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89095发布日期:2020-01-03 10:0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或者lte-a(lte-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网络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从同构网络向异构网络演进的趋势。

为了提升网络覆盖的容量,异构网络在宏站节点覆盖的基础上增加小站节点,随着容量需求的日益增长,小站节点呈现密集化部署的趋势,但密集部署需要克服如何将该小站节点的数据传输到cn(corenetwork,核心网)的问题。

目前,异构网络中小站节点可通过无线传输的接入方式与理想回传节点(如,该“理想回传节点”通过光纤或极高频点微波接入核心网,这些节点到核心网的容量可认为不受限制,是“理想连接”)进行连接,进而接入到核心网。但是,由于目前小站节点通过哪一个理想回传节点接入到核心网是固定的(如lterel-10relay节点固定选择一个理想回传节点接入核心网),即回传路径是固定的,而每个小站节点所服务的业务是动态变化的,导致在某一个时间点,理想回传节点1的负载较高,其他理想回传节点(如理想回传节点2)的负载较低;但与理想回传节点1关联的小站节点将仍然接入理想回传节点1,也就是说,仍然选择固定的回传路径。此时,理想回传节点1不能很好的服务接入它的全部小站,导致部分小站节点的容量较小,数据传输效率较低。而理想回传节点2此时空闲,理想回传节点1的小站却不会根据这一情况重新选择传输路径,通过理想回传节点2进行传输,从而存在容量资源浪费的情况。

例如,如图1a所示,某个时刻,小站节点1#、小站节点2#均为高负载(即:它们所服务的用户均有较大业务传输需求),小站节点1#、小站节点2#可接入的理想回传节点为理想回传节点a,理想回传节点a受限于空口容量,无法同时为小站节点1#、小站节点2#提供较高的容量,此时,必然有小站节点1#、小站节点2#的容量需求无法满足,而小站节点3#此时为低负载,并没有太多的容量需求,此时,小站节点3#可接入的理想回传节点b有剩余的容量资源可以提供。

为了提高小站节点的容量,提高容量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了根据小站节点的业务情况动态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方法,此时,小站节点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当然,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可以是由小站节点来做,也可以是其他节点完成,如,中央控制节点。例如,还以上述例子为例进行说明,在小站节点2#的容量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小站节点2#可以选择与理想回传节点b的无线传输路径接入核心网,而不再选择与理想回传节点a的无线传输路径接入核心网,如图1a中虚线所所示的无线传输路径,其中,小站节点2#也叫作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2#。

现有技术中,为某个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选择无线传输路径的过程主要如下:确定到该无线传输路经选择节点的每一个无线传输路径的传播损耗,然后假设某条传播路径为信号源对应的路径,其他传播路径为干扰源对应的路径,根据对应传播路径上的发射功率和路径损耗计算得到“信号源”路径和“干扰源”路径的接收功率,计算出假定某条无线传输路径为信号源所在的无线传输路径下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以此作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将cqi最高,或根据cqi计算出的某种准则(如根据cqi和可用带宽信息得到链路容量)最高的“信号源”所在的无线传输路径作为目标无线传输路径,进而通过目标无线传输路径接入到核心网。但是,由于在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时,仅仅考虑到传播损耗,因此,该方法存在计算出的cqi存在较大偏差,导致选择出的无线传输路径的准确性较低的缺陷。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其他应用场景也需要进行选择无线传输路径,例如,在mesh对等网络传输中,构成mesh网络的各个节点可通过动态的无线传输路径选择找到传输效率最高的路径;或者在device-to-device(d2d)应用中,源终端用户节点需选择传输效率最高的路径到达终到终端用户节点。在上述例子中,如果节点具备多天线能力(如配置了4天线),则在无线传输路径选择时,若仅考虑传播损耗,则同样存在计算出的cqi存在较大偏差,导致选择出的无线传输路径的准确性较低的缺陷。

