径,其中盖(28)具有沿其周边设置的多个声音入口(30),声音入口成形为使环境声音能传入环形间隙(44)内,其中声音入口(30)沿盖(28)的周边布置。
【专利说明】具有耳垢过滤器的助听器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耳垢(耳屎)过滤器的助听器部件及用于放在助听器部件的开口中的耳垢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耳垢过滤器用于防止耳垢(耳屎)进入开口,如助听器部件的声音开口。通常,耳垢过滤器被制成可替换使得旧的及可能阻塞的耳垢过滤器可用新的及未用过的耳垢过滤器替换。为此,提供帮助移去旧耳垢过滤器及插入新耳垢过滤器的处理工具。为使能容易地携载多个耳垢过滤器,耳垢过滤器分配器已众所周知。
[0003]由助听器发出的声音从助听器的输出变换器(接收器、扬声器)传到助听器声音出口开口,在那里其必须通过耳垢过滤器。在本说明书中,沿声音通路的、更靠近接收器的部分称为“近端”,及更靠近用户鼓膜(如耳垢过滤器)的部分称为“远端”。
[0004]进入助听器的环境声音首先通过声音入口开口,然后传到用于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的采集变换器如传声器。在本说明书中,沿声通路的更靠近环境声源的部分称为“近端”,及更靠近助听器部件的采集变换器(如传声器)的部分称为“远端”。
[0005]耳垢等的穿透是听力仪器故障的主要原因。为提供听力仪器的服务速度、寿命和可靠性,防止耳垢进入听力仪器并到达变换器的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该系统将不影响听力仪器的性能。
[0006]现有技术耳垢过滤器和处理工具例如在下列文献中公开:EP1439731B1、US6, 795,562B1、DE20208601U1、TO03/067926A3、TO00/03561A1、EP0724377、US5,278,360A、US4, 972,488A、DE8913743U1 和 US4, 870,689A。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有效的、容易处理的耳垢过滤器。
[0008]本发明的目标由助听器部件和耳垢过滤器的组合实现。该助听器部件具有声音入口开口,其具有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直径并在声音入口开口的纵向相对于彼此布置的声音入口部分,使得声音入口开口朝向助听器部件的内部变窄,从而导致更近端的声音入口部分具有相对更大的直径,及更远端的声音入口部分具有相对更小的直径。耳垢过滤器放在声首入口开口中并包括:
[0009]-具有向外侧、向内侧及外缘的盖,其中向内侧面向助听器,及其中外缘压配合到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内;
[0010]-伸入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内的柱干,其中该柱干具有连接到盖的近端和其直径小于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的直径的远端,使得在柱干和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之间留下环形间隙;
[0011]-其中盖具有沿其周边设置的多个声音入口,其中声音入口成形为使环境声音能传入环形间隙,其中声音入口沿一周边布置。[0012]助听器部件的声音入口开口可设置在助听器部件的面板中。
[0013]其两个部分具有不同直径的声音入口开口的特定形状连同由耳垢过滤器的特定几何构造形成的声音通路导致防止耳垢缓慢进入声音入口的毛细管陷阱。
[0014]毛细管陷阱实质上由声音入口开口的表面和耳垢过滤器的表面之间的直角导致。耳垢的油性物质具有沿毛细管通路缓行的趋势,但在此两个表面之间的大角阻止该液体的进一步行进。
[0015]优选地,夕卜缘为包围盖的向外的环形筋(circumferential bead)的一部分并具有大于声音入口沿其布置的盖周边的直径。换言之,环形筋径向延伸超过盖的环形侧壁。根据另一实施例,环形筋放在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的凹处。因此,在外声音入口部分的环形壁和盖的环形外壁之间产生小的环状槽。
[0016]优选环形筋具有与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接触的内接触面,其存在于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近端声音入口部分和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远端声音入口部分之间。直径差导致一定的台阶,进而导致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环形筋的内接触面在耳垢过滤器完全插入在声音入口开口内时与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邻接。因此,耳垢过滤器的内接触面和声音入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确定耳垢过滤器可插入到声音入口开口内多深。
[0017]进一步优选地,环形筋具有内环形壁,其按横越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的方向延伸并在径向延伸的壁部和内环形壁之间形成至少接近直角的角。该角是保持耳垢免于进一步缓慢进入声音入口开口的基本特征,因为该锐角产生毛细管陷阱。
[0018]优选地,环形筋通过轴向和径向延伸的肋连接到盖,其中每一肋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声音入口之间。
