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投射系统、投影机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435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图像投射系统、投影机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投射系统、投影机以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由多台投影机投射的图像相连接而显示1个大的图像的技术。众所周知,在利用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由于投影机的个体差等,各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颜色会产生偏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投影显示装置中,为了对投影机间的色差进行补正,对于多个投影机,按红(r)、绿(g)、蓝(b)的顺序将最高灰度等级的图像依次向屏幕投影,利用测色系统依次拍摄各个拍摄图像。而且,按各个投影机求取补正矩阵,以使得所有的投影机的投影面中心位置的xyz值为相同,使用所得到的补正矩阵对输入信号施加补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23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存在如下情况:利用搭载于投影机的拍摄装置,对供图像投射的投射面进行拍摄,对从多个投影机投射的图像的颜色偏差进行补正,还存在如下情况:在1台投影机的拍摄装置中,无法拍摄投射面的全部。即,存在如下情况:由于投影机被设置在适于图像投射的位置,因此,无法在拍摄装置与投射面之间确保充分的距离,无法拍摄投射面的全部。

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在使用搭载于多个投影机的多个拍摄装置对图像的颜色偏差进行补正的情况下,对于搭载于各投影机的拍摄装置,由于灵敏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由拍摄装置拍摄的拍摄值产生误差。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在利用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投射系统的特征在于,是具备第1投影机和第2投影机的图像投射系统,所述第1投影机具备:投射第1图像的第1投射部;和第1拍摄部,其对包含由所述第1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所述第2投影机具备投射所述第2图像的第2投射部,所述图像投射系统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部对所述第1投射部所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确定目标颜色,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部对所述第2投射部所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利用第1拍摄部拍摄第1图像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设定目标颜色,能够基于利用第1拍摄部拍摄第2图像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因此,在利用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第1拍摄图像上的第1位置的拍摄值设为所述目标颜色,求取所述第1补正数据,所述第1补正数据在所述第2投影机中对所述投射图像进行补正,以使得所述第2拍摄图像上的第2位置的拍摄值成为所述第1位置的所述拍摄值。

根据本发明,能够设第1拍摄图像上的第1位置的拍摄值为目标颜色,能够补正为第2拍摄图像上的第2位置的拍摄值成为目标颜色。因此,在利用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图像投射系统中,所述第1投影机具备:第1算出部,其将所述第1拍摄图像上的第1位置的拍摄值设为所述目标颜色,算出所述第1补正数据,所述第1补正数据对所述投射图像进行补正,以使得所述第2拍摄图像上的第2位置的拍摄值成为所述第1位置的所述拍摄值;和发送部,其将所述第1算出部所算出的所述第1补正数据发送给所述第2投影机。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第1投影机中算出第1补正数据,能够将所算出的第1补正数据发送给第2投影机。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图像投射系统中,所述第1补正数据是将所述第2拍摄图像中的预定点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数据,所述第2投影机具备第2拍摄部,所述第2拍摄部对包含所述第2投射部所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所述图像投射系统基于通过所述第2拍摄部对所述第2投射部所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3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2图像中的多个部位的颜色补正为所述预定点的颜色的第2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由第2拍摄部拍摄第2投射部所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3拍摄图像,求取将第2图像中的多个部位的颜色补正为预定点的颜色的第2补正数据。因此,能够将第2图像中的多个部位的颜色补正为预定点的颜色。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图像投射系统中,所述第1投影机具备第2算出部,所述第2算出部基于从所述第2投影机接收到的所述第3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2图像中的所述多个部位的颜色补正为所述预定点的颜色的所述第2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第2投影机所拍摄到的第3拍摄图像,在第1投影机中求取第2补正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图像投射系统中,所述第1投影机具备:第1算出部,其将所述第1拍摄图像上的第1位置的拍摄值设为所述目标颜色,算出所述第1补正数据,所述第1补正数据在所述第2投影机中对所述第2图像进行补正,以使得所述第2拍摄图像上的第2位置的拍摄值成为所述第1位置的所述拍摄值;和发送部,其将所述第1算出部所算出的所述第1补正数据发送给所述第2投影机,所述第2投影机基于从所述第1投影机接收到的所述第1补正数据,求取将所述第2图像中的多个部位的颜色补正为所述预定点的颜色的第2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由第1投影机算出的第1补正数据发送给第2投影机,在第2投影机中,基于第1补正数据,求取将第2图像中的多个部位的颜色补正为预定点的颜色的第2补正数据。

本发明的图像投射系统的特征在于,是具备第1投影机和第2投影机的图像投射系统,所述第1投影机具备:投射第1图像的第1投射部;和第1拍摄部,其对包含由所述第1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所述第2投影机具备投射所述第2图像的第2投射部,所述图像投射系统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部对所述第1投射部所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1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预先设定的目标颜色的第3补正数据,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部对所述第2投射部所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第4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拍摄第1图像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求取将第1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3补正数据,能够基于拍摄第2图像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4补正数据。因此,在由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本发明的图像投射系统的特征在于,是具备第1投影机和第2投影机的图像投射系统,所述第1投影机具备:投射第1图像的第1投射部;和第1拍摄部,其对包含由所述第1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所述第2投影机具备:投射所述第2图像的第2投射部;和第2拍摄部,其对包含由所述第1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所述图像投射系统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部对由所述第1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确定目标颜色,基于通过所述第2拍摄部对由所述第2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拍摄第1图像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设定目标颜色,基于拍摄第2图像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因此,在利用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本发明的图像投射系统的特征在于,是具备第1投影机和第2投影机的图像投射系统,所述第1投影机具备:投射第1图像的第1投射部;和第1拍摄部,其对包含由所述第1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所述第2投影机具备:投射所述第2图像的第2投射部;和第2拍摄部,其对包含由所述第1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所述图像投射系统基于通过所述第1拍摄部对由所述第1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1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预先设定的目标颜色的第3补正数据,基于通过所述第2拍摄部对由所述第2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第4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拍摄第1图像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求取将第1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3补正数据,基于拍摄第2图像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4补正数据。因此,在利用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本发明的投影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投射第1图像的投射部;拍摄部,其拍摄包含由所述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其它的投影机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以及第1算出部,其基于利用所述拍摄部拍摄由所述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确定目标颜色,基于利用所述拍摄部拍摄由所述其它的投影机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其它的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拍摄第1图像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设定目标颜色,基于拍摄其它的投影机所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算出将其它的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本发明的投影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投射第1图像的投射部;拍摄部,其对包含由所述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其它的投影机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以及第1算出部,其基于通过所述拍摄部对由所述投射部投射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求取将由所述投射部投射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预先设定的目标颜色的第3补正数据,基于通过所述拍摄部对由所述其它的投影机投射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其它的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第4补正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拍摄第1图像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算出将由投射部投射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预先设定的目标颜色的第3补正数据,基于拍摄其它的投影机所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算出将其它的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4补正数据。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本发明的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是具备第1投影机和第2投影机的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1投影机的第1拍摄部对包含由所述第1投影机投射的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的步骤;基于通过所述第1投影机的所述第1拍摄部拍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确定目标颜色的步骤;以及基于通过所述第1投影机的所述第1拍摄部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由第1拍摄部拍摄第1图像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设定目标颜色,能够基于由第1拍摄部拍摄第2图像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因此,在利用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本发明的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是具备第1投影机和第2投影机的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1投影机的第1拍摄部以及所述第2投影机的第2拍摄部对包含由所述第1投影机投射的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进行拍摄的步骤;基于通过所述第1投影机的所述第1拍摄部拍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确定目标颜色的步骤;以及基于通过所述第2拍摄部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求取将所述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所述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拍摄第1图像而得的第1拍摄图像设定目标颜色,基于由第2拍摄部拍摄第2投影机所投射的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2拍摄图像,算出将第2投影机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第1补正数据。因此,在利用多个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拍摄的步骤包括:交替地切换利用所述第1投影机投射所述第1图像和利用所述第2投影机投射所述第2图像,交替地拍摄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能够交替地切换第1图像和第2图像而投射,能够交替地拍摄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图像的至少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投射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表示投影机的构成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投影机的投射区域和拍摄范围的图。