综上所述,现有的选择无线传输路径的方法存在确定出的无线传输路径不准确,以及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确定出的无线传输路径不准确,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包括:

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其中,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

针对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计算该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根据计算出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cqi,确定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具体包括:

针对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任一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分别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并

根据确定出的预编码指示编号以及预编码指示编号与预编码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编码信息包括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和/或发射端预编码信息;

所述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具体包括:

向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接收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所述测量反馈模式指示反馈的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根据对应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对应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确定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信息,和/或左奇异矩阵信息;

所述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和/或左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端预编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左奇异向量信息,和/或右奇异矩阵信息;

所述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和/或右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

根据该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传输路径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阵列构型信息包括:

阵列构型标识和阵列天线端口总数目;或者

阵列构型标识、阵列水平向端口数目和阵列垂直向端口数目;或者

阵列构型标识、阵列x维端口数目、阵列y维端口数目及阵列z维端口数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阵列构型信息还包括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所述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阵列构型信息所包括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具体包括:

针对任意一传输路径,分别确定所述任意一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

根据对应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得到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根据所述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以及正交性指示编号与正交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具体包括:

向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接收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所述测量反馈模式指示反馈的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根据所述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以及正交性指示编号与正交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包括:

所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分别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和/或

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分别到所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包括:

所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分别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指示编号;或者

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分别到所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指示编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计算该传输路径的cqi,具体包括:

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生成干扰源与信号源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所述干扰源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

根据生成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和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该传输路径的信干燥比sinr;

根据计算得到的sinr,确定该传输路径的cqi;

其中,所述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所述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均与所述sinr呈负相关。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计算该传输路径的cqi,具体包括:

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生成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干扰源到目标节点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所述干扰源到目标节点和所述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

根据生成的所述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和所述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该传输路径的信干燥比sinr;

根据计算得到的sinr,确定该传输路径的cqi;

其中,所述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所述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均与所述sinr呈负相关。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具体包括:

将最大cqi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或者

根据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cqi,按照预设规则计算每一个传输路径的最大吞吐量;

将最大吞吐量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其中,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

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计算该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计算出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cqi,确定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任一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分别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并

根据确定出的预编码指示编号以及预编码指示编号与预编码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预编码信息包括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和/或发射端预编码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接收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所述测量反馈模式指示反馈的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根据对应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对应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确定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预编码信息包括的所述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信息,和/或左奇异矩阵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的所述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和/或左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预编码信息包括的所述发射端预编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左奇异向量信息,和/或右奇异矩阵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的所述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和/或右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时,具体为:

根据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

根据该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传输路径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时所用到的阵列构型信息包括:

阵列构型标识和阵列天线端口总数目;或者

阵列构型标识、阵列水平向端口数目和阵列垂直向端口数目;或者

阵列构型标识、阵列x维端口数目、阵列y维端口数目及阵列z维端口数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时所用到的所述阵列构型信息还包括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所述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阵列构型信息所包括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任意一传输路径,分别确定所述任意一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

根据对应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得到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根据所述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以及正交性指示编号与正交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接收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所述测量反馈模式指示反馈的所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根据所述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以及正交性指示编号与正交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包括:

所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分别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和/或

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分别到所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包括:

所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分别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指示编号;或者

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分别到所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指示编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生成干扰源与信号源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所述干扰源到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

根据生成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和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该传输路径的信干燥比sinr;

根据计算得到的sinr,确定该传输路径的cqi;

其中,所述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所述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均与所述sinr呈负相关。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生成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干扰源到目标节点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所述干扰源到目标节点和所述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

根据生成的所述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和所述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该传输路径的信干燥比sinr;

根据计算得到的sinr,确定该传输路径的cqi;

其中,所述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所述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均与所述sinr呈负相关。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最大cqi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或者

根据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cqi,按照预设规则计算每一个传输路径的最大吞吐量;

