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点对点的激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203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启用点对点的激活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说明书涉及启用点对点的激活。



背景技术:

无线装置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产力工具、娱乐工具并且作为保持一直连接至物联网的方式的工具。许多人都拥有提供重叠的服务功能但是用于不同目的的多个无线装置。无线装置通常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并且接收数据。例如,无线装置可以经由无线通信协议将数据传输至本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描述了涉及用户装置的启用点对点的激活的技术。

一般而言,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创新方面可以体现在包括如下动作的方法:在与第一用户账户相关联的第一用户装置处接收要求第二用户装置的邀请,该邀请是根据第一通信协议自从第二用户装置传输的广播信号接收的。通过第一用户装置接受要求第二用户装置的邀请。响应于接受要求第二装置的邀请,根据与第一通信协议不同的第二通信协议来发送对注册令牌的请求,该注册令牌包括用于第二用户装置的唯一标识符并且与第一用户账户相关联。响应于请求通过第二通信协议接收注册令牌。根据第二通信协议来将注册令牌从第一用户装置传输至第二用户装置,其中,该注册令牌在被第二用户装置接收到后被第二用户装置用来将第二用户装置与第一用户账户相关联。该方面的其它实施例包括对应的系统、设备、以及编码在计算机存储装置上的被配置为进行方法的动作的计算机程序。

可以将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为实现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装置被配置为在购买该装置或者从其初始零售包装拿出该装置之前访问用户简档、一个或者多个账户、和/或一个或者多个网络。用户装置可以访问和接合网络、用户简档、和/或用户账户,而不需要手动输入认证凭证。

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陈述了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通过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了点对点激活系统的示例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对话的移动装置的图示。

图3是图示出了点对点激活过程的顺序图。

各个附图中的类似参考数字和标志指示类似的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综述

下面描述的系统和方法涉及用户装置的启用点对点的激活。在操作中,装置的启用点对点的激活允许用户装置经由无线通信协议要求目标装置。用户装置和目标装置以直接或者间接关系接合。启用点对点的激活可以在购买目标装置之前激活该目标装置。具体地,当目标装置仍然在其初始零售包装中时,启用点对点的激活允许用户装置和目标装置耦接(例如,配对)并且通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目标装置仍然在其初始零售包装中时,可以激活该目标装置。例如,目标装置可以向用户装置传输“要求”或者激活目标装置的提议。在接受要求目标装置的提议之后,将目标装置与用户装置的至少一个用户简档相关联。进一步地,目标装置被配置为与用户装置配置的相似的网络和装置一起工作。下面详细描述了这些特征和附加特征。

示例操作环境

图1是利用了点对点激活系统的示例环境100的示意图。具体地,用户装置可以利用通信协议来要求目标装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境100包括诸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或者它们的组合的计算机网络102、用户装置105、目标装置110、云资源115、数据120、服务器125、和用户的家130。

点对点激活过程可以通过利用用户装置105的要求过程来使得目标装置110能够利用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账户。将目标装置110与用户装置105相关联可以允许目标装置在从其初始零售包装拿出目标装置110之前访问该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账户。例如,一旦目标装置110到达用户的家130,目标装置110就被配置为访问并且使用用户的家的互联网网络。

网络包括传输并且接收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协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102包括通信协议,诸如,蜂窝网络(例如,3G、4G、LTE等)、无线局域网(例如,802.11a、b、g、n等)、蓝牙、近场通信(NFC)、有线网络连接和其它合适的此类通信协议。

用户装置105和目标装置110都是能够请求并且接收在用户装置、目标装置的存储器中存储并且/或者通过网络102存储的资源的电子装置。示例用户装置105包括个人计算机、移动通信装置、移动计算装置、移动音频装置、和可以通过网络102发送并且接收数据的其它装置。示例目标装置也包括这种装置,并且也可以包括诸如无线路由器、无线打印机、无线接入点等其它装置。

