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能表批量生产的参数设置和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8830发布日期:2018-06-16 23:5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表批量生产的参数设置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能表已经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的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能表在批量生产时的参数设置以及相应的检测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电能表生产完成之前,都需要对电能表进行通信参数的设置:包括设置表号、设置协议转换参数等;在参数设置完成之后,还需要对电能表进行通信参数检测,保证生产质量。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生产人员工作量等需求,目前电能表的参数设置均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参数设置,因此这就导致了如下问题:

1)为了提高生产率,各条生产线在无线设置通信参数时采用的是相同的无线通信频点-即电能表的默认无线通信频点,因此这将使得多条生产线同时作业时互相之间产生无线通信干扰,导致电能表的无线参数设置失败,严重影响了电能表的生产效率;

2)现有的生产线在进行检测时,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检测设备和被测电能表之间的距离极其接近(一般仅有1~2米),因此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检测被测电能表的通信质量的好坏,这无疑给电能表埋下了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成功地完成电能表参数设置、而且能够保证电能表出厂参数和通信电路合格的用于电能表批量生产的参数设置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用于电能表批量生产的参数设置和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事先约定一帧电能表地址获取帧,该电表地址获取帧中不包含电能表地址的判断;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事先约定一种通信检测协议,该通信协议中包含目标电能表的地址、协议以及无线通信质量RSSI值;同时获取目标电能表的目标地址;

S2.将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进行有线连接,参数设置上位机发送步骤S1定义的电能表地址获取帧给目标电能表,目标电能表收到电能表地址获取帧后,返回电能表的当前原地址给参数设置上位机;

S3.参数设置上位机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当前原地址后,将目标电能表的目标地址发送给目标电能表,将目标电能表的地址设置为目标地址;

S4.完成目标地址的设置后,参数设置上位机再次发送通信帧给目标电能表,完成目标电能表的无线通信协议设置;

S5.断开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的有线连接,并改为无线连接;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同时改变无线通信频点,保证多台参数设置上位机与目标电能表之间的通信频点彼此不重合;

S6.参数设置上位机发送步骤S1中约定的通信检测协议给目标电能表,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地址信息、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目标电能表在返回地址信息、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后,将无线通信频点修改为步骤S4中设置的状态;

S7.参数设置上位机判断目标电能表的地址信息、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完成目标电能表的检测。

所述的用于电能表批量生产的参数设置和检测方法,在步骤S3与步骤S4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目标地址设置完成后,参数设置上位机再次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地址并检验,完成目标地址的设置。

步骤S1所述的电能表地址获取帧,为采用基于DL645协议的通信帧,具体为控制码为0x1D、数据域为0x770的DL645通信帧。

步骤S1所述的通信检测协议,为采用基于DL645协议的通信帧,具体为目标电能表在发送地址信息和协议信息给参数设置上位机时,在普通的DL645通信协议帧的帧末尾增加通信质量RSSI值的信息。

所述的通信质量RSSI值的信息,为在帧末尾增加标示0x01及RSSI值信息。

所述的参数设置上位机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地址信息、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包括两次通信:第一次通信,参数设置上位机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地址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第二次通信,参数设置上位机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

所述的参数设置上位机判断目标电能表的通信质量RSSI值,为获取两次通信时获取的通信质量RSSI值的较小值,并判断该较小值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步骤S5所述的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同时改变无线通信频点,保证多台参数设置上位机与目标电能表之间的通信频点彼此不重合,具体为采用下式改变通信频点:

Freq=F(base)+F(step)*(A3*100+A0*10+A1)%Ch_Max

其中,F(base)取值为原生产线的无线通信频率;F(step)为通信区别值,其取值为不小于任意两条生产线之间无线通信不会互相干扰的最小通信频点差值;Ch_Max为不同频点的个数,根据需要同时进行生产的生产线条数确定;A0、A1和A3为目标电能表12位目标地址中的第0位、第1位和第3位。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用于电能表批量生产的参数设置和检测方法,将参数设置改为有线通信设置,而且针对现有的有线通信协议需要事先获取电能表地址的缺陷,提出新的通信方法,保证了目标电能表参数设置的可靠性;同时,针对多条生产线同时生产所导致的无线频点冲突和相互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根据目标电能表的地址来改变通信频点的方法,保证了多条生产线同时运行也不会有互相干扰的问题;最后,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检测通信质量问题的缺陷,提出了在现有通信协议基础上增加通信质量RSSI值的通信方法,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完成了通信质量的检测。本发明方法能够快速成功地完成电能表参数设置、而且能够保证电能表出厂参数和通信电路合格,成本低,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用于电能表批量生产的参数设置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事先约定一帧电能表地址获取帧,该电表地址获取帧中不包含电能表地址的判断,具体为采用基于DL645协议的通信帧,具体为控制码为0x1D、数据域为0x770的DL645通信帧;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事先约定一种通信检测协议,该通信协议中包含目标电能表的地址、协议以及无线通信质量RSSI值,具体为采用基于DL645协议的通信帧,具体为目标电能表在发送地址信息和协议信息给参数设置上位机时,在普通的DL645通信协议帧的帧末尾增加通信质量RSSI值的信息,在实施时,通信质量RSSI值的信息可以在帧末尾增加标示0x01及RSSI值信息;同时获取目标电能表的目标地址;

S2.将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进行有线连接,参数设置上位机发送步骤S1定义的电能表地址获取帧给目标电能表,目标电能表收到电能表地址获取帧后,返回电能表的当前原地址给参数设置上位机;

S3.参数设置上位机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当前原地址后,将目标电能表的目标地址发送给目标电能表,将目标电能表的地址设置为目标地址;

S4.目标地址设置完成后,参数设置上位机再次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地址并检验,完成目标地址的设置;

S5.完成目标地址的设置后,参数设置上位机再次发送通信帧给目标电能表,完成目标电能表的无线通信协议设置;

S6.断开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的有线连接,并改为无线连接;参数设置上位机和目标电能表同时改变无线通信频点,保证多台参数设置上位机与目标电能表之间的通信频点彼此不重合;

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下式改变通信频点:

Freq=F(base)+F(step)*(A3*100+A0*10+A1)%Ch_Max

其中,F(base)取值为原生产线的无线通信频率;F(step)为通信区别值,其取值为不小于任意两条生产线之间无线通信不会互相干扰的最小通信频点差值;Ch_Max为不同频点的个数,根据需要同时进行生产的生产线条数确定:比如当Ch_Max取值为30时,所述方法共可以产生30个频点,可以供30条生产线共同使用;A0、A1和A3为目标电能表12位目标地址(表地址为:A0A1A2A3A4A5A6A7A8A9A10A11)中的第0位、第1位和第3位;

S7.参数设置上位机发送步骤S1中约定的通信检测协议给目标电能表,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地址信息、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目标电能表在返回地址信息、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后,将无线通信频点修改为步骤S5中设置的状态;

在具体实施时,包括两次通信:第一次通信,参数设置上位机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地址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第二次通信,参数设置上位机获取目标电能表的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

S8.参数设置上位机判断目标电能表的地址信息、协议信息和通信质量RSSI值,完成目标电能表的检测;其中,通信质量RSSI值的检测,为获取两次通信时获取的通信质量RSSI值的较小值,并判断该较小值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