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214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云时代,大量的计算,网络,存储设备会聚集在各个数据中心。在大批量更换或增加设备时,必须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识别,以便进一步操作。

相关技术中提出的设备发现方法,主要是依赖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称为SNMP)告警,其中,上述SNMP协议通常应用于预定通信场景,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因而,在无法应用上述SNMP协议时,或设备未能告警时,由于目前常用的设备发现方式是被动的,管理者无法主动去识别设备,从而将导致无法及时发现设备,进而将使得无法实现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针对相关技术中,通过被动的方式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识别所造成的设备信息识别效率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被动的方式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识别所造成的设备信息识别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其中,所述识别请求用于识别与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且所述识别请求中包括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包括:通过所述当前处理模块与所述待识别设备的通信接口,获取所述待识别设备信息相对应的设备信息;将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当前处理模块的通信地址进行封装,生成所述目标设备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范围,并列举出所述地址范围所包括的待识别设备的地址,依次执行以下步骤,直至遍历所述地址范围所包括的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范围和与所述待识别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当前处理模块的地址范围一一对应:从所述地址范围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并按照预设规则 设置接收所述目标设备信息的等待时间以及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发送所述识别请求的次数;判断在所述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信息;若在所述等待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则将所述地址范围中的下一个待识别设备的地址作为所述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若在所述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则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发送所述识别请求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所述终端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发送所述识别请求的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当前处理模块不存在与所述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对应的设备,将所述地址范围中的下一个设备的地址作为所述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若所述终端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发送所述识别请求的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再次发送所述识别请求。

可选地,所述设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在所述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操作请求,其中,所述操作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待识别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待识别设备执行所述预定操作;接收所述预定操作执行完成的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不同设备类型的所述待识别设备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预定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其中,所述识别请求用于识别与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且所述识别请求中包括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当前处理模块与所述待识别设备的通信接口,获取所述待识别设备信息相对应的设备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当前处理模块的通信地址进行封装,生成所述目标设备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之前,所述终端接收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范围,并列举出所述地址范围所包括的待识别设备的地址,依次执行以下步骤,直至遍历所述地址范围所包括的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范围和与所述待识别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当前处理模块的地址范围一一对应:从所述地址范围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并按照预设规则设置接收所述目标设备信息的等待时间以及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发送所述识别请求的次数;判断在所述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信息;若在所述等待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则将所述地址范围中的下一个待识别设备的地址作为所述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若在所述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则判断所述终端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发送所述识别请求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所述终端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发送所述识别请求的次数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 述当前处理模块不存在与所述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对应的设备,将所述地址范围中的下一个设备的地址作为所述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若所述终端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发送所述识别请求的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当前处理模块再次发送所述识别请求。

可选地,所述设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之后,接收终端发送的操作请求,其中,所述操作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待识别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的指示信息;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待识别设备执行所述预定操作;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定操作执行完成的操作结果;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不同设备类型的所述待识别设备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预定操作。

通过本发明,采用接收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其中该识别请求用于识别与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且该识别请求中包括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根据该标识,获取该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将获取到的该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该终端。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主动向与待识别设备连接的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识别请求,并接收该当前处理模块根据识别请求中待识别设备信息获取的相应目标设备信息,实现对待识别设备信息的识别,而不是被动等待待识别设备通过SNMP告警被动告知设备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被动的方式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识别所造成的设备信息识别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设备信息识别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架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流程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对设备进行管理的交互过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其中,识别请求用于识别与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且该识别请求中包括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

步骤S104,根据该标识,获取该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

步骤S106,将获取到的该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该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的应用场景包括但并不限于:各个数据中心中大量的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的识别,或者非通信协议IP网络中设备的识别。

下面对上述应用场景下,上述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架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架构。其中,终端以管理端为例,当前处理模块以节点模块为例。具体地,管理端21与节点模块22的连接取决于节点模块22中通信单元221所支持的通信方式;节点模块22与设备23的连接取决于硬件厂商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固化在设备内部,可拔插组件等方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节点模块包括通信单元221、处理单元222以及设备适配单元223。其中,通信单元221用于与外部进行连接,完成硬件连接与通信协议处理,可以提供如IP,串口等通信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单元222用于处理外部请求,根据这些请求通过适配单元操作设备。不同的硬件可以对外提供差异化的操作接口,设备适配单元223用于完成这些操作接口对处理单元的适配。

