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1254阅读:2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扩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音器。



背景技术:

扩音器顾名思义就是将声音进行放大,传播的更远的意思,相对音箱来说扩音器的声音穿透力更强。根据使用方式:可分为有线扩音器和无线扩音器;根据使用用途:可分为教学类扩音器,导游类扩音器,娱乐类扩音器。

扩音器根据其体积、使用方式及用途可分为多种类型,各有其使用优势所在。便携式扩音器因形状大小、喇叭所限,一般功率都只有3-8w。而无线扩音器与有线扩音器则体积大小各不同,用途各异,体积较小的适合教师、导游使用,挂在腰间,使双手发挥更为自由,其功率一般也在3-8w。体积大的适用于室外活动、夏令营、课外演讲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功率则在35-95w。锂电扩音器则是根据其使用的电池类型所作分类中的一种。它解决了传统干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它主要是采用手机锂电技术给扩音器供电。

为方便使用者将扩音器随身携带,现有扩音器上通常都配置有一个可将扩音器钩挂在皮带上的皮带夹,该皮带夹一般由连接部以及用于钩挂在使用者腰间皮带上的钩挂部组成,连接部通过自身两侧设置的凸翼插在扩音器壳体上的滑槽内,因此配置有这种皮带夹的扩音器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普通扩音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1)扩音器使用时应避免话筒正对喇叭,音量调节合适清晰,这样能避免失真及反馈啸叫现象。(2)使用中不要扯拉、拖绞话筒线,否则容易出现线间导线接触不良。(3)主机电池不要长时间过充过放电,低电量提示时应及时充电、寒暑假闲置不用时应注意一至两月充一次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散热快、音量大的扩音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扩音器,包括:声音收集模块、电池、开关、扬声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风扇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所述声音收集模块、电池、开关、扬声器模块均与信号放大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扬声器模块、风扇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为声音收集模块、扬声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风扇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提供直流电源。

所述扩音器还包括麦克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扩音器,通过风扇模块对扩音器整体进行降温,避免了因过热等问题造成内部器件的损坏,且该扩音器体积小、散热快,结构简单,有效提高扩音器的音量,可广泛用于教师、剧场、户外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扩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扩音器,包括:声音收集模块、电池、开关、扬声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风扇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所述声音收集模块、电池、开关、扬声器模块均与信号放大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扬声器模块、风扇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为声音收集模块、扬声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风扇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提供直流电源。

所述扩音器还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是由声音的振动传到麦克风的振膜上,推动里边的磁铁形成变化的电流,这样变化的电流送到后面的声音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处理。

扬声器按其换能原理可分为电动式、静电式、电磁式、压电式等几种;按频率范围可分为低频扬声器、中频扬声器、高频扬声器;按声辐射材料分纸盆式、号筒式、膜片式;按纸盆形状分圆形、椭圆形、双纸盆和橡皮折环;按工作频率分低音、中音、高音,有的还分成录音机专用、电视机专用、普通和高保真扬声器等;按音圈阻抗分低阻抗和高阻抗;按效果分直辐和环境声等。

扬声器分为内置扬声器和外置扬声器,而外置扬声器即一般所指的音箱。内置扬声器是指mp4播放器具有内置的喇叭,这样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耳机插孔还可以通过内置扬声器来收听mp4播放器发出的声音。具有内置扬声器的mp4播放器,可以不用外接音箱,也可以避免了长时间配带耳机所带来的不便。

使用时,打开开关,使扩音器处于工作状态,声音通过麦克风传输到声音收集模块,然后通过声音收集模块传输到信号放大模块,经放大的声音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模块,实现扩音的效果。同时,温度检测模块实时监控扬声器模块的温度,当温度超过预设的安全值时,温度检测模块发出信号至风扇模块,使风扇模块开启,对扬声器模块进行吹风降温,以避免扩音器因过热造成损坏,延长扩音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扩音器,包括:声音收集模块、电池、开关、扬声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风扇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所述声音收集模块、电池、开关、扬声器模块均与信号放大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扬声器模块、风扇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为声音收集模块、扬声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风扇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提供直流电源。本发明提供的扩音器,通过风扇模块对扩音器整体进行降温,避免了因过热等问题造成内部器件的损坏,且该扩音器体积小、散热快,结构简单,有效提高扩音器的音量,可广泛用于教师、剧场、户外等场所。

技术研发人员:祁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祁艳
技术研发日:2015.07.14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