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应用服务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81982发布日期:2019-08-20 23:5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通讯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应用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以其传输信息方便快捷,以及成本低廉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参阅图1所示,无线通信网络包括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以及网络侧设备;UE通过网络侧为该UE分配的IP地址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业务。在上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网络侧设备包括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PDN-GW),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以及演进节点(EvolvedNode,eNB);其中,一个PDN-GW下接多个SGW,一个SGW又下接多个eNB,一个eNB又服务于多个UE,从而构成一个以PDN-GW为树根的树形结构(参阅图2所示)。此外,为了既保证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又实现差分业务服务质量,同时在UE移动时保证业务连续性和呼入可达性,上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eManagementEntity,MME),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olicyandChargingRuleFunction,PCRF)实体,以及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Server,HSS);其中,MME用于控制UE的移动性,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接态UE在移动过程的业务连续性和空闲态UE的外部呼入可达性;PCRF实体用于在PDN-GW和eNB等设备间通过承载管理和资源调度管理来保证QoS以及实现差分业务服务质量。参阅图2所示的树形结构可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有UE都通过如下路径进行数据业务:UE-eNB-SGW-PDNGW,这种树形结构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使得SGW到PDN-GW的链路会出现大量数据汇聚,从而导致在网络忙时SGW到PDN-GW的链路成为无线通信网络的回程负荷和处理能力瓶颈。此外,上述无线通信网络中包含的多层次网络架构增大了数据传输时延,还存在PDN-GW数据处理错误后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的风险,因此,目前无线通信网络无法应对移动宽带的大带宽、低时延的需求。综上所述,目前无线通信网络存在数据传输时延大,网络瘫痪风险高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应用服务器,用以解决目前无线通信网络存在数据传输时延大,网络瘫痪风险高的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的同时,将用户身份标识通知给所述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用户身份是否合法。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入单元,用于:在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接入网之后,若根据预设规则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可用,则请求接入至少一个所述其他接入网;其中,所述其他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或者非蜂窝网络。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入至少一个所述其他接入网后,获取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通知给所述应用服务器。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断开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任意一所述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断开与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任意一IP地址和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不再使用所述任意一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有接入网之间的连接后,接收至少一个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并将接收的跟踪区标识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跟踪区标识确定寻呼用户设备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IP地址为至少两个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服务时,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分别将至少两个IP地址作为不同目的IP地址发送的下行数据。结合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不同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用户设备中不同的IP/用户报文协议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IP/UDP实体分别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汇聚到所述用户设备中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实体;当满足用户设备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MPTCP实体生成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服务器。结合第一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IP/UDP实体处理后的喷泉码数据块汇聚到所述用户设备中的MPTCP实体。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生成第一MPTCP状态报告发送至所述应用服务器;或者,按照预设周期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生成的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针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需要分别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所述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结合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服务时,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中的MPTCP实体处理;控制所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控制不同的UDP/IP实体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的上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结合第一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的信息;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于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的用户设备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分配单元,用于当确定用户设备接入本地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收发单元,用于将分配单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IP地址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令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IP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IP地址之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初始化过程;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确认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初始化完成。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由接入网设备分配;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对应的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初始化过程。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的请求消息生成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收发单元;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确认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初始化完成。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设备。结合第三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并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身份是否合法。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用户设备接入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并获取对应于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时,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对应的IP地址。结合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具体用于: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三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任意一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结合第三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确定本地不使用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三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任意一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拥有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结合第三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查询单元,用于:当确定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的跟踪区标识,在本地保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跟踪区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结合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本地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实体处理;控制所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所述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用户报文协议UDP/IP实体处理;控制不同UDP/IP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发送至不同UDP/IP实体处理的下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结合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将不同源IP地址的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本地不同的IP/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IP地址;并将所述IP/UDP实体分别处理后的上行数据汇聚到本地的MPTCP实体;当满足应用服务器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MPTCP实体生成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生成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不同的IP/UDP实体处理后的喷泉码数据块汇聚到MPTCP实体。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提供单元,具体用于:当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生成第二MPTCP状态报告;或者,当预设周期到达时,生成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结合第三方面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生成的第二MPTCP状态报告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于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的应用服务器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取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的同时,将用户身份标识通知给所述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用户身份是否合法。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接入网之后,若根据预设规则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可用,则请求接入至少一个所述其他接入网;其中,所述其他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或者非蜂窝网络。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接入至少一个所述其他接入网后,获取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并将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通知给所述应用服务器。