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链路质量确定方法、通信链路选择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2554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通信链路质量确定方法、通信链路选择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链路质量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终端中,经常需要使用多条通信链路。例如在使用多张sim卡的手机,使用各张sim卡进行通信有可能要使用不同运营商的通信链路,而不通的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不同。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尚无有效的对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对各条通信链路的使用智能通过随机选择或粗略的参数判断来决定通信链路的使用,很容易将通信质量不好的通信链路作为当前通信链路使用,通信的质量和效果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准确判断链路通信质量、进而在多条数据链路中进行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质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和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和所述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质量值与当前信号强度值呈正比,且通信质量值与当前往返时延呈反比。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为: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fmax/(2^(rtt*tol)),

其中,fmax为所述通信制式下的最大速率;smax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大值;smin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小值;rtt为往返时延;tol为容忍因子。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式为gsm、cdma、3g、4g中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条通信链路的制式和各制式下的信号强度;获取各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根据所述各条信链路的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值;根据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选择当前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质量值与当前信号强度值呈正比,且通信质量值与当前往返时延呈反比。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为: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fmax/(2^(rtt*tol)),

其中,fmax为所述通信制式下的最大速率;smax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大值;smin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小值;rtt为往返时延;tol为容忍因子。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通信链路包括gsm、cdma、3g、4g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质量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制式获取单元、信号强度获取单元、往返时延获取单元、通信质量计算单元。其中:制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信号强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往返时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通信质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质量值与当前信号强度值呈正比,且通信质量值与当前往返时延呈反比。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根据下式计算通信质量值: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fmax/(2^(rtt*tol)),

其中,fmax为所述通信制式下的最大速率;smax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大值;smin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小值;rtt为往返时延;tol为容忍因子。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式为gsm、cdma、3g、4g中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选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制式获取单元、信号强度获取单元、往返时延获取单元、通信质量计算单元、链路选择单元。其中:制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条通信链路的制式;信号强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往返时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通信质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条信链路的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值;链路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选择当前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质量值与当前信号强度值呈正比,且通信质量值与当前往返时延呈反比。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根据下式计算通信质量值: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fmax/(2^(rtt*tol)),

其中,fmax为所述通信制式下的最大速率;smax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大值;smin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小值;rtt为往返时延;tol为容忍因子。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式为gsm、cdma、3g、4g中的任何一种。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通信链路的制式、信号强度和往返时延对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计算,可以准确了判断出相应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并且可以进一步选择通信质量好的链路进行通信,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质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质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质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质量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通信链路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通信链路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质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和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以手机网络为例,通信链路的制式主要包括gsm、cdma、3g、4g等。例如:中国移动采用gsm(2g)/td-scdma(3g)/td-lte(4g)等制式;中国联通采用gsm(2g)/wcdma(3g)/td-lte(4g)/fdd-lte(4g)等制式;中国电信采用cdma1x(2g)/evdo(3g)/td-lte(4g)/fdd-lte(4g)等制式。

制式的获取,可以通过读取手机上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模组的信息来实现。读取制式可以通过at命令的方式来实现。制式的获取是at^sysinfo或者at^sysinfoex。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的获取,信号强度的获取可以通过at命令at+csq来获取。

步骤120,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往返时延,即rtt(round-triptime)。往返时延是一个重要的网络性能指标,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会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在本实施例中,对往返时延的检测可以在作为中间设备的手机上完成。也就是说,一台手机作为中间设备打开了热点,其他网络设备通过wlan接入该中间设备,通过该中间设备与网络上的服务器进行交互。

