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032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网络的流量需求在未来几年中可能迅速增加。为了满足上述需求,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部署非常密集的网络,这样的无线网络也被称为超密集网络(udn)。目前,考虑使用虚拟小区(virtualcell)来处理在多个传输节点中的干扰和频繁地切换。一般来说,虚拟小区由一组小小区(传输节点)组成并且该虚拟小区为用户设备专用的。

众所周知的是,异构(heterogeneous)的网络结构以及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在未来的5g通信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异构的网络结构中,基于宏基站(menb)控制生成和配置虚拟小区。随着异构网络的发展,能够采用双连接,其中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连接至虚拟小区和宏基站。在双连接中,ue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被分离,其中宏基站主要处理控制平面,而虚拟小区主要处理用户平面。

虚拟小区能够随着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来更新。如果用户设备被移动到两个宏小区的边缘,将执行切换,这时需要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均进行切换。因此,虚拟小区切换将包括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切换。目前,仍未解决虚拟小区在不同的宏基站之间进行切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以便在当前的标准下实现虚拟小区在不同的宏基站之间的切换,由于该切换在不同的平面上执行,使得在切换期间,用户设备和虚拟小区的数据传输不会 被中断,从而实现了无缝切换。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包括:从源宏基站向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被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并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保持连接;从所述源宏基站向所述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用以将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从源宏基站向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包括: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虚拟小区id以及所述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宏基站,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从所述源宏基站向所述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用以将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包括:将虚拟小区id以及所述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宏基站,用以将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虚拟小区中的传输节点的物理小区id、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配置以及主传输节点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后,将所述目标宏基站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小区,以使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包括:接收来自所述虚拟小区对于所述指示的确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向所述虚拟小区发送指示,以便在添加请求从所述目标宏基站发送至所述虚拟小区、并且所述虚拟小区对所述添加请求进行确认之后,所述虚拟小区被添加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包括:在所述虚拟小区被添加到所述目标宏基站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添加完成信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从所述源宏小区转发至所述目标宏基站。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设备,包括:第一切换请求发送装置,被配置为从源宏基站向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第一指示装置,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被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并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保持连接;第二切换请求发送装置,被配置为从所述源宏基站向所述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用以将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以及第二指示装置,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切换请求发送装置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虚拟小区id以及所述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宏基站,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切换请求发送装置还被配置为将虚拟小区id以及所述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宏基站,用以将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 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虚拟小区中的传输节点的物理小区id、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配置以及主传输节点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指示装置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后,将所述目标宏基站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小区,以使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指示装置还被配置接收来自所述虚拟小区对于所述指示的确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指示装置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向所述虚拟小区发送指示,以便在添加请求从所述目标宏基站发送至所述虚拟小区、并且所述虚拟小区对所述添加请求进行确认之后,所述虚拟小区被添加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指示装置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虚拟小区被添加到所述目标宏基站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添加完成信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转发装置,被配置为将数据从所述源宏小区转发至所述目标宏基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具有异构网络结构的超密集网络中的虚拟小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虚拟小区的两层切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 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的信号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公开,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具有异构网络结构的超密集网络中的虚拟小区的示意图。

在图1示出具有异构的网络结构的超密集网络(udn)中,密集的小小区或无线接入点被部署在宏基站(menb)的覆盖范围中。在一个虚拟小区中,一个小小区被选择为主小小区,其用于执行用于数据传输的动态的调度。在该网络结构中采用双连接,也就是说,用户设备(ue)能同时连接到宏基站和虚拟小区。这里,小小区或无线接入点被称作传输节点(tp)。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虚拟小区的两层切换的示意图。

