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289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的外形拟合了从耳道口至耳道第二弯道的一段耳道形状;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中间设置有与微缩传声器匹配的传声器过孔,用于安装和固定微缩传声器;所述固定装置本体边缘,设置有用以引出微缩传声器的信号线至耳孔外的走线槽;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能使捡拾双耳声压的微缩传声器能安全且稳固地放置在耳道口,封闭效果更好,提高了双耳声压数据的测量重复性。
【专利说明】
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可听声的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双耳声压捡拾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技术,是指在真人或人工头的双耳处放置传声器,录制双耳处的声压信号,可用于室内可听化技术的研究,声音节目制作,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测量等领域。按照传声器放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捡拾耳道口声压的封闭耳道测量方法,以及捡拾双耳鼓膜附近声压的临床测量方法,以及最近提出的用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在耳道中部间接测量双耳声压的方法。
[0003]相比较而言,封闭耳道法更加安全,可以在一般的实验环境下使用和操作,不需要医学临床技术人员的协助;但是由于传声器的放置比较困难,特别是传声器位置的重复性不好,从而影响双耳声压捡拾的重复性。
[0004]封闭耳道法在HRTF数据库的测量中比较常见[Xie B.S.,Zhong X.L.,et al,2007]。但由于HRTF数据库要求对不同方向和不同距离的声源进行测量,其测量周期一般较长。当微缩传声器在耳道口放置不稳固,在长时间的测量过程中容易松动甚至脱离,从而使耳道口的声压捡拾收到影响。
[0005]具体来讲,封闭耳道法放置微缩传声器时,面临以下的问题:
(I)微缩传声器的放置与耳机不同,耳机的辐射面朝向耳道内侧,导线自然走向耳道外侧,从而容易放置;微缩传声器则不同,需要将微缩传声器的振膜朝向耳道口外侧,从而导致信号线需要在耳道内侧弯折后引出。弯折的信号线容易导致微缩传声器松动,从而引起上述的测量重复性问题。
[0006](2)测量真人受试者耳道口的双耳声压(或是测量HRTF)时,每个受试者的耳道口形状和尺寸都不相同,如果采用一般的方法,比如用橡胶圈或胶布包扎微缩传声器及其弯折的导线时,不能适应不同受试者的耳道;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对简单固定方式进行多次修整,比如更换橡胶圈或胶布,容易损坏微缩传声器,而且测量数据稳定性差。
[0007](3)微缩传声器的品种繁多,当选用不同的微缩传声器时,如果微缩传声器与固定装置的传声器过孔较好的匹配,可以达到更好的封闭耳道效果,减小低频泄露等对封闭耳道法双耳声压捡拾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在耳道口捡拾双耳声压时面临的固定微缩传声器的问题,提供一种模拟耳道形状的,且具有个性化外形特征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从而提高双耳声压捡拾数据的稳定性和精度。
[0009]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的外形拟合了从耳道口至耳道第二弯道的一段耳道形状;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中间设置有与微缩传声器匹配的传声器过孔,用于安装和固定微缩传声器;所述固定装置本体边缘,设置有用以引出微缩传声器的信号线至耳孔外的走线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伸入耳道内的一端呈半圆形。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本体位于耳道口的一端设置有牵弓I线。
[0012]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1)制作耳样:沿耳道口往鼓膜方向,直到占耳道长度的2/3的耳道第二弯道,用软性材料制作耳样;
2)切割耳样:将位于耳道口处的耳样垂直切割,将位于距离耳道第二弯道外侧2-3mm处的耳样垂直切割;
3)打磨耳样:把切割后的耳样边缘打磨光滑;
4)上蜡:使用红蜡为耳样上一层约0.5mm厚的蜡,使耳样表面变光滑;
5)倒模:将医疗用琼脂加热到40°C左右至溶化后倒模制成耳型模具;
6)成型:使用防过敏光固化材料及耳型模具制成固定装置本体,在固定装置本体位于耳道口的一端设置牵引线,以便于耳样的拆装;
7)打磨固定装置本体:把固定装置本体的粗糙部分或切割边角打磨光滑;
8)抛光:用抛光布轮和抛光蜡把打磨过的部分进行抛光,使固定装置本体变得光滑透明;
9)打孔:按照微缩传声器外形和尺寸在固定装置本体中间加工传声器过孔;
10)制作走线槽4:按照微缩传声器信号线尺寸在固定装置本体边缘加工走线槽。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与一般的封闭耳道法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相比,由于模拟了个性化耳道形状的外形特征,使微缩传声器的固定装置更稳定。
