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905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对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数据中心系统中通过旁路部署数据处理设备,并通过该数据处理设备与交换机的交互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以及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
【专利说明】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交换机是数据中心中的桥梁,但目前交换机主要提供数据包的路由转发功能,对于数据中心内部业务数据的区分和特殊处理支持不够,例如,业务数据的加快传输处理等。
[0003]目前针对长途链路的加速设备,主要通过代理模式以实现对业务数据进行加速,其主要应用于广域网加速,从而提高企业外网访问质量,节约带宽成本。
[0004]但是,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种加速方法吞吐量较低,无法针对超级核心交换机做优化,并且上述加速设备一般部署于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这种部署方式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另一方面,优化策略不适合数据中心专线使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在数据中心系统中通过旁路部署数据处理设备,并通过该数据处理设备与交换机的交互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000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
[0008]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对所述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所述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通过所述交换机接收来自所述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对所述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所述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10]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可对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通过该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并在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之后,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在数据中心系统中通过旁路部署数据处理设备,并通过该数据处理设备与交换机的交互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所述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交换机接收来自所述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所述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12]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通过第一处理模块对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第二接收模块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第二处理模块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之后,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在数据中心系统中通过旁路部署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并通过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与交换机的交互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包括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相连的交换机以及与所述交换机相连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所述交换机,用于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转发来自对应服务器的所述业务请求数据,并接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及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并接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14]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通过数据处理设备对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通过该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并在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弓I处理之后,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在数据中心系统中通过旁路部署数据处理设备,并通过该数据处理设备与交换机的交互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0015]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 C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 (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流牵引器FDIR实现双向流亲和的示例图;
[0020]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业务数据经过交换机与对端交换机时两种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26]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002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00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对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可应用于数据中心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设备,该数据中心系统中可具有两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每个子系统均包括服务器、与服务器连接的交换机以及与交换机相连的数据处理设备。
[0030]图2 (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从数据处理设备侧进行描述。
[0031]如图2 Ca)所示,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包括:
[0032]SlOl,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
[003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设备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该数据处理设备可旁路部署于数据中心超级核心中,当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数据且流入交换机时,该数据处理设备可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
[0034]S102,对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
[0035]S103,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
[0036]举例而言,当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本端交换机发送的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之后,对端交换机可对该业务请求数据做出响应,并向本端交换机发送该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使数据处理设备通过本端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
[0037]S104,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端交换机与对端交换机是相对而言的,其中,如图1所示,当本端为子系统A中包含的设备时,对端可为子系统B中包含的设备;当本端为子系统B中包含的设备时,对端可为子系统A中包含的设备。也就是说,当对端数据处理设备对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之后,可通过对端交换机向本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可通过对端交换机接收来自本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在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后,可向对端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而对于本端而言可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39]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可对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通过该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并在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之后,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在数据中心系统中通过旁路部署数据处理设备,并通过该数据处理设备与交换机的交互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0040]图2 (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0041]为了保证流的双向亲和性,可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通过该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通过同一个工作站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具体地,如图2 (b)所示,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包括:
