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0920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经常遇到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后才能获得相应服务的场景。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柜台人工方式和远程智能方式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上述两种方式具有以下缺点:1)柜台人工方式要求用户必须到柜台进行办理,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大,不够便捷,可能会为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且营业网点的建设成本也较高;此外,受管理制度、人员业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柜台人工方式也存在责任无法认定的弊端。2)远程智能方式极易受到光线、遮蔽物以及用户配合度的影响,误判率相对较高,且可能出现不符合当前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第一设备中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发送至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已完成对所述用户的登录验证;

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其中,所述视频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

经由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所述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第二设备中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已完成对使用所述第二设备的客服人员的登录验证;

根据所述客服人员的呼叫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以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其中,所述视频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

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基于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

将针对所述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经由所述网络设备提供给所述第一设备,其中,由所述客服人员根据所述智能认证结果以及基于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的活体认证来确定所述远程认证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设备中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已完成对所述用户和使用所述第二设备的客服人员的登录验证;

根据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针对所述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其中,所述视频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

根据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智能认证,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所述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将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针对所述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第一设备中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将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发送至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已完成对所述用户的登录验证;

第一建立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其中,所述视频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经由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所述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第二设备中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已完成对使用所述第二设备的客服人员的登录验证;

呼叫发起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客服人员的呼叫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以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其中,所述视频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

第四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基于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

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将针对所述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经由所述网络设备提供给所述第一设备,其中,由所述客服人员根据所述智能认证结果以及基于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的活体认证来确定所述远程认证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设备中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第五发送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已完成对所述用户和使用所述第二设备的客服人员的登录验证;

第二建立装置,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针对所述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其中,所述视频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

智能认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智能认证,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所述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第一转发装置,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针对所述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网络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采取以人工认证为准,辅以智能认证的设计准则,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高准确度、低误判率、低漏判率、且便于后续审计的远程身份认证方式,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有效避免了柜台人工方式与机器智能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既能有效平衡误判率和漏判率,又能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为客户带来便捷的用户体验;2)不需要用户进行现场办理,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且不会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降低了营业网点的建设成本;3)能够基于视频连接来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该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包括对用户的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使得远程认证结果结合了智能认证结果和客服人员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的主观认证结果,从而使得远程认证结果的准确性更高、且大大降低了误判率和漏判率;4)网络设备能够存储智能认证结果和远程认证结果,能够为业务审计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从而便于进行后续审核,且能够有效避免当前柜台人工方式中存在的责任无法认定的弊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个示例的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示例的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中包括网络设备、多个第一设备以及多个第二设备。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所述网络设备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等。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所述网络设备支持联网公安部身份证信息联网核查,且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工作流管理等业务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PC机等。第一设备所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IOS、Android、Mac、Windows等现有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操作系统。其中,第一设备能够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通过第一设备来与客服人员进行通信,以请求服务。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为客服人员所使用的终端设备,通常由服务提供商来提供。优选地,所述第二设备为PC机。第二设备所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Mac、Windows等现有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操作系统。其中,第二设备能够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客服人员可通过第二设备与用户进行通信,并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以向用户提供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络设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网络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网络设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步骤S105、步骤S106、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09、步骤S110、步骤S1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本实施例的操作之前,网络设备已完成对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以及使用第二设备的客服人员的登录验证,也即,用户已通过第一设备登录至网络设备,客服人员已通过第二设备登录至网络设备。

例如,用户在第一设备中输入其登录信息(如用户的账户名称、账户密码、身份类型(如“用户”)、验证码等),第一设备将该登录信息提供给网络设备,以在网络设备中对该用户进行登录验证,当该用户通过登录验证时,该用户通过第一设备成功登录至网络设备。

又例如,客服人员在第二设备中输入其登录信息(如客服人员的账户名称、账户密码、身份类型(如“坐席”)、验证码等),第二设备将该登录信息提供给网络设备,以在网络设备中对该客服人员进行登录验证,当该客服人员通过登录验证时,该客服人员通过第一设备成功登录至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优选地,当客服人员不具备固定的坐席号时,网络设备为通过验证的每个客服人员自动分配一个唯一的坐席号,并记录每个客服人员(或第二设备)与坐席号之间的当前对应关系。

