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方便地实现交换功能的电子名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96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方便地实现交换功能的电子名片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方便地实现交换功能的电子名片系统。



背景技术:

在很多商务社交场合中,名片是商业洽谈中用于展示身份信息、表示友好的常见媒介。目前大家广泛使用的还是纸质名片,纸质名片携带起来十分不方便,大量纸质名片的更换还会造成纸张的浪费。纸质名片除了携带不方便外,存储和查阅也很困难;纸质名片容易丢失,一旦丢失无法挽回。

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工具的同时,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所以出现一些电子名片,将会解决纸质名片携带存储查找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地实现交换功能的电子名片系统。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方便地实现交换功能的电子名片系统,包括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电子名片包括图片和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包括文字和文字属性,文字为表述电子名片内容的一系列字符;文字属性包括字符的字号、字体、颜色以及该字符在图片位置上的坐标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片包括背景图片、文字,文字包括表述电子名片内容的一系列字符;数据包包括文字信息。

优选的,所述电子名片系统安装在通讯设备中,所述通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讯单元、屏幕;处理器与屏幕、通讯单元、存储器相连接;存储器中存储图片库和名片库。

一种电子名片系统的创建名片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1)选取图片;

(2)在所述图片上追加文字以及文字属性。

一种电子名片系统的创建名片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1)在创建页面上手动输入文字信息;

(2)选取图片。

一种电子名片系统的使用的方法,包括步骤:

1)蓝牙查找附近可以交换的电子名片;

2)将查找到的名片进行交换;

3)将交换来的名片进行本地保存。

一种电子名片系统的使用的方法,包括步骤:

1)开启通讯设备的摄像头;

2)将扫描到的名片进行本地保存。

一种电子名片系统的使用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捕捉到来电号码通过系统进行查找交换名片;

2)对接收到的名片进行本地保存。

一种电子名片系统的使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A在通讯录中选择任意名片如用户B,将用户B发送给用户C,所有操作作为操作日志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中;

2)用户C提取用户B的电子名片中的电话号码并拨给用户B;

3)用户B通过操作日志知悉其自身信息是由用户A传给用户C的。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可以免去人们拿着沉重名片的不便,更能模拟比较人性化的发放名片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电子名片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所述电子名片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电子名片系统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电子名片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电子名片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登陆页面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注册页面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电子名片系统主界面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创建页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具体创建页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所述电子名片系统的选择图片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创建电子名片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更新电子名片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6所述的创建页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7所述的更新电子名片的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所述生成二维码的结构示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流程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流程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流程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流程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流程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流程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一种能方便地实现交换功能的电子名片系统,包括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电子名片包括图片和数据包。

所述的电子名片系统安装在通讯设备中,所述通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讯单元、屏幕以及经由通讯单元与此通讯设备进行连接的远程服务器;处理器与屏幕、通讯单元、存储器相连接。

存储器中存储图片库,文字库,名片库。

图片库中图片来源包括:使用者从网上下载、用画图软件作图、用户手动拍摄以及其他常见渠道。

文字库用来设计电子名片。

名片库用来存放电子名片。

通讯单元可以感知另外一个通讯设备上的电子名片系统并和其连接以实现名片交换功能。

所述通讯设备还包括摄像头。

实施例1,参照图4,本实施例将结合一种电子名片对本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能方便地实现交换功能的电子名片系统,所述图片即为名片背景图片。图片取材于图片库。

数据包封装有文字以及文字属性。

文字包括表述电子名片内容的一系列字符。所述电子名片内容包括公司名称、姓名、职位、公司地址、移动电话、办公室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

文字属性包括文字符的字号、字体、颜色以及对应于图片位置的坐标信息。通过图片、文字以及文字属性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名片。名片显示时,本系统可以实时加载图片、文字、文字属性,并将每个文字按照相应的坐标信息摆放到图片的相应位置,以显示出完整的名片。

实施例2,参照图5,本实施例将结合另一种电子名片对本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图片上包括呈现名片的背景图片图案以及用于表述名片持有人名片内容的文字。

