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品质因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857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品质因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公开涉及可调品质因数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以这样的方式变换天线系统的辐射机构以根据需要支持不同的操作模式。在一些例子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连接到信号处理单元的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电磁辐射的辐射机构。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信号并基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通过沿着多个信号路径之一选择性地路由信号来动态改变辐射元件的品质因数,所述多个信号路径分别向辐射机构提供不同天线参数。通过动态改变辐射元件的品质因数,无线通信系统可有效地支持不同操作模式。
【专利说明】可调节品质因数

【背景技术】
[0001 ] 无线通信装置(例如,蜂窝电话、PDA、笔记本电脑等),被配置为通过激励具有射频(RF)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辐射器(例如,天线),来无线发送并接收RF信号。为确保信号被正确地发送或接收,在要发送/接收的信号与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他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离。在没有这样的隔离的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被劣化。
[0002]例如,MIMO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天线,这些天线被配置为分别传送共同对应于总数据信号的单独的数据流。多个天线之间的隔离确保了单独数据流保持相互独立。在没有这样的隔离的情况下,数据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变得失真,使得总数据信号不能由接收器恢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3]图1图示了被配置为通过动态改变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的所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0004]图2A图示了被配置为动态支持不同操作模式的所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0005]图2B图示了图示图2A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0006]图3图示了被配置为提供可变品质因数的具有低Q天线和高Q天线的天线结构的三维视图。
[0007]图4A图示了被配置为提供可变品质因数的具有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的天线结构的三维视图。
[0008]图4B图示了示例性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的示意图。
[0009]图5图示了具有被配置为提供可变品质因数的多个可变馈送位置的天线结构的三维视图。
[0010]图6图示了被配置为提供可变品质因数的具有带有可变电路径的底座的天线结构的三维视图。
[0011]图7是动态改变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以支持无线通信系统的不同操作模式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其中相同附图标记到处被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在下文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所要求保护主题的透彻理解。然而,可能明显的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可实践所要求保护的主题。
[0013]随着用户数量与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的增加,许多现代通信系统已开始使用多个频带来发送和/或接收数据。利用不同频带的现代无线通信装置通常包括多天线系统。为了在多频带上操作,天线间的互耦合被最小化,以将每个频带的信号与另一频带的信号隔离。为实现这样的隔离,可在信号路径和天线之间连接双工滤波器。
[0014]被定义为反应场中存储的功率和辐射功率之间的比值的天线的品质因数(Q因数),是互耦合(即隔离)的指标。随着天线带宽被减小,天线的Q因数增加,使得具有高Q因数的天线是窄带天线,而具有低Q因数的天线是宽带天线。窄带天线固有地具有与集成到同一手持装置上的其他天线的较低程度的互耦合。
[0015]然而,操作期间,天线系统可能经受动态变化,其可能改变多天线阵列的天线之间的互耦合。例如,天线可能在不同通信标准和/或频带上操作,或可能经历不同的损耗和包封相关系数,这取决于用户的手相对于手持装置的相对位置。无线通信装置的操作模式下的这种动态变化可能导致天线系统中变化程度的互耦合,且可能对天线系统性能具有负面影响。
[0016]因此,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以这样的方式变换天线结构的辐射机构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连接到信号处理单元的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电磁辐射的辐射机构。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信号并基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通过沿着多个信号路径之一选择性地路由信号来动态改变辐射元件的品质因数,该多个信号路径向辐射机构分别提供不同的天线参数。通过动态改变辐射元件的品质因数,无线通信系统可有效地支持不同操作模式。
[0017]图1图示了被配置为通过动态改变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的所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框图。
[0018]无线通信系统100 (例如,收发器系统)包括信号处理单元102。借助于调制元件104,信号处理单元102被耦合到天线结构112。信号处理单元102被配置为生成被提供给天线结构112以用于传输的信号和/或处理从天线结构112接收的信号。一些例子中,信号处理单元102包括基带处理器。调制元件104被配置为调制或解调在信号处理单元102和天线结构112之间交换的信号。
[0019]天线结构112包括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和具有一个或多个辐射元件的辐射机构108。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被配置为基于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当前操作模式,动态改变辐射机构108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例如,在各种例子中,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被配置为基于由无线通信系统100所使用的通信标准和/或频带,动态改变辐射机构108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
