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保真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及接入点AP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31241发布日期:2019-12-17 16:4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保真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及接入点AP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保真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及接入点ap。



背景技术:

wifi(wirelessfidelity,即无线保真)技术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标准,包括ap(accesspoint,接入点)和sta(station,站点)组成的通信网络。其中,ap一般称为网络桥接器或者接入点,用于将ap上行段的网络资源,例如wan(广域网)或者lan(局域网)的资源分配给ap下行段,即ap和sta之间的通信网络。

目前,wifi技术在带宽选择时,主要采用的是速率自适应算法:ap会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到与sta的协商带宽,再根据与sta的协商带宽从带宽控制表中选择对应的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当sta需要连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ap会向sta下发上述过程中选择的mcs,从而实现传输带宽的选择。

尽管目前存在大量的速率自适应算法,并且各个速率自适应算法的输入参数不尽相同,具体计算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来说,都是基于ap与sta的信道质量,例如rssi(接收信号强度)、psr(包传输成功率)、per(包传输失败率)等等计算与sta的协商带宽。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进行带宽选择时如果仅考虑上述信道质量,往往考虑因素不全面,尤其一些场景下,ap和sta之间的实际传输带宽并不能达到基于速率自适应算法所选择的传输带宽,此时传输带宽虚高,进一步导致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大,续航时间变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保真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及接入点ap,以实现在传输带宽虚高的场景下降低传输带宽,从而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保真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接入点ap获取与站点sta的协商带宽;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ap接收所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所述ap获取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若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所述ap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其中,所述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协商带宽,获取第二mcs;所述第二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

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所述第三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所述若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所述ap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括:

若所述第三mcs小于所述第二mcs,所述ap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p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包括:所述ap向所述sta下发第三mcs。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所述第三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所述ap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括:所述ap向所述sta下发第三mcs。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基于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或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基于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包括:

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为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中数值较小的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的获取方式包括:

所述ap获取为所述ap上行段所分配的资源块大小;

所述ap基于所述资源块大小获取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的获取方式包括:

所述ap从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获取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

所述ap基于所述业务类型获取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p基于所述第一mcs与所述sta传输数据;

若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发生更新,所述ap判断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是否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如果是,更新第一mcs并向所述sta下发更新后的第一mcs;所述更新后的第一mcs小于所述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且大于等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点ap,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所述发送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站点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sta的协商带宽,以及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后,获取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所述发送器用于,若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其中,所述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协商带宽获取第二mcs,以及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所述第二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所述第三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所述发送器用于若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括:

所述发送器用于若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三mcs小于所述第二mcs,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包括: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sta下发第三mcs。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所述第三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括:

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sta下发第三mcs。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基于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或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基于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包括:

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为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中数值较小的带宽。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的获取方式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为所述ap上行段所分配的资源块大小;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资源块大小获取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的获取方式包括: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获取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业务类型获取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和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mcs与所述sta传输数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发生更新,判断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是否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如果是,更新第一mcs并通知所述发送器向所述sta下发更新后的第一mcs;所述更新后的第一mcs小于所述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且大于等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点ap,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站点sta的协商带宽;

接收请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接收请求模块接收到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后,获取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下发模块,用于若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其中,所述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商带宽,获取第二mcs;所述第二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所述第三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所述下发模块用于若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括:

所述下发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mcs小于所述第二mcs,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包括:

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向所述sta下发第三mcs。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所述第三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向所述sta下发第一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括:

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向所述sta下发第三mcs。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基于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或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基于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包括:

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为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中数值较小的带宽。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的获取方式包括: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为所述ap上行段所分配的资源块大小;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基于所述资源块大小获取所述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的获取方式包括: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从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获取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基于所述业务类型获取所述sta的传输需求带宽。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p还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mcs与所述sta传输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发生更新,判断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是否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如果是,更新第一mcs并通知所述下发模块向所述sta下发更新后的第一mcs;所述更新后的第一mcs小于所述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且大于等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接入点ap与站点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站点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并且在一些传输带宽虚高的场景下,根据sta的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调制编码策略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接入点ap和站点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wifi技术在带宽选择时,主要采用的是速率自适应算法(也称为autorate算法):当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ap会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到与sta的协商带宽,再根据与sta的协商带宽从带宽控制表中选择对应的mcs。当sta需要连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ap会接收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此时ap会向sta下发上述过程中选择的mcs,从而实现传输带宽的选择。