文字包括表述电子名片内容的字符。所述名片内容包括公司名称、名片持有人名字、职位、公司地址、移动电话、办公室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

所述数据包封装有文字信息。

文字信息包括手机号、姓名,作为名片存放标记信息方便用户查找。

实施例3,对本发明电子名片系统登录以及注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下载电子名片系统的应用客户端程序,安装之后,因为第一次使用,需要登录,如果以前没有注册过,需要先注册。

参照图6,在屏幕上点击电子名片系统的应用程序图标,处理器将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加载到处理器的常驻内存空间中,参照图7,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已经打开的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如果已经注册过并根据用户选择,可以点击“登录”按钮直接登录。如果没有注册过的用户,可以点击“注册”按钮进行注册处理,参照图8,用户通过手机号进行注册,用户需要输入手机号,处理器接收到屏幕输入框中的手机号后,将手机号通过传输模块发送给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将手机号作为主键,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查找结果为空,将手机号作为主键和随机生成的6位密码插入到数据库,并将密码以短信的形式返回给用户,提醒用户这是所注册用的手机号的动态登录密码,用户动态密码可以反复使用,用户登录后也可以更改密码信息并发给服务器更新保存。用户将返回的密码填入到密码框中,点击“注册完成”按钮,完成注册工作。

参照图8,前述登录注册流程图,具体流程如下,

S01:打开本发明的应用程序,在通讯设备屏幕上点击电子应用程序图标,通讯设备的处理器将应用程序从存储器加载到处理器中运行,转S02;

S02:判断用户是否自动登录,是,转S05,否,转S03;

S03:判断用户是否注册过,是,转S06,否,转S04;

S04:提醒用户输入手机号,处理器接收到屏幕输入框中的手机号后,将手机号通过传输模块发送给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将手机号作为主键,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查找结果为空,将手机号作为主键和随机生成的6位密码插入到数据库,并将密码以短信的形式返回给用户,提醒用户这是所注册用的手机号的动态登录密码,用户动态密码可以反复使用,转S06,进入登录页面;

S05:登录成功后,用户处于登录状态;

S06:在屏幕的登录页面填用户手机号、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实施例4,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所描述的电子名片的创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实施例3的处理,用户处于登录状态。

数据包封装有文字以及文字属性。

文字包括表述电子名片内容的一系列字符。

参照图9,处于首次登录状态的用户,屏幕上“我的名片”区域为空白,用户点击“创建名片”按钮。呈现创建页面,如图11,用户可以将表述电子名片内容的任何信息项录入到图片上。本系统自动捕捉录入的信息项,并将其分装成文字以及文字属性,封装成数据包存储在名片库中。

电子名片内容主要包括公司名称、姓名、职位、公司地址、移动电话、办公室电话、传真号码、邮箱等个人信息。

按“背景图片”按钮,进入图片选择页面,参照图12,存储器的图片库中存有很多现有图片,用户还可以按相机按钮,自定义拍下图片作为电子名片的背景图片。按“返回”按钮,完成背景图片的选择。之后用户在图片上填加其他信息。将具体的公司名称、名片持有人名字、职位、公司地址、移动电话、办公室电话、传真号码、邮箱等一些个人信息写到背景图片上,可以设定文字的字体、颜色和大小,之后将这些信息拖拽到背景图片的任意位置上。

名片信息项包括文字和文字属性,文字记录具体的内容,参照图11,文字包括汉光、王红、代理部经理、知春路、13439841725、010-58732809、010-58732809-615、hanguang@sina.com,分别对应的文字属性为:“汉光”的为“第二列第三行、五号楷体”、“王红”的为“第十列第四行、五号楷体”、“代理部经理”的为“第九列第五行、五号楷体”、“明光路”的为“第九列第六行、五号楷体”、“13439841725”的为“第八列第七行、五号楷体”、“010-58732809”的为“第七列第八行、五号楷体”、“010-58732809-615”的为“第六列第九行、五号楷体”、“hanguang@sina.com”的为“第六列第十行、五号楷体”。在创建页面上点击“保存退出”按钮,处理器接收到所有的文字以及所对应的文字属性,并将文字和文字属性以一对一的形式存储在名片库中,以便下次需要呈现名片时处理器将每个文字按照所存储的文字信息加载到图片上以形成完整的名片。