之后,在步骤S101中,第一设备将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发送至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服务请求用于指示用户所请求的服务,所述服务请求包括任何与用户所请求的服务相关的信息;优选地,所述服务请求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标识信息(如账号名称、ID等)、用户所请求的服务的类型、名称或编号等信息,用户所指定的受理该服务的客服人员的坐席号等。

其中,用户可通过在第一设备中执行点击或手势操作来指示其所请求的服务。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在第一设备所呈现的网页中点击“理财产品”,第一设备将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理财产品”发送至网络设备。

在步骤S102中,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将该服务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

其中,网络设备可采用多种方式确定用于接收该服务请求的第二设备。

例如,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中包含用户所指定的客服人员的坐席号“0001”,网络设备确定用于接收该服务请求的第二设备为坐席号“0001”的客服人员所使用的第二设备。

又例如,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中并不包含客服人员的坐席号,网络设备根据当前每个第二设备(或坐席号)的闲忙状态,确定用于接收该服务请求的第二设备(如从当前处于闲状态的多个第二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二设备,作为用于接收该服务请求的第二设备)。

具体地,网络设备基于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接收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基于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将该服务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网络设备可仅将服务请求中的部分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例如,服务请求中包括:用户的账户名称、用户所请求的服务的名称以及用户所指定的坐席号,网络设备直接将用户的账户名称与用户所请求的服务的名称提供给与用户所指定的坐席号相对应的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将该服务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103中,第二设备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

具体地,第二设备基于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在该第二设备中显示该服务请求,以供客服人员了解用户的服务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若当前尚有未进行处理的其他用户的服务请求,则来自用户的该服务请求需要进行排队,在该情形下,第二设备可当该服务请求位于队列最前端(也即该服务请求成为当前需要处理的服务请求)时,才显示该服务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104中,第二设备根据客服人员的呼叫指示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以通过网络设备建立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

其中,所述视频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其中,所述活体认证用于表示客服人员人工对用户本身进行的具有视觉效果的实时人工认证,如对用户的实时肢体行为、实时应答行为等所进行的人工认证,该认证方式具有主观性。其中,所述智能认证用于表示由网络设备来执行的对用户进行的自动化机器智能认证,如对用户进行的声纹特征认证、人脸识别认证等机器智能认证,该认证方式具有客观性。

其中,客服人员可通过在第二设备中执行预定操作来发起呼叫指示,如当客服人员要受理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时,客服人员在第二设备所呈现的服务页面中点击“开始服务”按钮,来发起呼叫指示。

作为一个示例,当客服人员要受理来自用户A的服务请求时,客服人员在当前针对用户A的服务页面中点击“开始服务”按钮,来发起呼叫指示;第二设备根据该呼叫指示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用户A的视频呼叫请求,以通过网络设备建立第二设备与用户A所使用的第一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从而为用户A提供服务。

之后,网络设备执行步骤S105且第一设备执行步骤S106,以通过网络设备来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在步骤S105中,网络设备根据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针对所述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在步骤S106中,第一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

具体地,通过网络设备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的实现方式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并将该视频呼叫请求发送至用户所使用的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视频呼叫请求,并当用户指示接受该视频呼叫请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该视频呼叫请求的应答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基于该应答信息,通过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进行交互,来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

在视频连接建立之后,客服人员通过该视频连接与用户进行视频通信,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之后,在步骤S107中,网络设备根据视频连接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

其中,所述智能认证结果用于指示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结果,该智能认证结果可表现为用于表示相似度的具体数值(如0.4122)、认证等级(如不同的认证等级对应不同的相似程度)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认证结果能够用于后续进行反证,便于进行后续审核。

其中,所述智能认证包括任何能够基于视频进行的自动化认证方式,如声纹特征识别、人脸识别等。

具体地,网络设备根据视频连接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第二设备根据来自客服人员的拍摄指示,向网络设备发送拍摄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基于视频连接拍摄获得至少一个用户图片;接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拍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拍摄指示信息针对视频连接执行拍摄操作,获得至少一个用户图片;接着,网络设备根据该至少一个用户图片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获得智能认证结果;接着,网络设备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

