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713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方法及系统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是一种随身携带时尚小巧的通讯工具,但是很容易丢失或失窃,且丢失或失窃时不易觉察,此外手机丢失或失窃后要想找回也基本难以实现,并且他人得到丢失的手机后可以更换SIM卡继续正常使用,这样,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大肆盗窃甚至抢劫手机,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损失。现有技术中通过穿戴设备解决手机易丢失问题的方法是,当穿戴设备与手机之间的无线连接断开时,手机端弹出提示信息或者手机自动锁屏,但是如果用户对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则手机仍然可以更换SIM卡继续使用。针对上述的缺陷,就有人就开始研发新的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5744023A的专利公开的一种防盗手机及手机防盗方法,其该手机包括卡托、SIM卡槽和插槽,手机的SIM卡置于该卡托中并一起插入SIM卡槽,插槽紧挨SIM卡槽设置,用于探针插入时弹出卡托;该手机与一穿戴设备无线连接,当手机与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二者之间的无线连接断开,手机触发锁死卡托的操作并锁死卡托,从而达到不能更换SIM卡的目的,这样通过手机基站可以快速定位手机,便于找回手机。同时穿戴设备发出手机丢失提醒,使用户能够及时发现手机丢失,该方案的有效性并不高,首先,如果是手机遗失,那么通过手机基站可以定位手机,不需要该方案的锁 死结构,那么如果真的是盗窃,是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报警的,基本上是被盗窃至很遥远的地方了,这个时候,如果盗窃者发现锁死机构启动,无法更换SIM卡,很可能会将手机进行拆分,或者损伤,手机已经无法被定位到,或者丢弃到垃圾站等埋掉了,基本上无法找回,因为对于盗窃者而言,他已经形成一个足够安全的距离,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防止被抓获,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第一现场就要防止被盗窃。另外,现在的手机的无线连接的有效距离是可以保持在较为长的距离,所以在无线连接断开的时候,可能手机已经离施主较远的距离了,很难及时反应过来,于是又有新的防手机丢失的装置出现。

如公开号为CN 203706355 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蓝牙防丢装置,其包括蓝牙防丢配件及便携控制终端,所述蓝牙防丢配件包括PCB电路板及聚合物电池,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微控制器、蓝牙收发模块及喇叭,所述微控制器连接蓝牙收发模块及喇叭,所述便携控制终端包括主控芯片及与主控芯片连接的蓝牙通讯模块、用于报警提示的报警模块、用于检测便携控制终端和蓝牙防丢配件距离的距离检测模块及用于存储设置数据的存储模块。该实用新型利用蓝牙近场通讯技术,具有良好的防丢防盗功能,便携控制终端可设置报警距离,从而增强防丢装置的防丢效果和灵活性,他是利用距离检测模块测试蓝牙防丢配件和便携控制终端之间的距离,便携控制终端也可理解为其中一种是手机,那么距离检测模块测得的距离与存储器中原有的报警距离就报警,由于该专利中的技术还不够完善,采用的模块之间兼容性不高,距离检测模块在整个系统中进行测距时的稳定性不高,测得数据有时候偏差较大,容易造成误报警,蓝牙防丢配件与便携控制终端之间的通讯经常会意外中断,数据的存储、计算等还不够优化,容易出错,耗电相对还是较高,对设备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准确性高、报警及时又使用方便快捷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手机与可穿戴设备进行无线配对连接;

步骤2,用户设置可穿戴设备与手机间的安全距离,启动距离监测程序;

步骤3,测量并获取实际测得距离;

步骤4,实际测得距离与安全距离对比,如果实际测得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则回到步骤3继续测量,如果实际测得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则启动警报策略。

