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抗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738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红外线抗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线抗干扰电路。



背景技术:

许多设备会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而现有抗干扰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弱,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线抗干扰电路,其提高了抵抗环境光对红外线干扰的能力,适用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红外线抗干扰电路,其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阻、三极管、发射端、接收端、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电阻与第一二极管串联,第一电容与电阻、第一二极管并联,第一电容两端连接发射端,第二二极管与三极管串联,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三极管并联,第二电容两端连接接收端,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串联,第三电阻与第四电容串联,第三电容与第四电阻串联,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并联。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二极管为光敏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为光敏电阻。

优选地,所述发射端设有发射端编码器。

优选地,所述接收端设有接收端编码器。

优选地,所述接收端设有解码器。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高了抵抗环境光对红外线干扰的能力,适用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红外线抗干扰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红外线抗干扰电路解码的编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红外线抗干扰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发射端ir、接收端pt、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并联,第一电容c1两端连接发射端ir,第二二极管d2与三极管q1串联,第二电容c2与第二二极管d2、三极管q1并联,第二电容c2两端连接接收端pt,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串联,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容c4串联,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阻r4串联,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并联。

第一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这样方便发光。第二二极管为光敏二极管,能够将第一二极管的光根据使用方式,转换成电流或者电压信号,方便探测和使用。第一电阻为光敏电阻,能够根据第一二极管的光调整其电阻。发射端设有发射端编码器,方便进行编码。接收端设有接收端编码器,方便进行编码。接收端设有解码器,方便进行解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过滤杂波,提高稳定性。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分别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线。第一电阻是可变电阻。三极管根据第二二极管的红外线情况用于进行开关,提高了抵抗环境光对红外线干扰的能力。发射端、接收端分别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

发射端的发射端编码器和接收端的接收端编码器进行编码。不同的编码设定不同的频率和不同的驱动电流,实行编码,形成光栅。解码器按接收端依编号进行解码,从而进一步减少和减小环境光的干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抗干扰电路,其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三极管、发射端、接收端、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与第一二极管串联,第一电容与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并联,第一电容两端连接发射端,第二二极管与三极管串联,第二电容与第二二极管、三极管并联,第二电容两端连接接收端,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串联,第三电阻与第四电容串联,第三电容与第四电阻串联,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并联。本发明提高了抵抗环境光对红外线干扰的能力,适用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文永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日铨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5.11
技术公布日:2017.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