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任意一所述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断开与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并将所述任意一IP地址和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不再使用所述任意一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有接入网之间的连接后,接收至少一个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将接收的跟踪区标识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跟踪区标识确定寻呼用户设备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结合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IP地址为至少两个时,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四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服务时,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分别将至少两个IP地址作为不同目的IP地址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用户设备将不同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用户设备中不同的IP/用户报文协议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IP/UDP实体分别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汇聚到所述用户设备中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实体;当满足用户设备的预设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控制所述MPTCP实体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结合第四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不同IP/UDP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结合第四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MPTCP状态报告;或者,所述用户设备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针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需要分别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所述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结合第四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服务时,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中的MPTCP实体处理;所述用户设备控制所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所述用户设备控制不同的UDP/IP实体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应用服务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结合第四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的上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结合第四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结合第四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的信息;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于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的用户设备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包括:当接入网设备确定用户设备接入本地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并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IP地址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令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IP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IP地址之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初始化过程;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确认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初始化完成。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包括: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发送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由接入网设备分配;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初始化过程;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生成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确认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初始化完成。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并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身份是否合法。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用户设备接入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并获取对应于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时,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对应的IP地址。结合第六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六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任意一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所述应用服务器确定本地不使用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结合第六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任意一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拥有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当确定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跟踪区标识,在本地保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跟踪区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结合第六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应用服务器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本地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实体处理;所述应用服务器控制所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所述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用户报文协议UDP/IP实体处理;所述应用服务器控制不同UDP/IP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结合第六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至不同UDP/IP实体处理的下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结合第六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结合第六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时,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应用服务器将不同源IP地址的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本地不同的IP/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IP地址;并将所述IP/UDP实体分别处理后的上行数据汇聚到本地的MPTCP实体;当满足应用服务器的预设条件时,所述应用服务器控制所述MPTCP实体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结合第六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不同的IP/UDP实体处理后的上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结合第六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应用服务器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MPTCP状态报告;或者,所述应用服务器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结合第六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服务器在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于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的应用服务器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接入网设备为UE分配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UE将该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后,应用服务器通过上述IP地址为UE进行数据传输服务。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删除现有无线通信网络中的PDN-GW、SGW、PCRF实体、MME和HSS,通过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实现上述各个网络侧设备的功能,从而避免了SGW到PDN-GW的链路成为无线通信网络的处理能力瓶颈,大大减少了网络层次,进而有效减少了数据传输时延,降低了网络瘫痪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无线通信网络树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间的通信流程图一;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对应的协议栈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间的通信流程图二;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间的通信流程图三;图8a和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所属跟踪区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协议栈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二;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UE接入应用服务器的流程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UE接入应用服务器的信令交互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UE进行链路更新的流程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UE进行链路更新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UE由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的流程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数据传输流程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喷泉码技术原理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示意图一;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MPTCP状态报告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示意图二;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场景中数据传输信令交互示意图一;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一;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结构示意图一;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二;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结构示意图二;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longterm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等。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S,MobileStation)、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equipment)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Access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或信道)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互联网(Internet)之间的路由器,其中互联网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NodeB),本发明并不限定。为了解决目前无线通信网络存在数据传输时延大,网络瘫痪风险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现有无线通信网络中的PDN-GW、SGW、PCRF实体、MME和HSS,由接入网设备为UE分配IP地址,应用服务器通过上述IP地址为UE进行数据传输服务,从而避免了SGW到PDN-GW的链路成为无线通信网络的处理能力瓶颈,实现了网络扁平化,有效减少了数据传输时延,降低了网络瘫痪风险。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图参阅图3所示,该无线通信网络包括至少一个UE,至少一个蜂窝网接入网设备(如eNB等),以及应用服务器,此外,上述无线通信网络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非蜂窝网接入网设备,如接入点(AccessPoint,AP)或者接入控制器(AccessControl,AC)。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UE与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流程包括:步骤400:获取接入网设备分配的IP地址。本发明实施例中,当UE启动之后,扫描可使用的接入网,当检测到符合预设规则的允许接入的接入网后,接入该符合预设规则的允许接入的接入网;其中,上述预设规则为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预先设置的规则,该预设规则包括选择接入网的优先级规则或信道质量门限等,该预设规则由协议规定、或UE自身的配置信息规定或者由应用服务器制定的策略规定。可选的,当上述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时,UE获取该蜂窝网络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该UE分配的IP地址;当上述接入网为非蜂窝网络时,该UE获取对应于非蜂窝网络的IP地址;其中,上述蜂窝网络为UE启动后首次接入的蜂窝网络,即在UE启动后,接入该蜂窝网络之前,该UE没有连接到任何蜂窝网络。进一步的,当确定上述UE已经接入上述蜂窝网络之后,若根据预设规则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可用,则该UE请求接入该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其中,上述其他接入网为蜂窝网络(如3GPP网络)或者非蜂窝网络(如wifi网络或者WiMax网络);上述预设规则为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预先设置的规则,该预设规则包括选择接入网的优先级规则或信道质量门限等。可选的,当UE接入上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之后,获取对应于该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其中,当上述其他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时,IP地址由该蜂窝网络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分配,当上述其他接入网为非蜂窝网络时,IP地址由该非蜂窝网络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分配。在上述过程中,UE拥有首次接入的蜂窝网络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分配的IP地址,以及对应于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例如,UE启动后,首先接入一蜂窝网络,且该蜂窝网络对应的接入网设备为UE分配了第一IP地址,在接入上述蜂窝网络之后,上述UE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存在第一其他接入网和第二其他接入网均为可用的接入网时,UE获取对应于该第一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为第二IP地址,以及UE获取对应于第二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为第三IP地址,此时,上述UE拥有三个IP地址。