尽管目前存在大量的速率自适应算法,并且各个速率自适应算法的输入参数不尽相同,具体计算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来说,都是基于ap与sta的信道质量,例如rssi、psr、per等等计算与sta的协商带宽。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进行带宽选择时如果仅考虑上述信道质量,往往考虑因素不全面,尤其一些场景下由于存在某些限制,ap和sta之间的实际传输带宽并不能达到基于速率自适应算法所选择的传输带宽,此时传输带宽虚高,进一步导致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大,续航时间变短。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wifi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及接入点ap,以实现在传输带宽虚高的场景下降低传输带宽,从而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方法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wifi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ap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

本实施例ap在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时,具体可以发生在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这里,ap具体可以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速率自适应算法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获取ap与sta的协商带宽的算法,在具体实现时,首先由ap获取ap与sta之间的信道质量,例如rssi、psr、per等参数,之后根据获取到的信道质量,利用任一种速率自适应算法计算出ap与sta的协商带宽。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

s101:ap接收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当sta需要连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ap会接收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其中,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比如sta侧的用户点击播放视频时,sta会向ap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该请求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例如wan侧或lan侧要向sta推送数据时,会向ap发送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s102:ap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指的是sta与ap传输数据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大实际带宽。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一些应用场景下,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会对实际的传输带宽产生一定的限制,例如若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与sta的协商带宽,则很有可能使得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不能达到基于现有的速率自适应算法所选择的传输带宽,从而导致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后,并不会直接根据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进行带宽下发,而是需要考虑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s103:若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ap向sta下发第一mcs;其中,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反映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ap向sta下发的mcs的对应关系。目前,ap与sta传输数据时只能基于几种固定的mcs,而具体基于哪一个mcs由ap与sta的协商带宽所决定,因此,目前都会预先设置好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通过速率自适应算法等方式获取到ap与sta的协商带宽后,再从上述对应关系中确定出ap与sta的协商带宽所对应的mcs。例如,现有的带宽控制表就是上述对应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这里,上述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是在特定的通信标准下的对应关系,例如具体为ieee802.11a/b/g/n/ac标准下的对应关系。

在带宽控制表等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选择某一带宽对应的mcs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下面仅举例说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某一带宽所对应的mcs,具体可以为带宽控制表中,与该带宽最接近的且小于该带宽的带宽所对应的mcs。例如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中,包括多个mcs,每个mcs都对应一特定带宽。若ap与sta的协商带宽为40mbps,则可以选择与40mbps最接近的,并且小于40mbps的带宽,即39mbps所对应的mcs4作为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第二mcs。

表1

在现有技术中,ap会直接下发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但是由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也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比如当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小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时,说明此时若下发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需要降低下发的mcs,即下发的mcs小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但是为了避免无限制的降低mcs而导致带宽过低,影响传输效率,因此降低后的mcs,必须大于或等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显然基于这种方式所选择的mcs,更加合理。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若ap与sta的协商带宽具体为40mbps,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具体为20mbps,则从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中选择出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为mc4,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为mcs2。由于mcs2小于mcs4,因此在本步骤中,ap选择小于mcs4并且大于等于mcs2的mcs,即mcs2或者mcs3向sta进行下发,从而实现传输带宽选择。比如若选择mcs2进行下发,则最终ap和sta之间的传输带宽设置为mcs2对应的带宽,即19.5mbps。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大于等于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的前提下,最终用于下发的mcs越小,则能够更好地解决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本步骤中优选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ap与sta协商带宽时,说明如果基于ap与sta协商带宽对应的mcs进行下发很有可能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降低下发的mcs,向sta下发第一mcs,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sta的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实际上,现有技术中的速率自适应算法已经比较成熟,算法也相对较为复杂,如果对算法本身进行改变,则会导致算法复杂度进一步增加,计算量增大,而且最终的带宽选择效果也很难进行预测。而本实施例中在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时,并没有改变现有的速率自适应算法,因此简单易行,没有增加算法复杂度和计算量,能够保证最终的带宽选择效果,而且适用于现有技术中任一种速率自适应算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在步骤s103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大于或等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也就是说并不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直接选择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步骤s103中执行了mcs的下发之后,ap会基于该步骤中下发的第一mcs与sta进行数据传输。而在该数据传输的过程中,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可能会发生更新,比如当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ap会根据新的信道情况更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此时ap会判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是否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如果是,更新第一mcs并向sta下发更新后的第一mcs;更新后的第一mcs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且大于等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也有可能发生更新,而为了适应该更新,本实施例可以循环执行步骤s102至步骤s103,或者也可以每次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发生更新后,都重新执行步骤s103,从而实现实时地对最终下发的带宽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当ap获取到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后,即分别根据协商带宽和传输上限带宽,在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出对应的mcs,通过mcs的比较实现对协商带宽和传输上限带宽的比较,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说明这种情况。