其中,客服人员能够自行确定何时发起拍摄指示,如,客服人员在发现当前用户图像较为清晰时,直接点击预定按钮“抓拍”来发起拍摄指示;又如,客服人员通过视频语音告知用户调整朝向和坐姿,并当用户调整完成时通过点击预定按钮“抓拍”来发起拍摄指示。

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任何与客服人员的拍摄指示相关的信息,如拍摄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立即进行抓拍的信息、用于指示抓拍次数的信息、用于指示相邻抓拍之间的时间间隔的信息等。

其中,网络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拍摄指示信息来从当前视频连接中拍摄获得至少一个用户图片。例如,拍摄指示信息立即以1s为间隔抓拍5张用户图片,则网络设备根据该拍摄指示信息立即从当前视频流中以1s为间隔抓拍获得5张用户图片。

其中,网络设备通过将拍摄获得的至少一个用户图片,与网络设备中预先存储的用户的样本图片(如身份证照片、居住证照片、护照照片等有效照片)进行比对,来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获得智能认证结果,该智能认证结果用于指示该至少一个用户图片与样本图片中的人脸相似度。例如,网络设备基于智能云计算方式,将抓拍获得的用户图片与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来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并获得智能认证结果,该智能认证结果指示该用户图片与用户的身份证照片的人脸相似度为0.41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现方式1)中,由于客服人员能够控制在适当时候发出拍摄指示,从而使得网络设备所获得的智能认证结果的准确度更高。

2)网络设备随机从当前视频连接中获得至少一个用户图片,并根据该至少一个用户图片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并将所获得的人脸识别结果作为智能识别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从当前视频连接中截取用户的音频流,并根据该音频流以及预先存储的该用户的样本语音特征,来对该用户进行声纹特征识别,并将所获得的声纹识别结果作为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结合上述人脸识别结果和声纹识别结果来确定针对用户的智能认证结果,并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

本实现方式1)不需要客服人员的参与,可以更简单快速地获得智能认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现方式1)和2)能够相结合,例如,网络设备采用上述实现方式1)来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获得人脸识别结果,并采用实现方式2)对用户进行声纹特征识别,获得声纹识别结果;之后,网络设备综合该人脸识别结果和声纹识别结果来计算获得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该结合后的方案能够进一步保证智能认证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视频连接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108中,第二设备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基于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

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采用上述步骤S107的实现方式1)来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在步骤S108中,第二设备接收并显示网络设备基于拍摄所获得的至少一个用户图片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

作为另一个示例,网络设备采用上述步骤S107的实现方式2)来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在步骤S108中,第二设备接收并显示该智能认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基于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109中,第二设备将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经由所述网络设备提供给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由所述客服人员根据所述智能认证结果以及基于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的活体认证来确定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其中,所述远程认证结果用于指示用户是否通过远程身份认证。

其中,客服人员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作为一个示例,客服人员基于视频连接与用户进行视频通话,并通过语音向用户发起指示,以使用户执行语音应答行为,从而使客服人员根据用户的语音应答行为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如客服人员在视频中发起语音指示“身份证号是什么”,用户听到该语音指示后,语音应答其身份证号,客服人员将用于应答的身份证号与服务页面中显示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作为另一个示例,客服人员基于视频连接与用户进行视频通话,并通过语音向用户发起指示,以指示用户执行相应的肢体行为,从而使客服人员根据用户的肢体行为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如客服人员在视频中发起语音指示“请左手举起身份证,并使身份证正面展示在视频画面中”,用户听到该语音指示后,按照该语音指示来执行相应肢体行为,以使客服人员根据其肢体行为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二设备执行步骤S112,网络设备执行步骤S113,且第一设备执行步骤S114和步骤S115,以使客服人员能够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在步骤S112中,第二设备经由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文字指示信息,以使客服人员基于视频连接获知用户针对文字指示信息所执行的应答行为,并根据该应答行为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其中,所述文字指示信息用于表示客服人员向用户发起的文字指示;其中,第二设备可采用多种方式获得文字指示信息;例如,客服人员在服务页面的文字输入框中输入文字指示信息,第二设备获得该文字指示信息;又例如,客服人员点击服务页面上的预定按钮“举起左手”,第二设备根据该预定按钮确定文字指示信息为“举起左手”。