在具有虚拟小区的udn中,虚拟小区可以随着ue的移动性而被更新,因此ue的切换将同样引起虚拟小区的切换。如图2所示,ue切换将导致两种切换,其为ue切换和虚拟小区切换。在双连接中,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被分离,其中宏基站主要处理控制平面,而虚拟小区主要处理用户平面。因此,ue切换和虚拟小区切换为两层切换,ue主要完成控制平面的切换,虚拟小区的切换本质为用户平面的切换。这两种切换在不同的层面上实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300包括步骤s310至s340,结合图1、图2并如图3所示,在步骤s310,从源宏基站向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在步骤s320,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用户设备被切换到目标宏基站,并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保持连接。在步骤s330,从源宏基站向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用以将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目标宏基站;以及在步骤s340,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的信号流程图。

现参考图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示例,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对应于方法300的步骤s310,从源宏基站向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并且该目标宏基站能够对该第一切换请求进行确认。

需要指出的是,在方法300的步骤s310中,将用户设备的上下文、虚拟小区id以及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宏基站,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对应于方法300的步骤s320,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被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法300的步骤s320中,源宏基站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令(rrcsignaling)来指示该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宏基站。随后,用户设备向目标宏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异构网络中采用了双连接,在该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宏基站的过程中,该用户设备始终与其所属的虚拟小区保持连接,即用户的用户平面始终保持连接,这提供了不中断的数据传输的可能性。

当方法300的步骤s320被完成,即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的第一层切换被完成。也就是说,方法300的步骤s310至 s320实现了由源宏基站所执行的、在控制平面上的切换。

接下来,将执行虚拟小区的切换,也就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宏基站之间的第二层切换。

对应于方法300的步骤s330,从源宏基站向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用以将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需要指出的是,在方法300的步骤s330中,将虚拟小区id以及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宏基站,用以将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目标宏基站。其中,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虚拟小区中的传输节点的物理小区id、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配置以及主传输节点的配置信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涉及虚拟小区配置的信息也是可能的。

接下来,对应于方法300的步骤s340,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具体地,在方法300的步骤s340中,在接收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后,将目标宏基站的信息发送至虚拟小区,并且接收来自所述虚拟小区对于所述指示的确认。

之后,在方法300的步骤s340中,在添加请求从目标宏基站发送至虚拟小区、并且虚拟小区对添加请求进行确认之后,该虚拟小区被添加到该目标宏基站。应该理解的是,一旦目标宏基站成功地添加虚拟小区之后,虚拟小区可以被自动地从源宏基站中释放出来。

此外,在方法300的步骤s340中,在所述虚拟小区被添加到所述目标宏基站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添加完成信令。

需要强调的是,至此,完成了虚拟小区在宏基站之间的切换,从而也就完成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层切换,也即在用户平面的切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方法300还可以包括,在上述两层切换完成之后,将数据从源宏基站转发至目标宏基站。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设备的方框图。

如图5所示,用于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设备500包括:第一切换请求发送装置510,被配置为从源宏基站向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第一指示装置520,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被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并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保持连接;第二切换请求发送装置530,被配置为从所述源宏基站向所述目标宏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用以将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以及第二指示装置540,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指示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切换请求发送装置510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虚拟小区id以及所述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宏基站,用以将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切换请求发送装置530还被配置为将虚拟小区id以及所述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宏基站,用以将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该虚拟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虚拟小区中的传输节点的物理小区id、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配置以及主传输节点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指示装置540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后,将所述目标宏基站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小区,以使所述虚拟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宏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指示装置540还被配置接收来自所述虚拟小区对于所述指示的确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指示装置540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确认,向所述虚拟小区发送指示,以便在添加请求从所述目标宏基站发送至所述虚拟小区、并且所述虚拟小区对所述添加请求进行确认之后,所述虚拟小区被添加到所述目标宏 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指示装置540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虚拟小区被添加到所述目标宏基站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宏基站的添加完成信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设备500还包括:转发装置,被配置为将数据从所述源宏小区转发至所述目标宏基站。

综上所述,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能够在当前的标准下实现虚拟小区在不同的宏小区之间的切换,由于该切换在不同的平面上执行,使得在切换期间,用户设备和虚拟小区的数据传输不会被中断,从而实现了无缝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效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