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间轻便化协同编辑共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3381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间轻便化协同编辑共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轻便化协同共享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终端间轻便化协同编辑共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个人电脑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电子文档的编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技能。以微软office和金山wps为代表的文档编辑软件成为行业中事实上的标准。而从2007年开始,智能手机掀起了移动计算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移动设备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轻”应用方兴未艾,因为相对于传统pc机应用的“重”,它们更加符合移动终端用户的使用习惯。

pc应用更注重功能的强大、全面,所以才有微软office之类的巨型软件,它试图满足办公用户需求的方方面面。而在移动办公的年代,人们更加看重的是轻便,随时随地、跨平台的用户体验。比如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各类轻笔记,为了满足人们简单记录的要求,人们并不需要用word这一类大型软件(事实上,在智能终端也无法流畅地运行)来记录他们的日常琐事,可能一个简单的记事本就已经足够。人们希望能在不同的设备上都能记录、修改,随时随地,方便快捷。

移动设备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沟通协作的方便性,这一点,轻笔记类的应用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更多的时候,为了表达、展示一些内容,人们需要的是更加具象、更加可视化的描述,正如轻笔记应用之于word,我们也需要将powerpoint轻便化,并且满足用户协作、沟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便于发挥思维、操作灵活、阅读体验良好、包含内容丰富的终端间轻便化协同编辑共享系统及 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终端间轻便化协同编辑共享系统,用以在多个移动终端设备间进行轻便化的交流,该系统包括:

共享编辑显示区域:该区域为一边定宽且另一边无限长的空白编辑显示区域,并且内部设有多个矩形协同子区域;

多个操作终端:用以分别编辑共享编辑显示区域中的内容,并且通过矩形协同子区域进行共享;

中央处理器:分别与共享编辑显示区域和多个操作终端通信,用以处理操作终端的编辑操作以及同步共享编辑区域的共享内容。

所述的共享编辑显示区域的共享内容包括基本图形、基本文字、手绘图形、手绘文字、粘贴图片、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和文档,所述的共享内容由中央处理器统一转码成pdf格式的文档,在操作终端上使用pdf浏览器预览。

所述的手绘图形和手绘文字由bezier曲线拟合而成,以确保图形的平滑性。

所述的多个协同子区域由中央处理器统一分配唯一的id,并且协同子区域中的内容对所有操作终端可见,共享编辑显示区域除协同子区域外中的内容对所有操作终端不可见,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文档内容的私密性。

所述的矩形协同子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是由分享者创建和划定,每个矩形协同子区域都有一个唯一的id,由中央控制器统一分配。

一种协同编辑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共享者在其操作终端的共享编辑显示区域内进行编辑操作,共享者的操作终端将该编辑操作的数据文档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中央控制器;

2)中央控制器解析收到的数据包,获取共享者编辑操作的数据文档,并且在中央控制器的文档副本中进行更新;

3)中央控制器获取共享者编辑操作的边界矩形,据此判断共享者编辑操作是否与矩形协同子区域有交集,若是,则判定共享者编辑操作需要共享,进行步骤4),若否,则判定共享者编辑操作无需共享,进行步骤7);

4)中央控制器获取共享者编辑操作涉及到的所有协同子区域的内容,并以广播的形式依次发送到分享者所在的操作终端中;

5)分享者所在的操作终端解析并更新对应位置的协同子区域的内容,并且在 分享者的操作终端上显示;

6)中央控制器将已经分享的协同子区域进行标记,并进行下一个协同子区域内容的广播;

7)中央处理器将共享者编辑操作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到所有在线用户的操作终端且不作显示。

所述的步骤1)中,编辑操作的数据文档包括共享者的操作终端id、编辑操作类型和操作内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便于发挥思维:由于共享编辑显示区域的排版空间定宽,长度无限,不会因为空间限制用户的思维发挥。

二、操作灵活:协同子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由终端用户自行指定,协作的方式非常的灵活,协作粒度由用户自己控制。

三、阅读体验良好: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阅读体验,在设备横竖屏的时候其切换用户界面而不切换白板显示方向,也就是说,设备纵向的时候,横向定宽,纵向无限长,设备横向的时候,纵向定宽,横向无限长。

四、包含内容丰富:用户可以在白板的任意位置绘制基本图形、文字、手绘图形、手绘文字、粘贴图片,可以在白板的任意位置放置一段多媒体文件(音频、视频)并且播放,也可以放置任意格式的文档并且预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同步控制软件流程图。

图2为共享编辑显示区域纵向无限长的示意图。

图3为共享编辑显示区域横向无限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1所示为本发明数据同步的具体流程,完成不同设备间文档数据的同步,以及协同单元的数据同步。下面以四个终端设备、三个用户为例,用户u1在两个设 备d1,d2打开同一个文档,u1开辟了一块矩形区域作为协同单元c1,邀请u2、u3参与协同;u2在设备d3中参与了该协同;u3在设备d4中参与了该协同,下面结合图1对数据同步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401中,用户u1在设备d1中绘制了一个椭圆,系统生成一个create操作,将操作发送给中央控制器;

在步骤402中,中央控制器在其文档副本中执行create操作,更新数据;

在步骤403中,中央控制器将该操作广播至该文档的在线终端,在这里设备d2将会收到消息;

在步骤404中,设备d2收到操作,执行create操作,更新数据;

在步骤405中,计算椭圆的边界矩形,发现该椭圆处于写作单元c1内部;

在步骤406中,中央控制器将该操作广播至该协作单元的在线终端,在这里设备d3、d4将会收到消息;

在步骤407中,设备d3,d4收到操作,执行create操作,更新数据;

在步骤408中,所有的协同单元都已经处理过了,同步结束。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大特点是排版空间定宽,长度无限。同时,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阅读体验,在设备横竖屏的时候其切换用户界面而不切换白板显示方向,也就是说,设备纵向的时候,横向定宽,纵向无限长,设备横向的时候,纵向定宽,横向无限长。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任何数据都是定义在逻辑坐标系空间的,任何输入都必须经过设备-逻辑坐标转换,任何输出都必须经过逻辑-设备坐标转换,同时,协作单元的位置和大小由终端用户自行指定,且一个文档内部可以开启任意多个区域协作。

本发明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中央控制器(中央服务器)放置在公共网络上,且每一个协同单元在服务器端都有对应的子控制器,用以维护协作的数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