图6是表示拍摄部所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的图。

图7是示出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值按灰阶的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拍摄部所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的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原理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利用4台投影机投射图像的情况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工作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5a…遥控器;100(100a(第1投影机)、100b(第2投影机)、100c、100d)…投影机;110a、110b…显示部;111a、111b…光源部;112a、112b…光调制装置;113a、113b…投射光学系统(第1投射部、第2投射部);121a、121b…光源驱动部;122a、122b…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31a、131b…操作面板;132a、132b…遥控器受光部;133a、133b…处理部;140a、140b…拍摄部(第1拍摄部、第2拍摄部);151a、151b…图像输入部;152a、152b…图像处理部;155a、155b…帧存储器;160a、160b…控制部;161a、161b…投射控制部;162a、162b…拍摄控制部;163a、163b…补正控制部(第1算出部、第2算出部);170a、170b…存储部;175a、175b…通信部(发送部);180a、180b…内部总线;200…图像供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图像投射系统1的系统构成图。

图1所示的图像投射系统1具备:投影机100a(第1投影机)及100b(第2投影机)和向这些投影机100a及100b供给图像数据的图像供给装置200。

图1中,作为投影机而示出投影机100a及100b,投影机的台数不限制为2台。另外,以下,在无需对投影机100a和投影机100b进行区别的情况下,记为投影机100。

投影机100a及投影机100b被配置在作为投射面的屏幕sc的前方,向屏幕sc投射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投影机100a及投影机100b在横方向(水平方向)上相邻地配置,投影机100a及投影机100b将图像投射于屏幕sc的不同的区域。通常,在进行这种图像的投射的情况下,将图像投射为相邻的投影机100a及100b所投射的图像的投射区域的一部分重合。

另外,投影机100a及100b分别与图像供给装置200连接,将从图像供给装置200供给的图像投射至屏幕sc。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机100a将图像投射于朝向屏幕sc的左侧,投影机100b将图像投射于朝向屏幕sc的右侧。以下,将投影机100a投射图像的屏幕sc的区域称为第1投射区域141,将投影机100b投射图像的屏幕sc的区域称为第2投射区域142。

图2是示出投影机100a的构成的构成图。由于投影机100a和投影机100b具备大致同一构成,因此,以投影机100a的构成为代表进行说明。

投影机100a与图像供给装置200连接。图像供给装置200是向投影机100a供给图像信号的装置。投影机100a将从图像供给装置200供给的图像信号或者基于事先存储于下述的存储部170a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向屏幕sc投射。对于图像供给装置200,例如可以使用视频再生装置、dvd(digitalversatiledisk:数字多功能光盘)再生装置、电视调谐器装置、catv(cabletelevision:有线电视)的机顶盒(settopbox)、视频游戏装置等影像输出装置、个人计算机等。

投影机100a具备图像输入部151a。图像输入部151a具备连接线缆的连接器以及接口电路(均省略图示),输入从经由线缆连接的图像供给装置200供给的图像信号。图像输入部151a将所输入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而输出至图像处理部152a。

图像输入部151a所具备的接口也可以是例如ethernet(注册商标)、ieee1394、usb等数据通信用接口。另外,图像输入部151a的接口也可以是mhl(注册商标)、hdmi(注册商标)、displayport等图像数据用接口。

另外,图像输入部151a也可以是作为连接器而具备输入模拟影像信号的vga端子和/或输入数字影像数据的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端子的构成。进而,图像输入部151a具备a/d转换电路,在经由vga端子输入了模拟影像信号的情况下,利用a/d转换电路将模拟影像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而输出至图像处理部152a。

投影机100a具备进行光学图像的形成而将图像投射(显示)于屏幕sc的显示部110a。显示部110a具备作为光源的光源部111a、光调制装置112a以及投射光学系统113a。

光源部111a具备氙气灯、超高压水银灯、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或者激光光源等光源。另外,光源部111a也可以具备将光源所发出的光引导至光调制装置112a的反光镜以及辅助反光镜。进而,光源部111a还可以具备:用于提高投射光的光学特性的透镜组、偏振板、或者使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光量在到达至光调制装置112a的路径上降低的调光元件等(均省略图示)。

光源部111a由光源驱动部121a驱动。光源驱动部121a与内部总线180a连接。光源驱动部121a根据控制部160a的控制,使光源部111a的光源点亮以及熄灭。

光调制装置112a具备与例如rgb三原色对应的3个液晶面板。光源部111a所发出的光被分离为rgb这3色的色光,而入射至对应的液晶面板。3个液晶面板是透射型液晶面板,对透射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通过各液晶面板而被调制后的图像光由十字分色棱镜等合成光学系进行合成,而射出至投射光学系统113a。

光调制装置112a与驱动光调制装置112a的液晶面板的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a连接。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a与内部总线180a连接。