其中,所述应答行为用于指示用户针对所述文字指示信息所作出的应答,客服人员能够通过视频连接获知该应答行为,并通过该应答行为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优选地,所述应答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语音应答行为、肢体应为等。

在步骤S113中,网络设备将来自第二设备的文字指示信息转发给第一设备,以使用户基于视频连接执行与文字指示信息相对应的应答行为。

在步骤S114中,第一设备在建立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之后,经由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文字指示信息。

在步骤S115中,第一设备向用户呈现所述文字指示信息,以使用户基于视频连接执行与文字指示信息相对应的应答行为。

作为一个示例,客服人员在服务页面的文字输入框中输入文字指示信息“请语音回答身份证号”;在步骤S112中,第二设备经由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该文字指示信息;在步骤S113中,网络设备将该文字指示信息转发给第一设备;在步骤S114中,第一设备接收到该文字指示信息;在步骤S115中,第一设备向用户呈现该文字指示信息;之后,用户根据该文字指示信息执行语音应答行为,客服人员基于视频连接获知用户的语音应答行为,并根据用户的应答内容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具体地,第二设备获得客服人员根据智能认证结果以及对用户进行的活体认证所确定的远程认证结果,并将该远程认证结果经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以提供给用户。

优选地,第二设备可通过用户的操作行为来确定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例如,当客服人员在第二设备中的服务页面上点击“通过”按钮时,第二设备根据该点击操作获得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该远程认证结果指示用户通过远程身份认证;当客服人员在第二设备中的服务页面上点击“未通过”按钮时,第二设备根据该点击操作获得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该远程认证结果指示用户未通过远程身份认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将针对所述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经由所述网络设备提供给所述第一设备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110中,网络设备将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转发给第一设备。

在步骤S111中,第一设备经由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

其中,第一设备向用户呈现该远程认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当远程认证结果指示用户通过认证时,操作人员在确定该远程认证结果之后,通过在第二设备中执行相应的服务操作来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当远程认证结果指示用户未通过认证时,操作人员在确定该远程认证结果之后,停止为该用户提供服务(如通过点击“停止服务”按钮来中断与用户之间的视频连接,以停止为用户提供服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网络设备根据用户的登录信息,获得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接着,网络设备将该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后,第二设备接收并显示该用户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任何与用户属性相关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账户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照片以及当前地理位置等。

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根据用户的登录信息,获得用户的身份证照片;接着,网络设备将该身份证照片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后,第二设备接收该身份证照片,并在服务页面的特定位置处(如视频界面左侧)显示该身份证照片。

本优选方案能够便于客服人员进一步了解用户,并有助于客服人员基于用户属性信息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当用户的服务请求排列在最前端,或者,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视频连接之后,执行本优选方案的操作。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网络设备存储与所述服务请求相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记录信息包括任何在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该服务记录信息能够用于进行后续查阅和审计。

优选地,所述服务记录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用户属性信息(如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

2)受理时间信息,用于指示操作人员处理用户的服务请求的时间;

3)受理服务请求的客服人员的相关信息(如名称、员工编号等);

4)智能认证结果以及远程认证结果;

5)用户和客户人员在远程身份认证过程中的行为信息;

6)其他相关信息(如流水号、智能认证渠道、对认证进行审核的人员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服务记录信息仅为举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在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述的服务记录信息的范围内。

