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路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5245发布日期:2018-09-11 19:2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路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网路部署过程中,由于路由器配置错误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业务数据报文传输环路。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网络设备C和网络设备D形成一个业务数据报文传输环路,业务数据报文由网络设备A转发至网络设备B,再由网络设备B转发至网络设备C,再从网络设备C转发至网络设备D,最后由网络设备D转发至网络设备A。在该业务数据报文传输环路中循环转发所述业务数据报文,直至所述业务数据报文的生存时间(Time To Live,TTL)减到0或1时,丢弃所述业务数据报文。

在路由环路中循环转发的业务数据报文不能被正常转发至目的设备,大量占用网络带宽,还会影响其他正常业务数据报文的转发。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及时有效的检测到业务数据报文传输环路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路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检测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中的环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路由环路导致业务数据报文被丢弃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环路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环路检测用户数据协议UDP报文;

所述网络设备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网络协议IP地址对应的路由;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业务数据报文;

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网络设备识别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业务数据报文;

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生存时间TTL等于0或者1,并且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不是traceroute报文时,所述网络设备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环路路由设置为inactive,触发环路告警。

在本发明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当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时,所述网络设备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结合本发明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当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网络设备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网络设备查询定向路由,所述定向路由是预先给接收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设置的路由;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定向路由对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环路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环路检测用户数据协议UDP报文;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网络协议IP地址对应的路由;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数据报文;

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识别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业务数据报文;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生存时间TTL等于0或者1,并且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不是traceroute报文时,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告警单元,用于将所述环路路由设置为inactive,触发环路告警。

在本发明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预设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时,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结合本发明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当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查询定向路由,所述定向路由是预先给接收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设置的路由;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定向路由对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环路检测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生成环路检测用户数据协议UDP报文;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网络协议IP地址对应的路由;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接收第一业务数据报文;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识别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网络设备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转发至其他设备,当所述网络设备再次接收到的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时,即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经由多个设备转发后再次返回所述网络设备,表示网络中形成环路,识别所述环路检测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从而能够有效及时的检测到网络中的环路路由进行消除,避免业务数据报文的无效转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路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环路检测方法第一种应用场景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环路检测方法第二种应用场景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企业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路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路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检测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中的环路的实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路检测方法及装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路检测方法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201:网络设备生成环路检测用户数据协议UDP报文。

当需要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回路时,网络设备利用traceroute命令生成一个环路检测用户数据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报文。利用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在网路中的传输检测路由环路。

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下面对几种应用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场景:当网络设备接收到一个TTL等于0或者1的业务数据报文,201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业务数据报文;

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生存时间TTL等于0或者1,并且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不是traceroute报文时时,所述网络设备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当网络设备所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TTL等于0或者1,并且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不是traceroute报文时,需要丢弃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此时,表示网络中可能存在环路,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在环路中循环传输,无法传输至目的设备,导致TTL等于0或1时被丢弃。此时,自动触发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设置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相同。即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在网路中的传输路径相同。即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可以检测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网络设备的环路。

第二种场景:检测所述网络设备到至少一个目的设备的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是否存在环路,人工预先设置至少一个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201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当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时,所述网络设备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当所述网络设备所接收到的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时,自动触发环路检测,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此时,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检测从所述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设备的传输路径中包含所述网络设备的环路。

第三种场景:检测所述网络设备到选定的目的设备的业务数据报文传输的路径是否存在环路:

人工配置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将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目的设备的IP地址。则所述网络设备会利用所述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对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进行转发,检测从所述网络设备到所选定的目的设备的传输路径中的环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三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以外,还有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例如,当接收到指定的源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报文时,以该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作为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用于检测该源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网络设备的环路。

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时,除了需要设置目的IP地址以外,还需要设置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设置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为预设的端口号,所述预设的端口号是给用于进行环路检测的UDP报文专门预先分配的端口号。由于所述环路检测报文是UDP报文,则给环路检测UDP报文分配的协议号为17。