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a基于从图像处理部152a输入的显示图像数据(下述),分别生成r、g、b的图像信号。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a基于所生成的r、g、b的图像信号,驱动光调制装置112a的对应的液晶面板,在各液晶面板绘制图像。

投射光学系统(第1投射部)113a具备将由光调制装置112a调制后的图像光向屏幕sc方向投射而在屏幕sc上成像的透镜组。另外,投射光学系统113a也可以具备:进行屏幕sc的投射图像的放大/缩小以及焦点的调整的变焦机构、进行焦点的调整的焦点调整机构。

投影机100a具备操作面板131a以及处理部133a。处理部133a与内部总线180a连接。

在作为用户接口发挥功能的操作面板131a显示各种操作键和/或由液晶面板构成的显示画面。处理部133a,当操作面板131a所显示的操作键被操作时,将与所操作的键对应的数据输出给控制部160a。另外,处理部133a根据控制部160a的控制,使各种画面显示于操作面板131a。

另外,在操作面板131a,检测与操作面板131a的接触的接触式传感器以与操作面板131a重合的方式被一体形成。处理部133a将用户的手指等所接触的操作面板131a的位置作为输入位置进行检测,将与所检测到的输入位置对应的数据输出至控制部160a。

另外,投影机100a具备对从用户所使用的遥控器5a发送的红外线信号进行受光的遥控器受光部132a。遥控器受光部132a与处理部133a连接。

遥控器受光部132a对从遥控器5a发送的红外线信号进行受光。处理部133a对遥控器受光部132a所受光的红外线信号进行解码,生成表示遥控器5a中的操作内容的数据,而输出给控制部160a。

投影机100a具备拍摄部(第1拍摄部、拍摄部)140a。

拍摄部140a具备具有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元件以及接口电路等的相机,根据控制部160a的控制,对投射光学系统113a的投射方向进行拍摄。

拍摄部140a的拍摄范围、即视场角是将包含屏幕sc及其周边部的范围作为拍摄范围的视场角。拍摄部140a将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60a。

投影机100a具备通信部(发送部)175a。通信部175a是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通信线路3连接。通信部175a根据控制部160a的控制,经由通信线路3在与投影机100b之间对各种数据进行发送接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部175a是将构成通信线路3的线缆(图示略)连接的有线接口。通信部175a也可以是执行无线lan和/或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该情况下,通信线路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由无线通信线路构成。

投影机100a具备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将统一地控制投影机100a的整体的控制部160a构成为中心,此外,具备图像处理部152a、帧存储器155a以及存储部170a。控制部160a、图像处理部152a以及存储部170a与内部总线180a连接。

图像处理部152a根据控制部160a的控制,将从图像输入部151a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帧存储器155a中展开。图像处理部152a针对在帧存储器155a中展开的图像数据,进行例如分辨率转换(比例转换(scaling))处理或者尺寸再生(resize)处理、畸变的补正、形状补正处理、数字变焦处理、图像的色调和/或明亮度的调整等处理。图像处理部152a执行由控制部160a指定的处理,根据需要,使用从控制部160a输入的参数来进行处理。另外,当然,图像处理部152a也可以将上述中的多个处理组合而执行。

图像处理部152a从帧存储器155a读出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显示图像数据而向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a输出。

控制部160a具备cpu、rom以及ram(均省略图示)等硬件。rom是闪速rom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保存控制程序和/或数据。ram构成cpu的工作区。cpu将从rom和/或存储部170a读出的控制程序在ram中展开,执行在ram中展开的控制程序而控制投影机100a的各部分。

另外,控制部160a,作为功能块,具备投射控制部161a、拍摄控制部162a以及补正控制部163a。这些功能块,通过cpu执行存储于rom和/或存储部170a的控制程序来实现。

投射控制部161a对显示部110a中的图像的显示方式进行调整,执行向屏幕sc的图像的投射。

具体而言,投射控制部161a控制图像处理部152a,实施针对由图像输入部151a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此时,投射控制部161a也可以从存储部170a读出图像处理部152a进行处理所需的参数,而向图像处理部152a输出。

另外,投射控制部161a控制光源驱动部121a而使光源部111a的光源点亮,调整光源的亮度。由此,光源发光,光调制装置112a所调制的图像光通过投射光学系统113a投射至屏幕sc。

拍摄控制部162a使拍摄部140a执行拍摄,获取由拍摄部140a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

补正控制部(第1算出部、第2算出部)163a对投影机100a投射至第1投射区域141的投射图像和投影机100b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的投射图像的色度(色尤其指色相以及彩度)进行调整。关于补正控制部163a的详细情况,一边参照图3以及图4所示的流程图,一边进行说明。

存储部170a是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例如由flashmemory(闪速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electricall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hdd(harddisc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实现。另外,存储部170a将通过显示部110a投射至屏幕sc的图像数据、即图案图像数据和/或调整用图像数据进行存储。

图3以及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00a及100b的工作的流程图。

该处理流程是进行由投影机100a投射至屏幕sc的图像和由投影机100b投射至屏幕sc的图像的色度调整的处理流程。

另外,在该处理流程中,对投影机100a作为主机工作,投影机100b作为从机工作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主机的投影机100a通知投影机100b向屏幕sc投射的图像和/或投射图像的定时、和/或、通知投影机100b拍摄的指示。

另外,在该处理流程中,设为:投影机100a投射至第1投射区域141的图像的色度(色相以及彩度)是均匀的,投影机100b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的图像的色度是均匀的。

另外,在该处理流程中,作为将作为从机的投影机100b所投射的图像的色度补正为与作为主机的投影机100a所投射的图像的色度一致或者相近(以下,表述为“匹配”)的处理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进行补正为投影机100a所投射的图像的色度与投影机100b所投射的图像的色度匹配的处理。

作为主机的投影机100a的控制部160a监视处理部133a的输入,判定是否受理了基于操作面板131a或者遥控器5a的操作(步骤s1)。控制部160a,在未从处理部133a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判定为未受理操作(步骤s1/否),直至从处理部133a输入数据为止,执行其它的处理,或者直至存在输入为止而待机。

控制部160a,若从处理部133a输入数据,则判定为受理了操作(步骤s1中“是”),并判定所受理的操作是否是指示色度补正的操作(步骤s2)。在不是指示色度补正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中“否”),控制部160a,执行与所受理的操作对应的处理(步骤s3),并返回步骤s1的判定。

另外,在所受理的操作是指示色度补正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中“是”),补正控制部163a,首先,指示与通信线路3连接的投影机100b开始色度补正。