其中,网络设备可在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中和/或者远程身份认证完成之后存储服务记录信息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存储与所述服务请求相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采取以人工认证为准,辅以智能认证的设计准则,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高准确度、低误判率、低漏判率、且便于后续审计的远程身份认证方式,有效避免了柜台人工方式与机器智能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既能有效平衡误判率和漏判率,又能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为客户带来便捷的用户体验;不需要用户进行现场办理,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而不会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降低了营业网点的建设成本;能够基于视频连接来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该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包括对用户的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使得远程认证结果结合了智能认证结果和客服人员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的主观认证结果,从而使得远程认证结果的准确性更高、且大大降低了误判率和漏判率;网络设备能够存储智能认证结果和远程认证结果,能够为业务审计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从而便于进行后续审核,且能够有效避免当前柜台人工方式中存在的责任无法认定的弊端。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装置(以下简称为“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发送装置101、第一建立装置106、第一接收装置111;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装置(以下简称为“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接收装置103、呼叫发起装置104、第四接收装置108和第二发送装置109;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装置(以下简称为“第三装置”),该第三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五发送装置102、第二建立装置105、智能认证装置107和第一转发装置110。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本实施例的操作之前,网络设备已完成对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以及使用第二设备的客服人员的登录验证,也即,用户已通过第一设备登录至网络设备,客服人员已通过第二设备登录至网络设备。

例如,用户在第一设备中输入其登录信息(如用户的账户名称、账户密码、身份类型(如“用户”)、验证码等),第一设备将该登录信息提供给网络设备,以在网络设备中对该用户进行登录验证,当该用户通过登录验证时,该用户通过第一设备成功登录至网络设备。

又例如,客服人员在第二设备中输入其登录信息(如客服人员的账户名称、账户密码、身份类型(如“坐席”)、验证码等),第二设备将该登录信息提供给网络设备,以在网络设备中对该客服人员进行登录验证,当该客服人员通过登录验证时,该客服人员通过第一设备成功登录至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优选地,当客服人员不具备固定的坐席号时,网络设备为通过验证的每个客服人员自动分配一个唯一的坐席号,并记录每个客服人员(或第二设备)与坐席号之间的当前对应关系。

之后,第一设备的第一发送装置101将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发送至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服务请求用于指示用户所请求的服务,所述服务请求包括任何与用户所请求的服务相关的信息;优选地,所述服务请求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标识信息(如账号名称、ID等)、用户所请求的服务的类型、名称或编号等信息,用户所指定的受理该服务的客服人员的坐席号等。

其中,用户可通过在第一设备中执行点击或手势操作来指示其所请求的服务。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在第一设备所呈现的网页中点击“理财产品”,第一设备的第一发送装置101将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理财产品”发送至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的第五发送装置102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将该服务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

其中,第五发送装置102可采用多种方式确定用于接收该服务请求的第二设备。

例如,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中包含用户所指定的客服人员的坐席号“0001”,第五发送装置102确定用于接收该服务请求的第二设备为坐席号“0001”的客服人员所使用的第二设备。

又例如,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中并不包含客服人员的坐席号,第五发送装置102根据当前每个第二设备(或坐席号)的闲忙状态,确定用于接收该服务请求的第二设备(如从当前处于闲状态的多个第二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二设备,作为用于接收该服务请求的第二设备)。

具体地,第五发送装置102基于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接收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基于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将该服务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第五发送装置102可仅将服务请求中的部分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例如,服务请求中包括:用户的账户名称、用户所请求的服务的名称以及用户所指定的坐席号,第五发送装置102直接将用户的账户名称与用户所请求的服务的名称提供给与用户所指定的坐席号相对应的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将该服务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第二设备的第三接收装置103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

具体地,第二设备的第三接收装置103基于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并在该第二设备中显示该服务请求,以供客服人员了解用户的服务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若当前尚有未进行处理的其他用户的服务请求,则来自用户的该服务请求需要进行排队,在该情形下,第三接收装置103可当该服务请求位于队列最前端(也即该服务请求成为当前需要处理的服务请求)时,才显示该服务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用户的服务请求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第二设备的呼叫发起装置104根据客服人员的呼叫指示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以通过网络设备建立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