方法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wifi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ap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根据所述协商带宽获取第二mcs;第二mcs为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

以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举例说明,若ap与sta的协商带宽具体为40mbps,则可以选择与40mbps最接近的,并且小于40mbps的带宽,即39mbps所对应的mcs4作为40mbps对应的第二mcs。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

s201:ap接收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

s202:ap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指的是sta与ap传输数据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大实际带宽。

s203: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第三mcs为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以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举例说明,若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具体为20mbps,则可以选择与20mbps最接近的,并且小于20mbps的带宽,即19.5mbps所对应的mcs2作为20mbps对应的第三mcs。

s204:若第三mcs小于第二mcs,ap向sta下发第一mcs;第一mcs小于第二mcs,且大于等于第三mcs。

第二mcs是基于ap与sta的协商速率所选择的mcs,第三mcs是基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选择的mcs。在现有技术中,直接下发第二mcs,但是由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也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比如说当第三mcs小于第二mcs,说明此时若下发第二mcs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需要降低下发的mcs,选择小于第二mcs,大于等于第三mcs的第一mcs进行下发。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若与sta的协商带宽具体为40mbps,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具体为20mbps,则从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中选择出对应的第二mcs为mc4,第三mcs为mcs2。由于mcs2小于mcs4,因此在本步骤中,选择小于mcs4并且大于等于mcs2的mcs,即mcs2或者mcs3向sta进行下发,从而实现传输带宽选择。比如若选择mcs2进行下发,则最终ap和sta之间的传输带宽设置为mcs2对应的带宽,即19.5mbps。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大于等于第三mcs的前提下,最终用于下发的mcs越小,则能够更好地解决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本步骤中优选第三mcs向sta进行下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分别根据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在带宽控制表确定出第二mcs和第三mcs。当第三mcs小于第二mcs时,说明如果基于第二mcs进行下发将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降低下发的mcs,向sta下发小于第二mcs并且大于等于第三mcs的第一mcs,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sta的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仅仅考虑了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的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其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具体可以基于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或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方法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wifi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重点描述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的获取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描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的获取方式时,以方法第二实施例对应的场景为例,实际上本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的获取方式具体还可以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

在本实施例中,ap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等方式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根据所述协商带宽获取第二mcs;第二mcs为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

在一些情况下,不同的传输制式中,带宽和mcs的对应关系不同。因此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二mcs时,可以是在传输制式所对应的mcs中选择。其中,传输制式可以由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确定:信道频率资源、短防护间隔的开启状态、i/o(输入/输出)模式。下面通过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例如表2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传输制式包括:信道频率资源、短防护间隔的开启状态以及i/o模式。其中信道频率资源包括20mhz信道频率资源和40mhz信道频率资源两种类型,短防护间隔的开启状态包括未开启短防护间隔和开启短防护间隔两种类型,i/o模式包括siso(singleinputsingleoutput,即单入单出)、和2×2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即多入多出)两种类型。因此在获取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第二mcs时,首先需要确定对应的传输制式。例如所述协商带宽为40mhz,信道频率资源为20mhz,未开启短防护间隔、i/o模式为siso时,在对应的传输制式中确定出40mhz对应的mcs为mcs4。

表2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

s301:ap接收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

s302:ap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可以基于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或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下面分三种情况分别说明。

