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和电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624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和电信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和根据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信系统本身。本发明尤其涉及通过呼叫接管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



背景技术:

如在基于IP的电信系统中的现代电信系统包括网络复合体和布置在网络复合体内的、具有相应的本地服务器和所分配的终端设备的多个交换节点以及用于在使用通用交换协议的情况下控制电信系统的中央DSS服务器。在IP电话业务中,“会话发起协议”(SIP)是通常使用的用于拆除两个和更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会议的协议。该协议此外在RFC 3261以及RFC 4235和RFC 5359中详细说明。结合本发明,明确参考标准RFC 3261和在其中所提到的更新,所述更新被认为是已知的并且其公开内容因此被认为是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然而应强调,除了借助SIP的电话业务之外可以管理任何类型的会议。因此,会议的“有效载荷(有用负载)”、即实际上待传输的数据流可以是任何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流。

SIP用于约定或者协商会议的通信形式。用于通信的实际数据必须通过适合于此的其他协议来交换。媒体协商因此不是SIP的实际组成部分,而是通过其他协议嵌入到SIP中来实现。

结合本发明通过参考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而变得明确的另一协议是根据标准ECMA-269(用于计算机支持的电信应用(CSTA)阶段III的服务)、ECMA-323(用于计算机支持的电信应用(CSTA)阶段III的XML协议-CSTA XML)和ECMA-348(用于CSTA阶段III的网页服务描述语言(WSDL)–CSTA网页服务)、ECMA TR/87(使用用于SIP电话用户代理的CSTA-uaCSTA)或者ISO/IEC 18051–CSTA服务[ECMA-269]、ISO/IEC 18052-CSTA-协议[ECMA-285]、ISO/IEC TR 18053-5 CSTA术语表[ECMA TR/72]、ISO/IEC 18056-CSTA XML[ECMA-323]、ISO/IEC 25437:用于应用[ECMA-366]的WS-会话-网页服务和其所基于的标准ECMA-217(用于CSTA阶段II的架构和服务)、ECMA-218(用于CSTA阶段II的应用层协议(在ASN.1中)加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ECMA-179(用于CSTA阶段I的架构和服务)、以及ECMA-180(用于CSTA阶段I的应用层协议(在ASN.1中)加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的协议“计算机支持的电信应用”(CSTA)。因此,CSTA是由ECMA标准化的协议规范,该协议规范用于电话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CSTA-协议定义所传输的数据,但不定义传输层。为了对数据流进行编码,使用基础编码规则(CSTA阶段I、II和III)以及XML编码规则(CSTA阶段III)。

传统上,在此描述的类型的电信系统中,如在电话中,仅仅处于一个节点内的终端设备、所谓的SIP端点的交换技术状态在光学上通过LED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用信号通知。其前提是,一个用户已经在其SIP端点的可编程的键上配置了位于自身节点内的另一个用户。于是谈及“显示呈现”BLF键(BLF=busy lamp field:忙灯字段))。SIP端点将另一经编程的用户的呼叫号码存储在该键上。

以下交换技术状态可以通过LED(或者用户界面的相应的其他元件)在经相应编程的BLF键上来用信号通知:

- 用户空闲:BLF键是关着的;

- 用户被呼叫:BLF键闪烁

- 用户占线(例如进行通话):BLF键是开着的。

作为其他附加的性能特征,通常可能的是:

- 可以通过键按压从SIP端点呼叫另一个用户;

- 通话可以由一个用户通过SIP端点来接管。

在一些系统中,位于另一个节点中的用户的呼叫号码的编程现今同样是可能的,然而不进行交换技术状态的BLF信号通知,并且基于此也可以不进行进一步处理,诸如通话接管。

用于SIP端点本身的跨节点呼叫接管由US 2004/0086102 A1已知。在那描述的跨节点呼叫接管中,呼叫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从第一设备引导到第二设备,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中至少一个网络是数据网。为此,存储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呼叫发起的信息,在呼叫发起期间由第三设备接收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含呼叫接管显示。在调用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呼叫发起的信息之后,基于所调用的信息进行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呼叫建立。

EP 1189406 A2描述了一种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由多个通信设备和一个中央数据处理设备组成,它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在所述网络中在中央数据处理设备上存在中央软件接口,通过所述软件接口将通信系统的分布式通信设备的各个本地软件接口映射到上一级的逻辑接口上。由此,分布式通信系统对于在服务器上运行的通信应用而言看起来像一个单元,该单元具有相应高数量的硬件资源,诸如用户连接端、电话局连接端和呼叫号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提供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以及电信系统本身,其中,通过呼叫接管通过简单的方式在充分利用已经存在的软件资源的情况下能够跨节点地实现电信连接的建立。