[0014]2、与一般的封闭耳道法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相比,由于根据传声器过孔和信号线走线槽是根据实物定制,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封闭耳道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效果示意图。
[0018]图中:1_固定装置本体I ;2_牵引线;3_传声器过孔;4_走线槽;5_鼓膜;6_耳道口 ;7_耳道第二弯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1,走线槽4,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的外形拟合了从耳道口 6至耳道第二弯道7的一段耳道形状;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中间设置有与微缩传声器匹配的传声器过孔3,用于安装和固定微缩传声器;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边缘,设置有用以引出微缩传声器的信号线至耳孔外的走线槽4。
[0021]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伸入耳道内的一端呈半圆形,便于插入耳道。
[0022]使用时,将本实施例插入到耳道内,固定装置本体I的外形拟合了耳道的形状,且微缩传声器的信号线设置在走线槽4内,使微缩传声器的固定装置更稳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封闭耳道效果,同时,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位于耳道口的一端设置有牵引线2,便于将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从耳道从拔出。
[0023]实施例2:
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1)制作耳样:沿耳道口6往鼓膜5方向,直到占耳道长度Cl1的2/3的耳道第二弯道7,用软性材料制作耳样(见图3);
2)切割耳样:将位于耳道口6处的耳样垂直切割,将位于距离耳道第二弯道7外侧2-3mm处的耳样垂直切割,如图3所示,耳样长度为d2 ;
3)打磨耳样:把切割后的耳样边缘打磨光滑;
4)上蜡:使用红蜡为耳样上一层约0.5mm厚的蜡,使耳样表面变光滑;
5)倒模:将医疗用琼脂加热到40°C左右至溶化后倒模制成耳型模具;
6)成型:使用防过敏光固化材料及耳型模具制成固定装置本体1,在固定装置本体I位于耳道口的一端设置牵引线2,以便于耳样的拆装;
7)打磨固定装置本体1:把固定装置本体I的粗糙部分或切割边角打磨光滑;
8)抛光:用抛光布轮和抛光蜡把打磨过的部分进行抛光,使固定装置本体I变得光滑透明;
9)打孔:按照微缩传声器外形和尺寸在固定装置本体I中间加工传声器过孔(3);
10)制作走线槽4:按照微缩传声器信号线尺寸在固定装置本体I边缘加工走线槽4。
[0024]从上述的实例可见,根据本发明的封闭耳道法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装置,可满足近场头相关传输函数测量的距离调节,坐标系统精度高,坐标原点明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解决了近场头相关传输测量系统的声源定位难题。该发明还适用于其它对声源空间位置要严格要求的电声应用场合。
[0025]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本体(I),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的外形拟合了从耳道口(6)至耳道第二弯道(7)附近的一段耳道形状;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中间设置有与微缩传声器匹配的传声器过孔(3),用于安装和固定微缩传声器;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边缘,设置有用以引出微缩传声器的信号线至耳孔外的走线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伸入耳道内的一端呈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本体(I)位于耳道口的一端设置有牵弓I线(2 )。
4.用于双耳声压捡拾的微缩传声器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O制作耳样:沿耳道口(6)往鼓膜(5)方向,直到占耳道长度的2/3的耳道第二弯道(7),用软性材料制作耳样; 2)切割耳样:将位于耳道口(6)处的耳样垂直切割,将位于距离耳道第二弯道(7)外侧2-3mm处的耳样垂直切割; 3)打磨耳样:把切割后的耳样边缘打磨光滑; 4)上蜡:使用红蜡为耳样上一层约0.5mm厚的蜡,使耳样表面变光滑; 5)倒模:将医疗用琼脂加热到40°C左右至溶化后倒模制成耳型模具; 6)成型:使用防过敏光固化材料及耳型模具制成固定装置本体(1),在固定装置本体(I)位于耳道口的一端设置牵引线(2),以便于耳样的拆装; 7)打磨固定装置本体(I):把固定装置本体(I)的粗糙部分或切割边角打磨光滑; 8)抛光:用抛光布轮和抛光蜡把打磨过的部分进行抛光,使固定装置本体I变得光滑透明; 9)打孔:按照微缩传声器外形和尺寸在固定装置本体(I中间加工传声器过孔(3); 10)制作走线槽4:按照微缩传声器信号线尺寸在固定装置本体I边缘加工走线槽(4)。
【文档编号】H04R31/00GK104378703SQ20141043442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余光正, 李湘辉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