上述技术方案中,整个方法使得手机与可穿戴设备间的互动可以更强,不仅能够实现单对单的作业,还能实现单对多或者多对多等作业,另外不仅通过蓝牙技术进行通讯,基于蓝牙技术实现手机与可穿戴设备间的通信,同时对可穿戴设备发出的蓝牙信号由手机接收根据接收的蓝牙信号强度指示进行蓝牙测距技术,使得蓝牙技术在此方案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当超出用户设置的安全距离,则启动警报策略,整个系统的兼容性更好,稳定性更强,报警及时可靠,使用更加灵活多样,能耗低,对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小。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步骤2中的距离监测程序为蓝牙测距程序。对数据的流向更加有利,不容易出错,便于及时进行与实际测得距离的对比,是否发出警报,能耗低,计算可以较为简单些。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步骤2中的距离监测程序配置于手机中。对数据的流向更加有利,不容易出错,便于及时进行与实际测得距离的对比,是否发出 警报,能耗低,计算可以较为简单些。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警报策略为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同时发出警报。报警及时可靠,使用更加灵活多样,能耗低,对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小。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中均设有声音报警装置。通过声音报警,简单快捷。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在步骤2的安全距离内,可穿戴设备主动发送手机搜寻信号,手机收到所述手机搜寻信号后启动警报策略。有时候手机不知道放在哪里或者遗忘在那个地方,通过该方法,可以主动通过可穿戴设备触发手机警告,从而获取手机位置。

解决上述发明目的的有益效果: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准确性高,还能主动寻找手机,使用更加灵活,互动性更强,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其包括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所述手机包括:手机控制模块,用于将手机内接收的控制指令转换成对应的操作指令;

手机蓝牙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设备蓝牙传输模块的通信;

蓝牙测距模块,用于测试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

手机报警模块,用于手机报警,

所述可穿戴设备中包括:设备控制模块,用于将可穿戴设备内接收的控制指令转换成对应的操作指令;

设备蓝牙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手机蓝牙传输模块的通信;

设备电源模块,用于对可穿戴设备的供电;

设备报警模块,用于可穿戴设备报警。

上述方案中的模块设置,形成一整个系统,有效防止手机丢失,数据的运输和输送更加合理,蓝牙测距的准确性更高,故障率低,通信也更加稳定,低能耗,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得到保障。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分别用于输入和显示。输入模块可以进行手机搜寻信号指令的输入,通过设备控制模块发送给手机,使得手机控制模块直接进行报警,便于进行主动式的手机寻找,显示模块则可用于显示手机的距离、位置、报警信息等来自手机传来的讯息以及本身可穿戴设备上的显示信息。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手机中还设有手机存储模块,包括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存储安全距离,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存储实际测得的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手机中还设有比较器,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比较安全距离与实际测得的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值,所述第二比较器用于比较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实际测得的几个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值。第一比较器和第一存储模块主要是正常的手机逐渐遗失后当超过安全距离时报警,但是这样始终存在风险,有时很难追捕到盗窃者或者手机已经丢失,而第二比较器和第二存储模块的设置,使得即便是在安全距离内,短时间内发生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快速递增时,说明有异常情况,很有可能是盗窃者快速移动导致,则会发出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可以是直接的报警,或者反馈给可穿戴设备,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主动式的手机搜寻作业,然后进行报警,后者的话更加实用,因为直接报警在多数情 况下还是有所不妥,因为有可能是并非盗窃的紧急报警,待用户确认确实可能是被盗窃的情况下在主动搜寻进行报警,会更好一点。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蓝牙测距模块中配置蓝牙测距程序,所述蓝牙测距程序中采用的测距方法为RSSI测距方法。测距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高,不容易出错,数据的控制更加有效、合理,使得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解决上述发明技术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系统的兼容性更好,稳定性更强,报警及时可靠,使用更加灵活多样,能耗低,对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其中一种模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其中另一种模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方法,其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手机与可穿戴设备进行无线配对连接;步骤2,用户设置可穿戴设备与手机间的安全距离,启动距离监测程序;步骤3,测量并获取实际测得距离; 步骤4,实际测得距离与安全距离对比,如果实际测得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则回到步骤3继续测量,如果实际测得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则启动警报策略。步骤2中的距离监测程序为蓝牙测距程序。步骤2中的距离监测程序配置于手机中。警报策略为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同时发出警报。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中均设有声音报警装置。在步骤2的安全距离内,可穿戴设备主动发送手机搜寻信号,手机收到所述手机搜寻信号后启动警报策略。