[0042]S201,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
[0043]举例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可提供数据处理设备,该数据处理设备可旁路部署于数据中心超级核心中,当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数据且流入交换机时,该数据处理设备可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
[0044]S202,对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
[0045]S203,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通过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便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
[0046]具体而言,可先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选择当前接收队列,之后,可根据该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先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当前接收队列对应的工作站。最后,可通过该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使交换机可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
[0047]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根据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当前接收队列对应的工作站之前,还可以包括:为每个工作站分配一个源地址标识。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具有多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与预建的接收队列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0048]具体地,如图3所示,数据处理设备中的跨机房数据传输优化平台(UINP)在初始化时,以端口为单位,可将源地址标识(SNAT IP)均匀地分配给每一个工作站(worker),同时对于每一个SNAT IP生成一条预设的过滤规则,并将该预设的过滤规则配置到网卡上,该预设的过滤规则指定的当前接收队列可指向SNAT IP被分配的工作站上,这样即建立了每个工作站与预建的接收队列的对应关系。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只需要对目的IP进行过滤,这样,当目的IP为SNAT IP的数据包到达网卡时,预设的过滤规则可通过接收队列将该数据包发送到源地址标识为SNAT IP的工作站上,从而达到双向流亲和。
[0049]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FDIR (Flow director,流牵引器)是intel网卡提供的一种识别流的方法,其由硬件实现,具有高效、可编程配置的优点。目前intel82599提供的FDIR功能支持对多种域的过滤,包括接口 id(vlan-1d)、源IP和目的IP、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协议号以及数据包前64字节的任意2个字节等。
[005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便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包括:将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区分为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通过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以便交换机通过第一接口向对端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第一类数据,通过第二接口向对端交换机透传第二类数据。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口可配置有虚拟路由转发表(VRF)。[005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类数据可理解为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第二类数据可理解为不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
[00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数据处理设备只在连接的发起端牵引路由,所以虚拟路由转发表VRF的配置也只需要在主动端进行。
[0053]具体地,一个交换机接口可虚拟成两个逻辑子接口,例如vlanl接口和vlan2接口,数据处理设备可将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区分为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分别回注到不同的vlan接口,并在vlan2接口上配置虚拟路由转发表,以实现将不需要处理的业务请求数据透传至对端交换机。
[0054]例如,如图4所示,当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之后,可先将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区分为“需要处理流量”和“透传流量”,之后可通过确定的工作站向本端交换机发送“需要处理流量”和“透传流量”,本端交换机可通过第一接口 vlanl和对端交换机向对端数据处理设备发送“需要处理流量”,以使对端数据处理设备对该“需要处理流量”进行牵引处理,本端交换机还可通过第二接口 vlan2直接向对端交换机透传“透传流量”。由此,可通过虚拟路由转发表透传无需优化的流量。
[0055]S204,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
[0056]举例而言,当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本端交换机发送的需要处理的业务请求数据之后,对端交换机可对该需要处理的业务请求数据做出响应,并向本地交换机发送该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使数据处理设备通过本端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
[0057]S205,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通过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58]具体而言,在接收到对端交换机发送的业务响应数据之后,可先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之后可根据预设的过滤规则为牵引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选择当前接收队列,并可根据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工作站。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设的过滤规则可包括目的地址与接收队列的对应关系O
[0059]也就是说,在对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之后,可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通过该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通过同一个工作站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由此,可保证流的双向亲和性。
[006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超核流量巨大,数据处理设备可采用集群部署的形式旁路部署于超级核心,可通过发布等价路由以实现负载均衡。然而,数据中心系统内部会频繁出现网络抖动现象,当网络抖动时,本来建立于数据处理设备A上连接的数据包,有可能到达数据处理设备B,但是,由于数据处理设备B没有该连接的信息,所以该数据包会被丢弃。为了避免丢弃数据包的风险,影响传输质量,可采用会话(session)同步机制。
[0061]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还包括:在当前业务请求数据查找不到连接信息时,向同步平台发送连接查询请求,接收同步平台发送的连接查询响应,并建立临时连接。
[0062]具体地,当由于抖动的业务请求数据查找不到连接信息时,数据处理设备可向同步平台发送连接查询请求,以同步连接信息。同步平台查找成功之后,可在本地建立一个临时连接,可通过该临时连接传输该业务请求数据,这样就避免了链路抖动带来的丢包影响。
[0063]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通过该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通过同一个工作站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保证了流的双向亲和性,并且,通过采用session同步机制,避免了链路抖动带来的丢包影响。
[0064]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
[006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66]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从数据处理设备侧进行描述。
[0067]如图5所示,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10、第一处理模块220、第二接收模块230和第二处理模块240。
[0068]具体地,第一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数据中心系统中的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数据且流入交换机时,第一接收模块210可接收该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
[0069]第一处理模块220用于对第一接收模块210接收到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更具体地,在第一接收模块210接收到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之后,第一处理模块220可先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之后通过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便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
[0070]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220可具体用于: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选择当前接收队列,之后可根据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先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接收队列对应的工作站。