处理器将新生成的名片保存在本地的同时经过通讯模块自动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中,远程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电子名片保存在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中,用户注册时的手机号作为主键存储。

用户还可以创建多个名片时可以默认一个为对外可见。

参照图13,创建实施例1所述电子名片流程图,具体流程如下,

S100:启动本系统,在屏幕上选择“创建名片”按钮,进入创建页面,转S101;

S101:按“背景图片”按钮,进入图片选择页面选择图片,图片选自图片库,用户还可以按“相机”按钮进行实时拍摄,转S102;

S102:按“返回”按钮,完成图片的选择,用户在图片上填加信息项,在创建页面上点击“保存退出”按钮,转S103;

S103:进行保存处理后,处理器将新生成的名片保存在本地的同时经过通讯模块自动传输到远程服务器,转S104;

S104: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保存。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所述的电子名片的更新方法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9,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已经打开的应用程序主界面。

用户点击“编辑名片”按钮。参照图10,呈现编辑页面,处理器会将用户的名片信息项加载到图片上,实时生成电子名片,名片信息项包括文字和文字属性,这些信息呈现可修改状态,用户可以进行修改处理。和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的初始状态没有任何信息项,需要用户填加名片信息项。而在这个实施例中,初始的信息项是存在的,即实施例4创建的信息项。处理器将这些信息从存储器中加载出来。用户还可以按“背景图片”按钮,进入图片选择页面重新图片。进行保存处理后,处理器将编辑后的名片更新在本地的同时经过通讯模块自动传输到远程服务器。

远程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电子名片的完整信息更新在数据库中。

远程服务器的处理器可将修改后的名片通知给接收过更新前的名片的用户,所述用户接收到这个通知后,可以选择更新名片也可以选择忽略。对于有更新需求的用户,服务器将更新的名片信息打包发给用户,用户的处理器接收到更新包,将存储器中的所存的名片信息进行更新操作。

参照图14,更新实施例1所述电子名片流程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200:启动本系统,在屏幕上选择“编辑名片”按钮,转S201;

S201:呈现编辑页面,处理器会将名片信息项加载到图片上,实时的生成电子名片,转S202;

S202:选择“背景图片”按钮,进入图片选择页面重新选择图片,图片来自图片库或实时自拍;用户按“相机”按钮,自定义拍下图片作为电子名片的背景图片按“返回”按钮,完成背景图片的选择,转S203;

S203:信息项包括文字和文字属性,这些信息呈现可修改状态,用户可以进行修改处理,转S204;

S204:保存处理后,处理器将更新后的名片保存在本地的同时经过通讯模块自动传输到远程服务器,转S205;

S205: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保存完整的名片信息,转S206;

S206:远程服务器将修改后的名片通知给接收过更新前的名片的用户,转

S207;

S207:所述用户接到名片更新通知后,可以选择更新名片或者忽略,转S208;S208: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用户更新名片需求后,下发新的名片信息给所述用户,转S209;

S209:所述用户接收到更新的名片信息,在本地更新名片库。

实施例6,本实施例对实施例2所描述的电子名片的创建方法的详细说明。

在图9所述的应用程序主界面,点击“创建名片”按钮,进入创建页面,参照图15。在输入框中手动输入文字信息,文字信息包括姓名和手机号码;文字信息作为名片存放的标记信息方便用户查找。完成文字信息的输入后,点击选择图片按钮,进入图片选择功能,图片选择功能可以参照实施例4的图片选择功能。选择图片后,查看图片是否包含持有人信息的文字,如果有文字,进行图片本地保存同时传到远程服务器同步保存。如果图片不包含文字,点击任意位置做编辑处理;编辑画面,参照图16。在这个编辑页面中,可以再次点击“更换图片”;在点击“保存退出”前,文字所包含的信息是以近似透明方框的形式浮在背景图片上。按“保存退出”按钮后,图片就以带有文字的形式保存在存储器中。呈现电子名片时,只需加载图片以呈现完成的名片信息。这种呈现方式相对于实施例1所述的名片的呈现方式,加载的数据比较少,提高效率,增强稳定性。

