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基站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1773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基站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基站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城市家庭已拥有人均远大于一部的电子产品。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比如上班忘带手机、带错手机等,造成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基站及移动终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造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在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发送的查询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

将获取到的服务基站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基站,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

其中,所述将获取到的服务基站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基站,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终端在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发送的设备属性查询请求;

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所述第三终端;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发送的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

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使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上报的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

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上报请求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

将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

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上报的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对所述第三终端的进行身份认证,并在确认所述第三终端的身份合法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在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发送的查询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

返回模块,用将获取到的服务基站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基站,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服务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实现通话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后,若寻呼失败,则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并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后,若寻呼失败,则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寻呼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并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如上所述的实现通话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

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的寻呼;或者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所述第三终端的寻呼请求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起的寻呼;

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并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使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向所述云服务器上报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其中,所述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上报请求,向所述云服务器上报通讯内容信息,使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的寻呼;或者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所述第三终端的寻呼请求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起的寻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并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使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实现通话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通讯内容信息,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一个从设备,所述通讯内容信息是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后,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向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发送的通讯内容信息;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的寻呼;

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查询本地通话记录中在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

若有,则将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修改为由所述第三终端接听的已接来电;

若没有,则在本地通话记录中添加一条由所述第三终端接听的、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话记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第二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通讯内容信息,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一个从设备,所述通讯内容信息是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后,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向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发送的通讯内容信息;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的寻呼;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实现通话的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首先接收第一基站在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发送的查询消息,第一基站为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然后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最后将获取到的服务基站信息返回给第一基站,使第一基站根据服务基站信息向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这样,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造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方法应用于云服务器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方法一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方法另一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方法应用于基站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方法应用于从设备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方法应用于主设备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第一基站在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发送的查询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这里,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后,若寻呼失败,则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云服务器接收到该查询消息,通过后续步骤查询第二终端对应的从设备,以将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转移到第二终端对应的从设备上。第二终端作为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其中,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包括无人接听、不在服务区、占线、已关机或者拒绝接听等。

其中,服务基站为终端的服务小区所在的基站。

步骤102,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

这里,可通过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并获取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以通过后续步骤向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发起寻呼。

其中,若主设备及其对应的从设备均应用了esim(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则可根据主设备与从设备的esim卡共用一个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号来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esim为可重复编程sim卡。面向物联网市场,gsma(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alliance)已经发布了可重复编程sim卡的远程配置规范。esim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只要能根据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并确定每个从设备对应的主设备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查询到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之后,可向从设备的hlr(homelocation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查询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

步骤103,将获取到的服务基站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基站,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

这里,通过将获取到的服务基站信息返回给第一基站,使第一基站根据服务基站信息向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发起寻呼,从而实现了将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转移到第二终端对应的从设备上,能够防止电话的漏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流程举例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第一终端的服务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基站)记为bts1,第二终端的服务bts记为bts2。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第二终端对应有从设备1和从设备2。从设备1的hlr(homelocation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记为hlr3,从设备2的hlr记为hlr4。从设备1的服务bts记为bts3,从设备2的服务bts记为bts4。

首先bts1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向bts2发送寻呼请求,若接收到bts2返回的寻呼失败的消息,则bts1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

云服务器接收到该查询消息,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这里,查询到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1和从设备2。

云服务器向从设备1的hlr3查询从设备1的服务基站信息,并向从设备2的hlr4查询从设备2的服务基站信息,这里,获取到从设备1的bts3的信息和从设备2的bts4的信息。

云服务器将获取到的服务基站信息返回给bts1,使得bts1通过bts3寻呼从设备1,并通过bts4寻呼从设备2。

至此,将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转移到第二终端对应的从设备上,能够防止电话的漏接。

在将主设备上的电话转移到从设备之后,若某从设备接听了电话,需要告知主设备其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以使主设备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优选的,上述步骤10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04,接收第三终端在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发送的设备属性查询请求。

这里,第三终端接听了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第三终端有可能是主设备,也有可能是从设备。云服务器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以查询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步骤105,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所述第三终端。

这里,云服务器根据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第三终端,使第三终端根据查询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将接听第一终端电话的情况反映给主设备。

步骤106,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发送的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

这里,如果第三终端确定为从设备,则需要将接听第一终端电话的情况反映给主设备。云服务器接收第三终端确定为从设备后,发送的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

步骤107,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使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这里,云服务器根据第三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将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对应的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根据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

其中,通讯内容信息包括第三终端接听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通讯内容信息如可为“有一通来自第一终端的电话被从设备接听”。

此时,从设备接听了第一终端的寻呼后,将接听情况通知给对应的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

具体的,主设备根据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通讯内容信息,查询本地通话记录中在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寻呼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来自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若有,则将来自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修改为由第三终端接听的已接来电;若没有,则在本地通话记录中添加一条由第三终端接听的、来自第一终端的通话记录。

