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

文档序号:782377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O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OFDM系统接收机的信号估计模块由特殊导频结构组成。本发明从导频的设计出发,设计了一种由两个OFDM符号组成的特殊导频结构,提出了基于特殊导频的时域LS方法,频率利用率极高,并且显著减少了OFDM训练符号数目。
【专利说明】O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0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 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是一种多 载波调制技术,频谱利用率较高,并且抗多径干扰的能力较强,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移动通 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而0FDM系统中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3] 然而无线通信中信道条件相当复杂,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因传输介质的不均匀 会受到反射、折射及散射等传播方式的影响,并且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引起多普勒 效应,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落。此外,无线移动终端正朝着便携、功耗 低、价格低的方向发展,零中频接收机比起超外差接收机来说价格和功耗都比较低,因此未 来无线通信终端接收机的设计会向着零中频接收机发展,但是它面临着受I路与Q路幅度、 相位不平衡影响的问题,这会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
[0004]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0FDM系统接收机中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问 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0FDM系统接收机 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以显著减少0FDM训练符号数目,提高频带利用率。
[0006]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首先,构造两个0FDM符号组成的 特殊训练结构。然后,两个训练符号经过多径信道,得到两个对应的频域接收信号。接着, 根据频域LS估计方法,计算得到LS估计。为挖掘其时域特性,将频域信号转换到时域。最 后,将时域接收信号转换到频域。
[0007]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08] 采用的0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从导频的设计出发,设计 了一种由两个0FDM符号组成的特殊导频结构,提出了基于特殊导频的时域LS方法,频率利 用率极高,并且显著减少了 0FDM训练符号数目。
[0009]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 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2] 本发明一种0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包括:0FDM系统接收 机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基于特殊导频的时域LS估计,所述导频结构由两个0FDM符号组成。
[0013] 作为优选方案,基于特殊导频的时域LS估计方法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0014] 第一步,构造两个0FDM符号组成的特殊训练结构,所述结构如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O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OFDM系统接收 机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基于特殊导频的时域LS估计,所述导频结构由两个OFDM符号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基于特殊导频的时域LS估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构造两个OFDM符号组成的特殊训练结构; 步骤2),两个训练符号经过多径信道,得到两个对应的频域接收信号; 步骤3),根据频域LS估计方法,计算得到LS估计; 步骤4),为挖掘其时域特性,将频域信号转换到时域; 步骤5),将时域接收信号转换到频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FDM系统接收机IQ不平衡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 于:基于特殊导频的时域LS估计方法,其训练结构仅由两个OFDM符号组成,结构如下:
其中,7 = 2/5,巧表示传送信号星座图的平均功率,Sp是一个(N/2-1)Xl维的导频信 号,并且,/-{£(s"s;;)卜(Λ,-丨)戸,
【文档编号】H04L25/02GK104468430SQ20141081200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束锋, 孟维新, 周叶, 黄晓晖, 桂林卿, 史夏洁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