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听觉设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06189发布日期:2018-08-04 16:5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以如下方式操作要由用户佩带的听觉设备的方法:听觉设备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被听觉设备的制造商实施的服务,而且额外地提供由第三方开发的服务。



背景技术:

当今,听觉仪器的功能通常被听觉仪器的原始制造商定义、开发、配置和安装。为此目的,听觉仪器的制造商使用不同的工具,诸如制造调谐和配置工具或制造商特定的适配工具。通常,除了标准音频和控制接口(诸如蓝牙)之外,听觉仪器的第三方功能的开发者或其他更小听觉仪器零售商不可能访问或将新的功能递送到听觉仪器。

在由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如何可以被提供给听觉仪器的现有技术中描述了若干构思。

WO2015/028050A1涉及一种系统,其中,远程服务器经由通信网络提供各种听觉仪器服务,主要涉及听觉仪器的配置和控制。访问这样的“云服务”可能需要由听觉仪器的用户的认购/支付。云服务可以被听力师用于听觉仪器适配、支持、维护和诊断。听觉仪器可以直接经由通信网络或间接经由通信/计算设备被连接到远程服务器。通信/计算设备和听觉仪器可以经由远程服务器“间接”或经由通信网络“直接”连接;连接总是需要经由远程服务器的通信/计算设备和听觉仪器的认证以便保护听觉仪器。

US2013/0142367A1涉及一种方法,其中,听觉仪器经由移动消费者设备(例如智能手机)被连接到第三方系统(例如制造商的远程服务器),所述移动消费者设备经由网络连接被连接到远程服务器,并且所述移动消费者设备经由无线通信信道被连接到HI。由此如诊断和固件更新的服务可以被提供给听觉仪器。所述移动消费者设备可以例如用作所述听觉仪器的远程控制或用户接口。访问所述听觉仪器可能需要由用户或听力师输入密码,以便将所述听觉仪器连接到第三方系统。

US2008/0298614A1涉及一种方法,其中,听觉仪器可以由第三方服务基于被存储在远程数据库中的个体用户数据来调整或重新编程以便优化例如剧场中的声音事件感受;对远程用户数据库的访问被限制,例如仅允许已注册的用户。

WO2013/091693A1涉及一种用于例如从制造商的数据库或智能手机远程控制听觉仪器的方法,其中,HI的功能/服务的可用性可以取决于用户的授权(例如通过他的智能手机的IMEI),和/或取决于如被存储在数据库中或在智能手机上的听觉仪器的状态信息(“故障”、“被盗”、”适配”等);智能手机可以经由通信网络连接到数据库。唯一识别码被分配给听觉仪器,并且被存储在听觉仪器上并且也在数据库和智能手机中,其中,状态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被分配给特有的识别代码。

US2014/0211973A1涉及一种方法,其中,听觉仪器可以针对设备(例如计算机)的用户识别来使用,其中密钥或密码从听觉仪器被发送给设备。

US7499560B2涉及一种方法,其中,提供了跨越听觉设备族系和世代的统一的命令集以便实现用于听觉仪器的适应的通用软件;例如,这允许经由智能手机的用于听觉仪器控制的小型且专用的软件模块。

US7283842B2涉及适配听觉仪器的方法,其中,移动电话被通信地连接到听觉仪器和远程服务器两者,并且然后被用作用于实现听觉仪器与远程服务器之间的数据/程序交换的中继;所述移动电话还被远程服务器用作用户身份。

WO2008/060388A2涉及用于保护介质内容(诸如视频和音乐)的方法,所述介质内容能够经由网络通过使用受信任的条件接收、数字版权管理和受信任的域策略来访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操作听觉仪器的方法,其中第三方服务可以以安全且受控的方式被实施以便保证符合隐私和安全规则。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如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方法来实现。

本发明的益处在于,通过为每个应用程序提供初始化流程,其中,针对应用程序的服务验证是通过向制造商访问服务提交服务验证请求来获得的,包括针对由相应的应用程序使用的听觉仪器服务的所有请求的确认,其中,这些确认包括由用户确认对相应服务的第三方访问接受,以相对方便、安全且受控的方式实现了向听觉仪器的提供第三方服务,这保证了符合隐私和安全规则。

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范例将会通过参考附图来进行图示,其中,

图1是要被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系统的示意方框图;

