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8280发布日期:2018-06-30 00:1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折叠机构及具有所述折叠机构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屏即柔性显示屏,具有重量轻、不易破碎、具备弯曲性能等特点,已经成为显示屏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将柔性屏与电子产品结合起来应用,以实现大尺寸显示屏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整体结构紧凑的便于携带成为目前业界研发人员一直致力研发的方向。

目前,已经有移动终端上应用有柔性屏以实现将大屏幕可折叠的目的。一般是将终端产品分为两部分通过折叠装置进行折叠,终端产品展开后可以看到柔性屏,而当终端完全展开时除了折叠装置还需要另外设置定位才可以保证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而不发生回弹性弯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无需定位结构即可实现柔性屏可以处于平展状态的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自锁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其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转动部,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插槽,所述转动部包括主体、一对对称设置的滑杆及用于与所述每一滑杆锁持的限位体,所述滑杆的自由端内部设有弹簧及与弹簧端部连接的球体,所述弹簧与所述球体弹性收缩于所述滑杆自由端内部,所述限位体设有滑动面积设于滑动面的定位槽;所述一对滑杆转动装于主体相对两侧,与所述滑杆对应的限位体分别装设于第一插槽的槽壁及第二插槽的槽壁上,所述主体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所述一对滑杆分别滑动装于所述第一、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通过滑杆相对主体旋转闭合,所述滑杆沿着所述滑动面滑动,所述滑杆上的球体与所述定位槽分离并抵持于滑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相对展开,所述滑杆的球体通过弹簧抵持于所述定位槽内。

其中,所述每一滑杆的自由端设的两侧设有通孔,所述弹簧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球体位于弹簧伸出通孔的一端。

其中,所述限位体为两对,所述两个限位体装于第一插槽内并相对设置,另外所述两个限位体装于第二插槽内并相对设置;每一滑杆的自由端设的两侧设有通孔,所述弹簧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弹簧两端伸出所述通孔并均设有球体,所述两个球体与两个所述限位体的限位孔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设有第一插槽的侧面的相对两端延伸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体设有第二插槽的侧面的相对两端延伸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对接围成收容所述主体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与所述主体旋转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可相对所述主体转动。

其中,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主体一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挡板可转动的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内,所述第二挡板可转动的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内,并且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自由端位于所述主体上可相对主体转动并伸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的槽壁抵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转动部,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插槽,所述转动部包括主体、一对对称设置的滑杆及用于与所述每一滑杆锁持的限位体,所述滑杆的自由端内部设有弹簧及与弹簧端部连接的球体,所述弹簧与所述球体弹性收缩于所述滑杆自由端内部,所述限位体设有滑动面积设于滑动面的定位槽;所述一对滑杆转动装于主体相对两侧,与所述滑杆对应的限位体分别装设于第一插槽的槽壁及第二插槽的槽壁上,所述主体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所述一对滑杆分别滑动装于所述第一、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通过滑杆相对主体旋转闭合,所述柔性屏折叠,所述滑杆沿着所述滑动面滑动,所述滑杆上的球体与所述定位槽分离并抵持于滑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相对展开,所述滑杆的球体通过弹簧抵持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柔性屏展开。

其中,所述每一滑杆的自由端设的两侧设有通孔,所述弹簧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球体位于弹簧伸出通孔的一端。

其中,所述限位体为两对,所述两个限位体装于第一插槽内并相对设置,另外所述两个限位体装于第二插槽内并相对设置;每一滑杆的自由端设的两侧设有通孔,所述弹簧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弹簧两端伸出所述通孔并均设有球体,所述两个球体与两个所述限位体的限位孔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设有第一插槽的侧面的相对两端延伸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体设有第二插槽的侧面的相对两端延伸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对接围成收容所述主体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与所述主体旋转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可相对所述主体转动。

其中,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主体一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挡板可转动的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内,所述第二挡板可转动的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内,并且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自由端位于所述主体上可相对主体转动并伸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的槽壁抵持。

本申请所述的折叠机构通过滑杆滑动插入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内,滑杆的球体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内的限位体的定位槽锁持来实现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的在展开式的自动锁紧,在实现柔性屏展开时定位,无需而外设置定位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折叠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具有图1所述的折叠机构的移动终端部分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闭合状态下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具有图1所述的移动终端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与图2及图3,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及具有所述折叠机构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体10、第二支撑体15及转动部20。所述第一支撑体10一侧设有第一插槽12。所述第二支撑体15的一侧设有第二插槽1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槽12为两个并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插槽17为两个并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体10与第二支撑体15结构相同,均为矩形薄板状。所述第一支撑体10包括第一表面11及与第一表面11连接的第一侧面13。所述第一侧面13的相对两端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13延伸有第一安装板131。所述两个第一插槽12由所述第一侧面13上向所述第一支撑体10 内凹设形成。所述第二支撑体15包括第二表面16及与第二表面16连接的第二侧面151。所述第二侧面151的相对两端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151延伸有第二安装板161。所述两个第二插槽17由所述第二表面16上向所述第二支撑体15内凹设形成。所述两个第一插槽12分别与所述第二插槽17相对设置。