参照图16,创建实施例2形式名片系统流程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300:启动本系统,选择“创建名片”按钮,进入创建页面,转S301;

S301:在输入框中手动输入文字信息,文字信息包括姓名和手机号码,转S302;

S302:按“选择图片”按钮后,在图片库中选择图片或采用实时拍摄的方式拍摄照片,转S3010;

S3010:判断图片是否为含有持有人信息的文字,是,转S303,否,转S3011;

S3011:点击名片任意位置做文字编辑处理,转S303;

S303:点击“保存退出”按钮,进行保存处理后,新生成的名片自动传输到远程服务器,转S304;

S304: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保存图片、姓名和手机号码,在数据库中,姓名和手机号作为主键存储。

实施例7,本实施例将对实施例2所述的电子名片的更新方法对进行详细说明。

用户对名片进行编辑更新操作参照实施例6所述的创建名片操作,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点击“保存退出”按钮后,处理器自动将名片的更新信息发到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接收到更新信息后,可将更新后的名片发给接收过更新前名片的用户。

参照图17,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400:用户对名片信息进行修改并确认修改完毕,转S401;

S401:自动将修改后的名片信息传到服务器,转S402;

S402: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询所有与更新前的名片相关联的用户,并将更新后的名片下发给所述用户,转S403;

S403:所述用户接到名片更新通知后,可以选择更新名片或者忽略,转S404;

S404: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用户有更新名片需求,服务器下发新的名片信息给所述用户,转S405;

S405:所述用户接收到新的名片信息后,对名片库进行更新。

实施例8,参照图18,19,本实施例将对本系统的系统设置进行详细说明。

启动本系统,点击“系统设置”按钮,进入图18所示的设置界面,系统设置包括新消息提醒、隐私、通用、账号安全、退出以及其他。

实施例9,为本系统的端对端扫描方法。

登录本系统,参照图9。点击“扫描”按钮,参照图19,手机开启前置摄像头同时屏幕出现名片二维码,用摄像头扫描对方的进行同样操作的手机屏幕的二维码,扫描结束后,接收到对方的名片信息,同时本机用户的名片信息传递给对方的电子名片系统。

现有技术的交换方式为双方分别扫描对方名片二维码,本实施例中端对端同时进行名片交换的方式,更方便快捷,可以节省名片交换时间。

交换名片的操作日志保存在手机的存储器中,在手机可以连接到互联网时自动传输到服务器。

参照图20,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601:登录本系统,点“扫描”按钮,转S602;

S602:通讯设备的摄像头打开,本系统生成名片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呈现在屏幕上,转S606;

S603:扫描进行同样操作的另一通讯设备屏幕的二维码,转S604;

S604:同时进行名片二维码的扫描后,显示对方名片信息,点击名片可以查看详细名片信息,进行保存处理,转S605;

S605:判断是否有重名的名片,是,转S606,否,转S607;

S606:提示用户名片有重名,用户可以将名片打开检查,核实后,重新命名保存或者直接更新,转S608;

S607:将名片信息保存在名片库,转S608;

S608:同时将操作日志以及名片信息打包,转S609;

S609:判断通讯设备是否同服务器相连接,是,转S611,否,转S610;

S610:将信息包存在本地,当网络可用时,将信息包发送到服务器后将其删除,转S612;

S611:将信息包发送到服务器后将其删除,转S612;