步骤410:将上述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将自身拥有的IP地址均上报至应用服务器;其中,上述应用服务器可以为过顶(OverTheTop,OTT)服务器,即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等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如应用服务器可以为各个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通常,每当UE接入一个新的接入网或断开与一个接入网的连接时,即向应用服务器上报一次该UE自身拥有的IP地址,以使应用服务器知道自身可以通过哪些IP地址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UE将自身拥有的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的同时,将用户身份标识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该应用服务器根据上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用户身份是否合法;其中,上述用户身份标识可以为对应于上述应用服务器的用户名以及密码等信息,还可以为全球用户识别卡(UniversitySubscribeIdentityModule,USIM);当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时,UE可以通过附着请求消息承载上述所有IP地址和用户身份标识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当接入网为非蜂窝网络时,UE可以通过注册请求消息承载上述所有IP地址和用户身份标识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其中,接入网设备标识为该接入网设备的IP地址或其它标识。步骤420:接收应用服务器通过上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应用服务器核实上述UE对应的用户身份合法时,应用服务器将向UE提供各种数据传输服务,如网页浏览服务、视频播放服务、通话服务,以及收发短信服务等;可选的,当UE仅拥有一个IP地址时,该UE接收应用服务器通过上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当UE拥有至少两个IP地址时,该UE可以接收应用服务器分别通过上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例如,当UE拥有三个IP地址时,即第一IP地址,第二IP地址和第三IP地址,应用服务器可以同时通过上述第一IP地址、第二IP地址和第三IP地址向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即应用服务器将每一个IP地址均作为一个链路的目的地址,可以通过最多三条链路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进一步的,对应于上述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当应用服务器核实上述UE对应的用户身份合法时,向上述UE反馈注册成功消息。其中,该注册成功消息中可以包含应用服务器与UE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密钥和/或指示UE进行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对应于上述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新建信令或者现有协议中规定的信令承载应用服务器与UE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密钥和/或指示UE进行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此外,UE进行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还可以在该UE本地预先配置,该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包括UE进行接入网扫描所满足的条件(如根据预设空口信道质量门限值进行扫描),以及UE所接入的接入网应当满足的条件。UE基于上述预先配置的或者应用服务器下发的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进行链路增减;当在UE进行链路增减的过程中使得该UE拥有的任意一IP地址发生变化时,如增加新的IP地址或者删除已有的IP地址,UE均需要将链路变更情况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即UE需要将新增加的IP地址或者已删除的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其中,当UE删除已有的IP地址时,该UE进行链路减少的具体过程包括:当UE确定自身拥有的所有IP地址中存在任意一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断开与该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并将该任意一IP地址和该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以显式方式或者隐式方式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不再使用上述任意一IP地址为本地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其中,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即为UE接收到对应接入网发送的连接释放命令或UE检测到在对应接入网的连接发生失败。UE进行链路增加的具体过程包括:当UE根据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接入新的接入网(如独立的wifi网络)时,则该UE获取对应于该新的接入网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进一步的,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UE发送的上述处于不再使用状态的IP地址以及该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或者新增的IP地址时,对该UE发送的上述信息进行处理,生成链路更新确认消息发送至UE;UE接收到该链路更新确认消息后,即可确定应用服务器已经获知UE当前可用接入网对应的IP地址。可选的,上述UE进行链路增减的过程可以由宏基站控制。当由宏基站控制时,若UE已经接入上述宏基站,且该UE自主增加了该宏基站覆盖下的某个接入点作为一条链路,则上述某个接入点将UE的接入信息通知给宏基站,宏基站采用MSA(多流聚合,MultipleStreamAggregation)技术将上述某个接入点作为一个分流站点为上述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由于该UE的IP地址已经由该宏基站分配,因此,上述某个接入点不需要为该UE分配一个新的IP地址。这样,上述某个接入点对应用服务器不可见,宏基站分流部分下行数据给上述某个接入点,以及宏基站接收上述某个接入点的上行数据转发给应用服务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入网设备为UE分配IP地址,并由UE自主进行链路增减,从而保证了UE在连接态时的业务连续性。在上述过程中,UE接收应用服务器通过该UE拥有的所有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此时的UE与接入网为连接状态,即UE处于连接态;当该UE断开与所有接入网之间的连接后(包括接入网主动释放UE的连接,或UE主动释放UE的连接,或UE检测到连接失败而断开),该UE即处于空闲态,此时,该UE接收其驻留(Camp)的接入网对应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其中,每一个接入网设备均拥有自身所属的跟踪区(TrackArea,TA);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可以不同,如接入网设备1所属的跟踪区为TA1,接入网设备2所属的跟踪区为TA2,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也可以相同,如接入网设备1和接入网设备2所属的跟踪区均为TA1;一般情况下,3GPP网络的宏基站广播自身所属的跟踪区标识,而宏基站控制下的接入点设备(如Pico设备,wifi设备等)不广播自身所属的跟踪区标识,针对不受3GPP网络的宏基站控制的独立wifi设备,若该独立wifi设备在3GPP网络的宏基站覆盖范围内,则该独立wifi设备可以不广播自身所属的跟踪区标识,以减少寻呼消息的发送量。可选的,UE将跟踪区标识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根据该跟踪区标识确定寻呼上述UE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其中,上述跟踪区域标识可以在UE将所有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通知给应用服务器的同时,通知给应用服务器。UE可以通过心跳消息将不再使用的IP地址和该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以及UE接收到的跟踪区标识通知给应用服务器。进一步的,当UE处于空闲态时,若由一个跟踪区移动至另一个跟踪区,则该UE向应用服务器发起跟踪区更新过程,以向应用服务器上报该UE更新后的跟踪区标识和/或接入网设备标识。可选的,UE可以周期性地通过心跳消息向应用服务器上报该UE当前时刻对应的跟踪区标识。可选的,应用服务器在本地保存一个映射关系表,该映射关系表中包含跟踪区标识与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接入网设备标识为该接入网设备的IP地址或其它标识。当接收到处于空闲态UE的呼入请求时,应用服务器即从上述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上述UE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并向该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分别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消息;UE接收到上述寻呼消息后,接入上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接入网,即将自身状态更改为连接态。可选的,当UE位于宏基站覆盖范围下时,应用服务器可以仅向宏基站发送寻呼消息即可,无须向该宏基站管辖下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从而减少了信令交互,节约了系统开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应用服务器管理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以及跟踪区标识与各个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当UE处于空闲态时,应用服务器能够根据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以及跟踪区标识与各个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寻呼到UE,使UE从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从而实现了UE的外部呼入可达性。可选的,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对应的协议栈示意图,其中,该UE中的汇聚层为TCP层,对应于不同链路的各支路的最高协议层为用户报文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当应用服务器为UE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服务时,UE接收应用服务器通过至少两个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具体包括:UE接收应用服务器通过至少两个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发送的下行数据;将不同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本地不同的IP/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IP地址;由所有接收到上述下行数据的IP/UDP实体分别处理对应IP地址的下行数据;并将该IP/UDP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汇聚到本地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TCP,MPTCP)实体后,当MPTCP实体接收到上述全部或者部分IP/TCP实体分别发送的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时,若满足用户设备的预设条件,则由该MPTCP实体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例如,当UE拥有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时,UE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同时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将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下行数据发送至该UE本地的第一IP/UDP实体,将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下行数据发送至该UE本地的第二IP/UDP实体,由UE本地的第一IP/UDP实体处理第一下行数据,以及由UE本地的第二IP/UDP实体处理第二下行数据,UE本地的第一IP/UDP实体将处理后的第一下行数据发送至该UE本地的MPTCP实体,以及UE本地的第二IP/UDP实体将处理后的第二下行数据发送至该UE本地的MPTCP实体。可选的,上述不同IP/UDP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当满足用户设备的预设条件时,由UE本地的MPTCP实体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当UE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MPTCP状态报告;或者,UE按照预设周期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该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该一个或者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针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需要分别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上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在上述过程中,除将UE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作为触发条件外,也可以预先设置其他触发条件,当该预先设置的触发条件满足时,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具体的触发条件由用户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上述过程中,第一成功接收确认消息即为第一MPTCP状态报告。进一步的,应用服务器根据上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决定需要向UE传输的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若UE对应的任意一条链路上传输下行数据速度低于预设阈值,则应用服务器中的MPTCP实体将停止或降低分流到该任意一链路传输的下行数据;将更多的下行数据分流到UE对应的所有链路中除该任意一条链路之外的剩余任意一条或者多条链路上传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UE的协议栈进行修改,当UE成功解码至少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后,才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从而避免了现有UE中各支路的最高协议层为TCP层时由TCP层的拥塞控制机制造成的当传输成功一个数据包即需要进行TCPACK反馈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无线通信网络的下行吞吐量,提供了总体传输速率,有效节约了UE的能耗;并且,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下行数据的传输时,可以将喷泉码数据由传输速度较低的链路分流至传输速度较高的链路,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但没有成功的下行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应用服务器在链路间分流时数据处理的复杂度。可选的,参阅图5所示的UE对应的协议栈示意图,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服务时,UE接收应用服务器通过至少两个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具体包括:UE将上行数据发送至本地的MPTCP实体进行处理,并获取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至少两个IP地址,将该至少两个IP地址均作为源IP地址;由该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按照一定的分流算法(如根据不同UDP/IP实体所对应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分流比例)分别发送至UE中不同的UDP/IP实体进行处理;由不同的UDP/IP实体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通过相应的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应用服务器;UE接收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例如,当UE拥有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时,UE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由UE本地的MPTCP实体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根据分流算法分别发送至该UE本地的第一UDP/IP实体以及第二UDP/IP实体,由UE中的第一UDP/IP实体处理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上行数据,以及由UE中的第二UDP/IP实体处理上行数据中的第二上行数据;由UE中的第一UDP/IP实体将源地址为第一IP地址的第一上行数据通过第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以及由UE中的第二UDP/IP实体将源地址为第二IP地址的第二上行数据通过第二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在上述过程中,当应用服务器确定满足应用服务器的预设条件时,向UE反馈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可选的,上述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的上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UE接收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UE接收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该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的信息;或者,针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上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在上述过程中,第二成功接收确认消息即为第二MPTCP状态报告。