将最大吞吐量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现有技术的选择无线传输路径的方法中,在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时,仅仅考虑到传播损耗,没有考虑到空间波束成型对信号干扰的规避能力,因而按这一选择准则所选择出的传输路径,有可能对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干扰最大。因此,该方法存在选择出的无线传输路径的准确性较低的缺陷,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时,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其中,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针对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计算该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计算出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cqi,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而预编码信息、信道传输方向的正交性信息与空间波束成型相关,因此,在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时,考虑到了空间波束成型对信号的干扰,因而按这一选择准则所选择的传输路径,对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干扰是最小的,因此,该方法提高了确定出的无线传输路径的准确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无线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说明中无线无线传输路径选择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无线传输路径选择的详细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备选节点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无线传输路径选择的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装置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装置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由于在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时,仅仅考虑到传播损耗,当小站节点具有多天线能力时,上述方法没有考虑到空间波束成型对信号干扰的规避能力,因而按这一选择准则所选择的传输路径,有可能对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干扰最大,因此,该方法存在计算出的cqi存在较大偏差,导致选择出的无线传输路径的准确性较低的缺陷。

例如,图1b中的小站节点4#,小站节点5#已经接入小站节点2#,那么小站节点4#可选择的无线传输路径共有三条:小站节点4#与小站节点3#的无线传输路径1、小站节点4#与小站节点1#的无线传输路径2、小站节点4#与小站节点5#的无线传输路径4,其中,小站节点4#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由于小站节点4#与小站节点3#的距离最短,那么,计算出来的与小站节点3#的无线传输路径1的传播损耗是最小的,不考虑空间波束成型的影响,其sinr或cqi可能最高。但是,若选择小站节点3#接入核心网的话,由于通过小站节点3#发送的到小站节点4#的信号方向与小站节点2#发送的到小站节点4#的干扰信号是同向的,那么,小站节点4#不能通过有效的接收端波束成型来抑制来自小站节点2#的干扰,故导致小站节点2#发送的干扰信号会对小站节点4#接收到的通过小站节点3#发送的信号产生干扰,使得小站节点4#容量较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确定出的无线传输路径不准确,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该方法为: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信道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任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其中,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根据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对应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任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计算每一个传输路径的cqi;并根据计算出的cqi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在该方案中,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确定每一个无线传输路径的cqi,而预编码信息和/或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与空间波束成型相关,因此,在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时,考虑到了空间波束成型对信号的干扰,因此,提高了确定出的无线传输路径的准确性,提高了容量资源的利用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200: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其中,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

步骤210: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计算每一个传输路径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步骤220:根据计算出的cqi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0-220的执行主体有多种,例如,可以为中央控制节点,也可以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本身,当然,还可以为其他,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备选节点集可以是中央控制节点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设定的,也可以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某种准则选择的,如其它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接收功率大小等,如2b所示,图中示意了两个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1#和2#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传输备选节点集。

本发明实施例中,中央控制节点、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传输备选节点的关系可以描述如下:中央控制节点管理着若干小站节点,每个小站节点均可能需要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故每个小站节点均可成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每个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有一个传输备选节点集,该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是按照某一准则选择的(如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传播损耗大于某个门限)、被同一个中央控制节点管理的其他小站节点,即,每个小站节点可能成为另一个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一个传输备选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针对任意一传输路径,分别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并根据预编码指示编号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编码信息有多种,例如,可以为接收端预编码信息,也可以为发射端预编码信息。

其中,接收端预编码信息为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但是,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信道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也可以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信道的发射端预编码信息。

同理,发射端预编码信息为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的发射端预编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发射端”的称呼是基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作为接收端而言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可能作发射端,此时,“接收端预编码信息”仍然是指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信道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类似的,“发射端预编码信息”仍然是指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信道的发射端预编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指示编号为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其中,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为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信道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为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信道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类似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发射端”的称呼是基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做接收端而言的。在实际应用中,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作发射端,则上述称呼的含义不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200-220的执行主体不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时,执行主体可以根据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上报的预编码信息,进而获得预编码信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上报预编码信息时,可以根据执行主体发送的测量反馈模式指示,确定向执行主体上报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或者上报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或者上报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进而根据预编码指示编号确定预编码信息。

