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765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近场通讯功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场通讯(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利用利用13.56MHz的频带,使电子装置在近距离(例如:4公分)内实现互联互通。由于近场通讯对于数据的传输、管理和储存有很大的便利性,且近场通讯倾向近距离交易,因此适用于电子钱包与悠游卡等电子商务上,以及门禁管制等身份识别。在现今许多移动通讯装置中,例如:手机、掌上型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平板电脑等,皆已搭配近场通讯芯片进行身份辨识、数据交换或交易付费等用途。

在一般移动通讯装置中,近场通讯芯片通常制作于移动通讯装置的背面(相对于正面的显示屏幕),因此使用者在透过近场通讯天线收发数据时(亦即,将移动通讯装置的背面正对于接收或发送装置),还可透过装置的屏幕执行相关的操作。然而,为了符合透过屏幕操作的特性,近场通讯芯片可设置的位置和面积有其限制(例如:近场通讯芯片仅可设置于移动装置的背面的区域)。

另一方面,若将近场通讯天线设置于移动通讯装置的正面(亦即,具有显示屏幕的表面)时,在透过近场通讯天线收发数据的情况下(亦即,将移动通讯装置的正面正对于接收或发送装置),使用者并无法同时透过移动通讯装置的屏幕执行相关的操作。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在透过通讯装置进行消费时,并无法直接透过屏幕输入密码以完成身份辨识等操作。因此,在利用近场通讯功能进行金融交易时,使用者的操作方式受限于近场通讯芯片的设置,使得近场通讯技术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示一种电子装置,在近场通讯天线设置于电子装置的正面(即具有显示屏幕的表面)的情况下,使用者仍可在透过近场通讯传送数据的同时进行身份辨识等操作。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显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验证模块和控制模块。显示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近场通讯模块包含第一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用以朝第一表面外侧的方向收发无线信号。验证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相异于第一表面。验证模块用以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控制模块用以在近场通讯模块接收身份辨识要求数据时,驱动验证模块以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并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包含影像感测单元。当所述验证模块被驱动时,所述验证模块透过影像感测单元感测影像数据以产生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所述控制模块比对影像数据与预设的验证影像数据借以判断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包含收音单元。当所述验证模块被驱动时,所述验证模块透过收音单元接收声音信号以产生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所述控制模块比对声音信号与预设的验证声音信号借以判断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包含指纹辨识单元。当所述验证模块被驱动时,所述验证模块透过指纹辨识单元接收指纹数据以产生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所述控制模块比对指纹数据与预设的验证指纹数据借以判断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包含多个控制键。当所述验证模块被驱动时,所述验证模块透过控制键接收相应控制键的操作的一操作次序。所述控制模块比对操作次序是否符合预设的验证操作次序借以判断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电子装置的背壳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侧边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近场通讯模块包含第二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用以朝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三表面外侧的方向收发无线信号,其中第三表面相异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近场通讯模块透过第二天线单元接收所述身份辨识要求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三表面位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侧边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另一个侧边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综上所述,近场通讯天线可不局限设置于移动通讯装置的背壳,使得近场通讯芯片的设置方式更具有弹性。另外,透过验证模块的设置,使用者可不必再透过显示屏幕执行相关的操作(例如:身分验证),增加利用近场通讯进行交换数据的便利性。再者,透过增加另一组近场通讯天线在移动通讯装置的其它位置,还可增加近场通讯时收发数据的范围,使得操作移动通讯装置进行近场通讯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A是根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正面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绘示的电子装置的背面图;

图1C是根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请参照图1A、图1B和图1C。图1A是根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100的正面图。图1B是根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100的背面图。图1C是根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100的剖面图。电子装置100可应用于任何移动通讯装置,例如手机、掌上型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平板电脑等等。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为手机,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100包含壳体110、显示模块120、近场通讯模块130、控制模块140、电路板150和验证模块160。壳体110具有第一表面FS和第二表面SS,其中第二表面SS相异于第一表面FS。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FS位于电子装置100的正面(例如:可显示画面的表面),第二表面SS位于电子装置100的背壳且相对于第一表面FS,亦即,第二表面SS位于电子装置100的背面,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表面SS亦可位于电子装置100的侧边,亦即,第二表面SS垂直于第一表面FS。