这是一个tcp的建立阶段的信令交互过程,假设链路质量检测算法运行在作为中间设备的手机上。在手机接收到client发送的syn报文的时候,标记一个时间a,在接收到另一个与syn对应的ack的时候再标记一个时间b,b-a则得到一个时延rtt。而对于收到从server发来的syn和client发送的ack则不统计时间,这是因为:client和中间设备之间的链路不经过复杂的internet,而是本地网络wlan,rtt非常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在tcp的停止阶段的信令交互过程中,也可以检测rtt。和建立阶段类似,在接收到从client发来的fin的时候,标记一个时间a,在收到对应ack的时候,在标记一个时间b,b-a则得到另一个时延rtt。而对于接收到从server发来的fin和client发送的ack不进行统计,因为client和中间设备之间的链路不经过复杂的internet,而是本地网络,延时会非常小,所以忽略不计。

rtt可以通过tcp握手过程(即tcp建立和tcp结束)来获取两次rtt,可以取某一次结果作为rtt,也可以取两次的平均值作为本步骤的最终结果。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是作为本地设备的手机直接与网络服务器交互,则rtt可以通过iptcp_metrics命令获取到,例如:

jm@luck-sir:~$iptcp_metrics

162.213.33.50age5391.544sec

111.202.102.38age1799.560secrtt2875usrttvar2750uscwnd10

111.202.102.39age1799.576secrtt5000usrttvar5000uscwnd10

123.126.51.32age1799.540secrtt2500usrttvar2500uscwnd10

123.126.51.33age1799.552secrtt2750usrttvar2750uscwnd10

123.125.46.141age1798.480secrtt2375usrttvar2250uscwnd10

111.202.99.141age1799.004secrtt15750usrttvar15750uscwnd10

172.16.7.7age1467.388sec

步骤130,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所述通信质量值的计算可以采用多种适合的算法实现,在通信质量值的计算中应该保证以下物理量的相互关系:信号强度越高的链路的通信质量更好;当前往返时延越低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越好。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通信质量值进行计算,确定通信链路的当前通信质量,不仅可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当前通信链路的状况,而且可以为后续对链路的使用和选择提供参考。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的步骤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和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步骤220,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步骤230,根据所述通信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具体步骤为: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fmax/(2^(rtt*tol)),

其中,fmax为所述通信制式下的最大速率;smax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大值,单位是dbm;smin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小值,单位是dbm;rtt为往返时延,单位是ms;tol为容忍因子。当前信号强度值的单位是dbm。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对通信质量值的计算。

因为各个运营商和制式的网络的最大峰值均不相同,而最终计算的结果是多接口的相对比值,所以为了方便计算,不妨可以假设以下最大速率fmax:

4g下最大速率fmax:1000mbps;

3g下最大速率fmax:50mbps;

2g下最大速率fmax:10mbps。

对制式gsm/3g/hspa来说,信号强度的范围如下:

因此,该制式的信号范围可以认为是[-110,0]。信号值越大,则信号越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将3g制式下当前信号强度值做一个转换,取值为110+rssi;并且设smax为40,smin为0,

对于lte(4g)来说,信号强度的范围如下:

因此信号范围可以认为[-120,0],类似地,将4g制式下当前信号强度值做一个转换:120+rsrp,并且将smax设置为30,smin为0。

其中,rssi为3g制式下的信号强度值;rsrp为4g制式下的信号强度值。

以3g制式为例,信号范围的计算如下:

当rssi>-70dbm时,为简便计算,(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为1;

当rssi<-110dbm时,为简便计算,(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为0;

当-110≤rssi≤-70dbm时,例如rssi的值为-85dbm,则计算如下:

(110+rssi-0)/(30-0)*fmax/(2^(rtt*tol))

通信质量值=25/30*fmax/(2^(rtt*tol))

以4g制式为例,信号范围的计算如下:

当rsrp>-90时,(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1;

当rsrp<-120时,(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0;

当-120≤rssi≤-90dbm时,例如rsrp的值为-98,则计算如下:

(120+rssi-0)/(30-0)*fmax/(2^(rtt*tol))

通信质量值=22/30*fmax/(2^(rtt*tol))

rtt的单位为ms,据统计,用户的感知反应速度最小为300ms,所以分母计算如下:

当rtt小于300ms的时候:

分母(2^(rtt*tol))为1

当rtt大于300ms的时候,tol设为1/20,计算如下:

(2^(rtt*tol))=2^((rtt–300)*1/20)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质量值与2^(rtt*tol)成反比。这是因为,rtt数值对于网络通信质量的反应相对比较缓慢,在本实施例中,希望在rtt一旦发生变化时,能快速反应在通信质量值上,经过反复试算,将rtt转换为底数为2的指数,这样的计算结果能够更恰当地反映出网络通信质量的变化。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的步骤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和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步骤320,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步骤330,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所述通信质量值与当前信号强度值呈正比,且通信质量值与当前往返时延呈反比。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rtt

由于信号强度越高的链路的通信质量更好;当前往返时延越低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越好,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方式反映出网络通信质量的变化。

第四实施例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质量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制式获取单元410、信号强度获取单元420、往返时延获取单元430、通信质量计算单元440。其中:

制式获取单元410用于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制式获取单元410可以通过读取手机上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模组与at指令程序单元来实现,即,读取制式可以通过at命令的方式来读取。制式的获取是at^sysinfo或者at^sysinfoex。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的获取。

信号强度获取单元420用于获取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获取单元420可以通过at指令程序单元来实现,信号强度的获取可以通过at命令at+csq来获取

往返时延获取单元430用于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往返时延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会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因此,往返时延获取单元430应该包括计时器,用于累计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的时间。例如:在tcp的建立阶段,假设往返时延获取单元430设置在作为中间设备的手机上。在手机接收到client发送的syn报文的时候,计时器启动,并且标记一个时间a,在接收到另一个与syn对应的ack的时候再标记一个时间b,计时器停止,计算b-a则得到一个时延rtt。

通信质量计算单元440用于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所述通信质量值的计算可以采用多种适合的算法模块实现,通信质量值计算模块的实现应该保证以下物理量的相互关系:信号强度越高的链路的通信质量更好;当前往返时延越低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越好。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通信质量值进行计算,确定通信链路的当前通信质量,不仅可以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当前通信链路的状况,而且可以为后续对链路的使用和选择提供参考。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按照以下公式实现: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fmax/(2^(rtt*tol)),

其中,fmax为所述通信制式下的最大速率;smax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大值,单位是dbm;smin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小值,单位是dbm;rtt为往返时延,单位是ms;tol为容忍因子。当前信号强度值的单位是dbm。

具体通信质量值中的计算,可以参照第二实施例中的计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上述计算过程,通信质量计算单元需要包括相应的乘法器、加法器等逻辑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质量值与2^(rtt*tol)成反比。这是因为,rtt数值对于网络通信质量的反应相对比较缓慢,在本实施例中,希望在rtt一旦发生变化时,能快速反应在通信质量值上,经过反复试算,将rtt转换为底数为2的指数,这样的计算结果能够更恰当地反映出网络通信质量的变化。

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按照以下公式实现: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rtt

由于信号强度越高的链路的通信质量更好;当前往返时延越低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越好,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方式反映出网络通信质量的变化。

第七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710,获取多条通信链路的制式和各制式下的信号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需要在多条链路中进行选择,例如,用户的手机上安装有多张应用于不同运营商的sim,为了评测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需要采集各条通信链路的制式和相应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步骤720,获取各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步骤730,根据所述各条信链路的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值。

以上对于各条通信链路的制式、信号强度、往返时延的获取,通信质量值的计算均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40,根据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选择当前通信链路。在该步骤中,根据步骤730计算得到的各个通信质量值,选出其中通信质量最好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在本实施例中,选择通信质量值最高的一条通信链路作为通信质量最好的通信链路。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准确了判断出各条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并且可以进一步选择通信质量好的链路进行通信,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质量。

第八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第七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按照以下公式实现: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fmax/(2^(rtt*tol)),

其中,fmax为所述通信制式下的最大速率;smax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大值,单位是dbm;smin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小值,单位是dbm;rtt为往返时延,单位是ms;tol为容忍因子。当前信号强度值的单位是dbm。