其中,所述视频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其中,所述活体认证用于表示客服人员人工对用户本身进行的具有视觉效果的实时人工认证,如对用户的实时肢体行为、实时应答行为等所进行的人工认证,该认证方式具有主观性。其中,所述智能认证用于表示由网络设备来执行的对用户进行的自动化机器智能认证,如对用户进行的声纹特征认证、人脸识别认证等机器智能认证,该认证方式具有客观性。

其中,客服人员可通过在第二设备中执行预定操作来发起呼叫指示,如当客服人员要受理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时,客服人员在第二设备所呈现的服务页面中点击“开始服务”按钮,来发起呼叫指示。

作为一个示例,当客服人员要受理来自用户A的服务请求时,客服人员在当前针对用户A的服务页面中点击“开始服务”按钮,来发起呼叫指示;呼叫发起装置104根据该呼叫指示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用户A的视频呼叫请求,以通过网络设备建立第二设备与用户A所使用的第一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从而为用户A提供服务。

之后,网络设备的第二建立装置105和第一设备的第一建立装置106执行操作,以通过网络设备来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网络设备的第二建立装置105根据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针对所述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建立装置106通过网络设备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

具体地,通过网络设备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的实现方式包括:网络设备的第二建立装置105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用户的视频呼叫请求,并将该视频呼叫请求发送至用户所使用的第一设备;第一设备的第一建立装置106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视频呼叫请求,并当用户指示接受该视频呼叫请求时,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该视频呼叫请求的应答信息;之后,网络设备的第二建立装置105基于该应答信息,通过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进行交互,来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

在视频连接建立之后,客服人员通过该视频连接与用户进行视频通信,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之后,网络设备的智能认证装置107根据视频连接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

其中,所述智能认证结果用于指示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结果,该智能认证结果可表现为用于表示相似度的具体数值(如0.4122)、认证等级(如不同的认证等级对应不同的相似程度)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认证结果能够用于后续进行反证,便于进行后续审核。

其中,所述智能认证包括任何能够基于视频进行的自动化认证方式,如声纹特征识别、人脸识别等。

具体地,网络设备的智能认证装置107根据视频连接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第二设备的第二装置进一步包括第四发送装置(图未示),智能认证装置107进一步包括拍摄装置(图未示)、人脸识别装置(图未示)和第六发送装置(图未示)。

第二设备的第四发送装置根据来自客服人员的拍摄指示,向网络设备发送拍摄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基于视频连接拍摄获得至少一个用户图片;接着,网络设备的拍摄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拍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拍摄指示信息针对视频连接执行拍摄操作,获得至少一个用户图片;接着,网络设备的人脸识别装置根据该至少一个用户图片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获得智能认证结果;接着,网络设备的第六发送装置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

其中,客服人员能够自行确定何时发起拍摄指示,如,客服人员在发现当前用户图像较为清晰时,直接点击预定按钮“抓拍”来发起拍摄指示;又如,客服人员通过视频语音告知用户调整朝向和坐姿,并当用户调整完成时通过点击预定按钮“抓拍”来发起拍摄指示。

其中,所述拍摄指示信息包括任何与客服人员的拍摄指示相关的信息,如拍摄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立即进行抓拍的信息、用于指示抓拍次数的信息、用于指示相邻抓拍之间的时间间隔的信息等。

其中,网络设备的拍摄装置根据其接收到的拍摄指示信息来从当前视频连接中拍摄获得至少一个用户图片。例如,拍摄指示信息立即以1s为间隔抓拍5张用户图片,则网络设备的拍摄装置根据该拍摄指示信息立即从当前视频流中以1s为间隔抓拍获得5张用户图片。

其中,网络设备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将拍摄获得的至少一个用户图片,与网络设备中预先存储的用户的样本图片(如身份证照片、居住证照片、护照照片等有效照片)进行比对,来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获得智能认证结果,该智能认证结果用于指示该至少一个用户图片与样本图片中的人脸相似度。例如,网络设备的人脸识别装置基于智能云计算方式,将抓拍获得的用户图片与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来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并获得智能认证结果,该智能认证结果指示该用户图片与用户的身份证照片的人脸相似度为0.41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现方式1)中,由于客服人员能够控制在适当时候发出拍摄指示,从而使得的人脸识别装置所获得的智能认证结果的准确度更高。