[0019]每一肋优选具有面向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的内缘。优选每一肋的内缘和环形筋的内接触面相对于彼此偏移以在环形筋的内接触面接触径向延伸的壁部时在每一肋的每一内缘和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之间留下间隙。该间隙借助于某种下部切割而使得声音入口加宽,及另外有助于防止耳垢缓慢进入声音入口开口。因此,该间隙不仅仅是边沿间隙。
[0020]肋的数量优选在5和11之间,例如9。
[0021]延伸到声音入口开口的远端部分内的、耳垢过滤器的柱干优选具有朝向盖的向外侧开着的盲孔,其构造成接收处理工具的尖部。因此,处理工具的尖部可插入盲孔内以处理耳垢过滤器。
[0022]为防止耳垢过滤器在处理期间从处理工具掉下,扣接条形成在盲孔的环形壁上,这使能与处理工具扣合连接。
[0023]在优选实施例中,耳垢过滤器为可互换的单元,其具有用于声音进入的小开口(声音入口 )及其可在必要时更换。为防止耳垢透过声音入口,该单元优选涂覆疏水层及从每一声音入口到变换器的通路为z形以使耳垢的最终行进复杂化。密封件阻挡耳垢在该单元和听力仪器的其它部分之间的接口处行进,这进一步在移除该单元时带出耳垢。在密封件之后有辅助保护件,其通过在小容积之后具有大容积而利用毛细管力,因而防止耳垢等的进一步行进。
[0024]由于应用了多种不同的、一起工作以防止耳垢进入的特征,如排除耳垢在表面上行进的可能性的疏水涂层、从声音入口到过滤器末端的Z形通路、在过滤器和安装孔之间的接口处的双重保护、自清洁功能、及其一体移除特征,优选该方案。
[0025]耳垢保护过滤器制造成圆柱形,绕柱体侧面设置声音入口,其被涂覆疏水层。耳垢过滤器成形为可安装在声音入口开口的埋头孔中。当安装耳垢过滤器后,声音入口将定位成使得耳垢不能直接进入,疏水涂层有助于使耳垢不能通过声音入口进入。
[0026]两个特征实现防耳垢:
[0027]I)形成耳垢过滤器的外围外缘的向外的环形筋提供耳垢过滤器和声音入口开口的环形壁之间的密封。当耳垢过滤器从声音入口开口拔出时,环形筋的外缘将拂扫声音入口开口的环形壁,因而带出耳垢。
[0028]2)在耳垢过滤器和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之间的接口处,该设计利用毛细管力使耳垢留在外面。另外,当耳垢过滤器安装在声音入口开口中时,从声音入口到耳垢过滤器远端的通路并非笔直,而是z形。
[0029]向外的环形筋的外围外缘通过耳垢过滤器和声音入口开口之间的压配合而实现耳垢过滤器的固定。耳垢过滤器使用具有尖部的工具移除,其在中央盲孔处扣接在耳垢过滤器上。该盲孔具有下部切割特征,连同工具一起构成扣接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在附图中:
[0031]图1为声音入口开口及插入于其中的耳垢过滤器的截面图。
[0032]图2为耳垢过滤器的从外面看的立体图。
[0033]图3为耳垢过滤器的从外面看的立体图。
[0034]图4耳垢过滤器的从里面看的立体图。
[0035]图5为耳垢过滤器的侧视图。
[0036]图6为耳垢过滤器的截面图。
[0037]图7为耳垢过滤器的俯视平面图。
[0038]图8为耳垢过滤器的仰视平面图。
[0039]图9为处理工具的尖部与耳垢过滤器交互作用的局部截面图。
[0040]图10为处理工具、耳垢过滤器和声音入口开口的局部截面图。
[0041]图11为声音入口开口和插入于其中的耳垢过滤器的局部截面图。
[0042]图12为声音入口开口和插入于其中的耳垢过滤器的另一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如图1中所示,声音入口开口 10具有直径较大的近端(外部)部分12和直径较小的远端部分14。由于声音入口开口 10的较大直径的近端部分12和声音入口开口 10的较小直径的远端部分14形成台阶,在声音入口开口 10的近端部分12和声音入口开口 10的远端部分14之间存在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16。
[0044]插入在声音入口开口 10中的耳垢过滤器20与声音入口开口 10接触并邻接声音入口开口 10的近端部分12的环形壁18和径向延伸的壁部16。
[0045]因此,耳垢过滤器20具有两个与声音入口开口邻接的表面,即包围耳垢过滤器20的盖28的、向外的环形筋26的外缘22和内接触面24。
[0046]沿盖28的周边,声音入口 30安排成使声音能通过耳垢过滤器20进入声音入口开口 10。声音入口 30沿其布置的、盖28的周边的直径小于环形筋26的外缘22的直径,因而小于近端(外部)声音入口开口部分12的直径。声音入口 30沿其布置的盖28的周边在图2中用虚线指示。
[0047]如果沿声音入口开口 10的纵轴测量,环形筋26的纵向延伸小于近端声音入口开口部分12的纵向延伸。因此,环形筋26放在近端声音入口开口部分12的凹处中,及绕耳垢过滤器的盖的周边产生槽32。
[0048]环形筋26具有内环形壁34,其按横越声音入口开口 10的径向延伸的壁部16的方向延伸并在径向延伸的壁部16和内环形壁34之间形成至少接近直角的角。该角是保持耳垢免于进一步缓慢进入声音入口开口的基本特征,因为该锐角产生毛细管陷阱。
[0049]环形筋26通过轴向和径向延伸的肋36连接到盖28。每一肋36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声音入口 30之间。
[0050]每一肋具有面向声音入口开口 10的径向延伸的壁部16的内缘38。每一肋36的内缘38和环形筋26的内接触面24相对于彼此偏移以在环形筋26的内接触面24接触径向延伸的壁部16时在每一肋36的每一内缘38和声音入口开口的径向延伸的壁部16之间留下间隙40。该间隙40借助于某种下部切割而使得声音入口 30加宽,及另外有助于防止耳垢缓慢进入声音入口开口。因此,间隙40不仅仅是边沿间隙。