用户装置105通常包括用户应用,诸如,促进通过网络102发送并且接收数据的web浏览器和/或实用应用。web浏览器和/或实用应用可以使得用户能够显示通常位于实用应用上或者在万维网或者局域网上的网站中的网页上的文本、图像、视频、音乐和其它信息并且与它们交互。

云资源115包括实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资源和/或服务的在线使用的云计算环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机资源包括能够访问组织数据收集的服务器125、数据120和软件网络。

数据库120通常是存储组织数据收集的存储器或者数据存储机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储存库包括数据库、或者具有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组织的结构的任何其它大容量数据存储机构。

服务器125通常是可以接收请求并且发送对该请求的响应的应用的运行实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25在用户装置与至少一个数据库之间提供接口。

目标装置发现

如图1所示,用户装置105通过发送并且接收与启用点对点的激活相关的数据的通信协议来对云资源115和目标装置110进行接合。在下面描述的示例中,用户装置105是通常由人携带的移动装置。

用户装置105与用户简档相关联。用户简档可以是针对一个或者多个不同用户账户的收集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账户包括针对一个或者多个不同实体的个人布置,用户对该一个或者多个不同实体具有个性化访问权。可以将用户账户链接至计算机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应用、金融机构或者任何其它个性化实体。例如,可以将账户与个性化社交媒体空间、企业网络、在线账户和/或技术账户相关。

通常,利用包括标识符和私有的唯一资源(例如,密码)的一些形式的认证凭证来访问账户。认证验证希望获得对账户的访问权的用户或者实体是账户的合法所有人或者具有访问账户的权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认证形式包括用户名和密码、安全令牌、授权密钥、或者证明寻求访问的用户或者实体的身份的一些其它机制。

通常,用户装置105可以保存用户账户的认证凭证,用户装置102与该用户账户相关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用户的判断或者系统的协议来保存认证凭证。例如,通常,当用户装置首次连接至安全无线网络时,用户装置记住最初用来获得对该安全无线网络的访问权的密码或者密钥。保存认证凭证消除了每当装置请求访问网络的权限时用户重新输入熟悉网络的密码的需要。

通常,当目标装置100在其初始零售包装内时,目标装置110会根据其出厂设置来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装置处于与目标装置在离开其制造实体时所处的配置相似的操作配置。例如,装置可以按照初始启动设置运行。这会在目标装置110尚未被用户首次使用(或者在被用户使用之后已经被重置回其出厂设置)时发生。在下面描述的示例中,目标装置110处于其初始零售包装中。例如,目标装置110在诸如杂货店、电子商店或者其它合适的零售位置的零售环境中被展示时可以处于下面描述的条件下。

目标装置的出厂设置实现信标模式。信标模式是使目标装置发射可以通过另一装置(例如,用户装置105)接收到的通信信号的设置。在信标模式下,目标装置110正在搜索另一装置来进行配对。如先前所讨论的,配对是两个或者更多个装置通过通信协议变得通信耦接从而可以在该两个或者更多个装置之间发送并且接收数据。

在操作中,如果用户装置105和目标装置110根据常见的通信协议操作,则用户装置和目标装置可以配对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05和目标装置110可以经由诸如蓝牙、Wi-Fi、近场通信(NFC)、音频信号和/或电信网络等通信协议来通信。例如,当用户装置105和目标装置110进入彼此紧密接近度的范围内时(例如,通常在13厘米内或者更近),这两个装置可以经由NFC配对。

用户装置105和目标装置110可以在配对过程中接合。配对过程允许用户装置105和目标装置110变得通信耦接,这使得能够在用户装置105与目标装置110之间传输数据。当目标装置仍然处于其初始零售包装中时,用户装置105可以与目标装置110配对(例如,通过配对过程)。用户装置105可以激活搜索在信标模式下的其它装置的发现设置。在经由目标装置发射的通信信号发现目标装置110之后,用户装置105与该目标装置配对。例如,目标装置在信标模式下并且正在发射NFC信号。可以将用户装置105放置在目标装置110的初始零售包装上或者在该初始零售包装附近。这两个装置可以彼此辨识并且发起配对过程。