图2是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时设备与参与者的交互的方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设备与参与者的交互的更详细表示;

图4是与图2类似的表示,然而,其中示出了替代性范例;并且

图5是要在本发明的范例中使用的确认层的示意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要与本发明一起使用的听觉系统的范例的示意表示,包括被佩戴在用户的一只耳朵处的第一听觉设备10和被佩戴在用户的另一只耳朵处的第二听觉设备11。听觉设备10、11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接路32来在彼此之间进行交换,以便实现双耳助听系统。进一步地,听觉设备10、11能够经由无线链路34与用户的个人通信设备30进行通信。

个人通信设备30可以是手持设备或身体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或智能服装(在该方面,“个人”还包括共享的或租用的/借用的物品)。根据另一范例,个人通信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助听设备10、11可以是助听器,诸如BTE(耳后),ITE(耳内)或CIC(完全在通道中)助听器。然而,助听设备例如也可以是听觉假体,例如耳蜗植入设备。根据另一范例,对于听力正常的人,助听设备可以形成头戴式设备或头戴式耳机。

根据图1的范例,助听设备10、11是电声助听器,包括用于从环境声音捕获音频信号的麦克风布置12、用于处理采集的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4以及用于根据经处理的音频信号来模拟用户的听力的电声输出换能器(扬声器)16(在图1仅针对助听器10示出了这些元件)。

在图1的范例中,助听器10、11包括第一无线接口18和第二无线接口20,所述第一无线接口18包括天线22和收发器24,所述第二无线接口20包括天线26和收发器28。

第一接口18被提供用于经由无线链路32来实现第一助听器10与第二助听器11之间的无线数据交换,根据一个范例,所述无线链路32可以是可以例如在6.765MHz至13.567MHz的范围内(诸如在10.6MHz处)操作的感应链路。例如,第一接口18可以被设计为形成听觉仪器体域网(HIBAN)的一部分。然而,不是被实施为感应链路,无线链路32可以是远场链路,诸如在2.4GHz ISM频带内操作的私有数字调制链路或标准链路(例如蓝牙)。

链路32用来实现双耳助听系统,允许助听器10、11交换音频信号和/或控制数据和状态数据(例如助听器10、11的先前设置)。

第二接口20被提供用于经由无线链路34的与个人设备30的数据交换。例如,第二接口20可以适于在0.38GHz至5.825GHz的频率范围内(优选地,在ISM频带中的大约2.4GHz的频率处)操作。例如,第二接口20可以是蓝牙接口、WLAN(WiFi)接口或GSM接口。优选地,其是蓝牙接口。

助听器10、11还包括用于控制助听器10、11的操作的控制器38,其中,控制器38作用于信号处理单元14以及收发器24和28。进一步地,助听器10、11包括用于实现与助听器10、11的用户交互的用户接口37(诸如按压按钮和/或切换开关)。

个人设备30类似地包括用于经由外部数据链路34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助听器10、11的接口20。

双耳链路32可以是如在图1中示出的无线链路,或当听觉系统是头戴式耳机时或当听觉系统由利用柔性电缆连接的两个耳件组成时,它可以例如是有线链路。

在双耳链路32是无线链路的情况下,用于双耳链路32和外部数据链路34的协议/接口可以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双耳链路32的接口20也可以用于经由链路34的从外部设备60的数据接收),或其可以是不同的(分别需要两个单独的接口18、20用于链路32和34);协议/接口可以是私有的或其可以是基于标准的(诸如蓝牙、WLAN或GSM)。

个人设备30可以包括经由无线链路40连接到通信网络42(诸如互联网)的又一无线接口36。接口36可以是例如WiFi接口。

图1的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设施44(通常是服务器)和数据处理设施46(通常服务器),所述数据处理设施44被听觉仪器10、11的制造商用来为听觉仪器10、11提供远程服务,所述数据处理设施46被为听觉仪器10、11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使用;设施44和46两者被连接到通信网络42。设施44和46允许个人设备30(并且,经由个人设备30,也与听觉仪器10、11)分别与听觉仪器制造商或第三方之间、或听觉仪器制造商与第三方之间的通信/数据交换。