图2所示,所述转动部20包括主体21、至少一对对称设置的滑杆及用于与所述每一滑杆锁持的限位体23。本实施例中,对应所述两个第一插槽12及两个所述第二插槽17,所述滑杆22设置为两对。所述每一对滑杆22转动装于主体 21相对两侧,并且两对滑杆22分别靠近所述主体相对两端位置。具体的,所述主体21为条形板体,其包括相对的两侧211及连接两侧211的两端212。所述一对滑杆22通过转轴装设于所述两侧211上并靠近两端212中的一端,另一对滑杆22通过转轴装设于所述两侧211上并靠近两端212中的另一端。

所述每一滑杆22的自由端内部设有弹簧221及与弹簧221端部连接的球体 222,所述弹簧221与所述球体222弹性收缩于所述滑杆22自由端内部,所述每一滑杆22的自由端的两侧设有通孔223,所述弹簧221装于所述通孔223内,所述球体222位于弹簧221伸出通孔223的一端。所述限位体23设有滑动面231 及设于滑动面的定位槽232。本实施例中,对应两对滑杆22所述限位体23为两对,一对所述限位体23装于第一插槽12内并相对设置,另外一对所述限位体 23装于第二插槽17内并相对设置;所述滑动面231平行于滑杆22滑动方向。每一滑杆22的自由端的弹簧221两端伸出所述通孔223并均设有球体222,所述第一插槽12内的滑杆22的两个球体222与所述第一插槽12内的两个所述限位体23的定位槽232配合;所述第二插槽17内的滑杆22的两个球体222与所述第二插槽17内的两个所述限位体23的定位槽232配合。

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21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0 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5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0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5之间,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体10的第一侧面13朝向所述第二支撑体15的第二侧面 151,所述第一安装板131与第二安装板161对接围成收容所述主体21的空间,所述两对滑杆22分别滑动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12及第二插槽17内;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131与第二安装板161通过转轴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两端 212上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体10及所述第二支撑体15与所述主体21连接并可相对所述主体21转动。

请参阅图6。所述柔性屏30为矩形屏,其一端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0的第一表面11上,另一端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5的第二表面16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面13与第二表面16可位于同一平面并且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支撑体 10与第二支撑体15通过滑杆22相对主体21旋转闭合,所述滑杆22沿着所述滑动面231滑动,所述滑杆22上的球体222与所述定位槽232分离并抵持于滑动面231上,所述柔性屏30折叠;所述第一支撑体10与第二支撑体15相对展开,所述滑杆22的球体222通过弹簧221抵持于所述定位槽232内,柔性屏锁定于完全展开状态。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支撑体10与第二支撑体15相对所述主体21旋转实现第一支撑体10与第二支撑体15的相对合,同时带动滑杆22 相对所述主体21旋转并向所述第一插槽12及第二插槽17外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支撑体10与第二支撑体15闭合后,所述滑杆22被所述第一支撑体10及第二支撑体15拉动在第一插槽12与第二插槽17内滑动,所述球体222被拉出定位槽232与滑动面231抵持,弹簧221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柔性屏30被折叠。当需要打开柔性屏时,使所述第一支撑体10与第二支撑体15相对展开,所述滑杆22被所述第一支撑体10及第二支撑体15推动向第一插槽12与第二插槽 17内沿着滑动面231滑动,使球体222回到定位槽232内,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0及第二支撑板15定位,所述柔性屏30完全展开,所述滑杆与所述限位体23的锁持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体10及第二支撑体15处于展开状态,进而使柔性屏处于完全展开状态。

本申请所述的折叠机构通过滑杆滑动插入第一支撑体10及第二支撑体15 内并与第一支撑体10及第二支撑体15内的限位体23锁持实现第一支撑体10 及第二支撑体15的展开状态的锁持定位,无需而外设置定位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12与所述第二插槽17内均设有定位槽或者限位凸起,所每一滑杆22上相对所述定位槽设有卡持凸起或者相对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卡持槽。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插槽12为例,所述第一插槽12内壁上设有定位槽,相应的所述滑杆22靠近卡位的位置的侧边设有限位凸起;当所述滑杆22相对所述第一插槽12向外滑动时,所述限位凸起222滑到定位槽位置时与定位槽卡持,进而防止所述滑杆2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0脱离。同理所述第二插槽17内也设有定位槽相应的所述滑杆22靠近卡位的位置的侧边设有限位凸起,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4,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挡板28及第二挡板29,所述第一挡板28可转动的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0内,所述第二挡板29可转动的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体15内,并且所述第一挡板28与第二挡板29的自由端位于所述主体21两侧中部位置可相对主体21转动并与主体抵持。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体10的第一侧面13中部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支撑体15的第二表面16 中部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挡板28一端可转动的装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二挡板29一端装于第二空间内。所述主体21一侧面设有凹槽211,所述凹槽 211沿着所述主体21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移动终端折叠时,所述第一挡板28 及第二挡板29的自由端伸入所述凹槽211内并分别完全贴合于所述凹槽的内壁,当所述移动终端展开时,所述第一挡板28与第二挡板29的自由端被所述主体21支撑,进而使第一挡板28与第二挡板29的自由端支撑所述柔性屏折弯区域完全展开,保证柔性屏展开的平整度。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