[0020]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可包括辐射机构108的品质因数(Q因数)。辐射机构108的Q因数对应于辐射机构108的互耦合的程度。例如,具有较大Q因数的天线(即高Q天线)t匕具有较低Q因数的天线引起更低程度的互耦合。因此,通过动态改变辐射机构108的Q因数,可动态改变辐射机构的互耦合。将理解的是,通过直接改变Q因数或通过间接改变其他天线参数,例如输入阻抗,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可以改变Q因数。
[0021]在一些情况下,控制单元110被连接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基于无线通信系统100确定当前操作模式(例如,基于由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标准和/或频带),以及基于当前操作模式生成控制信号Srtri,其具有的值是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当前操作模式的函数。控制信号Setri被提供给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其中控制信号Srfri控制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的操作。随着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操作模式发生变化,控制信号Srfri的值发生变化,通过动态改变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的状态,来动态改变一个或多个可变天线参数。通过动态改变一个或多个可变天线参数,辐射机构108可被适应性改变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
[0022]图2A图示了具有被配置为提供可变品质因数(例如隔离级)的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示意图。
[0023]无线通信系统200包括具有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和辐射单元108的天线结构202。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106可包括切换元件208。切换元件208被配置为接收信号以及沿着多个不同信号路径之一选择性路由信号。不同信号路径向辐射机构108提供不同的天线参数,使得通过沿着多个不同信号路径之一选择性路由信号,切换单元208改变辐射机构108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
[0024]例如,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可包括切换元件208,其被配置为通过将信号处理单元102选择性耦合到第一辐射元件204来沿第一信号路径路由信号,或者通过将信号处理单元102选择性耦合到第二辐射元件206来沿第二信号路径路由信号。在一些例子中,第一辐射元件204可包括高Q天线,而第二辐射元件206可包括具有比高Q天线的Q因数小的Q因数的低Q天线。
[0025]虽然切换元件208被图示为在第一和第二辐射元件204和206之间切换,但将理解的是,切换元件208可被配置为在任意数量的辐射元件之间切换。例如,切换元件可被配置为在具有第一 Q因数的第一天线、具有大于第一 Q因数的第二 Q因数的第二天线、以及具有大于第二 Q因数的第三Q因数的第三天线之间切换。
[0026]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将控制信号Sctrl提供给切换元件208。基于无线通信系统200的当前操作模式,控制信号Srfri操作切换元件。控制信号Srfri是无线通信系统200的当前操作模式的函数。例如,如果无线通信系统200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通信标准进行操作,控制信号Srtrt将具有第一值,其选择性地操作切换元件来将第一辐射元件204耦合到底座302。替代地,如果无线通信系统200被配置为根据第二通信标准进行操作,控制信号Srfri将具有第二值,其选择性操作切换元件208来将第二辐射元件206耦合到底座302。
[0027]例如,图2B图示了示例性时序图210和212,示出了图2A的辐射元件108的动态变化的品质因数(Q因数)的一些例子。
[0028]如时序图210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时段214期间,控制信号Srfri具有第一值Vp第一值V1使切换元件208将信号处理单元102耦合到第一辐射元件204,其导致无线通信系统200具有如时序图212中所示的第一 Q因数Qp
[0029]在时刻tl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操作模式(例如通信标准、频带等)发生变化。如时序图210中所不,响应于操作模式中的变化,控制信号Srfri在第二时段216期间改变为第二值V2。第二值V2使切换元件208将信号处理单元102耦合到第二辐射元件206,其导致无线通信系统200具有如时序图212中所示的第二 Q因数Q2。第二 Q因数Q2大于第一Q因数%。
[0030]在时刻t2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操作模式再次发生变化。如时序图210中所示,响应于操作模式中的变化,控制信号Srfrt在第三时段218期间变回第一值%。第一值V1使切换元件208将信号处理单元102耦合到第一辐射元件204,其导致无线通信系统200具有如时序图212中所示的第一 Q因数Qp
[0031]通过在宽带/低Q、第一辐射元件204和窄带/高Q、第二辐射元件206之间切换,辐射机构108可被适应性地改变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例如,低Q、第一辐射元件204的使用可增加无线通信系统200的带宽,而高Q、第二辐射元件206的使用可显著降低多天线系统中互耦合的水平。
[0032]图3图示了被配置为通过动态改变天线结构300的品质因数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的,具有低Q天线306和高Q天线308的天线结构300的三维视图。
[0033]天线结构300包括底座302、馈送线304、低Q天线306和高Q天线308。底座302包括具有平面结构的导电材料。底座302充当接地平面,其有助于从天线结构300输出的辐射。例如,接地平面可被配置为反射从低Q天线306或高Q天线308共振的信号。底座302可包括金属,例如铜或金。
[0034]低Q天线306和高Q天线308位于底座302的上方,且借助于切换元件208选择性地耦合到馈送线304。切换元件208被配置为在给定时刻通过将馈送线304分别地连接到低Q天线306或高Q天线308,选择性操作低Q天线306或高Q天线308。切换元件208可被配置为基于控制信号Srfri进行操作,该控制信号Srfrt具有的值是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的函数。控制信号Setri得切换元件208根据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选择性操作低Q天线306或高Q天线308。