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源IP地址可以设置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虚拟接口地址,也可以设置为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置。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TTL一般设置为最大值255。

202:所述网络设备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网络协议IP地址对应的路由。

203: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

所述网络设备查询路由表,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对应的路由,对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转发至下一跳的设备。下一跳的设备再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对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再转发至下一跳的设备。如此循环,将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在网络中传输。

204: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业务数据报文。

205: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网络设备识别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

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具体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相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端口号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端口号相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协议号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协议号相同。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即为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收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时,先要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是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传输路径中存在环路;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不匹配时,表示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为普通的业务数据报文,直接进行转发即可。

也就是说,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由所述网络设备生成并转发到其它设备,在网络中由多个设备传输后又返回至所述网络设备,这表示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传输路径上存在回路,并且所述网络设备是回路中的一个设备。从而,利用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能够及时有效的检测到网络中的环路,并且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从而能够有效及时的检测到网络中的环路路由进行消除,避免业务数据报文的无效转发。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优先级时,需要设置较高的优先级,一般情况下,设置最高优先级,放置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堵塞被丢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环路路由设置为inactive,触发环路告警。

由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是环路路由,则将该环路路由设置为inactive(非活跃的),并触发环路告警。工作人员根据告警获知该路由为环路路由,更改网络设备的路由设置,解除该环路路由。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当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网络设备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网络设备查询定向路由,所述定向路由是预先给接收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设置的路由;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定向路由对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相同,由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则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也再次被所述网络设备所接收。此时,若所述网络设备再次根据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查询路由,对第三业务数据按照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进行转发,则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则会在一个环路中不断进行循环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中,给介绍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预先设置一个定向路由,该定向路由可以将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重新定向到另一条传输路径上。当所述网络设备从该端口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时,查询给该端口设置的定向路由,利用所述定向路由对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转发。此时,第三业务数据报文不再利用所述环路路由进行转发,也就不会再返回所述网络设备,被转发至其它的网络设备。

一般情况下,业务数据流量都是采用最高优先级的路由进行转发,当最高优先级的路由为环路路由时,即采用次优优先级的路由对业务数据流量进行转发。因此,一般情况下,给该端口设置的定向路由为次优先级的路由。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人工调整环路路由设置后,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再次发送环路检测UDP报文检测环路是否还存在,同时对环路检测进行计时,若超出预设计时时间间隔后,所述网络设备还未收到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则表示网络中的环路已经消除,则消除对该环路路由的告警。解决了由于环路路由所导致的业务数据流量在网络中循环转发,所带来的网络带宽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路检测方法有两种重要的应用场景,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环路检测方法第一种应用场景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301:网络设备接收TTL等于0或者1的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丢弃,并且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不是traceroute报文。

302: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为预设的端口号。

303:所述网络设备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对应的路由。

304: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

305: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业务数据报文。

306: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网络设备识别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

307: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环路路由设置为inactive,触发环路告警。

步骤301至步骤307具体的实现方式参考图2所示的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网络设备在接收到TTL为1或者0的第一业务数据报文,并且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不是traceroute报文时,表示网络中可能存在环路。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相同。则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相同。

当所述网络设备再接收到环路检测UDP报文时,表示环路检测UDP报文的传输路径存在环路,即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存在环路,并且所述网络设备为环路中的一个设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则与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目的IP地址相同的业务数据流量都会被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环路路由转发,该业务数据流量会在环路中不断循环直至被丢弃。

为了防止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相同的业务数据流量被丢弃,将所述环路路由设置为inactive,并触发环路告警,通知技术人员对该环路路由的传输路径进行检查,消除网络中存在的环路,解决了业务数据流量在网络中循环转发造成网络带宽浪费的问题。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环路检测方法第二种应用场景流程图,所述网络设备为防火墙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401:防火墙网关接收第一业务数据报文。

402: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时,所述防火墙网关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403:所述防火墙网关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网络协议IP地址对应的路由。

404:所述防火墙网关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和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

405:所述防火墙网关接收第二业务数据报文。

406: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防火墙网关识别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并再次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