S612:关闭通讯设备的摄像头。

实施例10,对实施例1所述电子名片系统实现找寻功能进行说明。

用户启动本系统,参照附图9所述应用程序主界面。点击找寻按钮3,首先,名片系统判断通讯模块是否开启,未开启则提示用户是否开启通讯模块,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讯模块选择蓝牙这种近距离传输方式。通讯模块开启后,周围所有启用电子名片系统的用户将在屏幕中显示出来,参照图23,呈现名片列表,有“上一页”、“下一页”以及“保存”按钮。用户可以选择想要交换的名片用户,或者更新已有用户的名片,通过一些标记信息,本系统可以标记是否已经给过别的用户的版本是否为最新版本。选定用户后,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拉拽或者滑动的方式进行模拟传统的名片交换手势进行名片交换。这种模拟传统的发名片的动作进行名片交换,比较友好,更易于为用户所接受。

点击“保存”按钮,交换来的名片可以进行查看后保存或者直接保存到本地。如果所选择的名片在手机中已存在,应用程序会标注是否有最新版的名片,用户可根据标准选择更新手机中存在的名片。

如果通讯设备的网络处于不可用的状态,交换名片的整个过程作为操作日志打包在本地;在网络可用时,自动传输到服务器。

参照图2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700:启动本系统,转S701;

S701:点击“查找”按钮,转S702;

S702:检查蓝牙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并设置为别人可见模式,是,转S705,

否,转S703;

S703:询问是否开启蓝牙,是,转S706,否,转S704;

S704:提示蓝牙不开启,查找功能无法进行。

S705:通过蓝牙寻找到其他启用名片系统的用户,转S707;

S706:打开蓝牙的同时,将手机蓝牙设置为别人可见状态,转S705;

S707:选择要交换的对象,点击、拉拽或者滑动的方式进行名片交换,转S708;

S708:交换的名片信息分为图片、文字以及文字属性,转S709;

S709:判断文字是否接收完毕,是,转711,否,转710;

S710:重新接收名片,转708;

S711:判断文字属性或者图片是否接收完毕,是转S714,否转S712;

S712:提醒客户是否忽略不完整信息,继续接收,是转S714,否转S713;

S713:提醒用户没有完成交换的名片,用户重新勾选交换,转S710;

S714:接收到的名片排列在通讯设备屏幕中,可以通过点击查看详细的名片,转S715;

S715:对屏幕中排列的所述名片进行勾选保存,转S716;

S716:判断是否有重名的名片,是,转717,否,转S718;

S717:提示给用户名片有重名,用户可以将名片打开检查,重新命名保存或者直接更新,转S719;

S718:将名片保存在本地,转S719;

S719:同时将操作日志以及名片打包为信息包,转S720;

S720:判断通讯设备同服务器相连的网络模块是否可用,是转S722,否转S721;

S721:将信息包存在通讯设备的存储器中,直到同服务器相连的网络模块可用时,将信息包发送到服务器,成功后将信息包删除;

S722:将信息包发送到服务器,成功后将信息包删除,转S722;

S723:交换结束后,询问是否关闭蓝牙,是,转S724,否,转S725;

S724:关闭蓝牙;

S725:保持蓝牙打开状态。

上述操作日志记录本实施例所述图22的所有的操作。

实施例11,本实施例对实施例2所述电子名片系统实现找寻功能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0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0中所述的名片信息包括图片、文字以及文字属性,本实施例中的名片信息包括图片和文字信息。因为图片中含有描述用户的所有文字,所以必须保证用户信息的完整性,文字信息包括姓名和电话号码以用于存储和查找。

参照图23,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800:启动本系统,转S801;

S801:点击“查找”按钮,转S802;

S802:检查蓝牙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并设置为别人可见模式,是,转S805,否,转S803;

S803:询问是否开启蓝牙,是,转S806,否,转S804;

S804:提示蓝牙不开启,查找功能无法进行。

S805:通过蓝牙寻找到其他启用名片系统的用户,转S807;

S806:打开蓝牙的同时,将手机蓝牙设置为别人可见状态,转S805;

