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移动装置进行网络个人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412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移动装置进行网络个人化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准确区别合作电信业者的对移动装置进行网络个人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卡是一种用来保存移动电话服务的用户身份识别数据的智能卡,同时可用来储存短信数据和电话号码。在外部硬件方面,SIM卡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unit,CPU)、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内存(randomaccessmemory,RAM)、电子式可抹除程序化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和输入/输出(I/O)电路等组件所组成。在内部数据方面,SIM卡采用分级(hierarchical)的逻辑数据结构,其包括基本文件(elementaryfile,EF)、专有文件(dedicatedfile,DF)和主要文件(masterfile,MF)等3种类型的数据。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所制定的规范TS22.022,移动装置(mobileequipment,ME)包括5种类型的个人化:网络个人化(networkpersonalization)、网络子集合个人化(networksubsetpersonalization)、服务提供商个人化(serviceproviderpersonalization)、企业个人化(corporatepersonalization)、用户识别模块/全球用户识别模块个人化(SIM/USIMpersonalization)。在用户将SIM卡插入移动装置后,在开机过程中一方面可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另一方面可识别营运商 网络或内存电话号码等其他信息。用户实际上是利用移动装置向SIM卡发出命令,SIM卡应所述根据标准规范和其设定来执行或拒绝。在现有技术的网络个人化方法中,移动装置会取得特定网络的移动国家码(mobilecountrycode,MCC)和移动网络码(mobilenetworkcode,MNC)来作为比对数据。每次开机后,移动装置会读取目前安装SIM/USIM卡内国际移动用户辨识基本文件(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elementaryfile,EF_IMSI)的内容以取得内嵌的移动国家码和移动网络码,再判断移动国家码和移动网络码是否符合内存的比对数据,唯有在数据相符时移动装置才能在正常模式下运作。换而言之,当特定移动装置经过网络个人化后,只能在安装特定电信业者发行的SIM卡时才能运作。若不慎遗失此移动装置,他人将无法换上其它电信业者发行的SIM卡来使用。图1为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TS51.011所定义的国际移动用户辨识基本文件EF_IMSI的示意图。如字段10所示,字节2至9是用来储存国际移动用户辨识数据。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TS23.003,国际移动用户辨识基本文件EF_IMSI内嵌移动国家码和移动网络码,由三位数代码所组成移动国家码可唯一地辨识电信业者的国别,而由二位数或三位数代码所组成移动网络码可唯一地辨识电信业者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如果电信业者A和电信业者B为合作业者,两者发行的SIM卡内国际移动用户辨识基本文件EF_IMSI会具备相同移动国家码和移动网络码。因此,针对电信业者A和电信业者B所分别发行的不同SIM卡,现有技术的网络个人化方法并无法区别两者在特定移动装置上的权限。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移动装置进行网络个人化的方法,以准确地区别两合作电信业者在特定移动装置上的权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对移动装置进行网络个人化的方法,其包含取得一特定智能卡内一特定类型的一第一主动式命令﹔读取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中一第一艾尔法辨识码;将所述第一艾尔法辨识码存入所述移动装置以作为一比对数据;所述移动装置在开机后,从安装中的一目前智能卡取得所述特定类型的一第二主动式命令,并读取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中一第二艾尔法辨识码;以及当判断所述第二艾尔法辨识码符合所述比对数据时,所述移动装置进入一正常模式。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系为一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TS11.14中所定义的一设定选单类型。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所定义的国际移动用户辨识码基本文件EF_IMSI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对移动装置进行网络个人化方法的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10~300步骤100字段具体实施方式SIM卡应用工具组(SIMToolkit,STK)是一个可在智能卡上发展应用服务的标准接口工具,使得智能卡中的应用程序能与任何厂牌的移动装置进行正确的互动与运作。如此一来,通过STK的支持,电信业者便可与其他行业合作来开发各式的增值服务,例如银行理财、股票信息、气象报告、有线电视节目表、班机时刻表等。本发明可应用在支持STK功能的系统,针对移动装置提供一种网络个人化方法,能更加精准地区别不同电信业者所发明的智能卡。本发明的网络个人化方法可应用在不同种类的移动装置,包含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掌上型(handheld)计算机、平板(tablet)计算机、迷你桌面(nettop)计算机、笔记型(laptop)计算机,或其它支持STK功能的装置。然而,移动装置的种类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畴。在本发明的网络个人化方法所应用的移动装置中,其内可安装不同种类的STK智能卡,例如可支持STK功能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系统的SIM卡、通用行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的USIM卡、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系统的可移式用户识别模块(removableuseridentitymodule,R-UIM)卡和CDMA用户识别模块(CSIM)卡等。