第一种情况,基于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指的是ap上行段在传输数据时协商出的传输带宽。目前,ap在进行上行段的数据传输时,一般是由ap的上行端(wan侧或者lan侧)获取与ap之间的信道质量,根据该信道质量协商出ap与上行端之间的传输带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虽然最终实现的是ap向sta下发带宽,也就是ap下行段的带宽选择。但是由于ap需要从上行段获取资源,以实现与下行段之间的数据传递,因此,上行段的传输带宽也会对下行段的传输带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而在现有技术中,上行段和下行段在进行带宽选择时是分开进行的,因此下行段的带宽选择只基于下行段的信道质量,并不考虑上行段的相关情况,显然这种方式考虑因素不全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进行下行段的带宽选择时,将上行端的传输带宽考虑进来,例如可以直接将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作为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其中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的具体获取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限定,下面仅举例说明几种可行的方式。

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的获取方式可以包括:ap获取为ap上行段所分配的资源块大小;ap根据该资源块大小获取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该方式具体可以用于上行端为wan侧的情况。当ap接收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时,wan侧也需要为ap下发一个传输速率,因此wan侧会根据与ap的信道情况为ap分配资源块,因此根据分配的资源块的大小,就能计算出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其中,该资源块的大小可以从modem(调制解调器)中直接读出。

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的获取方式还可以通过测速的方式得出,该方式具体可以用于上行端为wan侧或者lan侧的情况。比如,通过在ap上行段安装测试软件,或者根据测试网站都能够获取到ap上行段的实际传输速率,从而作为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

第二种情况,基于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都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实现下发带宽,其中速率自适应算法的输入参数为ap与sta的信道质量,例如rssi、psr、per等参数,并没有考虑到sta传输数据时对带宽的具体需求,即sta的传输需求带宽,显然这种方式考虑因素不全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sta的传输需求带宽作为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其中,sta的传输需求带宽的具体获取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限定,下面仅举例说明一种可行的方式。

sta的传输需求带宽的获取方式可以包括:ap从数据传输请求中获取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ap基于所述业务类型获取sta的传输需求带宽。当ap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时,该请求中一般都包括有sta的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比如是视频、图片还是文本数据,如果是视频数据,是高清视频还是标清视频。而根据该业务类型,就能计算出传输需求带宽。

第三种情况,基于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

在这种情况时,一般是将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sta的传输需求带宽中数值较小的带宽,作为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例如,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为25mbps,sta的传输需求带宽为20mbps,则最终确定出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具体为20mbps。

其中,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的具体获取方式,以及sta的传输需求带宽的具体获取方式,请分别参见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这里不再赘述。

s303: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第三mcs为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与选择第二mcs的过程类似,本步骤在选择第三mcs时,也可以是在传输制式中所对应的mcs中选择。具体过程请参见选择第二mcs的过程。

s304:若第三mcs小于第二mcs,ap向sta下发第一mcs;第一mcs小于第二mcs,且大于等于第三mcs。

本步骤中ap优选下发第三mcs。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的几种可选的方式。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传输上限带宽的获取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几种实现方式。

上述两个实施例在实现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而且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从而解决了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具体实现时是先基于上述两个带宽选择出对应的mcs,在对mcs进行比较确定最终下发的mcs。而实际上,也可以是先比较上述两个带宽,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最终下发的mcs。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方法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wifi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ap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

本实施例在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时,具体可以发生在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这里,ap具体可以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

s401:ap接收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

s402:ap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指的是sta与ap传输数据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大实际带宽。

s403:根据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第三mcs为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反映了ap和sta之间的协商带宽与ap向sta下发的mcs的对应关系。其一种表现形式为现有的带宽控制表。

s404:若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与sta的协商带宽,ap向sta下发第三mcs。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当确定出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与sta的协商带宽时,才执行步骤s403。