另外,多个投影机100与作为通信线路3的lan连接,在从多台投影机100中选择几台投影机100而执行色度补正的处理的情况下,作为主机的投影机100a获取与lan连接的投影机100的设备名和/或ip地址。而且,投影机100a将所获取的设备名和/或ip地址显示于操作面板131a,将通过操作面板131a或者遥控器5a的操作而选择的投影机100设定为进行色度补正的投影机100。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指示投射控制部161a向第1投射区域141投射图案图像(步骤s4)。投射控制部161a从存储部170a读出图案图像数据,通过显示部110a,将基于所读出的图案图像数据的图像(以下,称为图案图像)投射于第1投射区域141。图案图像中形成有将预定形状的标记配置于格子状的格子点的图像。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使拍摄控制部162a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拍摄控制部162a控制拍摄部140a来拍摄屏幕sc方向,而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步骤s5)。补正控制部163a,若由拍摄控制部162a进行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生成结束,则结束向第1投射区域141的图案图像的投射。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指示投影机100b,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基于图案图像数据的图案图像(步骤s6)。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机100b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的图案图像是与投影机100a投射至第1投射区域141的图案图像同样的图像。但是,在投影机100a投射至第1投射区域141的图案图像和投影机100b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的图案图像中,例如,也可以使标记的形状变更。

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当将图案图像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时,向投影机100a发送通知投射了图案图像的大意的通知信号。

补正控制部163a,若接收到通知表示从投影机100b投射了图案图像之意的通知信号,则使拍摄控制部162a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拍摄控制部162a控制拍摄部140a来拍摄屏幕sc方向,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步骤s7)。

图5是表示投影机100a及100b的投射区域和拍摄范围的图。

由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拍摄的拍摄范围145包含第1投射区域141的整体和第2投射区域142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在第1投射区域141位于朝向屏幕sc的左侧、第2投射区域142位于朝向屏幕sc的右侧的情况下,拍摄部140a的拍摄范围145包含第2投射区域142的左侧的一部分。

另外,由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第2拍摄部)拍摄的拍摄范围146包含第2投射区域142的整体和第1投射区域141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在第1投射区域141位于朝向屏幕sc的左侧、第2投射区域142位于朝向屏幕sc的右侧的情况下,拍摄部140b的拍摄范围146包含第1投射区域141的右侧的一部分。

图6是示出拍摄部140a所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的图。

在图6中,(a)示出投影机100a拍摄到向第1投射区域141投射了图案图像的状态的拍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第1拍摄图像数据),(b)示出投影机100b拍摄到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了图案图像的状态的拍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第2拍摄图像数据)。

如图6所示,投射至第1投射区域141的图案图像由拍摄部140a拍摄图案图像的整体,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的图案图像由拍摄部140a拍摄图案图像的一部分。

向补正控制部163a输入由拍摄部140a生成的第1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

补正控制部163a从所输入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检测配置于被投射在第1投射区域141的图案图像的格子点的标记而分别确定格子点,并确定所确定的各格子点的坐标。所确定的坐标是第1拍摄图像数据中的坐标。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生成将所确定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中的各格子点的坐标和存储部170a所存储的图案图像数据中的各格子点的坐标相对应地登记的对应表。此外,作为确定各格子点的信息,也可以取代图案图像数据中的各格子点的坐标,而使用光调制装置112a的液晶面板上的坐标。补正控制部163a生成将拍摄图像数据的各格子点的坐标和绘制图案图像数据的各格子点的液晶面板的坐标相对应的对应表。

补正控制部163a使存储部170a存储第1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以及对应表。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指示投射控制部161a投射调整用图像数据。投射控制部161a从存储部170a读出预先设定的调整用图像数据,使基于所读出的调整用图像数据的图像(以下,称为调整用图像(第1图像))通过显示部110a投射于屏幕sc的第1投射区域141(步骤s8)。调整用图像数据,是按红(r)、绿(g)、蓝(b)各色准备的单色的光栅图像的数据,按事先设定的各灰阶而准备。

若调整用图像数据被投射至屏幕sc,则补正控制部163a使拍摄控制部162a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拍摄控制部162a控制拍摄部140a来拍摄屏幕sc方向,而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步骤s9)。以下,将拍摄投射了调整用图像的第1投射区域141而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称为第3拍摄图像数据(第1拍摄图像)。

补正控制部163a使投射控制部161a将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的调整用图像投射于第1投射区域141,使拍摄控制部162a拍摄被投射于第1投射区域141的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的调整用图像。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将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的调整用图像投射于第1投射区域141,判定所投射的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的调整用图像的拍摄是否结束(步骤s10)。在利用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对调整用图像的拍摄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0中“否”),补正控制部163a,使投射控制部161a变更被投射于第1投射区域141的调整用图像的灰阶以及颜色的至少一方(步骤s11),反复从步骤s8开始的处理。

另外,在利用调整用图像的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的拍摄结束了的情况下(步骤s10中“是”),补正控制部163a,向投影机100b发送指示调整用图像向屏幕sc投射的指示信号,使投影机100b投射调整用图像。即,补正控制部163a交替地切换基于投影机100a的调整用图像的投射和基于投影机100b的调整用图像的投射,交替地进行由投影机100a投射的调整用图像和由投影机100b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拍摄。指示信号中包含指示向屏幕sc投射的调整用图像颜色以及灰阶的信息。

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当接收到指示信号时,使投射控制部161b从存储部170b读出由接收到的指示信号指定的颜色以及灰阶的调整用图像数据,并将其投射至屏幕sc的第2投射区域142(步骤s12)。当将调整用图像(第2图像)投射于屏幕sc时,补正控制部163b向投影机100a发送通知投射的完成的通知信号。

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当从投影机100b接收到通知信号时,指示拍摄控制部162a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拍摄控制部162a控制拍摄部140a来拍摄屏幕sc方向,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步骤s13)。以下,将拍摄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了调整用图像的状态而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称为第4拍摄图像数据(第2拍摄图像)。

补正控制部163a,使投影机100b向第1投射区域141投射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的调整用图像,使拍摄控制部162a拍摄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的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的调整用图像。

补正控制部163a,利用调整用图像的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将调整用图像投射于第2投射区域142,判定所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拍摄是否结束(步骤s14)。

在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的调整用图像的拍摄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4中“否”),补正控制部163a,使投影机100b变更投射于第2投射区域142的调整用图像的灰阶以及颜色的至少一方(步骤s15),重复从步骤s12开始的处理。

