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陆、海、空、天网络一体化的网络体系架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42741发布日期:2018-12-21 18:5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实现陆、海、空、天网络一体化的网络体系架构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陆、海、空、天网络一体化的网络体系架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互联网早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共享平台,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也是各个行业继续创新的新支点。然而,现有互联网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其设计初衷只为实现可信节点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无法满足当今人们对互联网的多元化需求,诸如安全性差、可扩展性差、可管可控性差、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等诸多弊端暴露无遗。如何设计能够满足当今乃至未来用户需求的下一代互联网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造成现有互联网诸多严重弊端的本质原因在于其“三重绑定”特性,即“身份与位置绑定”、“资源与位置绑定”以及“控制与转发绑定”。围绕上述“三重绑定”分离的网络架构,即“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架构、“资源与位置分离”网络架构、以及“控制与转发分离”网络架构层出不穷。“身份与位置分离”架构:所谓的“身份与位置绑定”的问题是指IP(InternetProtocol)地址的二义性,即IP地址在传输层代表主机的身份信息,在网络层代表主机的位置信息。IP地址二义性是导致现有互联网移动性差、安全性差、可扩展性差等的本质原因。顾名思义,“身份与位置分离”的思想是指使用两个标识使主机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解耦,一个标识用于表示主机的身份,可以是不用于路由的IP地址、公钥的哈希值等;另一个标识用于表示用户的位置,即IP地址。“身份与位置分离”机制可以分为基于主机和网络的方案。基于主机的方案直接修改主机的协议栈,但对网络系统本身不做修改,如HIP(HostIdentityProtocol)、SHIM6。基于网络的方案则是通过专用路由器对数据包的地址进行修改、封装等操作,实现路由地址的变换,典型的方案有一体化标识网络、LISP(LocatorIdentitySeparationProtocol)、GSE等。“身份与位置分离”思想的提出有利于解决现有移动互联网可扩展性差、安全性差、不支持移动性、多家乡技术等弊端。“资源与位置分离”架构:互联网是基于端到端的通信,通信双方必须知道对方的实际位置,即IP地址才能建立传输通道并进行数据传输。服务资源虽然有自己独立的名字,如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但其名字通常含有服务提供商信息,而服务提供商信息又通过域名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与IP地址一一绑定,最终造成资源与位置的绑定。事实上,对于大多互联网用户,他们更加关心服务资源本身而不是其位置,ICN(Information-CentricNetworking)的设计理念就在于使互联网用户直接检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信息所在的位置,无需考虑信息到位置的映射。ICN对服务内容直接命名,该服务名称与服务内容所处位置信息解耦,方便用户直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时,ICN引入网络缓存的概念,即路由器可根据缓存策略存储流经自身的服务内容,方便其它用户就近获取,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另外,ICN在安全性、移动性、多家乡技术等问题上更具优势。代表性的ICN实现有NDN(NamedDataNetworking)、DONA(Data-OrientedNetworkArchitecture)、NetInF(NetworkofInformation)、PURSUIT、COMET等。“控制与转发分离”架构:现有互联网将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耦合在网络节点上,每个节点既负责路由选择的同时也操作数据转发。一方面,随着用户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网络应用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复杂功能被赋予到现有网络中,网络节点的性能、可扩展性等受到严重挑战;另一面,由于网络的控制层面被分布到各个节点上,这使得网络部署者难以对其进行高效管理,无法实现更为复杂的、面向需求的自定义功能,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网络新技术更是无法部署。为适应网络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构造可持续发展的网络体系,“控制与转发”分离的思想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早期的OpenSignaling、ActiveNetworking再到4D、Forces(FORwardingandControlElementSeparation)、Ethane以及如今的SDN(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学术界一直在不断的对该思想进行研究和实现,而SDN更是得到了产业界的支持和认可,这无疑给SDN的推广带来强有力的动力。SDN将转发平面集成到交换机上,控制层面部署在一个逻辑上集中式分布的实体上,使得控制器的可扩性问题成为其固有缺陷,这也是目前SDN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此可见,围绕上述“三重绑定”分离的网络架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目前仍缺乏一个能够同时克服上述“三重绑定”的未来互联网架构,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互联网诸多严重弊端。此外,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卫星网络由于其广阔的覆盖能力越来越受到青睐,如何实现陆、海、空、天网络一体化也必将是未来网络的研究热点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实现陆、海、空、天网络一体化的网络体系架构,包括:核心网,包括地面核心网和空间核心网;接入网,包括地面接入网、海洋接入网、航空接入网和空间接入网;其中,所述接入网向所述核心网注册或更新信息,并且通过所述核心网与其它接入网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和所述接入网均包括: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映射系统以及资源管理系统;网络实体,包括用户、路由器和提供服务资源的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向所属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并按需向所述核心网的网络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并且通过所述核心网与其它接入网内的网络实体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网络实体包括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身份标识用于表征网络实体本身,位置标识用于表征网络实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并且其中每个网络实体按需向所属网络及所述核心网的位置映射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网和接入网均具有各自独立的各自独立的网络编号作为其身份标识,每个接入网和核心网的位置标识为其网络内连接其它网络的边界路由器的位置标识,边界路由器在相连的两个网络中均具有位置标识,其中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征该网络本身,所述位置标识用于表征该网络的位置;其中,所述位置映射系统负责维护其所属网络内所述网络实体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绑定以及其它网络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绑定关系;并且其中,所述资源管理系统负责统一管理和调度网络资源、规划路径、组成服务功能链,并且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下发的报文转发策略的优先级优于其所属网络内的网内路由器的转发策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资源分为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服务资源用服务标识表征,服务标识中不含位置信息以及服务提供商信息,并且服务资源按需向所属网络以及所述核心网的服务查询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其中,所述服务查询系统负责服务内容的注册或更新、服务标识的分配以及将用户模糊查找所提供的关键字转换为可能的服务标识列表并下发给用户进行选择;其中,所述资源管理系统负责统一管理和调度网络资源、规划路径、组成服务功能链,并且其中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下发的报文转发策略的优先级优于其所属网络内的网内路由器的转发策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间核心网作为所述地面核心网的接入网,通过其间的边界路由器向所述地面核心网进行空间核心网所属网络实体的信息注册或更新,并且通过所述地面核心网与其它和地面核心网直接相连的接入网进行通信。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实现陆、海、空、天网络一体化的网络体系架构的方法,包括:组建核心网和接入网,其中所述核心网包括地面核心网和空间核心网,所述接入网包括地面接入网、海洋接入网、航空接入网和空间接入网;所述接入网向所述核心网注册或更新信息,并且通过所述核心网与其它接入网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和所述接入网均被配置为包括: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映射系统以及资源管理系统;网络实体,包括用户、路由器和提供服务资源的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向所属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并按需向所述核心网的网络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并且通过所述核心网与其它接入网内的网络实体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网络实体被配置为包括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身份标识用于表征网络实体本身,位置标识用于表征网络实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并且其中每个网络实体按需向所属网络及所述核心网的位置映射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网和接入网均被配置为具有各自独立的网络编号作为其身份标识,每个接入网和核心网的位置标识为其网络内连接其它网络的边界路由器的位置标识,边界路由器在相连的两个网络中均具有位置标识,其中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征该网络本身,所述位置标识用于表征该网络的位置;其中,所述位置映射系统被配置为负责维护其所属网络内所述网络实体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绑定以及其它网络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绑定关系;并且其中,所述资源管理系统被配置为负责统一管理和调度网络资源、规划路径、组成服务功能链,并且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下发的报文转发策略的优先级优于其所属网络内的网内路由器的转发策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资源分为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服务资源用服务标识表征,服务标识中不含位置信息以及服务提供商信息,并且服务资源按需向所属网络以及所述核心网的服务查询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其中,所述服务查询系统被配置为负责服务内容的注册或更新、服务标识的分配以及将用户模糊查找所提供的关键字转换为可能的服务标识列表并下发给用户进行选择;其中,所述资源管理系统被配置为负责统一管理和调度网络资源、规划路径、组成服务功能链,并且其中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下发的报文转发策略的优先级优于其所属网络内的网内路由器的转发策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间核心网作为所述地面核心网的接入网,通过其间的边界路由器向所述地面核心网进行空间核心网所属网络实体的信息注册或更新,并且通过所述地面核心网与其它和地面核心网直接相连的接入网进行通信。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实现陆、海、空、天网络一体化的网络体系架构及方法。在该体系架构中,全网被划分为核心网和接入网两种网络。其中,核心网包括地面核心网和空间核心网,接入网则泛指除核心网以外的所有网络。接入网通过边界路由器与核心网相连,并通过核心网实现接入网间的互联互通。在下文中,本发明所提出的实现陆、海、空、天网络一体化的网络体系架构简称为“一体化网络”。一体化网络体系架构可以采用“身份与位置分离”、“资源与位置分离”以及“控制与转发分离”的思想并定义了三种标识,即身份标识、位置标识、服务标识,以及三种网络管理系统,即位置映射系统、服务查询系统以及资源管理系统。