举如下例子:准备至少一部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配备至少一部具有蓝牙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手机中需配置蓝牙测距程序,待手机与可穿戴设备进行无线配对连接后,被无线配对连接后的手机执行蓝牙测距程序,测试与对应可穿戴设备间的距离并获得实际测得距离,若超出安全距离,则相应的无线配对连接的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同时发出警报。本实施例中,只涉及一部手机和一个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采用手环、手袋、头环、腰包等并具有蓝牙功能,手机的话,采用普通的手机即可。在手机中设置可穿戴设备与手机的安全距离。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均设有声音报警装置。在安全距离内,可穿戴设备主动发送手机搜寻信号,手机收到所述手机搜寻信号后发出警报。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系统,包括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所述手机中包括:手机控制模块,用于将手机内接收的控制指令转换成对应的操作指令;

手机蓝牙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设备蓝牙传输模块的通信;

蓝牙测距模块,用于测试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

手机报警模块,用于手机报警,

所述可穿戴设备中包括:设备控制模块,用于将可穿戴设备内接收的控制 指令转换成对应的操作指令;

设备蓝牙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手机蓝牙传输模块的通信;

设备电源模块,用于对可穿戴设备的供电;

设备报警模块,用于可穿戴设备报警。

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分别用于输入和显示。手机中还设有手机存储模块,包括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存储安全距离,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存储实际测得的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手机中还设有比较器,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比较安全距离与实际测得的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值,所述第二比较器用于比较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实际测得的几个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值。

举例如下,系统包括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所述手机中具有手机控制模块、手机蓝牙传输模块、蓝牙测距模块、手机报警模块、手机定时器、手机比较器、手机存储模块,所述可穿戴设备中具有设备控制模块、设备蓝牙传输模块、设备电源模块、设备报警模块。所述手机控制模块将手机内接收的控制指令转换成对应的操作指令,所述手机蓝牙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设备蓝牙传输模块的通信,所述蓝牙测距模块用于测试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所述手机报警模块用于手机报警,所述手机定时器通过手机控制模块向手机蓝牙传输模块持续发送与可穿戴设备通信的指令以减小因意外通讯中断而带来的风险。所述设备控制模块将可穿戴设备内接收的控制指令转换成对应的操作指令,所述设备蓝牙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手机蓝牙传输模块的通信,所述设备电源模块用于对可穿戴设备的供电,所述设备报警模块用于可穿戴设备报警。进一步地,手机比较器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所述手机存储模块包括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二 存储模块,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存储预设的安全距离,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存储实际测得的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比较预设的安全距离与实际测得的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值,所述第二比较器用于比较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实际测得的几个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值。更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还具有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输入模块采用常规的输入装置等,当然,可穿戴设备也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存储器存储数据指令等,例如输入模块可输入手机搜寻信号发出的指令,通过设备控制模块从设备存储器中调取该手机搜寻信号的指令并发送到手机,使得手机接收到该信号后变触发报警,同时,可以将该报警的信息反馈给可穿戴设备,并可将其的位置信息等随同报警信息回馈至可穿戴设备进行显示。

手机控制模块可以采用常规的手机cpu芯片并与手机上的其他模块分别控制电连接住,手机蓝牙传输模块可以采用常规的蓝牙模块,例如HC-06蓝牙模块,蓝牙测距模块可以采用常规的可编程芯片并在里面烧制蓝牙测距程序,手机报警模块可采用现有的声控的报警模块,手机定时器可以采用常用的手机定时器并通过手机控制模块控制手机蓝牙传输模块发送指令至设备蓝牙传输模块保证通信的持续性,手机比较器可以采用手机常规用的比较器芯片,手机存储模块可以采用手机常规用的存储器芯片,设备控制模块可采用STC89C52的cpu芯片,设备蓝牙传输模块也可采用HC-06蓝牙模块,设备电源模块可采用常规电源模块,设备报警模块可采用现有的声控的报警模块,当然,手机中是肯定具有电源的。

上述系统的一种防盗模式,首先,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配对无线连接,通过蓝牙测距模块测得实际测得的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值,将其与安 全距离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测得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则启动报警,否则,不报警,该模式是没有使用第二比较器的,而进一步优化的模式是,在第一比较器工作的时候,第二比较器同时工作,实际测得的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存放在第二存储模块中,所述第二比较器用于比较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实际测得的几个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值,这个时间可以是设定好的一秒或者两秒等,通过多次比较,发现距离逐渐变大地,反馈给控制模块,通过预报警或者直接启动报警模块报警的方式进行,预报警可以将该信息反馈给可穿戴设备,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手机搜寻信号方式报警等方式进行操作,当然直接在手机端报警也是可行的,可以随用户喜欢进行切换。上述系统另一种就是主动寻找手机的方式,一般是在用户知道手机不知道放在哪里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可穿戴设备发送手机搜寻信号,然后,手机发出报警并示意位置的方式,便可进行查找手机。

