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779858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包括:获取音频时域信号;对音频时域信号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对应的频域信号;将所述频域信号分为多个子带频域信号,并计算各子带频域信号的平均声压值;由所述平均声压值范围选择相应增益大小,当声压值小于正常人的听阈时,对声压统一加上一个固定值作为输出声压;当声压值落在正常人的听阈到痛阈之间时,把正常人的听力动态范围线性压缩到听力受损患者的听力动态范围内;当声压值落在正常人的痛阈之外时,输出声压维持在听力受损患者的痛阈值;及将所述输出声压对应的频域信号进行变换得到补偿后的音频时域信号,并输出该补偿后的音频时域信号。该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可以避免丢失音频信号部分信息。
【专利说明】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助听器,尤其涉及一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助听器是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在耳后方或耳中的小型、电池供电的微电子装置。听阈是指在某一频率范围内,一个人刚好能听到声音的声压级大小。痛阈是指一个人所能接受的最大听力声压级大小。一般来说,听力受损患者的听阈比正常人的听阈值大,整个可听声音频域上的动态范围都缩小,其直接体现就是在某一频率范围内,正常人可以听到的较高或者较低的声音听力损伤患者都无法听到。
[0003]在助听器的各类算法中,听力补偿算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算法。听力补偿算法的目的在于对声音进行压缩放大,将正常人的听力动态范围通过算法处理后映射到听力受损患者的听力动态范围内,并尽可能保持声音的辨识度和低失真度。
[0004]图1便是某一听力受损患者和正常人分别在各频率点的听阈与痛阈水平。听力损失大概是50dB。其中THhi为听力受损患者的听阈,ULhiS听力受损患者的痛阈;THn为正常人的听阈,ULn为正常人的痛阈。正常人的听阈水平和痛阈水平为一定的,因为性别原因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是听力损失患者的听阈水平和痛阈水平却是因个体不同而差别迥异,所以听力补偿需要针对各个听力受损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制。
[0005]一般的宽动态范围压缩算法当外界声源的声压级大小小于正常人的听阈时,助听器一般不启动压缩算法。而让输出声压级大小为0,这样就丢失了音频信号一部分的信息。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中会丢失音频信号一部分信息的技术问题。
[0007]—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音频时域信号;对音频时域信号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对应的频域信号;将所述频域信号分为多个子带频域信号,并计算各子带频域信号的平均声压值;由所述平均声压值范围选择相应增益大小,当声压值小于正常人的听阈时,对声压统一加上一个固定值作为输出声压;当声压值落在正常人的听阈到痛阈之间时,把正常人的听力动态范围线性压缩到听力受损患者的听力动态范围内;当声压值落在正常人的痛阈之外时,输出声压维持在听力受损患者的痛阈值;及将所述输出声压对应的频域信号进行反离散余弦变换得到补偿后的音频时域信号,并输出该补偿后的音频时域信号。
[0008]优选地,所述子带频域信号为落在某段频率带内的频域信号,子带频域信号的平
均声压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音频时域信号; 对音频时域信号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对应的频域信号; 将所述频域信号分为多个子带频域信号,并计算各子带频域信号的平均声压值;由所述平均声压值范围选择相应增益大小,当声压值小于正常人的听阈时,对声压统一加上一个固定值作为输出声压;当声压值落在正常人的听阈到痛阈之间时,把正常人的听力动态范围线性压缩到听力受损患者的听力动态范围内;当声压值落在正常人的痛阈之外时,输出声压维持在听力受损患者的痛阈值;及 将所述输出声压对应的频域信号进行反离散余弦变换得到补偿后的音频时域信号,并输出该补偿后的音频时域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频域信号为落在某段频率带内的频域信号,子带频域信号的平均声压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均声压值小于正常人的听阈时,此段的增益验配值为,其中,THhi为听力受损患者的听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均声压值落在正常人的听阈到痛阈之间时,此段的增益验配值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均声压值落在正常人的痛阈之外时,此段的增益验配值为其中,ULhi为听力受损患者的痛阈。
【文档编号】H04R25/00GK103813253SQ201410087032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罗香香 申请人: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