具体通信质量值中的计算,可以参照第二实施例中的计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上述计算过程,通信质量计算单元需要包括相应的乘法器、加法器等逻辑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质量值与2^(rtt*tol)成反比。这是因为,rtt数值对于网络通信质量的反应相对比较缓慢,在本实施例中,希望在rtt一旦发生变化时,能快速反应在通信质量值上,经过反复试算,将rtt转换为底数为2的指数,这样的计算结果能够更恰当地反映出网络通信质量的变化。

第九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第七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按照以下公式实现: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rtt

由于信号强度越高的链路的通信质量更好;当前往返时延越低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越好,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方式反映出网络通信质量的变化。

第十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选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制式获取单元1010、信号强度获取单元1020、往返时延获取单元1030、通信质量计算单元1040、链路选择单元1050,其中:

制式获取单元1010用于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制式获取单元410可以通过读取手机上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模组与at指令程序单元来实现,即,读取制式可以通过at命令的方式来读取。制式的获取是at^sysinfo或者at^sysinfoex。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的获取。

信号强度获取单元1020用于获取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获取单元420可以通过at指令程序单元来实现,信号强度的获取可以通过at命令at+csq来获取

往返时延获取单元1030用于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往返时延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会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因此,往返时延获取单元430应该包括计时器,用于累计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的时间。例如:在tcp的建立阶段,假设往返时延获取单元430设置在作为中间设备的手机上。在手机接收到client发送的syn报文的时候,计时器启动,并且标记一个时间a,在接收到另一个与syn对应的ack的时候再标记一个时间b,计时器停止,计算b-a则得到一个时延rtt。

通信质量计算单元1040用于根据所述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所述通信质量值的计算可以采用多种适合的算法模块实现,通信质量值计算模块的实现应该保证以下物理量的相互关系:信号强度越高的链路的通信质量更好;当前往返时延越低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越好。

链路选择单元1050用于根据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选择其中一条作为当前通信链路。链路选择单元1050根据通信质量计算单元1040计算得到的各个通信质量值,选出其中通信质量最好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在本实施例中,选择通信质量值最高的一条通信链路作为通信质量最好的通信链路。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准确了判断出各条通信信道的通信质量,并且可以进一步选择通信质量好的链路进行通信,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质量。

第十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第十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按照以下公式实现: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smin)/(smax-smin))*fmax/(2^(rtt*tol)),

其中,fmax为所述通信制式下的最大速率;smax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大值,单位是dbm;smin为信号强度的设定最小值,单位是dbm;rtt为往返时延,单位是ms;tol为容忍因子。当前信号强度值的单位是dbm。

具体通信质量值中的计算,可以参照第二实施例中的计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上述计算过程,通信质量计算单元需要包括相应的乘法器、加法器等逻辑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质量值与2^(rtt*tol)成反比。这是因为,rtt数值对于网络通信质量的反应相对比较缓慢,在本实施例中,希望在rtt一旦发生变化时,能快速反应在通信质量值上,经过反复试算,将rtt转换为底数为2的指数,这样的计算结果能够更恰当地反映出网络通信质量的变化。

第十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第十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通信质量计算单元按照以下公式实现:

通信质量值=当前信号强度值/rtt

由于信号强度越高的链路的通信质量更好;当前往返时延越低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越好,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方式反映出网络通信质量的变化。

第十三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1302;其中,

存储器1302存储可被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能够:

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和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和所述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

输入装置13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通信链路质量确定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13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第十四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1402;其中,

存储器1402存储可被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能够:

获取多条通信链路的制式和各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获取各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根据所述各条信链路的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值;

根据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选择其中一条作为当前通信链路。

输入装置14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通信链路选择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14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第十五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

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和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和所述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

第十六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

获取多条通信链路的制式和各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获取各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根据所述各条信链路的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值;

根据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选择其中一条作为当前通信链路。

第十七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

获取通信链路的制式和所述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和所述往返时延计算通信质量值,以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

第十八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

获取多条通信链路的制式和各制式下的信号强度;

获取各通信链路当前的往返时延;

根据所述各条信链路的制式下信号强度和所述链路的当前往返时延计算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值;

根据各条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选择其中一条作为当前通信链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执行时的程序,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移动终端(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