一般来说,期望听觉仪器用户具有不仅利用由制造商实施的服务而且还利用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操作听觉仪器的机会,以便更灵活地针对用户的个体需要来调整听觉仪器的操作。另外,还期望负责听觉仪器到用户的个体适配的听力设备声学专家(HCP)对由听觉仪器提供的特定功能和服务具有一定的控制(例如,HCP会想要在环境适应时段内对于特定用户禁用音量控制功能)。然而,听觉仪器操作的这种灵活性可以与隐私和安全规则相冲突。因此,必要的是,听觉仪器的制造商特定确认/认证要求强加于由第三方应用程序对听觉仪器服务的访问。

相应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允许受控的第三方访问听觉仪器功能或数据以便使得在云服务器上或在听觉仪器用户的个人通信设备(诸如智能手机(或甚至作为听觉仪器上的实例或服务))上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能够使用听觉仪器功能/数据以用于为听觉仪器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方法。

对听觉仪器服务的第三方访问的控制可以包括以下措施:

制造商定义可以被第三方使用的多个听觉仪器服务,并且向每个听觉仪器服务分配出自多个分层构造的服务访问信息级中的特定一个(这意味着特定确认级(confirmation level)已经需要所有更高确认级的确认),其中,所述服务访问确认级至少包括:针对第三方访问的服务的可用性的确认(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确认级“L2”)和由听觉仪器的用户对服务的第三方访问的确认(确认级“L5”);通常,在这些最高与最低确认级之间可以存在中间服务访问确认级;例如,服务访问确认级可以还包括:针对给定类型的听觉仪器的服务的可用性的确认(确认级“L3”),和/或针对听觉仪器的给定用户的服务的可用性的确认(确认级”L4”)

制造商提供了用于实现对听觉仪器服务的第三方服务访问的访问软件平台;通常,平台的这种访问可以被实施为程序库包。进一步地,平台的访问也可以实现对制造商服务的访问,诸如由第三方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注册、听觉仪器信息、听觉仪器用户信息、听觉仪器的软件/固件更新以及安装信息。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由第三方提供,所述应用程序使得第三方服务能够被提供给听觉仪器;所述应用程序使用访问软件平台和听觉仪器服务中的至少一个。

由制造商提供制造商访问服务以便取决于之前是否已经获得对于相应服务访问确认级的准许来准许或拒绝到针对应用程序的对听觉仪器的访问。根据一个范例,制造商访问服务可以被提供为访问软件平台的一部分;根据替代性范例,制造商访问服务可以经由通信网络(诸如互联网)被提供为远程服务。

为了获得到所需的听觉仪器服务的访问,应用程序必须经历初始化流程:首先,应用程序必须获得被分配给由应用程序使用的听觉仪器服务的相应服务访问确认级的确认;此后,服务验证请求必须关于被应用程序使用的听觉设备服务被提交给制造商访问服务,所述服务验证请求包括对获得的服务访问确认级的确认;此外,该请求可以包括若干识别符:程序识别符,其与应用程序相关联以便由访问软件平台识别应用程序;听觉仪器识别符,与听觉仪器相关联以便由访问软件平台识别所述听觉仪器;用户识别符,其与听觉仪器的用户相关联以用于由访问软件平台和/或制造商访问服务识别用户;并且在个人通信设备与听觉仪器一起使用的情况下,通信设备识别符,其与个人通信设备相关联以便由访问软件平台识别个人通信设备(替代地,个体设备识别符可以由用户登录(基于用户识别符)或由对用户的所有设备都相同的组识别符代替);作为初始化流程的最后一个步骤,制造访问服务检查服务验证请求是否包括服务访问确认级的所有所需的确认,并且如果这样的话,将相应的服务验证传输给应用程序或访问软件平台,其中,如果相应的服务验证已经分别被应用程序或访问软件平台接收,访问软件平台使得到听觉设备服务的访问能够被应用程序使用。