进一步的,UE根据上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决定需要向应用服务器传输的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若UE对应的任意一条链路上传输上行数据速度低于预设阈值,则UE本地的MPTCP实体将停止或降低分流给该任意一链路的上行数据,并将更多的上行数据分流到UE对应的所有链路中除该任意一条链路之外的剩余任意一条或者多条链路上传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泉码技术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时,可以将喷泉码数据由传输速度较低的链路分流至传输速度较高的链路,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成功的数据,也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但没有成功的上行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UE汇聚层在链路间分流时的数据处理复杂度。可选的,在应用服务器向UE传输喷泉码数据块之前,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并接收应用服务器根据该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户设备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其中,该用户设备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选项中的一项或者任意项的组合: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中包含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目,一个喷泉码数据块所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第一MPTCP状态报告发送周期,第一MPTCP状态报告触发条件等信息,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包括UE是否具备生成喷泉码数据块的能力,以及UE是否具备解码喷泉码数据块的能力。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与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流程包括:步骤600:当确定UE接入本地后,为该UE分配IP地址。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UE发送的接入请求之后,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接入请求,令UE接入本地;当确定该UE接入接入网设备之后,该接入网设备为该UE分配IP地址;其中,上述接入网设备为蜂窝网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接入网为蜂窝网络。进一步的,在接入网设备为上述UE分配IP地址之前,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包含接入网设备标识、跟踪区标识和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接入网设备接收应用服务器根据上述请求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其中,该响应消息用于确认双方通信初始化完成。可选的,上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可以采用现有3GPP标准协议中的消息进行承载,如S1接口建立请求(S1setuprequest)消息等,采用现有协议中的消息,无须重新定义新的信令,降低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步骤610:将上述IP地址发送至UE,令该UE将该IP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并接收应用服务器通过上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还将自身所属的跟踪区标识上报至应用服务器,令应用服务器将该跟踪区标识以及接入网设备标识存储至应用服务器本地保存的映射关系表中。当UE断开与所有接入网的连接之后,接入网设备广播自身所属的跟踪区标识,令该UE将接收到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跟踪区标识发送至应用服务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入网设备为UE分配IP地址,UE通过接入网设备直接连接至应用服务器,由应用服务器通过该接入网设备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在保证无线通信网络通信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超扁平化,有效较少了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此外,当UE处于空闲态时,UE将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能够根据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以及跟踪区标识与各个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寻呼到UE,使UE从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从而实现了UE的外部呼入可达性。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与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流程包括:步骤700:接收UE发送的IP地址。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包含接入网设备标识、跟踪区标识和PLMN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应用服务器根据请求消息生成响应消息发送至接入网设备;其中,该响应消息用于确认双方通信初始化完成。可选的,应用服务器发送至上述接入网设备的响应消息可以采用现有3GPP标准协议中的消息进行承载,如UE发送至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为S1接口建立请求(S1setuprequest)消息时,则应用服务器发送至UE的响应消息为S1接口建立响应(S1setupresponse)消息等。采用现有协议中的消息,无须重新定义新的信令,降低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当UE启动之后,扫描可使用的接入网,当检测到符合预设规则的允许接入的接入网后,接入该符合预设规则的允许接入的接入网,并获取接入网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分配的IP地址;其中,上述预设规则为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预先设置的规则,该预设规则包括选择接入网的优先级规则或信道质量门限等;上述接入网为蜂窝网络。可选的,UE确定本地已经接入上述接入网之后,若根据预设规则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可用,则该UE请求接入该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并获取对应于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其中,上述其他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或者非蜂窝网络;上述预设规则为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预先设置的规则,该预设规则包括选择接入网的优先级规则或信道质量门限等。进一步的,应用服务器接收UE发送的IP地址的同时,接收该UE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并根据该用户身份标识核实上述UE对应的用户身份是否合法。其中,上述用户身份标识可以为对应于上述应用服务器的用户名以及密码等信息,还可以为USIM;当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时,UE可以通过附着请求消息承载上述所有IP地址和用户身份标识,当接入网为非蜂窝网络时,UE可以通过注册请求消息承载上述所有IP地址和用户身份标识。可选的,每当UE接入一个新的接入网或断开与一个接入网的连接时,即向应用服务器上报一次该UE自身拥有的IP地址,以使应用服务器知道自身可以通过哪些IP地址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步骤710:通过上述IP地址为上述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UE可以拥有至少一个IP地址,因此,当UE拥有一个IP地址时,应用服务器通过该唯一的IP地址为上述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当UE拥有至少两个IP地址时,应用服务器可以分别通过该至少两个IP地址为上述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对应于上述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当应用服务器核实上述UE对应的用户身份合法时,向上述UE反馈注册成功消息。当应用服务器核实上述UE对应的用户身份合法时应用服务器将向UE提供各种数据传输服务,如网页浏览服务、视频播放服务、通话服务,以及收发短信服务等。其中,该注册成功消息中可以包含应用服务器与UE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密钥和/或指UE进行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对应于上述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附着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新建信令或者现有协议中规定的信令承载应用服务器与UE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密钥和/或指示UE进行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此外,该UE进行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还可以在该UE本地预先配置获得,该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包括UE进行接入网扫描所满足的条件(如根据预设空口信道质量门限值进行扫描),以及UE所接入的接入网应当满足的条件。可选的,UE基于上述预先配置的或者应用服务器下发的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进行链路增减;当在UE进行链路增减的过程中使得该UE拥有的任意一IP地址发生变化时,UE均需要将链路变更情况通知给应用服务器。进一步的,在上述UE进行链路增减的过程中,当该UE对应的任意一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应用服务器接收该UE发送的上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该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应用服务器不使用该任意一IP地址以及该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为上述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其中,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即为UE接收到对应接入网发送的连接释放命令或UE检测到在对应接入网的连接发生失败。此外,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UE发送的链路变更情况时,该应用服务器可以向UE发送链路更新确认消息,以使UE确定应用服务器已经接收到该UE上报的链路变更。进一步的,接收UE发送的所有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的同时,接收该UE发送的跟踪区标识。当UE处于空闲态时,应用服务器接收到UE发送的跟踪区标识之后,若确定寻呼上述UE,则根据接收到的跟踪区标识,在本地保存的映射表中查询上述跟踪区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并向该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分别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其中,该映射关系表中包含跟踪区标识与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接入网设备标识为该接入网设备的IP地址或其它标识。进一步的,当UE处于空闲态时,若由一个跟踪区移动至另一个跟踪区,则该UE向应用服务器发起跟踪区更新过程,以向应用服务器上报该UE更新后的跟踪区标识和/或接入网设备标识。接入网设备标识为该接入网设备的IP地址或基站ID或其它标识。可选的,应用服务器可以周期性地通过心跳消息接收UE发送的该UE当前时刻对应的跟踪区标识。在上述过程中,当UE接入多个接入网时,每一个接入网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均拥有所属的跟踪区;参阅图8a所示,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可以不同,如接入网设备1所属的跟踪区为TA1,接入网设备2所属的跟踪区为TA2,参阅图8b所示,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也可以相同,如接入网设备1和接入网设备2所属的跟踪区均为TA1。当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相同时,若应用服务器需要寻呼UE,需要向该UE的跟踪区标识对应的每一个接入网设备均发送寻呼消息,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多个接入网设备所属跟踪区相同,因此,减少了跟踪区更新次数,从而节约了UE的能耗;当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不同时,若应用服务器需要寻呼UE,需要向该UE的跟踪区标识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消息,采用该技术方案,应用服务器仅需要向UE的跟踪区标识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信令交互相次数较于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相同时的信令交互次数较少。可选的,当UE位于宏基站覆盖范围下时,应用服务器可以仅向宏基站发送寻呼消息即可,无须向该宏基站管辖下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从而减少了信令交互,节约了系统开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应用服务器管理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以及跟踪区标识与各个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当UE处于空闲态时,应用服务器能够根据本地保存的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以及跟踪区标识与各个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寻呼到UE,使UE从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从而实现了UE的外部呼入可达性。可选的,参阅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协议栈示意图,该应用服务器中的汇聚层为TCP层,对应于不同链路的各支路的最高协议层为UDP。