与方法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不再是先根据上述两个带宽选择对应的mcs,再对mcs进行比较,而是先比较上述两个带宽,若比较出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则说明此时有可能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情况,因此选择上述两个带宽中较小的带宽,即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也能够实现避免传输带宽虚高的情况出现。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带宽控制表如表1所示,若与sta的协商带宽为40mbps,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为20mbps,显然,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因此选择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即20mbps所对应的mcs2进行带宽下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方法第一实施例至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相似之处请参见上述三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获取的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时,选择较小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进行下发,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时,传输带宽并不一定发生虚高,例如,此时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和与sta的协商带宽可能都对应同一mcs。但是只要是选择较小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进行带宽下发,则一定能够保证在避免带宽虚高的情况出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s403中,若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大于或等于与sta的协商带宽,也就是说并不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ap在带宽控制表中选择所述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其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具体可以基于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或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具体获取方式请参见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相关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选择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对应的mcs时,可以是选择与该带宽上限最接近的且小于该带宽上限的带宽所对应的mcs。此外,mcs还可以在传输制式所对应的mcs中选择。传输制式可以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确定:下行段的信道频率、短防护间隔的开启状态、i/o模式,具体请参见带宽选择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相关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带宽选择方法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下面将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p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装置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ap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ap具体包括:接收器501、处理器502和发送器503。

发送器503与处理器502连接,接收器501与处理器502连接。其中,处理器502可以是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与发送器503和接收器501连接。其中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接收器501用于,接收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当sta需要连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接收器501会接收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其中,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比如sta侧的用户点击播放视频时,sta会向接收器501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该请求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例如wan侧或lan侧要向sta推送数据时,会向接收器501发送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处理器502用于,获取sta的协商带宽,以及在接收器501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本实施例处理器502在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时,具体可以发生在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这里,处理器502具体可以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指的是sta与ap传输数据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大实际带宽。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一些应用场景下,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会对实际的传输带宽产生一定的限制,例如若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与sta的协商带宽,则很有可能使得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不能达到基于现有的速率自适应算法所选择的传输带宽,从而导致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后,并不会直接根据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进行带宽下发,而是需要考虑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发送器503用于,若处理器502确定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向sta下发第一mcs;其中,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反映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ap向sta下发的mcs的对应关系。目前,ap与sta传输数据时只能基于几种固定的mcs,而具体基于哪一个mcs由ap与sta的协商带宽所决定,因此,目前都会预先设置好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通过速率自适应算法等方式获取到ap与sta的协商带宽后,再从上述对应关系中确定出ap与sta的协商带宽所对应的mcs。例如,现有的带宽控制表就是上述对应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这里,上述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是在特定的通信标准下的对应关系,例如具体为ieee802.11a/b/g/n/ac标准下的对应关系。

在带宽控制表等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选择某一带宽对应的mcs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下面仅举例说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某一带宽所对应的mcs,具体可以为带宽控制表中,与该带宽最接近的且小于该带宽的带宽所对应的mcs。

在现有技术中,发送器503会直接下发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但是由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也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比如当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小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时,说明此时若下发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需要降低下发的mcs,即下发的mcs小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但是为了避免无限制的降低mcs而导致带宽过低,影响传输效率,因此降低后的mcs,必须大于或等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显然基于这种方式所选择的mcs,更加合理。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若ap与sta的协商带宽具体为40mbps,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具体为20mbps,则从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中选择出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为mc4,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为mcs2。由于mcs2小于mcs4,因此发送器503向sta下发小于mcs4并且大于等于mcs2的mcs,即mcs2或者mcs3,从而实现传输带宽选择。比如若选择mcs2进行下发,则最终ap和sta之间的传输带宽设置为mcs2对应的带宽,即19.5mbps。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大于等于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的前提下,最终用于下发的mcs越小,则能够更好地解决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发送器503优选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ap与sta协商带宽时,说明如果基于ap与sta协商带宽对应的mcs进行下发很有可能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降低下发的mcs,向sta下发第一mcs,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sta的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而本实施例中在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时,并没有改变现有的速率自适应算法,因此简单易行,没有增加算法复杂度和计算量,能够保证最终的带宽选择效果,而且适用于现有技术中任一种速率自适应算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处理器502确定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大于或等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也就是说并不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发送器503直接选择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发送器503执行了mcs的下发之后,发送器503和接收器501会基于下发的第一mcs与sta进行数据传输。而在该数据传输的过程中,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可能会发生更新,比如当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处理器502会根据新的信道情况更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此时处理器502会判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是否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如果是,更新第一mcs并通知发送器503向sta下发更新后的第一mcs;更新后的第一mcs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且大于等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也有可能发生更新,而为了适应该更新,处理器502和发送器503可以循环执行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以及下发第一mcs。或者也可以每次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发生更新后,发送器503都重新下发第一mcs,从而实现实时地对最终下发的带宽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当ap获取到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后,即分别根据协商带宽和传输上限带宽,在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出对应的mcs,通过mcs的比较实现对协商带宽和传输上限带宽的比较,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说明这种情况。