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为一体化网架构模型;图2为用户注册或更新方法(用户所处接入网与地面核心网络直接相连情景);图3为用户注册或更新方法(用户所处接入网与空间核心网络直接相连情景);图4为服务器注册或更新方法(服务器所处接入网与地面核心网络直接相连情景);图5为服务器注册或更新方法(所处接入网与空间核心网络直接相连情景);图6为一体化网络端到端传输模式(通信双方在同一接入网内的情景);图7为一体化网络端到端传输模式(通信双方在不同的接入网并且两个接入网直接通过某一核心网即空间核心网或地面核心网互联的情景);图8为一体化网络端到端传输模式(通信双方在不同的接入网并且两个接入网通过双核心网互联的情景);图9为服务查询过程;图10为服务传输过程(用户所选服务器与用户所处接入网相同的情景);图11为服务传输过程(用户与服务器在不同的接入网并且两个接入网直接通过某一核心网即空间核心网或地面核心网互联的情景);图12为服务传输过程(用户与服务器在不同的接入网并且两个接入网直接通过双核心网互联的情景);图13为服务功能请求方法;图14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5的示意图。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附图并非按照比例绘制,而仅为示意性的目的,因此,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制和约束。在附图中,相似的组成部分以相似的附图标号标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所述附图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且在本发明中,附图通过对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解释表示出来。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的实施例且可以进行结构上或逻辑上的改变。例如,对于一个实施例解释或描述的特征可被用于其它实施例或与其它实施例结合来生成另一个实施例。其意图在于本发明包括这样的修改和变化。这些示例用特定的语句描述,但它们不应被理解为对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附图仅出于解释性目的且并非按比例绘制。除非特别说明,出于清楚的目的,相应的元件在不同的附图中采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术语"具有","含有","包括","包含"等是开放性的,它们表示所描述的结构,元件或者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额外元件或特征。一、本发明的一体化网络具有以下特征:一体化网络体系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网络由核心网和接入网组成。核心网只部署在地面网络和空间网络中,即地面核心网Y2和空间核心网Y1,其作用是实现不同接入网间的互联互通。除地面核心网和空间核心网外,其余网络均视为一体化网络的接入网,如地面接入网络(例如地面固定接入网、地面移动接入网Z、地面孤岛接入网X)、海洋接入网、航空接入网、空间接入网络(深空接入网)等。所有接入网通过与地面核心网或空间核心网相连的边界路由器接入到核心网络中,并通过核心网与其它接入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核心网和所述接入网均包括: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映射系统以及资源管理系统(图1中为了方便仅在地面核心网Y2中示出);网络实体,包括用户、路由器和提供服务资源的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向所属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并按需向所述核心网的网络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信息,并且通过所述核心网与其它接入网内的网络实体进行通信。在“双核心”网络中,地面核心网作为“双核心”的“主核心”,空间核心网作为“双核心”网络的“从核心”。在地面核心网看来,空间核心网是其一个特殊的接入网。空间核心网由GEO卫星、MEO卫星以及LEO卫星组成,按卫星照距离地面的高度形成“三层网络”结构。空间核心网在GEO卫星部署网络管理系统,MEO卫星则作为GEO卫星的辅助卫星协助GEO卫星完成某些网路管理功能。MEO卫星也可独自承担某些网络管理功能。而在LEO卫星中则部署转发功能、接入功能、服务功能、服务内容等。GEO卫星和MEO卫星侧重于空间网络管理,主要负责信令传输、少量的数据传输以及深空网络实体的接入,LEO卫星则主要负责陆地、海洋、航空、航天网络实体的接入、数据的传输以及一些服务功能或服务内容的提供。其中路由器其中,根据其在所述网络中的功能,路由器包括但不限于接入路由器、普通路由器、缓存路由器、边界路由器等,以实现路由、转发、缓存、入侵检测、防火墙等功能等。其中,根据其在所述网络中的功能,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普通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实体均有两个标识,即身份标识(ID,Identifier)和位置标识(LOC,Locator),其目的是实现“身份与位置分离”。身份标识用于表征网络实体本身,以实现网络实体的识别、认证、鉴权等。位置标识则用于表征网络实体在网络中的位置,该标识也被路由协议用于完成网络的路由功能,位置标识即为路由标识。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默认为128位。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解耦有助于实现网络实体的移动性支持、多接口技术支持、安全性提升等。一体化网络中的服务资源分为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服务内容是指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服务内容本身,如音频、视频、文本、网页等。服务功能是指服务提供商或网络供应商等为用户组织不同功能的网络实体以实现用户所要求的某种结果。服务资源用服务标识(SID,ServiceIdentifier)表征,默认为128位,服务标识中不含位置信息以及服务提供商信息,以实现“资源与位置分离”。每个接入网、核心网都拥有一个独立的网络编号(NetID,NetworkIdentifier)作为本网络的身份标识。每个接入网、核心网的位置标识即为其网络内边界路由器的位置标识。边界路由器在相连两个网络中分别拥有两个网络内的位置标识。接入网或核心网可在不改变自身网络编号的情况下改变通往相邻网络的边界路由器位置,以实现网络出入口的灵活变换。服务查询系统负责服务内容的注册、服务标识的分配以及将用户模糊查找所提供的关键字转换为可能的服务标识列表并下发给用户进行选择。服务查询系统维护的服务内容检索信息如表1所示。表1:服务查询系统维护的服务内容检索信息位置映射系统负责维护其所属网络内网络实体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绑定以及某些其它网络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绑定关系,位置映射系统维护的身份与位置绑定关系如表2所示。表2:位置映射系统维护的身份与位置绑定关系身份标识位置标识用户1的身份标识用户1的位置标识用户2的身份标识用户2的位置标识……用户3的身份标识用户3所属网络网络编号用户4的身份标识用户4所属网络网络编号……网络1的网络编号通往网络1的边界路由器的位置标识网络2的网络编号通往网络2的边界路由器的位置标识……而资源管理系统则负责统一管理和调度网络资源、规划路径、组成服务功能链等。资源管理系统拥有所属网络的完整拓扑,以及网络内路由器的性能参数、资源使用率等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维护的路由器信息如表3所示。资源管理系统可根据网络运行状态向路由器下发报文转发策略以实现路径规划等。对于路由器,资源管理系统下发的报文转发策略的优先级优于路由器的自身计算出来的转发表。下发的转发策略如表4所示,匹配项可为服务标识、位置标识、身份标识等本身或组合。资源管理系统用于实现“控制与转发分离”。表3:资源管理系统维护的路由器信息表4:资源管理系统下发的策略匹配项入口出口(SID,LOC)接口1接口2………一体化网络支持端到端传输模式和逐跳传输模式,通信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传输模式。端到端传输模式可以使用现有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或UDP(UserDatagramProtocol)等传输协议,主要用于信令交互以及兼容现有互联网端到端的通信模式。使用端到端传输模式时,传输通道以[身份标识、端口号]标识,利于通信双方实体的识别、移动、并行传输等。逐跳传输模式旨在就近获取内容本身,无需建立传输通道。在该模式下,用户发送的服务内容请求中含有服务标识,收到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的网络实体需查看本地是否存储有对应的服务内容,有则直接返回给请求者,否则继续路由。服务内容数据回传时,沿途带有缓存功能的路由器可按需存储服务内容。服务内容请求报文中可添加“服务需求描述”,服务需求描述定义了所请求服务内容的最低服务质量。接入网和核心网可依据自身特点使用自己的路由协议和传输协议。各网络路由协议所使用的位置标识仅限于自己网络内使用,相应的位置标识长度可自行定义。边界路由器负责位置标识的替换。各网络传输协议所使用的身份标识长度可自行定义。对于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相邻网络,其边界路由器需进行传输协议、身份标识长度的转换。一体化网络所使用的通用报文格式如表5所示,其中头部包含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服务标识、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源端口号以及目的端口号。其中,服务标识、源身份标识以及目的身份标识为可选项,报文头部按需携带。表5:通用报文格式无论在核心网还是接入网,网络实体按需向所属网络的位置映射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必要的信息,而服务资源则按需向所属网络的服务查询系统以及资源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必要的信息。二、一体化网络中网络实体注册或更新方法用户、服务器需要通过其接入路由器(第一跳路由器)向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其位置标识,其位置标识由用户、服务器所接入的接入路由器分配。服务器还需向服务查询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其提供的服务资源,路由器则向所属网络的资源管理系统注册其身份标识、位置标识、自身硬件参数信息(如网卡带宽、内存容量、中央处理器性能等)以及所具备的特殊功能,如缓存功能、防火墙功能等。此外,路由器还需向所属网络的资源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其使用状态(路由器某些或全部硬件资源的使用率),方便后者感知网络的整体运行情况。2.1用户注册或更新方法2.1.1用户所处接入网与地面核心网络直接相连情景如图2所示,不妨设用户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AX-LOC;互联接入网X与地面核心网Y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接入网X的网络编号为XNet-ID。用户注册或更新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发送接入请求报文至ARA,并携带认证相关信息,用户侧只使用身份标识进行通信;步骤2、ARA从请求报文中提取出AID和认证相关信息发往认证服务器验证A的身份;步骤3、认证服务器将A的认证结果返回给ARA;步骤4、ARA将认证结果转发给A;步骤5、ARA查看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若合法,则从自身的位置标识池中分配一个位置标识AX-LOC给A,并记录下AID与AX-LOC的绑定关系。之后,ARA代替A向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AID与AX-LOC的绑定关系;步骤6、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注册或更新AID与AX-LOC的绑定关系,并向ARA发送确认信息;若A发生了移动并且从其它接入网切换到接入网X、或A为首次接入网络,注册或更新过程还需完成以下步骤:步骤7、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通过BRX-Y向地面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A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步骤8、BRX-Y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返回确认信息至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步骤9、BRX-Y向地面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A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步骤10、地面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注册或更新A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并向BRX-Y发送确认信息。2.1.2用户通过LEO卫星或GEO卫星直接接入空间核心网情景在此情景下,用户通常为陆地、海洋、航空、航天、深空等无法组网的单一用户,空间核心网需作为其接入网络,保证其通信的畅通。此时,可将空间核心网视为地面核心网的接入网,执行2.1.1所述的用户注册或更新方法。2.1.3用户所处接入网与空间核心网络直接相连情景用户注册或更新过程与2.1.1所述步骤相同,区别在于空间核心网在收到用户注册或更新后还需向地面核心网发起注册或更新过程。如图3所示,不妨设用户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AX-LOC;互联接入网X与空间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互联空间核心网Y1与地面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接入网X的网络编号为XNet-ID,空间核心网Y1的网络编号为Y1Net-ID。用户注册或更新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发送接入请求报文至ARA,并携带认证相关信息,用户侧只使用身份标识进行通信;步骤2、ARA从请求报文中提取出AID和认证相关信息发往认证服务器验证A的身份;步骤3、认证服务器将A的认证结果告知ARA;步骤4、ARA将认证结果转发给A;步骤5、ARA查看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若合法,则从位置标识池中分配一个位置标识AX-LOC给A,并记录下AID与AX-LOC的绑定关系。