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时,应用服务器通过至少两个IP地址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具体包括:应用服务器将下行数据发送至本地的MPTCP实体处理;由上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分流算法(如根据不同UDP/IP实体所对应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分流比例)分别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中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由不同UDP/IP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通过相应的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上述UE;应用服务器接收该UE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例如,当UE拥有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时,应用服务器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向UE发送下行数据,由应用服务器中的MPTCP实体对上述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根据分流算法分别发送至该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一UDP/IP实体和该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二UDP/IP实体,由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一UDP/IP实体处理下行数据中的第一下行数据,以及由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二UDP/IP实体处理下行数据中的第二下行数据;由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一UDP/IP实体将目的IP地址为第一IP地址的第一下行数据通过第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以及由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二UDP/IP实体将目的IP地址为第二IP地址的第二下行数据通过第二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UE。可选的,上述发送至应用服务器中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的下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应用服务器接收UE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应用服务器接收UE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该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的信息;或者,针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上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在上述过程中,第一成功接收确认消息即为第一MPTCP状态报告。进一步的,应用服务器根据上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决定需要向UE传输的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若UE对应的任意一条链路上传输下行数据速度低于预设阈值,则应用服务器MPTCP实体将停止或降低分流到该任意一条链路传输的下行数据,并将更多的下行数据分流到UE对应的所有链路中除该任意一条链路之外的剩余任意一条或者多条链路上传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下行数据的传输,可以将喷泉码数据由传输速度较低的链路分流至传输速度较高的链路,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成功的数据,也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但没有成功的下行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应用服务器在链路间分流时的数据处理复杂度。可选的,参阅图9所示的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协议栈示意图,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时,应用服务器通过至少两个IP地址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过程,具体包括:应用服务器接收UE通过至少两个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将不同源IP地址的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本地不同的IP/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IP地址;由所有接收到对应于不同IP地址上行数据的IP/UDP实体分别处理对应的上行数据,并将上述IP/UDP实体处理后的上行数据汇聚到本地的MPTCP实体;当满足应用服务器的预设条件时,由应用服务器中的MPTCP实体向上述UE发送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例如,当UE拥有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时,应用服务器同时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向UE发送上行数据时,将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上行数据发送至该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一IP/UDP实体,将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上行数据发送至该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二IP/UDP实体,由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一IP/UDP实体处理第一上行数据,以及由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二IP/UDP实体处理第二上行数据,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一IP/UDP实体将处理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发送至该应用服务器中的MPTCP实体,以及应用服务器中的第二IP/UDP实体将处理后的第二上行数据发送至该应用服务器中的MPTCP实体。可选的,上述应用服务器中不同的IP/UDP实体处理后的上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当满足应用服务器的预设条件时,由应用服务器中的MPTCP实体向UE发送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当应用服务器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向UE发送第二MPTCP状态报告;或者,应用服务器按照预设周期向UE发送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该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成功接收到多少个喷泉码数据块的信息;或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需要分别成功接收多少个喷泉码数据块的信息;上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在上述过程中,除将应用服务器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作为触发条件外,也可以预先设置其他触发条件,当该触发条件满足时,应用服务器向UE发送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具体的触发条件由用户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上述过程中,第二成功接收确认消息即为第二MPTCP状态报告。进一步的,UE根据上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决定需要向应用服务器传输的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若UE对应的任意一条链路上传输上行数据速度低于预设阈值,则UE本地的MPTCP实体将停止或降低分流给该任意一链路的上行数据,并将更多的上行数据分流到UE对应的所有链路中除该任意一条链路之外的剩余任意一条或者多条链路上传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应用服务器的协议栈进行修改,当UE成功解码至少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后,才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从而避免了现有应用服务器中各支路的最高协议层为TCP层时由TCP层的拥塞控制机制造成的当传输成功一个数据包即需要进行TCPACK反馈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无线通信网络的吞吐量,提供了总体传输速率,有效节约了应用服务器的能耗;并且,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时,可以将喷泉码数据块由传输速度较低的链路分流至传输速度较高的链路,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成功的数据,也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但没有成功的上行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UE在链路间分流时的数据处理复杂度。可选的,在UE向应用服务器传输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应用服务器向该UE发送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并接收该UE根据该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应用服务器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其中,该应用服务器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选项中的一项或者任意项的组合: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中包含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目,一个喷泉码数据块所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第二MPTCP状态报告发送周期,第二MPTCP状态报告触发条件等信息,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是否具备生成喷泉码数据块的能力,以及应用服务器是否具备解码喷泉码数据块的能力。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由于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以包含多个应用服务器,不同应用服务器可能对应于不同的服务商,而不同服务商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之间存在不能互相通信的问题。基于该技术问题,可选的,在对应于不同服务商的应用服务器之间定义标准接口或签订互通协议,实现对应于不同服务商的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在上述方案中,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器的应用服务器与UE注册的应用服务器为同一个服务器。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实际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应用服务器可以为不同于UE注册的运营商的应用服务器,它既可以是其他运营商的应用服务器,也可以是其他应用提供商的应用服务器,在此称之为第三方应用服务器,相应地将UE注册的运营商应用服务器称作注册应用服务器。这种情况下,参阅图10所示,所有的控制信令仍然在注册应用服务器和UE之间进行传输,如IP地址增减的报告等;而用户面数据传输过程直接在第三方应用服务器和UE之间进行,图9所示的应用服务器对应的协议栈就实现在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中,相应的数据处理和MPTCP状态报告也在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中实现。UE与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直接通过各可用接入网进行,不需要通过注册应用服务器。以上行数据传输为例,UE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到达接入网设备后,不是先到达注册应用服务器再到第三方应用服务器,而是直接送往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为了实现接入网设备与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直接数据传输,注册应用服务器需要作为控制桥梁,在可用的接入网增减时将接入网设备和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两者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标识通知给接入网设备或第三方应用服务器,还要对两者进行身份合法性进行验证操作,同时注册应用服务器还可能向第三方应用服务器提供业务质量相关的信息等。终端用户通过注册应用服务器,将其作为访问入口,来获得第三方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比如微博、微信。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删除现有核心网中的MME、S-GW、PDN-GW、PCRF和HSS等设备,将应用服务器作为通信的门户,接入网通过互联网云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从而实现无线通信网络的超扁平化;并且,由应用服务器实现计费、认证等必要功能分配,由接入网设备实现IP地址分配功能,通过全新的功能划分和采用喷泉码技术,保证了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通信质量以及UE的移动性;此外,通过在发送端的MPTCP实体和TCP层采用喷泉码技术,使得在进行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时,降低了数据分流流程以及数据处理复杂度,实现了UE的业务连续性。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详细介绍UE、接入网设备以及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流程。应用场景一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超扁平无线通信网络,参阅图11所示,以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网为LTE蜂窝网络为例,详细介绍UE接入应用服务器的流程:步骤1100:接入网设备上电启动后向应用服务器发起S1接口建立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重用现有LTE协议中eNB与MME之间的S1接口建立请求(S1setupRequest)消息,该S1接口建立请求消息中包含接入网设备标识,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标识、接入网设备所属的PLMN标识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述接入网设备标识可以为接入网设备的IP地址。步骤1110:应用服务器基于上述接入网设备发起的S1接口建立过程,向接入网设备反馈S1接口建立响应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S1接口建立请求消息后,根据该S1接口建立请求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反馈S1接口建立响应(S1SetupResponse)消息。其中,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上述S1接口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的接入网设备标识、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标识、接入网设备所属的PLMN标识等信息,为后续数据分流等决策提供输入。步骤1120:UE启动后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UE启动后完成与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同步以及获取到系统信息后,发起随机接入过程(RandomAccessProcedure)以接入接入网设备对应的蜂窝网络;其中,上述系统信息为接入网设备可调用的带宽资源。步骤1130:UE向接入网设备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上述接入网设备检测到存在可被调用的资源时,UE向接入网设备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接建立过程(RRCconnectionsetupprocedure)。可选的,RRC连接建立过程为三次握手过程:UE向接入网设备发送RRC连接请求(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接入网设备基于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消息;UE根据上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向接入网设备反馈RRC连接建立完毕(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完成UE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建立。接入网设备通常在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分配给UE的IP地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消息向UE发送分配给该UE的IP地址,在此不做限定,但UE确定是在向应用服务器发起附着过程之前就获得了接入网设备分配的IP地址。