也就是说,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信息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向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接收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测量反馈模式指示反馈的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预编码信息的形式有多种,例如,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可以包括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信息,和/或,左奇异矩阵信息。

其中,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信息,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向量信息,两者之间是等价的;同理,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矩阵信息,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矩阵信息,两者之间是等价的。

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和/或,左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其中,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指示编号,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向量指示编号,两者之间是等价的;同理,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矩阵指示编号,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矩阵指示编号,两者之间是等价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预编码信息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发射端预编码信息包括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左奇异向量信息,和/或,右奇异矩阵信息。

其中,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左奇异向量信息,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信息;同理,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矩阵信息,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矩阵信息。

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和/或,为右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其中,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向量指示编号,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同理,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矩阵指示编号,也就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到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预编码指示编号要根据所选的码本和信道确定,而所选码本通常根据阵列构型确定。因此,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所对应的码本、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所对应的码本是不同的,其中,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所对应的码本是根据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所对应的码本是根据相应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的。

也就是说,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即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对应的码本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根据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即根据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所对应的码本);和/或

根据任意一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传输路径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即根据任意一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传输路径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对应的码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构型信息有多种形式,例如,包括:

阵列构型标识(指示线性阵列,矩形阵列,圆柱阵列,球形阵列,立方体阵列等)和阵列天线端口总数目;或者,阵列构型标识、阵列水平向端口数目和阵列垂直向端口数目;或者,阵列构型标识、阵列x维端口数目、阵列y维端口数目及阵列z维端口数目,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能有效识别出阵列构型信息为哪种形式,阵列构型信息还包括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用于指示阵列构型信息所包括的信息。

例如,可以根据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指示出阵列构型信息包括的是阵列构型标识和阵列天线端口总数目,或者,包括的是阵列构型标识、阵列水平向端口数目和阵列垂直向端口数目,或者,包括的是阵列构型标识、阵列x维端口数目、阵列y维端口数目及阵列z维端口数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进行接收端预编码指示测量时,可采用如下方式:

根据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自身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所要采用的码本,并根据测量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某个传输备选节点到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得到接收端预编码信息,用所采用的码本对接收端预编码信息进行量化,得到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中央控制节点根据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上报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获得接收端预编码信息时,可采用如下方式:

接收中央控制节点所控制的各个节点(包括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上报的阵列构型信息;

然后,根据上报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接收端预编码编号所对应的码本,根据所对应的码本和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上报的某一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确定该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进行发射端预编码指示测量时,可采用如下方式:

根据中央控制节点通知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每个传输备选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针对各个传输备选节点所对应传输路径要使用的码本;

然后,再根据测量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某个传输备选节点到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得到发射端预编码信息,用相应的码本对发射端预编码信息进行量化,得到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中央控制节点根据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上报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获得发射端预编码信息时,可采用如下方式:

接收中央控制节点所控制的各个节点上报的阵列构型信息;

根据上报的传输备选节点编号信息确定阵列构型信息,以此确定所对应的码本,根据所对应的码本和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上报的该传输路径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确定该传输路径的发射端预编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针对任意一传输路径,分别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

根据对应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得到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根据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确定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向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接收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测量反馈模式指示反馈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根据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确定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当然,也可以有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上报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与上报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或者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相比,当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或传输备选节点天线端口数目较多、且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数目较少(如3个)时,可更节省信令开销。反之,当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传输备选节点天线端口数目均较少,或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数目较多(如5个以上)时,上报预编码指示编号可更节省信令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为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分别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和/或

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分别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

同理,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为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分别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指示编号;或者