之后,ARA代替A向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AID与AX-LOC的绑定关系;步骤6、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注册或更新AID与AX-LOC的绑定关系,并向ARA发送确认信息;若A发生移动并且从其它接入网切换到接入网X、或A为首次接入网络,注册或更新过程还需完成以下步骤:步骤7、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通过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A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步骤8、BRX-Y1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返回确认信息至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步骤9、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A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步骤10、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注册或更新A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并向BRX-Y1发送确认信息。步骤11、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通过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AID与Y1Net-ID的绑定关系;步骤12、BRY1-Y2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返回确认信息至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步骤13、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AID与Y1Net-ID的绑定关系;步骤14、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注册或更新AID与Y1Net-ID的绑定关系,并向BRY1-Y2发送确认信息。2.2服务器注册或更新方法服务器注册或更新方法与用户注册或更新方法相似,区别在于服务器还需向服务查询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注册或更新其服务资源。服务器向位置映射系统注册或更新的方法与2.1节所述完全相同,本节不再赘述。服务资源分为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2.2.1服务内容注册或更新方法为完成服务内容的解析,服务器需向服务查询系统注册或更新,提供服务器自身的身份标识、服务描述信息SDI(ServiceDescriptionInformation,包括服务内容名称、提供商、关键字、摘要等)并获得服务标识。服务器通过其第一跳路由器(接入路由器)接入网络,其第一跳路由器作为服务器的代理完成服务内容注册或更新的相关过程。2.2.1.1服务器所处接入网与地面核心网络直接相连情景如图4所示,不妨设服务器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互联接入网X与地面核心网Y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服务标识为SID,服务描述信息为SDI,接入网X的网络编号为XNet-ID。服务器服务内容注册或更新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发送服务内容注册或更新报文至ARA,报文中携带SDI;步骤2、ARA从注册或更新报文中提取AID和SDI后发往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进行注册或更新;步骤3、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收到后,根据SDI查询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服务内容,是则提取出该服务内容所对应的SID后返回给ARA;否则根据服务内容本身生成一个新的SID,之后,将SID返回给ARA;步骤4、ARA收到后将SID返回给A;步骤5、同时,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缓存下SID、AID、SDI以及XNet-ID绑定关系后,通过BRX-Y向地面核心网Y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或更新请求;步骤6、BRX-Y收到服务注册或更新请求后,向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发送确认信息;步骤7、BRX-Y向地面核心网Y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或更新请求;步骤8、地面核心网Y的服务查询系统缓存下SID、AID、SDI以及XNet-ID绑定关系后向BRX-Y发送确认信息。2.2.1.2通过LEO卫星或GEO卫星直接接入空间核心网情景在此情景下,服务器通常为陆地、海洋、航空、航天、深空等无法组网的单一服务器,空间核心网需作为其接入网络,保证其通信的畅通。此时,可将空间核心网视为地面核心网的接入网,执行2.2.1.1所述的服务器注册或更新方法。2.2.1.3服务器所处接入网与空间核心网络直接相连情景如图5所示,不妨设服务器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互联接入网X与空间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互联空间核心网Y1与地面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服务标识为SID,服务描述信息为SDI,接入网X的网络编号为XNet-ID,空间核心网Y1的网络编号为Y1Net-ID。服务器服务内容注册或更新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发送服务内容注册或更新报文至ARA,报文中携带SDI;步骤2、ARA从注册或更新报文中提取AID和SDI后发往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进行注册或更新;步骤3、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收到后,根据SDI查询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服务内容,是则提取出该服务内容所对应的SID后返回给ARA;否则根据服务内容本身生成一个新的SID,之后,将SID返回给ARA;步骤4、ARA收到后将SID返回给A;步骤5、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缓存下SID、AID、SDI以及XNet-ID绑定关系后,通过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或更新请求;步骤6、BRX-Y1收到服务注册或更新请求后,向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发送确认信息;步骤7、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或更新请求;步骤8、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缓存下SID、AID、SDI以及XNet-ID绑定关系后向BRX-Y1发送确认信息;步骤9、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通过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或更新请求;步骤10、BRY1-Y2收到服务注册或更新请求后,向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发送确认信息;步骤11、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或更新请求;步骤12、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缓存下SID、AID、SDI以及Y1Net-ID绑定关系后向BRY1-Y2发送确认信息。2.2.2服务功能注册或更新方法若服务器提供服务功能,服务器需通过其接入路由器向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注册或更新报文,不妨服务器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网络中的位置标识为ALOC,服务器注册或更新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通过ARA所属网络的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注册或更新报文,报文中按需携带AID、ALOC、可提供的服务功能以及硬件资源使用率;步骤2、ARA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向资源管理系统转发;步骤3、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资源管理系统通过ARA向A发送确认消息;步骤4、ARA向A发送确认消息。2.3路由器注册或更新方法路由器同样包含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对于可以提供某些功能的路由器还可拥有服务标识。路由器使用身份标识与认证系统交互,保证设备的可信。路由器可使用不同的路由协议保持连通性。网络初始时,路由器向资源管理系统注册其身份标识、位置标识、相邻节点关系、硬件参数以及可提供的服务功能等信息,以便资源管理系统获得全网拓扑、调度并组成服务功能链或具备某些功能的虚拟网络。网络启动后,路由器按需向资源管理系统更新其使用状态。不妨路由器为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网络中的位置标识为ALOC;路由器注册或更新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向所属网络的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注册或更新报文,报文中按需携带AID、ALOC、A的硬件参数、可提供的服务功能以及硬件资源使用率;步骤2、收到注册或更新报文后,资源管理系统向A发送确认消息。三、一体化网络的通信方法3.1一体化网络传输模式一体化网络端到端传输模式可使用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也可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协议,通信双方按需选择,但传输通道以通信双方的[身份标识,端口号]标识。3.1.1通信双方在同一接入网内的情景如图6所示,不妨设通信发起方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AX-LOC;通信接收方为B,其接入路由器为ARB,其身份标识为B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BX-LOC。一体化网络传输模式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在得知B的身份标识后,发送报文到ARA,报文头部的源身份标识为AID,目的身份标识为BID,用户侧只使用身份标识通信;步骤2、ARA在原有报文的基础上需要在报文头部添加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即为A接入时ARA为其分配的AX-LOC。如果ARA没有存储BID与BX-LOC的绑定关系,执行步骤3;否则,ARA在报文头部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X-LOC后向通信对端发送报文,之后执行步骤6;步骤3:ARA向接入网X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BX-LOC。步骤4:接入网X位置映射系统以B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返回给ARA相应的BX-LOC。步骤5:ARA将收到的BX-LOC填写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并向B发送报文;步骤6:ARB收到报文后,缓存下AID和AX-LOC的绑定关系,并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B。3.1.2通信双方在不同的接入网并且两个接入网直接通过某一核心网(地面核心网或空间核心网)互联的情景如图7所示,不妨设通信发起方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AX-LOC;互联接入网X与核心网Y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BRX-Y_LOC1,其在核心网Y的位置标识为BRX-Y_LOC2;互联核心网Y与接入网Z的边界路由器为BRY-Z,其在核心网Y位置标识为BRY-Z_LOC1,其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BRY-Z_LOC2;通信接收方为B,其接入路由器为ARB,其身份标识为BID,其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BZ-LOC。一体化网络端到端传输模式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在得知B的身份标识后,发送报文到ARA,报文头部的源身份标识为AID,目的身份标识为BID,用户侧只使用身份标识通信;步骤2、ARA在原有报文的基础上需要在报文头部添加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即为A接入时ARA为其分配的AX-LOC。