所述任务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来解决。此外,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信系统来解决。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机器可读的、具有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数据载体是本发明的其他主题。

通过本发明实现一种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所述电信系统包括网络复合体和布置在所述网络复合体内的、具有相应的本地服务器和所分配的终端设备的多个交换节点以及用于在使用通用交换协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信系统的中央DSS服务器,其中,通过所述本地服务器在本地协议下控制交换节点的用户终端设备,所述本地协议包括用于节点内部的在以下终端设备之间的呼叫接管的控制指令,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点内被登记用于呼叫接管,并且其中,通过由第三终端设备指向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的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呼叫接管可建立所述电信连接。根据本发明规定,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给第一交换节点并且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给另外的第二交换节点,并且因此在使用通用交换协议的情况下跨节点地实现由第三终端设备指向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的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呼叫接管,其中,将在所述本地协议中被设置用于呼叫接管的控制指令转换为通用交换协议并且通过所述中央DSS服务器跨节点地提供给布置在所述网络复合体内的多个交换节点,并且其中,将在所述本地协议中设置的用于呼叫接管的用户登记转换为所述通用交换协议并且转发给中央DSS服务器。也即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当第三终端设备分配给第三交换节点的时候,甚至才能够实现呼叫接管。

根据本发明可以规定,在为了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呼叫接管而进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登记时本地服务器进行检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否分配给同一交换节点,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在使用所述通用交换协议的情况下在所述中央DSS服务器上进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登记。

在此可以规定,由所述中央服务器检测由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并且在为了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呼叫接管而进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登记时由所述中央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消息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交换节点的本地服务器上并且用信号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规定,多个终端设备利用唯一的登记作为用于由第三终端设备指向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的呼叫接管的第二终端设备而在所述中央服务器处被登记为呼叫接管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规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借助用于指向多个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的呼叫接管的唯一的登记而在所述中央服务器处进行登记。由此,可以有利地尤其对于SIP端点实现跨节点组接管(呼叫接管组)。因此,SIP端点也可以对于SIP端点-性能特征“呼叫接管组”跨节点地进行登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规定,所述通用交换协议是CSTA,并且所述本地交换协议是SIP或者是类似的协议,并且在由第三终端设备指向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的情况下为了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呼叫接管,通过CSTA进行至所述中央DSS服务器(DSS)的跨节点的用信号通知,并且由所述中央DSS服务器(DSS)根据“CSTA:所传递的事件”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激活“CSTA:设置灯模式”。传统上,确定的性能特征必须通过联网中的附加SIP单元实现并且因此每个新的性能特征也要求经扩展的SIP单元,而根据本发明,已知的SIP单元就足够,也即它们允许标准SIP的应用并且代替于此地利用CSTA-协议的多样性。有利地,由此通过SIP-标准-协议元素借助CSTA简化地实现跨节点接管(BLF-信号通知)和通过SIP端点的通话接管。也能够将通常的激励-性能特征映射到SIP端点上。此外,不需要通过SIP隧穿(tunneln)CSTA,由此标准-SIP端点能够执行跨节点的性能特征。

在此,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SIP端点并且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处由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指向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借助“SIP:通知”来用信号通知和通过“SIP:邀请”来接管。

此外,通过本发明实现一种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此外,通过本发明实现一种机器可读的数据载体,所述数据载体具有在其上存储的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此外,通过本发明实现一种电信系统,所述电信系统包括网络复合体和布置在所述网络复合体内的、具有相应的本地服务器和所分配的终端设备的多个交换节点以及用于在使用通用交换协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信系统的中央DSS服务器,其中,通过所述本地服务器在本地协议下控制交换节点的终端设备,所述本地协议包括用于节点内部的在以下终端设备之间的呼叫接管的控制指令,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节点内被登记用于呼叫接管,其中,通过由第三终端设备指向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在第二终端设备处的呼叫接管可建立所述电信连接。根据本发明,所述中央DSS服务器和所述多个布置在所述网络复合体内的交换节点被设置用于,将在所述本地协议中设置用于呼叫接管的控制指令转换为所述通用交换协议并且通过所述中央DSS服务器跨节点地提供给布置在所述网络复合体内的多个交换节点,其中,将在所述本地协议中设置的用于呼叫接管的终端设备登记转换为所述通用交换协议并且转发给中央DSS服务器,其中,通过由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指向分配给第一交换节点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在分配给另外的第二交换节点的第二终端设备处的呼叫接管,电信连接可跨节点地用信号通知和建立,其中,所述电信系统被设置或构造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特点由以下参考附图对有利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得出。示意性地:

图1示出一个简化的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在LAN环境中的节点的联合,以用于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和电信系统本身;

图2示出一个简化的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上在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中和在电信系统本身中参与的OSBiz(OpenScape Business(开放景观业务))系统部件;

图3示出一个简化的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中的用于跨节点的呼叫接管的登记;

图4示出一个简化的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中的用于跨节点的呼叫接管的、对于每个节点的每个网络范围的用户在DSS服务器处的仅仅一次登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LAN环境中的节点的联合。示出一种电信系统,所述电信系统包括网络复合体和布置在网络复合体内的、具有相应的本地服务器C1、C2、C3和所分配的终端设备D1、D2、D3、D4的多个交换节点10、20、30以及用于在使用通用交换协议的情况下借助网络线路N5、N6、N7和N8控制电信系统的中央DSS服务器DSS。通过本地服务器C1、C2、C3在本地协议下控制交换节点10、20、30的用户终端设备(下面也简称“终端设备”)D1...D4。中央DSS服务器(Direct Station Selection Server:直接站选择服务器)通常存在于每一个节点10、20、30中,然而根据本发明优选仅仅在根据配置确定的主节点中运行,所述中央DSS服务器根据DE 10149983 A1中的说明书负责跨节点的呈现信息的提供。根据CSTA标准ECMA-269,通常C代表Call(也即呼叫),D代表设备(也即终端设备),并且N代表网络干线(也即网络线路)。

交换节点10、20、30的用户终端设备D1 ... D4由本地服务器C1、C2、C3在使用本地协议的情况下来控制并且通过分配给相应的交换节点10、20、30的接口N5、N6、N7、N8(在特殊情况下其是所提到的网络线路)进行通信,所述本地协议包括用于节点内部的在以下终端设备之间的呼叫接管的控制指令,所述终端设备在节点内被登记用于呼叫接管。

在电信系统内,应该通过由第三终端设备D4指向第一终端设备D3的呼叫通过第二终端设备D1的呼叫接管可建立电信连接,即使第一终端设备D3和第二终端设备D1位于不同的节点中。

因此,通过由第三终端设备D4指向第一终端设备D3的呼叫通过第二终端设备D1的呼叫接管可建立电信连接,其中,第一终端设备D3分配给第一交换节点10并且第二终端设备D1分配给另外的第二交换节点20。因此,在使用通用交换协议的情况下跨节点地实现由第三终端设备D4指向第一终端设备D3的呼叫的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D1的呼叫接管,其中,将在本地协议中设置用于呼叫接管的控制指令转换为通用交换协议并且通过中央DSS服务器DSS跨节点地提供给布置在网络复合体内的多个交换节点10、20、30。在此,将在本地协议中设置的用于呼叫接管的终端设备登记转换为通用交换协议并且转发给中央DSS服务器DSS。

DSS服务器的功能的前提是第一交换节点10的用户D3的呼叫号码在第二交换节点20中的SIP端点D1和D2处的编程。如果在用户D3处交换技术状态改变,例如通过听筒的拿起,则这要求SIP端点D1和D2的BLF的持续发亮,该持续发亮可以被跨节点地用信号通知。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电话业务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以下用信号通知类型:

- 用户空闲->BLF是关着的

- 用户被呼叫->BLF闪烁

- 用户占线(例如进行通话)->BLF是开着的。

如果第一交换节点10的用户D3被呼叫,则现在通话可以从网络复合体出来由第二交换节点20中的SIP端点D1或者D2接管。

根据CSTA-标准ECMA-269,C1、C2和C3是用于设备Dn和网络线路Nn的本地连接的辅助机构。

图2以概览图示出根据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和电信系统本身的一个实施例的所参与的OSBiz(开放景观业务)系统部件。根据一个实施例,通用交换协议 CSTA和本地交换协议是SIP或者类似的协议。

在OSBiz的特征处理FP中,CSTA通过部件应用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API连接到交换技术(Call Processing:呼叫处理)CP上。DSS服务器借助CSTA通过中间件部件CSP和应用接口API与交换技术CP通信。