如图2所示,用户装置105可以运行用户应用204。用户应用204可以提供用户界面来指导用户进行配对过程和点对点激活过程。在配对过程完成之后,点对点激活过程可以开始,并且用户装置可以接收要求目标装置110的邀请206。

目标装置110在信标模式下,从而使计划购买目标装置110的用户可以要求该目标装置。通常,要求目标装置110可以在购买该目标装置110之前将该目标装置110与用户的用户简档和与该用户简档相关联的账户相关联。例如,用户简档可以具有链接至其的一个或者多个社交媒体账户、或者为其指定的网络的网络访问凭证。在用户拆包装之前在零售环境中要求目标装置110可以将该一个或者多个社交媒体账户与该目标装置110相关联,或者使得该目标装置能够访问网络。

在目标装置110处于包装中时要求该目标装置导致目标装置110能够以随时可用的形式从零售包装拿出。例如,如果目标装置110是平板计算机并且用户装置是兼容的移动手机(例如,都利用安卓操作系统),则要求目标装置110将使安装在用户装置110上的用户应用中的一个或者所有自动下载并且安装在目标110上。进一步地,也将与每个安装的用户应用对应的认证凭证传输至装置,从而使用户首次与用户装置接合时,用户应用将在无需输入认证凭证的情况下打开并且操作。

用户装置105可以与所有用户简档账户相关联,或者用户装置105可以与用户简档账户中的一些相关联。

响应于检测到目标装置110,用户装置105生成要求该目标装置110的邀请206。如果用户决定接受要求目标装置110的邀请206,则用户装置105和目标装置110可以发起要求过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通过网络传输的指令集来远程控制目标装置110。进一步地,将结合图3更详细地讨论描述了要求过程的细节。如果用户决定拒绝邀请,则目标装置110可以保持在信标模式下,从而其可以被其它用户装置105发现。

目标装置110可以暂时保持被用户装置105要求,并且将保持在该状态下,直到发生任何一个要求完成事件,或者直到发生超时。例如,在已经过去预定时间量之后,目标装置110的要求将恢复到未要求的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接合在目标装置110上的电源按钮或者主页按钮,进入已知网络并且将目标装置110与已知网络相关联,在购买用户装置之后访问在线门户,并且通过将从在线注册过程接收到的代码输入目标装置来完成在线注册过程,或者指示用户已经购买用户装置并且是用户的合法拥有权的任何其它机制,来实现要求目标装置110的完成。暂时要求状态允许对于在目标装置处于零售设置时可能发生的意外的或者不当的要求的恢复。

点对点激活过程

如先前所描述的,通过用户装置105要求目标装置110会在对目标装置110进行拆包装之前将目标装置110与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账户相关联,该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账户与用户装置105的用户相关联。图3是图示出了点对点激活过程300的顺序图。点对点激活过程可以提供在要求过程期间验证用户的凭证的认证机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点对点激活过程可以涉及两个以上的装置。例如,点对点激活过程可以涉及用户装置105、目标装置110和服务器125。

如先前所描述的,用户可以通过将用户装置105放置在目标装置110的零售包装上或者在其紧密接近度内来发起配对过程。接近度可以取决于所使用的协议。例如,一些协议可以仅仅具有一米或者更小的有效范围。在发起配对过程之后,点对点激活过程可以通过将要求第二用户装置(例如,目标装置110)的邀请从第二用户装置发送至第一用户装置(例如,用户装置105)来开始(302)。另外,第一用户装置通常与第一用户账户(例如,银行账户、社交媒体账户等)相关联。第一用户装置根据第一通信协议(例如,蓝牙、Wi-Fi、近场通信(NFC)、音频信号和/或电信网络)接收来自从第二用户装置传输的广播信号的、要求第二用户装置的邀请(304)。