如果ARA没有存储BID与BRX-Y_LOC1的绑定关系,则执行步骤3;否则,ARA在报文头部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X-Y_LOC1后向BRX-Y发送报文,之后执行步骤6;步骤3、ARA向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BX-LOC;步骤4、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发现B不处于接入网内,需向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并返回给ARA对应的BRX-Y_LOC1;步骤5、接入路由器收到后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X-Y_LOC1,并向BRX-Y发送报文;步骤6、BRX-Y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X-Y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B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7;否则,BRX-Y将报文头部中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核心网Y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BRY-Z,之后执行步骤10;步骤7、BRX-Y将AID与AX-LOC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AX-LOC替换BRX-Y_LOC2;BRX-Y向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位置标识;步骤8、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以B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得到B所属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再以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RY-Z_LOC1并返回给BRX-Y;步骤9、BRX-Y将BRY-Z_LOC1与B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X-Y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Z_LOC1并向BRY-Z发送报文;步骤10、BRY-Z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Z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B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1;否则,BRY-Z将报文头部中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接入网Z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ARB,之后执行步骤14;步骤11、BRY-Z将与AID与BRX-Y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BRX-Y_LOC2替换BRY-Z_LOC2;BRY-Z向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位置标识;步骤12、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以B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Z-LOC并返回给BRY-Z;步骤13、BRY-Z将BZ-LOC与B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Z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Z-LOC并向B发送报文;步骤14、ARB收到报文后,缓存下AID和BRY-Z_LOC2的绑定关系,并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B。3.1.3通信一方位于与地面核心网相连的接入网,另一方通过LEO卫星或GEO卫星直接接入空间核心网情景在此情景下,通信另一方通常为陆地、海洋、航空、航天、深空等无法组网的单一通信实体,空间核心网需作为其接入网络,保证其通信的畅通。此时,可将空间核心网视为地面核心网的接入网,执行3.1.2所述一体化网络端到端传输模式。3.1.4通信双方在不同的接入网并且两个接入网通过地面核心网和空间核心网互联的情景如图8所示,不妨设通信发起方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AX-LOC;互联接入网X与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其在接入网X位置标识为BRX-Y1_LOC1,其在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2;互联核心网Y1与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其在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1,其在核心网Y2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2;互联核心网Y2与接入网Z的边界路由器为BRY2-Z,其在核心网Y2位置标识为BRY2-Z_LOC1,其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BRY2-Z_LOC2;通信接收方为B,其接入路由器为ARB,其身份标识为BID,其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BZ-LOC。一体化网络端到端传输模式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在得知B的身份标识后,发送报文到ARA,报文头部的源身份标识为AID,目的身份标识为BID,用户侧只使用身份标识通信;步骤2、ARA在原有报文的基础上需要在报文头部添加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即为A接入时ARA为其分配的AX-LOC。如果ARA没有存储BID与BRX-Y1_LOC1的绑定关系,则执行步骤3;否则,ARA在报文头部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X-Y1_LOC1后向BRX-Y1发送报文,之后执行步骤6;步骤3、ARA向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BX-LOC;步骤4、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以B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发现B不处于接入网内,需向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并返回给ARA对应的BRX-Y1_LOC1;步骤5、接入路由器收到后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X-Y1_LOC1,并向BRX-Y1发送报文;步骤6、BRX-Y1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X-Y1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B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7;否则,BRX-Y1将报文头部中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核心网Y1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BRY1-Y2,之后执行步骤10;步骤7、BRX-Y1将AID与AX-LOC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AX-LOC替换BRX-Y1_LOC2;BRX-Y1向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位置标识;步骤8、(a)如果核心网Y1为地面核心网,地面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以B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得到B对应的空间核心网Y2的网络编号;地面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再以空间核心网Y2的网络编号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RY1-Y2_LOC1并返回给BRX-Y1;(b)如果核心网Y1为空间核心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以B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发现没有B的相关条目,则需向地面核心网Y2查询,将BRY1-Y2_LOC1返回给BRX-Y1;步骤9、BRX-Y1将BRY1-Y2_LOC1与B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X-Y1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1-Y2_LOC1并向BRY1-Y2发送报文;步骤10、BRY1-Y2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1-Y2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B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1;否则,BRY1-Y2将报文头部中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核心网Y2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BRY2-Z,之后执行步骤14;步骤11、BRY1-Y2将AID与BRX-Y1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BRX-Y1_LOC2替换BRY1-Y2_LOC2;BRY1-Y2向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位置标识;步骤12、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以B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得到B所属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再以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RY2-Z_LOC1并返回给BRY2-Z;步骤13、BRY1-Y2将BRY2-Z_LOC1与B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1-Y2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2-Z_LOC1并向BRY2-Z发送报文;步骤14、BRY2-Z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2-Z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B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5;否则,BRY2-Z将报文头部中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接入网Z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ARB,之后执行步骤18;步骤15、BRY2-Z将AID与BRY1-Y2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BRY1-Y2_LOC2替换BRY2-Z_LOC2;BRY2-Z向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位置标识;步骤16、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以B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Z-LOC并返回给BRY2-Z;步骤17、BRY2-Z将BZ-LOC与B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2-Z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Z-LOC并向B发送报文;步骤18、ARB收到报文后,缓存下AID和BRY2-Z_LOC2的绑定关系,并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B。3.2、用户请求服务内容方法用户请求服务内容共有两个过程,即服务查询过程与服务传输过程。3.2.1服务查询过程服务查询过程用于处理用户的模糊查询。用户通过发送关键字给服务查询系统来获得服务标识及对应的服务器身份标识。若本地服务查询系统可以满足要求,则直接返回相关信息,否则,通过查询核心网服务查询系统获得最终结果。若用户通过其它方式获知服务标识和服务器身份标识,该步骤可以省略。如图9所示,不妨设用户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服务标识为SID,服务器身份标识为ServerID,服务描述信息为SDI,服务器所属接入网的网络编号为Net-ID;互联接入网X与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互联核心网Y1与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用户的服务查询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发送服务查询请求报文至ARA,报文含关键字信息;步骤2、ARA在原报文头部添加对应身份标识的位置标识后向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转发;步骤3、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查询本地服务信息,如果不存在对应的服务信息,则执行步骤4;否则,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返回ARA一系列对应的服务信息,其中,服务信息包括SID、ServerID、SDI以及Net-ID,之后执行步骤12;步骤4、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需向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服务查询过程,并将请求报文发送至BRX-Y1;步骤5、BRX-Y1将请求报文发往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步骤6、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查询本地服务信息,如果不存在对应的服务信息,则说明核心网Y1为空间核心网,执行步骤7;否则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返回BRX-Y1一系列对应的服务信息,其中服务信息包括SID、ServerID、SDI以及Net-ID,之后,执行步骤11;步骤7、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需向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服务查询过程,并将请求报文发送至BRY1-Y2;步骤8、BRY1-Y2将请求报文发往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步骤9、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查询本地服务信息并返回BRY1-Y2一系列对应的服务信息,其中服务信息包括SID、ServerID、SDI以及Net-ID;步骤10、BRY1-Y2将所得报文返回BRX-Y1;步骤11、BRX-Y1将所得报文返回ARA;步骤12、ARA去掉报文头部中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转发给A。