装置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ap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ap具体包括:接收器601、处理器602和发送器603。

发送器603与处理器602连接,接收器601与处理器602连接。

接收器601用于接收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

处理器602用于,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根据所述协商带宽获取第二mcs;在接收器601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其中,第二mcs为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第三mcs为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本实施例处理器602在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时,具体可以发生在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这里,处理器602具体可以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

以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举例说明,若ap与sta的协商带宽具体为40mbps,则可以选择与40mbps最接近的,并且小于40mbps的带宽,即39mbps所对应的mcs4作为40mbps对应的第二mcs。若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具体为20mbps,则可以选择与20mbps最接近的,并且小于20mbps的带宽,即19.5mbps所对应的mcs2作为20mbps对应的第三mcs。

发送器603用于,若处理器602确定第三mcs小于第二mcs,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第一mcs小于第二mcs,且大于等于第三mcs。

第二mcs是基于ap与sta的协商速率所选择的mcs,第三mcs是基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选择的mcs。在现有技术中,直接下发第二mcs,但是由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也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比如说当第三mcs小于第二mcs,说明此时若下发第二mcs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需要降低下发的mcs,选择小于第二mcs,大于等于第三mcs的第一mcs进行下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大于等于第三mcs的前提下,最终用于下发的mcs越小,则能够更好地解决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发送器603优选第三mcs向sta进行下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分别根据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sta的传输上限带宽确定出第二mcs和第三mcs。当第三mcs小于第二mcs时,说明如果基于第二mcs进行下发将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降低下发的mcs,向sta下发小于第二mcs并且大于等于第三mcs的第一mcs,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sta的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本实施例在实现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而且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从而解决了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具体实现时是先基于上述两个带宽选择出对应的mcs,在对mcs进行比较确定最终下发的mcs。而实际上,也可以是先比较上述两个带宽,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最终下发的mcs。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装置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ap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ap具体包括:接收器701、处理器702和发送器703。

发送器703与处理器702连接,接收器701与处理器702连接。

接收器701用于,接收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

处理器702用于,ap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以及在接收器701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获取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第三mcs为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本实施例处理器702在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时,具体可以发生在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这里,处理器702具体可以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

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反映了ap和sta之间的协商带宽与ap向sta下发的mcs的对应关系。其一种表现形式为现有的带宽控制表。

发送器703用于,若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与sta的协商带宽,ap向sta下发第三mcs。

与装置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不再是先根据上述两个带宽选择对应的mcs,再对mcs进行比较,而是先比较上述两个带宽,若比较出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则说明此时有可能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情况,因此选择上述两个带宽中较小的带宽,即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也能够实现避免传输带宽虚高的情况出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获取的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时,选择较小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进行下发,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时,传输带宽并不一定发生虚高,例如,此时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和与sta的协商带宽可能都对应同一mcs。但是只要是选择较小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进行带宽下发,则一定能够保证在避免带宽虚高的情况出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处理器702确定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大于或等于与sta的协商带宽,也就是说并不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发送器703向sta下发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

本发明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其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具体可以基于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或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具体获取方式请参见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相关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选择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对应的mcs时,可以是选择与该带宽上限最接近的且小于该带宽上限的带宽所对应的mcs。此外,mcs还可以在传输制式所对应的mcs中选择。传输制式可以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确定:下行段的信道频率、短防护间隔的开启状态、i/o模式,具体请参见带宽选择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相关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上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p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下面将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p进行描述。

装置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ap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ap具体包括:第一获取模块801、接收请求模块802、第二获取模块803和下发模块804。

