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升信号输出稳定性的光纤监测用信号调节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326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监测系统,具体是可提升信号输出稳定性的光纤监测用信号调节模块。



背景技术:

光纤监测系统,就是针对光纤进行集中监控的测试系统,当光纤发生故障和变化等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选择光纤测试链路通过光时域反射仪进行测试,确定故障位置,并在地图上标识出故障的具体位置,光纤监测系统为线路的维修人员提供了一个自动化的维护与测试的平台,帮助维修人员及时发现网络中的隐患。现有的光纤监测系统主要由光开关、光功率探测器、光时域反射仪以及工控机组成。其中,光功率探测器将探测到的信号输出时较微弱,不便于光纤监测系统做出相应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光纤监测系统因光功率探测器输出信号微弱而影响监控系统做出判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提升信号输出稳定性的光纤监测用信号调节模块,其应用时能对光功率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保证光纤监测系统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提升信号输出稳定性的光纤监测用信号调节模块,包括光功率探测器、NPN三极管、放大器、电容一、电容二、电容三、电阻二及信号输出线路,所述电容一两端分别与光功率探测器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容二两端分别与NPN三极管集电极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线路与放大器输出端连接;所述光功率探测器连接有第一电压输入线路,所述放大器连接有第二电压输入线路;所述电阻二与电容三并联构成第一并联支路,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两端分别与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线路连接在第一并联支路与放大器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在本发明应用时,第一电压输入线路和第二电压输入线路均用于外接电源。电容一和电容二作为耦合电容,本发明应用时光功率探测器采集到的信号经过电容一耦合,耦合后的信号输入NPN三极管内进行放大,初级放大后的信号再经过电容二进行耦合后输入放大器,再由放大器进行再次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信号输出线路输出。

进一步的,可提升信号输出稳定性的光纤监测用信号调节模块,还包括电阻一,所述电阻一一端连接在光功率探测器和电容一之间的线路上,其一端接地。其中,电阻一作为光功率探测器的源极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一为可调电阻。其中,电阻一采用可调电阻,便于本发明应用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电阻一进行调节,保证本发明应用时光功率探测器输出信号时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应用时光功率探测器采集信号并输出微弱电信号,微弱的电信号经过电容一耦合后输入NPN三极管,NPN三极管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电容二,电容二对NPN三极管输出的信号进行再次耦合后输入放大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再次放大后输出,如此,光纤监测系统的监控系统便于对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比较,进而做出正确判断,保证光纤监测系统的正常应用;本发明对采集的信号进行两次放大,能使信号达到便于测定的标准,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用于光纤监测系统时监控系统测定的准确性。

(2)本发明的电阻二和电容三构成反馈电路,电容三对馈信号进行滤波,通过电阻二和电容三构成的反馈电路,能提高放大器放大信号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J1、光功率探测器,A1、放大器,R1、电阻一,R2、电阻二,C1、电容一,C2、电容二,C3、电容三,Q1、NPN三极管,1、电压输入线路一,2、电压输入线路二,3、信号输出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可提升信号输出稳定性的光纤监测用信号调节模块,包括光功率探测器J1、电阻一R1、电阻二R2、电容一C1、电容二C2、电容三C3、NPN三极管Q1及放大器A1,其中,光功率探测器J1包括D、S、G三个管脚,D管脚接电压输入线路一1,S管脚与电容一C1连接,G管脚接地,其中,S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至电容一C1。电容一C1相对连接光功率探测器1端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容二C2两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1集电极和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二R2与电容三C3并联构成第一并联支路,第一并联支路两端分别与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线路3连接在第一并联支路与放大器A1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

光功率探测器J1连接有第一电压输入线路1,放大器A1连接有第二电压输入线路2。电阻一R1为可调电阻,电阻一R1一端连接在光功率探测器J1和电容一C1之间的线路上,其一端接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