2)智能认证装置107随机从当前视频连接中获得至少一个用户图片,并根据该至少一个用户图片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并将所获得的人脸识别结果作为智能识别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或者,智能认证装置107从当前视频连接中截取用户的音频流,并根据该音频流以及预先存储的该用户的样本语音特征,来对该用户进行声纹特征识别,并将所获得的声纹识别结果作为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或者,智能认证装置107结合上述人脸识别结果和声纹识别结果来确定针对用户的智能认证结果,并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

本实现方式1)不需要客服人员的参与,可以更简单快速地获得智能认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现方式1)和2)能够相结合,例如,网络设备的智能认证装置107采用上述实现方式1)来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获得人脸识别结果,并采用实现方式2)对用户进行声纹特征识别,获得声纹识别结果;之后,智能认证装置107综合该人脸识别结果和声纹识别结果来计算获得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该结合后的方案能够进一步保证智能认证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视频连接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该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第二设备的第四接收装置108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基于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

作为一个示例,第二设备的第四接收装置108进一步包括第五接收装置(图未示)。网络设备的智能认证装置107采用其实现方式1)来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的第五接收装置接收并显示网络设备基于拍摄所获得的至少一个用户图片对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

作为另一个示例,网络设备的智能认证装置107采用其实现方式2)来获得智能认证结果,并将智能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的第四接收装置108接收并显示该智能认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接收并显示来自网络设备的基于所述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智能认证的智能认证结果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第二设备的第二发送装置109将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经由所述网络设备提供给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由所述客服人员根据所述智能认证结果以及基于视频连接对所述用户进行的活体认证来确定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其中,所述远程认证结果用于指示用户是否通过远程身份认证。

其中,客服人员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作为一个示例,客服人员基于视频连接与用户进行视频通话,并通过语音向用户发起指示,以使用户执行语音应答行为,从而使客服人员根据用户的语音应答行为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如客服人员在视频中发起语音指示“身份证号是什么”,用户听到该语音指示后,语音应答其身份证号,客服人员将用于应答的身份证号与服务页面中显示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作为另一个示例,客服人员基于视频连接与用户进行视频通话,并通过语音向用户发起指示,以指示用户执行相应的肢体行为,从而使客服人员根据用户的肢体行为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如客服人员在视频中发起语音指示“请左手举起身份证,并使身份证正面展示在视频画面中”,用户听到该语音指示后,按照该语音指示来执行相应肢体行为,以使客服人员根据其肢体行为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二设备的第二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发送装置(图未示),网络设备的第三装置进一步第二转发装置(图未示),第一设备的第一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接收装置(图未示)和呈现装置(图未示)。

第二设备的第三发送装置经由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文字指示信息,以使客服人员基于视频连接获知用户针对文字指示信息所执行的应答行为,并根据该应答行为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其中,所述文字指示信息用于表示客服人员向用户发起的文字指示;其中,第三发送装置可采用多种方式获得文字指示信息;例如,客服人员在服务页面的文字输入框中输入文字指示信息,第三发送装置获得该文字指示信息;又例如,客服人员点击服务页面上的预定按钮“举起左手”,第三发送装置根据该预定按钮确定文字指示信息为“举起左手”。

其中,所述应答行为用于指示用户针对所述文字指示信息所作出的应答,客服人员能够通过视频连接获知该应答行为,并通过该应答行为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优选地,所述应答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语音应答行为、肢体应为等。

网络设备的第二转发装置将来自第二设备的文字指示信息转发给第一设备,以使用户基于视频连接执行与文字指示信息相对应的应答行为。

第一设备的第二接收装置在建立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视频连接之后,经由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文字指示信息。