步骤1140:UE与基站建立RRC连接之后,向应用服务器发起附着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UE向应用服务器发起附着过程(AttachmentProcedure),该附着过程为三次握手过程: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消息;应用服务器根据该附着请求消息,生成接受附着(AttachAccept)消息发送至UE;UE根据该接受附着消息向应用服务器反馈附着结束(Attachcomplete)消息,从而完成UE在应用服务器上的附着过程。其中,该附着请求消息可以由上述RRC连接建立完毕(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进行承载,由接入网设备转发至应用服务器。可选的,在三次握手的附着过程,UE还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接入网设备为该UE分配的IP地址以及用户身份标识,以使应用服务器根据上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用户身份是否合法,即由应用服务器对UE进行认证;其中,上述用户身份标识可以为对应于上述应用服务器的用户名以及密码等信息,还可以为USIM以及SIM等信息,上述认证方式可以采用EAP-AKA方式。除此之外,上述三次握手的附着过程中,还可以包含UE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密钥衍生、分发等过程。步骤1150:接入网设备向UE发起接入层安全激活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获取预设的密钥或者应用服务器衍生的密钥,通过安全激活过程(ASSecurityActivation)将上述密钥或者与上述密钥相关的参数(如NCC,Next-HopChainingCounter,下一跳链计数器)发送至UE,使UE根据该密钥或者与密钥相关的参数进行通信。在上述过程中,步骤1150与步骤1140之间不分先后顺序,即可以先执行步骤1140,再执行步骤1150,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150,再执行步骤1140,还可以并行执行步骤1140和步骤1150。步骤1160:接入网设备向UE发起无线承载建立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承载建立过程(RBestablishment)为UE在空口建立缺省承载,以及配置相关的参数(如承载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等)。基于上述UE接入应用服务器的过程,参阅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接入应用服务器的信令交互示意图,信令交互的具体过程为:接入网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S1setupRequest;应用服务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S1SetupResponse;UE向接入网设备发起RandomAccessProcedure;UE向接入网设备发起RRCconnectionsetupprocedure;UE向应用服务器发起AttachmentProcedure;接入网设备向UE发起ASSecurityActivation;接入网设备向UE发起RBestablishment。在上述UE接入应用服务器的过程中,各个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均可以重用LTE现有协议中规定的信令,以减少对UE和接入网设备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不限于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各种信令实现相应的功能,还可以使用LTE协议中规定的其他消息实现上述功能,在此不做限制。此外,在上述UE接入应用服务器的过程中,UE从启动开始接入到接入网设备对应的蜂窝网络,自步骤1120开始的过程同样适用于UE已经拥有一条本地至应用服务器的链路,而接入接入网设备对应的蜂窝网络作为另一条链路连接到应用服务器时的接入场景,还适用于UE由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时、由接入网设备对应的蜂窝网连接到应用服务器的场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接入网设备为UE分配IP地址,由应用服务器通过该接入网设备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在保证无线通信网络通信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超扁平化,有效较少了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应用场景二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超扁平无线通信网络,参阅图13所示,以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网为LTE蜂窝网络为例,详细介绍处于连接态的UE自主扫描、增减链路的流程:步骤1300:UE启动后连接到一个接入网。本发明实施例中,当UE启动之后,扫描可使用的接入网,当检测到符合预设规则的允许接入的接入网后,接入该符合预设规则的允许接入的接入网。其中,上述预设规则为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预先设置的规则,该预设规则包括选择接入网的优先级规则或信道质量门限等,该预设规则由协议规定、或UE自身的配置信息规定或者由应用服务器对应的策略规定。可选的,UE接入上述接入网后,获得对应于该接入网的IP地址。步骤1310:UE向应用服务器发起注册请求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UE接入的接入网为非蜂窝网络时,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该注册请求消息包含上述UE拥有的所有IP地址和用户身份标识;应用服务器将上述UE拥有的IP地址均作为目的IP地址,并分别通过上述每一个IP地址向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进一步的,UE在向应用服务器发起注册请求消息之前,可以已经同时接入多个接入网,此时,上述注册请求消息中可以包含多个IP地址。可选的,应用服务器通过上述注册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标识核实用户身份是否合法,其中,接入网设备标识为该接入网设备的IP地址或其它标识;当应用服务器核实上述UE对应的用户身份合法时应用服务器将向UE提供各种数据传输服务,如网页浏览服务、视频播放服务、通话服务,以及收发短信服务等。步骤1320:应用服务器向UE反馈注册成功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在向UE反馈注册成功消息;其中,该注册成功消息中可以包含应用服务器与UE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密钥和/或指示UE进行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此外,该UE进行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还可以在该UE本地预先配置获得,该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包括UE进行接入网扫描所满足的条件(如根据预设空口信道质量门限值进行扫描),以及UE所接入的接入网应当满足的条件。步骤1330:UE自主增减链路并将链路更新情况通知给应用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阅图14所示,UE基于上述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进行链路增减,并将链路变更情况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即UE需要将新增加的IP地址或者已删除的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可选的,当UE删除已有的IP地址时,断开与该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并将该已删除IP地址和该已删除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以显式方式或者隐式方式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可选的,UE进行链路增加的具体过程包括:当UE根据自主链路扫描、增减的策略信息接入新的接入网(如独立的wifi网络)时,该UE获取对应于该新的接入网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可选的,上述UE进行链路增减的过程可以由宏基站控制。当由宏基站控制时,若UE已经接入上述宏基站,且该UE自主增加了该宏基站覆盖下的某个接入点作为一条链路,则上述某个接入点将UE的接入信息通知给宏基站,宏基站采用MSA技术将上述某个接入点作为一个分流站点为上述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由于该UE的IP地址已经由该宏基站分配,因此,上述某个接入点不需要为该UE分配一个新的IP地址。这样,上述某个接入点对应用服务器不可见,宏基站分流部分下行数据给上述某个接入点,以及宏基站接收上述某个接入点的上行数据转发给应用服务器。步骤1340:应用服务器向UE反馈链路更新确认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UE发送的上述不再使用的IP地址以及该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或者新增的IP地址后,对该UE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生成链路更新确认消息发送至UE;UE接收到该链路更新确认消息后,即可确定应用服务器已经获知UE当前可用接入网对应的IP地址。进一步的,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UE通过显式方式或者隐式方式发送的已删除IP地址和该已删除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时,应用服务器不再使用上述已删除IP地址为上述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应用服务器启动本地的MPTCP功能,将UE拥有的每一个IP地址均作为目的IP地址,并分别通过每一个IP地址为UE提供数据传输服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入网设备为UE分配IP地址,UE通过接入网设备(如宏站/微站/WiFiAP等)直接连接至应用服务器,实现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超扁平化;并且,接入网设备之间没有单独的切换流程,由UE中的MPTCP实体进行链路增减,由UE中的APP实体实现用户/业务间的差异性服务(如TCP/IP参数差异化设置等),从而保证了UE在连接态时的业务连续性。应用场景三基于上述提供的超扁平无线通信网络,参阅图15所示,以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网为LTE蜂窝网络为例,详细介绍处于空闲态的UE切换至连接态的流程:步骤1500:UE在即将断开与所有接入网的连接之前,向应用服务器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应用服务器该UE进入空闲态。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通知消息中还包含UE当前驻留接入网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标识和/或接入网设备标识;其中,该通知消息可以为心跳消息。可选的,参阅图8a和图8b所示,每一个接入网设备均拥有自身所属的跟踪区(TA)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可以不同,如接入网设备1所属的跟踪区为TA1,接入网设备2所属的跟踪区为TA2,不同的接入网设备所属的跟踪区也可以相同,如接入网设备1和接入网设备2所属的跟踪区均为TA1。每一个接入网设备均广播自身所属的跟踪区标识,UE在进入空闲态后接收自身拥有的每一个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其中,上述广播自身所属跟踪区标识的接入网设备为宏基站或者独立wifi网络设备。可选的,UE也可以在连接态的时候接收接入网广播的跟踪区标识。步骤1510:应用服务器接收到上述UE发送的呼入请求时,确定寻呼该UE。步骤1520:应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通知消息中携带的跟踪区标识,确定UE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在本地保存一个映射关系表,该映射关系表中包含跟踪区标识与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当接收到上述UE的呼入请求时,确定寻呼上述UE,并根据接收到的跟踪区标识,在本地保存的映射表中查询上述跟踪区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可选的,当处于空闲态的UE由于移动而使得自身对应的跟踪区发生变化时,需要向应用服务器发起跟踪区更新过程,即将更新后的跟踪区标识通知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根据该更新后的跟踪区标识更新本地保存的上述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其中,UE可以按照周期性地通过心跳消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该UE当前时刻对应的跟踪区标识。步骤1530:应用服务器向上述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对应的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步骤1540:UE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寻呼消息后,接入相应的接入网并进入连接状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应用服务器管理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以及跟踪区标识与各个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当UE处于空闲态时,应用服务器根据UE上报的更新后的跟踪区标识,更新本地保存的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并且,应用服务器能够根据本地保存的UE对应的跟踪区标识,以及跟踪区标识与各个接入网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寻呼到UE,使UE从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从而实现了UE的外部呼入可达性。应用场景四基于上述超扁平无线通信网络,参阅图16所示,以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网为LTE蜂窝网络,且UE拥有的IP地址的数目为至少两个为例,详细介绍采用喷泉码技术传输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的流程。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UE的数据处理协议栈和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协议栈相同,因此,无论是将UE作为发送端还是应用服务器作为发送端,UE和应用服务器对数据的处理流程类似。以下将发送数据的设备统称为发送端,并将接收数据的设备统称为接收端,描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流程;其中,该UE为发送端,应用服务器为接收端,或者应用服务器为发送端,UE为接收端。步骤1600: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发送至本地的MPTCP实体进行处理,并获取该待发送数据中携带的至少两个IP地址。步骤1610:由发送端的MPTCP实体根据上述至少两个IP地址,将处理后的上述待发送数据分别发送至发送端的不同的UDP/IP实体。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UDP/IP实体处理通过一个IP地址传输的数据,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不同的IP地址传输的数据。步骤1620:由发送端的不同的UDP/IP实体将处理后的待发送数据通过相应的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接收端。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的待发送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参阅图17所示,发送端将喷泉码源数据块(Sourcepacket)划分为至少一个数据块(block),对该至少一个数据块进行编码后,生成相应的至少一个喷泉码数据块(Encodingblock),即喷泉码数据块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后生成。发送端将上述喷泉码数据块依次通过发送端对应的所有IP地址发送至接收端。步骤1630:接收端接收到上述待发送数据后,当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发送端反馈成功接收确认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条件为预设周期到达,或者接收端成功解码一个或者多个喷泉源数据块。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成功确认信息即为MPTCP状态报告,用以通知发送端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该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成功接收到多少个喷泉码数据块的信息;或对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需要分别成功接收多少个喷泉码数据块的信息。此外,上述MPTCP状态报告还可以包括当前已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不一定已经正确解码)的编号或该编号加1。例如,参阅图18所示,当发送端为应用服务器,接收端为UE时,应用服务器通过两个IP地址向UE传输数据(Data),UE接收到上述数据后,当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即向应用服务器发送MPTCP报告(TCPStatusReport)。