另外,若在调整用图像的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下的拍摄结束(步骤s14中“是”),第3以及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生成完成,则补正控制部163a按各灰阶以及颜色生成补正值。补正值是用于将第4拍摄图像数据上的格子点的色度(色相以及彩度)补正为第3拍摄图像数据上的格子点的色度的值。

首先,补正控制部163a选择成为生成补正值的对象的颜色以及灰阶。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选择图案图像数据上的格子点(以下,称为格子点a(第1位置))(步骤s16)。图案图像数据是存储于存储部170a的图像数据。被选择的格子点是任意的,但在该处理流程中,设为:补正控制部163a选择位于图6(a)所示的图案图像数据的中央的格子点a。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选择成为对象的颜色以及灰阶的第3拍摄图像数据,参照对应表,确定所选择的第3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格子点a的位置,获取所确定的位置下的第3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值(步骤s17)。所获取的拍摄值成为格子点a的拍摄值。若获取拍摄值,则补正控制部163a将所获取的格子点a的拍摄值转换为xyz表色系中的值(xyz值)。该格子点a的拍摄值(xyz值)成为目标颜色。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从第2拍摄图像数据中选择1个被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的图案图像上的格子点(步骤s18)。所选择的格子点是任意的,但是,在该处理流程中,补正控制部163a选择位于图6(b)所示的图案图像数据的正中的格子点b(第2位置)。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选择成为对象的颜色以及灰阶的第4拍摄图像数据,确定在所选择的第4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格子点b的位置。格子点b的位置能够通过对第2拍摄图像数据和第4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而确定。

若确定第4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格子点b的位置,则补正控制部163a,获取所确定的位置处的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值(步骤s19)。所获取的拍摄值成为格子点b的拍摄值。若获取拍摄值,则补正控制部163a,将所获取的格子点b的拍摄值转换为xyz表色系中的值(xyz值)。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算出对图像数据的rgb比率进行补正的补正值(第1补正数据),以使得格子点b的xyz值成为格子点a的xyz值(步骤s20)。

图7是表示由拍摄部140a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第3以及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值按灰阶的变化的图。图7的纵轴表示拍摄值的xyz表色系中的值(xyz值),横轴表示灰阶值。

补正控制部163a,算出将格子点b的xyz值补正为格子点a的xyz值的补正值。在图7中,将格子点a的xyz值中的x值记为xa,设定x值为xa时的灰阶值为“m”。另外,将格子点b的xyz值中的x值记为xb,设定x值为xb时的灰阶值为“n”。补正控制部163a,将灰阶值“m”与灰阶值“n”的差(m-n)算出为对格子点b的x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补正控制部163a,对于y值、z值也同样地算出补正值。

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变更成为对象的颜色以及灰阶,针对其它的所有的颜色以及所有的灰阶,同样地,分别求取x值、y值、z值的补正值。

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在图4所示的s16~s20的流程中算出的补正值,是投射至屏幕sc的调整用图像的灰阶下的补正值。补正控制部163a,通过基于所算出的灰阶的补正值的内插运算来求取所算出的灰阶以外的灰阶的补正值。补正控制部163a,若算出补正值,则将所算出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

投影机100b的控制部160b,若从投影机100a接收补正值,则将所接收到的补正值设定为对第2投射区域142的所有格子点进行补正的补正值。此外,算出调整用图像的灰阶以外的灰阶的补正值的处理,也可以由投影机100b进行。

如以上说明那样,第1实施方式中,利用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拍摄第1投射区域141和第2投射区域142的一部分。通过由拍摄部140a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的拍摄值和第2投射区域142的一部分的格子点的拍摄值,算出将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的拍摄值补正为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的拍摄值的补正值。

因此,能够基于拍摄部140a所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第1投射区域141和第2投射区域142的一部分的格子点的拍摄值,能够算出将第2投射区域142的一部分的格子点的拍摄值补正为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的拍摄值的补正值。因此,与基于由多个拍摄部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补正值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补正值所含的误差。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系统1的构成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将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系统1的构成的说明省略。

第2实施方式是投影机100a投射至第1投射区域141的图像的色度(色相以及彩度)不均匀、投影机100b投射至第2投射区域142的图像的色度不均匀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即,在投影机100a的光调制装置112a所具备的液晶面板上绘制的图像的色度不均匀,在投影机100b的光调制装置112b所具备的液晶面板上绘制的图像的色度不均匀。

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00a及100b的工作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依照图3所示的s1~s15的步骤进行处理,之后,依照图8所示的流程进行处理。

关于在图3所示的步骤s1~s15的处理流程中,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步骤s6中,若投影机100b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图案图像,则在步骤s7中,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以及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进行拍摄,生成拍摄图像数据的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由拍摄部140a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是上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以下,将由拍摄部140b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称为第5拍摄图像数据。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将所生成的第5拍摄图像数据向投影机100a发送。

图9中示出第5拍摄图像数据。

另外,在步骤s12中,若投影机100b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调整用图像,则在步骤s13中,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以及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进行拍摄,生成拍摄图像数据的点与第1实施方式会不同。

由拍摄部140a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是上述的第4拍摄图像数据,将由拍摄部140b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称为第6拍摄图像数据(第3拍摄图像)。

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将所生成的第6拍摄图像数据向投影机100a发送。

补正控制部163a从图案图像数据选择成为色度补正的基准的格子点(步骤s31)。将所选择的格子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称为格子点a。如果格子点a是图案图像数据上的格子点,则可以是任意的格子点,在该处理流程中,设定为:将位于图案图像数据的中央的格子点选择为格子点a(参照图6(a))。格子点a是成为色度补正的基准的格子点,将该格子点a的xyz值作为目标值,进行补正为投射至第1投射区域141的其它的格子点的xyz值成为目标值的处理。

补正控制部163a,选择成为对象的颜色以及灰阶,选择所选择的颜色以及灰阶的第3拍摄图像数据。补正控制部163a参照对应表,确定所选择的第3拍摄图像数据中的各格子点的位置(步骤s32)。第3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格子点是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获取在所确定的各格子点的位置处的第3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值。若获取拍摄值,则补正控制部163a,将所获取的各格子点的拍摄值转换为xyz表色系下的值(xyz值)。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分别算出将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a以外的格子点的xyz值补正为格子点a的xyz值的补正值(步骤s33)。将按格子点算出的补正值称为第1补正值。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从映射为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中,选择1个格子点(步骤s34)。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将所选择的格子点记为格子点b(预定点)(参照图6(b))。所选择的格子点b,只要是映射为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可以是任意的格子点。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算出第2补正值(步骤s35)。第2补正值是格子点b中的补正值。第2补正值是用于将格子点b的xyz值补正为格子点a的xyz值的补正值。