另外,蓝牙测距模块中配置蓝牙测距程序,所述蓝牙测距程序中采用的测距方法可以是RSSI测距方法,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是指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进而根据相应数据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可穿戴设备作为蓝牙发射端持续发射信号,进入其覆盖区域的作为移动接收端的手机连续获取n个时刻的RSSI值,然后将获取的第i个时刻的RSSI值Yi进行Gaussian滤波处理得到i=0,1…n-1;对接收到的第i个时刻的RSSI值Yi进行Gaussian滤波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将Yi带入如下公式求 得所述公式如下所示:其中, α是Gaussian随机数标准差的导数,N为常数;进一步的是,为了保证滤波效果,N优选为5;由于Gaussian滤波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过度拟合的问题,因此,利用另外一种滤波来消除这个过度拟合的问题;即将进行Savitzky-Golay滤波处理得到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可以消除上述过度拟合的问题,将进行Savitzky-Golay滤波处理得到的具体过程如下:将带入如下公式求得所述公式如下所示: Savitzky-Golay滤波可以很好的消除噪声所产生的抖动;如此,RSSI值依然存在着很严重的抖动问题;为了解决抖动严重的问题,采用如下步骤对RSSI值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采用最大最小准则对进行判断得到第i个时刻的yi,即设定门限概率值M,将值带入RSSI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其中μ=-69.977,σ=2.14625,得到值出现的概率值fi,当fi大于M时,当fi小于M时,yi=yi-1;为了保证获得平滑连续的RSSI值,所述门限概率值M优选为0.15,RSSI值平滑连续,没有再出现严重的抖动问题;最后,将yi值带入如下公式得到第i个时刻手机客户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di=a0+a1cos(yi*ω)+b1sin(yi*ω)+a2cos(2*yi*ω)+b2sin(2*yi*ω),其中,a0,a1, a2,b1,b2,ω为第i时刻的参数值,第i时刻的a0,a1,a2,b1,b2,ω参数值采用如下计算方式得出:

设定a0,a1,a2,b1,b2,ω的初始值为a0=6.014,a1=7.005,a2=1.738,b1=1.551,b2=0.1173,ω=0.02727;

将第i-1时刻得到的a1,a2,b1,b2,ω,yi-1,di-1代入以下方程中,求解得到第i时刻的a0,方程如下所述:

将第i-1时刻得到的a1,a2,b1,b2,ω,yi-1,di-1代入以下方程中,求解得到第i时刻的a1,方程如下所述:

将第i-1时刻得到的a1,a2,b1,b2,ω,yi-1,di-1代入以下方程中,求解得到第i时刻的b1,方程如下所述:

将第i-1时刻得到的a1,a2,b1,b2,ω,yi-1,di-1代入以下方程中,求解得到第i时刻的a2,方程如下所述:

将第i-1时刻得到的a1,a2,b1,b2,ω,yi-1,di-1代入以下方程中,求解得到第i时刻的b2,方程如下所述:

将第i-1时刻得到的a1,a2,b1,b2,ω,yi-1,di-1代入以下方程中,求解得到第i时刻的ω,方程如下所述:

,根据本方法得到的信号接收端与信号发射端之间的距离偏离真实距离的幅度较小,其定位效果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可以采用两个可穿戴设备和一部手机,手机同时与两个可穿戴设备进行无线连接,这样可以使得当其中一个可穿戴设备和一部手机不知道在哪里的时候,可以通过剩余的一个可穿戴设备进行搜寻。使用更加灵活,应付各种突发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准确性高,还能主动寻找手机,互动性更强,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可以采用一个可穿戴设备和两部手机,现在经常有人随身带两部手机,那么这个可穿戴设备相当于可以同时监控两部手机,实用性更强。使用更加灵活,应付各种突发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准确性高,还能主动寻找手机,互动性更强,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本发明系统的兼容性更好,稳定性更强,报警及时可靠,使用更加灵活多样,能耗低,对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小。

本文中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