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通信运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9537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处理通信运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一通信运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该方法用在一通信装置中,该通信装置被配置有一网络端的一第一小区,该方法包含有当根据该第一小区的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一子讯框的一方向与根据一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一方向相同时,在该子讯框中,通过该第一小区执行一第一通信运作;以及当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与根据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不同时,在该子讯框中,停止通过该第一小区执行该第一通信运作。
【专利说明】处理通信运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及通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来处理通信运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为了改善通用行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制定了具有较佳效能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系统,其支援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八版本(3GPP Rel-8)标准及/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九版本(3GPP Rel-9)标准,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使用者需求。长期演进系统被视为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封包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结构,包含有由多个演进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s, eNBs)所组成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其一方面与用户端(userequipment, UE)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与处理非存取层(Non Access Stratum, NAS)控制的核心网络进行通信,而核心网络包含伺服网关(serving gateway)及行动管理单元(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 MME)等实体。
[0003]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由长期演进系统进化而成,其包含有载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 CA)、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传送 / 接收以及上链路(uplink, UL)多输入多输出(UL multiple-1nput multiple-output,UL-MIMO)等先进技术,以延展频带宽度、提供快速转换功率状态及提升小区边缘效能。为了使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的用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能相互通信,用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必须支援为了先进长期演进系统所制定的标准,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十版本(3GPPRel-ΙΟ)标准或较新版本的标准。
[0004]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使用载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 CA)以达到频带宽度延展的目的,载波集成聚合两个或多个小区(cells)以达成更高频带宽度的数据传输,进而增加频带宽度使用的弹性。当用户端被设定有载波集成时,用户端可通过多个小区传送及/或接收封包,以增加输出率(throughput)。
[0005]不同于运作在分频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 FDD)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可简称为分频双工系统),在运作在分时双工(time-divisionduplexing,TDD)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可简称为分时双工系统)中,同一频带中子讯框(subframes)的传输方向可不相同。也就是说,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所规范的上链路(uplink,UL) / 下链路(downlink,DL)组态(UL / DL configuration),子讯框可分为上链路子讯框、下链路子讯框及特殊子讯框。
[0006]请参考图1,其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中子讯框及其所对应的方向的对应表10。图1绘示有7个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其中每个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指示分别用在10个子讯框的方向(即传输方向)。每个子讯框均由其对应的子讯框编号(即子讯框指标(subframeindex))所指示。详细来说,“U”表示该子讯框是一上链路子讯框,其用来传送上链路数据。“D”表示该子讯框是一下链路子讯框,其用来传送下链路数据。“S”表示该子讯框是一特殊子讯框,其用来传送控制信息及可能的数据(根据特殊子讯框组态而定),特殊子讯框也可被视为下链路子讯框。需注意的是,演进式基地台可通过一高层信令(例如系统信息区块型态I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I, SIBl))或一物理层信令(例如下链路控制信息(DL control information, DCI)),配置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给一用户端。
[0007]如先前所述,当用户端被设定有载波集成时,用户端可通过多个小区执行一通信运作,其中通信运作可为传送(从用户端到网络端)或接收(从网络端到用户端),例如封包或消息的传送/接收。然而,可能会发生多个小区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不相同的情况,例如当跨频(inter-band)载波集成被设定给用户端时。此外,也有可能发生多个小区运作在不同的模式的情况,例如分频双工模式及/或分时双工模式。在以上的情况里,子讯框的方向(例如根据多个小区的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方向)可能会不同,使用户端难以决定如何在该子讯框中执行通信运作。对同一时间(例如在同一子讯框中)只能执行传送或接收其中一者的半双工(half-duplex)用户端来说,上述问题则更为严重。在另一实施例中,当一或多个通信运作无法被执行时,即遭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 HARQ)不连续时,用户端可能会无法传送或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0008]因此,多个小区的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产生的矛盾因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及通信装置,用来处理通信运作,以解决上述问题。
[0010]本发明公开一种处理一通信运作的方法,用在一通信装置中,该通信装置被配置有一网络端的一第一小区,该方法包含有当根据该第一小区的一上链路(uplink,UL) /下链路(downlink,DL)组态(UL/DL configuration)所决定的一子讯框的一方向与根据一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一方向相同时,在该子讯框中,通过该第一小区执行一第一通信运作;以及当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与根据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不同时,在该子讯框中,停止通过该第一小区执行该第一通信运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中子讯框及其所对应的方向的对应表。
[001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001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中子讯框及其所对应的方向的对应表。
[0016]图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及子讯框指标的示意图。
[0017]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下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时间线的示意图。
[0018]图11~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示意图。
[0019]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上链路传送的时间线的示意图。
[0020]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一通信运作的方法,用在一通信装置中,该通信装置被配置有一网络端的一第一小区,该方法包含有: 当根据该第一小区的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一子讯框的一方向与根据一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一方向相同时,在该子讯框中,通过该第一小区执行一第一通信运作;以及 当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与根据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不同时,在该子讯框中,停止通过该第一小区执行该第一通信运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运作包含有: 当对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上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上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上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传送一下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以及 当对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上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上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上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传送该下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 其中该下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对应于一先前的子讯框中至少一接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运作包含有: 当对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下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下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下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接收一上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以及 当对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下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下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下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接收该上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 其中该上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对应于一先前的子讯框中至少一传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运作包含有: 当对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下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下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下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执行一传送;以及 当对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下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下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下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执行该传送; 其中该传送是由在一先前的子讯框中所接收的一上链路允量所触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运作包含有: 当对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非冲突的下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非冲突的下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下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传送一下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其中一下链路子讯框是否是非冲突的是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及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来决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运作包含有: 当对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非冲突的上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非冲突的上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上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接收一上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 其中一上链路子讯框是否是非冲突的是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及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来决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运作包含有: 当对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每个非冲突的上链路子讯框而言,具有一子讯框指标的一非冲突 的上链路子讯框对应于具有该子讯框指标的一调度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上链路子讯框时,根据该调度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执行一传送; 其中一上链路子讯框是否是非冲突的是根据该第一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及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来决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被配置有该网络端的一第二小区,以及该第一通信运作包含有: 当根据该第二小区的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一方向与根据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相同时,在该子讯框中,通过该第二小区执行一第二通信运作;以及 当根据该第二小区的该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与根据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决定的该子讯框的该方向不同时,在该子讯框中,停止通过该第二小区执行该第二通信运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小区及该第二小区是分时双工小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小区是一主要小区,以及该第二小区是一次要小区。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小区是一分时双工小区,以及该第二小区是一分频双工小区。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小区是一分频双工小区,以及该第二小区是一分时双工小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小区是一分时双工小区或一分频双工小区。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小区是一主要小区或一次要小区。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网络端所传送的一高层信令或一物理层信令中,该通信装置接收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网络端所传送的一通信装置特定信令或一群组特定信令中,该通信装置接收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网络端所传送的一单播、一群播或一广播中,该通信装置接收该参考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是一半双工通信装置。
19.一种通信 装置,用来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执行一通信运作。
【文档编号】H04W72/04GK103929814SQ20141002114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谢佳妏, 李建民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