补正控制部163a,首先,选择拍摄所选择的颜色以及灰阶的调整用图像而得的第4拍摄图像数据。补正控制部163a,对所选择的第4拍摄图像数据和第2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在第4拍摄图像数据中格子点b的位置。第4拍摄图像数据是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调整用图像,并由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拍摄到的图像数据。第2拍摄图像数据是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图案图像,并由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补正控制部163a在所确定的位置,获取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值。该拍摄值成为格子点b的拍摄值。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将格子点b的拍摄值转换为xyz值。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在从投影机100b获取的拍摄图像数据中,选择拍摄成为生成补正值的对象的所选择的灰阶以及颜色的调整用图像而得的第6拍摄图像数据。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确定在第6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位置(步骤s36)。补正控制部163a,通过对第6拍摄图像数据和第5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第6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位置。第6拍摄图像数据是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调整用图像,由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拍摄到的图像数据。第5拍摄图像数据是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图案图像,由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拍摄到的图像数据。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获取所确定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处的第6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值。若获取拍摄值,则补正控制部163a,将所获取的各格子点的拍摄值转换为xyz表色系中的值(xyz值)。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进而从所确定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中确定格子点b,将所确定的格子点b的xyz值基于第2补正值进行补正(步骤s37)。补正控制部163a算出基于第2补正值的补正量,将所算出的补正量加在格子点b的xyz值上。对于基于第2补正值的补正量,参照图10进行说明。加上基于第2补正值的补正量后的格子点b的xyz值成为第2投射区域142中的补正的目标值。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算出将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b以外的格子点(多个部位)的各自的xyz值补正为作为目标值的格子点b(预定点)的xyz值的补正值(以下,称为第3补正值(第2补正数据))(步骤s38)。补正控制部163a,若算出对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色度进行补正的第3补正值,则将所算出的第2补正值以及第3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步骤s39)。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原理说明图。在图10中,纵轴表示xyz值,横轴表示格子点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作为生成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部,使用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这2个拍摄部。

存在如下情况:如果拍摄部140a所具备的相机和拍摄部140b所具备的相机的灵敏度存在个体差,则基于所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的拍摄值中包含误差,无法精度良好地使投影机100b所投射的图像的色度与投影机100a所投射的图像的色度匹配。

在图10中,将从拍摄部140a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的格子点a的xyz值设为点a的xyz值(x1、y1、z1)。该格子点a的xyz值(x1、y1、z1)成为第1投射区域141中的目标值。

另外,将从拍摄部140a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的格子点b的xyz值设为点b的xyz值(x2、y2、z2)。基于作为目标值的格子点a的xyz值(x1、y1、z1)与格子点b的xyz值(x2、y2、z2)的差算出的灰阶值的补正值成为上述的第2补正值。将基于对该灰阶值进行补正的第2补正值的xyz值的补正量设为α。

此外,在图10中,点c的xyz值成为用基于第2补正值的补正量α对格子点b的xyz值(x2、y2、z2)进行补正而得的xyz值(x1、y1、z1)。

另外,将根据拍摄部140b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的格子点b的xyz值设为点d的xyz值(x3、y3、z3)。补正控制部163a,在作为格子点b的xyz值的(x3、y3、z3)上加上基于第2补正值的补正量α,将相加而得的xyz值设定为第2投射区域142中的目标值。将在xyz值(x3、y3、z3)上加上基于第2补正值的补正量α而得的值设为点e的xyz值(x4、y4、z4)。

补正控制部163a,将该点e的xyz值(x4、y4、z4)设为目标值,对第2投射区域142的其它的格子点的xyz值进行补正。

例如,假设:图9所示的格子点c的xyz值为图10所示的点f的xyz值(x5、y5、z5)。

补正控制部163a,首先,求取对象的格子点c的xyz值(x5、y5、z5)与成为基准的格子点b的xyz值(x3、y3、z3)的差。将所求取的差设为补正量β。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将所求取的补正量β和基于第2补正值的补正量α相加。相加而得的值成为格子点c处的补正量。

在上述的说明中,对于补正色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除了色度之外,也可以补正图像数据的亮度。在进行亮度的补正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和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比较格子点的亮度而设定目标亮度。

例如,补正控制部163a,作为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选择位于第1投射区域141的中央的格子点a(参照图6),作为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选择位于第2投射区域142的中央的格子点c(参照图9)。将格子点a的xyz值设为(xa、ya、za),将格子点c的xyz值设为(xc、yc、zc)。

补正控制部163a,对格子点a的亮度值ya和格子点c的亮度值yc进行比较,在ya<yc的情况下,将第1投射区域141的目标值设为(xa、ya、za)。

另一方面,在ya>yc的情况下,补正控制部163a,将目标值(xa、ya、za)和ya与yc的比求积而得的值(xa、ya、za)×(yc/ya)=(xa(yc/ya)、yc、za(yc/ya))设为第1投射区域141的新的目标值,以使得成为ya=yc。

但是,实际的投影机100,起因于光源的特性,在液晶面板的周边产生亮度降低的亮度不均匀。在产生亮度不均匀的投影机100(投影机100a及100b中的任意至少一方)中,在补正为在液晶面板的面内亮度成为一样的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亮度的目标值设定为在第1投射区域141以及第2投射区域142的所有格子点的亮度中、值最小的格子点的亮度。

但是,也存在下述情况:若将亮度的目标值设定为第1投射区域141以及第2投射区域142的所有格子点的亮度中、值最小的格子点的亮度,则投射至屏幕sc的图像的亮度会显著地降低。于是,为了防止亮度的显著的降低,也可以不变更亮度,对色度进行补正。

例如,对于某格子点w,将当前的亮度设为yw,将作为第1投射区域141的目标值的第1投射区域141的中央的格子点a的亮度设为ya。

补正控制部163a,对作为目标值的格子点a的xyz值(xa、ya、za)和格子点a的亮度值ya与格子点w的亮度值yw的比求积,将(xa、ya、za)×(yw/ya)=((xa(yw/ya)、yw、za(yw/ya))设为格子点w处的目标值。补正控制部163a对于其它的所有的格子点,算出目标值。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投影机100a,从拍摄部140a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可以由拍摄部140a拍摄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的拍摄值和将该拍摄值补正为被设定于第1投射区域141的目标的格子点的拍摄值的补正值,并将所算出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

