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订阅与分发服务的雷达情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33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数据订阅与分发服务的雷达情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雷达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情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已然演变为了实质的信息战争。战场状态瞬息万变,信息的快速感知和及时传递成为了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信息能够及时被感知,要求情报系统中任一个节点上的变化和信息都能够及时地被其它相关的节点感知和获取。

采用多种或多个雷达获取情报,组成情报系统成为了必然趋势。情报的及时传递和快速感知是情报系统的重要性能。当前应用较多的实时CORBA技术,以对象和服务为中心,采用了C/S通信模式,通信机制较为复杂,数据收发需要建立连接的过程,不能完全满足系统对实时性能的需求,并且它没有动态发现机制,无法满足通信灵活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订阅与分发服务的雷达情报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系统中通信双方的松耦合,在需求变化、系统扩展方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据订阅与分发服务的雷达情报处理系统,包括逻辑数据中心、前端雷达、系统监控平台、情报处理服务器、综合显控终端;

其中逻辑数据中心由雷达情报处理系统中每个设备本地的数据传输服务组成,以数据订阅与分发为通信模型来进行数据的网络传输;前端雷达负责采集原始情报数据;系统监控平台收集所述雷达情报处理系统每个设备的工作状态、系统日志、异常消息等信息,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控;情报处理服务器对前端雷达采集的原始情报数据进行处理、融合,生成综合情报结果;综合显控终端负责情报的显示,并提供人机交互接口对设备进行操控;前端雷达采集到的原始情报数据和情报处理服务器生成的综合情报结果发布至逻辑数据中心,逻辑数据中心根据雷达情报处理系统中各个设备对原始情报数据或综合情报结果的订阅对原始情报数据和综合情报结果进行按需发送。

进一步地,数据传输服务为本地设备提供数据压缩、数据解压、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接口。

为了对情报数据进行保存,还包括数据库存储中心,数据库存储中心结构化存储原始情报数据,并提供历史数据的检索接口。

本发明公开的雷达情报处理系统还包括对外传输服务器,用来与所述雷达情报处理系统之外的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雷达情报处理系统在架构设计上是以数据为中心,各个物理设备只需与逻辑数据中心建立连接即可实现相关业务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在保障各个设备稳定、高效运行的同时,能够简化系统的业务逻辑和网络拓扑结构,并且在需求变化、系统扩展方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组成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应用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雷达视频数据在系统中的状态流转;

图4是实施例中雷达视频数据在逻辑数据中心中的状态流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数据订阅与分发服务的雷达情报处理系统包括逻辑数据中心、前端雷达、系统监控平台、情报处理服务器、综合显控终端;其中所述逻辑数据中心由所述雷达情报处理系统中每个设备本地的数据传输服务组成,以数据订阅与分发为通信模型来进行数据的网络传输;前端雷达负责采集原始情报数据;系统监控平台收集所述雷达情报处理系统每个设备的工作状态、系统日志、异常消息等信息,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控;情报处理服务器对前端雷达采集的原始情报数据进行处理、融合,生成综合情报结果;综合显控终端负责情报的显示,并提供人机交互接口对设备进行操控;前端雷达采集到的原始情报数据和情报处理服务器生成的综合情报结果发布至逻辑数据中心,逻辑数据中心根据所述雷达情报处理系统中各个设备对原始情报数据或综合情报结果的订阅对原始情报数据和综合情报结果进行按需发送。具体应用可以如图2所示,前端雷达根据需求部署对海雷达、对空雷达等;系统监控平台可以部署一台或多台,分布于不同的地点;情报处理服务器也可以部署一台或多台,如可部署视频情报处理服务器、水下目标跟踪情报处理器等;对外传输服务器可以将本系统的情报数据发送到上级情报网。

本实施例以雷达视频数据为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公开的雷达情报处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前端雷达实时采集雷达回波信号,并将雷达原始视频数据发布至逻辑数据中心;逻辑数据中心依据各个业务设备对于雷达原始视频数据的订阅需求,完成视频数据的按需分发。分发的目标节点包括情报处理服务器、数据库存储中心;情报处理服务器对原始视频数据进行滤波、降噪、分析等有效处理后,将二次视频数据发布至逻辑数据中心;数据库存储中心实时格式化存储雷达原始视频数据;数据中心对雷达二次视频数据进行定向推送,目标节点包括综合显控终端、对外传输服务器;显控终端对雷达二次视频数据进行图像显示。雷达视频数据在系统中的状态流转如图3所示。

雷达视频数据在逻辑数据中心中的状态流转如图4所示。

逻辑数据中心是分布式的,是由系统中每个设备本地的数据传输服务共同构建而成。相关业务设备的本地数据传输服务依据雷达视频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参数(可靠性、优先级、压缩率等),初始化数据发送和接收通道,同时实时感知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更新与该数据相关的业务节点参数。前端雷达通过本地数据传输服务的API接口将雷达原始视频数据发布至本地的数据传输服务。发端,即前端雷达的数据传输服务采用LZ4算法对原始视频数据进行无损压缩,添加相关协议字段,如压缩类型、原始数据长度、校验码等,将数据包放入发送队列。发端的数据传输服务检索当前对应于该数据类型的订阅列表,获取对端设备的IP地址、端口信息,完成数据的定向推送。收端的数据传输服务接收到视频数据,解析相关协议参数,解压缩后上传至业务层。

情报处理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原始视频数据进行解压、分析处理等操作后生成雷达二次视频数据,与前端雷达类似,通过本地数据传输服务的API接口将雷达二次视频数据发布至本地的数据传输服务,本地数据传输服务检索当前订阅列表,查询到综合显控终端订阅了此主题,并获取了综合显控终端的IP地址、端口信息,完成数据的定向推送。综合显控终端将接收到的雷达二次视频数据解压后将视频进行显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