3.2.2服务传输过程3.2.2.1用户所选服务器与用户所处接入网相同的情景如图10所示,不妨设用户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AX-LOC;服务器为Server,其接入路由器为ARS,其身份标识为Server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ServerX-LOC,其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服务标识为SID。用户的服务传输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发送服务内容请求报文至ARA,报文头部包含SID、AID以及ServerID;步骤2、ARA在原有报文的基础上需要在报文头部添加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即为A接入时ARA为其分配的AX-LOC。如果ARA没有存储ServerID与ServerX-LOC的绑定关系,则执行步骤3;否则,ARA在报文头部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ServerX-LOC后向Server发送报文,之后执行步骤6;步骤3、ARA向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ServerID所对应的ServerX-LOC;步骤4、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本地绑定关系,返回ServerLOC给ARA;步骤5、ARA在A所发送报文头部中添加对应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发往Server;步骤6、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ARA,之后执行10;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Server转发;步骤7、服务内容请求报文到达ARS,(假设ARS没有缓存相关服务内容,否则执行步骤6),ARS缓存下AID和AX-LOC的绑定关系,并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Server;步骤8、Server返回服务内容给ARS,报文头部包含SID、ServerID以及AID;步骤9、ARS在Server所发送报文头部中添加对应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发往A,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10、ARA收到服务内容后,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A。3.2.2.2用户与服务器在不同的接入网并且两个接入网直接通过某一核心网(地面核心网或空间核心网)互联的情景如图11所示,不妨设用户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AX-LOC;互联接入网X与核心网Y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BRX-Y_LOC1,其在核心网Y的位置标识为BRX-Y_LOC2;互联核心网Y与接入网Z的边界路由器为BRY-Z,其在核心网Y位置标识为BRY-Z_LOC1,其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BRY-Z_LOC2;服务器为Server,其接入路由器为ARS,其身份标识为ServerID,其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ServerZ-LOC,其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服务标识为SID。用户的服务传输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发送服务内容请求报文至ARA,报文头部包含SID、AID以及ServerID;步骤2、ARA在原有报文的基础上需要在报文头部添加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即为A接入时ARA为其分配的AX-LOC。如果ARA没有存储ServerID与ServerX-LOC的绑定关系,则执行步骤3;否则,ARA在报文头部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ServerX-LOC后向Server发送报文,之后执行步骤6;步骤3、ARA向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ServerID所对应的ServerX-LOC;步骤4、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本地绑定关系,发现Server不处于接入网,须向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返回BRX-Y_LOC1给ARA;步骤5、ARA在A所发送报文头部中添加对应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发往BRX-Y;步骤6、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ARA,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2;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BRX-Y转发;步骤7、服务内容请求报文到达BRX-Y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X-Y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Server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8;否则,BRX-Y将报文头部中A和Server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核心网Y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BRY-Z,之后执行步骤11;步骤8、BRX-Y将AID与AX-LOC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AX-LOC替换BRX-Y_LOC2;BRX-Y向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Server的位置标识;步骤9、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得到Server所属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核心网Y的位置映射系统再以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RY-Z_LOC1并返回给BRX-Y;步骤10、BRX-Y将BRY-Z_LOC1与Server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X-Y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Z_LOC1并向BRY-Z发送报文;步骤11、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BRX-Y,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1;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BRY-Z转发;步骤12、BRY-Z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Z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Server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3;否则,BRY-Z将报文头部中A和Server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接入网Z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ARS,之后执行步骤16;步骤13、BRY-Z将与AID与BRX-Y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BRX-Y_LOC2替换BRY-Z_LOC2;之后,BRY-Z向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Server的位置标识;步骤14、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ServerZ-LOC并返回给BRY-Z;步骤15、BRY-Z将ServerZ-LOC与Server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Z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ServerZ-LOC并向Server发送报文;步骤16、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BRY-Z,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0;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Server转发;步骤17、服务内容请求报文到达ARS,(假设ARS没有缓存相关服务内容,否则执行步骤6),ARS缓存下AID和BRY-Z_LOC2的绑定关系,并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Server;步骤18、Server返回服务内容给ARS,报文头部包含SID、ServerID以及AID;步骤19、ARS在Server所发送报文头部中添加对应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发往BRY-Z,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0、BRY-Z将报文发往BRX-Y,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1、BRX-Y将报文发往ARA,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2、ARA收到服务内容后,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A。3.2.2.3通信一方位于与地面核心网相连的接入网,另一方通过LEO卫星或GEO卫星直接接入空间核心网情景在此情景下,通信另一方通常为陆地、海洋、航空、航天、深空等无法组网的单一服务器或用户,空间核心网需作为其接入网络,保证其通信的畅通。此时,可将空间核心网视为地面核心网的接入网,执行3.2.2.2所述服务传输过程。3.2.2.4通信双方在不同的接入网并且两个接入网通过地面核心网和空间核心网互联的情景如图12所示,不妨设用户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AX-LOC;互联接入网X与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其在接入网X位置标识为BRX-Y1_LOC1,其在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2;互联核心网Y1与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其在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1,其在核心网Y2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2;互联核心网Y2与接入网Z的边界路由器为BRY2-Z,其在核心网Y2位置标识为BRY2-Z_LOC1,其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BRY2-Z_LOC2;服务器为Server,其接入路由器为ARS,其身份标识为ServerID,其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ServerZ-LOC,其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服务标识为SID。用户的服务传输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发送服务内容请求报文至ARA,报文头部包含SID、AID以及ServerID;步骤2、ARA在原有报文的基础上需要在报文头部添加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即为A接入时ARA为其分配的AX-LOC。如果ARA没有存储ServerID与ServerX-LOC的绑定关系,则执行步骤3;否则,ARA在报文头部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ServerX-LOC后向Server发送报文,之后执行步骤6;步骤3、ARA向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ServerID所对应的ServerX-LOC;步骤4、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本地绑定关系,发现Server不处于接入网,须向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返回BRX-Y1_LOC1给ARA;步骤5、ARA在A所发送报文头部中添加对应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发往BRX-Y1;步骤6、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ARA,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8;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BRX-Y1转发;步骤7、服务内容请求报文到达BRX-Y1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X-Y1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Server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8;否则,BRX-Y1将报文头部中A和Server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核心网Y1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BRY1-Y2,之后执行步骤11;步骤8、BRX-Y1将AID与AX-LOC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AX-LOC替换BRX-Y1_LOC2;BRX-Y1向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Server的位置标识;步骤9、(a)如果核心网Y1为地面核心网,地面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得到Server对应的空间核心网Y2的网络编号;地面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再以空间核心网Y