[0035]在一些情况下,低Q天线306在垂直位于高Q天线308上方的位置处堆叠在底座302上,使得低Q天线306从底座302分离了第一距离(I1,且第二天线从底座分离了第二距离d2。由于天线的阻抗带宽是天线与底座之间距离的函数,不同的距离Cl1和d2能够实现天线结构300的阻抗带宽的变化。例如,高Q天线308与底座302之间较小的距离d2使高Q天线308具有相比低Q天线306的阻抗带宽更窄的阻抗带宽,导致高Q天线308具有比低Q天线306更大的Q因数。
[0036]将理解的是,虽然低Q天线306和高Q天线308被图示为平面反F天线(PIFA)JM是可使用其他天线类型。例如低Q天线306和高Q天线308可包括替代天线类型,例如反F天线(IFA)、单极子、电容稱合元件(CCE)等。
[0037]还将理解的是,如本文所提供的术语“操作模式”,可指涉及宽范围的操作条件。在一些情况下,不同的操作模式可以由不同的频带定义。例如,第一操作模式可对应于LTE频带B7(即具有用于在2500至2570MHz下的传输的通带和具有用于在2620至2690MHz下的接收的通带),而第二操作模式可以对应于LTE频带B3 (即具有用于在1710至1785MHz下的传输的通带和具有用于在1805至1880MHz下的接收的通带)。在其他情况下,不同的操作模式可以由不同的通信标准所定义。例如,第一操作模式可对应于GSM通信标准,而第二操作模式可对应于UMTS通信标准。
[0038]此外,虽然所公开的天线结构(例如天线结构300、400、500和600)被图示为具有多个天线,但天线结构并不限于所图示的天线数量。例如,天线结构300被图示为具有两个天线306和308。然而,该两个天线可与耦合到底座302但其未被图示的(例如MMO阵列的)附加天线相结合来使用。
[0039]图4A图示了被配置为动态改变品质因数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的所公开的天线结构400的替代示例的三维视图。
[0040]天线结构400包括底座402、馈送线404、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06和天线408。
[0041]借助于馈送线404,天线408被耦合到底座402。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06被耦合到馈送线404,且被配置为将可变阻抗提供给天线408。例如,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06可被配置为将第一阻抗提供给天线408或将第二阻抗提供给天线408。通过改变天线408的阻抗,改变天线408的Q因数。
[0042]控制单元410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Srtrt,该信号被提供给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06,以根据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来控制多个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的操作。例如,如果系统正根据第一通信标准进行操作,则控制信号Srfri将选择性地操作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06来将第一阻抗引入到天线408。替代地,如果系统正根据第二通信标准进行操作,则控制信号Setri将选择性地操作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06来将第二阻抗引入到天线408。
[0043]图4B图示了示例性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12的示意图。将理解的是,示例性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12是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的非限制示例,且在其他示例中可使用替代的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
[0044]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412包括第一信号路径414和第二信号路径416。第一和第二信号路径414和416被配置为向天线提供不同的阻抗。例如,第一信号路径414可包括具有第一电容值的第一电容器C1,和具有第一电感值的第一电感器Lp第二信号路径416可包括具有比第一电容值大的第二电容值的第二电容器C2,和具有比第一电感值大的第二电感值的第二电感器L2。较高的第二电容值C2和电感值L2降低了天线的共振频率,并因此降低了天线的Q因数。
[0045]在第一切换元件418和第二切换元件420之间耦合第一和第二信号路径414和416。第一和第二切换元件418和420被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控制信号Setri的值,选择性地将第一信号路径414或第二信号路径416连接到天线。例如,如果控制信号Srfri具有第一值,切换元件418和420将进行操作来将第一信号路径414连接到天线,而如果控制信号Sctrl具有第二值,则切换元件418和420将进行操作来将第二信号路径416连接到天线。
[0046]图5图示了改变品质因数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的具有多个不同馈送线位置的天线结构500的三维视图。
[0047]天线结构500包括底座502和天线504。借助于位于天线504上不同位置510和516的多个馈送线506和512之一,天线504被选择性地连接到底座502。例如,第一馈送线506在第一位置510处被连接到天线504,而第二馈送线512在不同于第一位置510的第二位置516处被连接到天线504。虽然与馈送线506和512相关地描述了天线结构500,将理解的是,还可以/可以替代地借助于短线进行底座502和天线504之间的连接。
[0048]天线504被配置为根据不同的Q因数选择性进行操作,该Q因数取决于信号是在第一位置510处还是在第二位置516处与天线交换。例如,通过借助于第一馈送线506将底座502连接到天线504,天线504可操作为低Q天线。替代地,通过借助于第二馈送线512将底座502连接到天线504,天线504可操作为高Q天线。
[0049]在一些例子中,第一馈送线506借助于第一切换元件508被选择性连接在底座502和天线504之间,而第二馈送线512借助于第二切换元件514被选择性连接在底座502和天线504之间。控制单元518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Srfril和S&12,这些信号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切换元件508和514。控制信号SetriI和Setri2进行操作来闭合切换元件508和514之一,同时打开另一个切换元件,这取决于天线结构500的操作模式。
[0050]例如,如果系统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通信标准进行操作,则控制信号Srfril和Srfrt2将选择性地操作切换元件508和514以将底座502在第一位置510处耦合到天线504。替代地,如果系统被配置为根据第二通信标准进行操作,则控制信号Srfril和Srtrt2将选择性地操作切换元件508和514以将底座502在第二位置516处耦合到天线504。
[0051]图6图示了被配置为提供可变品质因数(例如隔离级)的具有带有可变电路径的底座602的天线结构600的三维视图。
[0052]天线结构600包括底座602和天线604。借助于馈送线612,底座602被连接到天线604。底座602包括槽606。槽606从底座602的底边缘延伸到馈送线612位置上方的横向位置。通过在馈送线612位置上方延伸,槽606增加了底座上电流的电路径(B卩,增加了信号经由底座602到达馈送线612所必须行进的长度)。