第一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与站点sta的协商带宽。

本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801在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时,具体可以发生在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这里,第一获取模块801具体可以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速率自适应算法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获取ap与sta的协商带宽的算法,在具体实现时,首先由ap获取ap与sta之间的信道质量,例如rssi、psr、per等参数,之后根据获取到的信道质量,利用任一种速率自适应算法计算出ap与sta的协商带宽。

接收请求模块802,用于接收所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当sta需要连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接收请求模块802会接收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其中,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比如sta侧的用户点击播放视频时,sta会向接收请求模块802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该请求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例如wan侧或lan侧要向sta推送数据时,会向接收请求模块802发送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第二获取模块803,用于接收请求模块802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获取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指的是sta与ap传输数据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大实际带宽。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一些应用场景下,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会对实际的传输带宽产生一定的限制,例如若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与sta的协商带宽,则很有可能使得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不能达到基于现有的速率自适应算法所选择的传输带宽,从而导致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后,并不会直接根据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进行带宽下发,而是需要考虑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下发模块804,用于若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其中,所述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反映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ap向sta下发的mcs的对应关系。目前,ap与sta传输数据时只能基于几种固定的mcs,而具体基于哪一个mcs由ap与sta的协商带宽所决定,因此,目前都会预先设置好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通过速率自适应算法等方式获取到ap与sta的协商带宽后,再从上述对应关系中确定出ap与sta的协商带宽所对应的mcs。例如,现有的带宽控制表就是上述对应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这里,上述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是在特定的通信标准下的对应关系,例如具体为ieee802.11a/b/g/n/ac标准下的对应关系。

在带宽控制表等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选择某一带宽对应的mcs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下面仅举例说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某一带宽所对应的mcs,具体可以为带宽控制表中,与该带宽最接近的且小于该带宽的带宽所对应的mcs。

在现有技术中,下发模块804会直接下发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但是由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也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比如当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小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时,说明此时若下发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需要降低下发的mcs,即下发的mcs小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但是为了避免无限制的降低mcs而导致带宽过低,影响传输效率,因此降低后的mcs,必须大于或等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显然基于这种方式所选择的mcs,更加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大于等于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的前提下,最终用于下发的mcs越小,则能够更好地解决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下发模块804优选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ap与sta协商带宽时,说明如果基于ap与sta协商带宽对应的mcs进行下发很有可能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降低下发的mcs,向sta下发第一mcs,第一mcs小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大于等于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sta的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而本实施例中在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时,并没有改变现有的速率自适应算法,因此简单易行,没有增加算法复杂度和计算量,能够保证最终的带宽选择效果,而且适用于现有技术中任一种速率自适应算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下发模块804确定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大于或等于ap与sta的协商带宽,也就是说并不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直接选择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下发模块804执行了mcs的下发之后,传输模块会基于下发的第一mcs与sta进行数据传输。而在该数据传输的过程中,ap与sta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可能会发生更新,比如当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此时本实施例的ap还包括该传输模块和判断模块,判断模块会判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是否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如果是,更新第一mcs并通知下发模块804向sta下发更新后的第一mcs;更新后的第一mcs小于更新后的协商带宽对应的mcs,且大于等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也有可能发生更新,而为了适应该更新,第二获取模块803和下发模块804可以循环工作。或者也可以每次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发生更新后,下发模块804都重新下发第一mcs,从而实现实时地对最终下发的带宽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当ap获取到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后,即分别根据协商带宽和传输上限带宽,在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出对应的mcs,通过mcs的比较实现对协商带宽和传输上限带宽的比较,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说明这种情况。

装置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ap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的ap具体包括:第一获取模块901、接收请求模块902、第二获取模块903、下发模块904、第三获取模块905和第四获取模块906。

第一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与站点sta的协商带宽。

本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901在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时,具体可以发生在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这里,第一获取模块901具体可以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

第三获取模块905,用于根据所述协商带宽,获取第二mcs;第二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

以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举例说明,若ap与sta的协商带宽具体为40mbps,则可以选择与40mbps最接近的,并且小于40mbps的带宽,即39mbps所对应的mcs4作为40mbps对应的第二mcs。

接收请求模块902,用于接收所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第二获取模块903,用于所述接收请求模块接收到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后,获取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第四获取模块906,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第三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仍以表1所示的带宽控制表举例说明,若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具体为20mbps,则可以选择与20mbps最接近的,并且小于20mbps的带宽,即19.5mbps所对应的mcs2作为20mbps对应的第三mcs。