在上述设备信息识别的框架下,接收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其中该识别请求用于识别与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且该识别请求中包括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根据该标识,获取该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将获取到的该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该终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主动向与待识别设备连接的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识别请求,并接收该当前处理模块根据识别请求中待识别内容获取的相应目标设备信息,实现对待识别设备信息的识别,而不是被动等待待识别设备通过SNMP告警被动告知设 备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被动的方式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识别所造成的设备信息识别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设备信息识别效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识别请求包括但并不限于:基于IP报文的识别请求、非IP报文的识别请求。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识别请求为基于IP报文的识别请求时,可以将各种识别请求封装在IP报文中传递;在识别请求为基于非IP报文的识别请求时,可以通过其他的通信方式携带识别请求,其中,上述通信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的短距离通信,无线电等,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包括但并不限于: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终端的通信地址。其中,将获取到的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按照终端的通信地址发送至该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待识别设备中与该标识所标识的待识别内容相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包括但并不限于:设备类型的唯一标识(例如,可以是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简称为UUID)的二进制串、SNMP协议的SYSOID)。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根据标识,获取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当前处理模块与待识别设备的通信接口,获取待识别设备信息相对应的设备信息;

步骤S12,将该设备信息与该当前处理模块的通信地址进行封装,生成该目标设备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当前处理模块与待识别设备的通信接口,获取待识别设备中与该标识所标识的待识别设备信息相对应的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与当前处理模块的通信地址进行封装生成目标设备信息,进一步发送给终端,使得终端能够根据目标设备信息,实现对待识别设备的主动识别,进一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被动的方式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识别所造成的设备信息识别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设备信息识别效率的效果。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将获取到的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终端接收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范围,并列举出地址范围所包括的待识别设备的地址,依次执行以下步骤,直至遍历地址范围所包括的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其中,该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范围和与该待识别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当前处理模块的地址范围一一对应:

步骤S22,从该地址范围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并按照预设规则设置接收该目标设备信息的等待时间以及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该识别请求的次数;

步骤S23,判断在该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该目标设备信息;

步骤S24,若在该等待时间内接收到该目标设备信息,则将该地址范围中的下一个待识别设备的地址作为该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

步骤S25,若在该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该目标设备信息,则判断终端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该识别请求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该终端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该识别请求的次数超过该预设阈值,则确定该当前处理模块不存在与该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对应的设备,将该地址范围中的下一个设备的地址作为该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若该终端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该识别请求的次数未超过该预设阈值,则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再次发送该识别请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轮询的方式实现对待识别设备的批量识别,大幅度提升数据中心的运维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5进行举例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识别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流程图(一)。其中,终端以管理端为例,当前处理模块以节点为例。

以当前节点模块中通信单元为以太网IP通信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301:使用者请求管理端对一个IP段中的设备进行识别,管理端穷举出这个地址段中所有IP,然后启动发现过程;

步骤S302:管理端选择一个IP,设置一个应答等待时间及尝试次数;

步骤S303:管理端向选定的IP发出请求设备类型唯一标识请求;

步骤S304:判断在应答等待时间内是否收到应答消息,如果是,则完成该节点的识别,转向步骤S305;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应答,转向步骤S306;

步骤S305:判断是否完成对整个IP段的设备识别,如果完成则转入S307;否则转入S302开始下一个IP的识别;

步骤S306:判断尝试次数是否超过设定值,如果达到尝试次数设定,则认为该节点无设备,转入步骤S305;如果没有达到尝试次数设定,则转到步骤S303,尝试再请求一次;