2的网络编号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RY1-Y2_LOC1并返回给BRX-Y1;(b)如果核心网Y1为空间核心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发现没有Server的相关条目,则需向地面核心网Y2查询,将BRY1-Y2_LOC1返回给BRX-Y1;步骤10、BRX-Y1将BRY1-Y2_LOC1与Server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X-Y1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1-Y2_LOC1并向BRY1-Y2发送报文;步骤11、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BRX-Y1,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7;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BRY1-Y2转发;步骤12、BRY1-Y2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1-Y2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Server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3;否则,BRY1-Y2将报文头部中A和Server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核心网Y2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BRY2-Z,之后执行步骤16;步骤13、BRY1-Y2将AID与BRX-Y1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BRX-Y1_LOC2替换BRY1-Y2_LOC2;BRY1-Y2向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Server的位置标识;步骤14、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得到Server所属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再以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RY2-Z_LOC1并返回给BRY1-Y2;步骤15、BRY1-Y2将BRY2-Z_LOC1与Server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1-Y2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2-Z_LOC1并向BRY2-Z发送报文;步骤16、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BRY1-Y2,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6;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BRY2-Z转发;步骤17、BRY2-Z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2-Z查询本地是否存有A和Server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8;否则,BRY2-Z将报文头部中A和Server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接入网Z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至ARS,之后执行步骤21;步骤18、BRY2-Z将AID与BRY1-Y2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BRY1-Y2_LOC2替换BRY2-Z_LOC2;BRY2-Z向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B的位置标识;步骤19、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ServerZ-LOC并返回给BRY2-Z;步骤20、BRY2-Z将ServerZ-LOC与Server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2-Z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ServerZ-LOC并向Server发送报文;步骤21、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BRY2-Z,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5;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Server转发;步骤22、服务内容请求报文到达ARS,(假设ARS没有缓存相关服务内容,否则执行步骤21),ARS缓存下AID和BRY2-Z_LOC2的绑定关系,并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Server;步骤23、Server返回服务内容给ARS,报文头部包含SID、ServerID以及AID;步骤24、ARS在Server所发送报文头部中添加对应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发往BRY2-Z,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5、BRY2-Z将报文发往BRY1-Y2,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6、BRY1-Y2将报文发往BRX-Y1,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7、BRX-Y1将报文发往ARA,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8、ARA收到服务内容后,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A。3.3、用户服务功能请求方法用户服务功能请求是指用户将待处理的数据交付给提供某些特殊功能的服务器或路由器,后者将数据处理后返回给用户或用户所指定的目的网络实体。如图13,不妨设用户为A,其接入路由器为ARA,其身份标识为AID,其在所属网络X的位置标识为AX-LOC,服务标识为SID;用户所指定的目的网络实体为B,其接入路由器为ARB,其身份标识为BID,位置标识为BLOC,用户的服务功能请求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A向所属网络X的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服务功能查询报文,查询可提供的服务功能;步骤2、ARA向所属网络X的资源管理系统转发该服务功能查询报文;步骤3、所属网络X的资源管理系统返回ARA可提供的服务功能列表;步骤4、ARA将服务功能列表转发给A;步骤5、服务功能以SID标识,A选择一系列服务功能,组成有序的服务功能链列表,如[SID1,SID2,…,SIDn],并附上待处理数据后发往所属网络X的资源管理系统;步骤6、ARA将A待处理的数据缓存在本地,抽取服务功能链列表转发至资源管理系统;步骤7、资源管理系统收到后,将服务功能链映射为能够提供对应服务功能网络实体的位置标识链并返回给ARA;步骤8、如果A在发送服务功能请求时未指明接收处理后数据的网络实体,ARA默认该数据将返回给A,并在返回的位置标识链末尾添加ALOC、AX-ID;否则,A在返回的位置标识链末尾添加B的BLOC、BID。之后,ARA附上待处理数据后采用源路由的方式向所涉及的网络实体发送服务功能请求,其服务功能请求报文如表6所示。表6:服务功能请求报文SID1所处网络实体位置标识1SID1所处网络实体位置标识2SID2…所处网络实体位置标识nSIDnAX-LOC/BLOCAX-ID/BIDData步骤9、所涉及网络实体收到服务功能请求报文后,去掉报文头部中涉及自身的位置标识和SID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按照服务请求报文头部的位置标识继续转发,直至数据发送至ARA或ARB;步骤10、ARA将处理后的数据返回给A或ARB将处理后的数据返回给B。实施例1:用户注册方法如图14所示,假设处于地面孤岛接入网X中的用户MN1首次接入网络,MN1需向位置映射系统注册其位置标识。MN1的接入路由器为AR1,身份标识为MN1ID,在地面孤岛接入网X中的位置标识为MN1X-LOC;AR1身份标识为AR1ID,位置标识为AR1LOC;互联地面孤岛接入网X与空间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其在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1,其在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2;互联空间核心网Y1与地面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其在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1,其在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2;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网络编号为XNet-ID,空间核心网Y1的网络编号为Y1Net-ID。MN1注册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报文中省略了类型、长度、校验和、保留、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选项):步骤1、MN1发送接入请求报文至AR1,并携带认证相关信息,用户侧只使用身份标识进行通信;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MN1IDAR1ID身份认证相关信息步骤2、AR1从请求报文中提取出MN1ID和认证相关信息发往认证服务器验证MN1的身份;步骤3、认证服务器将MN1的认证结果返回给AR1;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认证服务器位置标识AR1LOCMN1ID+身份确认结果步骤4、AR1将认证结果转发给MN1;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AR1IDMN1ID身份确认结果步骤5、AR1查看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若合法,则从位置标识池中分配一个位置标识MN1X-LOC给MN1,并记录下MN1ID与MN1X-LOC的绑定关系。之后,AR1代替MN1向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MN1ID与MN1X-LOC的绑定关系;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AR1LOC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MN1ID+MN1X-LOC步骤6、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收到注册报文后,注册MN1ID与MN1X-LOC的绑定关系,并向AR1发送确认信息;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AR1LOC确认信息步骤7、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通过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MN1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X-Y1_LOC1MN1ID+XNet-ID步骤8、BRX-Y1收到注册报文后,返回确认信息至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X-Y1_LOC1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确认信息步骤9、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MN1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X-Y1_LOC2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MN1ID+XNet-ID步骤10、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收到注册报文后,注册MN1ID与XNet-ID的绑定关系,并向BRx-Y1发送确认信息。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X-Y1_LOC2确认信息步骤11、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通过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MN1ID与Y1Net-ID的绑定关系;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Y1-Y2_LOC1MN1ID+Y1Net-ID步骤12、BRY1-Y2收到注册后,返回确认信息至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Y1-Y2_LOC1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确认信息步骤13、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注册MN1ID与Y1Net-ID的绑定关系;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Y1-Y2_LOC2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MN1ID+Y1Net-ID步骤14、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收到注册报文后,注册MN1ID与Y1Net-ID的绑定关系,并向BRY1-Y2发送确认信息。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Y1-Y2_LOC2确认信息实施例2:服务器注册方法如图15所示,假设处于地面孤岛接入网X中的服务器Server2向服务查询系统发其注册过程。Server2的接入路由器为AR2,身份标识为Server2ID;AR2身份标识为AR2ID,位置标识为AR2LOC;互联地面孤岛接入网X与空间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其在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1,其在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2;互联空间核心网Y1与地面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其在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1,其在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2;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网络编号为XNet-ID,空间核心网Y1的网络编号为Y1Net-ID;服务标识为SID,服务描述信息为SDI。