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分别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指示编号。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可以是:将某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传输路径的信道的接收端预编码向量(即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进行内积运算,并取模,得到模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的取得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将某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该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传输路径的信道的接收端预编码向量(即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进行内积运算,并取模、量化后得到相应的指示编号。这种情况下,每个指示编号对应着内积运算后特定的模值大小,该值即为所对应的两个传输路径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cqi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或者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生成干扰源与信号源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的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干扰源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的发射端正交性取值;

根据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任意一传输路径的用于表征cqi的sinr(signaltointerferenceandnoiseratio,信干噪比);

其中,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均与sinr呈负相关。

当然,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或者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生成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干扰源到目标节点的信道的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干扰源到目标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的发射端正交性取值;

根据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任意一传输路径的用于表征cqi的sinr;

其中,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均与sinr呈负相关。

在上述过程中,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或者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生成干扰源与信号源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的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干扰源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的发射端正交性取值时,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作为接收端。

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或者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生成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干扰源到目标节点的信道的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干扰源到目标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的发射端正交性取值时,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作为发射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预编码信息,或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正交性信息计算任意一传输路径的用于表征cqi的sinr时,可以采用如下公式一进行计算,公式一的应用场景为j#节点为当前的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且j#节点为接收节点,i#节点为发射节点:

其中,j#节点为当前的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且j#节点为接收节点;

i#节点是j#节点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且为发射节点;

nintf是与j#节点和i#节点有相同中央控制节点的其他节点的数目(i#和j#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

ps,k是k#节点的发射功率(1≤k≤nintf);

λk,j是k#节点到j#节点的传播损耗;

vk,j是k#节点到j#节点的信道的左奇异向量(即以k#节点为发送端、j#节点为接收端的接收端“预编码向量”,或信道方向);

uk,j是k#节点到j#节点的信道的右奇异向量(即以k#节点为发送端、j#节点为接收端的发送端“预编码向量”,或信道方向);

s(k)是k#节点所服务节点的编号;

是干扰与噪声功率(干扰是指中央控制节点所控制的传输节点集以外的节点对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产生的干扰);

是信号源与干扰源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如果在计算时,发现vi,j或者vk,j不可用,则

是干扰源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同样的,如果在计算时,发现uk,j或uk,s(k)不可用,则

在实际应用中,j#节点也可能为发射节点,若j#节点为当前的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且j#节点为发射节点,i#节点为接收节点,则sinr可通过公式二计算:

其中,j#节点为当前的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且j#节点为发射节点;

i#节点是j#节点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且i#节点为接收节点;

nintf是与j#节点和i#节点有相同中央控制节点的其他节点的数目(i#和j#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

ps,k是的发射功率;

λk,j是k#节点到j#节点的传播损耗(1≤k≤nintf);

vk,j是k#节点到j#节点的信道的左奇异向量(即以k#节点为发送端、j#节点为接收端的接收端“预编码向量”,或信道方向);

uk,j是k#节点到j#节点的信道的右奇异向量(即以k#节点为发送端、j#节点为接收端的发送端“预编码向量”,或信道方向);

s(k)是k#节点所服务节点的编号;

是干扰与噪声功率(干扰是指中央控制节点所控制的传输节点集以外的节点产生的干扰);

是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干扰源到目标节点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如果在计算时,发现vj,i或者vk,i不可用,则

是干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和干扰源节点的服务节点的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同样的,如果在计算时,发现uk,i或uk,s(k)不可用,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计算出的cqi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将最大cqi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或者

根据cqi根据预设规则计算最大吞吐量,将最大吞吐量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给出具体应用场景,针对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的过程,作出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

步骤300:中央控制节点根据接收功率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1的传输备选节点集包括5个传输备选节点;