[0051 ] 耳垢过滤器20具有延伸到声音入口开口 10的远端部分14内的柱干42,在远端部分14的内环形壁46和柱干42的外环形壁48之间留下环形间隙44,因而形成沿耳垢过滤器20的声音通路的一部分。由于声音入口开口 10的台阶式形状和耳垢过滤器20的形状,形成z形声音通路,其有助于防止耳垢进入声音入口开口 10。
[0052]柱干42具有居中设置的盲孔50,其朝向盖28的向外侧开着。盲孔50构造成接收处理工具的尖部52 (参见图9)。因此,处理工具的尖部52可插入盲孔50内以处理耳垢过滤器。
[0053]为防止耳垢过滤器在处理期间从处理工具掉下,扣接条54形成在盲孔的环形壁56上,这使能与处理工具扣合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耳垢过滤器的助听器部件,所述助听器部件具有声音入口开口(10),其具有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直径并在所述声音入口开口(10)的纵向相对于彼此布置的声音入口部分,使得所述声音入口开口(10)朝向所述助听器部件的内部变窄,从而更近端的声音入口部分具有相对更大的直径及更远端的声音入口部分具有相对更小的直径,所述耳垢过滤器(20)放在所述声音入口开口(10)中并包括: -具有向外侧、向内侧及外缘(22)的盖(28),在使用时所述向内侧面向助听器,所述外缘(22)压配合到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内; -伸入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内的柱干(42),所述柱干(42)具有连接到所述盖(28)的近端及具有远端,所述柱干(42)的直径小于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的直径,以在所述柱干(42)和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之间留下环形间隙(44); -其中所述盖(28)具有沿其周边设置的多个声音入口(30),所述声音入口成形为使环境声音能传入所述环形间隙(44)内,其中所述声音入口(30)沿所述盖(28)的周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外缘(22)为包围所述盖(28)的向外的环形筋(26)的一部分并具有大于所述声音入口(30)沿其布置的周边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环形筋(26)放在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声音入口部分的凹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环形筋(26)具有用于与所述声音入口开口(10)的径向延伸的壁部(16)接触的内接触面(24),其存在于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近端声音入口部分和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远端声音入口部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环形筋(26)具有内环形壁(34),其按横越所述声音入口开口(10)的径向延伸的壁部(16)的方向延伸,其存在于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近端声音入口部分和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远端声音入口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环形筋(26)通过轴向和径向延伸的肋(36)连接到所述盖(28),其中每一肋(36)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声音入口(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环形筋(26)的内接触面(24)和每一肋(36)的内缘(38)相对于彼此偏移以在所述环形筋(26)的内接触面(24)接触所述声音入口开口(10)的径向延伸的壁部(16)时在每一肋(36)的内缘(38)和声音入口开口(10)的径向延伸的壁部(16)之间留下间隙(40),所述间隙(40)由所述环形筋(26)的内环形壁(34)包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耳垢过滤器(20)具有5和11之间的肋(36)和声音入口(3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柱干(42)具有朝向所述盖(28)的向外侧开并构造成接收处理工具的尖部(52)的盲孔(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盲孔(50)具有径向向内延伸到所述盲孔(50)内的扣接条(54)以使能与处理工具的尖部(52)扣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助听器部件,其中所述耳垢过滤器(20)具有疏水涂层。
【文档编号】H04R25/00GK103916809SQ20141000674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M·林德杰格, D·普雷苏提, J·H·汉森 申请人:奥迪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