Server2服务内容注册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报文中省略了类型、长度、校验和、保留、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选项):步骤1、Server2发送服务内容注册报文至AR2,报文中携带SDI;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Server2IDAR2IDSDI步骤2、AR2从注册报文中提取Server2ID和SDI后发往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进行注册;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AR2LOC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Server2ID+SDI步骤3、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收到后,根据SDI查询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服务内容,是则提取出该服务内容所对应的SID后返回给AR2;否则根据服务内容本身生成一个新的SID,之后,将SID返回给AR2;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AR2LOCServer2ID+SID步骤4、AR2收到后将SID返回给Server2;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AR2IDServer2IDSID步骤5、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缓存下SID、Server2ID、SDI以及XNet-ID绑定关系后,通过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请求;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BRX-Y1_LOC1SID+Server2ID+SDI+XNet-ID步骤6、BRX-Y1收到服务注册请求后,向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服务查询系统发送确认信息;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X-Y1_LOC1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确认信息步骤7、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请求;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X-Y1_LOC2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SID+Server2ID+SDI+XNet-ID步骤8、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缓存下SID、Server2ID、SDI以及XNet-ID绑定关系后向BRX-Y1发送确认信息;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BRX-Y1_LOC2确认信息步骤9、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通过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请求;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BRY1-Y2_LOC1SID+Server2ID+SDI+Y1Net-ID步骤10、BRY1-Y2收到服务注册请求后,向空间核心网Y1的服务查询系统发送确认信息;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Y1-Y2_LOC1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确认信息步骤11、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发起注册请求;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Y1-Y2_LOC2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SID+Server2ID+SDI+Y1Net-ID步骤12、地面核心网Y2的服务查询系统缓存下SID、Server2ID、SDI以及Y1Net-ID绑定关系后向BRY1-Y2发送确认信息。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服务查询系统位置标识BRY1-Y2_LOC2确认信息实施例3:端到端传输方法如图16所示,假设处于地面孤岛接入网X中的用户MN1与处于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MN3首次通信,边界路由器上并未缓存相关身份、位置绑定关系。MN1的接入路由器为AR1,身份标识为MN1ID,在地面孤岛接入网X中的位置标识为MN1X-LOC;AR1身份标识为AR1ID,位置标识为AR1LOC;互联地面孤岛接入网X与空间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其在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1,其在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2;互联空间核心网Y1与地面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其在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1,其在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2;互联地面核心网Y2与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边界路由器为BRY2-Z,其在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标识为BRY2-Z_LOC1,其在地面移动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BRY2-Z_LOC2;MN3的接入路由器为AR3,身份标识为MN3ID,在地面移动接入网X中的位置标识为MN3Z-LOC。通信遵循以下步骤:(报文中省略了类型、长度、校验和、保留、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选项)步骤1、MN1在得知MN3的身份标识后,发送报文到AR1,报文头部的源身份标识为MN1ID,目的身份标识为MN3ID,用户侧只使用身份标识通信;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MN1IDMN3IDData步骤2、AR1在原有报文的基础上需要在报文头部添加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即为MN1接入时AR1为其分配的MN1X-LOC。如果AR1没有存储MN3ID与BRX-Y1_LOC1的绑定关系,则执行步骤3;否则,AR1在报文头部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X-Y1_LOC1后向BRX-Y1发送报文,之后执行步骤6;步骤3、AR1向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MN3的MN3X-LOC;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AR1LOC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MN3ID步骤4、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以MN3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发现MN3不处于接入网内,需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并返回给AR1对应的BRX-Y1_LOC1;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AR1LOCMN3ID+BRX-Y1_LOC1步骤5、接入路由器收到后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X-Y1_LOC1,并向BRX-Y1发送报文;步骤6、BRX-Y1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X-Y1查询本地是否存有MN1和MN3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7;否则,BRX-Y1将报文头部中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空间核心网Y1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之后执行步骤10;步骤7、BRX-Y1将MN1ID与MN1X-LOC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MN1X-LOC替换BRX-Y1_LOC2;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MN3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X-Y1_LOC2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MN3ID步骤8、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以MN3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发现MN3不处于空间核心网Y1内,需向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返回BRY1-Y2_LOC1给BRX-Y1;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X-Y1_LOC2MN3ID+BRY1-Y2_LOC1步骤9、BRX-Y1将BRY1-Y2_LOC1与MN3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X-Y1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1-Y2_LOC1并向BRY1-Y2发送报文;步骤10、BRY1-Y2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1-Y2查询本地是否存有MN1和MN3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1;否则,BRY1-Y2将报文头部中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地面核心网Y2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之后执行步骤14;步骤11、BRY1-Y2将MN1ID与BRX-Y1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部分将报文头部中的BRX-Y1_LOC2替换BRY1-Y2_LOC2;BRY1-Y2向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MN3的位置标识;步骤12、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以MN3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得到MN3所属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再以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RY2-Z_LOC1并返回给BRY1-Y2;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Y1-Y2_LOC2MN3ID+BRY2-Z_LOC1步骤13、BRY1-Y2将BRY2-Z_LOC1与MN3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1-Y2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2-Z_LOC1并向BRY2-Z发送报文;步骤14、BRY2-Z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2-Z查询本地是否存有MN1和MN3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5;否则,BRY2-Z将报文头部中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地面一接入网Z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之后执行步骤18;步骤15、BRY2-Z将MN1ID与BRY1-Y2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之后,BRY2-Z将报文头部中的BRY1-Y2_LOC2替换BRY2-Z_LOC2;BRY2-Z向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MN3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Y2-Z_LOC2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MN3ID步骤16、地面移动接入网Z以MN3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Z-LOC并返回给BRY2-Z;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Y2-Z_LOC2MN3ID+MN3Z-LOC步骤17、BRY2-Z将MN3Z-LOC与MN3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2-Z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Z-LOC并向B发送报文;步骤18、ARB收到报文后,缓存下AID和BRY2-Z_LOC2的绑定关系,并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B。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MN1IDMN3IDData实施例4:服务内容传输方法如图17所示,假设处于地面孤岛接入网X中的用户MN1请求位于地面移动接入网Z中Server4的服务内容。