[0071]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220还可以用于在根据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先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接收队列对应的工作站之前,为每个工作站分配一个源地址标识。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具有多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与预建的接收队列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0072]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220还可具体用于:将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区分为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通过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以便交换机通过第一接口向对端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第一类数据,通过第二接口向对端交换机透传第二类数据。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口可配置有虚拟路由转发表。
[007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类数据可理解为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第二类数据可理解为不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
[007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数据处理设备只在连接的发起端牵引路由,所以虚拟路由转发表VRF的配置也只需要在主动端进行。[0075]更具体地,一个交换机接口可虚拟成两个逻辑子接口,例如vlanl接口和vlan2接口,第一处理模块220可将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区分为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分别回注到不同的vlan接口,并在vlan2接口上配置虚拟路由转发表,以实现将不需要处理的业务请求数据透传至对端交换机。
[0076]第二接收模块230用于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举例而言,当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本端交换机发送的需要处理的业务请求数据之后,对端交换机可对该需要处理的业务请求数据做出响应,并向本地交换机发送该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使第二接收模块230通过本端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
[0077]第二处理模块240用于对第二接收模块230接收到的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更具体地,第二处理模块240可先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之后可通过确定的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78]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240可具体用于:可根据预设的过滤规则为牵引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选择当前接收队列,并可根据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先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工作站。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设的过滤规则包括目的地址与接收队列的对应关系。
[0079]也就是说,第一处理模块220在对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之后,可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通过该工作站向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第二处理模块240通过同一个工作站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由此,可保证流的双向亲和性。
[0080]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通过第一处理模块对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第二接收模块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第二处理模块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之后,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在数据中心系统中通过旁路部署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并通过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与交换机的交互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0081]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8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超核流量巨大,数据处理设备可采用集群部署的形式旁路部署于超级核心,可通过发布等价路由以实现负载均衡。然而,数据中心系统内部会频繁出现网络抖动现象,当网络抖动时,本来建立于数据处理设备A上连接的数据包,有可能到达数据处理设备B,但是,由于数据处理设备B没有该连接的信息,所以该数据包会被丢弃。为了避免丢弃数据包的风险,影响传输质量,可采用session同步机制。具体地,如图6所示,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同步连接模块250。
[0083]具体地,同步连接模块250用于在当前业务请求数据查找不到连接信息时,向同步平台发送连接查询请求,接收同步平台发送的连接查询响应,并建立临时连接。更具体地,当由于抖动的业务请求数据查找不到连接信息时,同步连接模块250可向同步平台发送连接查询请求,以同步连接信息。在同步平台查找成功之后,同步连接模块250可在本地建立一个临时连接,可通过该临时连接传输该业务请求数据,这样就避免了链路抖动带来的丢包影响。
[0084]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在当前业务请求数据查找不到连接信息时,通过同步连接模块向同步平台发送连接查询请求,以同步连接信息,在同步平台查找成功之后,可在本地建立一个临时连接,通过该临时连接传输该业务请求数据,避免了链路抖动带来的丢包影响。
[0085]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
[008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包括服务器,每个子系统还包括与服务器相连的交换机以及与交换机相连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交换机,用于向数据处理设备转发来自对应服务器的业务请求数据,并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及向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并接收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87]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88]如图7和图1所示,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可以包括一个子系统A和另一个子系统B,每个子系统均包括服务器100、数据处理设备200和交换机300。其中,交换机300与服务器100相连,数据处理设备200与交换机300相连。由此,通过旁路部署数据处理设备200,可降低数据传输的风险性。
[0089]具体地,数据处理设备2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数据处理设备200的具体功能可参照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虚拟装置(如软件的形式等)存在于数据处理设备200这个硬件设备中。
[0090]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数据处理设备200还可包括接发模块260和压缩模块270。其中,接发模块260可依赖于万兆网卡和高性能收发报文机制(DTOK)子系统以接发数据。压缩模块270可依赖于协处理压缩卡(Cave Creek)和驱动器(QAT Driver)。
[009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设备200采用了数据包的零拷贝(zero-copy),避免了数据拷贝的内核开销,并且,数据处理设备200采用了 NUMA-aware内存管理系统(即为图 8 所不的 NUMA( (Non Uniform Memory Access Achitecture,非统一内存访问))内存管理系统),由此杜绝了跨NUMA的内存访问。
[0092]交换机300用于向数据处理设备200转发来自对应服务器100的业务请求数据,并接收数据处理设备200发送的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及向数据处理设备200发送来自对端交换机300的业务响应数据,并接收数据处理设备200发送的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93]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交换机300可以包括第一接口 310和第二接口 320,第一接口 310用于通过对端交换机300向对端数据处理设备200发送来自数据处理设备200的第一类数据,第二接口 320用于向对端交换机300透传来自数据处理设备200的第二类数据。
[0094]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所示,该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还可以包括同步平台400,同步平台400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的连接查询请求,并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连接查询响应。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可理解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由此,可通过同步平台400建立临时连接,避免了丢弃数据包的风险,提高了传输质量。