通常,所采集的确认以逐个服务的方式被组织,使得对于每个应用程序,单独的服务验证被请求,其中要被相应应用程序使用的所有听觉仪器服务的确认被应用程序所要求以用于获得对听觉仪器服务的访问。然而,由于对由用户手动地确认L5确认级的频繁需要,针对每个服务访问的这种单独确认对于用户来说会是不方便的。在一些情况下,具有逐个听觉系统、逐个应用或逐个提供商的确认结构可以是优选的。在逐个听觉系统的确认结构的情况下,用户使用多个听觉仪器(诸如图1的双耳系统),其中针对用于用户的听觉仪器中的一个获得的服务验证足以用于针对用户的所有听觉仪器的应用程序,以便获得由应用程序对用户的所有听觉仪器的听觉仪器服务的访问。换言之,一旦已经针对用户的听觉仪器中的一个确认了服务访问,这样的确认对于用户的其他听觉仪器也是有效的。逐个应用的确认意味着用户对于应用的访问以使用该应用需要的所有服务(对于被应用使用的所有服务来说一次);想法是用户信任该app,并且不担心应用是否使用麦克风和/或按钮或(一个或多个)听觉仪器的其他服务。在逐个提供商的确认结构的情况下,存在来自同一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多个应用程序,其中针对来自该提供商的应用程序中的一个的单个服务验证足以用于来自该提供商的所有应用程序,以便获得由相应应用程序对听觉仪器服务的访问。换言之,针对特定提供商的应用程序中的一个获得的确认对于同一提供商的其他应用程序也是有效的。

一旦初始化流程已经由应用程序成功地完成一次,即一旦服务验证已经针对该应用程序被接收,对于来自应用程序的任何随后的服务请求,访问软件平台仅需要在处理请求之前检查现有的验证(验证由访问软件平台或应用程序所拥有)。

关于确认级L2(针对第三方访问的服务的可用性),应注意,确认优选地可以从访问软件平台(软件库包声明它提供服务)或从制造商访问服务(制造商服务确认针对库包版本的识别的可用性)来获得。

关于确认级L3(针对给定类型的听觉仪器的服务的可用性),应注意,确认可以从听觉仪器、访问软件平台或制造商访问服务(经由通信网络)来获得。

关于确认级L4(针对听觉仪器的给定用户的服务的可用性),应注意,这样的确认可以从听觉仪器或制造商访问服务(经由通信网络)来获得,其中,用户通过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用户识别符来进行识别。确认级L4通常通过负责适配听觉仪器的HCP来确定,即HCP可以确定特定听觉仪器服务是否应当可由第三方应用程序在当前时间点(例如,在适配过程的特定阶段期间,例如在HCP可以确定音量控制功能对于该特定仪器用户应当被禁用的环境适应阶段期间)访问。通过HCP的这种“设置”被称为制造商访问服务,例如经由适当的数据库,并且能够经由用户识别符来进行检索。

关于确认级L5(由用户的接受),应注意,确认可以通过听觉仪器的用户接口上的用户动作或通过个人通信设备的用户接口的用户动作(如果与听觉仪器一起使用的话)来获得。为此目的,访问软件平台可以以如下方式调整听觉仪器或个人通信设备的确认:以便提供这样的用户接口以用于由用户进行L5水平的确认。例如,用户确认可以通过按压听觉仪器(或个人通信设备)处的特定按钮或通过在听觉仪器麦克风上刮擦来提供。

如上面已经提到的,访问软件平台优选地被实施为程序库包。其可以被配置为由第三方应用程序提供听觉仪器服务的访问所需的文件,诸如关于听觉仪器接口、可用的听觉仪器服务、所需的初始化流程、和/或实施准则的信息。换言之,访问软件平台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开发在听觉仪器处与访问软件平台交互的应用程序所需的信息。

访问软件平台可以还被配置为经由通信网络为应用程序提供对(远程)制造商服务(诸如应用程序的注册、听觉仪器信息、软件/固件更新和安装信息)的访问。

进一步地,如上面已经提到的,访问软件平台被配置为提交服务验证请求,并且检查是否已经针对相应的应用程序获得有效的验证。通常,由于安全原因,保护听觉仪器的内部软件和听觉仪器的确认被第三方服务/第三方应用程序修改,特别地确保听觉仪器保持是由制造商生产、由HCP出售并且由HCP针对用户进行定制的产品。由此,能够确保高产品性能;例如,保证最大功率输出极限以便避免不舒服的听觉效果或危险的声音水平。然而,制造商仍然可以使用更新或升级服务(例如通过可信的连接)以便修改听觉仪器功能和/或服务。