下发模块904,用于若所述第三mcs小于所述第二mcs,向所述sta下发第一mcs。

第二mcs是基于ap与sta的协商速率所选择的mcs,第三mcs是基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选择的mcs。在现有技术中,直接下发第二mcs,但是由于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也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比如说当第三mcs小于第二mcs,说明此时若下发第二mcs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需要降低下发的mcs,选择小于第二mcs,大于等于第三mcs的第一mcs进行下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大于等于第三mcs的前提下,最终用于下发的mcs越小,则能够更好地解决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下发模块904优选第三mcs向sta进行下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分别根据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在带宽控制表确定出第二mcs和第三mcs。当第三mcs小于第二mcs时,说明如果基于第二mcs进行下发将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降低下发的mcs,向sta下发小于第二mcs并且大于等于第三mcs的第一mcs,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sta的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分别根据ap与sta的协商带宽和sta的传输上限带宽确定出第二mcs和第三mcs。当第三mcs小于第二mcs时,说明如果基于第二mcs进行下发将会导致传输带宽虚高,因此降低下发的mcs,向sta下发小于第二mcs并且大于等于第三mcs的第一mcs,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sta的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本实施例在实现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而且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从而解决了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具体实现时是先基于上述两个带宽选择出对应的mcs,在对mcs进行比较确定最终下发的mcs。而实际上,也可以是先比较上述两个带宽,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最终下发的mcs。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装置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ap的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的ap具体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1、接收请求模块1002、第二获取模块1003、下发模块1004和第四获取模块1005。

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与站点sta的协商带宽;

本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1001在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时,具体可以发生在ap与sta初次建立通路时,或者ap与sta之间的信道情况发生变化时,例如sta发生移动时。这里,第一获取模块1001具体可以是根据速率自适应算法获取与sta的协商带宽。

接收请求模块1002,用于接收所述sta的数据传输请求。

该请求可以是由sta发送的,也可以是由ap的上行端发送的。

第二获取模块1003,用于接收请求模块1002接收到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后,获取所述sta的传输上限带宽。

第四获取模块1005,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上限带宽,获取第三mcs;所述第三mcs为所述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

带宽与mcs的对应关系反映了ap和sta之间的协商带宽与ap向sta下发的mcs的对应关系。其一种表现形式为现有的带宽控制表。

下发模块1004,用于若所述传输上限带宽小于所述协商带宽,向所述sta下发第三mcs。

与装置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不再是先根据上述两个带宽选择对应的mcs,再对mcs进行比较,而是先比较上述两个带宽,若比较出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则说明此时有可能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情况,因此选择上述两个带宽中较小的带宽,即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对应的mcs向sta进行下发,也能够实现避免传输带宽虚高的情况出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在进行带宽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了获取的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时,选择较小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进行下发,从而实现了在一些传输带宽发生虚高的场景下,根据传输上限带宽降低最终下发的mcs,从而实现了降低下发的传输带宽,因此减少ap和sta侧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小于与sta的协商带宽时,传输带宽并不一定发生虚高,例如,此时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和与sta的协商带宽可能都对应同一mcs。但是只要是选择较小的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对应的mcs进行带宽下发,则一定能够保证在避免带宽虚高的情况出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下发模块确定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大于或等于与sta的协商带宽,也就是说并不会出现传输带宽虚高的问题,因此向sta下发与所述协商带宽对应的mcs。

本发明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仅仅考虑了ap与sta的协商带宽,还考虑了sta的传输上限带宽。其中sta的传输上限带宽会对ap与sta的实际传输带宽起到限制作用,具体可以基于ap上行段的传输带宽和/或sta的传输需求带宽获取,具体获取方式请参见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相关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选择sta的传输上限带宽所对应的mcs时,可以是选择与该带宽上限最接近的且小于该带宽上限的带宽所对应的mcs。此外,mcs还可以在传输制式所对应的mcs中选择。传输制式可以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确定:下行段的信道频率、短防护间隔的开启状态、i/o模式,具体请参见带宽选择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相关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