如图1C所示,显示模块120设置于第一表面FS。近场通讯模块130和控制模块140设置于电路板150上。显示模块120用以显示画面及提供操作介面给使用者。近场通讯模块130包含天线单元131和射频单元132。天线单元131用以朝第一表面FS外侧的方向DR1收发无线信号。射频单元132用以将天线单元131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或是将信号进行调变再将调变的信号透过天线单元131发送出去。

验证模块160设置于的第二表面SS,用以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模块140透过天线单元131接收的数据为身份辨识要求数据时,控制模块140驱动验证模块160。此时,验证模块160可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并且由控制模块140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透过近场通讯模块130的天线单元131进行金融交易时(换言之,使用者将电子装置100的第一表面FS正对于收发装置),此时收发装置(未绘示于图中)会传送身份辨识要求数据给电子装置100。例如,确认使用者身份的要求数据。控制模块140可透过天线单元131接收身份辨识要求数据,并且驱动验证模块160。驱动后的验证模块160可透过使用者的操作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例如,使用者可按压验证模块160中的指纹辨识单元163以产生使用者的指纹纹路。接着,控制模块140可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例如,比对使用者的指纹纹路与预设的指纹纹路。若两者吻合则身份辨识输入数据即判定为有效,亦即,可确认当前使用者为电子装置100的拥有人。

如图1B和图1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验证模块160可包含影像感测单元161。当验证模块160被驱动时,验证模块160可透过影像感测单元161感测影像数据以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控制模块140则可比对影像数据与预设的验证影像数据借以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借此完成身份辨识。

在一实施例中,影像感测单元161可为相机镜头等撷取影像的装置。预设的验证影像数据可为使用者预先拍摄的人脸影像数据或是其它特征的影像数据等等。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透过近场通讯模块130的天线单元131进行金融交易且透过天线单元131接收身份辨识要求数据时,控制模块140可驱动验证模块160中的影像感测单元161。此时,使用者透过影像感测单元161感测使用者的脸部并产生相应的脸部影像数据。控制模块140则可比对影像感测单元161产生的脸部影像数据与预设的使用者的脸部影像数据以判断此时电子装置100的使用者是否为预设的本人,借以完成身份辨识。

如图1B和图1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验证模块160可包含收音单元162。当验证模块160被驱动时,验证模块160可透过收音单元162接收声音信号以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控制模块140则可比对声音信号与预设的验证声音信号借以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借此完成身份辨识。

在一实施例中,收音单元162可为麦克风等撷取音讯的装置。预设的验证声音信号可为使用者预先录制的一段文字或是某段音乐的声音信号等等。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透过近场通讯模块130的天线单元131进行金融交易且透过天线单元131接收身份辨识要求数据时,控制模块140可驱动验证模块160中的收音单元162。此时,使用者透过收音单元162接收使用者产生的声音信号。控制模块140则可比对收音单元162产生的声音信号的声纹特征与预设的使用者的声音信号的声纹特征以判断此时电子装置100的使用者是否为预设的本人,借以完成身份辨识。

如图1B和图1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验证模块160可包含指纹辨识单元163。当验证模块160被驱动时,验证模块160可透过指纹辨识单元163接收指纹数据以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控制模块140则可比对指纹数据与预设的验证指纹数据借以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借此完成身份辨识。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的验证指纹数据可为使用者预先产生的右手或左手任一手指的指纹纹路等等。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透过近场通讯模块130的天线单元131进行金融交易且透过天线单元131接收身份辨识要求数据时,控制模块140可驱动验证模块160中的指纹辨识单元163。此时,使用者可透过按压指纹辨识单元163以产生使用者的指纹纹路。控制模块140则可比对指纹辨识单元163产生的指纹纹路与预设的使用者的指纹纹路以判断此时电子装置100的使用者是否为预设的本人,借以完成身份辨识。