可以可由第三方应用程序访问的听觉仪器服务的范例包括:使由听觉仪器的麦克风布置采集的音频信号串流(streaming)到应用程序(由此提供对听觉仪器麦克风的访问);提供对示听觉仪器的状态的数据和/或在听觉仪器的使用期间记录的数据(诸如电池水平)、用户控制事件(推动按钮已经被按压或切换开关已经被按压)、分类器状态(即听觉场景分析的结果)等的访问;提供对听觉设备的操作参数的调整(例如,音量控制和/或听觉程序选择)的访问;处理从应用程序向听觉仪器供应的音频信号,诸如通过噪声减少、射束形成、语音增强和/或反馈抵消来进行处理;以及根据来自应用程序的输入通过经由听觉仪器扬声器的声音信号(诸如语音消息和/或警报信号(诸如蜂鸣信号))模拟用户的听觉。

被提供给听觉仪器的第三方服务的范例可以包括:提供语音翻译服务,其中,由听觉仪器采集的音频信号语音输入被翻译为以另一语言的音频信号语音输出;提供医学数据分析(假设听觉仪器配备有适当的传感器(如通过确认级L3确认来进行确认),以下数据可以被采集并且被分析:心率、血压、血氧水平、体温、活动/移动/脚步计数);以及生成要作为音频信号输出被供应给听觉仪器的输出换能器(扬声器)的语音消息,诸如关于(办公室组织者程序的)日程和/或听觉设备的使用(即使用命令)和/或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例如街道的名称和其他地理位置)的语音消息。

存在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其中的若干基本配置。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听觉仪器10与个人通信设备30一起使用,所述个人通信设备30经由通信网络42与听觉设备的制造商(即与制造商的数据处理设施44)通信,并且所述个人通信设备30经由无线链路34与听觉仪器10通信;进一步地,通信设备30可以经由通信网络42与第三方应用提供商(即与相应的数据处理设施46)通信。在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开始的时候,制造商可以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包括开发者开发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信息的访问软件平台。应用程序以及访问软件平台的相应元素然后由第三方提供商经由通信网络42提供给个人通信设备30,例如作为能够在互联网app商店中进行购买的"app"。通常,在应用程序被公布并且被提供给听觉仪器的用户之前,应用程序经历由制造商进行的一些验证过程(这样的制造商预先验证过程可以包括在公布应用程序之前明确审查应用程序源;如由制造商所限定地将核实和验证协议应用于应用程序发布者;应用由制造商限定的接受测试准则等)。应用程序必须在其源代码中通过“清单”来声明请求的听觉仪器服务所需的权限水平。

当应用程序被安装在个人通信设备30上时,它处于未准许/未验证状态。在它实际上能够与听觉仪器10一起使用之前,应用程序必须被配置以使用听觉仪器10,因此应用程序在访问软件平台中注册它本身。它然后经由链路34连接到听觉仪器10,并且经历上面描述的初始化过程,以便由于成功的验证请求而获得所需的服务验证,使得在初始化过程之后,应用程序处于准许/验证的状态并且能够访问所需的听觉仪器服务而无需通过用户的进一步确认。

在图2的配置中,平台的访问通常作为程序库包被提供在个人通信设备30上,并且当与听觉仪器10交互时,应用程序在个人通信设备30上至少部分地运行。在应用程序的执行期间,假如应用程序需要来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外部输入,个人通信设备30可以与第三方的数据处理设施46连接。

在图4中示出了替代性系统配置,其中应用程序在云服务器50上运行,并且其中,平台的访问作为程序库包被提供给云服务器50。云服务器50可以与经由通信网络42而与制造商的相应数据处理设施44、46以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连接。进一步地,根据一个实施例,云服务器可以经由链路52与听觉仪器10直接连接,所述链路52包括通信网络和听觉仪器10到通信网络的无线连接。根据一个变型,云服务器50与听觉仪器10之间的通信可以经由个人通信设备30而“间接地”发生,所述个人通信设备30被听觉仪器10用作到通信网络42的入口;听觉仪器10和个人通信设备30可以经由无线链路34进行通信。

如上面已经提到的,应用程序也可以至少部分地在听觉仪器10上运行。这应用于图2和图4的实施例两者。

一般来说,应用程序可以由听觉仪器10的用户在家进行安装和配置,或它可以在HCP的办公室中的适配阶段期间(包括所需的验证/初始化过程)进行安装和配置。

还应提到的是,听觉仪器服务的可用性不仅可以取决于所需的确认级,而且取决于额外的参数,诸如听觉仪器的运行时间状态、诸如电池状态或声音分类器状态、自上一次启动之后的时间、自上一个安装阶段以后的时间等。进一步地,可用性可以取决于例如针对特定服务可用的信用(credit)单元;例如,拥有基本听觉仪器的用户可以例如在特定时间间隔内或在服务的特定使用次数内通过购买用于特定服务的信用来使用优质听觉仪器的服务。

