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amc和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

文档序号:781096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amc和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AMC和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共有M+1种传输模式,产生阈值为将信道SNR划分为M+1个不重叠的区域,获取系统误包率、最大重传次数Nr,以及各个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阈值γn;2)在每一种传输模式中,将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γn与底限值进行比较,当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γn低于底限值时,进行步骤3);当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γn高于底限值时,则获得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3)将系统误包率设为1,阈值设为底限值后,计算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γ'n,本发明根据每一种传输模式中底限值与阈值的比较,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阈值的动态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平均频谱效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专利说明】—种结合AMC和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编码与调制(AMC)结合自动混合重传请求(HARQ)技术的跨层设计领域,涉及一种结合AMC与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关于跨层设计的文献中,有的介绍了一种将AMC和ARQ (AutomaticRepeat-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相结合的跨层方案,但是并没有考虑包的时延;有的考虑了包的时延,但是跨层模型并未引入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只是单一的将ARQ与AMC结合在一起;有的在进行跨层联合设计时,各次传输各种模式的阈值只要求最后一次传输的误包率(PER)满足一定要求即可,这可能导致初次传输的PER无法处于正常的范围内;有的介绍了一种跨层设计的动态阈值方案,但当初次传输与重传时的PER曲线有很大差别时,无法找到满足误包率要求的阈值;有的基于跨层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自适应参数优化选择方案,将AMC与HARQ相结合,以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为准则,在满足Qos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优化模型,但是并没有考虑时延要求,也没有扩展到MMO模型中。
[0003]综上所述,研究新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案,同时考虑时延要求,并将模型扩展到MIMO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AMC与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的平均频谱效率。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包括以下步骤:
[0007]I)、设共有M+1种传输模式,产生阈值为,将信道SNR划分为M+1个不重叠的区域,获取系统误包率、最大重传次数Nr,以及各个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阈值
V.δ η,
[0008]2)、在每一种传输模式中,将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与底限值进行比较,当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低于底限值时,进行步骤3);当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高于底限值时,则计算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γ’η;
[0009]3)、将系统误包率设为1,阈值设为底限值后,计算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Υ’η。
[0010]所述获取系统误包率包括:
[0011]获取Type-1型HARQ时的误包率PERiu (Y)以及Type-ΙΙ型HARQ时的误包率PER’n;i U),其中,Type-1 型 HARQ 为结合 chase combining 型 HARQ,Type-1I 型 HARQ 为结合 incremental redundancy 型 HARQ ;

【权利要求】
1.一种结合AMC和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共有M+1种传输模式,产生阈值为{η,将信道SNR划分为Μ+1个不重叠的区域,获取系统误包率、最大重传次数Nr,以及各个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 ; 2)、在每一种传输模式中,将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与底限值进行比较,当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低于底限值时,进行步骤3);当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高于底限值时,则计算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 3)、将系统误包率设为1,阈值设为底限值后,计算各次数据传输时的阈值Υ’η。
2.根据权利要I所述的结合AMC和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系统误包率包括: 获取Type-1型HARQ时的误包率PERn,i U)以及Type-1I型HARQ时的误包率PER’n;i U),其中,Type-1 型 HARQ 为结合 chase combining 型 HARQ,Type-1I 型 HARQ 为结合 incremental redundancy 型 HARQ ;
其中,Y为信噪比,an 0为初次传输选择模式η时拟合误包率PER的参数,gn;0(i+l)为第1次重传选择模式η时拟合误包率PER的参数,为初次传输选择模式η时的底限值,i第几次传输,i = 0表示初次传输,i = I表示第1次重传;
其中,^为第i次传输选择模式η时的底限值,a。为第i次传输选择模式η时拟合误包率PER的参数,gn;i为第i次传输选择模式η时拟合误包率PER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结合AMC和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各个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包括: .1.1、获取信息重传时系统带来的增益PEU Y):
PERn,o(y) ^ P1ss ⑷其中,Pltjss为对误包率的要求;ΡΕυ Y )为初次传输选择模式η的误包率; .1.2、将公式⑵和(3)代入公式⑷中,分别得到结合Type-1型HARQ的阈值Yiu和Type-1I 型 HARQ 的阈值 Y’n;1:
.1.3、令每次传输时要满足的PER条件相同,即
其中,Pi是第i次传输所要满足的PER,Nr为允许的最大重传次数; 将公式(9)代入到公式(7)和公式(8)中,得到结合Type-1型HARQ和Type-1I型HARQ的阈值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结合AMC和HARQ的跨层动态阈值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各个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阈值Yn包括; . 2.1、获取各次传输时的PER满足:
.2.2、将公式(2)和(3)代入公式(12)中,分别得到结合Type-1型HARQ的阈值Yiu和Type-1I 型 HARQ 的阈值 Y’n;1:
【文档编号】H04L1/00GK104184551SQ201410387172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罗新民, 魏璐, 李国兵, 张国梅, 吕刚明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