如图1B和图1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验证模块160可包含多个控制键164A~164D。当验证模块160被驱动时,验证模块160可透过控制键164A~164D接收相应控制键164A~164D的操作的操作次序以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控制模块140则可比对操作次序与预设的验证操作次序借以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借此完成身份辨识。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键164A~164D可包含音量控制键、电源键、首页键或快门键等实体按键。预设的操作次序可为使用者预先设定的上述按键的按键顺序等等。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透过近场通讯模块130的天线单元131进行金融交易且透过天线单元131接收身份辨识要求数据时,控制模块140可驱动验证模块160中的控制键164A~164D。此时,使用者可依据一按压顺序依序按压控制键164A~164D以产生相应控制键164A~164D的操作次序。控制模块140则可比对控制键164A~164D产生的操作次序与预设的控制键164A~164D的按键顺序以判断此时电子装置100的使用者是否为预设的本人,借以完成身份辨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影像感测单元161、收音单元162和指纹辨识单元163并非局限设置于电子装置100的背壳上。举例来说,影像感测单元161、收音单元162或指纹辨识单元163亦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侧边中任一者(如控制键164A~164C),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透过上述实施方式,使用者不必仅透过显示模块120执行相关的操作(例如:身分验证)。换言之,透过增加验证模块160,可增加利用近场通讯进行交换数据的便利性。另外,近场通讯模块130的天线单元131可不局限设置于电子装置100(例如:手机)的背壳,因此天线单元131的设置方式更具有弹性,进而使得操作电子装置100进行近场通讯更方便。

请参照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200的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包含包含壳体110、显示模块120、近场通讯模块230、控制模块140、电路板150和验证模块160,其中壳体110、显示模块120、控制模块140、电路板150和验证模块160的连结和操作类似于第1C的电子装置100,在此并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近场通讯模块230包含第一天线单元231、射频单元232和第二天线单元233。第一天线单元231用以朝第一表面FS外侧的方向DR1收发无线信号。第二天线单元233用以朝第三表面TS外侧的方向DR2收发无线信号,其中第三表面TS相异于第一表面FS。射频单元232用以将第一天线单元231和第二天线单元233其中一者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或是将信号进行调变再将调变的信号透过第一天线单元231和第二天线单元233其中一者发送出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表面TS位于电子装置200的侧边且垂直于第一表面FS。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表面TS的位置仅为例示,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表面TS可位于电子装置200的四个侧边的任一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表面TS亦异于第二表面SS。举例来说,当第二表面SS位于电子装置200的背壳时,第三表面TS可位于电子装置200的四个侧边中任一者。另外,当第二表面SS位于电子装置200的四个侧边的一者时,第三表面TS则可位于其它三个侧边的任一者。

具体来说,使用者可选择透过电子装置200的第一天线单元231或第二天线单元232其中一者进行收发无线信号。换言之,电子装置200选择性地透过天线231和天线232其中一者接收外部的收发装置(未绘示于图中)发送的身份辨识要求数据,并将接收的身份辨识要求数据传送给控制模块140,以进行身份验证的流程。身份验证的流程可参考上述实施方式,在此并不赘述。

借此,近场通讯模块230的设置方式更具有弹性。另外,透过增加另一组天线单元在电子装置200的其它位置,亦可增加近场通讯时收发数据的范围,使得操作电子装置200进行近场通讯更方便。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知,近场通讯天线可不局限设置于移动通讯装置的背壳,使得近场通讯芯片的设置方式更具有弹性。另外,透过验证模块的设置,使用者可不必再透过显示屏幕执行相关的操作(例如:身分验证),增加利用近场通讯进行交换数据的便利性。再者,透过增加另一组近场通讯天线在移动通讯装置的其它位置,还可增加近场通讯时收发数据的范围,使得操作移动通讯装置进行近场通讯更加方便。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