第一用户装置接受要求第二用户装置的邀请(306)并且发送对注册令牌的请求,该注册令牌包括第二用户装置的唯一标识符并且也与第一用户账户相关联(3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注册令牌可以包括网络服务集合识别(SSID)、用户账户识别机制、与SSID和/或用户账户相关联的密码、或者可以用于认证凭证的任何其它机制。可以将该信息存储在用户装置上并且可以通过用户装置提供该信息,或者可替代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与第一通信协议不同的第二通信协议(例如,蓝牙、Wi-Fi、近场通信(NFC)、音频信号和/或电信网络等)来将对注册令牌的请求发送至服务器125。

服务器可以查找并且检索第一用户账户的信息并且生成注册令牌(310)。例如,服务器可以查找并且检索用户简档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账户的收集。如先前所描述的,注册令牌是认证装置和/或用户的凭证的机制。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通信协议将注册令牌传输至第一用户装置(312)。

第一用户装置根据第二通信协议接收注册令牌(314)。第一用户装置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将注册令牌传输至第二用户装置(316)。第二用户装置接收注册令牌,该注册令牌包括第二用户装置的唯一标识符和与第一用户账户的关联性(3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唯一标识符向第二用户装置给出可以通过网络、用户账户等辨识的识别机制。第二用户装置将注册令牌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320)。

第二用户装置访问网络102(3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102可以经由分配给第二用户装置的唯一标识符来辨识第二用户装置。例如,诸如企业网络或者家庭网络等网络102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第二用户装置的唯一标识符来允许第二用户装置访问网络。第二用户装置也可以通过其它常规机制(例如,蜂窝连接、手动输入服务集合识别和密码等)来访问网络。第二用户装置通过网络提供注册令牌(324)。

服务器125可以从第二用户装置接收注册令牌(326)并且将第二用户装置与网络125和第一用户账户相关联(3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第二用户装置关联可以包括将第二用户装置与网络125和在网络125内的其它装置链接,进一步利用网络125来唯一地识别第二用户装置。例如,可以将第二用户装置添加至由网络125辨识的一组装置。另外,将第二用户装置关联可以包括将表示用于第二用户装置的信息和/或关于该第二用户装置的信息的数据(例如,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电子序列号、国际移动设备指示符等)传输至网络125和在该网络内的其它装置。

服务器传输将第二用户装置与网络和第一用户账户相关联的数据(330)。例如,网络可以自主地传输与第一用户账户相关联的用户信息和包括与第一用户账户对应的信息的数据集。在接收到将第二用户与网络和第一用户账户相关联的数据之后(332),第二用户装置可以在从初始零售包装拿出之前访问网络和第一用户账户。

在另一示例中,第二用户装置可以使用蜂窝网络来提供注册令牌。随后,在将第二用户装置与网络125相关联之后,第二用户装置可以被家庭网络辨识,从而使第二用户装置在其第一次进入家庭网络的无线广播区域时根据第二通信协议自动连接至家庭网络。另外,目标装置已经接收到访问诸如社交媒体账户等第一用户账户的认证凭证。由此,在用户的家130中将第二用户装置从初始零售包装拿出之后,第二用户装置连接至家庭网络,并且可以访问社交媒体账户,而不需要手动输入任何认证机制。

附加实施细节

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或者在计算机软件、固件或者硬件(包括在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等效物)、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中来实施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和操作的实施例。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施例实施为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即,编码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以供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或者控制该数据处理设备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可替代地或者另外,程序指令可以编码在人工生成的传播信号上,例如,机器生成的电气、光学或者电磁信号,该信号被生成以对用于传输至合适的接收器设备以供数据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进行编码。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基板、随机或者串行存取存储器阵列或者装置、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或者包括在其中。此外,虽然计算机存储介质不是传播信号,单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编码在人工生成的传播信号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源或者目的地。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单独的物理部件或者介质(例如,多个CD、盘、或者其它存储装置),或者包括在其中。