步骤S307:结束。

在上述步骤完成后,管理端将能识别出上述IP网段内所有设备的类型,有了这些信息进而就能完成对设备的管理。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设备信息中至少包括待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信息还可以包括但并不限于:待识别设备的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的类型、待识别设备的当前使用的软件版本号、待识别设备的当前使用的应用。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将获取到的该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该终端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接收终端发送的操作请求,其中,该操作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该待识别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的指示信息;

步骤S32,根据指示信息指示待识别设备执行预定操作;

步骤S33,接收预定操作执行完成的操作结果;

步骤S34,将该操作结果发送至该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到的终端向与该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发送操作请求还可以包括:必要的附加信息,例如通信方式,用户名,密码等,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定。

通过上述步骤,在识别出设备信息后,根据设备信息向与待识别设备连接的当前处理模块发送不同的操作请求,该当前处理模块通过设备适配单元对设备进行操作,进一步实现对设备的管理。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上述步骤S31至步骤S34进行举例说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对设备进行管理的交互过程图,如图4所示,其中,终端以管理端为例,当前处理模块以节点模块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管理端21根据识别出的设备类型向对应的设备节点模块22发送操作请求消息;

步骤S402:节点模块22通过设备适配单元223对设备23进行操作;

步骤S403:设备返回步骤S402的操作结果给节点模块22;

步骤S404:节点模块22将操作结果返回给管理端21。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不同设备类型的待识别设备分别对应不同的预定操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不同设备类型的待识别设备分别进行对应的不同的预定操作。例如,假设待识别设备是计算设备,可以对当前的计算设备使用的版本进 行版本升级,进一步实现对待识别设备的高效管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1)第一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其中,该识别请求用于识别与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且该识别请求中包括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

2)获取模块54,用于根据该标识,获取该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

3)第一发送模块56,用于将获取到的该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该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的应用场景包括但并不限于:各个数据中心中大量的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的识别,或者非通信协议IP网络中设备的识别。

下面对上述应用场景下,上述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架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信息的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架构。其中,终端以管理端为例,当前处理模块以节点模块为例。具体地,管理端21与节点模块22的连接取决于节点模块22中通信单元221所支持的通信方式;节点模块22与设备23的连接取决于硬件厂商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固化在设备内部,可拔插组件等方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节点模块包括通信单元221、处理单元222以及设备适配单元223。其中,通信单元221用于与外部进行连接,完成硬件连接与通信协议处理,可以提供如IP,串口等通信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单元222用于处理外部请求,根据这些请求通过适配单元操作设备。不同的硬件可以对外提供差异化的操作接口,设备适配单元223用于完成这些操作接口对处理单元的适配。

在上述设备信息识别的框架下,接收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其中该识别请求用于识别与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且该识别请求中包括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根据该标识,获取该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将获取到的该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该终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主动向与待识别设备连接的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识别请求,并接收该当前处理模块根据识别请求中待识别内容获取的相应目标设备信息,实现对待识别设备信息的识别,而不是被动等待待识别设备通过SNMP告警被动告知设备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被动的方式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识别所造成的设备信息识别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设备信息识别效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识别请求包括但并不限于:基于IP报文的识别请求、非IP报文的识别请求。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识别请求为基于IP报文的识别请求时,可以将各种识别请求封装在IP报文中传递;在识别请求为基于非IP报文的识别请求时,可以通过其他的通信方式携带识别请求,其中,上述通信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的短距离通信,无线电等,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包括但并不限于: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终端的通信地址。其中,将获取到的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按照终端的通信地址发送至该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待识别设备中与该标识所标识的待识别内容相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包括但并不限于:设备类型的唯一标识(例如,可以是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简称为UUID)的二进制串、SNMP协议的SYSOID)。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6所示,获取模块54包括:

1)获取单元62,用于通过当前处理模块与待识别设备的通信接口,获取待识别设备信息相对应的设备信息;

2)处理单元64,用于将设备信息与该当前处理模块的通信地址进行封装,生成该目标设备信息。

上述装置通过当前处理模块与待识别设备的通信接口,获取待识别设备中与该标识所标识的待识别设备信息相对应的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与当前处理模块的通信地址进行封装生成目标设备信息,进一步发送给终端,使得终端能够根据目标设备信息,实现对待识别设备的主动识别,进一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被动的方式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识别所造成的设备信息识别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设备信息识别效率的效果。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 框图(二),如图7所示,该装置除了包括图5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