407:所述网络设备查询定向路由,所述定向路由是预先给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设置的路由。

408: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定向路由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步骤401至步骤409具体的实现方式参考图2所示的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的企业网结构示意图,防火墙网关接收到的IP地址为预设的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的第一业务数据报文时,即防火墙网关接收到目的IP地址为服务器的第一业务数据报文。防火墙网关先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先转发至防火墙进行处理。同时,防火墙网关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相同,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传输路径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相同,即防火墙网关也会将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转发至防火墙。

当防火墙将访问服务器的第一业务数据报文返回至防火墙网关时,也会将环路检测UDP报文返回至防火墙网关,即防火墙网关再次接收到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则防火墙网关和防火墙之间产生了一个环路,防火墙网关接收到环路检测UDP后,识别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

当防火墙网关识别环路路由时,查询再次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的定向路由,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利用所述定向路由进行转发。该定向路由是预先给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设置的路由,与路由表中第一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不同。在实际应用中,防火墙网关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转发至服务器网关。

现有技术中,防火墙网关先查询公网路由,将业务数据流量发送至防火墙,经过防火墙处理后的业务数据流量经由私网路由返回至防火墙网关。防火墙网关需要将防火墙返回的私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转发至服务器网关,服务器网关需要先查询业务数据流量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私网路由,再根据私网路由的目的IP地址查询公网路由,才能查询到位于公网的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才能将业务数据流量转发至服务器。但是,一般的网络设备不支持查询两次路由。

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路检测方法,无需在网络中单独部署三层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则业务数据报文只在公网中传输即可,避免网络设备查询两次路由。只需要在防火墙网关将业务数据报文转发至防火墙的同时,将与所述业务数据报文目的IP地址相同的环路检测UDP报文也转发至防火墙即可。当防火墙网关再次受到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时,防火墙网关再次接收到该业务数据报文,并查询接收该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的定向路由,将该业务数据报文利用所述定向路由转发,即防火墙网关会将该业务数据报文直接转发至服务器网关。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路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601,用于生成环路检测用户数据协议UDP报文。

第一查询单元602,用于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网络协议IP地址对应的路由。

第一发送单元603,用于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

第一接收单元604,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数据报文。

识别单元605,用于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识别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业务数据报文;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生存时间TTL等于0或者1,并且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不是traceroute报文时,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告警单元,用于将所述环路路由设置为inactive,触发环路告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预设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时,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基于上述实施例,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当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查询定向路由,所述定向路由是预先给接收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设置的路由;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定向路由对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图6所示的装置是与图2所示的方法所对应的装置,具体实现方式参考图2所示的方法中的技术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路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器701,接收器702,存储器703,以及分别与所述发送器701,所述接收器702以及所述存储器703相连的处理器704,所述存储器703用于一组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704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703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生成环路检测用户数据协议UDP报文;

查询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网络协议IP地址对应的路由;

所述发送器701,执行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

所述接收器702,执行接收第一业务数据报文;

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处理器704,执行识别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为环路路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702,还执行接收第二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处理器704还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703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当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生存时间TTL等于0或者1,并且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不是traceroute报文时,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704还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703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将所述环路路由设置为inactive,触发环路告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器702,还执行接收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处理器704还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703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当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环路检测目的IP地址时,所述网络设备触发执行生成环路检测UDP报文,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与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一致。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701,还执行利用所述路由发送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当述第一业务数据报文与所述环路检测UDP报文匹配时,所述接收器702,还执行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

所述处理器704还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703存储的程序指令还执行如下操作:查询定向路由,所述定向路由是预先给接收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的端口设置的路由;

所述发送器701,还执行利用所述定向路由对所述第三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实现上述功能的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为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为RAM)、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为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为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EEPROM)、只读光盘(英文全称为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为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压缩光碟(英文全称为compact disc,英文缩写为CD)、激光碟、数字视频光碟(英文全称为digital video disc,英文缩写为DVD)、软盘或者蓝光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