此时,通过在主设备中添加从设备接听的通话记录,方便了用户对通话情况的查询和管理。

具体的,上述步骤105中,所述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的步骤包括:

步骤1051,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这里,需要第三终端上报设备信息,以根据设备信息查询第三终端的设备属性。

步骤1052,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上报的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

这里,第三终端上报的设备信息如可为设备的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号。当然,也可采用其他能够区分不同终端的设备信息,在此不一一说明。

步骤1053,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这里,可根据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在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中查询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此时,根据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能够在存储的对应关系中准确、快速地找到第三终端,从而确定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具体的,上述步骤107中,所述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的步骤包括:

步骤1071,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这里,接收到第三终端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后,向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以将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对应主设备。

步骤1072,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上报请求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

这里,第三终端接收到通讯内容上报请求后,将通讯内容信息上报给云服务器。

步骤1073,将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

这里,将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对应的主设备,实现第三终端与主设备之间的通讯。

上述步骤1073之后,如果接收到与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返回的确认通讯内容信息收到的信息,可向第三终端返回通讯内容信息发送完成的信息。

优选的,上述步骤1071的步骤包括:

步骤10711,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步骤10712,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上报的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

步骤10713,根据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对所述第三终端的进行身份认证,并在确认所述第三终端的身份合法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此时,在与第三终端进行通讯之前,首先通过第三终端上报的设备信息对第三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并在确认第三终端身份合法后,再向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从而增加了通讯的安全性。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现流程举例说明如下。

如图3所示,假定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第二终端对应有从设备1和从设备2。从设备2接听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云服务器接收设备属性查询请求后,向从设备2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从设备2向云服务器上报设备的imei号。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及设备的imei号,查询从设备2是否为从设备,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从设备2。

从设备2根据查询结果确定为从设备后,向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信请求。云服务器接收到通讯请求后,再次向从设备2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从设备2向云服务上报设备的imei号。云服务器根据设备的imei号对从设备2进行身份认证,在确认从设备2身份合法后,向从设备2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从设备2将通讯内容信息上报给云服务器,通讯内容信息如可为“有一通来自第一终端的电话被从设备2接听”。云服务器将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返回的确认通讯内容信息收到的信息后,向从设备2返回通讯内容信息发送完成的信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在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发送的查询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

返回模块,用将获取到的服务基站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基站,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终端在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发送的设备属性查询请求;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所述第三终端;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发送的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使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查询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上报的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优选的,所述第四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上报请求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

优选的,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上报的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对所述第三终端的进行身份认证,并在确认所述第三终端的身份合法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通话的装置是与上述实现通话的方法相对应的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云服务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其中,上述实现通话的装置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云服务器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

步骤501,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后,若寻呼失败,则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这里,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后,若寻呼失败,则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云服务器通过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并获取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以将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转移到第二终端对应的从设备上。第二终端作为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其中,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包括无人接听、不在服务区、占线、已关机或者拒绝接听等。

其中,服务基站为终端的服务小区所在的基站。

其中,若主设备及其对应的从设备均应用了esim(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则云服务器可根据主设备与从设备的esim卡共用一个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号来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esim为可重复编程sim卡。面向物联网市场,gsma(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alliance)已经发布了可重复编程sim卡的远程配置规范。esim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只要能根据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并确定每个从设备对应的主设备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502,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并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

这里,第一基站根据服务基站信息向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发起寻呼,从而实现了将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转移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上,能够防止电话的漏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后,若寻呼失败,则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寻呼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并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寻呼。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通话的装置是与上述实现通话的方法相对应的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基站,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其中,上述实现通话的装置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基站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

步骤701,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的寻呼;或者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所述第三终端的寻呼请求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起的寻呼。

其中,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后,若寻呼失败,则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云服务器通过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并获取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第二终端作为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第一基站根据服务基站信息向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发起寻呼,从而实现了将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转移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上,能够防止电话的漏接。

第三终端接听了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第三终端有可能是主设备,也有可能是从设备。第三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使云服务器根据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其中,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包括无人接听、不在服务区、占线、已关机或者拒绝接听等。

其中,服务基站为终端的服务小区所在的基站。

其中,若主设备及其对应的从设备均应用了esim(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则云服务器可根据主设备与从设备的esim卡共用一个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号来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esim为可重复编程sim卡。面向物联网市场,gsma(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alliance)已经发布了可重复编程sim卡的远程配置规范。esim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只要能根据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并确定每个从设备对应的主设备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702,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并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使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这里,如果第三终端确定为从设备,则向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的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使云服务器根据该通讯请求,将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对应的主设备,使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能够根据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