LAN设备商(LDH)允许SIP端点与平台通过SIP部件SIP堆栈适配器SIP-SA的通信。SIP-SA通过LAN分支控制(LLC)与CP通信。在此,LAN分支控制(LLC)管理LAN/LAN连接和LAN/TDM连接之间的有效载荷。用于SIP端点的CSTA-支持通过连接到SIP-SA和应用接口上的第三方呼叫控制接口PCC实现。未示出的是登记部件(ERH),所述登记部件为了IP-端点的登记目的而与SIP部件通信。

在图3中,简化的框图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电信连接的方法中的用于跨节点呼叫接管的登记。

SIP端点在所属的节点处借助SIP:Subscribe(拨打)登记其BLF键。如果该呼叫号码不是在该节点内的目标,则如在OSBiz的情况下那样忽略或者可选地拒绝登记。

代替于此,现在转发登记愿望到PCC部件上,并且如果涉及网络复合体中的可选呼叫号码,网络复合体通过软件技术产生BLF按钮(或者BLF键)(Create Button(创建按钮))并且将其借助CSTA:Button Information Event(按钮信息事件)传输到DSS服务器上并且因此发布所述BLF按钮。DSS服务器借助CSTA:GetButtonInformation(得到按钮信息))和CSTA:ButtonInformationList(按钮信息列表)进行同步。

创建按钮:出于同步和优化的目的,将在外部登记的BLF目标存储在PCC部件(3rd Party Call Control Interface:第三方呼叫控制接口)中。

BLF目标的交换技术状态通过使用所谓的CSTA:Call Control Events(呼叫控制事件)由DSS服务器来检测并且借助CSTA:SetLampMode(设置灯模式)转化成用于LED控制的相应命令,参考图1。对于所登记的SIP端点,现在这意味着转化成SIP:Notify(通知),以便激发SIP端点的BLF键。

根据一种实施方案,代替单独登记每个BLF键,可以通过OSBiz对于每个节点每个网络范围的用户仅仅一个登记被转发给DSS服务器。其他登记优选存储在PCC部件中(创建按钮),以便在用信号通知交换状态的情况下有代表性地激发所有本地SIP端点。

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借助用于指向多个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的呼叫接管的唯一的登记来在中央服务器处进行登记。由此,尤其对于SIP端点能够实现跨节点的组接管(呼叫接管组),并且SIP端点也可以跨节点地进行登记用于SIP端点-性能特征“呼叫接管组”。

现在应该又参考图1和下面复述的表格来描述跨节点的呼叫接管(跨节点的接管)的例子。如果第一交换节点10的用户D3(第一终端设备)被第三交换节点30的第三用户D4(第三终端设备)呼叫,则通过CSTA进行到DSS服务器的跨节点信号通知。DSS服务器根据CSTA:Delivered Events(所传递的事件)和在终端设备上编程的DSS键检查,哪些LED现在应借助CSTA:设置灯模式(1)来激活。在SIP端点D1和D2的情况下,用于BLF-控制的这些信息可以通过PCC部件转换为SIP:通知(2)。

如果现在SIP端点D1(第二用户)想要通过键按压来接管通话,则SIP端点D1发送相应的SIP:Invite(邀请)。因此,对于呼叫接管产生所谓的“呼叫支路”。D1的呼叫接管愿望可通过PCC部件(第三方呼叫控制接口)辨识为跨节点的并且通过CSTA:Button Press Event(按钮按压事件)(4)加上呼叫支路信息现在转发给DSS服务器。

现在通过节省网络资源的方式通过OSBiz的本身已知的“single system image(单系统图像)”方法在充分利用全局参数G1的情况下将所选择的呼叫(5)通过DSS服务器移送(6)到第三交换节点30上。SIP端点的请求呼叫支路现在透明地通过网络协议以对自动呼叫接受的请求被传输(7)到节点1。因此,在节点1处仅仅激发并且立即连接(9)SIP端点A(8)的所选择的呼叫。因此,SIP端点的可能其他的呼叫支路在占用中不被考虑。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组的呼叫接管的性能特征“Group Pick-Up”(跨节点的组接管)。在此,区别在于登记和实际的呼叫接管。在两种情况下,如先前所述那样地将相应的SIP用信号通知映射到SIP接管上并且在DSS服务器中借助CSTA来转换。