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操作实施为由数据处理设备对存储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上的或者从其它源接收到的数据执行的操作。

术语“数据处理设备”囊括了用于处理数据的所有种类的设备、装置和机器,该所有种类的设备、装置和机器包括,例如: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片上系统、或者前述中的多种或者组合。设备可以包括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ASIC(专用集成电路)。除了硬件之外,设备还可以包括为探讨中的计算机程序创建执行环境的代码,例如,构成处理器固件、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跨平台运行时环境、虚拟机、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的代码。设备和执行环境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基础设施,诸如,web服务、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基础设施。

可以用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语言或者解译语言、声明性语言或者程序语言,来编写计算机程序(也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脚本或者代码),并且可以按照任何形式,包括:作为独立的程序或者作为模块、部件、子例程、对象、或者适合用于计算环境的其它单元,来部署该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以但并非必须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对应。可以将程序存储在保持其它程序或者数据(例如,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脚本)的文件的一部分中,或者存储在专用于所探讨中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作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子程序、或者部分代码的文件)中。可以将计算机程序部署为在一个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站点处或者分布在多个站点中并且通过通信网络互相连接的多个计算机上执行。

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来进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过程和逻辑流程,该一个或者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以通过操作输入数据并且生成输出来进行动作。也可以通过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ASIC(专用集成电路),来进行过程和逻辑流程,并且也可以将设备实施为专用逻辑电路系统。

适合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例如: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以及任何种类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一般而言,处理器将接收来自只读存储器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两者的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必要元件是:用于根据指令来进行动作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装置。一般而言,计算机还将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海量存储装置,例如,磁盘、磁光盘、或者光盘,或者计算机可以操作地耦合以接收来自该海量存储装置的数据或者将数据传送至该海量存储装置或者进行两者。然而,计算机无需具有这种装置。此外,计算机可以嵌入在另一装置中,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音频或者视频播放器、游戏机、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或者便携式存储装置(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闪存驱动),仅举几例。适合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装置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器装置,包括,例如:半导体存储器装置,例如,EPROM、EEPROM和闪速存储器装置;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者可移动盘;磁光盘;以及CD-ROM盘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系统补充或者可以并入该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中。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的实施例,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学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另外,计算机可以通过将文档发送到用户所使用的装置并且接收来自该装置的文档,例如,通过响应于从在用户的用户装置上的web浏览器接收到的请求来将网页发送至web浏览器,来与用户交互。

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的实施例实施在包括后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web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web浏览器来与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这种后端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互连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点对点网络(例如,ad hoc点对点网络)。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用户和服务器。用户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用户-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用户和服务器的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将数据(例如,HTML页面)传输至用户装置(例如,为了向与用户装置交互的用户显示数据并且接收来自该用户的用户输入)。可以从在服务器处的用户装置接收在用户装置处生成的数据(例如,用户交互的结果)。

虽然本说明书包含了许多具体实施细节,但是不应该将这些细节视为对任何发明或者可能被要求的内容的范围的限制,而是作为针对特定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本说明书中在单独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组合地实施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者按照任何合适的子组合实施在多个实施例中。此外,虽然上面可能将特征描述为以某些组合来起作用并且甚至最初如此要求,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从该组合中删除来自所要求的组合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并且所要求的组合可以指向子组合或者子组合的变化。

同样,虽然在附图中按照特定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不应该将其理解为需要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者按照相继的顺序来进行这种操作,或者需要进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此外,不应该将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系统部件的分离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需要这种分离,并且应该理解,所描述的程序部件和系统通常可以一起集成在单个软件产品中或者封装到多个软件产品中。

由此,已经描述了本主题的具体实施例。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某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进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需要所示的特定顺序或者相继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