其中,通讯内容信息包括第三终端接听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通讯内容信息如可为“有一通来自第一终端的电话被从设备接听”。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具体的,主设备根据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通讯内容信息,查询本地通话记录中在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寻呼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来自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若有,则将来自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修改为由第三终端接听的已接来电;若没有,则在本地通话记录中添加一条由第三终端接听的、来自第一终端的通话记录。

此时,通过在主设备中添加从设备接听的通话记录,方便了用户对通话情况的查询和管理。

具体的,上述步骤701的步骤包括:

步骤7011,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步骤7012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向所述云服务器上报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这里,第三终端上报的设备信息如可为设备的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号。当然,也可采用其他能够区分不同终端的设备信息,在此不一一说明。

此时,通过将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上报给云服务器,使云服务器根据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能够在存储的对应关系中准确、快速地找到第三终端,从而确定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具体的,上述步骤702中,所述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的步骤包括:

步骤7021,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步骤7022,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上报请求,向所述云服务器上报通讯内容信息,使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

此时,通过将通讯内容信息上报给云服务器,实现了与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的通讯。

优选的,上述步骤7021之前,云服务器可向第三终端发送设备信息上报请求;然后接收第三终端根据设备信息上报请求上报的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最后根据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对第三终端的进行身份认证,并在确认第三终端的身份合法后,向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此时,云服务器在与第三终端进行通讯之前,首先通过第三终端上报的设备信息对第三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并在确认第三终端身份合法后,再向第三终端发送通讯内容上报请求,从而增加了通讯的安全性。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之后,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的寻呼;或者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所述第三终端的寻呼请求后,向所述第三终端发起的寻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并在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所述第三终端为从设备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将所述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使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具体的,上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设备信息上报请求;

第一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上报请求,向所述云服务器上报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三终端的设备信息,查询所述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

具体的,上述第三发送模块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通讯内容上报请求;

第二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上报请求,向所述云服务器上报通讯内容信息,使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通话的装置是与上述实现通话的方法相对应的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其中,上述实现通话的装置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移动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

步骤901,第二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通讯内容信息,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一个从设备,所述通讯内容信息是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后,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向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发送的通讯内容信息;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的寻呼。

这里,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第二终端的寻呼请求后,若寻呼失败,则向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云服务器通过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并获取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第二终端作为主设备对应有至少一个从设备。

第一基站根据服务基站信息向与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发起寻呼,从而实现了将第一终端发起的寻呼转移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从设备上,能够防止电话的漏接。

第三终端接听了来自第一终端的寻呼,第三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设备属性查询请求,使云服务器根据设备属性查询请求,查询第三终端是否为从设备。如果第三终端确定为从设备,则向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的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使云服务器根据该通讯请求,将第三终端上报的通讯内容信息发送给对应的主设备,即第二终端。

其中,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包括无人接听、不在服务区、占线、已关机或者拒绝接听等。

其中,服务基站为终端的服务小区所在的基站。

其中,若主设备及其对应的从设备均应用了esim(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则云服务器可根据主设备与从设备的esim卡共用一个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号来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esim为可重复编程sim卡。面向物联网市场,gsma(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alliance)已经发布了可重复编程sim卡的远程配置规范。esim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建立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只要能根据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并确定每个从设备对应的主设备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902,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这里,第二终端能够根据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

其中,通讯内容信息包括第三终端接听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通讯内容信息如可为“有一通来自第一终端的电话被从设备接听”。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具体的,上述步骤902的步骤包括:

步骤9021,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查询本地通话记录中在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

步骤9022,若有,则将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修改为由所述第三终端接听的已接来电;

步骤9023,若没有,则在本地通话记录中添加一条由所述第三终端接听的、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话记录。

此时,此时,通过在主设备中添加从设备接听的通话记录,方便了用户对通话情况的查询和管理。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第二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通讯内容信息,所述第二终端为一主设备,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一个从设备,所述通讯内容信息是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与对应主设备进行通讯的通讯请求后,根据所述通讯请求,向与所述第三终端对应的主设备发送的通讯内容信息;其中,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第一终端寻呼的通知消息;

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寻呼为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寻呼第二终端失败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的服务基站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云服务器返回的服务基站信息,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起的寻呼;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具体的,上述管理模块包括:

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讯内容信息,查询本地通话记录中在所述第三终端接听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寻呼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若有,则将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未接来电修改为由所述第三终端接听的已接来电;若没有,则在本地通话记录中添加一条由所述第三终端接听的、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话记录。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主设备(第二终端)接听电话时,可自动将电话转接到其他从设备,使用户可通过携带的从设备来接听电话,从而避免了电话的漏接,提高了便利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拥有多个终端的用户而言,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漏接一些重要的电话的问题。且通过将从设备接听电话的情况通知给主设备,使主设备能够对本地通话记录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通话的装置是与上述实现通话的方法相对应的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实现通话的装置。其中,上述实现通话的装置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移动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