1)处理模块72,用于在该将获取到的该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该终端之前,该终端接收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范围,并列举出该地址范围所包括的待识别设备的地址,依次执行以下步骤,直至遍历该地址范围所包括的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其中,该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范围和与该待识别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当前处理模块的地址范围一一对应:从该地址范围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并按照预设规则设置接收该目标设备信息的等待时间以及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该识别请求的次数;判断在该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该目标设备信息;若在该等待时间内接收到该目标设备信息,则将该地址范围中的下一个待识别设备的地址作为该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若在该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该目标设备信息,则判断该终端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该识别请求的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该终端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该识别请求的次数超过该预设阈值,则确定该当前处理模块不存在与该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对应的设备,将该地址范围中的下一个设备的地址作为该当前待识别设备的地址;若该终端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发送该识别请求的次数未超过该预设阈值,则向该当前处理模块再次发送该识别请求。

通过上述装置采用的轮询的方式,实现对待识别设备的批量识别,大幅提升数据中心的运维效率。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设备信息中至少包括待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信息还可以包括但并不限于:待识别设备的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的类型、待识别设备的当前使用的软件版本号、待识别设备的当前使用的应用。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三),如图8所示,该装置除了包括图5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

1)第二接收模块82,用于在将获取到的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后,接收终端发送的操作请求,其中,该操作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该待识别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的指示信息;

2)指示模块84,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指示该待识别设备执行该预定操作;

3)第三接收模块86,用于接收该预定操作执行完成的操作结果;

4)第二发送模块88,用于将该操作结果发送至该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到的终端向与该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发送操作请求还可以包括:必要的附加信息,例如通信方式,用户名,密码等,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定。

通过上述装置,在识别出设备信息后,根据设备信息向与待识别设备连接的当前处 理模块发送不同的操作请求,该当前处理模块通过设备适配单元对设备进行操作,进一步实现对设备的管理。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上述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不同设备类型的待识别设备分别对应不同的该预定操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不同设备类型的待识别设备分别进行对应的不同的预定操作。例如,假设待识别设备是计算设备,可以对当前的计算设备使用的版本进行版本升级,进一步实现对待识别设备的高效管理。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示例中终端以管理端为例进行说明,当前处理模块以节点模块为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发现的装置,包括节点模块,该装置位于每一个需要被发现的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计算,网络,存储设备),用于处理来自于请求者的请求消息并应答;管理端,根据使用者设定的发现请求消息,完成对设备的发现和管理。

节点模块包含可以与外界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通信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常见的以太网IP通信)。

节点模块包含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来自于通信单元的消息或生成应答消息并通过通信单元发送。

节点模块包含设备适配单元,用于和不同的硬件设备交互(包括但不限于读取硬件设备信息,设置硬件设备参数等)。

请求消息分为以下类型:查询类消息和操作类消息。查询类消息又分为用于请求设备唯一标识的消息,用于请求设备其它信息的消息。用于请求设备唯一标识的消息适用于所有节点模块。而其它的请求消息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有所不同。

上述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信息:请求者的通信地址,用于说明这个消息用途的标识。

上述应答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信息:节点模块的通信地址,与请求对应的附加信息。

所有节点模块用于应答设备唯一标识请求的消息适用于所有的请求者。

管理端所接收的发现请求消息通常包括与节点模块通信的必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的地址范围,通信方式,用户名,密码等)。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各种设备只要有节点模块,并通过该模块的通信单元与管理端连接就可以通过消息操作完成设备识别和管理,可以极大的降低设备管理的复杂度,改 进运维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模块分别位于多个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终端发送的识别请求,其中,识别请求用于识别与当前处理模块连接的待识别设备,且该识别请求中包括待识别设备信息的标识;

S2,根据该标识,获取该待识别设备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

S3,将获取到的该目标设备信息发送至该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步骤S1、S2以及S3。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