S807:选择要交换的对象,点击、拉拽或者滑动的方式进行名片交换,转S808;

S808:交换的名片信息包括图片、文字信息,转S809;

S809:判断图片和文字信息是否接收完毕,是,转S811,否,转S810;

S810:重新接收图片和文字信息,转S809;

S811:接收到的名片排列在通讯设备的屏幕中,可以通过点击查看详细的名片信息,转S812;

S812:对屏幕中所述排列名片进行勾选、保存,转S813;

S813:判断是否有重名的名片,是,转814,否,转S815;

S814:提示给用户名片有重名,用户可以将名片打开检查,重新命名保存或者直接更新,转S816;

S815:将名片保存在本地,转S816;

S816:同时将操作日志以及名片打包成信息包,转S817;

S817:判断通讯设备同服务器相连的网络模块是否可用,是转S819,否转S818;

S818:将信息包存在通讯设备的存储器中,直到同服务器相连的网络模块可用时,将信息包发送到服务器,成功后将信息包删除;

S819:将信息包发送到服务器,成功后将信息包删除,转S820;

S820:交换结束后,询问是否关闭蓝牙,是,转S821,否,转S822;

S821:关闭蓝牙;

S822:保持蓝牙打开状态。

上述操作日志记录本实施例所述图23的所有的操作。

实施例12,对实施例1所述的电子名片系统实现远程查找进行说明。

场景1:用户正在通话时,双方有交换名片的意向,打开应用程序主界面,参照图9,点击“输入”按钮。本系统自动将电话开启为免提状态并捕捉到来电电话号码,捕捉成功后,参照图24,系统将来电电话号码填入到“电话号码”框中,自动连接远程服务器进行查找。

当系统捕捉来电电话号码失败时,用户可以手动将电话号码输入到“电话号码”框中,点击“交换”按钮,系统连接远程服务器进行查找。

场景2:其他一些用户想同某人交换名片的场合,用户可以手动将电话号码输入到“电话号码”框中,点击“交换”按钮,系统连接远程服务器进行查找。

场景3:当用户忘记电话号码时,可以通过本系统打开全部通话记录,将号码或者联系人选中后,电话号码自动加载到“电话号码”框中,点“交换”按钮,系统连接远程服务器进行查找。

参照图25,电子名片系统远程查找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S900:登录本系统,根据不同的场景模式,分别转S901、S903、S904;

S901:正在通话中并且能成功捕捉到来电电话号码时,转S902;

S902:自动将手机设置为免提模式、捕捉正在通话中的来电手机号码,将来电电话号码自动加载到“电话号码”框中,转S905;

S903:将要接收的名片信息的电话号码输入到“电话号码”框中,点击“交换”按钮,转S905;

S904:通过系统打开全部通话记录,将号码或者联系人选中后,电话号码自动加载到“电话号码”框中,点击“交换”按钮,转S905;

S905:判断通讯设备网络模块是否同服务器相连接,是,转S908,否,转S906;

S906:提示是否开启网络连接,是,转S910,否转S908;

S907:提示网络连接不开启,查找功能不可用;

S908:连接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连接对方名片系统,转S910;

S909:开启网络连接,转S908;

S910:向对方名片系统发送名片交换请求,转S911;

S911:对方是否同意交换请求,是转S913,否转S912;

S912:提示对方拒绝传送名片请求;

S913:请求服务器下载用户的名片,转S914;

S914:下载的名片信息包括图片、文字以及文字属性,转S915;

S915:判断文字是否接收完毕,是,转S916,否,转S913;

S916:文字属性或者图片是否接收完毕,是,转S919,否,转S917;

S917:提醒客户是否忽略不完整信息,继续接收,是,转S919,否,转S918;

S918:提醒客户没有完成交换的名片,用户重新勾选交换,转S913;

S919:接收到的名片排列在通讯设备的屏幕中,可以通过点击查看详细的名片,转S920;