在特定情况下,初始化流程的重复可以是必要的,即在特定情况下,获得服务验证的更新可以是必要的。

根据一个范例,可能发生的是在初始化流程中使用的确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稍后被撤回。例如,用户可以撤回之前的对第三方访问的接受的确认(L5确认);这样的撤回可以由用户在个人通信设备30上操作来执行。根据另一范例,撤回确认可以是针对听觉仪器的给定用户的服务的可用性(即L4确认);例如,HCP可以通过在云服务器50上操作来撤回L4确认(即确认被远程地撤回;一般来说,确认被撤回的信息必须到达访问平台,这可以通过经由制造商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的推送机构而发生,即HCP可以登录制造商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来撤回确认并且该信息然后被推送给访问平台)。

根据另一范例,初始化流程的重复可以是必要的,因为服务验证具有有限的有效性;例如,服务验证的有效性可以被限制于特定时间间隔(例如,一个月)或被限制于相应应用程序的有限使用次数(例如,有效性可以被限制于十次使用)。根据另一范例,有效性可以被限制于需要针对应用程序的每一次使用的单独重新获得和确认的某一种一次租借。根据一个范例,时间间隔和使用次数可以由听觉仪器的制造商经由访问软件平台来设置;替代地或额外地,这些限制可以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设置(例如,如果用户必须针对程序的每一次使用进行支付)。根据另一范例,时间间隔和/或使用次数可以可由用户通过在听觉仪器或个人通信设备上操作来调整;例如,用户可以选择他仅需要确认通过应用程序对听觉仪器的访问一次(即在程序的第一次使用期间)、每当程序被需要时、或例如一周仅一次等。根据另一范例,HCP也可以设置关于时间和使用次数的特定限制,以便需要重新确认(这样的限制可以经由安装软件来设置;服务被限制的信息将会与L4验证一起到达访问平台;替代地,对于通过HCP的确认撤回,它可以与相同的推动机构一起经由如上面已经提到的经由制造商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

针对应用程序的初始化流程的重复的另一原因可以是听觉仪器的更换(即用户购买新的听觉仪器)或听觉仪器的固件被制造商更新,提供额外的或修改的服务。

如上面已经提到的,涉及的设备(即听觉仪器和个人通信设备)可以由访问软件平台和制造商访问服务经由与设备相关联的相应识别符来识别。然而,替代地,设备识别符组或用户登录可以用于识别设备。

在图5中,示出了分层构造的确认级L1至L5的示意表示,其中L1涉及所有可能的听觉仪器服务的实体,包括例如被制造商用于私人应用程序或工具并且在针对开发者和在生产期间的内部水平上的服务。L2涉及开放服务,即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者通过访问软件平台可用的那些服务。L3涉及可用于给定听觉仪器类型和版本的那些服务。L4涉及由HCP实现的服务,即由HCP针对听觉仪器的相应用户定制、激活或停用的服务(即L4涉及配置依赖的服务)。L5涉及由用户实现的服务,例如通过经由应用程序或听觉仪器用户控制的对应禁用/启用动作。

例如,麦克风访问会需要由用户的准许,并且因此在确认级L5上;同样地,通过数据登录获得的对听觉仪器中的数据的访问需要(由用户的)L5准许。根据又一范例,切换按钮短压访问可能需要L3准许(即服务必须在相应的听觉仪器上可用),而切换按钮长压可能需要L4准许(即由负责适配听觉仪器的HCP的准许)。

根据一个范例,关于使用第三方服务(诸如日程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可以是如下:用户从他的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商店安装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验证的日程应用。利用日程应用,用户可以使通知从日程应用直接到达他的耳机。如果用户想要利用日程应用使用他的听觉仪器,用户必须以便于使用听觉仪器的方式来配置(他的智能手机上的)日程应用;由此,用户可以配置听觉仪器的日程应用中的服务优先度。日程应用然后在访问软件平台中注册它本身,连接到听觉仪器,并且然后经历初始化流程,在此期间用户必须通过提供所需的L5确认来将对于日程应用的访问授予给听觉仪器的所需服务。一旦初始化流程已经完成,用户就能够在他的听觉仪器上享用日程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