[0053]切换元件608被配置为使槽606选择性地短路。在一些例子中,切换元件的位置与馈送线612横向对齐。控制单元610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Srtrt,该控制信号Srfri被提供给切换元件608来控制切换元件608的操作。当切换元件608在第一状态(即闭合状态)下操作时,经由切换元件608使槽606短路,且底座602的电路径长度具有第一值。第一值的电路径长度使天线604展示出高Q操作模式。当切换元件608在第二状态(即打开状态)下操作时,未经由切换元件608使槽606短路,使底座602的电路径长度具有第二值。第二值的电路径长度使天线604展示出低Q操作模式。
[0054]图7是用以提供动态改变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可变天线参数(例如品质因数)以支持不同操作模式的示例性方法700的流程图。
[0055]虽然以下将所公开的方法700说明和描述为一系列动作或事件,但将理解的是,这样的动作或事件的所说明的次序并不以限制意义进行解释。例如,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除了本文所说明和/或描述之外的其他动作或事件同时发生。另外,并非所有说明的动作都可能是实现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所需要的。此外,本文所描绘的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动作和/或阶段被执行。
[0056]在702处,确定无线通信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在各种例子中,例如,当前操作模式可取决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和/或操作频率。
[0057]在704处,根据当前操作模式动态改变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例如,如果无线通信系统正根据第一操作模式进行操作,则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可被设定为第一值,而如果无线通信系统正根据第二操作模式进行操作,则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可被设定为第二值。通过沿着多个不同信号路径之一选择性地路由信号,来执行动态改变辐射元件的品质因数,其中不同的信号路径被配置为对辐射机构提供不同的品质因数。
[0058]在一些情况下,通过提供信号到被连接到不同天线(例如连接到高Q天线或连接到低Q天线)的不同信号路径,可改变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在其他情况下,可通过将可变阻抗引入到天线中来改变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在其他情况下,可通过改变信号被提供到天线的位置来改变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在另外其他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底座耦合到辐射机构的天线的电路径长度来改变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
[0059]在动作706处,在底座和辐射机构之间交换信号。在一些例子中,沿着根据辐射元件的品质因数所确定的信号路径来交换信号。
[0060]将理解的是,可迭代执行方法700,以便动态改变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通过动态改变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该方法可导致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模式的改变。
[0061]虽然已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想到等效的变更和修改。此外,将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标识符并不意味着相对其他元件的任意类型的排序或放置;而是“第一”和“第二”和其他类似标识符仅仅是通用标识符。此外,将理解的是,术语“耦合的”包括直接和间接耦合。本公开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更,且仅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特别是关于由上文所述部件(例如,元件和/或资源)所执行的各种功能,除非另有指示,否则用来描述这样的部件的术语意在对应于执行所描述部件的指定功能的任何部件(例如,功能上是等效的),即使结构上不等效于执行在此说明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功能的所公开的结构。此外,虽然本公开的特定特征可能已经相对于若干实施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这样的特征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相结合,如可能对于任何给定或特定应用所期望的或有利的。此外,如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将被解释为意指“一个或多个”。
[0062]此外,就在详细描述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拥有”、“带有”或其变形来说,这样的术语意在以类似于术语“包含”的方式而是包括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信号处理单元; 天线结构,被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天线结构包括: 辐射机构,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电磁辐射;以及 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信号并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通过沿着多个信号路径之一选择性地路由信号来动态改变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所述多个信号路径向所述辐射机构分别提供不同的天线参数。
2.如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参数包括所述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
3.如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 控制单元, 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标准或频带确定当前操作模式,并基于当前操作模式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天线结构进一步包括: 底座,被放置于所述辐射机构下方,并包括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辐射机构输出的辐射。
5.如权利要求4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辐射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品质因数的第一天线和具有第二品质因数的第二天线;以及 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包括切换元件,其被配置为将所述底座选择性耦合到所述第一天线或将所述底座选择性耦合到所述第二天线。