S920:判断名片是否有重名,是,转S922,否,转S921;

S921:提示给用户名片有重名,用户可以将名片打开检查,重新命名保存或者直接更新;

S922:将名片保存在本地。

实施例13,是实施例2所述的电子名片系统进行远程查找的方法的说明。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2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2中所述的名片信息包括图片、文字以及文字属性,本实施例中的名片信息包括图片和文字信息。因为图片中含有描述用户的所有信息,所以必须保证用户信息的完整性,文字信息包括姓名和电话号码以用于存储和查找。

参照图26,电子名片系统远程查找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S930:登录本系统,根据不同的场景模式,分别转S931、S933、S934;

S931:正在通话中并且能成功捕捉到来电电话号码时,转S932;

S932:自动将手机设置为免提模式、捕捉正在通话中的来电电话号码,将来电电话号码自动加载到“电话号码”框中,转S935;

S933:将欲接收的名片的电话号码输入到“电话号码”框中,点击“交换”按钮,转S935;

S934:从系统中打开全部通话记录,将号码或者联系人选中后,电话号码自动加载到“电话号码”框中,点击“交换”按钮,转S935;

S935:判断通讯设备的网络模块是否连接服务器,是,转938,否,转936;

S936:提示是否开启网络连接,是,转S939,否转S937;

S937:提示网络连接不开启,查找功能不可用;

S938:连接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连接对方名片系统,转S940;

S939:开启网络连接,转S938

S940:向对方名片系统发送名片交换请求,转S941;

S941:对方是否同意交换请求,是转S943,否转S942;

S942:提示对方已拒绝传送名片请求;

S943:请求服务器下载用户的名片,转S944;

S944:下载的名片信息包括图片、文字信息,转S945;

S945:图片、文字信息是否接收完毕,是,转S946,否,转S947;

S946:接收到的名片排列在通讯设备的屏幕中,可以通过点击查看详细的名片,转S948;

S947:重新接收图片和文字信息,转S945;

S948:判断名片是否有重名,是,转S950,否,转S949;

S949:将名片保存在本地;

S950:提示给用户名片有重名,用户可以将名片打开检查,重新命名保存或者直接更新。

实施例14,本实施例将通过电子名片转送方法对电子名片系统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用户A、B、C都装有电子名片系统,同时用户A委托用户C给用户B打电话,用户A的电子名片系统中有用户B的电子名片,用户C的电子名片系统中没有B的电子名片,这种情况下,用户A首先将用户B的电子名片传给用户C,这一操作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中保存,用户C接收到电子名片后给用户B打电话,用户B的通讯设备的屏幕显示用户C的号码的同时告知,用户A将您的电子名片发送给用户C的。这种情况下,可以避免用户C被当成骚扰电话拒接。

参照图27-图31,

图27,转送名片的方法中用户A的操作界面

具体步骤如下:

S960:用户A打开应用程序主页面,转S961;

S961:参照图27,将通讯录打开,所有名片以列表形式呈现出来,转S962;

S962:选择任意名片即用户B,选择发送功能,转S963;

S963:发送送达目标用户即用户C可通过通讯录查找、通过蓝牙查找、通过通话记录查找,转S964;

S965:参照图28,用户C的名片系统接收到用户B的名片的提醒,转S906;

S966:用户C可以浏览、删除用户B的名片或者将其保存到本地,转S908;

S968:用户A将把用户B的名片传送给用户C这一操作日志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中,转S909;

S969:参照图29,用户C打开名片系统,将接收到的用户B打开,转S970;

S970:用户C提取用户B名片中的电话号码,点击“拨打电话”按钮,转S971;

S971:参照图30,用户B接到电话后,用户B在收到用户C的电话时,可通过前述操作日志知悉其自身信息是由用户A传给用户C的,通过远程服务器下载到完整的传送操作日志信息,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转S972;

S972:通话结束后,用户B可选择下载用户C的名片信息。

在这个实施例中,操作日志记录用户A把用户B的名片传给用户C的这一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