步骤1640:发送端根据该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决定向接收端发送的喷泉码数据块。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根据MPTCP状态报告获知哪些喷泉码源数据块已经被接收端正确解码,哪些喷泉码源数据块还没有正确解码、以及发送端对应的各条链路的传输成功率等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决定对没有被正确接收的喷泉码源数据块各需要继续传输多少个喷泉码数据块、以及在发送端对应的各条链路上各分流多少个喷泉码数据块。参阅图1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PTCP状态报告示意图。在该MPTCP状态报告中,ACK_SN用于指示下一个没有正确解码的喷泉码源数据块的序列号(SN),且该喷泉码源数据块没有在该MPTCP状态报告中报告为“丢失(missing)”状态;NACK_SN用于指示对应喷泉码源数据块为“丢失”状态,即在TCP接收窗口内,SN在ACK_SN之前且未能正确解码的喷泉码源数据块的SN。“NACK_SN数量”域也可以通过由每个NACK_SN项中设置的扩展比特位进行承载,该扩展比特位指示该NACK_SN项后是否还有下一条NACK_SN项。可选的,在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喷泉码数据块之前,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并接收发送端根据该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其中,该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选项中的一项或者任意项的组合: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中包含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目,一个喷泉码数据块所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第二MPTCP状态报告发送周期,第二MPTCP状态报告触发条件等信息,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是否具备生成喷泉码数据块的能力,以及应用服务器是否具备解码喷泉码数据块的能力。可选的,若发送端对应的任意一条链路上传输待发送数据速度低于预设阈值,则发送端中的MPTCP实体将停止或降低分流到该任意一条链路上传输的待发送数据,并将更多的待发送数据分流到发送端对应的所有链路中除该任意一条链路之外的剩余任意一条或者多条链路上传输。参阅图20所示,接收端接收发送端所发送的待发送数据的过程与上述发送端发送待发送数据的过程相反,具体流程为:步骤2000:接收端接收发送端通过至少两个IP地址发送的待发送数据。步骤2010:接收端将不同IP地址的待发送数据分别发送至接收端中不同的IP/UDP实体。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IP地址。步骤2020:由接收端中所有接收到上述待发送数据的IP/UDP实体分别处理相应IP地址的待发送数据。步骤2030:由接收端中的IP/UDP实体分别将处理后的待发送数据汇聚到接收端中的MPTCP实体。步骤2040:当接收端中的MPTCP实体接收到上述IP/TCP实体发送的处理后的待发送数据时,若满足预设条件,则由该MPTCP实体向发送端发送成功接收确认信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对发送端的协议栈和接收端的协议栈进行修改,当接收端成功解码至少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后,才向发送端发送成功接收确认信息,从而避免了现有接收端中各支路的最高协议层为TCP层时由TCP层的拥塞控制机制造成的当传输成功一个数据包即需要进行TCPACK反馈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无线通信网络的吞吐量,提供了总体传输速率,有效节约了发送端的能耗;并且,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时,可以将喷泉码数据块由传输速度较低的链路分流至传输速度较高的链路,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成功的数据,也无须在分流至的链路上重新传输分流前链路上已经传输但没有成功的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发送端在链路间分流时的数据处理复杂度。参阅图21所示,以UE为接收端,应用服务器为发送端为例,在进行喷泉码数据块传输的过程中,UE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过程为:步骤2100: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步骤2110:应用服务器根据该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用户设备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并将该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发送至UE。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用户设备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选项中的一项或者任意项的组合: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中包含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目,一个喷泉码数据块所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第二MPTCP状态报告发送周期,第二MPTCP状态报告触发条件等信息,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是否具备生成喷泉码数据块的能力,以及应用服务器是否具备解码喷泉码数据块的能力。步骤2120:应用服务器向UE发送喷泉码数据块。步骤2130:当满足用户设备的预设条件时,UE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成功接收确认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成功接收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一MPTCP状态报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2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获取单元220,以及收发单元221,其中:获取单元220,用于获取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收发单元221,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220获取的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0,还用于:将所述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的同时,将用户身份标识通知给所述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用户身份是否合法。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包括接入单元222,用于:在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接入网之后,若根据预设规则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可用,则请求接入至少一个所述其他接入网;其中,所述其他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或者非蜂窝网络。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220,还用于:接入至少一个所述其他接入网后,获取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还用于:将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通知给所述应用服务器。进一步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包括断开单元223,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任意一所述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断开与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还用于:将所述任意一IP地址和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不再使用所述任意一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有接入网之间的连接后,接收至少一个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并将接收的跟踪区标识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跟踪区标识确定寻呼用户设备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IP地址为至少两个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当所述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服务时,所述收发单元22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分别将至少两个IP地址作为不同目的IP地址发送的下行数据。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还用于:将不同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用户设备中不同的IP/用户报文协议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IP/UDP实体分别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汇聚到所述用户设备中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实体;当满足用户设备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MPTCP实体生成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具体用于:将所述IP/UDP实体处理后的喷泉码数据块汇聚到所述用户设备中的MPTCP实体。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还用于:当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生成第一MPTCP状态报告发送至应用服务器;或者,按照预设周期到达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针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需要分别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所述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可选的,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服务时,所述收发单元221,具体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中的MPTCP实体处理;控制所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控制不同的UDP/IP实体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还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的上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还用于:在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的信息;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于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的用户设备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其中,上述收发单元221所接收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接收下行数据以及传输上行数据。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23所示,还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分配单元230,以及收发单元231,其中:分配单元230,用于当确定用户设备接入本地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收发单元231,用于将分配单元230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IP地址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令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IP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31,还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IP地址之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初始化过程;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确认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初始化完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24所示,还提供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收发单元240,以及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241,其中:收发单元240,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由接入网设备分配;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241,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240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对应的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初始化过程。进一步的,上述应用服务器还包括生成单元242,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单元240接收到的请求消息生成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收发单元240;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确认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初始化完成。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还用于:接收所述生成单元242生成的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设备。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并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身份是否合法。可选的,当所述用户设备接入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并获取对应于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时,所述收发单元24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对应的IP地址。可选的,当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241,具体用于: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任意一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241,还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单元240接收到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确定本地不使用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当所述任意一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拥有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所述收发单元24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进一步的,上述应用服务器还包括查询单元243,用于:当确定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收发单元240接收到的跟踪区标识,在本地保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跟踪区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可选的,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241,具体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本地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实体处理;控制所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所述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用户报文协议UDP/IP实体处理;控制不同UDP/IP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241发送至不同UDP/IP实体处理的下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可选的,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241,具体包括: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将不同源IP地址的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本地不同的IP/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IP地址;并将所述IP/UDP实体分别处理后的上行数据汇聚到本地的MPTCP实体;当满足应用服务器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MPTCP实体生成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生成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241,还用于:将所述不同的IP/UDP实体处理后的喷泉码数据块汇聚到MPTCP实体。