6.如权利要求5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品质因数的第一平面倒F天线(PIFA);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天线包括具有堆叠在所述第一 PIFA上且具有所述第二品质因数的第二平面倒F天线(PIFA)。
7.如权利要求4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辐射机构包括借助于馈送线连接到所述底座的天线;以及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包括耦合到所述馈送线并被配置为将可变阻抗提供给所述天线的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
8.如权利要求7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包括: 第一信号路径,被配置为向天线提供第一阻抗; 第二信号路径,被配置为向天线提供第二阻抗; 第一切换元件,被配置为根据当前操作模式,将所述第一信号路径或所述第二信号路径选择性耦合到所述底座;以及 第二切换元件,被配置为根据当前操作模式,将所述第一信号路径或所述第二信号路径选择性耦合到所述天线。
9.如权利要求4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辐射机构包括天线; 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包括:第一切换元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底座选择性耦合到所述天线上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切换元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底座选择性耦合到所述天线上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天线提供不同的品质因数。
10.如权利要求4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借助于馈送线将所述底座连接到天线;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槽,所述槽从所述底座的边缘纵向延伸到超过馈送线的位置,从而延伸了提供给所述馈送线的信号的电路径;以及 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包括被配置为使所述槽短路的切换元件,其中所述切换元件位于与所述馈送线横向对齐的位置处。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辐射机构,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电磁辐射; 底座,被放置于所述辐射机构下方,并包括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辐射机构输出的辐射; 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被配置为动态改变所述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提供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改变所述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
12.如权利要求1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信号以及基于当前操作模式沿着多个信号路径之一选择性路由信号来动态改变所述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
13.如权利要求1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标准或频带来确定所述当前操作模式,以及基于所述当前操作模式生成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1的无线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 其中所述辐射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品质因数的第一天线和具有第二品质因数的第二天线;以及 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包括切换元件,其被配置为将所述底座选择性耦合到所述第一天线或将所述底座选择性耦合到所述第二天线。
15.如权利要求11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辐射机构包括借助于馈送线连接到所述底座的天线;以及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包括耦合到所述馈送线并被配置为向所述天线提供可变阻抗的可切换阻抗匹配电路。
16.如权利要求11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辐射机构包括天线; 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包括: 第一切换元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底座选择性耦合到所述天线上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切换元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底座选择性耦合到所述天线上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天线提供不同的品质因数。
17.如权利要求1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借助于馈送线将所述底座连接到天线;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槽,所述槽从所述底座的边缘纵向延伸到超过馈送线的位置,从而延伸了提供给所述馈送线的信号的电路径;以及 其中所述可切换操作模式元件包括被配置为使所述槽短路的切换元件,其中所述切换元件位于与所述馈送线横向对齐的位置处。
18.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不同操作模式的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当前操作模式; 根据所述当前操作模式动态改变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以及 在底座和所述辐射机构之间交换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当前操作模式沿着多个信号路径之一选择性路由信号来动态改变所述辐射机构的品质因数。
20.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基于由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标准或频带来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系 统的当前操作模式。
【文档编号】H04B1/40GK104052516SQ20141008691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M.佩罗西, A.D.塔托米雷斯库, M.B.克努森, G.F.彼得森, O.N.阿尔拉巴迪, S.C.德尔巴里奥, P.奥勒森, P.班加德 申请人: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