现在在下面通过表格详细地描述用于一个实施例的讯息(1)至(10)的基本元素,其中所述通用交换协议是CSTA,并且本地交换协议是SIP或者是类似的协议,其中,对于由第三终端设备指向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呼叫接管通过CSTA进行至中央DSS服务器(DSS)的跨节点的用信号通知:

- 讯息(1):CSTA SetLampMode(CSTA设置灯模式)

根据ECMA-269章节21.1.17符合协议地被应用并且用于控制所属的DSS-键的LED。

-讯息(2):SIP NOTIFY(SIP通知)

符合协议地被应用并且为此使用BLF-控制。

- 讯息(3):SIP INVITE(SIP邀请)

符合协议地被应用并且用于请求接管。在此形成呼叫支路。

- 讯息(4):CSTA ButtonPressEvent(CSTA按钮按压事件)

根据ECMA-269章节21.2.2符合协议地扩展地被应用并且用于对于所形成的呼叫支路辨识接管愿望。

- 讯息(5):CSTA DirectedPickupCall(CSTA直接接管呼叫)

从应用(在此:DSS服务器)角度根据ECMA-269章节17.1.13被应用。然而,在开放景观业务内存在已经存在于市场上的已知的到讯息(6)的转换。

- 讯息(6):CSTA DeflectCall(CSTA转移呼叫)

根据ECMA-269章节17.1.11符合协议地扩展地被应用并且用于将呼叫通过节省资源的方式直接从主叫方的节点转发到接管方的节点上。立即的呼叫接受(autoAnswer:自动应答)的已经在市场上存在的标志确保直接的通话接通。附加地优选实现呼叫支路的标志。

- 讯息(7):SIP-Q Setup(SIP-Q建立)

除了SIP设备的编址之外还包含自动应答和呼叫支路标志。

- 讯息(8):呼叫处理连接呼叫支路

是系统内部的纯专有的讯息,然而该讯息现在在应用呼叫支路的情况下重新满足对讯息(3)的应答。

- 讯息(9):SIP 200 OK

借助自动应答选项符合协议地被应用并且用于自动接通通话。

- 讯息(10):CorNet-NQ Connect(CorNet-NQ连接)

如目前为止那样符合协议地包含所连接的号码中的逻辑设备。

在以下两页中复述的表格最后用于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基于OSBiz的已知的“单系统图像”来阐述CSTA-讯息率和SIP讯息率,其中,通过全球呼叫ID通过中间件来调制本地呼叫ID:

通常,SIP端点通过SIP:Subscribe在分配给其的OSBiz节点处登记性能特征。为此,传统上在接管(呼叫接管)的情况下开始方和目标必须在相同的OSBiz节点处登记。如果是这种情况,则OSBiz可以借助SIP:通知来通知开始方目标的交换技术变化。在所述应用情况下,SIP端点可以借助SIP协议中的功能流程(在此,SIP:邀请)OSBiz协议一致地激发目标处的呼叫并且接管通话。

为了在联网中进行接管,例如OSBiz现今已经提供DSS服务器。DSS服务器在此使用CSTA,以便在OSBiz的联网中控制接管。

本发明尤其允许将远离节点的目标的SIP登记以合适的方式转换为CSTA并且转发到DSS服务器上。借助所完成的登记使DSS服务器能够将远离节点的目标的交换技术状态转发到开始方并且执行SIP端点的接管请求。为此,优选借助所选择的CSTA服务和CSTA事件将功能SIP协议例如转换到OSBiz-系统终端设备(UP0/E和HFA)的自身已知的激励特性上。这包括广播的可能性,也即对于各个OSBiz的每个目标在DSS服务器处的登记足够用于为多个开始方选择相同目标。

应理解,在参考所示实施方式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例如讯息、协议和其他细节的类型和构型也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存在,除非另有说明或者出于技术原因自身不允许。此外,各个实施方式的这样的以组合描述的特征中,所有特征不必必然总是在一种相关的实施方式中实现。

下面的附图标记列表可以视为说明书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附图标记列表/缩写

10、20、30 交换节点

API 应用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

C1、C2、C3 本地服务器

CP 呼叫处理(交换技术)

CSP

D1、 D2、 D3、D4 终端设备

N5、N6、N7、N8 接口/网络线路

DSS 中央DSS服务器

ERH 登记部件

FP 特征处理 (Feature Processing)

G1 全局参数

LLC LAN分支控制

LDH LAN设备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