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提供单元241,具体用于:当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生成第二MPTCP状态报告;或者,当预设周期到达时,生成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单元生成的第二MPTCP状态报告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40,还用于:在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于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的应用服务器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25所示,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250,以及处理器251,其中:收发器250,用于获取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将所述IP地址通知给应用服务器的同时,将用户身份标识通知给所述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用户身份是否合法。所述处理器251,用于:在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接入网之后,若根据预设规则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可用,则请求接入至少一个所述其他接入网;其中,所述其他接入网为蜂窝网络或者非蜂窝网络。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接入至少一个所述其他接入网后,获取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将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通知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51,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任意一所述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断开与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将所述任意一IP地址和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不再使用所述任意一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有接入网之间的连接后,接收至少一个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并将接收的跟踪区标识通知给应用服务器,以使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跟踪区标识确定寻呼用户设备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IP地址为至少两个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当所述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服务时,所述收发器25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分别将至少两个IP地址作为不同目的IP地址发送的下行数据。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将不同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用户设备中不同的IP/用户报文协议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目的IP地址;并将所述IP/UDP实体分别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汇聚到所述用户设备中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实体;当满足用户设备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MPTCP实体生成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具体用于:将所述IP/UDP实体处理后的喷泉码数据块汇聚到所述用户设备中的MPTCP实体。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当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生成第一MPTCP状态报告发送至所述应用服务器;或者,按照预设周期,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生成的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针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需要分别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所述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可选的,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服务时,所述收发器250,具体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中的MPTCP实体处理;控制所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控制不同的UDP/IP实体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发送至不同的UDP/IP实体处理的上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50,还用于:在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的信息;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于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的用户设备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2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260以及收发器261,其中:处理器260,用于当确定用户设备接入本地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收发器261,用于将处理器260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IP地址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令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IP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61,还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IP地址之前,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初始化过程;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确认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初始化完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2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收发器270,以及处理器271,其中:收发器270,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由接入网设备分配;处理器271,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270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对应的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用于对终端移动性和业务质量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初始化过程。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71,还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器270接收到的请求消息生成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收发器270;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确认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初始化完成。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还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271生成的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接入网设备。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并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核实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身份是否合法。可选的,当所述用户设备接入至少一个允许接入的其他接入网,并获取对应于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的IP地址时,所述收发器27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接入网对应的IP地址。可选的,当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IP地址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处理器271,具体用于: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任意一IP地址为不再使用状态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71,还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器270接收到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确定本地不使用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选的,当所述任意一IP地址为所述用户设备拥有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所述收发器27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任意一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被断开的信息的同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广播的跟踪区标识。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71还用于:当确定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收发器270接收到的跟踪区标识,在本地保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跟踪区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标识。可选的,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处理器271,具体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本地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实体处理;控制所述MPTCP实体将处理后的所述下行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用户报文协议UDP/IP实体处理;控制不同UDP/IP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对应的接入网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发送至不同UDP/IP实体处理的下行数据为喷泉码数据块。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MPTCP实体发送的第一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一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可选的,当数据传输服务为上行数据传输时,所述处理器27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所述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将不同源IP地址的上行数据分别发送至本地不同的IP/UDP实体;其中,一个IP/UDP实体对应一个IP地址;并将所述IP/UDP实体分别处理后的上行数据汇聚到本地的MPTCP实体;当满足应用服务器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MPTCP实体生成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具体用于:将所述处理器271生成的第二成功接收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71,还用于:将所述不同的IP/UDP实体处理后的喷泉码数据块汇聚到MPTCP实体。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71,具体用于:当确定成功解码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时,生成第二MPTCP状态报告;或者,当预设周期到达时,生成第二MPTCP状态报告;其中,所述第二MPTCP状态报告包含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标识和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喷泉码源数据块的信息;或者,包含针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分别已经成功接收到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或者,包含对每一个喷泉码源数据块还分别需要成功接收的喷泉码数据块的数量;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由对喷泉码源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具体用于:将所述处理器271生成的第二MPTCP状态报告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70,还用于:在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支持喷泉码能力信息生成的用于传输所述喷泉码数据块的应用服务器的喷泉码编解码相关的配置参数。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获取接入网设备分配的IP地址,并将该分配的IP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用户设备接收应用服务器通过上述IP地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删除现有无线通信网络中的PDN-GW、SGW、PCRF实体、MME和HSS,通过接入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实现上述各个网络侧设备的功能,从而避免了SGW到PDN-GW的链路成为无线通信网络的处理能力瓶颈,大大减少了网络层次,进而有效减少了数据传输时延,降低了网络瘫痪风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含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含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含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