[0095]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中的每个工作站可分别通过一个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栈与交换机300建立TCP连接。由此,通过一个工作站对应一个TCP协议栈,实现了用户态per-cpu的高性能TCP协议栈,从而实现了核心之间的无锁化。
[0096]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端交换机300与对端交换机300是相对而言的,其中,当本端为子系统A时,对端可为子系统B ;当本端为子系统B时,对端可为子系统A。也就是说,当对端数据处理设备200对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之后,可通过对端交换机300向本端交换机300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可通过对端交换机300接收来自本端交换机300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对端数据处理设备200在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后,可向对端交换机300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0097]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通过数据处理设备对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并通过该交换机接收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并在对该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弓I处理之后,向该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在数据中心系统中通过旁路部署数据处理设备,并通过该数据处理设备与交换机的交互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009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9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0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10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 对所述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所述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 通过所述交换机接收来自所述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 对所述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所述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包括: 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通过确定的所述工作站向所述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便所述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 所述向所述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包括: 通过确定的所述工作站向所述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包括: 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选择当前接收队列,根据所述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接收队列对应的工作站; 所述通过确定的所述工作站向所述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的过滤规则为牵引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选择当前接收队列,根据所述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工作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接收队列对应的工作站之前,还包括: 为每个工作站分配一个源地址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过滤规则包括目的地址与接收队列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确定的所述工作站向所述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便所述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包括: 将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区分为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通过确定的所述工作站向所述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和所述第二类数据,以便所述交换机通过第一接口向对端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通过第二接口向所述对端交换机透传所述第二类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配置有虚拟路由转发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当前业务请求数据查找不到连接信息时,向同步平台发送连接查询请求,接收所述同步平台发送的连接查询响应,并建立临时连接。
9.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交换机转发的业务请求数据;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数据进行聚合处理,通过所述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交换机接收来自所述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以及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业务响应数据进行流牵引处理,向所述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确定工作站,通过确定的所述工作站向所述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便所述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确定的所述工作站向所述交换机发送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为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选择当前接收队列,根据所述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接收队列对应的工作站;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 ,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的过滤规则为牵引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选择当前接收队列,根据所述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工作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接收队列以及预建立的接收队列和工作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接收队列对应的工作站之前,为每个工作站分配一个源地址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过滤规则包括目的地址与接收队列的对应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区分为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通过确定的所述工作站向所述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和所述第二类数据,以便所述交换机通过第一接口向对端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通过第二接口向所述对端交换机透传所述第二类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配置有虚拟路由转发表。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同步连接模块,用于在当前业务请求数据查找不到连接信息时,向同步平台发送连接查询请求,接收所述同步平台发送的连接查询响应,并建立临时连接。
17.一种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包括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相连的交换机以及与所述交换机相连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9-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 所述交换机,用于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转发来自对应服务器的所述业务请求数据,并接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聚合处理后的业务请求数据;以及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来自对端交换机的业务响应数据,并接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后的业务响应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包括: 第一接口,用于通过所述对端交换机向对端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来自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第一类数据;以及 第二接口,用于向所述对端交换机透传来自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第二类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同步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连接查询请求,并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连接查询响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快业务数据传输的装置中的每个工作站分别通过一个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栈与所述交换机建立TCP连接。
【文档编号】H04L12/863GK103905334SQ20141009759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张宇, 吴教仁, 刘涛, 刘小光, 刘宁 申请人: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