本发明说明书虽然以SIM/USIM卡来说明实施例,但移动装置所安装的智能卡种类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畴。在本发明的网络个人化方法所应用的移动装置中,其内可安装不同大小的STK智能卡,例如可支持STK功能的标准SIM卡(MiniSIM)、微SIM卡(MicroSIM)或纳米SIM卡(NanoSIM)等。然而,移动装置所安装的智能卡大小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畴。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对移动装置进行网络个人化方法的流程图,其包含下列步骤。步骤210:从一特定智能卡取得特定类型的一第一主动式命令(proactivecommand)﹔执行步骤220。步骤220:读取主动式命令中一第一艾尔法辨识码(Alphaidentifier);执行步骤230。步骤230:判断是否通过预个人化确认(pre-personalizationcheck);若是,执行步骤240;若否,执行步骤300。步骤240:将第一艾尔法辨识码存入移动装置以作为比对数据,并设定相关网络个人化的参数,执行步骤250。步骤250:移动装置重新启动,执行步骤260。步骤260:移动装置从安装中一现有智能卡取得特定类型的一第二主动式命令﹔执行步骤270。步骤270:判断第二主动式命令中一第二艾尔法辨识码是否符合比对资料;若是,执行步骤280;若否,执行步骤290。步骤280:移动装置进入正常模式。步骤290:移动装置进入受限模式。步骤300:结束网络个人化。根据3GPP规范TS11.14,支持STK功能的智能卡可发送许多不同类型的主动式命令,例如「关闭频道(CLOSECHANNEL)」、「开启频道(OPENCHANNEL)」、「显示文字(DISPLAYTEXT)」、「语言通知(LANGUAGENOTIFICATION)」、「传送数据(SENDDATA)」、「传送短信(SENDSHORTMESSAGE)」、「设定通话(SETUPCALL)」,和「设定选单(SETUPMENU)」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210中的特定类型为「设定选单」类型。根据3GPP规范TS11.14,「设定选单」类型的主动式命令包含许多类型-长度-数值(type-length-value,TLV)对象,例如「主动式命令标签」、「长度」、「命令细节」、「装置识别」,和「艾尔法辨识码」等TLV对象。根据「艾尔法辨识码」TLV对象的内容,本发明可在步骤220中从第一主动式命令中撷取相对应位以得到第一艾尔法辨识码。在步骤230中,本发明会判断是否通过预个人化确认。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TS22.022,在每种类型的个人化周期内,在变更任何数据前皆需进行预个人化确认,以确保下列两条件成立。条件1:欲进行的特定类型的个人化尚未被启动。条件2:欲储存的相关于特定类型的个人化比对资料需为现有个人化码的子集合。举例来说,若先前已经完成网络个人化,现在欲修改网络个人化的内容,此时需先针对网络个人化执行解个人化(de-personalization),条件1才会成立。若现有个人化码已包含先前针对SIM/USIM个人化的比对资料SU1,而步骤220中取得相关于网络个人化的比对数据N1,此时现有个人化码需以(SU1-N1)的方式更新,条件2才会成立。若现有个人化码以(SU2-N1)的方式更新,条件2不会成立。若条件1和条件2其中之一不成立,本发明会执行步骤300以结束网络个人化。若通过预个人化确认,本发明在步骤240中会将步骤220中取得的第一艾尔法标识符存入移动装置以作为比对数据,并设定相关网络个人化的参数。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TS22.022,设定相关网络个人化的参数包含存入一网络个人化控制键(networkcontrol key)NCK和设定一网络个人化指针(networkpersonalizationindicator)的状态。网络个人化控制键NCK可为8~16位的十进制串,通常由营运商随机分配,在将网络个人化控制键NCK存入移动装置后,之后欲执行网络解个人化时需先输入正确的网络个人化控制键NCK。网络个人化指针则用来指示网络个人化是在启动(ON)/关闭(OFF)状态,本发明在步骤240中会将网络个人化指针设成”ON”状态,代表已启动网络个人化。因此,移动装置在开机时需执行相对应的确认步骤,之后会加以说明。当移动装置在步骤250中重新启动后,接着会在步骤260中从安装中现有智能卡取得特定类型的第二主动式命令,并在步骤270判断第二主动式命令中第二艾尔法辨识码是否符合比对资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260中的特定类型为「设定选单」类型,根据「艾尔法辨识码」TLV对象的内容可从第二主动式命令中撷取相对应位以得到第二艾尔法辨识码。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TS11.14,「设定选单」类型的主动式命令是为了提供使用者自行设定的选单,而由「艾尔法辨识码」TLV对象来储存相关于选单标题的内容。针对电信业者A发行的智能卡A和电信业者B发行的智能卡B,智能卡A取得的「设定选单」类型主动式命令中的艾尔法辨识码会对应于电信业者A的名称,而智能卡B取得的「设定选单」类型主动式命令中的艾尔法辨识码会对应于电信业者B的名称。在步骤270中,移动装置会判断第二艾尔法辨识码是否符合比对资料。若数据符合,代表目前安装中的现有智能卡和先前执行网络个人化时所用的智能卡皆为同一服务提供商所发行,此时会执行步骤280以进入正常模式,用户可通过移动装置使用所有已申请的功能。若数据不符合,代表目前安装中的现有智能卡和先前执行网 络个人化时所用的智能卡并非同一服务提供商所发行,此时会执行步骤290以进入受限模式。受限模式可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TS22.022中定义的「仅限紧急通话模式」(emergencycallsonlymode),移动装置会使用访客位置注册(visitorlocationregister,VLR)分配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符(temporarymobilesubscriberidentity,TMSI)来送出紧急通话的要求。本发明使用从支持STK功能的智能卡所取得的「设定选单」类型主动式命令中的艾尔法辨识码来作为网络个人化的比对数据,因此不需通过判断基本文件EF_IMSI的内容即能区分不同服务提供商。在本发明中,针对电信业者A和电信业者B所分别发行的不同智能卡,即使电信业者A和电信业者B因为是为合作业者使其发行的智能卡内EF_IMSI具备相同移动国家码和一移动网络码,本发明的网络个人化方法也能准确地区别两者在特定移动装置上的权限。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