MN1的接入路由器为AR1,其身份标识为MN1ID,其在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标识为MN1X-LOC;互联地面孤岛接入网X与空间核心网Y1的边界路由器为BRX-Y1,其在地面孤岛接入网X位置标识为BRX-Y1_LOC1,其在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X-Y1_LOC2;互联空间核心网Y1与地面核心网Y2的边界路由器为BRY1-Y2,其在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1,其在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标识为BRY1-Y2_LOC2;互联地面核心网Y2与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边界路由器为BRY2-Z,其在空间核心网Y2位置标识为BRY2-Z_LOC1,其在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BRY2-Z_LOC2;服务器为Server4,其接入路由器为AR4,其身份标识为Server4ID,其在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位置标识为Server4Z-LOC,其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服务标识为SID;沿途路由器为R,其位置标识为RLOC。用户的服务传输过程遵循以下步骤(报文中省略了类型、长度、校验和、保留、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选项):步骤1、MN1发送服务内容请求报文至AR1,报文头部包含SID、MN1ID以及Server4ID;服务标识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SIDMN1IDServer4ID步骤2、AR1在原有报文的基础上需要在报文头部添加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即为MN1接入时AR1为其分配的MN1X-LOC。如果ARA没有存储Server4ID与Server4X-LOC的绑定关系,则执行步骤3;否则,AR1在报文头部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Server4X-LOC后向Server4发送报文,之后执行步骤6;步骤3、AR1向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Server4ID所对应的Server4X-LOC;步骤4、地面孤岛接入网X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本地绑定关系,发现Server4不处于接入网,须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查询,返回AR1BRX-Y1_LOC1;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AR1LOCServer4ID+BRX-Y1_LOC1步骤5、AR1在MN1所发送报文头部中添加对应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发往BRX-Y1;步骤6、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AR1,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8;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BRX-Y1转发;步骤7、服务内容请求报文到达BRX-Y1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X-Y1查询本地是否存有MN1和Server4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8;否则,BRX-Y1将报文头部中MN1和Server4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空间核心网Y1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之后执行步骤11;步骤8、BRX-Y1将MN1ID与MN1X-LOC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MN1X-LOC替换BRX-Y1_LOC2;BRX-Y1向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Server4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X-Y1_LOC2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Server4ID步骤9、空间核心网Y1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4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发现没有Server4的相关条目,则需向地面核心网Y2查询,将BRY1-Y2_LOC1返回给BRX-Y1;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X-Y1_LOC2Server4ID+BRY1-Y2_LOC1步骤10、BRX-Y1将BRY1-Y2_LOC1与Server4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X-Y1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1-Y2_LOC1并向BRY1-Y2发送报文;步骤11、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BRX-Y1,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7;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BRY1-Y2转发;步骤12、BRY1-Y2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1-Y2查询本地是否存有MN1和Server4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3;否则,BRY1-Y2将报文头部中MN1和Server4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地面核心网Y2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之后执行步骤16;步骤13、BRY1-Y2将MN1ID与BRX-Y1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并将报文头部中的BRX-Y1_LOC2替换BRY1-Y2_LOC2;BRY1-Y2向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Server4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Y1-Y2_LOC2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Server4ID步骤14、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4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并得到Server4所属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地面核心网Y2的位置映射系统再以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网络编号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BRY2-Z_LOC1并返回给BRY1-Y2;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Y1-Y2_LOC2Server4ID+BRY2-Z_LOC1步骤15、BRY1-Y2将BRY2-Z_LOC1与Server4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1-Y2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BRY2-Z_LOC1并向BRY2-Z发送报文;步骤16、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BRY1-Y2,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6;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BRY2-Z转发;步骤17、BRY2-Z收到报文后,需要改写报文头部的源位置标识和目的位置标识。BRY2-Z查询本地是否存有MN1和Server4相关的身份、位置标识绑定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则执行步骤18;否则,BRY2-Z将报文头部中MN1和Server4的位置标识替换为在地面移动接入网Z中对应的位置标识后转发报文,之后执行步骤21;步骤17、BRY2-Z将MN1ID与BRY1-Y2_LOC2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列表中;之后,BRY2-Z将报文头部中的BRY1-Y2_LOC2替换BRY2-Z_LOC2;BRY2-Z向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询问Server4的位置标识;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BRY2-Z_LOC2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Server4ID步骤19、地面移动接入网Z的位置映射系统以Server4ID为索引查询本地映射绑定关系,得到Server4Z-LOC并返回给BRY2-Z;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位置映射系统位置标识BRY2-Z_LOC2Server4ID+Server4Z-LOC步骤20、BRY2-Z将Server4Z-LOC与ServerID进行绑定后缓存在本地绑定关系列表中;BRY2-Z在报文头部中的目的位置标识处填写Server4Z-LOC并向Server4发送报文;步骤21、沿途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以SID为索引查询本地SID缓存列表,如果存有相关服务内容,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返回给BRY2-Z,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之后执行步骤25;否则路由器将服务内容请求报文继续向Server4转发;步骤22、服务内容请求报文到达AR4,(假设AR4没有缓存相关服务内容,否则执行步骤21),AR4缓存下MN1ID和BRY2-Z_LOC2的绑定关系,并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Server4;服务标识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SIDMN1IDServer4ID步骤23、Server4返回服务内容给AR4,报文头部包含SID、ServerID以及AID;服务标识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SIDServer4IDMN1IDData步骤24、AR4在Server4所发送报文头部中添加对应的位置标识后将报文发往BRY2-Z,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5、BRY2-Z将报文发往BRY1-Y2,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6、BRY1-Y2将报文发往BRX-Y1,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7、BRX-Y1将报文发往AR1,沿途路由器转发报文并按需缓存服务内容;步骤28、AR1收到服务内容后,去掉报文头部中的源和目的位置标识后再将报文转发给MN1。服务标识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SIDServer4IDMN1IDData实施例5:服务功能请求模式如图18所示,假设处于网络X中的用户MN1进行服务功能请求,并且数据处理后返回给MN1。MN1的接入路由器为AR1,其身份标识为MN1ID,其在网络X的位置标识为MN1X-LOC;用户选择的服务功能为SID1、SID2,对应可提供服务功能SID1、SID2的网络实体的位置标识为LOC1和LOC2。MN1的服务功能请求遵循以下步骤(报文中省略了类型、长度、校验和、保留、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选项):步骤1、MN1向网络X的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服务功能查询报文,查询可提供的服务功能;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MN1IDAR1ID空步骤2、AR1向网络X的资源管理系统转发该服务功能查询报文;源位置标识目的位置标识负载AR1LOC资源管理系统位置标识MN1ID步骤3、网络X的资源管理系统返回AR1可提供的服务功能列表;步骤4、AR1转发给MN1;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AR1IDMN1ID可提供的服务功能列表步骤5、服务功能以SID标识,MN1选择一系列服务功能,组成有序的服务功能链列表,如[SID1,SID2],并附上待处理数据后发往网络X的资源管理系统;源身份标识目的身份标识负载MN1IDAR1ID[SID1,SID2]+Data步骤6、AR1将MN1待处理的数据缓存在本地,抽取服务功能链列表转发至资源管理系统;步骤7、资源管理系统收到后,将服务功能链映射为能够提供对应服务功能网络实体的位置标识链并返回给AR1;步骤8、AR1在返回的位置标识链末尾添加MN1LOC、MN1X-ID,以及待处理数据后采用源路由的方式向所涉及的网络实体发送服务功能请求。LOC1SID1LOC2SID2MN1X-LOCMN1X-IDData步骤9、所涉及网络实体收到服务功能请求报文后,去掉报文头部中涉及自身的位置标识和SID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按照服务请求报文头部的位置标识继续转发直至AR1。提供SID1服务功能的网络实体处理完数据所发送的服务功能请求报文:LOC2SID2MN1X-LOCMN1X-IDData提供SID2服务功能的网络实体处理完数据所发送的服务功能请求报文:MN1X-LOCMN1X-IDData步骤10、AR1将处理后的数据返回MN1。以上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换和修改,其都应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