投影机100b根据拍摄部140b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投影机100a算出补正值后的格子点的拍摄值,利用由投影机100a发送的补正值,对拍摄值进行补正。进而,投影机100b,将补正后的格子点的拍摄值作为目标值,对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的拍摄值进行补正。因此,由投影机100a发送给投影机100b的数据,仅是对格子点的拍摄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因此,即便在使用多个拍摄部140a、140b算出了拍摄值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拍摄值补正为成为在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设定的目标值,而不受拍摄部140a以及140b的灵敏度差的影响。

[变形例1]

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利用2台投影机100a及100b投射图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投影机100的台数不限定于2台。

图11是用于说明对4台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的色度进行补正的情况的图。参照图11,针对将投影机100a、100b、100c以及100d这4台投影机100横方向(水平方向)地相邻配置,对各投影机100所投射的图像的色度进行补正的情况的工作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也与上述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作为主机的投影机100a,获取由其它的投影机100b、100c以及100d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第2~第4投射区域142、143、144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

在图11中,投影机100a,向第1投射区域141投射图像,拍摄部140a的拍摄范围是拍摄范围145。投影机100b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图像,拍摄部140b的拍摄范围是拍摄范围146。投影机100c向第3投射区域143投射图像,拍摄部140c的拍摄范围是拍摄范围147。投影机100d向第4投射区域144投射图像,拍摄部140d的拍摄范围是拍摄范围148。

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依照上述的顺序,算出将格子点q的拍摄值(xyz值)补正为第1投射区域141的中央的格子点p的拍摄值(xyz值)的补正值(记为补正值q)。格子点p的拍摄值(xyz值)以及格子点q的拍摄值(xyz值),是根据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对拍摄范围145进行拍摄而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的值。另外,格子点q是投影机100a的拍摄范围145以及投影机100b的拍摄范围146所含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以设定为上述的调整用图像的各灰阶算出格子点q中的补正值q。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利用所算出的格子点q的补正值q对从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对拍摄范围146进行拍摄而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得到的格子点q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将补正后的格子点q的拍摄值(xyz值)作为目标值,算出对格子点r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记为补正值r)。格子点r是投影机100b的拍摄范围146以及投影机100c的拍摄范围147所含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另外,格子点r的拍摄值(xyz值)是从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对拍摄范围146进行拍摄而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的值。补正控制部163a,以设定为上述的调整用图像的各灰阶算出格子点r处的补正值r。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利用所算出的格子点r的补正值r对从投影机100c的拍摄部140c拍摄拍摄范围147而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得到的格子点r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然后,补正控制部163a,将补正后的格子点r的拍摄值(xyz值)作为目标值,算出对格子点s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记为补正值s)。格子点s是投影机100b的拍摄范围146以及投影机100c的拍摄范围147所含的第3投射区域143的格子点。另外,格子点s的拍摄值(xyz值)是根据投影机100c的拍摄部140c拍摄拍摄范围147而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的值。补正控制部163a,以设定于上述的调整用图像的各灰阶算出格子点s处的补正值s。

补正控制部163a,以下,通过同样的顺序,算出第3投射区域143的格子点t的补正值t和第4投射区域144的格子点u的补正值u。

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若算出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q的补正值q,则基于所算出的补正值q和由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第2投射区域142的其它的格子点的补正值。进而,补正控制部163a,也同样地算出第3投射区域143的其它的格子点的补正值以及第4投射区域144的其它的格子点的补正值。

补正控制部163a将算出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将算出的第3投射区域143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c。进而,补正控制部163a将算出的第4投射区域144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d。

另外,在该变形例1中,对于利用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算出各格子点的补正值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利用投影机100b算出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r的补正值。另外,也可以利用投影机100c算出第3投射区域143的格子点t的补正值。

例如,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若算出格子点q的补正值q,则将所算出的补正值q发送给投影机100b。

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利用从投影机100a接收到的格子点q的补正值q对从拍摄部140b拍摄拍摄范围146而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得到的格子点q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

另外,补正控制部163b,设补正后的格子点q的拍摄值(xyz值)为目标值,算出对格子点r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r。补正控制部163b将所算出的补正值r发送给投影机100c。

以下,同样地,投影机100c的补正控制部163c,通过从投影机100b接收到的格子点r的补正值r对从拍摄部140c拍摄拍摄范围147而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得到的格子点r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另外,补正控制部163c将补正后的格子点r的拍摄值(xyz值)设为目标值,算出对格子点s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s。补正控制部163c将所算出的补正值s发送至投影机100d。

[变形例2]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主机的投影机100a算出第1投射区域141以及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

在变形例2中,投影机100b算出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

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若算出第1投射区域141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则将可以由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拍摄的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

图12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工作的图。

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向投影机100b发送作为可以由投影机100b的拍摄部140b拍摄的格子点的格子点(例如,图12所示的格子点j)的补正值(以下,记为补正值j)和可以确定该格子点的位置(格子点j的位置)的信息。在投影机100a向投影机100b发送补正值的格子点的位置是事先设定的位置的情况下,无需将可以确定格子点的位置(格子点j的位置)的信息发送给投影机100b。可以确定格子点的位置的信息例如是指确定投射至第1投射区域141的格子点中的最右侧的列的正中的格子点的信息。

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若接收格子点j的补正值j,则通过所接收的格子点j的补正值j对从拍摄部140b拍摄拍摄范围146而得拍摄图像数据生成的格子点j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

另外,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将所补正的格子点j的拍摄值(xyz值)设为第2投射区域142中的目标值,算出对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例如,图12所示的格子点k)的拍摄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

另外,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除了格子点j处的补正值j之外,也可以将根据由拍摄部140a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的格子点j的拍摄值(xyz值)作为第2补正数据发送给投影机100b。

该情况下,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求取根据由拍摄部140b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生成的格子点j的拍摄值(xyz值)与从投影机100a接收到的格子点j的拍摄值(xyz值)之差(以下,记为差值)。补正控制部163b,将所算出的差值识别为拍摄部140a的相机与拍摄部140b的相机的灵敏度之差。

然后,补正控制部163b,在从拍摄部140b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生成的格子点j的拍摄值(xyz值)上加上差值和基于补正值j的补正量。相加后的值成为与通过投影机100a的拍摄部140a拍摄图6(a)所示的第1投射区域141的中央的格子点a而得的拍摄值(xyz值)相同的值。