步骤310:中央控制节点向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1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步骤320:中央控制节点接收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1根据测量反馈模式指示上报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在该步骤中,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为,传输备选节点集中5个传输备选节点中的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路径传输选择节点1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当然,在该步骤中,也可以上报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其中,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1分别与5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步骤330:针对任意一传输路径,中央控制节点根据对应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计算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步骤340:根据上述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任意一传输路径的用于表征cqi的sinr;

步骤350:中央控制节点将最大cqi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1的目标传输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sinr最大时,对应的cqi最大。

当然,中央控制节点也可以根据其它方式来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1的目标传输路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装置,该无线传输路径的选择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0、计算单元41、第二确定单元42,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40,用于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其中,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

计算单元41,用于针对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计算该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第二确定单元42,用于根据计算出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cqi,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具体用于:

针对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任一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分别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并

根据确定出的预编码指示编号以及预编码指示编号与预编码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出的预编码信息包括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和/或发射端预编码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出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具体用于

向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接收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测量反馈模式指示反馈的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根据对应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对应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出的预编码信息包括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包括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信息,和/或左奇异矩阵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出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左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和/或左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出的预编码信息包括的发射端预编码信息包括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左奇异向量信息,和/或右奇异矩阵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出的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包括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右奇异向量指示编号,和/或右奇异矩阵指示编号。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时,具体为:

根据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指示编号;和/或

根据该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的阵列构型信息,确定该传输路径的发射端预编码指示编号。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时所用到的阵列构型信息包括:

阵列构型标识和阵列天线端口总数目;或者

阵列构型标识、阵列水平向端口数目和阵列垂直向端口数目;或者

阵列构型标识、阵列x维端口数目、阵列y维端口数目及阵列z维端口数目。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该传输路径的预编码指示编号时所用到的阵列构型信息还包括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阵列构型信息属性标识用于指示阵列构型信息所包括的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具体用于:

针对任意一传输路径,分别确定任意一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

根据对应的传输路径的接收端预编码信息,得到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根据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以及正交性指示编号与正交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具体用于:

向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发送测量反馈模式指示;

接收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根据测量反馈模式指示反馈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

根据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以及正交性指示编号与正交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包括:

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分别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和/或

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分别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确定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指示编号包括:

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分别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指示编号;或者

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分别到两个传输备选节点的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的内积结果的模值指示编号。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单元41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生成干扰源与信号源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干扰源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

根据生成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和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该传输路径的信干燥比sinr;

根据计算得到的sinr,确定该传输路径的cqi;

其中,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均与sinr呈负相关。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单元41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生成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干扰源到目标节点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与干扰源到目标节点和干扰源的服务节点的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

根据生成的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和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计算该传输路径的信干燥比sinr;

根据计算得到的sinr,确定该传输路径的cqi;

其中,信道接收端正交性取值、信道发射端正交性取值均与sinr呈负相关。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42具体用于:

将最大cqi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或者

根据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cqi,按照预设规则计算每一个传输路径的最大吞吐量;

将最大吞吐量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pce的结构图,第一pce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通信总线502,存储器5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4。

其中,通信总线502用于实现上述组件之间的连接并通信,通信接口504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并通信。

其中,存储器503用于存储需要执行的程序代码,这些程序代码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031、计算单元5032、第二确定单元5033,当上述单元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如下功能:

第一确定单元5031,用于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其中,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

计算单元5031,用于针对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根据确定的对应该传输备选节点的预编码信息和/或正交性信息,计算该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第二确定单元5031,用于根据计算出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cqi,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与其对应的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传输备选节点集中任意两个传输备选节点到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其中,传输备选节点集中的每一个传输备选节点与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接入同一中央控制节点;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计算每一个传输路径的cqi;并根据cqi确定无线传输路径选择节点的目标传输路径,在该方案中,根据对应的预编码信息和/或信道传播方向的正交性信息确定每一个无线传输路径的cqi,而上述信息体现了空间波束成型对cqi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无线传输路径时,考虑到了空间波束成型对干扰的规避能力,提高了确定出的无线传输路径的准确性,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