第一设备的呈现装置向用户呈现所述文字指示信息,以使用户基于视频连接执行与文字指示信息相对应的应答行为。

作为一个示例,客服人员在服务页面的文字输入框中输入文字指示信息“请语音回答身份证号”;第二设备的第三发送装置经由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该文字指示信息;网络设备的第二转发装置将该文字指示信息转发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的第二接收装置接收到该文字指示信息;第一设备的呈现装置向用户呈现该文字指示信息;之后,用户根据该文字指示信息执行语音应答行为,客服人员基于视频连接获知用户的语音应答行为,并根据用户的应答内容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具体地,第二设备的第二发送装置109获得客服人员根据智能认证结果以及对用户进行的活体认证所确定的远程认证结果,并将该远程认证结果经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以提供给用户。

优选地,第二设备的第二发送装置109可通过用户的操作行为来确定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例如,当客服人员在第二设备中的服务页面上点击“通过”按钮时,第二设备的第二发送装置109根据该点击操作获得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该远程认证结果指示用户通过远程身份认证;当客服人员在第二设备中的服务页面上点击“未通过”按钮时,第二设备的第二发送装置109根据该点击操作获得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该远程认证结果指示用户未通过远程身份认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将针对所述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经由所述网络设备提供给所述第一设备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网络设备的第一转发装置110将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转发给第一设备。

第一设备的第一接收装置111经由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用户的远程认证结果。

其中,第一设备的第一接收装置111向用户呈现该远程认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当远程认证结果指示用户通过认证时,操作人员在确定该远程认证结果之后,通过在第二设备中执行相应的服务操作来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当远程认证结果指示用户未通过认证时,操作人员在确定该远程认证结果之后,停止为该用户提供服务(如通过点击“停止服务”按钮来中断与用户之间的视频连接,以停止为用户提供服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网络设备的第三装置还包括获得装置(图未示)和第七发送装置(图未示),第二设备的第二装置还包括显示装置(图未示)。网络设备的获得装置根据用户的登录信息,获得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接着,网络设备的第七发送装置将该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后,第二设备的显示装置接收并显示该用户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任何与用户属性相关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账户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照片以及当前地理位置等。

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的获得装置根据用户的登录信息,获得用户的身份证照片;接着,网络设备的第七发送装置将该身份证照片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后,第二设备的显示装置接收该身份证照片,并在服务页面的特定位置处(如视频界面左侧)显示该身份证照片。

本优选方案能够便于客服人员进一步了解用户,并有助于客服人员基于用户属性信息来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当用户的服务请求排列在最前端,或者,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视频连接之后,执行本优选方案的操作。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网络设备的第三装置还包括存储装置(图未示)。网络设备的存储装置存储与所述服务请求相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记录信息包括任何在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该服务记录信息能够用于进行后续查阅和审计。

优选地,所述服务记录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用户属性信息(如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

2)受理时间信息,用于指示操作人员处理用户的服务请求的时间;

3)受理服务请求的客服人员的相关信息(如名称、员工编号等);

4)智能认证结果以及远程认证结果;

5)用户和客户人员在远程身份认证过程中的行为信息;

6)其他相关信息(如流水号、智能认证渠道、对认证进行审核的人员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服务记录信息仅为举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在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述的服务记录信息的范围内。

其中,网络设备的存储装置可在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中和/或者远程身份认证完成之后存储服务记录信息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存储与所述服务请求相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采取以人工认证为准,辅以智能认证的设计准则,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高准确度、低误判率、低漏判率、且便于后续审计的远程身份认证方式,有效避免了柜台人工方式与机器智能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既能有效平衡误判率和漏判率,又能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为客户带来便捷的用户体验;不需要用户进行现场办理,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而不会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降低了营业网点的建设成本;能够基于视频连接来对用户进行远程身份认证,该远程身份认证的过程包括对用户的活体认证和智能认证,使得远程认证结果结合了智能认证结果和客服人员对用户进行活体认证的主观认证结果,从而使得远程认证结果的准确性更高、且大大降低了误判率和漏判率;网络设备能够存储智能认证结果和远程认证结果,能够为业务审计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从而便于进行后续审核,且能够有效避免当前柜台人工方式中存在的责任无法认定的弊端。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本发明中,第一设备中的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设备中的第二装置可表现为浏览器、浏览器插件或者客户端。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本发明的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