补正控制部163b,将所算出的格子点j的拍摄值(xyz值)设为目标值,对从由拍摄部140b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生成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投射系统以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具备投影机100a及100b。

投影机100a具备:投射调整用图像的投射光学系统113a;和拍摄部140a,其拍摄包含所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投影机100b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投影机100b具备投射调整用图像的投射光学系统113b(第2投射部)。

图像投射系统1基于通过拍摄部140a拍摄由投射光学系统113a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3拍摄图像数据,确定目标颜色。

另外,图像投射系统1,基于通过拍摄部140a拍摄由投射光学系统113b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4拍摄图像数据,求取将投影机100b的投射图像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补正值。

因此,在由多个投影机100a及100b投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100a及100b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另外,图像投射系统1,将第3拍摄图像数据的格子点a的位置的拍摄值设为目标颜色,求取在投影机100b中对投射图像进行补正的补正值,以使得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格子点b的位置的拍摄值成为格子点a的拍摄值。因此,在投影机100b中,能够补正为投射图像的格子点b的位置的拍摄值成为目标颜色。

另外,投影机100a具备补正控制部163a,补正控制部163a将第3拍摄图像数据的格子点a的位置的拍摄值作为目标颜色,算出在投影机100b中补正投射图像的补正值,以使得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格子点b的位置的拍摄值成为格子点a的位置的拍摄值。进而,投影机100a具备将补正控制部163a所算出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的通信部175a。

因此,能够在投影机100a中算出补正值,将所算出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

另外,补正值是将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格子点b的位置的颜色补正为目标颜色的数据,投影机100b具备拍摄包含由投射光学系统113b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的拍摄部140b。投影机100b,基于通过拍摄部140b拍摄由投射光学系统113b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6拍摄图像数据,求取将调整用图像的多个格子点的位置的颜色补正为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格子点b的位置的颜色的第3补正值。因此,能够基于由拍摄部140b拍摄投射光学系统113b所投射的调整用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而得的第6拍摄图像数据,求取将调整用图像的多个格子点的位置的颜色补正为第4拍摄图像数据的格子点b的位置的颜色的第3补正值。

另外,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基于从投影机100b接收到的第6拍摄图像数据,求取将调整用图像的多个格子点的位置的颜色补正为格子点b的颜色的第3补正值。因此,能够基于投影机100b所拍摄到的第6拍摄图像数据,在投影机100a中求取第3补正值。

上述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例如,在上述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位于左侧的投影机100a作为主机,但作为主机设定的投影机100不限于位于左侧的投影机100a。

另外,在上述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投影机100a的第1投射区域141的中央(即,液晶面板的中央)设定为色度以及亮度的目标值,但也可以将第1投射区域141的其它部分或作为主机的投影机100a以外的投影机100的投射区域设定为色度以及亮度的至少一方的目标值。另外,也可以将事先设定的目标值存储于存储部170a,在色度和/或亮度的调整时,将从存储部170a读出的值设定为目标值。进而,也能够是:用户对操作面板131a或者遥控器5a进行操作,使投影机100a通过拍摄部140a拍摄屏幕sc,基于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设定色度以及亮度中的至少一方的目标值,将所设定的目标值存储于存储部170a。

进而,也可以根据液晶面板的位置设定不同的色度以及亮度的目标值。例如,从多个投影机100投射的图像重叠的范围,从由拍摄部140a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算出目标值,除此以外的范围,也可以使用事先存储于存储部170a的目标值。

以下,对于以下情况进行说明:用户对操作面板131a或者遥控器5a进行操作而将事先设定的色度的值作为目标值,将第1投射区域141以及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色度补正为目标值。该由用户事先设定的色度的目标值由存储部170a存储。

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指示投射控制部161a向屏幕sc的第1投射区域141投射调整用图像,指示拍摄控制部162a拍摄所投射的调整用图像而生成第3拍摄图像数据。

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指示投影机100b,向第2投射区域142投射调整用图像,指示拍摄控制部162a拍摄所投射的调整用图像而生成第4拍摄图像数据。

补正控制部163a,基于所生成的第3拍摄图像数据,分别算出补正值(第3补正数据),该补正值将第1投射区域141的各格子点的拍摄值(xyz值)补正成为存储部170a所存储的目标值。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基于所生成的第4拍摄图像数据,算出补正值(第4补正数据),该补正值将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例如,图6(b)所示的格子点b)的拍摄值(xyz值)补正成为存储部170a所存储的目标值。

补正控制部163a,以rgb的所有的颜色以及事先设定的所有的灰阶算出第1投射区域141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以及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的补正值。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对于事先设定的灰阶以外的灰阶的补正值,也通过基于所算出的灰阶的补正值的内插运算来算出。补正控制部163a,使用所算出的第1投射区域141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对第1投射区域141的各格子点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将所算出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格子点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

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基于从投影机100a接收到的补正值,以rgb的所有的颜色以及事先设定的所有的灰阶算出对由拍摄部140b拍摄到的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拍摄值(xyz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另外,补正控制部163b,对于事先设定的灰阶以外的灰阶的补正值,也通过基于所算出的灰阶的补正值的内插运算来算出。补正控制部163b,将所算出的各补正值设定为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100a及100b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另外,投影机100a的补正控制部163a,也可以从投影机100b获取由拍摄部140b拍摄到的第5拍摄图像数据,基于所获取的第5拍摄图像数据来算出补正值。补正控制部163a,基于第5拍摄图像数据,以rgb的所有的颜色以及事先设定的所有的灰阶算出补正值(第4补正数据),该补正值将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拍摄值(xyz值)补正成为存储部170a所存储的目标值。另外,补正控制部163a,对于所算出的灰阶以外的灰阶的补正值,也通过基于所算出的灰阶的补正值的内插运算来算出。补正控制部163a,若算出补正值,则将所算出的补正值发送至投影机100b。

投影机100b的补正控制部163b,将从投影机100a接收到的补正值设定为第2投射区域142的各格子点的补正值。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各投影机100a及100b所投射的图像的向目标颜色的补正。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投影机100a及100b说明为使用了透射型液晶面板的液晶投影机,也可以是使用了反射型的液晶面板和/或数字微镜器件的投影机。

另外,图2所示的投影机100a、100b的各功能部,示出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作而实现的功能性构成,具体的安装方式无特别地限制。因此,不需要一定安装与各功能部独立地对应的硬件,当然也可以是通过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多个功能部的功能的构成。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用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用硬件实现,或者,用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用软件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